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個按鈕,能讓你看到別人對你的 #評價 分數,你會按下去嗎?
這集 #黑鏡 讓我背脊發涼,但也提醒我人生最重要的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70的網紅DuckHug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剛看完黑鏡第三季的其中一集「終極玩家」,十分有趣的劇情,不看到最後不行。 #黑鏡 #終極玩家 #隨手畫...
黑鏡第三季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Terminator: Dark Fate)描述的未來,大概就是今日我們恐懼的那種未來: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機器人聰明過人、機器人佔領地球、機器人大舉戰爭、機器人追殺人類。只是,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機器人忽然間生出意識、長出良心、做出選擇、決定要保護人類,並且站在人類這一邊,與人類並肩作戰,對抗無良無情的機器人呢?
機器人的良心與選擇,在《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 2017),已經出現過,由Ryan Gosling飾演的K,最後產生良心、做出選擇,而成人之美。
在《魔鬼終結者:黑暗宿命》裡,也有類似的討論,機器人有發展成冷酷無情沒有轉圜餘地的恐怖殺手,也有可能因緣際會發展成有人性有情感(雖然跟人類還有段差距)的新型機器人(或說「心型」機器人),願意為人類的理想與美好而犧牲,達到「成人之美」的境界。
雖然故事的假設會引起人類很大的共鳴,但是以我淺薄的判斷,「機器人有心有意識,也願意為人類犧牲」這種假設,根本是人類一廂情願的幻想,根據數據與程式行事的行動機器,要真能長出「心」與意識,是不是要運氣好到剛好巧合觸電突變,不然就是有人類在還沒被殺光之前,創造出機器意識開導程式,特意引導機器人?
這類「無機物有機地長出心識與意識的故事」,並非只是科幻電影才有興趣思考的問題,在童話故事裡,同樣也有「無機物最終總會有意識」的人性期待,例如小木偶皮諾丘的故事,還有《綠野仙蹤》裡的機器人變成有心人。
《魔鬼終結者:黑色宿命》的動作戲,的確刺激精彩,上山下海、高空深水、公路工廠等等,每種情境的打鬥都讓人緊張萬分,更妙的是,竟然在激烈的追殺與動作之後,還能意想不到地把人逼出幾滴眼淚。
如果看過1984的《魔鬼終結者》(Terminator)與1991的《魔鬼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知道 Sarah Connor、John Connor、和T-800型號的魔鬼終結者,三者之間的關係,肯定更能被每個與前兩集相互呼應的細節設計更有感受。
在2019的《魔鬼終結者:黑色宿命》中,最讓我喜愛的角色,是飾演從未來來到今日的強化型人類Grace,由Mackenzie Davis飾演,一位非常高挑又纖瘦的女生,幾乎跟阿諾一樣高。Davis在劇中有許多動作的表演,也有表現真心的內心戲,相當讓人喜愛。
開始注意到Davis,是由2016年《黑鏡》第三季第四集的《聖朱尼佩洛》(San Junipero)開始,Davis在劇中是個靦腆白皙的女孩,與一位黑人派對女孩墜入愛河,最後必須做出一些違反人性的決定。
第二次注意到Davis是在《銀翼殺手2049》,飾演K在市場認識的阻街女孩,曾經來到K與Joi的家中,與Joi合體(類似《雲端情人》的劇情),讓Joi有肉體可以與K親熱。
第三次不只是注意,而是成為Davis的影迷,就在2018的《厭世媽咪日記》(Tully),當時她是莎莉·賽隆年輕時期的分身,一個溫暖、溫柔、有思想、又有主見的個性女孩。
飾演Sarah Connor的Linda Hamilton,還是樣的鋼鐵強悍,老當益壯,非常讓人喜愛,看著她與阿諾的互動,好有懷舊感喔。長滿白鬍子的阿諾,也是讓人看得好欣喜,這是我小時候看到的英雄組合,現在都是老人了,竟然還能有這麼強悍的硬個性。
最後,著名的 "I'll be back." 終於成為歷史。
黑鏡第三季 在 電影文學希米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才剛看完《蜘蛛人:離家日》(Spiderman: Far from Home, 2019),果真非常好看,難怪在戲院的檔期歷久不衰。好險,我有在大螢幕看到。
以前在看這類電影時,我們會以為這是科幻,但是現在看到這類電影時,不只明白這已經不是科幻,是現在,而且不免感到恐懼——真實與虛擬、真相與幻象,已經模糊到難以辨認,甚至,虛擬與幻象,已經真實到超越現實、取代真相、甚至成為真實(例如最後的新聞報導)。
這不是危言,光是想想現在的照相與直播,有多少影像呈現的是自然光下的真實人物;或者,我們每個人的臉書所看到的世界模樣,也已經在運算與控制之下,各自活在各不相同的平行世界與同溫幻象。
劇中的每個主要角色,都經歷過實相與幻象、真實與虛擬,並非好人不會使用虛擬,或只有壞人才愛操弄幻象。事實上,無關有意無意,也無關善意惡意,任何人都有可能因為現實的需求(蜘蛛人擔心別人知道他一會兒在紐約一會兒在布拉格),而不得不使用謊言(虛擬角色)。當然,最可怕的就是遇到黑心壞人刻意使用虛擬謊言,甚至把虛擬當作武器,只為了取得更大的私人利益。
《蜘蛛人:離家日》對我來說,幾乎是個預告,預告我們已經踏入虛擬/真實再也無法分辨的世界。今日我們所見的一切(尤其是在網路上),很有可能都是被操縱過的偏頗(請參考Netflix 的紀錄片《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或者是捏造(時常可見的假新聞)。
甚至,最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的是,當蜘蛛人完全陷在VR世界時,那根本就是《駭客任務》(Matrix, 1999)所描述的未來。換句話說,我們距離被電腦人控制的VR世界,或許已經沒剩幾步路。
那一層又一層的VR世界,一層又一層我們信以為真,甚至在裡頭又痛又怕的世界,不只能夠全面性地影響人類的心智、情緒、和判斷,甚至也能控制我們的心理與行為。這一現象該不會就是所謂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這宛若夢境的人生,或許就是虛擬的幻象,只是,這人生幻想是個太太真實的虛擬(人類認為的肉體世界),完全超越真實(物理世界根本就是個假象),以至於讓人毫無警覺,只能傻傻當真。
在《黑鏡》第三季的〈終極玩家〉(Playtest),講的是個類似的故事,一個做VR遊戲測試的年輕人,在進入一層又一層的VR世界之後,結果完全無法分辨現實與幻境,最後誤把幻境當現實,然後就活活地被嚇死了。
以前我把〈終極玩家〉當成是戲劇,但是在看完《蜘蛛人:離家日》,不得不相信,虛擬超越真實與幻境取代實相,應該已經是現在式了。蜘蛛人不就正在提醒我們嗎。
關於私心。雖然,《蜘蛛人:離家記》是個英雄故事,但是這次的英雄,比起與怪物打鬥的英雄,有更多內在的掙扎,因為彼得最終是在與自己私心挑戰。
不過,這一集蜘蛛人故事中,哪個角色沒有私心呢?蜘蛛人想跟女朋友告白、神秘法師貝克想要成為鋼鐵人第二,而神盾局局長,只是想~~(看到最最片尾的人一定知道)。
。。。。。。
之前會一直沒興致去看《蜘蛛人》,是因為Tom Holland實在不是我的菜,太年輕又沒肌肉,實在很難有興致。結果,今天跟一個十幾歲的小妹妹一起看,回家後她直稱蜘蛛人好帥,我終於懂了,原來Holland是少女的菜。
比起很多人的目標是去看Holland跟Zendaya,我倒是比較喜歡看美麗的梅姨。:)
黑鏡第三季 在 DuckHug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剛看完黑鏡第三季的其中一集「終極玩家」,十分有趣的劇情,不看到最後不行。
#黑鏡 #終極玩家 #隨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