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一下側翼看清現在國際趨勢發展… 要一個環團體去告一個世界碳排第一大國(三成)看似合理,但很不幸的這個三成就是減碳的關鍵趨勢(公平性上台灣的人均排放還比他們高很多) 歐盟美國等台灣的民主夥伴國家無不極力爭取在氣候變遷議題上與中國的合作,同時他也是歐美新能源科技輸出的龐大商機,電動車、儲能、再生能源的新增量都是中國居冠,全球最大的綠電與碳交易市場也在中國行之有年,何況習大大已經表示2060要碳中和,歐美更不可能放棄... 然後我們側翼為了護主只想到要告中國… 好可怕的世界觀…
另外在空污上中國的善液確實影響整個東亞… 除了黃土高原的風沙外,近年蓬勃的工業也是原因,中國對此的改善已經算積極到犧牲人民生活品質了。如果你希望他全面停燒煤廠,向世界收購大量天然氣影響台灣的用氣情況,那我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
黃土高原氣候 在 項明生 James H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原消失了的大笨象】
離開太原,一路向北,千里黃土高坡,只有坡頂有植被,並不茂盛,落葉喬木光禿禿的樹枝,筆直向天。
萬里蒼茫大地,渺無人烟,只有灰蒙蒙的輕煙,乾燥的黃土風沙忽起,橫跨黃土大地的高架大橋上,偶爾呼嘯而過的打破長空寂靜,是高鐵。
在這鳥不生蛋的地方,四千年前怎麼孕育出中華文明?中華文化又稱黃土文化,因為我們的祖先黃帝、炎帝居於黃土高原,所以是我們是炎黃子女。他們中有許多部落順著河流移動,發展到黃河中游,後來稱華夏族。
先人本逐水而居,不會改天換地,江南水土豐潤、珠三角更是魚米之鄉,自然條件遠勝這鳥不生蛋的黃土高坡,但文明的起點遠遲於中原之地。
山西省博物院給予我了答案。原來, 黃土高坡的前生是水深草豐的宜居之地。
第四紀中、晚更新世時期,各地的氣候較現在濕潤,如果在石器時代,陝北高原的自然環境像今天的丘陵溝壑,禿嶺疲僻,風沙出沒,則遠古時期的人,實難生存。
山西地處黃河中游,華夏腹地,山川秀美,氣候適宜,是中國遠古人類和文明的搖籃。
當見到山西省博物院的鎮館之寶:「晉候鳥尊」, 令我疑惑, 古時中原有大笨象?
「晉候鳥尊」是西周時代晋侯燮父的祭祀用器,陪葬在黃土高坡三千多年,最近才在千禧年被發掘出土。這件新出土的古董顏值極高,如果在當今淘寶盛世,這麼有創意的酒具,應該可以量產千萬件而暢銷到一帶一路,作為非洲動物大遷徙遊客的伴手禮。
大鳳鳥回眸、背上的小鳳鳥依人,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設計精巧。這鳥尾巴更神奇,被魔法變成了一個大象鼻子! 鳳鳥雙翼變成大象耳朵。象鼻內卷上揚,與大鳳鳥雙腿形成更為穩定的三點支撐,全身佈滿精美紋飾。鳥尊的蓋內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證明為宗廟禮器。華夏先民的創意爆棚,比今天的山寨酒具設計更為突破。
作為一個作家,我自然不會止步於博物館導遊滔滔不絕的百度資料。因為我懷疑,沒有互聯網、甚至還沒有絲路的西周,先民怎麼可能見過大笨象? 經過一番考證,原來古代中原地區的確曾存在過野生大象。商朝紂王就像《戰狼三百》中的波斯王,還利用戰象進攻敵人。到了戰國時期,中原大象已經絕跡,《孟子》記載,周公把虎、豹、犀、象等猛獸都趕出了周國境內。《韓非子》記載,戰國時期的中原人很少見到活着的大象。當他們得到死象的屍骨後,就按照圖畫想像大象活着時的樣貌。所以中文習慣把所有想像中的東西,都稱之為「象」。《說文解字》中解釋 「人希見生象也。而案其圖以想其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然韓非以前或衹有象字。無像字。」所以,「想像」的「像」正是來源於「象」,再衍生出肖像、塑像、四不像等詞彙。
@溫暖人間 554期
黃土高原氣候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種樹沒想像中那麼簡單】
#種樹減碳很複雜 #各種生態與環境資源面向要顧慮
今天是母親節,母親節其實很適合與媽媽一起種樹(硬要),但~
大量植樹可以解決暖化問題嗎?說說能源過去也放上過正反方的意見。正方的意見認為,地球仍有9億公頃的覆蓋空間可植樹,能儲存兩千億噸的碳排,但加州大學的生態學家Karen Holl與巴西聖保羅大學森林學教授Pedro Brancalion昨天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評論,警告植樹的效應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光靠植樹創造的碳匯不可能達到抑制暖化所需的減碳量,因此只能做為緩解氣候變遷的「一小部份」。
兩位專家指出,種樹有不少好處,但類似The Trillion Tree Campaign提倡的大規模植樹造林帶來的效應並不單純,可能對當地的生態系統及原生種造成傷害,且使水資源減少;還可能擠壓當地住民的生存空間,增加社會不平等。
例如中國政府耗資巨大的植樹造林計劃就浮現一些缺點:該計劃在十多年內,讓中國西南地區的林木覆蓋率增加32%、土壤侵蝕率下降45%,但大多數的新植林種都是由單一或少數幾個非原生種構成,#使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相較本地森林低了不少。加上數量暴增的新植木蒸散掉大量水份,使黃土高原半旱地區的河川流量下降,衝擊該區人口的用水;另外,大部分造林都種植在農地上,導致耕地減少24%,新植的二次林擠壓到農地,使居民被迫砍伐原生林來製造耕地,惡化了原生林的去林化程度:在造林計畫同一時期,該區具備高生物多樣性的原生林,其覆蓋率反而下降7%。
有鑑於此,Holl和Brancalion在評論中提出了4點,做為植樹或森林改良計劃的原則:
1. 減少森林砍伐和退化:與植樹相比,維護具碳匯功能的森林完整性更重要、且成本較低。G7國家對2019年亞馬遜大火的反應是提供金援造林,卻應把重點放在確實執行法律,維持亞馬遜原始雨林的完整。
2. 將植樹視為減碳方案的其中一個項目:不要放大期望,因為森林的固碳能力仍沒有定論,不同的變因估計出來的數字可以相差十倍。
3. 平衡生態和社會目標:要正視土地的商業用途,及具潛在收益的景觀條件,例如巴西的大西洋雨林非保育區的植樹計畫帶來的收益,是該地保育區的三倍、成本卻只有一半。
4. 計劃、協調和控管:與利害關係人合作,解決矛盾的土地使用目標,才能確保植林的效率。斯里蘭卡一項針對南亞海嘯後紅樹林恢復工作的調查顯示,75%的復育區內只有不到10%的樹木倖存。
好了,我們還是要感念地球媽媽提供我們各種資源予以我們成長,所以也是要好好善待地球,思考各種維護報恩以及維持環境資源的方式捏~
評論全文:https://reurl.cc/3D6Z1R
說說前文回顧:https://reurl.cc/9E6Qz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