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版本的🍜🍜台式麵線
💕💕喜歡的請多多like and share💕💕
想念台灣的麵線,珍珠奶茶,麻辣火鍋🍲但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出走台灣😭😭。想吃好東西就只能夠在香港四處尋找台幣的味道吧!幸好在香港也能找到很多地道的台灣食材,就如上回跟大家分享了麻辣火鍋一樣也很地道喔!也算是一解相思之苦吧😆😆😆
今次想跟大家分享這包台灣來的「香菇麵線」價錢優惠但絕對能尋回台灣的味道喔🤭🤭再配以米家的日式高湯就能煮出一碗台灣風味的麵條喔🍜🍜
前幾天在街市購買食材時米生發現了豬大腸的出現就說起想吃「台灣麵線」😏😏對喔,台灣麵線真的要配上豬大腸和大量芫茜🤪🤪
材料:2人份量
半包香菇麵線
半包調味粉
半包太白粉
豬大腸半條「切段」
日式高湯800-1000ml
做法:
1.先將高湯煲滾後加入麵線用中火煲煮5分鐘
2.順序將調味料,切段的豬大腸加入用中火煲煮2-3分鐘
3.最後將太白粉加水攪拌均勻後加入煲內煮至厚身即可「太白粉1:1水」
4.最後按個人喜好加入辣椒醬和芫荽,黑醋則可享用
日式高湯做法:
https://www.facebook.com/513523342117166/posts/1214808661988627/?extid=hXd4mUIfOtauoIVQ&d=n
#米太
#台灣控
#想念台灣
#非正宗做法
#正宗就去台灣
#我想去食鴨血喔
#好多台灣小食想吃
#無得飛就只可以手動
#幸好香港有得買黎自煮
#大家仲會唔會有其他推薦
#米家小廚房Micskitchen
Citysuper
city'super official page
阿宗麵線
麻辣鴨血煲做法 在 My Playground 古家私房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菜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不敢多譽為最多元化的菜式之一,但相信亦不遠矣。中國八大菜系中,當然首推粵菜為港人至愛,但隨著大眾口味的改變,川菜也漸漸融入了我們生活當中,重慶火鍋、麻辣雞煲開得百花齊放。
而最近筆者就獲邀出席了念川居的傳媒午宴,這是一間以川菜為主打的新開餐廳,除了傳統川式烹調之外,還為筆者帶來了點點新驚喜。
餐廳位於MOKO新世紀廣場5樓,店內佔地頗廣,以深淺對比色系為主調,配上由集團專業畫家操刀的一幅幅氣勢斑斕畫作,中國風得來帶點現代氣派的感覺。座位坐得舒適,枱與枱之間間距甚闊,加上恬靜時尚的環境,讓人感覺悠閒舒泰。
餐牌上菜式選擇甚多,大都以川菜烹調為基本,亦有一些新派創意菜式,午市更有點心供應,融合了川菜與一盅兩件的特色,風味獨特。
黑松露野菌餃,餃皮以韭菜打汁搓成水晶皮,晶瑩剔透,菇菌內餡加入了黑松露醬和白松露油,松露沒有蓋過菌香反而豐富了層次,入口軟糯,清爽怡人。
紅菜頭麻辣水晶果,亮麗晶瑩像水晶波波般的造型十分吸睛,紅菜頭、冬菇和蝦肉粒內餡配上川式調味,咬落外皮Q軟,爽口多汁,麻香辣度均算突出,比起一般港式做法來得瀟灑,放膽地將辣度融入點心當中,帶出了蠻有驚喜的效果。
麻辣濃湯小籠包,皮薄多汁,富彈性的外皮包著麻辣帶酸的滾燙湯汁,辣度算突出十分貼題,刺激過癮,好辣之徒定要一試。
春風得意米網腸,是近年一道頗出色的創意點心,而這店也能做到腸粉滑溜透薄,內裡酥脆中帶著蝦肉帶子的爽彈鮮味,口感豐富。
蘋果叉燒酥,棄用了傳統叉燒酥的酥油皮改為類似蘿蔔絲酥的千層皮,火喉控制剛好,添上了鬆脆層次但完全不覺膩口;餡料除了叉燒外還加入了蘋果粒粒,爽口酸甜,同樣的醬香濃郁卻減低了膩感,十分出色。
高湯牛肉丸,是傳統山竹蒸牛肉球的變奏版,牛肉球綿密鬆軟中帶果皮香,以高湯浸熟來得清淡中見醇厚,味道雖不算十分突出,但在吃過這麼多濃味點心後來個清醇熱湯,零舍怡神。
點心過後開始踏入川菜主題,先來一道招牌脆皮血旺,薄薄脆皮的炸豆腐相信大家就吃得多了,脆皮血旺不知又有沒有試過呢?大廚創意地將豆腐改成鴨紅,裹上薄薄的粉漿炸脆,金黃的超薄脆皮完整包著鴨紅方丁,一口Size微脆嫩滑Q彈,帶著淡淡的花椒香,比之脆皮豆腐多上了一點咬口,風味亦較佳,讓人吃完一粒接一粒。
蒜泥白肉,選用了豬背肉經多重工序處理,使得肉質爽滑彈牙,肥而不膩;蒜泥更是名乎其實的「泥」,打得極為幼細,務求將蒜香完全滲入肉片之中。而特別一提的是這道菜的醬汁,據說是烹煮了近6小時至起膠,所以才能充份掛在白肉之上,簡單的一道前菜包含了不少細節和心機,完全體現出大廚的細意堅持和對烹飪的熱誠。
水煮厚切牛舌,平時食水煮不外乎是牛肉或魚肉,這店大廚卻反傳統的用上牛脷芯,每條牛脷去皮去外肉,只會用上全條三份一的中心部份,加上自家熬製的紅油、不同的辣椒和花椒同煮,單是紅噹噹的賣相已十分誘人,咬落鬆軟入味,辣度剛好,麻香刺激,並不是一般的牛舌可以相比,就連一向不好牛脷的筆者也吃上幾件方休。而配菜亦用上了鴨血、青瓜和花生芽,添上Q彈爽脆,尤其花生芽是外邊較少見的,口感爽口得來帶點嚼勁,吸滿麻香更顯特色。
辣子大腸,一端上來見到滿碟紅紅的辣椒已未食先興奮,炸香的大腸隱沒在海量的辣椒堆內,大有萬紅中藏珍之勢。辣椒乾炸得香口,大腸亦酥脆軟嫩,麻香滿滿沒有臊味,辣度剛好慢慢滲出,風味十足。
砂窩胡椒蝦,一向接觸到以胡椒為主調的菜式多以湯品為主,今趟大廚以海量的胡椒炒香炸得酥脆的大蝦,再以燒得滾燙的砂鍋逼出胡椒的香氣,一上枱已傳來濃烈的胡椒香,蝦殼脆卜卜讓筆者有衝動想連殼子也吃掉,蝦肉亦彈牙鹹香,滲滿白胡椒濃香,鮮甜惹味,簡單而出色。
最後來點甜品,先是經典的蜜瓜脆奶 ,牛奶加入了新鮮蜜瓜汁推開做成糕狀,再裹上薄薄的脆漿炸成金黃色,入口酥脆微甜帶著淡淡蜜瓜香,清新得來亦有助解辣。看似簡單的一道甜品,其實工序頗多,所以現時很多
酒樓也沒有製作,能在這裡嚐到而且做得很不錯,重拾昔日情懷,實在感恩。
生磨芝麻卷,又是另一經典之作,還記得小時候姐姐推著點心車叫賣,內裡一碟碟像極菲林的甜點,每每都是拉開一條長片來吃,甜美煙韌。而這裡的芝麻卷跟傳統的那種口感有點出入,偏向軟糯厚實,芝麻香更為濃郁突出,雖沒有了那清爽但個人覺得比起童年時所吃到的更為出色。
除了菜式精彩外,店員還推介了一杯自家調製的「青檸樹」特飲,以青檸和蜜糖加上沙冰呈現,入口酸度頗強,帶著淡淡青檸清香,消暑開胃,雖不是筆者杯茶但解辣功效確是顯著,又是一款心思之作。
嚐辣過癮之處在於喚醒刺激著每一分的味蕾,就算吃得頭皮發麻汗流頰背也在所不計,而這店的出品亦確實做到了這點,兩位酒店級大廚更融合了川粵菜式的風格,創製出一系列賞心悅目的菜式,誠意十足;客人還可以自家挑選大中小辣,頗具彈性。加上舒適氣派環境和親切到位的招待,要俘虜一眾辣粉相信不難,喜歡嚐辣的朋友不妨一試探究一下。
#旺角
#moko新世紀廣場
#川菜
#點心
#嚐辣過癮
#麻辣濃湯小籠包
#春風得意米網腸
#蘋果叉燒酥
#脆皮血旺
#水煮厚切牛舌
#辣子大腸
#砂窩胡椒蝦
#蜜瓜脆奶
#生磨芝麻卷
#古家私房菜 @ CHUAN Palace 念川居
麻辣鴨血煲做法 在 絲人空間(李絲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8.01.19 誠品台北信義店《年節蔬食好料理 吳黎華》
本場活動摘要:
1.為什麼要推廣蔬食食譜
2.乾香菇不泡水如何軟化
3.教大家做花椒油
4.五更腸旺的由來
5.五更腸旺滷包的使用方法
6.麵腸的處理小撇步
7.苦瓜湯有個靈魂
8.苦盡甘來為什麼要使用百頁豆腐
9.百頁豆腐如何不油
《 01/19(五)《年菜蔬食好料理》
苦盡甘來、五更腸旺、藕香牛蒡蒸飯
示範/ 吳黎華 (Annie Wu)(烹飪名家、本書作者)
►活動時間│
🍄01/19(五) 3:30pm-5:00pm︱信義店3F Cooking Studio
►活動地點│ 誠品信義旗艦店 Cooking Studio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 (02)8789-3388#3305
►直播位置15:30│
誠品書店 the eslite bookstore
絲人空間(李絲絲)
愛推廣素食料理的她,為了照顧家人健康,投入素食烹調研究近20年。自2010年開始在《 大家健康雜誌》「蔬食好料理」單元,擔任食譜設計示範老師。2015年3月創作第一本《蔬食好料理》食譜書廣受好評。
2017年9月的《蔬食好料理2》更結合了流行的食材,運用在料理中。本場為壓軸料理分享會,將挑選這兩本書的特色菜,教大家三道有創意的蔬食年菜佳餚,讓主婦們不在為年菜菜色煩惱,在過年也能吃到創意美味的天然蔬食。
出版社:大家健康雜誌(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
Q:請問大家今天來參加誰的活動?
A:吳黎華老師。
Q:請問今天新書的書名是什麼?
A:蔬食好料理。
Q:蔬食好料理第1集,是哪一年,簡單問,幾年前在誠品信義店舉辦新書發表會?
A:2015年3月出版,10月舉辦新書發表會。
Q:蔬食好料理第2集,是什麼時候在誠品信義店舉辦首場發表會?
A:2017年10月。
2本作品相隔2年的時間,在信義店舉辦發表會。
Q:有人知道第1集發表會那年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
A:颱風。
黎華姐真的是一位遇水則發的人,黎華姐的場子一定會下雨跟颱風。是不是遇水則發?今天不把書賣完誓不回家XD
這代表一件事情,愈挫愈勇,遇水則發。很巧的是,又下雨了,年終場特別邀請黎華老師以及大家健康雜誌,董氏基金會,今天有個主題,有人知道是什麼嗎?(年菜)。
過年快要到了,先跟大家拜個早年,很快的一年要過去,2018年才要剛開始喔。特別安排新年剛開始,舊曆年即將到來安排重量級作者,月初有一位蔬食界天王級的師傅來示範。今天安排天后級人物,一月份請到蔬食界天王天后來到大家面前,示範料理非常好吃,大家要跟著學習什麼樣的蔬食料理可以端上你家的圍爐桌。
黎華老師推廣蔬食料理超過20年的時間了,當初為了家裡人的健康來做蔬食料理,在結婚之後才洗手作羹湯,變成家裡的總鋪師,讓自己落實對事以真,更學習要「會」、「熟」、「巧」、「精」。
自從老師在「中台禪寺」拜「惟覺老和尚」為上師,鑽研佛法、也鑽研蔬食料理。10年來大家對於吃素這件事情,並不是那麼的狹隘了,有為宗教吃素、為健康、為環保等吃全素、蛋奶素、鍋邊素等。
有沒有聽過星期幾是無肉日?(星期一)全世界都在提倡週一無肉日,希望大家一起在一個星期中選一天不要吃肉。
黎華老師在6、7年前推出蔬食好料理的專欄文章,「大家健康雜誌」的1、2月合刊非常呼應今天的活動,黎華老師出版《蔬食好料理》第1集跟第2集,除了在大家健康雜誌連載大受歡迎之外,廚藝更為精進,這2本書都成為誠品書店蔬食料理架上的長銷書。
所重視的是在地、時令,像我們常說「不時,不食」,我一定要吃當令、我一定要吃當季,對健康、對環境來說才是比較好的。
黎華老師也是遵循這個理念,怎麼樣利用蔬食料理來做年菜,掌聲歡迎吳黎華老師!
黎華老師:
謝謝大家。歡迎再度光臨誠品書店,這個非常好的地方。沒有發表會的時候,我也會來這邊上課。
絲絲:
黎華老師就像我的姐姐一樣,非常的親切,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第一本書發表會活動遇到大颱風被迫取消的那一天,因為已經準備好了70人份的示範料理,全部特地送來給我,把我餵得肥肥的XD
我也非常榮幸,三度為黎華老師主持新書發表會。
黎華老師非常用心,只要是相關領域廚藝界的老師的課程,即便老師廚藝已經非常高超了,還在前2週蔡長志師傅活動上旁聽,讓自己不斷進步、不斷精進,這是我最尊敬、佩服老師的地方。
特別來賓
沒有他,場子就不熱鬧、就不好玩了,永遠支持她、愛護她,把飯菜全都吃光光,還不敢說不好吃,歡迎黎華老師的先生。
和成陳孟吾總經理:
大家下午好,看到滿場的人,熟面孔,非常感謝各位兄弟姐妹在百忙中、下雨天,來為吳老師打氣。剛剛主持人也提到,她煮的菜我是第一個吃的,以前我會說好吃,就好吃嘛,一個字而已,但不能這麼敷衍,一定要說出個所以然來。
後來我才意識到,不論是菜色、擺盤,或是製作流程,會給老師一點建議,也是剛剛主持人提到,黎華老師是我最支持的,也不能說不好,一定要說好,因為我們是一體的,但我們不是詐騙集團XD
絕對不會騙各位,一定會跟大家說這本書有多好,但由我們倆說大家或許會不相信,買了以後回去看。
我有個感覺,在座各位有沒有想過:
為了煮一頓飯,從買菜回來挑菜、洗菜、切菜、煮菜炒菜到端上桌,這個過程起碼超過2個小時,但是家裡一群人一窩蜂上桌,花不到10分鐘就吃完了,留下餐盤還是妳來洗,時間加一加也不少於3、4個小時。
媽媽、老婆,得到一句「今天的菜很好吃!」
聽到這句話的一定很少,對不對?不管煮得好不好,今天來到這裡,吳老師示範的好不好,買一本書回去翻一翻,不管在菜色、擺盤、配色會不一樣,在妳忙了這麼久之後,家人說聲:「媽媽,今天的菜有不一樣喔!」這樣煮菜的人心裡都會很歡喜了。對嘸?
蔬食好料理有1也有2,請大家多捧場,這條路才走得不辛苦,最後在這邊祝福大家新年快樂!狗年旺旺旺,也祝誠品書店一直旺旺旺到下個世紀。謝謝大家!
(陳總獻花、和成主管獻花)
第二位來賓
在2本書上寫了「編輯後記」。與黎華老師的友情超過20年,今天全家出動,爸爸媽媽也有來,主編、行銷團隊,等於是公、私都把人都帶來了,重不重情義?!如果沒有她這本書也無法誕生,歡迎大家健康雜誌總編。
葉雅欣總編輯:
謝謝絲絲每一次這麼精采的介紹。今天也特地把爸爸媽媽帶來,在場的各位朋友大家好!認識黎華很久了,從去年開始我們有個6人小組,我們定個時間,排除萬難有個聚會,會出書剛剛絲絲也有非常完整的介紹。
其中有一個事情,我們做了一點挑戰,大家普遍想到健康的食物,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難吃,甚至也聽過吃到難吃的就宣稱我們是吃健康的。黎華老師就一直想說,如何健康又好吃。這是出書的第1個挑戰。
第2個挑戰,因為年長者愈來愈多,高齡化社會,如何在食物上又健康、又好吃。在咀嚼上或各方面都能夠兼顧到。
第3個挑戰,請問大家:哈利波特有幾集呢?玩命關頭有幾集呢?不只2集,所以我們一定要有3、有4、有5等等等,好的書籍、好的影片、好的Cooking Studio,我想都不會只有一集,是需要延續的。
在這邊也要祝福黎華老師與在座的各位,獻上我特別的感謝,感謝絲絲、誠品團隊,感謝我的同仁,感謝我的父母親,他們每週六會有個周末派對,我們稱為烈士食府,其實我的媽媽也是黎華老師的粉絲,在料理的時候會拿書出來翻一翻看看有沒有新點子,很希望有新的食物舉辦試吃XD祝福大家新年快樂!
葉爸爸、葉媽媽80多歲,特別來到現場跟大家共襄盛舉,也要獻花給老師。
請黎華老師來介紹一下,在《蔬食好料理》第1集、第2集當中,有哪些菜色適合做年菜料理呢?
「彩椒寶盒」
在座大多是葷食,今天可以學習蔬菜的搭配。
這道菜很簡單,利用紅椒、黃椒,裡面有馬鈴薯、玉薯黍,食材是可以替換的,這是簡易版,升級版可以做成焗烤。
第一本書比較簡單,希望大家可以當成工具書來使用。
第二本書有點難度,如果先學會基本煮菜的方法,可以由這些去變化。
為什麼要推廣蔬食食譜,希望它可以變成工具書,而且這些食材是可以在家附近的市場就能買得到的,不用專程到特定的地方才能買齊。
這道有點巧思,利用油、鹽水氽燙過,是把紅黃椒的蒂頭切開,裡面挖空,把其他炒好的食材填充進去,我們常說煮菜是要煮給家人吃的,我調的味道不一定合乎每個家庭,你要煮的是自己家裡口味的,因此我才會說這是工具書。
「杏鮑菇一串心」
去年10月的活動發表會也有示範過,這是黎華老師的創意菜。
請詳見
2017.10.20直播文字記錄https://goo.gl/yXkXng
「壕菇紅花蓮子豆腐」
曾在大愛電視台「現代心素派」公開示範這道菜。
一般人對於「紅花」可能不太認識,若你去吃義大利料理,番紅花是很貴的菜,如果會做這道菜就升級,這道菜很簡單,就是豆腐、蓮子,取菇的蒂頭,這只是蒸熟而已。紅花後面在鍋子煮一下,色澤非常好看。
如果沒有紅花,可以用桂花,味道也是非常香。最近也試著用枸杞在調理機打過也很漂亮。
備註:生理週期、孕期不宜食用紅花。
可以將你原有的基礎去延伸。很多人對於蔬食跟素食,它的第一印象會是,我不會做,挷住了頭腦忽然間轉不過來。其實就是肉、食用其他食材來代替蛋白質是非常好的。
「和風藜麥蔬菜捲」
在蔬食好料理第2集,主題就是藜麥料理、銀髮族料理。
這道可以吃到藜麥、氽燙過的蔬菜,捲起來後,淋上和風醬,非常爽口,如果你不想吃太多肉類,可以把它當主食。
「黃金蟲草黃耳湯」
現在很多人用黃金蟲草,拿來燉湯。
算是高檔料理喔。
黃耳本身有一種類似桂花的香味,買回來後泡水,處理方式跟白木耳一樣。裡面再加荸薺,甜味從這邊釋放。
「麻辣臭豆腐」
跟待會兒示範的五更腸旺很類似,我們可以用香料來提味,臭豆腐買回來洗乾淨,料頭去炒,因為是重口味的,會用花椒辣油,待會兒會教大家做花椒辣油做法,今年想怎麼吃辣都有了XD
「芝麻口袋燒餅」
買燒餅時,囑咐老闆餅皮不要剪開,可以炒你要吃的料放在口袋裡,它是我從拿坡里的口袋餅想到的。
有時候看到別人家的東西會去想,想著可以套用在哪裡這樣。
「黃金芋菇煲」
芋頭跟南瓜,現在正當季,過年煮剛好,可以當主菜。
「蒟蒻烏蔘燴芥菜」
因為過年大家都要吃芥菜,長壽菜嘛。蒟蒻買回來後有個味道,那是鹼水,蒟蒻怎麼處理?燒一鍋熱水+白醋氽燙,再洗過就好了,完全沒有味道。
秉持無私精神,小撇步寫在書裡,我們希望大家都會處理食材。
「醬拌紫茄」
在水裡面加油跟加鹽,顏色會就這麼紫,也有另一個過油的方法,因為會很油,所以要燒一鍋熱水氽燙,用熱水再沖過油後的茄子,就把油去掉一半,包括待會兒示範的百頁豆腐也是。
「南瓜燴高麗菜」
非常簡單,高麗菜可以配一些菇類非常豐富。
-----示範料理-----
「藕香牛蒡蒸飯」
煮的方式跟一般煮飯一樣,只是先把牛蒡、蓮藕、乾香菇、四季豆先處理過,再放入生米中去煮,待會兒教大家處理乾香菇。
「五更腸旺」
腸是用麵腸,
智慧糕在第一本有教大家怎麼做,智慧糕有點像葷食的那一種食材?豬血糕。
Q:五更腸旺的由來?是哪裡的菜?
A:台灣。
從前在二蔣時代的御廚,有一天看到文武百官工作到半夜很辛苦,於是發明了這道菜。把腸子、鴨血一起燴煮,文火爐子,煮到五更(3-5點),於是稱為「五更腸血」。
有一天,經國先生邀請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赴宴,一吃覺得太好吃了,覺得名字不好聽,來改個名字,因為是火去煮很旺,於是改名為「五更腸旺」。
「苦盡甘來」
有人不吃苦瓜嗎?太棒了,大家都吃。
上菜順序是
「藕香牛蒡蒸飯」,可以用荷葉包飯,又是一道很棒的宴客菜。
「五更腸旺」,是很重口味,會辣會麻,吃過後來個甜的。
「苦盡甘來」,甜的,苦是苦瓜、甘是甘蔗。
第一道是淡的,第二道是濃的,第三道就是把濃的解掉,甜甜的就會旺旺旺。
「藕香牛蒡蒸飯」
我的香菇不泡水,溫水洗淨2-3次後用密封袋裝起來,大概2個小時,數量多的話就分裝小袋子比較快。
蓮藕切小丁,因為蓮藕是丁狀,牛蒡盡量切小一點,不要條狀,在切菜的過程中,最適中就一口吃的形狀是最剛好,不用還得咬斷。
首先炒香菇,爆香香菇後就可以把其他食材放進去,用醬油嗆香,後面再加一點水,等一下煮出來是淡淡的醬油琥珀色。
四季豆因為是在飯上面做裝飾,氽燙就可以了,一樣先切小丁。
絲絲:
一般人吃素最怕吃到太多加工豆製品,都停留在麵筋、麵輪這些,但是其實黎華老師的重點是希望大家都可以吃食材的原形。
米洗好了加到鍋裡去煮,米可以加點熱水會更Q、更好吃,水不用特別多,就如同你平常煮飯的水量高度就可以了。如果煮出來太硬,可以先把飯拌一拌再繞一下水分,再煮一次,待會兒大家吃到的是原味的蒸飯。
想教大家做花椒油。
其實非常簡單,用冷油直接浸泡花椒,冷油先煸花椒才不會苦,最小的火,要在爐子前照顧它。在做花椒油的時候會放幾片甘草進去。做菜時蠻常使用甘草來提味,因為甘草比糖好,不會吃到這麼多糖的東西。
慢慢在起泡表示油溫緩慢在上升,但是不能最高溫才離鍋,因為油會保護這個溫度繼續熟成,顏色變了,冬天做菜的時候可以用花椒油。
韓國辣椒、匈牙利的辣椒粉,顏色比較漂亮,不會這麼辣。
可以在辣油裡加一點香油,做好後用乾淨的瓶子,放一年都不會壞,什麼都放冰箱太麻煩也會忘記,這個室溫一年沒關係。
花椒為了不讓它變色,要離火,再加辣椒,想要多辣就加多少,會繼續熟成,待會兒沉澱後就像剛剛絲絲拿給大家看的一樣。也可以把上層的紅油另外裝,就是外面賣的紅油炒手的感覺。
「五更腸旺」
有一個很重要的滷包,不用煮很入味才拿掉,可以讓它有一點味道就拿出來,然後把滷包放冷凍,下次要用就可以拿出來。
一般都是把麵腸切一切,煎一煎。
今天切小段,把它反過來,像不像腸,然後去過一點點油,不會軟,比較有脆的感覺,煮的過程比較不容易爛掉。
智慧糕的作法,書上食譜有,沾花生粉,切段。裡面加木耳買回來自己泡開,處理。很重要的東西-客家鹹菜,切小段。
因為是重口味,可以加一點乾辣椒,乾辣椒比一般辣椒稍微辣一點。
剛剛有說要煮一鍋滷包的湯,也好了,加鹹菜,加很重要的東西-豆瓣醬,絲絲小時候在眷村吃的,誠品有賣-明德系列商品。
絲絲:
黎華老師不手軟,食材用的超大方。大家吃飯會覺得在吃素很單調嗎?(((不會)))
黎華老師:
要炒的食材先炒起來,炒完之後放到滷湯的鍋。
Q:請問老師準備這些食材準備多久?
A:星期三下午就開始準備了
五更腸旺很耐煮,如果吃不完的話,可以先分裝幾盒,冰著2、3天再拿出來加熱就好。
Q:請問黎華老師,五更腸旺上桌還是會用爐火嗎?
A:對,過年的時候,讓它上菜時是熱的。3551
Q:大家覺得要念五更ㄍㄥ腸旺好,還是五更ㄐㄧㄥ腸旺好?不舉手的意思是XD(((都可以)))
Q:有一句諺語,跟五更有關,誰知道?
A: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苦盡甘來」
把百頁切成一片一片的,先過油去除本身不好的東西,再用熱水洗掉,才不會太油。用氽燙過綠色的苦瓜來配色(把中間的囊拿掉就不會苦,再用純甘蔗汁,顏色比較跳,盤子也要挑一下,先燒一鍋熱水,下苦瓜。
我們家吃飯是一道一道上,像在餐廳吃一樣,大兒子要負責照相XD
吃飯要寫報告XD
哪裡好吃、哪裡不好吃、擺盤好不好,因為要給建議來改善的地方,大兒子為了媽媽會到誠品買書回去參考,煮菜哪邊要加強、改進等等。
如果你們有看到雜誌做了一道「黃金焗烤木瓜」,木瓜、馬鈴薯、南瓜、蘋果
,用長盤放上去就好。後來小兒子看到覺得可以用圓盤,會更好看。
我自己在做菜過程常常會用粗味噌跟細味噌,醬油不會只單一家醬油,會輪流,這樣比較好。
苦瓜煮的差不多就可以下百頁,枸杞這時可以一起下,等一下吃百頁的時候要小心,因為它會膨脹,爆汁,要小心燙。現在加甘蔗汁,苦瓜湯有個靈魂,是薑絲。有蛋白質、有蔬菜、還有其他很多食材。
絲絲:
我實在想像不到,當苦瓜遇到甘蔗汁是什麼味道?!大家回家一定要做做看喔。
黎華老師:
百頁過油是為了口感不過爛,因為太軟了會不敢吃。
【QA時間】
Q:謝謝吳老師,非常有創意的菜色,今天學到好多。想說一般葷的五更腸旺會有一些腥味,如果在素料裡加一點臭豆腐,是不是可行呢?
A:可以呀,只要家裡喜歡。我自己比較謹慎,不要把所有的菜加在同一道裡面,好的東西放在同一鍋,會失焦,別人會不知道你的食材料理有多好。
Q:煸花椒跟油的比例?
A:沒有特別比例,看你要濃淡,雖然書上有比例,但還是看自己怎麼調。做菜像甜酸辣隨自己口味,書中比例是基礎。做好後室溫存放,我不太主張所有東西都放冰箱。
Q:甘蔗汁哪裡買?
A:市場就有,現場在榨的那種。我不常上超市,秉持敦親睦鄰,到左鄰右舍買東西,因為我覺得雖然附近是小店,東西貴了一點沒關係,但是能敦親睦鄰,不一定非得到超市,而且超市常常會買過頭,會忘了煮。
Q:蓮藕要煮過嗎?還是生的去切?
A:對,不用全熟,因為切的小,很快熟。
Alicia阿姨:老師好,對於您的創意「杏鮑菇一串心」印象非常深刻,如果廚藝方面能申請專利的話,可以變成「黎華一串心」。也因此想到一首歌,「心串串,心蹦蹦, 臉兒紅,都是為了你,盼你的心和我連成一串,一生一世不分離…」現在又是結婚的旺季,又有紅棗、蓮子,早生貴子。
絲絲:
大家一定不曉得阿姨說的是什麼,我竟然會唱XD歌手是沈雁。
Q:苦盡甘來如果找不到甘蔗汁的話,可以用甜菊、甘草嗎?
A:可以,只要覺得味道合理就行。
Q:苦盡甘來,中華豆腐或板豆腐或凍豆腐可以取代百頁豆腐嗎?
A:這兩種豆腐來說,百頁豆腐的韌性比較高,用中華豆腐怕苦瓜太硬,煮的時間差,中華豆腐會爛掉。這也是為什麼需要稍微過一下油的原因。
Q:麵腸該怎麼挑選呢?
A:找比較可靠的店,或是有機店,至少比市場上的清楚一點。
Q:天貝可以取代智慧糕嗎?
A:可以,煎一煎,用糯米粉只要不散掉就可以。
Q:有關蓮藕的處理?
A:切短一點,在水龍頭下一直沖,沖乾淨。
Q:水煮開後加味噌嗎?
A:因為味噌是發酵品,煮太久會有酸味,不能一開始加,可以最後再加。
黎華老師:
五更腸旺的辣油忘了加,不然味道會更香。
絲絲:
作者廚師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來自於大家把菜吃光光、要付出讚美,才會非常開心喔。
【試吃心得】
在英姐:蒸飯
米的香味,蓮藕的甜味、香菇的香味,把所有食材獨立的香味結合在一起,非常棒,尤其特別是一道蔬食料理。
黎華老師:沒錯,這就是把所有食材的甜度釋放出來。
張老師:五更腸旺
看到的紅辣椒是配色,乾辣椒和豆瓣醬會有一點辣,吃起來很開胃。
黎華老師:
像我自己在家做的話,會把辣與不辣分開,家中長輩不吃辣,我們在煮的時候後加,就不會覺得有人吃辣有人不吃辣,不麻煩。
讀者:苦盡甘來
喝起來很順,而且有甘甜甘甜的那種口感,以前我都不敢吃苦瓜,現在重新吃到一個新的印象感。
黎華老師:
大家一定要來誠品,誠品Cooking Studio已經10年了,如果每個禮拜都來學一道,一定不得了。更何況不用繳學費,有試吃還有禮物可以拿。
絲絲:
謝謝黎華老師幫我們宣傳。參加我們的活動不僅要吃的高興,也要學的開心,學回家自已做,就不會辜負老師的一片心意。
身體力行,買一本書,是對作者與出版社,最大的肯定與支持。這也是誠品書店舉辦活動的初衷,每週五歡迎大家來。
【發表活動壓軸場心得】
感謝絲絲,第2本書沒想到這麼快就有第2場的年菜主題示範。其實絲絲對我特別的好,因為我覺得227她讓我有這樣一份能力跟大家分享,而且還安排年菜主題。
當初我們也覺得很惶恐,但我的想法就是分享,不論今天做得好與不好,就是分享。分享以後,大家能夠回去改良,家裡可以多一道新的菜色,這是我自己很簡單、很單純的一個想法。
如果大家支持不管是生態、環保,或是本身就吃蔬食,我覺得可以鼓勵,每週一天,讓身體做個環保清淨一下,這本書買回去可以當工具書,希望我們還會有第3本,謝謝大家。
絲絲:
一本書賣得好不好,活動成不成功,最大的靈魂人物就是在座的各位。讀者的捧場,我們的活動、我們的書才能繼續出下去、才能繼續辦下去,無論如何您的支持鼓勵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今天1月19日舉辦蔬食好料理年菜專輯,請到吳黎華老師為大家示範。
在這邊也跟大家預告,2月份在誠品新板店也有一個年菜主題,邀請到傅培梅大師的女兒程安琪老師,邀請安琪老師到新板店示範酸菜白肉火鍋與程家紅燒肉,是傅培梅大師親自傳授給女兒,希望大家都能到現場參加。
在信義店與新板店,邀請2位老師來示範年菜專輯,讓各位讀者對於準備年菜能夠更有靈感來發揮所長。
-----【食譜】-----
【藕香牛蒡蒸飯】
食材:牛蒡100g、蓮藕100g、乾香菇3朵10g、白米4杯500g、四季豆20g。(這些材料約可煮出10碗飯)
調味:醬油1中匙 。
作法:
1. 乾香菇用少許水軟化後切丁。
2. 牛蒡及蓮藕洗淨削皮後,切小丁備用。
3. 炒香食材調味後,加入米及水入電鍋蒸煮,煮熟攪拌後再燜15分鐘。
4. 四季豆簡單過熱水,勿汆燙太久,以保翠綠,帶溫涼後切小丁。
5. 裝盤後,灑上四季豆增加配色即可。
※軟化乾香菇祕訣
傳統處理乾香菇作法是泡水軟化,但香菇的香氣與滋味都流失到水中,建議換個做法──不泡水,先以溫水將乾香菇沖洗3次,再將微濕的香菇放入塑膠袋密封約2至3小時即軟化。如此處理之乾香菇與泡水香菇差異甚大,既香又Q,不管煮、炒、燉皆十分可口。
忙碌的上班族,可一早出門前就將乾香菇洗淨,放入塑膠袋,置於冰箱冷藏,待下班回家,即可取出烹煮。
小提醒
1.蒸煮時,水分與平常煮白米飯一樣。
2.建議調味不可過重,味道淡些,才可品嚐到牛蒡及蓮藕獨有的香氣。
【五更腸旺】(6人份)
食材:麵腸200g、智慧糕50g、酸菜20g、乾黑木耳5g、薑末10g、鮮辣椒1支10g、乾辣椒5g。
調味料:麻油1大匙、食用油2大匙、滷包1個、花椒粒1小匙、五香粉1小匙、鹽少許。
醬油膏1大匙、冰糖1大匙、花椒粒5g、辣豆瓣醬2大匙、甘草1片。
作法:
1.麵腸洗淨剪成3~5公分段,由外往內翻轉;加熱食用油,讓麵腸過油呈金黃色後瀝乾。
2.酸菜洗淨後切斜片條狀、乾黑木耳泡軟切塊、智慧糕切塊、乾辣椒洗淨切片、鮮辣椒洗淨剖開配色備用。以滷包加水400cc煮成高湯備用。
3.先用冷鍋冷麻油爆花椒粒、五香粉、薑末、乾辣椒,將調味料2倒入拌炒後加入高湯。
高湯裡入所有食材煮透,視個人口味再以鹽巴調味,最後上桌前將鮮辣椒放上裝飾點綴。
小提醒
花椒不可煮至焦黑,以免產生苦味,油溫升起前可提前起鍋。
麵腸翻轉處理更可口。加入滷包湯汁可提味。
★智慧糕作法(3人份)
材料:糯米75g、糯米粉25g、在來米粉10g、海苔1張、水30cc、不沾紙1張。
調味:鹽少許、胡麻油2滴。
作法:
1.糯米洗淨泡水3小時後濾乾。海苔撕碎加水30cc,將軟化的海苔拌勻。
2.糯米粉、在來米粉、糯米攪拌均勻後,加鹽、胡麻油及海苔水拌勻。
3.用平底有深度的盤子鋪上不沾紙,在紙上抹少許油,倒入上一個做法的食材,再用湯匙沾點油抹平表面。
4.入電鍋蒸(外鍋放2杯水,起鍋時用筷子插入不沾粘表示已蒸熟),待涼切塊,取50g加入五更腸旺,其餘可沾醬油膏、花生粉、香菜食用。
【苦盡甘來】(6人份)
食材:苦瓜1條300g、百頁豆腐1條120g、薑汁1大匙。
調味料:鹽適量、味噌30g、甘蔗汁150cc、水700 cc。
作法:
1. 將百頁豆腐切厚片,下鍋煎至兩面呈黃金色備用。
2. 苦瓜切塊汆燙後撈起備用。
3. 另取一鍋煮水,入苦瓜、百頁豆腐,煮至八分熟。
4. 將味噌加少許水調勻後入鍋,最後加入甘蔗汁煮滾,起鍋後淋上薑汁即可上桌。
※小提醒:除了湯頭加入甘蔗汁,亦可用甘蔗燉高湯,更為甘甜。
相簿縮網址
大家健康雜誌 https://goo.gl/tdFkU2
絲人空間 https://goo.gl/93jKAu
粉絲專頁
吳黎華 (Annie Wu)
大家健康雜誌
絲人空間(李絲絲)
#蔬食好料理
#蔬食好料理2饗瘦健康樂齡美食你能做
#吳黎華
#大家健康雜誌
#年菜蔬食好料理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北信義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