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可以上佳宜的直播,分享孕婦和新冠肺炎相關的知識,還有最近最火紅的話題~~~打疫苗!
懶得看完全程半小時,可以直接看以下重點整理
⭐️⭐️⭐️>>>重點整理在這裡<<<⭐️⭐️⭐️
1️⃣ 到底該不該出外產檢? 哪些項目可以延後? 那些不行?
✏️產檢間隔調整:
一般孕婦: #產檢的間隔時間會拉長。
高危險妊娠 (高血壓,免疫疾病,胎兒生長遲滯,多胞胎等): 建議原定時間產檢。
✏️一般檢查建議週數如下:
🔸剛驗到懷孕/確認懷孕: 往後延到8~10週左右 (前提是沒有嚴重腹痛或是大出血的情形)
🔸初期唐氏症篩檢/子癲前症篩檢: 11~13+6週 (可和第一次產檢其他自費抽血項目一起)
🔸NIPT: 10週以後 (無週數上限)
🔸羊膜穿刺: 16~17週之後 (仍建議24週前做到檢查)
🔸高層次超音波: 20~24週
🔸妊娠糖尿病 (喝糖水): 24~28週
🔸乙型鏈球菌: 35~37週
有些是有一個月的緩衝期,這些檢查可以考慮安排和產檢同天去檢驗,減少去醫院的次數。
2️⃣ 孕婦屬於COVID-10高風險族群嗎? 重症比例將高出一般人幾倍?
是,和同年齡女性相比會較嚴重,重症、插管、死亡率都會增加,#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比例增加約三倍,死亡率高出約1.7倍。
#本身有內外科疾病,像是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氣喘,BMI較高,年紀較高,等是高危險群的孕婦,#感染COVID變成重症的機會比較高。
3️⃣ 臨盆的產婦怎麼辦? 不同生產方式的染疫風險有不同嗎?
🔸自然產: 建議38-40週約定時間催生。
🔸剖腹產: 按照原定計畫時間生產。
⭐️住院前: #檢測孕婦本人和一位陪產者的PCR。
陰性:安排住院;陽性:由專責醫院照護。
🔎#萬一感染怎麼辦? (COVID-19孕婦)
🔸無症狀或輕症患者: 不需要改變原本生產的計畫
🔸肺炎或敗血症: 超過32週考慮提早生產
🔸插管: 直接生產
--> 早產和剖腹產的比例較高
🔎#生產方式跟被感染的風險較無相關,建議產後可提早出院。
🔎#哺乳: 美國建議可以母嬰同室,也可餵母乳,但一定要 #戴口罩和勤洗手。
4️⃣ 不幸確診,會感染給胎兒嗎? 小孩出生後會有後遺症嗎?
✏️產前感染,目前和致畸胎性、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滯沒有明確的關聯。
✏️垂直感染的機會非常低,很少見,但仍然有零星的個案報導,沒辦法完全否定。
✏️新生兒感染大多數也無症狀,沒有明顯的後遺症。
5️⃣ 可以打疫苗嗎? 新生兒會有抗體嗎? 備孕哺乳可打?
可以打,以 #mRNA為優先選擇。
#腺病毒載體疫苗並非不能打
🔸mRNA疫苗在第三孕期施打於新生兒有發現抗體。
🔸備孕和哺乳期間: 可以打,不須因打了疫苗而避孕。
—-
<<孕婦與COVID-19>> 疫情相關資訊傳送門🔗
🎈孕婦到底要不要打疫苗?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_22.html
🎈關鍵時刻該如何進行產檢? 我該去做產檢嗎?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42.html
🎈疫情期間產檢變少了,如何安心在家? 教你數胎動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27.html
🎈疫情期間為什麼要約催生?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6/covid-19.html
🎈我有產兆了怎麼辦? https://drjessicakang.blogspot.com/2021/05/blog-post_16.html
#佳宜好朋友
#防疫加開版
#孕婦與新冠肺炎
#covid19
#懷孕生產相關衛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是否覺得「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樣的公衛觀念 是正確的呢? 我過去完全相信這句話 可這本書的內容 讓我的醫療觀念出現了動搖 說說本書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圖 不管是在攝護腺癌、乳癌、肺癌等等癌症 都在篩檢技術大幅進步後確認人數跟著爆炸性成長 但死亡人數 卻跟過去一樣 這種現象無非就說明了 我們只是...
高血壓 衛教 2021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romo 即使看不出來,你的血液可能黏得跟粥一樣喔,科科。
欸欸,聽起來怎麼有點兒噁心?沒錯啦,只要一不注意,血管就是會這麼噁心(咦)
_
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的心臟呢,約拳頭大小,正常情況下是由中空肌肉組織組成的器官,這些強壯的肌肉就像個小小幫浦,把血液打到全身各處。
那麼,心臟自己所需要的養分與氧氣又是誰給它的呢?這就要靠環繞在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coronary artery) 囉!
這麼重要的運輸管道,要是不小心堵住,可能會導致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是猝死。
_
可是為什麼血管會堵住呢?
現在讓我們在眼前想像一條血管的模樣,載著血液流啊流的,總有受損的時候,一旦受損,便會啟動發炎反應,呼喚白血球與血小板蹦蹦蹦跑過去修復。
而在修復時,內皮層會因此增厚,若是此時血中的膽固醇、脂肪過多時,更會讓厚度增加,層層疊疊上去,形成持續成長的「粥狀瘤斑塊」。
當粥狀瘤斑塊增多後,將使得血管通道大幅縮小、能通過的血液量也就少了,而充滿粥狀瘤斑塊的血管,則變得較容易破裂。
一開始阻塞時,還有足夠的血液能通過,所以表面上看來其實不會有什麼特別的症狀;反之,若是血液持續減少,那可就不好了。
粥狀動脈硬化在各處血管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塞車的地方是冠狀動脈,可能會導致心絞痛,要是完全阻塞,就......「咚」!急性心肌梗塞發作。
_
不~~~~堵住了怎麼辦😱
除了立刻進行緊急手術處理,還需搭配藥物預防二次病發。
像是抗血小板藥物,便是透過抑制血小板的凝血作用減少血栓,降低心肌梗塞與中風等腦部、心臟與周邊血管併發症的風險。
不過,藥物也會同時增加出血機率,像是最普遍的抗血小板藥物阿斯匹靈(Aspirin),長期服用可能出現消化道潰瘍或出血,甚至會產生腦出血等副作用。建議在治療期間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與主治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以兼顧治療的安全性與成效。
_
嗚嗚嗚那不想要自己的血液這樣堵住怎麼辦QQ
戒煙、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都是可以協助控制的方法,也可以定期進行心臟與血管的健康檢查。
如果觀察到自己有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冒冷汗、眩暈、噁心、全身無力等等症狀,也要特別注意喔!
_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賽諾菲協助提供,泛科學企劃執行
_
想了解更多「粥狀動脈硬化」的小知識?速速點擊連結查看:https://youtu.be/12Nz6xh1DDI
_
延伸閱讀:
降低膽固醇有撇步,突破迷思健康顧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78058
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心臟病——心血管疾病如不定時炸彈,保養血管要趁早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2845
走十公尺都很困難,嚴重恐截肢——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3058
_
參考資料:
-Heho健康《動脈粥樣硬化有4個明顯的特徵 小心出現1種就有生命危險》
- 衛福部國健署《認識冠心病》
- 中亞健康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 Low-dose aspirin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damage: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取自: https://tinyurl.com/y3olvggl
- Analysis of Hemorrhage Volumes After Angiogram-Negativ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取自: https://tinyurl.com/y3m9ybg6
_
MAT-TW-2100076-1.0-01/2021
高血壓 衛教 2021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你是否覺得「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樣的公衛觀念
是正確的呢?
我過去完全相信這句話
可這本書的內容
讓我的醫療觀念出現了動搖
說說本書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圖
不管是在攝護腺癌、乳癌、肺癌等等癌症
都在篩檢技術大幅進步後確認人數跟著爆炸性成長
但死亡人數
卻跟過去一樣
這種現象無非就說明了
我們只是有更精密的儀器、更精良的技術找出疾病
但無法降低死亡率
而當中卻涵蓋了比過去更多的「過度診斷」患者
雖說本書議題上來看有點嚴肅
但我卻覺得它是本
對每個人都有所幫助的好書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高血壓 衛教 2021 在 【衛教】腎臟病與高血壓(國語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更多資訊請點選以下連結http://ok.tzuchi.com.tw/okban/index.html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嘉義大學#產學合作#高 ... ... <看更多>
高血壓 衛教 2021 在 你知道2022年5月開始,高血壓的定義改了嗎? 血壓在130/80 ... 的推薦與評價
血壓在130/80 mmHg以上,就是 高血壓 成大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心臟血管科醫師/劉秉彥教授 ... 本篇內容旨在提供一般醫療 衛教 知識,如有不適或疾 ... <看更多>
高血壓 衛教 2021 在 心臟病衛教指引- CV Guideline 的推薦與評價
[2022臺灣高血壓治療指引]. 2022 DARO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ype 2 Diabetes Care [2022臺灣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2021 TSOC Consensus Pathway on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