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想] #清明節快樂~阿為甚麼台灣的墓要長這樣? / 李長潔
.
#hi祖先 #龜甲 #墓 #每年必備科普一下
.
掃完墓,睡一覺醒來,突然想到我昨天爬到墓頂拍全家福一事,然後,莫名其妙產生一個疑問: #為甚麼我們台灣的墓要長這樣啊,不是很浪費空間嗎(?)。於是找了一下資料...
.
■ #台灣墳墓的形式
.
台灣的墳墓形式叫做 #龜殼墓或龜甲墓,或是椅子墳,是取形意,看起來就是隻龜,或是,一張交椅(厚高前低,有圓弧椅背)。墓的頂部為烏龜殼狀,龜殼下面埋著死者的棺材。而龜殼的頭部位置豎立著死者的墓碑,墓的外側有一圈 #Ω型 的石頭圍著。廣泛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的一種墳墓樣式。
.
■ #龜甲墓的工法
.
此墓的形式歷史可能可以上溯至北宋。而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丁未秋,工部侍郞溫陵何喬遠所撰《福平山志》,亦提到予嘗至其處,見九墳齊列,作龜體,莆人謂之九龜,這是關于福建龜殼墓的較早記載。
.
不過龜殼墓在福建的成形有可能更早,各地尚保存不少使用三合土技術(是三種材料經過配制、夯實而得的一種建築材料,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三合土)的宋元時期家族祖墓,雖然這些墳墓屢次經過族裔的整修,但仍然還能看出一些形式與功法上的痕跡。
.
■ #環境風水觀
.
典型的墳墓形制之結構形態及風水觀念內涵。墳墓的營造樣式具有承氣接脈、制泄煞氣、收迎水等功用,被視為直接關涉著風水吉凶和人事禍福。「#椅子墳」或「#交椅墳」、「#龜殼墓」或「#類龜殼墓」等民俗用語,契合了當地人所賦予墳墓樣式的「#關鍵象徵」。
.
若論實際功能,中國東南地區的地形地貌以丘陵或河谷小平原為主,應該是考慮到防水護墳的物理功能,椅子墳和龜殼墓的墓丘造型雖然各異,但其墓后墩或墳圈基本上采用接近上半圓的形式,或單重、或多重,并呈緩坡式降低。半環形的Ω結構,應該是防護煞氣(氣候變化)對墳塋(中間祖先住的地方)的沖擊,對應有颱風、多雨沖刷、山坡滑動的地裡模式。
.
小編好無聊,連這個都要講(抖)。不過,如果你有去過沖繩,應該偶而會看到路邊墓地,跟台灣的一模一樣,有龜甲墓,也有屋型墓(防潮、方便保存、方便祭祀、以家族為單位),可以從死亡文化看見區域的文化傳播(或是在類似的環境型態下人類社會對應出類似的創造)。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的聖地] 第二尚氏王統的玉陵:談談破風墓 / 李長潔 . #首里 #玉陵 #那霸 #琉球王國 #沖繩 . 雄偉壯觀的首里城,是觀光客來到沖繩那霸必定會拜訪的地方。於首里城中走到有點鐵腿後,很多人應該都會放棄再花個5分鐘走到隔壁的玉陵去看看。其實玉陵是琉球歷史中相當重要的史跡,是琉球第二尚王統的王...
龜甲墓的工法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認真想] #清明節快樂~阿為甚麼台灣的墓要長這樣? / 李長潔
.
#hi祖先 #龜甲 #墓
.
掃完墓,睡一覺醒來,突然想到我昨天爬到墓頂拍全家福一事,然後,莫名其妙產生一個疑問: #為甚麼我們台灣的墓要長這樣啊,不是很浪費空間嗎(?)。於是找了一下資料...
.
■ #台灣墳墓的形式
.
台灣的墳墓形式叫做 #龜殼墓或龜甲墓,或是椅子墳,是取形意,看起來就是隻龜,或是,一張交椅(厚高前低,有圓弧椅背)。墓的頂部為烏龜殼狀,龜殼下面埋著死者的棺材。而龜殼的頭部位置豎立著死者的墓碑,墓的外側有一圈 #Ω型 的石頭圍著。廣泛分布于浙江、江西、安徽、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的一種墳墓樣式。
.
■ #龜甲墓的工法
.
此墓的形式歷史可能可以上溯至北宋。而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丁未秋,工部侍郞溫陵何喬遠所撰《福平山志》,亦提到予嘗至其處,見九墳齊列,作龜體,莆人謂之九龜,這是關于福建龜殼墓的較早記載。
.
不過龜殼墓在福建的成形有可能更早,各地尚保存不少使用三合土技術(是三種材料經過配制、夯實而得的一種建築材料,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三合土)的宋元時期家族祖墓,雖然這些墳墓屢次經過族裔的整修,但仍然還能看出一些形式與功法上的痕跡。
.
■ #環境風水觀
.
典型的墳墓形制之結構形態及風水觀念內涵。墳墓的營造樣式具有承氣接脈、制泄煞氣、收迎水等功用,被視為直接關涉著風水吉凶和人事禍福。「#椅子墳」或「#交椅墳」、「#龜殼墓」或「#類龜殼墓」等民俗用語,契合了當地人所賦予墳墓樣式的「#關鍵象徵」。
.
若論實際功能,中國東南地區的地形地貌以丘陵或河谷小平原為主,應該是考慮到防水護墳的物理功能,椅子墳和龜殼墓的墓丘造型雖然各異,但其墓后墩或墳圈基本上采用接近上半圓的形式,或單重、或多重,并呈緩坡式降低。半環形的Ω結構,應該是防護煞氣(氣候變化)對墳塋(中間祖先住的地方)的沖擊,對應有颱風、多雨沖刷、山坡滑動的地裡模式。
.
小編好無聊,連這個都要講(抖)。不過,如果你有去過沖繩,應該偶而會看到路邊墓地,跟台灣的一模一樣,有龜甲墓,也有屋型墓(防潮、方便保存、方便祭祀、以家族為單位),可以從死亡文化看見區域的文化傳播(或是在類似的環境型態下人類社會對應出類似的創造)。
龜甲墓的工法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海的聖地] 第二尚氏王統的玉陵:談談破風墓 / 李長潔
.
#首里 #玉陵 #那霸 #琉球王國 #沖繩
.
雄偉壯觀的首里城,是觀光客來到沖繩那霸必定會拜訪的地方。於首里城中走到有點鐵腿後,很多人應該都會放棄再花個5分鐘走到隔壁的玉陵去看看。其實玉陵是琉球歷史中相當重要的史跡,是琉球第二尚王統的王陵。
.
玉陵建造於1501年,尚真王為尚円王遺骨改葬所建。玉陵進入墓室前,共分外庭與內庭,規模顯得開闊。墓室則分為東室、中室、西室,主體空間由自然岩壁構成,外部則由岩塊組構,成為一「破風墓」形式,也就是看起來像一個房子的模樣。中室為洗骨前用來停放靈柩的空間,而東室則是洗骨後的國王與皇后,西室則為親屬家人。關於沖繩的「洗骨葬」,可以見我在《琉球的死亡工藝:厨子甕》裡的論述。玉陵理頭躺著皇室的詳細歷史,我們略過不談,我比較有興趣的事,「破風墓」的這個形制。
.
▓ #玉陵的重要性
.
玉陵對沖繩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不過目前琉球王國皇室陵墓的研究,算是非常不足夠,大部分的民俗研究僅針對常民墓制與祭祖制度(安里進,2011),這還挺令人訝異的。歸咎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現代研究體系在沖繩發展略晚,另方面則是因為在二次大戰前,國王陵墓是絕對不可能被打開來做研究。因此,除了風葬墓、穴墓等自然外露的狀況,否則很少被實際進行調查。
.
戰爭反倒成為玉陵被研究的契機,由於琉球政府文化保護委員會在1956年試圖估算戰爭對沖繩本地文物的損害,於是針對玉陵進行了調查,並在打開陵墓後,展開琉球皇室陵墓制度的討論。在2000年時,玉陵則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為「琉球王國相關遺產群」(琉球王国のグスク及び関連遺産群),與首里城、中城城等並列。
.
▓ #王統破風墓的典型
.
玉陵建造在石灰岩山坡的北側,以自然洞穴為基礎而建成墓室。墓室為東、中、西三連棟,形成巨大的墓室,並以灰黑色的磚瓦來表現茅草屋頂,各牆面則塗著泥灰來呈現白淨色澤。東室較為高聳,為兩層的建築,中室與西室則為一層。基本上玉陵的形象便是一座城寨宮殿。
.
有著廣闊的御庭是皇室陵墓的宮殿化的重要特徵,內庭與外庭的空間格局撐托出墓室主殿的宏偉,尤其在鋪上白色的細砂後,看來更加巨大。仔細地比較兩個庭院的細砂,居然略有不同,按資料上來看,外庭鋪得是白色的珊瑚沙粒,而內庭則是更為細緻的海砂,內庭是只有皇室才能進入的聖域。並且在明治時代以前,僅只有皇室能夠使用這個造型。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形制,雖然是近世翻修,但大抵上還是保存著16世紀的模樣(安里進,2011)。
.
▓ #沖繩最多的墓形
.
這種看起來像是房子的破風墓,在明治時代後被一般沖繩居民大量運用,是現在沖繩最常見、數量最多的墳墓形式,也稱為「家形墓」。去過沖繩的大家,一定對到處都可以見到的墳墓感到奇異,對於傳統琉球人而言(其實大部分的人類社會都是),親屬死亡後時常是直接安葬在居住處附近,而現代社會則將將人人都會面臨的死亡排除在日常生活場域之外,管制個人墓地隨意開發,集中管理人的死亡。像是沖繩在1960年代後便不再隨意,而是由靈園集中管理(前田一舟,2011)。
.
破風墓的家屋形象,是希望墓屋能夠像家屋一樣,既使在死後的世界也能跟家人一同居住,三角形的屋頂造型,有抵擋風雨的功能,建築工法的概念來自中國的「搏風板」,傳到沖繩後,便從「搏」轉為類似的發音「破」。在沖繩,破風墓的歷史比龜甲墓來得更加久遠,不過,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一定對沖繩的龜甲墓感到十分熟悉,我媽也說:「啊這不就跟台灣的墳墓一樣」,所以我們下次再來談談沖繩的「龜甲墓」吧(完全不管人家有沒有興趣啊XD)。
.
#參考文獻
.
1. 安里進. (2011). 琉球王国の陵墓制―中山王陵の構造的特質と思想.
2. 前田一舟. (2011). 墓の形態とその変遷--沖縄本島中部・屋慶名の事例. 沖縄国際大学社会文化研究, 12(2), 21-64.
-
-
攝影/文字:李長潔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龜甲墓的工法 在 [海的聖地] 首里玉陵:論破風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在沖繩,破風墓的歷史比 龜甲墓 來得更加久遠,不過,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一定對沖繩的 龜甲墓 感到十分熟悉,我媽也說:「啊這不就跟台灣的墳墓一樣」,所以 ... ... <看更多>
龜甲墓的工法 在 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的一種墳墓樣式。 . #龜甲墓的 ... 的推薦與評價
龜甲墓的工法. 此墓的形式歷史可能可以上溯至北宋。而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丁未秋,工部侍郞溫陵何喬遠所撰《福平山志》,亦提到予嘗至其處,見九墳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