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最厲害的牙醫師也無法治好的病人?」 一位患者問我:
「有,#無法放過自己 的病人。」
我猜這個回答絕對超出他的預期,"我是在問牙科的問題,怎麼變心理諮商?"這樣
現實是,不論牙齒被破壞的多麼嚴重,我們牙醫師總能找到一兩個方法來處理,但有一種類型的患者,是我認為最難根治的:
他們來看診時,總是拖著疲憊的身軀、面容緊繃;
他們可能是職場女強人、新手爸媽、創業艱辛的30歲男子、受疫情影響的老闆......;
他們的責任感重、求好心切、追求完美,是員工心中的好上司,是家長 Line 群中一致認同的模範父、母親...
我甚至不用問他們最近過得好不好,因為所有的壓力 #都能從口腔觀察出來——牙齒耗損、臉部肌肉疼痛、咬合關節發炎。
「這些是磨牙造成的。」
每當我這麼說時,他們就會急著揮手否認:「不不不,我晚上不磨牙的。」
「我沒說你是晚上磨的,#我說的是白天。」他們的手揮得更大力了。
沒錯,白天也會磨牙,這又稱為 #緊咬型磨牙(Clenching),指的是 #注意力集中時不自覺的咬緊牙齒。
和夜間磨牙最大不同,在於它沒有上下排牙齒水平磨動的現象,就只是單純咬著、用力,因此常被忽視。
現在壓壓你兩側耳朵正下方的臉頰及太陽穴後方,肌肉有沒有緊緊、痠痠的?
下一次當你緊張、情緒激動時,試著稍微留意一下,不管你表情再怎麼努力淡定,嘴裡是不是正 #不自覺的咬緊牙關?
——
〖#咬緊牙關不好嗎?〗
不一定,有時候我們需要借助這股咬緊牙關的力量,幫助我們處理許多緊急的事件,比如:
耍帥幫女同事抬起 30 公斤的行李、聽慣老闆發表共體時艱宣言時忍住不吐槽,或是熬夜準備明天產品發表會的講稿...
對於運動員來說,也需要這股力量來獲得好成績,像是棒球選手揮棒,拳擊手出拳、舉重選手舉起槓鈴,都需要 #咬緊牙關使出全力。然而,這也會對運動員的牙齒 #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倫敦大學曾做過一個研究,發現 352 名頂尖英國運動員當中,竟然有一半人都有牙齒問題,就算他們都一天刷兩次牙,也勤用牙線清潔。研究結果顯示,牙齒問題大多與運動員經常補充的運動飲料中含有大量糖份與酸性物質有關,運動員 #長期的壓力 與 #瞬間爆發 時所需的咬緊牙關也是一大原因。
〖#上下排牙齒其實很少閉合?〗
你可能會納悶:上下牙齒咬著不是很正常嗎?但其實,人在一天中,#上下排牙齒閉合的時間加起來不到20分鐘,是不是比你想像的少很多?
只有吃飯、吞嚥的時候,上下排牙齒會碰到彼此,而且每次都是少於一秒的短暫接觸;其他時候,上下牙齒都是放鬆分開的。
不信的話實驗一下,將你的上下排牙齒咬在一起,不要放開,你會發現沒多久,臉頰、太陽穴,甚至肩頸就會開始感到有點痠,兩排牙齒自然就會鬆開了。
〖#為什麼會白天磨牙?〗
白天磨牙,原因很多,但追溯到源頭多半與 #精神壓力 有關,焦慮、憂慮、憤怒...,通常伴隨胃腸道疾病、頭痛、內分泌紊亂等身心症狀出現,常發生在完美主義者、性格內向、生活不規律,或情緒易激動的人身上,特別是正在為事業衝刺的 30 到 50 歲中壯年。
〖#白天磨牙會有什麼後果?〗
全口牙齒長期負擔過大的力量,就容易牙床吸收、牙齒磨損、崩落、甚至裂開,造成牙齒隱隱作痛、敏感、搖動等等。
尤其是蛀過的牙齒,就算有填補過,也是拚裝出來的牙齒,現在又每天給它巨大壓力,有的一裂就到牙根,醫師即使有心也難以挽救...
也有人牙齒沒問題,但關節卻有問題,耳朵前面痠痛、嘴巴張不開、無法講話咀嚼...等,這也被稱為「#顳顎關節症候群」。
〖#應該怎麼預防白天磨牙?〗
讀到這裡,你會不會越看越擔心,然後臉頰又開始繃緊了?
如何減緩這種緊咬的狀況呢?這裡教大家一個方法:
當你發現自己咬緊牙關時
1. 請將嘴巴微微張開,輕輕地將舌尖抵到上顎門牙的後端
2. 用鼻子自然地呼吸十次,輕輕感受呼吸的氣流進入身體的感覺
3. 用這短短的時間放空一下大腦,什麼都不用做,給自己一個停下來的空間
常常這樣練習,可幫助你放鬆緊繃的肌肉及過度激發的神經系統。
定時提醒自己放鬆, #有意識地 觀察口腔狀況,是不是又自己咬起來了。
日間緊咬是一個徵兆,它提醒你壓力可能過載了。
別擔心,事情總有一天做得完的。
分辨對你真正重要的事、做能做到的、放下不能改變的,慢慢餘裕就會增加。
先好好照顧自己,才有力氣照顧身邊重要的人
——
每當患者回診,我發現他牙齒磨損或顳顎關節的狀態改善了,我都會在內心恭喜,恭喜他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
「別再咬緊牙關,放過牙齒,也放過自己。」
▶︎▷ #悦庭口腔功能修復團隊︎ ▶︎▷
你很怕看牙,但其實身為牙醫的我們,比你更怕看牙。
我們是一群牙醫師,在我們多年執業,經手上萬個案後,我們發現
「#只需要一點點的習慣改變,#每個人都能少看幾十次牙醫」
然而卻沒有人整理這類資訊,於是我們成立了這個粉絲團。
讓我們一起為了『不看牙』而努力!
——
願你能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口腔健康,少看牙醫。
顳 顎關節 症候群 多久會好 在 藍奕邦 Pong N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會過去的》
一眨眼就來到十月。多倫多開始涼了。香港的朋友們你們好嗎?
戴了牙套已經兩個月,可能因為牙骹位置開始移動,近一個月整個身體整條脊骨都好像跟隨着自己在調節,動一動就霹歷啪哪,痛的位置亦會周圍走,這𥚃不痛時那裡痛。好難捉摸。都幾令人不安架。牙醫和運動治療師都說這是一個過程,要忍受。
你問我,難受嗎?當然難啦。我話我好開心好樂觀好正面,就呃你啦。我當然都會有沮喪負面的時候,會覺得好惡頂,會擔心究竟自己純靠意志力一粒西藥都無食可以撐到幾耐,會擔心究竟可不可以再唱歌,會問究竟還要痛多久。但到最後都會跟自己說,會過去的,擔心是沒用的,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吧。
唯獨,有一樣我沒有做的,就是怨天尤人。真的沒有。因為我深信,這次大病,是上天給我一個重整自己的機會,讓我「升呢」的課堂,讓我重新體會做人的意義的機會,過後我只會更強大更快樂。這是令我每天繼續努力的信念。
而且,因為這次病,我學會更感恩,更知道我原來我要為更多小事而感恩。而其實我現在每天都好感恩。
起碼,我還行得走得。
我還能吃,要知道有些顳顎關節障礙症的患者連吃都成問題。
我還能睡,還能做到瑜珈,還能有資源去醫病,還有家人在身邊照料,還有可以留在加拿大休養的選擇權。
最重要的,我好感恩,這兩年半,我身邊的朋友,沒有因為我病而雞飛狗走之餘,友誼還更上一層樓。唱片公司環球亦不離不棄,老闆跟我說,你好好休息,幾時覺得自己ready再出碟就出聲我們隨時standby。還有,不離不棄的歌迷們,多謝大家這段時間的留言打氣。
其實我好幸福。我條命幾好架,所以我沒有想過放棄,一定要完全康復,好好享受我條命。
所有現在經歷不如意的朋友,無論現在何其絶望都好,提提自己,現在,只是一個讓自己「升呢」的過程,一切,都會過去的。
噢,還有,最近發現,一戴了眼鏡,前額和暈青的頭痛會即時減輕一大半!所以,我會變番一個四眼仔。(我其實戴了隱形眼鏡再加一副平光鏡,哈!)
#藍奕邦歸位
#別忘掉原是靠堅持醫好每個傷患
#至少我明白
#顳顎關節症候群
#TMJ
#toronto
顳 顎關節 症候群 多久會好 在 注意! 顳顎關節問題 - 女孩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最近下顎痛痛的醫生跟我說是顳顎關節症候群 是戴牙套的關係可是吃了幾天消炎 ... B31 你好 我最近也有類似問題 請問你大概多久會好呢? ... <看更多>
顳 顎關節 症候群 多久會好 在 感覺下顎有些歪斜- 女孩板|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顳顎關節 咬合不正 · 顳顎關節矯正 · 顳顎關節症候群多久會好 · 顳顎關節 ... 顳顎關節症候群嗎臉頰兩邊嘴巴打開時會發出咖的聲音有時候還會打不開 . ... <看更多>
顳 顎關節 症候群 多久會好 在 [心得] 萬芳醫院治療顳顎關節一年心得- 看板teeth_salon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
治療以來一直從板上默默潛水查到很多資訊受惠良多
因此也想跟板上的大家分享一下我這一年的治療心得
以下文長慎入
因為我希望可以把我所記得的詳細分享給大家XDDD
---------------------
先簡單說明一下
我從大學時期就發現我的牙齒關節常常會發出聲音
但因為不會感到疼痛所以我也不以為意
一直到畢業出社會工作後
才慢慢發現有的時候牙齒張開會卡住,我還需要喬一下關節才會恢復原位
甚至有的時候吃到太硬的東西或是太大的東西(比方說漢堡)也會痛
結果突然有一天早上醒來後我發現牙齒好像不會發出聲音了
但我嘴巴的張口度也變小了....
因此查了很多資料以及爬文後
決定去萬芳醫院掛周珊如醫師的診
去年8月是第一次看診
一開始會有醫師(不確定是不是實習醫師)先幫忙診斷紀錄
然後再交由周醫師看診
周醫師有說明
顳顎關節症通常會發生在睡覺有磨牙習慣、本身比較容易緊張、有壓力的人身上
或是吃東西時習慣只用一邊咀嚼,也有可能造成顳顎關節症
像我第一次看診的時候
周醫師看了我的臉後就直接說我是不是都只用左邊在吃東西
他發現我的臉已經開始歪了
但我真的沒感覺!!!
回到家之後吃飯才發現我還真的都只用左邊吃東西!!!
完全是習慣性不自覺的就用單邊咀嚼
第一次看診時周醫師有做初步診斷
後來為了確認是關節還是肌肉發炎的關係導致我的牙齒張不開
因此有先開一個禮拜的肌肉鬆弛劑讓我回去吃
同時也安排我照核磁共振
隔周回診後
發現牙齒張開的程度還是很不理想
所以周醫師判定不是因為肌肉的關係,而是我的關節卡太久卡死了...
那時我的張口度大約為2.6~2.7公分
周醫師說一般要超過4公分才算正常!!
同時看報告後確診為是第三期的顳顎關節症
左邊關節已經卡死並且有積水發炎的現象
和周醫師討論過決定先做咬合板治療
咬合板的話部分有健保給付,自費$2600
同時每次看診掛號費是$100
咬合板製作過程是會先製作模型配合我的牙齒形狀
因此一開始會在一個模板內放很臭的材料XDD
然後要我戴上、定型。
約需兩個禮拜時間製作完成
這期間其實我還有去板上也推薦的周孫隆醫師的診所看診
需要先預約掛號,掛號費為$500
看完後醫師的說法其實跟萬芳醫院周醫師的說法差不多
不過周孫隆醫師的診所沒有健保給付
製作咬合板加上一年的治療費用為$45000
後來考量到費用還有萬芳醫院離我住的地方比較近的關係
就決定在萬芳醫院專心治療!!
兩個禮拜後拿到咬合板後
還會依照醫師說的治療方式以及磨合我的牙齒形狀咬合做一下調整
咬合板的長相其實跟NBA球員打球在戴的護齒套還滿像的XDD
一開始周醫師要我晚上睡覺再戴就好
因為我睡覺不會磨牙,但好像在睡覺的時候牙齒仍會不自覺咬緊導致無法放鬆
所以每次早上起來牙齒關節都會很不舒服
因此周醫師說晚上戴咬合板可以幫助讓我牙齒的關節跟肌肉可以放鬆得到休息
同時白天也會做復健動作
動作為嘴巴盡可能張到最大,一次1分鐘,每天做6~8次
並且周醫師要我吃東西的時候
改用右邊咀嚼食物
讓左邊可以休息得到平衡
從八月底拿到咬合板開始治療後
再來就是10月回診
回診時周醫師有說我的張口度好很多,已經進步到3.4~3.5公分了
關節也慢慢鬆開,因此接下來要加強復健的動作
不過再來12月回診時
醫生有說戴咬合板已經三個月了
但我恢復的狀況不如他預期的好
因此有建議開刀動手術
如果動手術的話就是把積水抽掉、放人工關節液進去,再把軟骨移回正確位置
那時候我也有私信問過板上情況跟我很像的板友
不過我實在太害怕動手術了XDDD
所以醫生就說不然再戴一個半月觀察看看
今年1月回診時
因為天氣冷的關係
醫師說一般來說關節會因此比較緊繃沒錯
但我又比一般的情況還要惡化
張口度此時回到3公分
周醫師向我說明了手術的必要性
但也跟我說如果我決定繼續使用咬合板搭配復健的保守性治療
就會加強我的復健強度、相對的疼痛程度也會增加
同時因為治療即將滿半年,也又安排了一次核磁共振確認關節狀況
2月中回診看報告時
醫生有說我的關節積水已經消了、關節也變厚了一點
整體狀況來說是持平
因為我的關節頭已經開始呈不規則突起
醫生判斷應該是關節慢慢開始吸收了
怕再持續下去臉會越來越歪
其實我也有發現我的臉大小臉的狀況越來越明顯
連笑的時候也可以看得出來嘴巴一邊高一邊低
但我還是很不想要動手術...
所以和周醫師討論後決定加強復健強度治療兩個月
如果兩個月後回診沒有明顯改善就確定開刀
如果持平的話就由我自己決定
也因此戴咬合板的時間也拉長到除了復健跟吃飯的時間以外都要戴著
復健的動作變成嘴巴盡可能張大,持續三分鐘,每天做6~8次
做完這個後就是將嘴巴向右歪盡可能的拉扯關節,一樣持續三分鐘,每天做6~8次
不過我每天都有做滿8次!!
有時間的時候也會戴著咬合板
(因為真的很怕開刀....)
4月回診的時候
周醫師有跟我說我的關節慢慢拉開了!!!
復原狀況還可以
因此暫時不用開刀,再持續做復健持續觀察
雖然嘴巴還是歪歪的,但不要繼續歪下去就沒關係XD
之後一直持續復健到這個月回診
我的張口度還是跟之前差不多
前面忘記說不知不覺張口度就已經到4公分左右
不過也沒有增加也沒有惡化
而關節仍然非常頑固的不肯回去正確的位置!!
但我有明顯發現我的臉好像沒那麼歪了
周醫師也有這麼說
後來周醫師決定將咬合板大改
也就是將咬合位置移到前置位
簡單的說就是戴的時候會很像戽斗的感覺
原因是希望看能不能因此將關節拉回來
由於算是大改咬合位置
因此現在初期一個月只需要戴白天的時間,一次半小時、一天戴6~8次
讓牙齒適應改變後的位置
原先做的復健動作也暫停
等下次回診後再視狀況做調整
以上是我這一年的治療心得
而我的治療人生持續進行中XDDD
其實做復建的過程牙齒真的會很痛很不舒服
好幾次都想放棄直接開刀算了
但想到要全身麻醉就覺得好可怕...
可是周珊如醫師人真的很好也很有耐心的回答我每個問題
讓我比較不會感到那麼害怕!!
以上,冗長的心得文感謝大家看完
希望能夠對同樣受顳顎關節症所苦的板友有所幫助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70.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eth_salon/M.1472469239.A.E0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