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被爸媽帶去山裡,都覺得好無聊😂
長到這個年紀以後,卻漸漸發現在自然裡能獲得的淨化和巨大能量😌
對三維世界感到挫折和疲倦的時候,就找個日子遠離塵囂之地,到大山大水的地方去,感覺好像所有的答案都在那裡。✨
走不了那麼遠的時候,就去附近的公園看鴨子也很療癒🦆
這是去年的紅葉季節,在北海道的「駒岳山」和「大沼公園」體驗的非日常。
🍁駒岳山麓森林漫步🍁
當地的嚮導帶我們在山麓裡散步賞楓。
嚮導是個對大自然瞭若指掌的硬朗老先生,他熱情的帶我們看鳥和植物,介紹牠們的名字和習性。
最奇妙的是「オオウバユリ」(大姥百合)!😳
輕輕一彈,包在裡面的種子就像雪花般散落滿天!影片在留言區⬇️
我撿起地上的楓葉,嚮導先生問我:「看起來像什麼?」
我歪頭~像什麼?嚮導:「不覺得看起來很像青蛙的手嗎?」🐸
所以日文叫做「かえで」,就是從「蛙の手」來的!原來如此!😆
🍁手作樹葉水彩明信片體驗🍁
我們在山裡繞了一圈,撿了許多自己喜歡的葉子,然後來到山裡的一間小木屋「喫茶夢紀行」喝咖啡休息。
一位戴著漫畫家帽子的老師,教我們用葉子和水彩拓印、手繪出屬於自己的明信片。
小木屋外面有郵筒,寫好就能直接寄出去!📮
🍁大沼國定公園🍁
大沼公園被選為新日本三景之一。
來時正好開滿紅葉,好多畢業旅行的日本學生來玩。
浮在沼澤上的小島和周圍的樹木一起染上秋天的顏色,倒影在水中,整片火紅。
還可以搭電動船或天鵝船!
靠在窗邊吹風,來到湖水中央,周圍只有山、紅葉、樹木、天空、白雲、湖水。
🍁賞味期限一天的大沼糰子🍁
到這裡一定要買的是「賞味期限只有一天的大沼糰子」!🍡
這家店在明治38年創業,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在當地非常有名。
有紅豆醬油、芝麻醬油兩種口味,完全不使用砂糖,100%梗米製作,可以吃到單純的原味。
因為時間一長就會變硬,所以當天吃掉才會好吃哦。
🍁北斗紅葉回廊🍁
最後兩張是「八郎沼公園」的「北斗紅葉回廊」。
每到紅葉季節就會期間限定打燈,晚上的紅葉也好美好浪漫!🥺
⛰駒岳山麓森林漫步、喫茶夢紀行(樹葉水彩明信片體驗)
📩預約請來信「鹿部温泉観光協会」找「金澤さん」:
kanazawa@shikabe-kanketsusen.jp
🚤大沼國定公園
📍北海道亀田郡七飯町
🚆JR函館本線大沼公園駅走路5分
🍡大沼だんご(大沼糰子)
📍北海道亀田郡七飯町大沼町145
🚆JR函館本線大沼公園駅走路約5分
🍁八郎沼公園(北斗紅葉回廊)
📍北海道北斗市向野132
🚆JR「新函館北斗」駅坐計程車15分
漢娜在翻譯 帶你線上遊日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曱甴、蛇、蜘蛛……人人見而誅之,Ivan偏偏視牠們如掌上明珠。你覺得他「重口味」?他決定帶上他的爬蟲類寶貝們搞體驗班,望消除大眾對「另類動物」的偏見。 Ivan和爬蟲類動物的緣分,由童年開始締結。小時候同學們的玩伴是遊戲機,他就趁下雨天鑽進電單車底找動物朋友,數數蝸牛,尋鼻涕蟲。同學們覺得Ivan...
面 天 樹 蛙 習性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熱雨區】
#負責任點評
#當精心設計的亞洲熱帶雨林區被粗魯的轉型為熱帶雨林區
#怕沒完沒了所以盡量只針對動物的部分做評論
近期臺北動物園新的熱雨區和館開張了,許多媒體爭相報導,雖然曾經對於評論感到猶豫,但深思過後還是決定盡善本專頁最重要的功能─#從一般媒體無法觸及的角度來向大眾傳達動物園的事。也因此,這裡先打個預防針,對於這個被各方大肆稱讚的新場館,接下來將不會有水豚君多卡哇伊、栗喉蜂虎多靈敏之類的文字,更多的會是我這週下來對於這個「#半成品」的挑剔。
當然熱雨區不是沒有優點,但那對於2019年的現代化動物園來說,絕對不是足以拿來吹噓的資本。
首先,是關於熱雨館的部分,有關注動物園保育網的人應該都知道動物園曾經打算以切葉蟻(Atta spp.)與食蟻家族的競爭作為故事軸線來布置整個熱雨館(穿山甲館)的展示,並且迫不及待的在年初就針對該館在網站上的文字簡介做出更新,但不用等到開館當天,光從熱雨館 本身僅以不鏽鋼網包裹一事就可以確定展示切葉蟻只會有兩個結果,一是冬天時螞蟻通通凍死;二是螞蟻們快樂的通過網眼抵達新天地(只需要一陣風),成功的在這座小島上繁衍生息。最後雖然切葉蟻沒有進來,但其他熱帶動物同樣面臨在沒有溫溼度調節的「假室內」過冬的挑戰,颱風來臨時的防護措施也令人擔憂,半成品一詞絕對不是誇張。
接著,館內值得嘉許的在動線上設置了小型的夜行展示,未來指猴也將在此亮相,館方的光照策略暫不明朗因此不提(就算是夜行動物但完全沒有接觸日光的機會也......),除了單一展區窄小之外,整個館內明顯缺乏足夠的緩衝空間,若有新生兒或突發狀況(合籠、傷病等等),保育員將無法就地執行任何操作,就算在他處有後台也明顯 #遠水救不了近火,始終會造成飼養管理的不便。更甚者,為了符合民眾對於「穿山甲館」的期待,在開幕後才倉促的宣布會在館內規劃穿山甲展區,姑且不論屆時的展示效果,以場館現行配置看來,動物個體的福利將很難得到滿足。
然後空間動線方面,窄小的步道很明顯無法負荷動物園的客流量,即便會在假日發放號碼牌,也很難限制專程來打鳥的大哥大姐們不佔用道路、按時離開,更別提作業道路也沒有妥善的區分出來。過於擁擠的參觀環境對動物與遊客乃至於保育員都是一場折磨(想像一下如果棉頭狷沒在新加坡先接受過減敏訓練...),推著娃娃車的年輕夫婦更是寸步難行,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現象會發生在2019年的台北動物園。
再來談談室外的部分,直射的日光絕對是最大的問題,像馬來貘這種生活在雨林底層的物種(園方也在展牌上強調此事),先前在澳洲就曾傳出因缺乏遮蔭而罹患白內障的案例,在這裡居然被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小食蟻獸、蜘蛛猴也只能在光禿的枝枒上被太陽曬昏頭,原產的熱帶雨林熱歸熱,植被的覆蓋度可是毫不含糊,但整個展場的設置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毫無任何針對毒辣陽光的對策,著實令人震驚。
在這之上,假若動物能妥善的利用水壕消暑那還另當別論,但數天的觀察可以發現動物幾乎不下水,除了水質本身糟糕透頂之外(看看那瀕臨優養化的表面),水域部份的設計打一開始就非常不友善。首先,提供動物上下岸的斜坡一座島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動物下水後游游游到島的另一側,居然會落得無處上岸的窘境,只得按原路折返;再來,斜坡本身的設計更是離譜,不是開放式的弧面而是連轉身都嫌擠的窄道,倘若一隻動物停留在上,整個動線就會完全被卡死;更甚者,展場內完全沒有「淺水區」,對於展示的所有物種來說,水壕的深度都是不持續游動就會滅頂的,沒辦法悠然的浸泡半身浴渡過正午的豔陽。這不僅證明了施工單位與設計者對於動物習性的不了解,更凸顯了動物園 #對動物福利的罔顧。
況且這個水壕的問題不僅於此,由於除了部分靈長類之外的展示物種都具有游泳能力,水壕對於他們來說其實算不上是屏障,倘若有那個心,多數動物都可以游出來逛大街,動物園對此的應對方式為在岸邊加上電牧線,依照行業標準只能應用為二級以下屏障的電牧線在這儼然成了第一級屏障,無論對動物或遊客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以現行的外展區來說,加裝不鏽鋼網是對遊客與動物都更友善的選擇(對於有攀爬能力的動物來說,鐵網讓垂直空間得到最大利用,夜間也較能自由放行),只有在展場設計上滿足動物需求、提供足夠空間與要素的動物園 #才有資格追求無柵欄,而熱雨區很明顯還達不到那樣的層次。
再來是外展區的設計,完完全全就是反動物的思維。就算不懂動物,只要看了牌子就能明白,住在下島的馬來貘、大食蟻獸以及水豚都是純地棲的動物;而上島的小食蟻獸與蜘蛛猴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樹上,但這被特意區分的「上下島」,卻是在上島給予較集中、完整的地面,下島則多半只有狹窄的廊道,需要地的沒有地;不需要地的變成大地主,這設計真的讓人搖頭。再來對於樹棲動物最重要的樹,因為新開幕的關係,都還是尚未長成的植株,很難達成大多數使用者對於「樹」的期待(看看標牌上標示的20公尺樹冠層,再看看眼前不足三公尺的孱弱小樹),而若是要等它長成,展區內那貧瘠的且貌似不足量的廢土(我看到不少磚塊、瓦礫),能不能提供植物足夠的營養也令人質疑。面對這樣不完善的場域,應該作為彌補而廣設的 #豐富化設施卻幾乎在展區中銷聲匿跡,倘若是否怕人工痕跡影響參觀體驗,那我想說現在沒有豐富化的展區也沒有半點自然,大可放心的加裝豐富化,讓動物過得快活一些,可能的遊客質疑大可用展牌說明來制衡。
而解說牌,這個除了動物本身之外遊客最為關注的物件也很明顯沒有被認真對待,幾乎360度可觀賞的展區只設置有一面展牌,且多半不是在動物常出現的位置,導致遊客看到動物卻不知道牠是何方神聖,也不知道牠們在做甚麼、可能在哪裡,請問這樣設置展牌的意義何在?
最後回到整個雨林區來談談園方一直強調的「#生物多樣性」,雨林館雖然確實展示了各個類群的生物,但箭毒蛙與節肢動物卻沒有與其他物種同處一個空間,而是另外設置了單獨的展示間,試問這樣 #與原先分開展示的差異何在?#興建此館不就是為了強調一體感嗎?而早些年前因為這個計劃而拆除的「#亞洲熱帶雨林區河口部分」,作為舊雨林區最富新意的展示,也隨著現在舊入口處展出的黑天鵝 #與「#亞洲」#兩字一齊成為歷史,為了當初規劃不足的緩衝空間,淪為大量且劣質的重複展示。
自詡為「#亞洲頂尖世界一流」,台北動物園這份醞釀了十多年的成績單,我個人連及格分都很難給出,只期望園方能早日正視問題,運用過去105年積累的知識與經驗,懸崖勒馬的給出令動物滿意的補救措施。
面 天 樹 蛙 習性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熱雨區】
#負責任點評
#當精心設計的亞洲熱帶雨林區被粗魯的轉型為熱帶雨林區
#怕沒完沒了所以盡量只針對動物的部分做評論
近期臺北動物園新的熱雨區和館開張了,許多媒體爭相報導,雖然曾經對於評論感到猶豫,但深思過後還是決定盡善本專頁最重要的功能─#從一般媒體無法觸及的角度來向大眾傳達動物園的事。也因此,這裡先打個預防針,對於這個被各方大肆稱讚的新場館,接下來將不會有水豚君多卡哇伊、栗喉蜂虎多靈敏之類的文字,更多的會是我這週下來對於這個「#半成品」的挑剔。
當然熱雨區不是沒有優點,但那對於2019年的現代化動物園來說,絕對不是足以拿來吹噓的資本。
首先,是關於熱雨館的部分,有關注動物園保育網的人應該都知道動物園曾經打算以切葉蟻(Atta spp.)與食蟻家族的競爭作為故事軸線來布置整個熱雨館(穿山甲館)的展示,並且迫不及待的在年初就針對該館在網站上的文字簡介做出更新,但不用等到開館當天,光從熱雨館 本身僅以不鏽鋼網包裹一事就可以確定展示切葉蟻只會有兩個結果,一是冬天時螞蟻通通凍死;二是螞蟻們快樂的通過網眼抵達新天地(只需要一陣風),成功的在這座小島上繁衍生息。最後雖然切葉蟻沒有進來,但其他熱帶動物同樣面臨在沒有溫溼度調節的「假室內」過冬的挑戰,颱風來臨時的防護措施也令人擔憂,半成品一詞絕對不是誇張。
接著,館內值得嘉許的在動線上設置了小型的夜行展示,未來指猴也將在此亮相,館方的光照策略暫不明朗因此不提(就算是夜行動物但完全沒有接觸日光的機會也......),除了單一展區窄小之外,整個館內明顯缺乏足夠的緩衝空間,若有新生兒或突發狀況(合籠、傷病等等),保育員將無法就地執行任何操作,就算在他處有後台也明顯 #遠水救不了近火,始終會造成飼養管理的不便。更甚者,為了符合民眾對於「穿山甲館」的期待,在開幕後才倉促的宣布會在館內規劃穿山甲展區,姑且不論屆時的展示效果,以場館現行配置看來,動物個體的福利將很難得到滿足。
然後空間動線方面,窄小的步道很明顯無法負荷動物園的客流量,即便會在假日發放號碼牌,也很難限制專程來打鳥的大哥大姐們不佔用道路、按時離開,更別提作業道路也沒有妥善的區分出來。過於擁擠的參觀環境對動物與遊客乃至於保育員都是一場折磨(想像一下如果棉頭狷沒在新加坡先接受過減敏訓練...),推著娃娃車的年輕夫婦更是寸步難行,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現象會發生在2019年的台北動物園。
再來談談室外的部分,直射的日光絕對是最大的問題,像馬來貘這種生活在雨林底層的物種(園方也在展牌上強調此事),先前在澳洲就曾傳出因缺乏遮蔭而罹患白內障的案例,在這裡居然被直接曝曬在陽光下,小食蟻獸、蜘蛛猴也只能在光禿的枝枒上被太陽曬昏頭,原產的熱帶雨林熱歸熱,植被的覆蓋度可是毫不含糊,但整個展場的設置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毫無任何針對毒辣陽光的對策,著實令人震驚。
在這之上,假若動物能妥善的利用水壕消暑那還另當別論,但數天的觀察可以發現動物幾乎不下水,除了水質本身糟糕透頂之外(看看那瀕臨優養化的表面),水域部份的設計打一開始就非常不友善。首先,提供動物上下岸的斜坡一座島只有一個,也就是說動物下水後游游游到島的另一側,居然會落得無處上岸的窘境,只得按原路折返;再來,斜坡本身的設計更是離譜,不是開放式的弧面而是連轉身都嫌擠的窄道,倘若一隻動物停留在上,整個動線就會完全被卡死;更甚者,展場內完全沒有「淺水區」,對於展示的所有物種來說,水壕的深度都是不持續游動就會滅頂的,沒辦法悠然的浸泡半身浴渡過正午的豔陽。這不僅證明了施工單位與設計者對於動物習性的不了解,更凸顯了動物園 #對動物福利的罔顧。
況且這個水壕的問題不僅於此,由於除了部分靈長類之外的展示物種都具有游泳能力,水壕對於他們來說其實算不上是屏障,倘若有那個心,多數動物都可以游出來逛大街,動物園對此的應對方式為在岸邊加上電牧線,依照行業標準只能應用為二級以下屏障的電牧線在這儼然成了第一級屏障,無論對動物或遊客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以現行的外展區來說,加裝不鏽鋼網是對遊客與動物都更友善的選擇(對於有攀爬能力的動物來說,鐵網讓垂直空間得到最大利用,夜間也較能自由放行),只有在展場設計上滿足動物需求、提供足夠空間與要素的動物園 #才有資格追求無柵欄,而熱雨區很明顯還達不到那樣的層次。
再來是外展區的設計,完完全全就是反動物的思維。就算不懂動物,只要看了牌子就能明白,住在下島的馬來貘、大食蟻獸以及水豚都是純地棲的動物;而上島的小食蟻獸與蜘蛛猴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樹上,但這被特意區分的「上下島」,卻是在上島給予較集中、完整的地面,下島則多半只有狹窄的廊道,需要地的沒有地;不需要地的變成大地主,這設計真的讓人搖頭。再來對於樹棲動物最重要的樹,因為新開幕的關係,都還是尚未長成的植株,很難達成大多數使用者對於「樹」的期待(看看標牌上標示的20公尺樹冠層,再看看眼前不足三公尺的孱弱小樹),而若是要等它長成,展區內那貧瘠的且貌似不足量的廢土(我看到不少磚塊、瓦礫),能不能提供植物足夠的營養也令人質疑。面對這樣不完善的場域,應該作為彌補而廣設的 #豐富化設施卻幾乎在展區中銷聲匿跡,倘若是否怕人工痕跡影響參觀體驗,那我想說現在沒有豐富化的展區也沒有半點自然,大可放心的加裝豐富化,讓動物過得快活一些,可能的遊客質疑大可用展牌說明來制衡。
而解說牌,這個除了動物本身之外遊客最為關注的物件也很明顯沒有被認真對待,幾乎360度可觀賞的展區只設置有一面展牌,且多半不是在動物常出現的位置,導致遊客看到動物卻不知道牠是何方神聖,也不知道牠們在做甚麼、可能在哪裡,請問這樣設置展牌的意義何在?
最後回到整個雨林區來談談園方一直強調的「#生物多樣性」,雨林館雖然確實展示了各個類群的生物,但箭毒蛙與節肢動物卻沒有與其他物種同處一個空間,而是另外設置了單獨的展示間,試問這樣 #與原先分開展示的差異何在?#興建此館不就是為了強調一體感嗎?而早些年前因為這個計劃而拆除的「#亞洲熱帶雨林區河口部分」,作為舊雨林區最富新意的展示,也隨著現在舊入口處展出的黑天鵝 #與「#亞洲」#兩字一齊成為歷史,為了當初規劃不足的緩衝空間,淪為大量且劣質的重複展示。
自詡為「#亞洲頂尖世界一流」,台北動物園這份醞釀了十多年的成績單,我個人連及格分都很難給出,只期望園方能早日正視問題,運用過去105年積累的知識與經驗,懸崖勒馬的給出令動物滿意的補救措施。
面 天 樹 蛙 習性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曱甴、蛇、蜘蛛……人人見而誅之,Ivan偏偏視牠們如掌上明珠。你覺得他「重口味」?他決定帶上他的爬蟲類寶貝們搞體驗班,望消除大眾對「另類動物」的偏見。
Ivan和爬蟲類動物的緣分,由童年開始締結。小時候同學們的玩伴是遊戲機,他就趁下雨天鑽進電單車底找動物朋友,數數蝸牛,尋鼻涕蟲。同學們覺得Ivan核突又奇怪而疏遠他,他卻自得其樂︰「動物簡單啲,唔會好似人咁『蠱惑』,我覺得同佢哋仲易相處!」
Ivan的第一隻寵物是隻水魚,在街市見到牠背上有個小駝峰,覺得可愛便買回來養,一養就是十六、七年。由最早期四出搜羅購買到收養動物,寵物數量超過150隻,包括爬蟲類、折枝類、兩棲類及哺乳類動物。
150隻寵物中,過半都是被人棄養的。Ivan直言,不少爬蟲愛好者抱着「收藏家」心態,不斷追求貴價、罕見、甚至變異品種的動物,以滿足自己「集郵」的欲望。可惜的是,他們大都不了解動物的習性,未能好好照顧牠們,最終棄養。
爬蟲類物動物不討喜,或只是一時寵兒是主流現實。Ivan深信教育是唯一出路,遂於兩年前開始舉辦「奇異動物體驗班」,希望從下一代着手,讓他們和動物近距離接觸,引領他們欣賞另類動物可愛的一面。
出場的動物有刺蝟、大青蛙、蛇、蜥蜴、龜等。小朋友率真活潑,初時難免會出現因為害怕而抗拒的情況,例如拍枱、大叫等,無意中會嚇壞或傷害到動物。Ivan最擔心的是動物會因為受驚而咬他們,所以事前都會與家長「打底」,動物出場前都會提醒及教導小朋友正確和動物的相處方法。他坦言沒有替動物剝毒牙︰「佢哋本身就係有毒,我唔會為咗討好人而傷害動物。」
訪問當日是星期六,Ivan要應付四場活動,包括上午教兩場工作坊,下午兩場當小朋友生日會嘉賓。他前一晚已將動物及物資「打包」,裝滿了三大個手提袋。「一起身成袋好似走難咁拎出去,過程好辛苦」。其中一次心痛經歷是一條球蟒在活動時着涼,他得負上五位數字的醫藥費。後來,他決定收養更多不同品種的蛇,讓動物們輪流休息。
Ivan堅信,體驗是最好的教育,讓小朋友和動物有近距離接觸,才是教會他們愛惜大自然的最有效方法。一起用四分半鐘睇片,看看你會否對Ivan的寶貝們改觀?
第171集《爬出籠子與偏見》全文▶http://bit.ly/KongGu_Animals
------------------------------------------------
《港。故》— 香港人的故事,記得設定「搶先看/See First」
❤IG: 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 bit.ly/oncckonggu_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