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膈彎曲未矯正!難怪頭痛、鼻塞怎麼吃藥都治不好😭😭😭
「明明我小時候鼻子就動過手術了,怎麼現在還是鼻塞得厲害?」42歲張先生來診時說自己左邊鼻子老是塞住不通,到處求醫、做了過敏性鼻炎治療,也服用了益生菌……,但都不見效果,多年來只能用一側鼻孔呼吸。
初步檢視他的鼻子後,明顯可看到兩邊鼻孔大小不同,再經檢查後發現病患的整片鼻中膈歪到左邊。最後遂透過「結構式鼻整形」手術重新幫張先生的鼻中膈完整塑型,終於讓他恢復通暢呼吸。
✅將近八成的人都有 #鼻中膈彎曲!何時該治療?
之前提過容易導致長期鼻塞的原因,其中一個最常見的是下鼻甲肥大問題,另一個則是「鼻中膈彎曲」了。我們的鼻子藉由鼻中膈將兩個鼻腔分隔開來,就像把空間區分為左右兩側且支撐整體構造的隔間牆一樣,通常是在鼻子中央。不過,由於發育成長的過程裡會因為鼻中膈軟骨成長速度和鼻腔發育速度不一致,而出現自然的偏移,可以說大約70~80%的人都有鼻中膈彎曲現象。另有少數患者會因外傷或碰撞,造成後天的鼻中膈彎曲。
輕微的鼻中膈彎曲,其實並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當鼻中膈偏移情況比較嚴重,致使鼻腔有較大程度的堵塞時,就算病人沒有過敏性鼻炎,也會備受鼻塞、呼吸不順暢所苦,甚至部分病患還會有鼻子歪斜、不對稱等外觀變化,這時就需要比較積極地處理了。
此外,要是鼻中膈彎曲阻塞到鼻竇開口時,會比較容易有鼻竇炎的發生;壓迫到中鼻甲則會引發「#中鼻甲症候群」,導致病人每每感冒、鼻黏膜腫脹壓到鼻中膈彎曲位置時便會產生 #鼻源性頭痛;而長期過敏性鼻炎又合併有鼻中膈彎曲的人,也常發生一打噴嚏、流鼻水就頭痛的狀況。
✅鼻中膈矯正沒做好,當心鼻中膈穿孔、馬鞍鼻等後遺症
「藥吃了為何不會好?」由於鼻中膈的軟骨、硬骨在成年後都已定型,使用藥物雖能緩解鼻子堵塞不通症狀,但對於改善鼻中膈彎曲這種來自結構上的問題並無太大幫助,當然也就反覆鼻塞了。想徹底解決鼻子嚴重阻塞,通常需要根據鼻中膈彎曲的地方以手術方式來做矯正。目前臨床較常見的手術有「#鼻中膈鼻道成形術」和「#結構式鼻整形」。
「鼻中膈鼻道成形術」是傳統耳鼻喉科的常規手術,是將患者兩邊鼻黏膜從鼻中膈剝離後,再切除彎曲的鼻骨,最後把黏膜覆蓋回到原位。手術局部麻醉即可進行,隔天將填塞物清除後便可恢復,術後也不用放置固定板。
要注意的是,因鼻中膈具有支撐鼻腔整體結構的功能,所以鼻骨移除的多寡或位置都必須仔細拿捏,需將位在鼻中膈上方跟前方約1~1.5公分的L形鼻中膈軟骨保留好,否則手術完成反而造成鼻子變形了,比方可能出現鼻背下凹有如塌鼻子的「馬鞍鼻」,或是鼻頭下垂的「鸚鵡鼻」等等。
除此之外,「鼻中膈穿孔」也是可能的併發症之一,顧名思義是指鼻中膈破了一個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在鼻中膈移除骨頭時沒把兩邊鼻黏膜留好,導致黏合時中間產生空隙;或是手術時黏膜未受到損傷,但病人本身有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不佳,致使癒合能力低弱而產生破洞。如果鼻中膈穿孔嚴重的話,甚至會讓患者在呼吸時發出有如吹口哨的咻咻聲響。
✅「結構式鼻整形」一次解決鼻塞、塌鼻困擾!
「結構式鼻整形」是針對某些特定的鼻中膈彎曲所必須採取的鼻整形手術,由於是針對改善鼻道呼吸功能的整形,所以又稱為「功能性鼻整形」。這是將鼻中膈整個游離開後,再搭配自身的軟骨組織重新組裝、塑型的手術,一般來說鼻中膈彎曲位置偏前端與偏上端的病人可能就需要採取此手法才能完全矯正鼻中膈彎曲。進行此項手術必須全身麻醉,術後需在鼻樑覆蓋鼻外固定板約一週時間,以穩定鼻子外型;至於鼻塞症狀,病人術後約莫兩三天便可顯著感受到呼吸恢復通暢囉!
臨床上許多接受「結構式鼻整形」手術矯正鼻中膈的患者,不但就此改善了鼻部功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鼻子外觀也因為軟骨的適時填補而變得挺直、比例更好看,可說是一舉兩得!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儘管有患者在傳統鼻中膈矯正手術後會出現某些後遺症,但通常都在少數,大家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執刀醫師具備足夠的專業且經驗豐富,都能精確的診斷與評估,及時發現病患鼻中膈軟骨過軟或是保留下來的L型鼻中膈軟骨不夠穩固等問題,並透過適當方式處理,即可避免術後反倒出現鼻子坍塌、變形,或者還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的狀況。
#鼻塞
#鼻中膈彎曲
#鼻過敏
#陳亮宇耳鼻喉科
#台中耳鼻喉科
鼻甲肥大 吃 藥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是感冒或過敏❓❗長期鼻塞,恐是下鼻甲肥大惹的禍❗選對治療解方有助大幅緩解
一位二十出頭的男大學生來到門診,自述總是反覆感冒、長期鼻塞,經常都用嘴巴呼吸,就算已經看醫生、吃藥都不見成效。而在他一邊述說的同時,還伴隨著不佳的氣味,檢查後發現是下鼻甲肥大,最後經由微創螺旋刀手術治療。
「醫生,我的鼻子從來沒這麼通暢過!」幾天後男學生回診,說自己終於能用鼻子正常呼吸。從原本都是一個人來看診,兩個月後的他身邊已經有女朋友陪同前來囉!原來他因為口臭改善,終於成功擄獲芳心。
✅鼻子不通、用口呼吸,#下鼻甲肥厚 是元凶
鼻塞是臨床上十分普遍的症狀,而長時間為鼻塞所擾,因長期過敏性鼻炎所引起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這一類病人的下鼻甲因經年累月的發炎,以致出現過度肥大的現象。
其實,下鼻甲本是鼻腔中的正常構造之一,也就是大家照鏡子時可以看到的一顆粉紅色圓圓的軟組織,又可分成「外層-黏膜」、「中層-鼻肉」及「內層-鼻甲骨」三部分。當下鼻甲因長期發炎而導致鼻甲黏膜及鼻肉日漸肥厚時,便會造成鼻腔阻塞,導致空氣無法流通。打個比方來說,這就像家裡被大型家具堵住令人寸步難行一樣,在走道已經很窄迫的情況下,假使又有鼻涕等分泌物形成路障時,自然就更塞了。
下鼻甲肥厚患者在經由藥物治療後,若效果不佳仍有嚴重鼻塞的話,這時建議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以達到「減小下鼻甲體積」的目的。
✅解決惱人鼻塞免住院!認識2大門診主流手術
當家中被滿滿的家具佔據,你會怎麼做?先把不適當、多餘的部分移除,並非整個搬空,對吧!?針對下鼻甲肥大的手術治療,也是相同原理。手術不是把下鼻甲全部切除,而是要讓位在黏膜與鼻甲骨間的新生鼻肉變小,使鼻黏膜的正常功能盡可能被保留,讓它在空氣進入肺部之前仍能發揮過濾、加濕、循環及溫暖加熱等作用。
目前縮小下鼻甲體積的方式,包括開刀將下鼻甲部分切除、雙極電燒、雷射、溫控式射頻手術或微創螺旋刀等選擇,其中又以不需全身麻醉、於門診即可進行的「溫控式射頻手術」及「微創螺旋刀」兩種接受度較高,且能有效降低對鼻黏膜造成的傷害。
「#溫控射頻手術」:又稱為無線電波手術,是運用射頻發生器發出的電流產生熱能,使原本肥大鬆垮的下鼻甲組織因受熱縮小而變得緊實,因此又被喻為鼻甲肉的電波拉皮術。
「#微創螺旋刀」:此術是藉由極微小的旋轉刀片,搭配內視鏡操作,將肥厚組織攪碎後再吸除乾淨,進而使肥大鼻甲萎縮的做法。相較於溫控式射頻手術,這種術式可說是下鼻甲的抽脂手術。
上述兩種都是自費手術,對於鼻塞及過敏症狀的改善效果都非常良好。主要差異在於前者因鼻甲肉會有暫時腫脹的現象,術後鼻腔內會有略微的不適感,一般需要兩週的恢復期。而後者因為是直接將組織抽吸去除,等於鼻腔內被占住的空間馬上被清空,所以患者能有立即性的感受;加上少了熱能的傷害,不會腫脹也較少有出血狀況,通常幾天內便可享有清新舒暢的呼吸品質。
✅開刀後反而更難呼吸!「空鼻症」透過重建可緩解
有效改善鼻塞並適當保留鼻黏膜,是當前施行下鼻甲手術最重要的一環。臨床上曾碰過一些病人在其他院所接受傳統下鼻甲部分切除手術,結果不但沒好轉,術後反而出現吸不到空氣,鼻腔甚至散發出濃濃臭味的後遺症。經檢查後可以看到患者鼻腔極其空曠、通暢的典型症狀,即所謂的「#空鼻症」,又稱「#萎縮性鼻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病人的下鼻甲被過度切除,包含鼻黏膜和鼻甲骨等都遭受到破壞的關係。儘管整個鼻腔變得相當寬敞、毫無阻礙,可是卻失去了黏膜組織既有的過濾及濕潤空氣等功能,也容易因沾附外來的髒污而發出臭味;加上缺乏鼻甲骨的導流作用,導致吸入的空氣會在鼻腔內部亂竄,無法順利進入喉嚨、氣管與肺部,所以患者經常會有鼻塞感或吸不到空氣的感覺。
雖然「空鼻症」的發生機率不高,但要是一旦發生則會變成不可逆的傷害,對日常生活影響甚鉅!所幸,空鼻症並非沒有解決之道。過去會採用縫合一部分鼻孔,或在下鼻甲位置放置棉球填塞鼻腔以產生阻力的方式,讓病患呼吸較為順暢。有鑑於這兩種做法難免有所不便,現在則發展出下鼻甲整形重建的療程,一種是將玻尿酸或脂肪注射到原本鼻甲肉部位,讓組織變大一些;第二種則是從耳朵或肋骨等自體組織取出小軟骨,移植到鼻腔側壁,也就是讓很空曠的鼻子縮小、變窄來幫助改善。雖無法回復到最初正常的鼻腔狀況,但難以呼吸、嚴重鼻塞的困擾都能緩解不少哦!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長期鼻塞除了會造成呼吸中止症、嗅覺不靈敏之外,口臭也是很常見的現象,若經專業醫師診斷為下鼻甲肥大,透過手術都能見到不錯的效果。另外,由於引發鼻子過敏的「後鼻神經」密集分布在下鼻甲部位,因此有些患者在接受手術縮小下鼻甲的體積後,亦可同時阻斷後鼻神經,使身體對過敏原變得比較不敏感,過敏症狀因此能獲得七至八成的改善,可說是一舉兩得!建議大家若有長期鼻子塞住不通問題,應多多尋求有信譽且具專業經驗的院所諮詢了解,讓進步的醫療技術助你早日重拾暢通無阻的生活。
#鼻塞
#鼻過敏
#下鼻甲手術
#溫控射頻手術
#微創螺旋刀手術
#陳亮宇耳鼻喉科
#台中耳鼻喉科
鼻甲肥大 吃 藥 在 侍懷鳳 ERICA SHE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的醫療體系絕對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完善❤️
前兩日終於完成心願,將鼻甲肥大跟鼻中隔彎曲的事情解決。因為懷弟弟的時候賀爾蒙改變影響而日漸肥大的鼻甲肉讓我每天依賴鼻噴劑才能呼吸,半夜藥劑失效會沒法呼吸嚇醒之外,依賴性使用鼻噴劑已經變成慢性鼻炎。產後又因為哺餵母乳跟照顧孩子和店裡,實在分身乏術抽不出時間去手術。
謝謝好友推薦的醫師,謝謝先生跟婆婆顧著家裡跟兩個孩子,謝謝娘家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全員出動陪我去完成這個小小的手術。
這一次由台北馬偕耳鼻喉科主任李國森醫師操刀,李醫師非常的溫柔專業與耐心看診,所以他的診間總是爆滿。入住馬偕是好不容易排到的床位,雖然想要單人房但是有床位就不錯了。從早上十一點等到晚上八點才確認有一雙人房床位釋出讓我去報到。
入住的這三天兩夜,真的讓我由衷欽佩醫師與護理人員的偉大與辛勞,日班夜班的照顧無微不至。連送我去做檢查送我去刀房的阿姨途中我們聊天,得知她們每天光是運送病患要走8000 多步。
隔壁床的奶奶胸腔積水呼吸不順,護理師與醫師也都很溫柔的看看要如何讓奶奶更舒服一些。
李醫師更是早上七點查房後就開始一整天的手術,據說是開了7位病患。晚上下刀之後約莫八點又來看我的復原狀態。隔天一早又是七點半查房。醫師跟護理師到底有沒有在休息....在這麼密集的上班,還是和顏悅色的跟每一位病患解釋著重複的注意事項跟護理每一位的病情。
我們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以前在日本、香港、上海、新加坡、紐約與歐洲工作時,難免會感冒生病。那才是真的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
在紐約發燒感冒拿消炎退燒藥在有學生保險的情況下花了380 塊美金。在上海找台灣人開的醫院,咳嗽感冒拿藥人民幣600 元。在新加坡牙齦發炎差點被騙要割除牙齦肉要價新幣1000元(台幣約兩萬)。歐洲更不用說了,我乾脆自己去藥局買藥。
關於手術的費用,自費的全身麻醉(6000元)與選用術後比較好可自行吸收的止血棉nasopore (單邊3750,共7500),三天兩夜的住院費與手術費用總和是NTD 22,500。
你覺得在美國要多少錢呢?
據說是要美金7000元以上,隨隨便便就是20幾萬台幣。
再看看這幾天新聞報導醫師染上新冠肺炎的消息,卻遭到網民撻伐說一定是他防疫SOP沒做確實....。我真的替醫師們叫屈。在第一前線保護著大家,如此辛苦的醫師與護理師,真的需要大眾多一點的支持與鼓勵,不要再無理取鬧了。我們的台灣醫療體系之完備,台灣已經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安全的地方。
最後謝謝朋友們的關心,也有很多網友問我鼻中隔手術的問題,我一次解答。
這次的手術除了術後些微頭暈,鼻子有塞止血棉只能用嘴巴呼吸,口腔超級乾,吃東西也一點味道都沒有,鼻子滲血換紗布和血流到喉嚨不時吐出幾口之外,沒什麼太不舒服的地方。傷口第二天就不大痛了。術後第四天或第五天回診會吸出部分的止血棉,屆時鼻子就應該比較能呼吸了。
鼻中隔矯正手術健保有給付局部麻醉,但據說局部麻醉還是會痛,而且會感覺到鼻骨被敲斷的震動跟聲音,我實在是太不想面對這些所以加錢選擇全身麻醉喔 。全麻唯一缺點應該只有要插氣管,氣管拔出來之後喉嚨會蠻痛的。
總之我已經好很多了,小小手術復原良好。 謝謝大家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