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不自私,就無法生存下去。」
無論是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還是無神論的學校,都要灌輸各種歌頌人性光輝教育予小朋友。直至小朋友長大,無論是學校、職場、人生跌撞觸礁之中漸漸學會保護自己。有些時候不自私,不關心愛護自己一點,就會被淘汰、被迫害、甚至被殺死—講到殺死,在現代社會可能比較難想像,但在上個世紀的芥川龍之介作品《羅生門》及《竹林中》兩個故事,作者都給我們陳述生存其中一個法則——自私。
電影監督黑澤明的作品《羅生門》,結合了原作者芥川龍之介以上兩個短篇小說。故事主線是竹林中的撲朔迷離殺人事件,但現場背景卻變成了羅生門的舞台。從此,「羅生門」就成為每人各執一詞、真相無法辨識的代名詞。
今日得到朋友介紹,來到一群熱愛讀書的香港人的讀書會,共同探討文學與電影作品裏的芥川龍之介眼中的世界。使用的中文翻譯版本有兩個,分別是1931年魯迅、以及現在很受歡迎的林皎碧版本。
除了必然的文學鑒賞角度,唸哲學的參加者帶領大家從哲學角度分析人性,歷史系的我就膽粗粗透過歷史背景和大家想像當時的情況:在金碧輝煌平安時代,朱雀大街的羅城門為什麼會堆放赤裸屍體?偷取的頭髮與和服能換取生活所需?頹垣斷壁中漆柱鴟尾是什麼東西?
在文學作品裏閱讀時代側面的插曲,一向是我喜愛的讀書方式。
今天活動舉辦的地方是有「城市中的人文圖書館」之稱的「打書釘」,位於銅鑼灣鬧市地鐵站出口旁邊。從地面伸延到天花的原木色書櫃密密麻麻陳列着社會學、歷史、哲學、文學、翻譯、本土研究、性別研究……的書籍。這裏沒有售賣咖啡讓文青打卡拍照,但參加讀書會的每一位,都願意在百忙之中閱讀指定的篇章,踴躍發言抒發己見,絕對比文青打卡熱點更加文青。
這次讀書會意外收穫是,原來兩星期前的嘉賓竟然是正式成為大學生前迎新營裡已非常欣賞的同學,他的專長是德國及哲學相關知識。緣份!
最後,如果有人想要魯迅1931年的翻譯版本,可以私訊我。日本語水平如果N1或以上,不妨試試閱讀原文。《羅生門》算容易閱讀的。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徐永業(Francis)是教育大學的心理學博士生。他生於一個有「豐富」精神病家族史的家庭,本身亦患有混合抑鬱焦慮症,研究心理學之前,在精神健康中心擔任輔導心理學家。在看似矛盾對立的角色間穿梭,他卻活出了一片色彩。 Francis近年開始參與香港精神病康復者聯盟舉辦的「真人圖書館」活動,分享自己的...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Happy moment】教大校友家庭日2023 共聚歡樂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教育大學校園遊 EdUHK Campus Tour 內有小學 ... -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1979年被列為「第一收容港」,到 2000年時最後一個難民營結束時,曾在香港滯留的越南船民超過二十萬。當記憶隨歷史洪流跌盪而忘記或遺失。在數碼化年代,一紙一頁都顯得格外珍貴;通過親身感受,從視覺到觸感,都與在熒幕上觀看無可比擬。這批珍貴的作品,每幅背後也代表著在那個時代的香港,發生過的一個故事。
「越營藝穗」藝術教育計劃,展出了當年藝術家與營友,在難民營內以協作方式共同創作的作品。如針織品《出越南記》由女營友以鮮艷的針織刺繡,一針一針地勾劃出一個關於受壓迫繼而出走離開的故事。也有瀰漫著鄉愁的山水畫作,紀念對出生地的回憶。
作品更多的是以樸實的筆觸,記錄著營內的一點一滴。在鐵網內的生活日常,和營友憧憬自由的意志,「Freedom」或「Tu Do」(即越南語的自由)不時以不同方式在畫作中出現,不論是牆上的塗鴉,還是那件寫上「Freedom or Death」的T恤。
畫作之外,展覽也展出多項珍貴的文獻資料如文件和剪報,以及數十幅於難民營中拍攝而從未曝光的照片。可讓我們透過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重新用另一角度去認識香港的這段歷史。
Nàng Tự Do
日期:即日至8月20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展覽廳
免費入場
#四眼仔週記 #Revisit #越南難民 #藝術 #就係香港 #編輯團隊日常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從五月份疫情爆發以來,因為3+11相關爭議,我鮮少對外發文,但對民眾的服務從來沒有停歇。對於3+11的爭議,如我之前所說,我為機組員開協調會,出發點是擔心機組員身心狀況導致飛安疑慮。對於相關決策與疫情關聯,除了指揮中心多次說明,我也相信行政院與監察院分別進行的調查,會釐清相關爭議,我也會盡全力協助相關爭議釐清。
非常感謝這段時間關心和鼓勵我的朋友,我會繼續做好我的工作,今明兩天我也想向大家報告這幾個月我們的工作成果和大家分享:
---------------------------------------------------
范雲工作成果報告(2020/02-2021/07)
✅ 深化民主,守護主權
守護主權,防範紅色滲透
進入立院後,推動台灣成為正常國家,與建構防範中共滲透的防禦工事,是我與過去在街頭守護民主的夥伴們共同努力、不敢懈怠的重要工作。我一上任,就積極處理中研院士應為本國籍,以及中研院外文名稱正名討論的開啟。接著,包括成功推動影音串流平台OTT要合法納管才能落地、數位身分證要先立法再實施等,都是為了要防範中共在科技、媒體、教育、學術等領域的紅色滲透。
深化民主
除了防範紅色滲透,我努力推動深化台灣民主,建立一個保障人權的民主台灣。我提出了憲法增修條文草案,一方面確立國家人權委員會獨立行職權,二方面強化人權保障,將社會權、文化權入憲。為了去除威權文化,我提出「宣誓儀式民主化」三法案,希望未來台灣民選公職不用再對國父遺像敬禮。
針對平等參政,我也提出選舉公共化的修法,期待經濟資源不再成為人民參選的門檻。看到香港人爭自由所遭受的迫害,我也提出「跨國全球人權問責」法案,希望能讓台灣為國際民主自由同盟盡一份力。
✅ 團結!看見每一位勞動者的辛苦
作為一個教育領域的勞動者,我希望能補上勞動權益的拼圖缺角,也希望能協助解決非典型勞動工作者的困境。
今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我與15個工會勞團共同呼籲職災保險專法(我提出本屆立院第一個草案版本)、公益揭弊法、勞動教育促進法、最低工資法、性工法中陪產暨親職假等五大勞權法案,應盡速立法或修法。我的辦公室也提出了相關法案。
我也協助了包括外送員、專櫃銷售人員、駕駛、教師、護理師,以及藝文工作者爭取他們應有的勞動權益。
✅ 讓各領域的女性都能平等發展
投入婦運超過三十年,我是性別運動的終身推動者。進入立院後,我與婦女團體站在一起,持續努力修法處理權勢性侵、跟蹤騷擾、數位性別暴力、遭遇雇主性騷擾求助無門、弱勢女性處境包括月經貧窮,以及還國際慰安婦正義等議題。
性別議題深入社會文化,從人身安全的侵害到厭女現象的日常,以制度與政策確保界線是最根本的。我的團隊積極協助在不同領域中的女性所面對的環境不友善,目前有具體處理的包括運動領域、科技領域,以及金融領域。針對政治領域,我也提出了行政院組織法修法版本,明定未來政務官任命單一性別比例不得少於三分之一。
✅ 親子友善,讓家長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友善家庭
台灣社會的家庭樣態非常多元,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推動從孕育孩子、誕生、養育到求學每個階段的改革,希望讓各種家庭樣態中的每一位家長都能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我提出陪產親職假、七天有薪家庭照顧假、補正幼兒園虐童罰則漏洞,也實質透過質詢、溝通與預算審查,敦促政府提升幼托公共化與家外送托比率。
友善親子環境
我也推動了包括圖書館、藝文場館與故宮的兒童近用與親子友善環境;積極協助家長一起努力改變小孩可能遇到的霸凌或性別刻板就學環境。從親子共讀、校外人士進入校園教學的把關到教育部家庭教育網站內容的檢討,我與團隊積極努力,與家長們一起打造親子友善環境。
✅ 責無旁貸!做助人工作者的後盾
出身社運,我一直感謝「助人工作者」支撐台灣社會各個角落人們的辛勞!因此我進入立院後,就努力與這群人並肩作戰。
我的辦公室處理過社工、護理師、醫師、心理師、照顧人員等助人工作者所遇到的不合理的對待,其中包括醫師面對的天價違約金、專輔人力的不足、照顧人員應有全新疫苗照顧假、日間精神復健機構納入紓困4.0等協助與爭取,我跟團隊都是日夜兼程全力以赴。
我的團隊最近成功為台北榮總的護理師爭取到加班費,感謝退輔會因此建立了全國各地榮總系統護理師「事後申請加班」的合理程序!
✅ 性別平等不能退守,攜手同志對抗歧視
婚姻平權法案為台灣建立了人權立國的國際形象,但因為保守勢力的抵擋,「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對同志家庭權益的保障仍不完整:同志配偶無法共同收養、部分跨國同志配偶仍無法在台灣成家等,仍需持續推動。
此外,這個社會對同志的歧視與偏見並不會立刻改變,過去這一年多內仍然發生友善同志的童書繪本「國王與國王」被抹黑以及大學「性別平等專題研討」邀請反同言論講師等事件。
我與團隊除了緊急協助處理了多起歧視同志的案件,也督促教育部在推廣教育、社會教育、師資職前培訓、教師在職進修、教科書審查、身心障礙及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面向,都必須避免針對同志的偏見與歧視;也要求包括體育、國軍、金融業、勞動職場各領域推動性別平權措施。
✅ 推動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的教育:
守護學生權益、保障學生自治,落實校園民主
作為一個學生運動參與者,我認為校園民主就是讓年輕人成為學習主體,展現自己想法的重要過程。因此進入立院後,我就與新世代學子緊密互動,從制度面協助解決學生權益不受保障的困境,包括檢討黑心校規、健全學生申訴機制、補足學校諮商輔導資源、縮小數位落差以及完善學校飲食教育。
我跟團隊在處理學生求援的議題時,都會反覆確認各種社經背景、性別、性傾向、性別認同與氣質、族群、身心狀況的學生會面對如何不同的處境。未來任期中,還有二個議題需要全力以赴的:十八歲公民權入憲,以及讓黑心校規真正從校園消失。
✅ 一步一腳印,服務各地民眾不分區
我的團隊常常說我辦公室是名副其實的「不分區」立委,地方選民服務有我從政以來深耕的台北市大安區、有我認養的花蓮、還有我的老家淡水和故鄉雲林等地;也跟各地友善議員合作,將地方問題但屬於中央權限的議題,和各部會討論與處理。
過去這一年半來,我們辦公室成功協助各地民眾處理問題,例如成功協調各單位,完成台北車站街友家當安置處理,讓北車環境整齊,同時也保障街友生存空間。
其他還有督促道路標示改善完成、促使衛福部醫院移除埋設於民眾土地上會造成汙染之管線、使大學重要地震帶研究取得場址、爭取地方閒置公家宿舍作為居民活動場所、敦促大學校園改善校內危險斜坡道、召開協調會處理地方瀝青廠長期空氣噪音廢棄物污染問題等。
民眾的小事,就是民意代表的大事,我和團隊會繼續為地方服務。
✅ 轉型正義,讓台灣成為正常的民主國家!
我們那一代的青年,是在威權教育與對抗威權中長大。我一直相信,只有當國家願意公開威權時期壓迫的真相,社會也不會選擇迴避,才會有真正的和解。
進入立院後,我努力促成政府一步步公開威權時期的各種檔案,包括:擴大解密並開放政治檔案、推動威權時期大法官解釋會議紀錄公開,以及促成國安局長承諾正視威權時期國安局過錯等。
在這麼多的政治案件中,讓我念茲在茲的是林義雄案與陳文成案的真相釐清與究責。直到這一刻,當年國家有系統介入的真相仍未能完整公開與被究責。我會繼續努力,因為唯有真相與究責,台灣社會才能得到和解與正義。有了歷史正義,這個國家也才能成為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
---------------------------------------------------
以上是我的簡要問政報告。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看附圖中的具體內容。
讓我們一起加油,為弱勢、為公益、為台灣,繼續風雨同路。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徐永業(Francis)是教育大學的心理學博士生。他生於一個有「豐富」精神病家族史的家庭,本身亦患有混合抑鬱焦慮症,研究心理學之前,在精神健康中心擔任輔導心理學家。在看似矛盾對立的角色間穿梭,他卻活出了一片色彩。
Francis近年開始參與香港精神病康復者聯盟舉辦的「真人圖書館」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該活動起源於丹麥哥本哈根,效法圖書館借書的方法「借出」真人,這些真人都是在生活中被歧視的人,透過與市民對話,消除與市民之間的隔閡。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情緒病 #真人圖書館 #輔導心理學 #混合抑鬱焦慮症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兩歲半的謙謙拿起水果刀,把蘋果切成小件,他的媽媽Carrie則從旁觀察着:「我覺得適當嘅危險畀小朋友接觸係好事。」
現年30歲的鄧家怡(Carrie)是中文大學教育系碩士畢業生,學生時代活躍於社會服務及推廣創新教育,而謙謙出生後不久,她決定化身為全職媽媽,培養謙謙自主和愉快學習。
兒子自一歲起學習煮食 試過切親燙傷
有別於一般「港媽」,Carrie在兒子約一歲開始,就讓他分擔一些簡單的下廚工作,包括榨果汁和造飯糰等。「我覺得親子下廚係家長好值得做,無論咩年紀開始。」她解釋,謙謙很喜歡吃,對煮食有興趣又有天份,才按程度慢慢讓他嘗試參與烹調,強調並非「催谷」兒子。
現時兩歲半的謙謙,已經累積了一年的下廚經驗,更懂得使用電磁爐和刀。「每日都有一餐會畀佢完全自己煮。」現時媽媽只需從旁提點和「執手尾」:「首先將腰果、水同椰棗放入攪拌機,完成後用棉袋擠腰果奶出嚟。」謙謙自信地說。
其實,煮食過程中謙謙也曾經受傷,但他和媽媽也沒有因而放棄。「佢燙到後好大反應,即刻驚,但試過兩次之後,就無再重覆發生;用刀亦試過一次真係割傷流血,但佢好快就復原。」Carrie認為切傷或燙到,都是小朋友成長必經階段:「唔好怕佢會出錯同跌倒,其實佢學到嘅功課係畢生受用。」
媽媽:「去玩先係正常教育」
講到返學安排,謙謙同樣「與別不同」。他沒有上N班(幼稚園學前班),反而Carrie讓他四處玩耍:「可能星期一行山、星期二博物館、星期三圖書館……我覺得呢啲被人界定為非主流嘅學習,先係小朋友真正需要嘅正常教育。」
「我希望佢知道社會發生緊咩事,發掘真正對學習嘅熱情,而呢啲我最想佢學識嘅事情,喺主流學校缺少咗。」她覺得從生活中學習,比安坐在課室聽老師講課,更能令謙謙學懂「發問」,這正是學習之本。
Carrie每星期亦會與其他家長同行,帶謙謙到農莊接觸大自然,並輪流主持不同的活動。「可能我煮嘢食叻,今日我同謙謙就同大家上煮食課;另一個媽媽做手工最叻,下一堂就由佢帶領小朋友做手工。」Carrie深信,家長才是主要的教育工作者。
至於四年後,謙謙會否升讀主流小學?Carrie處之泰然:「我只知道呢刻佢最需要啲咩,我先畀佢。你唔知將來佢六歲嘅時候,可能香港嘅教育制度有大轉變,可能主流學校變成正常化少少嘅生態……我唔擔心佢會唔適應或面對咩困難,將來無論佢做廚師、醫生,抑或服務社會嘅工作,按佢興趣發展就可以。」
各位「港媽」請留意!今集《港。故》用8分半鐘來嘗試說服妳:「別怕你的孩子切傷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海德堡是德國大學之城,整個小鎮地方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海德堡大學的校舍。四處都是古舊的建築紅牆,學生假日推着單車,到圖書館悠悠地看書溫習。這裏有一位香港學生鄧哲朗(Steven),在海德堡車站推着平日代步的單車,在遠方向我揮手,彆扭地說着不太流利的廣東話打招呼,笑說這部二手單車才20歐元,「香港一定買不到」。
《果籽》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教育大學校園遊 EdUHK Campus Tour 內有小學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大學圖書館 07:27 - 校園內小學!! 08:09 - 途經便利店08:15 - 中庭09:00 - 陰風徑09:56 - Learning common 11:42 - Locker區12:43 - 足球場12:59 ... ... <看更多>
香港教育大學圖書館 在 【Happy moment】教大校友家庭日2023 共聚歡樂 的推薦與評價
由2020年6月7日(星期日)至2020年8月16日(星期日),蒙民偉圖書館及將軍澳教學中心學習共享將會實施夏季開放時間。蒙民偉圖書館低層平台及地下亦將於2020年6月7日上午1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