刪除,保留,刪除,刪除,保留,刪除,刪除,保留,保留,刪除,原來我們每天所接觸的社群網站,無論是臉書,推特或是YouTube,我們所看到的內容,除了演算法等程式的篩選外,其實都經過內容審查員的過濾。
哪些畫面?哪些影像?決定刪除或保留,在那短短的幾秒鐘,對於每天承接大量你我無法想像的自殺,死亡,暴力,色情,恐怖攻擊等海量的內容,朝自己的視覺不斷的像海浪般的襲來。
對於內容審查員來說,內心得要築起一道、一道又一道的心理堤防,以避免被這些負面的海嘯所吞噬。
這樣的工作,絕非只是看似機械式的刪除,保留,保留,刪除的指尖動作。
而是對每一位內容審查員來說,得需要具備極大的抗壓性以及心理界限,以避免讓自己在這樣的工作當中,造成身心靈的不可逆轉。
對於每一位內容審查員來講,在那幾秒鐘內的判斷,有時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或者是一場戰亂,是否因此開始或結束。實在無法想像,這些平台內容的篩選,所造成後續的結果。
當然,你我心裡可能有一些疑問,到底這些內容是否該由人為的來進行操作?每一個人所把持的一把尺,是否又存在了偏見?
然而,當這些內容無法過濾,它所造成社群平台上,對於整個社會又形成怎樣的危害?
道德上的兩難,倫理上的兩難,人性上的兩難,讓內容審查員左右為難。—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網路清道夫》(The Cleaners)(2018),CATCHPLAY+,播映。
【延伸閱讀】
🎬日本電影《#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スマホを落としただけなのに)(Stolen Identity)(2018)
看了這一部電影,我想手機大概永不離身了。機在,人在。機不在,那人就~~~不敢再想像下去了。在網路時代,我們都依賴了手機,人生,成也手機。毀滅,也手機?!請確認你的手機現在,在不在?—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電影《#直播風暴》(The Circle)(2017)
如同楚門的世界,當我們的隱私被公佈且開放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所有的這些資料訊息到底被誰所掌控、利用、營利?我們期待被看見,但是又是在哪一種狀況被看見?到底被看見的是什麼?被看見之後,然後呢,那一個才是屬於真正的自己?表象的自己,內在的自己,虛擬的自己,現實的自己。分享是出於自願或是被迫?隱私與分享的拿捏就在那一線之間,在人性的道德之間。—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加拿大紀錄片《#網路正義魔人》(Rise of the Trolls)(2016)
一部關於網路酸民的心理學解釋,言語霸凌威脅的後果承擔,與捍衛言論自由之間爭議的紀錄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南非、澳大利亞、美國紀錄片《#臉書效應》(Timelines)
三個女孩的生命故事。車禍意外後,被廣為流傳的願望清單,眾人代為實現。因遭霸凌而上吊自殺,鼓舞眾人發出被霸凌求救伸援。罹患罕見疾病,期待度過21歲生日的願望,讓眾人珍視當下。青春年華嘎然消逝,透過臉書傳播效應,激起眾人對生命的改變。—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韓國電影《#恐怖攻擊直播》(The Terror, Live)(2013)
與其說是一場恐怖攻擊直播,倒不如說是一場人性複雜險惡的直播。透過鏡頭讓我們看見人與人之間最為黑暗的一幕血淋淋的呈現在眼前。我們太過於相信眼前的表象,卻總是容易忽略那不為人知,卻確實存在的人性善與惡。-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中國紀錄片《#虛你人生》(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2018)
我必須說,在虛擬世界,其實,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甚至於更是殘酷。
網路時代快速的轉變,直播,已經成為許多人熱衷,追求,關注,或投入的場域。在期待被看見的那背後,隱藏著是名聲?是利益?是關係?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表面之下,其實,隱藏在背後,許多不為人知的複雜人心,更是令人難以捉摸。
中國紀錄片《虛你人生》(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2018),非常寫實地,掀開了火紅的直播主,起起伏伏的表面人生,與螢幕下,你不得不面對的,陌生的自我。-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以色列🇮🇱德國🇩🇪紀錄片《#爆紅影片公式》(100 Million Views)(2019)
我們先不談商業模式,或獲利。
雖然,這對許多YouTuber來說,是很實際的事。
我們來看看,在這些社群平台上,期待被看見的初衷是什麼?
在網路社群時代,我們如同孔雀開屏一般,趨之若鶩的,期待被看見。
在這當中,是否曾經思考,我們在這平台上,是要做什麼?
被看見,到底是被看見什麼?
同樣的,在按讚數,訂閱率,衝流量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曾經思考過,自己的起心動念。
當我們流連在這上面,是否也讓自己忽略了,現實生活中,那真真切切的,卻也日漸模糊的自己。
虛擬世界非常的迷人,但也如浮雲般,時而令人感到不甚踏實。
思考,絕對是好事。
善用社群平台的優勢功能,也有所必要。
沒有絕對,無關是非。
只期待,時時按下暫停鍵,找回真實的自己。—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Netflix劇情式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2020,美國)。
看了這部Netflix劇情式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是該讓自己停下來思考,社群網站(FB、IG、推特等,此片主要以FB為例)如何影響著全球每個人的生活,事業,工作,感情,甚至於每一個人看待生命的方式。
我們在不知不覺,受到社群網站的支配與影響,無論是帶來了正面的改變,當然也造成你無法想像的世界演變。
社群網站,如同一刀兩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今,社群網站的發展,似乎讓人類開始感到無法招架與控制,如脫疆般,如潰堤般,如失速般,讓全球的人被帶到一處你無法預知的未來。
這條路,無法回頭,無法停止。
但我們卻得停下來思考,自己是否漸漸失去了一些想法。
我們是否習以為常,全盤接受這一切所帶來的改變。
但自己卻沒有思考到,自己為何走到這個地方。
社群網站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決定你,哪些事情要讓你看,哪些事情要讓你接觸。
也持續透過大數據資料庫,透過演算法,來找出每一個人的認知,想法,情緒行為,以及自己生活周遭,或者是虛擬世界每一個人之間的關係。
更重要,也更可怕的是,社群網站可以來改變你,決定你的下一個動作與反應。
但你卻全然不知,而且還信以為真,認為這就是自己的人生。
這當中,還牽扯著龐大的商業利益,以及複雜的政治、社會、宗教、文化等改變。
說真的,世界的快轉,來到了目前這個狀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就如同今天,先透過臉書追蹤的貼文,發現了美國總統川普感染的新冠肺炎這則新聞。
當然,長期以來,每天所獲知的資訊,不止這些。其中,也包括難以分辨的假新聞。
好複雜的社會,好複雜的人性,好複雜的虛擬世界。
也因此,是該停下來(好吧?偶爾停下來也行),好好喘息一下,好好來思考,自己該如何來面對這瞬息萬變的社群網路世界。
走到現在,就讓我們好好的善用社群網站所帶來的良性改變,期待整個世界往好的方向前進。
真的也只能期待,畢竟自己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
很複雜的人性與科技倫理議題,值得好好的思索。-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圖片來源:IMDb)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萬的網紅閱部客,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蠻推薦book們可以蒐藏這本書的,其實裡面講了很多很抽象的概念,但那概念很多又只能亦會但很難用很具體方式來表達。 唯一的知識更多的是我們自己透過追尋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真正的好奇心以及你的激情來發現,不是透過上學去找尋什麼最搶手的工作,也不是通過進入什麼投資人說的最熱門的領域來實現。 但很多時候...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西苑高中圖書館's post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正效應」班級共讀-「騙子症候群」心得分享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微素養閱讀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正效應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正效應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愛讀書YouTube>本書帶你看見人類到底憑什麼?走到今天 ... 的評價
- 關於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情報] 《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預告 的評價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刪除,保留,刪除,刪除,保留,刪除,刪除,保留,保留,刪除,原來我們每天所接觸的社群網站,無論是臉書,推特或是YouTube,我們所看到的內容,除了演算法等程式的篩選外,其實都經過內容審查員的過濾。
哪些畫面?哪些影像?決定刪除或保留,在那短短的幾秒鐘,對於每天承接大量你我無法想像的自殺,死亡,暴力,色情,恐怖攻擊等海量的內容,朝自己的視覺不斷的像海浪般的襲來。
對於內容審查員來說,內心得要築起一道、一道又一道的心理堤防,以避免被這些負面的海嘯所吞噬。
這樣的工作,絕非只是看似機械式的刪除,保留,保留,刪除的指尖動作。
而是對每一位內容審查員來說,得需要具備極大的抗壓性以及心理界限,以避免讓自己在這樣的工作當中,造成身心靈的不可逆轉。
對於每一位內容審查員來講,在那幾秒鐘內的判斷,有時也決定了一個人的生死,或者是一場戰亂,是否因此開始或結束。實在無法想像,這些平台內容的篩選,所造成後續的結果。
當然,你我心裡可能有一些疑問,到底這些內容是否該由人為的來進行操作?每一個人所把持的一把尺,是否又存在了偏見?
然而,當這些內容無法過濾,它所造成社群平台上,對於整個社會又形成怎樣的危害?
道德上的兩難,倫理上的兩難,人性上的兩難,讓內容審查員左右為難。—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網路清道夫》(The Cleaners)(2018),CATCHPLAY+,播映。
【延伸閱讀】
🎬日本電影《#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スマホを落としただけなのに)(Stolen Identity)(2018)
看了這一部電影,我想手機大概永不離身了。機在,人在。機不在,那人就~~~不敢再想像下去了。在網路時代,我們都依賴了手機,人生,成也手機。毀滅,也手機?!請確認你的手機現在,在不在?—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美國電影《#直播風暴》(The Circle)(2017)
如同楚門的世界,當我們的隱私被公佈且開放在所有人的目光之中,所有的這些資料訊息到底被誰所掌控、利用、營利?我們期待被看見,但是又是在哪一種狀況被看見?到底被看見的是什麼?被看見之後,然後呢,那一個才是屬於真正的自己?表象的自己,內在的自己,虛擬的自己,現實的自己。分享是出於自願或是被迫?隱私與分享的拿捏就在那一線之間,在人性的道德之間。—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加拿大紀錄片《#網路正義魔人》(Rise of the Trolls)(2016)
一部關於網路酸民的心理學解釋,言語霸凌威脅的後果承擔,與捍衛言論自由之間爭議的紀錄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南非、澳大利亞、美國紀錄片《#臉書效應》(Timelines)
三個女孩的生命故事。車禍意外後,被廣為流傳的願望清單,眾人代為實現。因遭霸凌而上吊自殺,鼓舞眾人發出被霸凌求救伸援。罹患罕見疾病,期待度過21歲生日的願望,讓眾人珍視當下。青春年華嘎然消逝,透過臉書傳播效應,激起眾人對生命的改變。—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韓國電影《#恐怖攻擊直播》(The Terror, Live)(2013)
與其說是一場恐怖攻擊直播,倒不如說是一場人性複雜險惡的直播。透過鏡頭讓我們看見人與人之間最為黑暗的一幕血淋淋的呈現在眼前。我們太過於相信眼前的表象,卻總是容易忽略那不為人知,卻確實存在的人性善與惡。-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中國紀錄片《#虛你人生》(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2018)
我必須說,在虛擬世界,其實,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甚至於更是殘酷。
網路時代快速的轉變,直播,已經成為許多人熱衷,追求,關注,或投入的場域。在期待被看見的那背後,隱藏著是名聲?是利益?是關係?
然而,在光鮮亮麗的表面之下,其實,隱藏在背後,許多不為人知的複雜人心,更是令人難以捉摸。
中國紀錄片《虛你人生》(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2018),非常寫實地,掀開了火紅的直播主,起起伏伏的表面人生,與螢幕下,你不得不面對的,陌生的自我。-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以色列🇮🇱德國🇩🇪紀錄片《#爆紅影片公式》(100 Million Views)(2019)
我們先不談商業模式,或獲利。
雖然,這對許多YouTuber來說,是很實際的事。
我們來看看,在這些社群平台上,期待被看見的初衷是什麼?
在網路社群時代,我們如同孔雀開屏一般,趨之若鶩的,期待被看見。
在這當中,是否曾經思考,我們在這平台上,是要做什麼?
被看見,到底是被看見什麼?
同樣的,在按讚數,訂閱率,衝流量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曾經思考過,自己的起心動念。
當我們流連在這上面,是否也讓自己忽略了,現實生活中,那真真切切的,卻也日漸模糊的自己。
虛擬世界非常的迷人,但也如浮雲般,時而令人感到不甚踏實。
思考,絕對是好事。
善用社群平台的優勢功能,也有所必要。
沒有絕對,無關是非。
只期待,時時按下暫停鍵,找回真實的自己。—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Netflix劇情式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2020,美國)。
看了這部Netflix劇情式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是該讓自己停下來思考,社群網站(FB、IG、推特等,此片主要以FB為例)如何影響著全球每個人的生活,事業,工作,感情,甚至於每一個人看待生命的方式。
我們在不知不覺,受到社群網站的支配與影響,無論是帶來了正面的改變,當然也造成你無法想像的世界演變。
社群網站,如同一刀兩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如今,社群網站的發展,似乎讓人類開始感到無法招架與控制,如脫疆般,如潰堤般,如失速般,讓全球的人被帶到一處你無法預知的未來。
這條路,無法回頭,無法停止。
但我們卻得停下來思考,自己是否漸漸失去了一些想法。
我們是否習以為常,全盤接受這一切所帶來的改變。
但自己卻沒有思考到,自己為何走到這個地方。
社群網站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決定你,哪些事情要讓你看,哪些事情要讓你接觸。
也持續透過大數據資料庫,透過演算法,來找出每一個人的認知,想法,情緒行為,以及自己生活周遭,或者是虛擬世界每一個人之間的關係。
更重要,也更可怕的是,社群網站可以來改變你,決定你的下一個動作與反應。
但你卻全然不知,而且還信以為真,認為這就是自己的人生。
這當中,還牽扯著龐大的商業利益,以及複雜的政治、社會、宗教、文化等改變。
說真的,世界的快轉,來到了目前這個狀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
就如同今天,先透過臉書追蹤的貼文,發現了美國總統川普感染的新冠肺炎這則新聞。
當然,長期以來,每天所獲知的資訊,不止這些。其中,也包括難以分辨的假新聞。
好複雜的社會,好複雜的人性,好複雜的虛擬世界。
也因此,是該停下來(好吧?偶爾停下來也行),好好喘息一下,好好來思考,自己該如何來面對這瞬息萬變的社群網路世界。
走到現在,就讓我們好好的善用社群網站所帶來的良性改變,期待整個世界往好的方向前進。
真的也只能期待,畢竟自己的力量,太微不足道了。
很複雜的人性與科技倫理議題,值得好好的思索。-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圖片來源:IMDb)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沒深度書摘心得 I 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 I 第一章:螢光小孩入侵 ]
電視 --> 電玩 --> 社群媒體手機平板等是我們這個世代經歷的趨勢。
#書摘
而作者也是開始經歷了因遊戲引發的精神病的案例。許多孩子在毫無靈魂且制度化的學校裡感到疏離、生命缺乏意義,於是在尋求某種更深的連結與目標感。而電玩提供了滿足靈魂的目標感以及和別的玩家一起的群體共享的目標感。
但,在作者多年成癮工作經驗裡學到,就算是"普通"的成人或小孩,也可能上癮。因為每一則簡訊或推特出現,都是放出噴湧的多巴安,就像古柯鹼那樣刺激神經傳導物質。
但數位藥物無所不在,比起毒品粉末,人們不斷增強數位藥物的力量。你不見得會在教室找到毒品粉末,但你絕對會看到平板電腦、智慧手機、GameBoy等。且接觸到這些數位藥物的孩子年紀越來越小。
"俄羅斯方塊效應":形容強迫性的電玩玩家會看到遊戲中的形狀或圖案突然入侵他們清醒時的思緒或夢中。
在書裡看到這個名詞時,回想到大學有一陣子很愛玩一個類似炸彈超人的連線遊戲叫"淡水阿給"。那時,其實也不是說玩到費寢忘時的程度,但只是一次玩個一兩個小時。晚上睡覺時腦中就揮之不去的炸彈和火焰......
神經生物機制需要功過長時間演化才能適應環境,我們現在用的大腦不是設計來應付近期發展出來、不斷轟炸我們的數位科技所帶來的視覺刺激。而腦部發展是個脆弱的歷程,刺激不足與過讀,都很容易干擾這個過程。如打電玩或間接擾亂了較佳的神經系統運作,這關係到語文智力的發展。
-------------
#書摘
文中提到了個小實驗,當你正在閱讀書籍的成人去觀看一部緊張刺激的影片或花兩小時上網。然後,在挑你最喜歡的書來看,請問自己在讀了幾頁後就開始注意力渙散?因為過度刺激的神經系統需要時間才能冷靜下來,不能從五檔直接切換到一檔。
有些科技公司的說法很簡單:現在的孩子已經無法維持傳統教育所需的注意力和持久度,所以需要用多一點刺激來位學習體驗增添樂趣,用更多鈴聲和閃光燈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
而只要給孩子越多刺激,就得用更多刺激來讓孩子維持專注,這開啟了成癮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惡性循環。被過度刺激的小孩需要越來越強的視覺刺激,才能保持投入。
#心得
看到這一段時,我想到我還沒小孩時,也覺得科技教育很好啊,看到有些新聞寫道某某國小入學就每人一個平板作為授課使用,那時還心生羨慕。但當媽後,自己觀察孩子偶而看了電視或是手機影片後的反應,孩子情緒就會升起,生氣!無法拔離!別說是孩子,反觀自己也是,從小到高中時,都算是喜歡課外閱讀書籍。但只要一陣子使用電腦後,要再去翻閱書本,很容易就讀不下去,或是只讀其自不讀其文........
有次去聽"如何說故事的講座",在老師教了一連串如何利用肢體、音調等來吸引孩子聽故事之後,最後補了一句 "假如小孩太常看3C其實在怎麼樣他也很難靜下來聽故事" 這就是所謂的五檔到一檔無法直接切換吧!
-------------
#書摘
現代螢幕媒體過度刺激讓小孩對真實大自然失去耐性,其便在他們真的接觸到大自然的時候。
現在的年輕人被帶到池塘邊或森林時,通常沒什麼耐性。他們是看探索頻道長大的,那種節目把數百小時的畫面濃縮成半小時的刺激片段,所以孩子預期在大自然中不必花力氣就能看到鹿在喝水、魚兒跳躍等熊大聲咆嘯。
如果希望能在發展與教育方面有所獲益,只有透過真實而完整的體驗才能辦到。
把真實3D世界化約為平面發光的2D,剝奪了孩子運用多感學習的機會。被動盯著2D螢幕,而非創造出內心的心像,那麼他的心象已被程式給設計好了。文字正好相反,他可以觸發影像,喚起隱喻,透過讀者的想像與經驗賦予豐富的意義。當你讀一本小書,內心會湧現許多顏色、聲音與動作。
諷刺的是,對科技最有警覺心的家長就是i文化的發明者。其實我們清楚,現在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好的電子裝置,以便在過度競爭的高科技世界拔得頭籌,他們需要的是敏銳的心智。
#心得
看到書中提到探索頻道時,著實一驚 "What! 連我內心裡認為優質的電視節目了也是會對小孩有負面影響?!"
但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因為生了小孩後,跟著小孩重新看著這世界,五感漸漸的有再找回來。跟著孩子欣賞樹葉與果實,學習放慢腳步"體驗"周遭。這似乎跟減少使用3C多少有關聯吧?!
-----------
才一章,就寫了那麼多.....看樣子要再多練習抓重點了!
下一章待續..................
#關掉螢幕拯救青春期大腦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蠻推薦book們可以蒐藏這本書的,其實裡面講了很多很抽象的概念,但那概念很多又只能亦會但很難用很具體方式來表達。
唯一的知識更多的是我們自己透過追尋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真正的好奇心以及你的激情來發現,不是透過上學去找尋什麼最搶手的工作,也不是通過進入什麼投資人說的最熱門的領域來實現。
但很多時候我們人類本來就是一種很靠共感的生物,像是在談戀愛時,我們會知道自己的「第六感」對不對;或是在打籃球的時候,就算球還沒有進框,但手感的直覺都會跟我們說:「這球進了!」
而閱讀也是一樣的,很多我在閱讀的時候,其實會常常在書中看到認識朋友的模樣,會知道:「哦!這個感覺就是在形容XXX」或是覺得原來他們的行為就是這樣;抑或是像上面有舉到的螞蟻的例子,就會讓我知道,有時候一昧的要求員工要100%的生產效率其實可能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因為代表今天有突發狀況,可能就必須犧牲一些事情或是要靠加班來補足,更危險的事如果事情滿到100%的話,那就會失去跟靈感碰面的機會了。
這本書後面也有提供11大領域以及99本書目,讓我們在閱讀時避免吃進垃圾的風險,而且書裡面也有很多名言佳句,時常可以讓自己當頭棒喝,所以蠻建議可以抽抽看或是直接買一本。
#高效閱讀法 #自學 #抽象化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博客來書籍介紹:https://bit.ly/2Eez4Le
👉🏻將於10/19,在YouTube抽出1位幸運兒送出《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
💬中獎條件:只要「留言」此次觀看心得、公開「分享」影片連結,並「訂閱頻道」、「追蹤IG」,就有機會❤️
💬註:
(1) 19號截止於隔天20號公布得獎人。
(2) 僅限台澎地區,若不在此區域將重新抽出。
(3) 請於2日內,將條件證明截圖私訊FB粉絲專頁,否則視同放棄,將重新抽出。
(4) 行政作業需要時間,敬請耐心等候。
刀刀的解憂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青春正效應》
https://youtu.be/zZZnuKHx19s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閱部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目前有舉辦:讀綻臺中-2020城市閱讀系列活動。
講座主題分為「文化」、「夢田」、「前進企業」,像是文化就邀請了蔡淇華老師、兩性作家吳淡如、旅行說書人謝哲青、新生代作家張西、歷史補教名師呂捷等知名作家來台中開講歷,也提供推薦書單讓大家跟著名師愛上閱讀。
10月份前進企業講座相關活動詢息,可以密切關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官網唷~
讀綻臺中-2020城市閱讀系列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2019taichungread/
臺中市城市閱讀系列活動:https://www.taichung.gov.tw/1305366/post
賈伯斯曾說過:「人生其實就是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後的結果」有時候我們一步錯就會步步錯,就像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蝴蝶效應」一樣,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有時候負面的人生循環事接踵而來的,可能因為以前的一個遭遇或是小過錯,而造成我們現在的局面。
但其實只要理解以上學習到的效應,並加以理解之後明白這些事情背後發生的原因,然後再用自己的意志去加以克服之後,我們就可以擺脫人生負面的不斷循環了。
▶️《青春正效應》博客來書籍介紹:
👉🏻將於10/14,在YouTube抽出1位幸運兒送出《青春正效應》
💬中獎條件:只要「留言」此次觀看心得、公開「分享」影片連結,並「訂閱頻道」、「追蹤IG」,就有機會❤️
💬註:
(1) 14號截止於隔天15號公布得獎人。
(2) 僅限台澎地區,若不在此區域將重新抽出。
(3) 請於2日內,將條件證明截圖私訊FB粉絲專頁,否則視同放棄,將重新抽出。
(4) 行政作業需要時間,敬請耐心等候。
刀刀的解憂信箱✉️: [email protected]
成為大會員:https://youtube.com/閱部客/join 🙇🏻🙇🏻
更多閲部客影片:https://goo.gl/YbtPFh 👏👏
:::::::👊上一集!:::::::
《1秒分辨餐廳好壞的方法》
https://youtu.be/QPiUa92O2Z8
:::::::👊【更多影片】:::::::
閱說書▊https://goo.gl/28WFVy
學習的知識▊https://goo.gl/hnGHH1
心理學的知識▊https://goo.gl/PsWGn9
大學系列▊https://goo.gl/PrHMMM
徵求BOOK們一起讓閲部客更好,徵求翻譯者!!!
▶️翻譯閲部客:https://goo.gl/NP1hKi
:::::::👊【關於我們】:::::::
我們是閱部客
我們關注「人生x學習」,並樂於分享知識、傳遞價值,
希望讓生活更聰明、生命更精彩!
閱部客靈魂人物:水丰刀
喜歡書、喜歡玩遊戲、喜歡有趣的學習
快來''訂閱''不要錯過我們每日最新內容唷!!!!
👇你今天''閱''了嗎? 👆
訂閱我們►►https://goo.gl/crn2yo
特別感謝以下成為會員的朋友►►https://goo.gl/pZfqoW
:::::::👊【追蹤我們】:::::::
FaceBooK
https://goo.gl/DM279v
Instagram
https://goo.gl/8W3K2S
Youtube
https://goo.gl/xDvL6R
Twitter
https://goo.gl/wYJoZU
B站
https://goo.gl/MaZ6iw
微博
https://goo.gl/ehj6gh
知乎
https://goo.gl/Gy3B2q
::::::👊【業務合作】:::::::
請聯絡信箱
yuubuke@gmail.com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正效應」班級共讀-「騙子症候群」心得分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11學年班級共讀「 青春正效應 」 「騙子症候群」 心得 分享班級:貿二甲報告人:林茂堃組員:陳祈璋. ... <看更多>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青春微素養閱讀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 分享網站,青春微素養電子書,青春正效應心得,青春玩素養,寫作吧一篇文章的生成PTT,青春微素養二手,寫作吧一篇文章的生成,青春正效應線上看,學習玩真的. ... <看更多>
青春正效應閱讀心得 在 西苑高中圖書館'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 讀書節目請西苑高中全體師生一起支持 · 青春愛讀書 posted a video to playlist 書糧放送. Jun 21, 2022. #青春正效應 青春期的你遇到困難時該怎麼辦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