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無處不在的情緒勒索更要保持信心
諮:「這N年來我都在這位主管底下做事,在工作跟溝通上每年都會出現一次大衝突。」
我:「所以最近一次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諮:「發生在同事離職後,公司不補人一段時間了,都由現有人員吸收全部的工作,我因為工作量爆表且發生一些狀況而跟主管意見不合。」
我:「導火線是?」
諮:「主管認為改變工作方式就能降低加班時間,或是把工作轉移給部下,我就能減少工作量,但問題是工作的內容有權限問題,儘管已經說明,主管的想法都是以現有的人力維持超額工作量。我能理解人事成本的考量,但整個部門只有我一個外國人,主管就說只有我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是我個人的問題。」
我:「所以是只有你的工作量增加,還是所有人的工作量都增加?」
諮:「其實日商的文化就是合群,本來就會加班,去年疫情後,不少人離職後工作份量更重,為了怕有人染疫影響運作,我們還要支援其他辦公室的工作,好隨時遞補。」
聽著他在異地的工作狀況,煩惱著與主管溝通上的分歧,在現職快十年了,也當上小主管,但一直無法不去質疑到底是自己有問題,還是其他的原因?經過多次的梳理,公司並不支持OJT(On the job training),凡事靠自己努力,默默耕耘、鞠躬盡瘁;所以將部屬當工作的機器人,也是能夠理解的。再往上觀察,幾乎所有的高階主管們都是如此;更不能越級報告,只能自己想辦法,那麼這就是公司的文化。所以,直到某一天崩潰大哭一場後,他才痛下決心要離職,但依然擔心是不是自己有問題,未來若又遇到類似的狀況,怎麼辦?
也許你也有遇過類似的狀態,對離職感到相當的恐懼,因為不論表現得好或不好,只要被知道有離職想法,就會在工作場合被「暗示」或「明示」自己是個有問題的人。或只要不願意按照主管的方式去做時,可能就會失去一些「重要事物」,例如:好的績效、薪水、升遷,甚至,是對自我的肯定。這種用「貶低」或「剝奪安全感」的話語,讓我們產生焦慮,以至於最後會毫無選擇地、按照對方希望的方式去走,正是職場情緒勒索最常見的樣貌。
於是,當我們將事件拆開來看,他才發現自己被下了心錨,就是「工作有問題沒有解決=能力不足」。但仔細思考前因後果,會發現,這些問題的產生,並非簡單的能力可解釋;這包含企業文化、主管的認定方式、溝通風格、組織協作機制、工作內容的經手層級...等。所以,必須將事情的因果,與個人能力分開來看,而非將其綁在一起,影響前進的信心。當這個心錨被解開了,他好似看到新大陸般的雀躍。最後,就在這股興奮的情緒結束了諮詢。
這次的案例,並非說主管有問題,公司多無情;而是拆解事件,才能看見盲點,解開束縛的錨,肯定自我後,自信出發。也希望透過這個諮詢故事,給在職場上因情緒勒索自我懷疑的你,不一樣的觀點。
諮詢者回饋:
「Sandy點出我在面對主管時,溝通上跟工作問題認知上的盲點,提供我改變現況跟保護自己的方法,也讓我能夠從和主管溝通上的挫敗中,客觀面對這件事情,從而恢復對自己的信心,以及保有平常心去做接下來的自我改變。這些建議不只是這次諮詢的回答,對於我之後在職場上的自我評價有很大的幫助。」
#生涯健檢
Search
面對無處不在的情緒勒索更要保持信心 在 生涯設計師-邱彥霖Sandy - #面對無處不在的情緒勒索更要保持信心 ... 的推薦與評價
面對無處不在的情緒勒索更要保持信心 諮:「這N年來我都在這位主管底下做事,在工作跟溝通上每年都會出現一次大衝突。」 我:「所以最近一次是什麼樣的狀況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