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聞錄-🇦🇿用石油沖涼?】
啤酒浴、牛奶浴你就聽得多,但有冇聽過石油浴呢?下?新聞報紙都有講石油唔夠用,乜原來有國家興用石油沖涼?🤭
冇錯,真係有!講緊既就係位於高加索地區嘅阿塞拜疆啦~當地盛產石油,但石油都有分適合同唔適合工業使用既,而阿塞拜疆就將唔適合工業使用嘅石油拎黎沖涼,當中納夫塔蘭市(意思為意思為盛產石油)嘅石油浴就十分之出名,吸引唔少遊客去一試用石油沖涼嘅滋味!😛
相傳 古時一隊駱駝商旅遠征中國做貿易時,一隻駱駝受傷行唔到,佢地就忍痛放棄咗佢,但回程時竟然發現隻駱駝,喺石油中沖完涼之後就好返,所以照辦煮碗去試下醫自己受傷嘅地方,因而發現石油嘅神奇效用,之後更去兜售石油,去醫治受傷嘅痛人添!
一般石油浴療程需時10-20日,合共沖15-20涼,每次沖10分鐘左右,如果沖得多反而會對皮膚有副作用,所以唔可以多!據聞當地石油同一般石油唔同,工業價值好低,但具有消炎止痛、擴張血管、促進新陳代謝同埋加快傷口癒合等功效,可以治療牛皮癬、風濕、關節炎、皮膚過敏、肌肉勞損等70幾種疾病!
不過講到用石油沖涼,價錢就梗係貴啦!每沖一次涼都要大概3,750港紙,圍起上黎成個療程都要成7萬5港紙咁貴!唔怪得話去阿塞拜疆沖石油浴﹐成為中俄兩國富豪嘅新興活動啦~
#flyagain #又飛啦 #阿塞拜疆 #Azerbaijan #納夫塔蘭 #Neftalan #石油浴 #CrudeOilBath #冷知識 #世界冷知識 #funfact #travel
駱駝奶功效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喔好,一天一摩洛哥!
從野生動物、到乞丐驢子、再到美食華服,趁我在Azrou有時間可以慢慢寫,我們一樣一樣來,這樣大家才知道我不是對摩洛哥一無所知,而且來摩洛哥玩,就一定要來找我跟貝桑帶撒哈拉深度導覽,才有可能在地又深入啦哈哈!
您知道北非曾有大量野生鴕鳥嗎?
您知道摩洛哥也有鴕鳥養殖場嗎?
不知道的話,這篇一定要看唷!
───
標題:《鴕鳥在摩洛哥》
鴕鳥是最大型的鳥類,無法飛行,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七十公里,生活在北非的亞種稱為紅頸駝鳥,
在1938年,法國作家Gautier的紀錄裏,北非柏柏爾族對鴕鳥習以為常的程度,就像法國農民對狐狸一般習慣,不同的是,狐狸對法國農民來說,是狡猾且有害的,然而鴕鳥因為他的蛋、肉、羽毛跟脂肪的經濟效益,不時被獵殺.
直至廿世紀七O年代,仍可在摩洛哥的Oued Eddahab發現野生族群,爾後幾乎全然消失於野外,主要原因在於當時法國殖民者過度獵捕,就為了需要美麗的鴕鳥羽毛來裝飾法國巴黎時尚女子頭上的那頂帽子,或者讓歐洲上流人士可以穿著鴕鳥羽毛點綴的華服參加奢華舞會,無數野生鴕鳥被濫捕,數十年之間,野生族群於摩洛哥境內消失.
一、〈鴕鳥在古代生活裡的運用〉
在一些史前遺址中,考古學家發現不少鴕鳥蛋殼的碎片以及鴕鳥羽毛的殘留.從西撒哈拉至摩洛哥,再到阿爾及利亞與利比亞,鴕鳥在史前岩刻畫最常描繪的主題之一,由此可見鴕鳥對史前人類物質生活上的重要性,其意涵可能與豐盛及幸福相關.
進入歷史時期,考古資料證實鴕鳥蛋用於古迦太基喪禮儀式裡,舉凡Carthage及 Gouraya,西班牙的 Villaricos以及伊特魯里亞的Tarquinia,以及六世紀的Cyrène等.
由當時希臘及拉丁語文字記載裡,可得知鴕鳥仍是北非常見的動物,鴕鳥形象時常出現在古羅馬馬賽克藝術、基督教與異教徒的燈的裝飾,以及墳墓浮雕與古羅馬競技場的馬賽克裡.
在史前時代的岩刻畫裡,極少出現狩獵鴕鳥的圖案,當時鴕鳥可能不被當獵物捕殺,人們更渴望的是鴕鳥蛋以及鴕鳥羽毛,鴕鳥蛋非常珍貴,鴕鳥蛋殼可以切割製成瓶子、碟子、首飾抑或貨幣.在古羅馬時代,遠從非洲進口的鴕鳥蛋可說是桌上珍饈,據說鴕鳥蛋殼還能治頭殼撞傷.走入伊斯蘭時代後,鴕鳥蛋便失去了宗教與葬禮上的功能.
若說史前時代,對鴕鳥的捕獵較少,那麼進入利比亞-柏柏爾時代後,人們開始為了鴕鳥的肉、脂肪及羽毛而進襲獵殺.
雖然柏柏爾族會吃鴕鳥肉,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旅行家Jean Léon l’Africain卻認為鴕鳥肉嘗起來噁心黏膩,圖瓦雷格人烹調鴕鳥肉的方式可能是將之加到蔬菜中燉煮,若獵得大量鴕鳥肉品,則將之做成肉乾,賣給駱駝商隊.有些奴隸很喜歡吃駱駝蛋做成的煎蛋,或者是放在灰燼裡悶熟來吃,蛋殼則成了最佳奶油容器.
鴕鳥皮革用途極多,可製成涼鞋、弓繩、盾牌、馬鞍或皮袋.古時的鴕鳥脂肪可是具有療效,藉由塗抹來治療風濕、膽汁疾病以及骨折,同時也是圖瓦雷格婦女的化妝用品之一.從長骨取出的骨髓放入耳裡,可治療耳聾.
二、〈紅頸鴕鳥的復育〉
近年來,摩洛哥政府積極進行復育,1996年6月,在Souss-Massa國家公園引進於查德野地捕獲的約三十頭野生紅頸鴕鳥,此時數量已達一百五十頭,是撒哈拉地帶,半圈養的紅頸鴕鳥裡,數量最大的地方.2008年,將園內約二十頭鴕鳥贈送給突尼西亞國家公園.2011年,又從德國漢諾瓦動物園引進廿四顆紅頸鴕鳥蛋以進行育種,保護已面臨滅絕的世界自然遺產.
三、〈鴕鳥養殖〉
鴕鳥肉在歐美亞與黑色非洲都相當受歡迎,以色列甚至有集約化養殖,以供出口.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南部及突尼西亞亦有顯著發展.
法國殖民初期,鴕鳥養殖在摩洛哥曾經非常盛行,在殖民時期法國遊客的筆記裡,曾提到她在一九一O年代造訪Meknes的鴕鳥養殖場,原本鴕鳥在摩洛哥並不罕見,然而鴕鳥美麗的羽毛為引來大量獵殺,使得鴕鳥在荒野愈來愈少見,只剩蘇丹豢養的鴕鳥可以為他的朋友們提供美麗的羽毛.
摩洛哥鴕鳥養殖在長期中斷之後,直到2000年左右,一位卡薩布蘭加農場從葡萄牙引進第一批鴕鳥進行養殖.
鴕鳥是一夫二妻制,一顆蛋的孵化期為四十二天,孵化後,餵以大麥、玉米、向日葵、麥麩和苜蓿混合的飼料,八到十個月後,即可進行宰殺.
鴕鳥養殖的經濟價值高,以摩洛哥先天氣候條件來說,幼鴕鳥在飼養十個月之後,即可重達一百公斤,每公斤肉價約在十塊到十六塊歐元之間,售價與牛肉相近.鴕鳥在長到三十個月之後,產下七十顆蛋,兩百到三百公斤高蛋白質、低油脂且抗生素殘留極少的優質肉品.
此外,鴕鳥皮是非常優質的上等皮革,甚至比鱷魚皮更為高價,羽毛附加價值高,每年光是日本就進口八十噸鴕鳥肉以及兩千平方米的鴕鳥皮革,是而中國專家認為鴕鳥養殖的利潤遠高過其他禽類與牲畜,
傳統禽類養殖在摩洛哥相當普遍,北非氣候也適合鴕鳥生長,無論土地、技術、經驗與專業知識,都應該可以發展鴕鳥養殖,然而目前鴕鳥養殖在摩洛哥並不盛行,只有卡薩布蘭加近郊、Témara 及Dakhla一帶有少數幾個養殖場,幾個禽肉類大盤商與餐廳在推廣,在卡薩布蘭加以及拉巴特幾間高級餐廳裡,提供美味鮮嫩的鴕鳥排,極受消費者讚賞.
2003年之後,可在摩洛哥數個大城市的超市購得,然而一般家庭對鴕鳥肉接受度低,烹調方式與鴕鳥肉價相對高都是原因,此外,亦有民眾擔心鴕鳥宰殺的方式不符合伊斯蘭教義,不夠清真.
四、〈個人經驗〉
第一次注意到摩洛哥曾是鴕鳥的故鄉,是在前往西撒哈拉途中,好些個大城牆上,畫著地球上最大的鳥類,引發我的好奇,人們說著,以前這一帶曾有野生鴕鳥,我總不太信.
直到自己在撒哈拉深處尋找史前岩刻畫,不斷看見鴕鳥影像,這才信了.
在摩洛哥生活這麼久,一次也沒吃過鴕鳥肉,倒是在靠近沙漠的城市市集裡,偶然看過鴕鳥蛋,以及裝在玻璃瓶裡的「鴕鳥油」,我問小販,鴕鳥油的功效是什麼?他說做什麼都可以!
整理這些資料時,心情是很沉重的,曾在北非這塊大地活躍著的各種生靈,早已在這近一百年時間裡,滅絕殆盡.
這當中,讀到法國時尚如何讓這個美麗大鳥在極短時間內,於北非大地消失,更讓我震懾、心傷!
就為了讓女人頭上戴著一頂以鴕鳥羽毛綴飾的時尚帽,抑或穿著綴有鴕鳥羽毛的華服,在舞會裡搖曳生姿,無盡數的野生鴕鳥失去生命,之於我,那時尚帽與華服上頭,滿是血腥呀!一場奢華舞會竟要北非自然生態付出代價,多麼殘忍,多麼荒謬!
當人類獨佔所有資源,地球究竟還有多少時間留給人類?
※ 天堂島嶼官網:http://www.iledeparadise.com/
駱駝奶功效 在 右右Yoy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目前我用過最奢華的洗面乳了
竟然是駱駝奶🐫做的洗面乳😱
本來還想說會不會有騷味(又不是羊🤣)
擠出來就聞到濃濃的奶香❤️
其實大家都說洗面乳都要搓到有很多泡泡,這樣洗臉比較不傷皮膚,可是我很懶⋯⋯搓個三兩下馬上就往臉塗,所以慕斯型的洗面乳真的很適合像我這種懶人😝
一擠馬上就有綿密的泡沫,不費力、不費時,臉部清潔變得好簡單😇
洗完之後也不會乾澀或滑滑,讓臉的皮膚零負擔又保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UXE CAMEL 奢華杜拜駱駝奶洗面乳
🐫 成分:
成分
1. 駱駝奶(來自杜拜-富含母乳中的乳鐵蛋白703氨基酸
功效: 消炎、抵抗病毒、恢復傷口
2. 費拉蘆薈-幫助肌膚細胞再生
功效: 傷口修復、抗氧化、保濕
3. 德國洋甘菊-抵禦髒空氣
功效:緊緻肌膚、撫平肌膚、皮膚護。 理,提亮膚色
🔍 LuxeLondon CamelMilk
官網:https://camel08.weebly.com/
駱駝奶功效 在 下個超級食物?沙漠白金駱駝奶營養美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牛奶,羊奶不稀奇,但您喝過 駱駝奶 嗎?號稱「沙漠白金」的 駱駝奶 營養價值很高,它的維他命C是牛奶的3.8倍,鐵質更是牛奶的10倍,不但具有醫療 功效 , ... ... <看更多>
駱駝奶功效 在 奶類小知識!! 一齊科普下駱駝奶的功效記載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一齊科普下 駱駝奶 的 功效 記載 喜歡喝奶你的你,或是缺乏營養的你 一定不要錯過~! #葉碧群中醫#奶類小知識# 駱駝奶 #駝奶 功效 #駝奶書籍.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