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無事可唔可以唔用藥?》
「醫生,我無事可唔可以唔用藥?」作為醫生,其中一個難題是說服病人乖乖服藥。很多人總有誤解,覺得可以不服藥就盡量不服,有些更會自行停藥。但原來有不少病症不只是在「發作」時才需服藥,平常也需要靠長效藥物控制病情,減少發作的次數和機會。哮喘藥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哮喘可以說是兒科、呼吸科和家庭醫學科的「bread and butter」。讀書時家庭醫學科要求我們熟讀頭三十種病人最常求診的疾病,哮喘就排第十五位;兒科收症經常有所謂的「喘仔」,一岀現疑似哮喘小病人,兒科醫生都會非常緊張,較嚴重的會直接收到兒科深切治療部,就算病情穩定,兒科醫生都會每數小時主動檢查病人一次。不要以為哮喘只是兒科疾病,成人內科的哮喘病人雖然未至於如此緊急,但我們也要緊密留意病人的血含氧 / 二氧化碳量、精神狀態(血含二氧化碳量高的話會令病人昏昏欲睡甚至昏迷)、是否出現呼吸困難等,一有變化也要考慮尋找深切治療部同事評估。據說鄧麗君也是因哮喘香消玉殞,雖然其突發性令坊間岀現不少揣測,但醫學上來說,哮喘病發的確是可以急速致命的。
哮喘與鼻眼敏感、濕疹並列為同一類「atopy」病症,其中文的翻譯為「特異體質過敏症」(聽起來是有點誇張了),病發是因爲身體對致敏原出現過敏反應。鼻敏感是都市病,問病人有沒有鼻敏感十個有十一個都説有,我也不例外。但到我飼養貓咪之後,才發現自己原來也有哮喘。其實我的病徵並不明顯,只是晚上睡覺時偶爾會氣喘,深呼吸幾下後覺得胸口有點不舒服。幾晚之後開始每晚入睡前都會咳嗽良久,甚至因此而要坐起身不能入睡。然後我才突然發覺自己原來有可能是哮喘發作了。那一刻我也不敢相信——自己從來都沒有哮喘病史啊!哮喘病人不是一般從小已經開始病發而且用藥的嗎?後來真的頂不住去看醫生配藥,有了氣管舒張劑的幫助,才真的令我藥到病除,我病發的誘因就是跟貓咪一起睡覺,而貓狗毛確實是香港atopic病人的主要致敏原之一。
我比較幸運,只需要長備短效氣管舒張劑於睡房櫃内,每次睡覺開始有喘不過氣的先兆,就大力吸幾下噴霧,之後就能有一覺好眠(而我是個不乖的病人,仍然跟貓咪同睡)。但是如果病人哮喘病情未受控,就可能需要使用長效藥物控制病情。原來藍色的短效氣管舒張劑雖然好用,但只是治標不治本,有文獻指出如果病人只在病發才使用短效氣管舒張劑,長遠會令氣管繼續發炎,增加發作次數甚至死亡風險。對於哮喘病人長遠的治療目的,就是希望減少這些「救命噴霧」的使用次數。哮喘病人或許留意到,每次覆診「都係問果幾句問題」。其實醫生問診主要透過幾項準則判定病人目前的治療是否恰當,除了早晚發作的情況和病發對病人日常生活的影響,還有一項正是患者使用「救命噴霧」的次數。如果一星期用多於兩次或者一年用多於兩支藍色噴霧,都是病情控制不佳的指標,這時候或許就需要定時使用長效哮喘藥。
問題就是,病人往往會問「醫生,我無事可唔可以唔用藥?」所謂長效噴霧藥,一般只需每天噴一至兩次,其實並不是想像中麻煩,但病人抗拒服藥的原因卻不止於此。大家都知道長效哮喘藥含有類固醇,而絕大多數病人都對類固醇的感覺是「可免則免」。但正因為哮喘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使用類固醇才是對症下藥,能夠減少氣管發炎,也減低發作機會和其對肺部功能的影響。可能因為門診沒有足夠的時間每位病人慢慢解釋吧,而大家對類固醇也有根深蒂固的想法,所以收症時多問幾句,有時會發現病人並沒有乖乖跟隨醫囑使用長效藥物,並因此病發入院。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盡量在短短的問症時間多説幾句解說病因和藥理,希望病人了解後能心服口服地根據藥方服藥。不止一次解說後病人恍然大悟,我也心底裡默默希望他們能好好控制病情,減少發作,減少入院。「治未病」是中醫的概念,但在西方醫學,我們同樣覺得定時服用長效藥物以減少發作的機會,一定比發作後住院再緊急處理來得好。
其實不只是哮喘藥,很多藥物都沒有即時的可見效用,但正是有不同研究發現藥物能大大阻止不堪設想的後果,我們才會叫病人長期服用。乙型肝炎藥可以減少肝癌出現、精神科藥物要長期服用才能減少病情轉差和住院、降血壓藥物能減少出血性中風⋯⋯每次見到病人因為沒有好好服藥而病發,我都非常心痛,同時也告訴自己應該要更好的做好科普教育。絕大多數病人都希望自己的病情好轉,要病人接受長期服藥不能「斷尾」,不是那麽容易,也需要更多唇舌説服病人接受。奈何在公立醫院,我們只能分配不多的時間予各個病人,可能未能詳細解釋服用長期藥物的好處或必要性。希望透過這個專頁的科普教育文章,可以補充在公立醫療系統裏醫護只能匆匆見病人的不足,讓曾經有問過這個問題的讀者得到解答。
類固醇 肝癌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館長為什麼糖尿病?]
根據新聞報導 https://reurl.cc/qmWQpg ,台灣最強壯的男人-館長,已經驗出糖尿病前期。對於產生原因,他跟某醫師有歸咎出一些原因,不過其中的內容有些錯誤的觀念,讓我不禁想要指出來:
1.吃得太多,每3、4小時就要吃一餐,他懷疑這樣造成胰島素一直分泌。→其實幾小時吃幾餐並不是重點,就算168斷食一天只吃兩餐血糖也不一定會穩定,而是「#你吃了什麼」才是重點,我的4+2R飲食法學員每天都吃四到五餐,曾扎飯前飯後血糖給我看,都是100以下,顯示一個「穩定血糖的食物」才是重點,#高糖高油 本來就會造成血糖震盪,跟進食幾餐根本沒有關係。
2. 三酸甘油脂過高,他認為是增肌使用生長激素(黑魔法?),生長激素會使胰島素受體產生抗性。→錯了,三酸甘油脂過高是因為你吃高糖高脂肪,和生長激素沒有關係喔。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發現生長激素治療不會增加第1型或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率。但是對於有高風險的人: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又是黑魔法?)、體重過重、家族有第2型糖尿病, 則生長激素治療有可能引發第2型糖尿病,結論是沒事本來就不要亂打藥,好好睡覺不要熬夜比較實際。
3.每天要補充大量的蛋白粉、雞胸肉等蛋白質,有的甚至一天吃10幾顆蛋,累計下來一天吞下好幾千大卡的熱量。→注意到問題了嗎?增肌的人都吃什麼為主?動物性蛋白質啊!動物性蛋白質包括乳清蛋白,裡面過多的BCAA(支鏈胺基酸)會造成胰島素抗性!這也就是為何在腸道菌的研究當中,動物性蛋白質總是做出不利血糖控制的結果。
4.新聞裡醫師說「對很多重視增肌的人來說,常以為吃肥肉、喝油或是生酮飲食可以瘦身,還能增肌,或許這樣吃不會變胖,但是血中三酸甘油脂會快速升高,真的有可能導致突發性的血管栓塞。」→這位醫師的觀念部分有誤喔!生酮高脂肪其實肌肉掉很快,這些人是用大量重訓來抵銷高脂肪掉肌肉的壞處,生酮可以拿來瘦身沒錯,但增肌是負分喔!詳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849603479175951/?d=n
看到這裡⋯⋯孩子們,麻煩翻開課本XDD https://reurl.cc/Agz1pE
第25頁《血脂肪vs皮下脂肪vs內臟脂肪》裡面有詳細的說明。這三個完全是不能完全畫上等號的東西,雖然都是脂肪,但一定要分開來探討!
很多體脂率12%的健身教練,內臟脂肪超過10,有糖尿病,並不是體脂率越低越不會糖尿病!飲食不正常,亂吃會讓內臟脂肪飆高的東西,再怎麼瘋狂運動對降低內臟脂肪都是沒有用的。還有很多內臟脂肪才1的女生,血液膽固醇過高(可能是吃得不夠或是營養不良),所以請不要把三者混為一談。
記得之前館長說過自己因為長期生活不正常,壓力大又抽菸,導致三酸甘油脂過高,所以在跟別人對打之前就先去醫院進行換血療程。
他檢討生活、壓力、抽菸,啊就是 #沒有檢討飲食內容🤷♀️
以糖尿病來看,周邊胰島素抗性看的是肌肉量,肝臟胰島素抗性看的是內臟脂肪,「糖尿病前期」在抽血報告上看到的常是「空腹血糖異常」(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源頭來自他的內臟脂肪,但館長搞不好並沒有「飯後血糖耐受不良」(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畢竟肌肉多,但是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先產生IGT,周邊胰島素抗性,後來胰臟太操了,導致胰島素分泌不夠,連帶IFG也開始出問題,所以哪天他不練肌肉開始下降,應該飯後血糖也會hold不住。(不瞞大家,在下在住院醫師時期寫過另一篇paper是探討不同糖尿病前期跟血管硬化的關係,不過沒空投稿 )
要我來說,以館長平常飲食的內容,就算加上那個「減肥餐」,這樣吃沒有糖尿病才奇怪吧?長期這樣吃內臟脂肪百分之百超標,而且會有脂肪肝及肝癌高風險。
高飽和脂肪飲食本來就會增加胰島素抗性,增加糖尿病風險,除了讓內臟脂肪上升外,高脂肪氧化的自由基也會直接破壞心血管。 這就是為何我這本書花了那麼長的時間把專業資訊放進去,因為大部分的人只想著要炫大肌肉、或想著要骨瘦如柴,有想過要怎麼讓自己健康嗎?比起食譜,這本書的健康識能,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地方。
#怎麼變成打書文了
#我其實想看館長的內臟脂肪
#搞不好我可以幫你治療
飆捍
類固醇 肝癌 在 顏純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90924.脂肪性肝炎
早安
我是顏純左醫師
台南下營和平診所負責人
本診所附有
減重門診
雷射靜脈注射
全身健康檢查
過敏性疾病治療
急慢性疾病治療
預約專線06-6892-269
純醫分享第180篇
肝病第26篇
1090924A篇
什麼是脂肪肝
台語叫做油肝,有人稱為粉肝。
脂肪肝是由肝臟細胞吞積脂肪而成,當飲食攝取的脂肪多過人體肝臟所能處理時,肝臟便會慢慢屯積脂肪組織,屯積到一個程度就叫脂肪肝。
單純的脂肪肝通常不會讓肝臟受損或者影響身體,然而如果繼續屯積會致使肝臟受損導致發炎和結疤。
台灣有三分之一民眾有脂肪肝的情形。
常見的脂肪肝的原因是
1.糖尿病
2.肥胖
3.高血脂症
4.肌肉太少
5.蛋白質營養不良
6.長期使用類固醇等藥物
其中以肥胖為最常見的原因。
過度肥胖的人中有75%會有脂肪肝,其中23%引起肝臟發炎,這個時候就變成脂肪肝炎,也就是脂肪肝合併肝細胞發炎,壞死。
脂肪肝炎形成之後,如果未積極治療是不太可能會恢復到正常的肝臟,會變成慢性的脂肪肝,這個時候纖維化嚴重的話可能變成肝硬化,肝癌。
這就是為何肥胖越多,致使肝臟細胞受損產生肝炎,肝硬化,肝癌越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