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下一代和美國pk科技,能贏在起跑線上嗎?
分享一篇我的好朋友談教育的文章,作者郝景芳是大陸知名新銳科幻作家、教育企業「童行學院」的聯合創始人,比較東西方在兒童基礎教育思維上的差異,探討我們的下一代需要什麼、而我們能為他們做什麼?
文章轉載自郝景芳的微信公眾號:晴媽說(id:qingmashuo),已獲作者轉載授權。
前一段時間,有一所學校招生的新聞悄無聲息佔據了很多關注教育的人目光C位,紛紛議論:如果是你,會送孩子去這所驚世駭俗的學校嗎?
▎從一所學校引發的討論
這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呢?原來是矽谷鋼鐵俠 Elon Musk 埃隆.馬斯克給自己孩子建立的私人小學,現在對外公開招生了。
消息一經發出,瞬間擠破頭。加州有1000個以上家庭遞交了申請。 (注意!這只是本校Ad Astra的分校Astra Nova,雖然課程和模式照搬了本校,但畢竟只是子品牌,就已經如此轟動了。)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所學校入學考什麼:
試題一:首次殖民火星任務需要一位隊長。以下為六位候選人自評及他評的創造力、合作力、尋找資源力、定力、學習力、體力、意志力,七個方面的數值。
1.1 請問哪位候選人最適合擔任隊長來完成以下任務: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兩年後返回地球。”
1.2 如果任務變成以下,誰又更適合:
“存活並在火星建立基地,使用火星的資源建立能源工廠。永久待在火星並等待三年後第二批殖民者。”
1.3 我們是否應該派人去殖民火星?為什麼?
試題二是一款自創的策略桌遊,讓孩子跟對手對戰二十次,摸清桌遊規律,並尋找出最佳策略。
哇哦,這樣的入學測試題,是不是耳目一新呢?你家小朋友會如何回答呢?
馬斯克原本建立的Ad Astra學校,只是給他的SpaceX員工家的少量小朋友辦的”子弟校“,也算是承襲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企業辦校“的優良傳統,有著濃濃的SpaceX企業風。那麼這所學校日常如何教學呢?
Ad Astra的學生:
- 不分年級:8-14歲的孩子一起上課
- 側重科技:學習的科目主要是編程、AI、倫理和工程
- 練習創業:每人都會建一家虛擬公司,使用學校的虛擬貨幣進行創業和交易
- 接受複雜性挑戰:模擬、案例研究、製造和設計項目、Astra Nova開發的實驗室和企業合作夥伴;學生被複雜性和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所吸引。
- 每年更新:每年根據學生和每個項目、實驗室、討論或戰略計劃的經驗教訓來重新設計。
- 讓孩子們喜歡上學:如果學生被認真對待,他們的時間被充分利用,會怎麼樣呢?
哈哈,就是赤裸裸地培養科技創業企業家啊!說不准其中就有SpaceX的繼承人,或是下一代矽谷獨角獸公司創始人。
很想了解一下,這樣直奔主題、前沿酷炫、自由創新、前途未卜、不走尋常路、偏科嚴重的學校,如果是你,會給孩子報名嗎?
▎從科技之爭引發的思考
Ad Astra對科技的重視,讓我們想到近期另一個持續火爆的話題:中國大陸的科技和西方發達國家之間到底有多大差距?
我們都知道,自從去年華為被美國針對性封鎖以來,中國科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敵人像窮凶極惡的野狼一樣圍追堵截,而我們在關鍵性技術——尤其是芯片上——受到了極大掣肘。美國進入了麥卡錫主義,對所有與科研有關的華人採取排擠和封鎖政策。這讓人議論紛紛、憂心忡忡、怒氣沖衝。
這引發了很多討論:大陸和發達國家的科技差距,最主要的來源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寫過兩篇文章,從資金投入、資金結構、產業結構角度進行了分析:《創新中國仍然缺失的必要環節》和《特朗普貿易戰,為什麼是個教育問題》,在此不多展開。
在此只想分析一種說法:“中國科研起步晚、投入少,暫時落後很正常,只要持續花錢投入,假以時日,一定能全方位超越歐美髮達國家。”
這種說法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問題:如果認為中國20年後科研水平將全方位超越歐美發達國家,那就意味著,20年後,中國的科研主力軍實力水平要全面超越於歐美髮達國家科研主力軍之上,進一步推論,這就意味著,今天10歲的中國孩子,未來的科研能力要全面超越於今天10歲的歐美孩子。
是這樣嗎?我們的少年真能贏在科研的起跑線上嗎?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書:《Cycles of Invention and Discovery——Rethinking the Endless Frontier》,是一本深入回顧科學和科技創新的研究,有不少紮實的工作和洞見(尤其推薦其中講貝爾實驗室的部分)。
這本書裡詳細回顧了現代半導體和通信工業的發展歷程,其中重大的成果節點包括:
- 1956年諾貝爾獎(1947/48年成果):晶體管的發現/發明;
- 1964年諾貝爾獎(1954/58年成果):量子電子學的發展引發激光的發現/發明;
- 1985年諾貝爾獎(1980年成果):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 1998年諾貝爾獎(1982年成果):帶有分數電荷的新型量子流體的發現;
- 2000年諾貝爾獎(1957/63/70年成果):半導體異質結構的發明;
- 2009年諾貝爾獎(1966年成果):光纖波導的發明;
可以看得出來,這裡面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現象:
1)發達的信息工業背後,是強大的基礎研究作為水下冰山;
2)發現和發明往往先於工業應用很多年。
晶體管的發現/發明(1948年)先於英特爾公司成立20年(1968年),更早於286芯片上市(80年代)。再往前追溯,晶體管的前身電子管,是1884年的想法,1904年的專利。是100多年持續不間斷的強大的基礎研究才導向今天發達的工業應用。那是什麼力量帶來了這樣強大的基礎研究?
基礎研究不同於應用研究。應用研究通常是把所有能獲取的科學成果整合在一起。結果是可控的、時間是可控的、成本是可控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基礎研究不是這樣。基礎研究方向是完全不確定的,它的目標就是發現和理解,是向未知前行。站在歷史節點上,我們會發現:
半導體的發現不是為了電腦,是法拉第發現了異常電阻現象;電磁波的發現不是為了手機,是麥克斯韋從數學上整合電現象和磁現象;流體力學方程不是為了飛機,是伯努利為了解釋水流速不同的現象;激光的預言不是為了光纖和武器,是愛因斯坦發現的光電效應和量子力學能級理論的推演。
所有這些帶來劃時代改變的重大發現,都是為了解釋自然現象、探索基本規律,背後是抽象思想帶來的快感,是科學家對自然不斷追問的樂趣。
▎教育系統需要作出的改革和困難
從前面的梳理我們可以看到,真正劃時代的重大發現,都是去解決未知問題。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讓學生練習的都是“解決已知答案的問題”,而不是“解決未知答案的問題”。我們練就了孩子們猜測出題人心思的能力,但是真正面對複雜未知的自然,該如何思考和探索,孩子們是毫無概念的。
真正好的基礎教育,是讓孩子學習探索未知問題。這種教育需要教孩子的是探索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記住答案。
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如果你想教別人如何使用引擎,你應該把引擎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動手拆卸,而不是簡單地在教科書上閱讀螺絲刀和汽車的知識。如果一個孩子把引擎拆開,他們會明白所有的部分是如何一起工作的,他們會明白整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告訴孩子電磁感應定律是什麼,然後讓孩子通過左右手定則做練習題,而真正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應該反過來:讓孩子理解法拉第到底在探索什麼問題,他觀察到什麼,他是怎樣想問題的,是怎樣提出理論猜想,怎樣做實驗驗證,遇到什麼挫折,又是怎樣找到答案,最後得出電磁感應定律。
也就是說,傳統教育是從知識出發,培養創新者的教育是從探索出發,讓知識作為結果。
我們有多少課堂帶孩子了解過科學定律的發現過程?我們有多少學生知道,胡克是為什麼研究彈簧?伽利略是為什麼研究慣性?如果不知道科學探索背後的思維邏輯,就很難做出未來的創新。可是引領孩子探索知識的發現過程太花時間了,沒有哪個課堂有這樣的耐心。
對比中美教育創新,會發現,我們的基礎教育改革實在是太慢了、太難了,不要說一所像Ad Astra這樣顛覆式創新的學校,就連做一些教材和教學法方面的改革,都舉步維艱。
制度政策先不說,人才培養方面,能夠做“以問題為引導”“探究式教學”設計的老師就十分稀缺;考核方式方面,目前之所以只強調應試,是因為其他教學方式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給舞弊開了口子;教育出路方面,現在仍然只有高考一條路能導向好的職場發展,缺乏和新興職場發展的鏈接;社會環境方面,現在整個大環境都急功近利,讓父母也充滿焦慮。這些方面都讓真正開創性的教育探索困難重重。
▎致力培養下個時代的革新者
我之所以創辦童行學院,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做一些面向下個時代培養創新者的事情。辦學校不容易,我們就辦課外學校。
童行學院採取線上課的方式,給孩子項目制的實踐機會,培養孩子知識、視野、思維,並讓孩子感受並學習科學、人文、藝術背後的思維方法。童行學院的所有課程和引導理念,都是以問題為出發,問題驅動的學習。我們在時空之旅課程裡,帶孩子探訪科學家,回到科學發現的現場,跟科學家一起發現知識。這種“問題驅動——激發好奇——引導思考——培養思維——學習知識”的教學思路,是一種從根本出發的教學方式。
在童行學院的“火星探索”項目制學習營中,有一個環節是讓孩子探索“如何讓火星車減速,安全抵達火星”。我們讓孩子準備一個煮雞蛋,用生活中各種能想到的材料,想辦法讓煮雞蛋從高空中落下而不摔碎。孩子通過動手,再和老師討論,會真正理解火星探索過程中的挑戰,也會對重力/空氣阻力/緩衝等等物理概念充滿好奇,熱情發問。
我們希望有更多同路人參與,我們會積極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也希望更多家庭和孩子加入我們。
「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公民不下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新聞] 學測指考公民爆難台大新生重作照錯-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101學測社會詳解的彩蛋和評價,YOUTUBE - 電影和影城推薦 ... 的評價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107指考歷史詳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107指考歷史詳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110學測歷史重點複習直播 - YouTube 的評價
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公民不下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槍枝管制】
今年8月,美國俄亥俄州、德州在24小時內相繼發生公共場所的無差別槍擊案
一如往常再度掀起加強槍枝管制的聲浪、激起對立
.
美國平民擁有的槍枝總數,將近全球槍枝總數的40%
平民擁槍率約每100人就持有88支槍
.
美國因為移民國家的特殊歷史因素,在法律上保障了人民擁有武器、能進行自我保衛的權利與自由。
然而,雖然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所述「紀律嚴明之民兵團,為保障每一自由州之治安所必需,故不得侵害人民攜帶武器之權利」通常被引為擁槍為人民權利、合法的依據,其實這條法律被大法官解釋、明確宣告人民依憲法修正案享有個人擁槍權,是最近十幾年內才確立的判例
.
雖然美國各州槍枝法規不一,例如關於「可否在公眾場合公開持武」、「合法持武的場所範圍」、「槍枝彈藥買賣和保管使用的限制」等詳細規定可能會因為地區而有所不同,原則上「擁有槍枝」是全國性被允許但須受各地法律規範的。
.
除了憲法模糊的解釋空間,現實中還有許多政治與利益因素,導致槍枝管制議題在美國時常被擱置拖延、難以討論、難以解決。
例如,鼎鼎大名的「全國步槍協會(NRA)」就是個對美國政壇極有影響力的團體。他們積極透過政治獻金、遊說、教育推廣、政治與法規廣告等持續推動擁槍權。
.
在美國,槍枝問題不只是跟暴力犯罪、自殺率高低有關的議題,也牽涉人民自我防衛、農牧打獵、休閒娛樂等面向的需求或權利,更是人民權利與生命價值隨著社會變遷,爭議的熱點所在。
.
#socialclassonline #公民不下課 #學測 #指考 #讀書 #升學 #時事 #社會議題 #社會科 #考題 #國際時事 #美國 #槍枝 #槍枝管制 #擁槍權 #槍枝法 #歷史 #自我防衛 #民兵團 #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 #USAFirearms #TheUnitedStates #history #Gunlaws #gunownership #Guncontrol
#gundeaths #history #全國步槍協會 #NRA ⠀⠀ ⠀⠀⠀⠀ ⠀⠀⠀ ⠀⠀⠀⠀ ⠀⠀⠀⠀⠀⠀⠀⠀⠀⠀⠀ ⠀⠀⠀⠀
.
➤ 參考資料
・關鍵評論:美國槍管爭議︰立憲原意容許人人攜槍?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0247
・BBC: 賭城槍擊案——美國控槍的五大障礙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1507040
・風傳媒:一場又一場屠殺之後,美國共和黨終於推動槍枝管制https://www.storm.mg/article/1567493
・Pew Research Center: What the data says about gun deaths in the U.S.
https://www.pewresearch.org/fact-tank/2019/08/16/what-the-data-says-about-gun-deaths-in-the-u-s/
・風傳媒:無數人命換不到槍枝管制?》大規模槍擊案傷痛未癒 德州進一步放寬槍械法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96834
・地球圖輯隊:全球擁槍大調查 猜猜哪國平民有最多槍?https://dq.yam.com/post.php?id=9476
➤ 圖片來源:
・ABC News: Us mass shooting in 2019
https://abcnews.go.com/Politics/heres-2020-democrats-differ-gun-control/story?id=62970498・Publicdomainvectors: Gun with america flag
https://publicdomainvectors.org/en/free-clipart/Gun-with-American-flag/38271.html
・Wiki: NR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NRA_self-made_free_logo.svg
➤ Icon來源:
・Gun: By Flatart, PK
https://thenounproject.com/search/?q=gun&i=2928772
・Gun: By Tatyana Kyul, RU
https://thenounproject.com/search/?q=guns&i=122401
・Shooting: By Symbolon, IT
https://thenounproject.com/search/?q=shooting&i=1101902
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吃貨的十萬個為什麼》什麼想當工程師?覺得自己很適合?覺得比較容易留在英國工作?覺得很有興趣?
如果有一直在發露我的粉絲應該會知道,其實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故事。有興趣知道完整詳情的人可以去看我pixnet的文章
http://wmf1213.pixnet.net/blog
簡單來說,從我小時候到現在,想法一直在改變,而且每次都是巨大轉變,當然大部分想要的事情,還是都完成了!這也讓我自己覺得有點驚嚇過度!小學的時候上電腦課,也覺得滿喜歡學怎麼使用軟體,尤其我很喜歡PowerPoint 當時還用它來做了簡單的投影片(數碼寶貝),而且小時候也喜歡打電動,喜歡玩電腦,就會想知道更多電腦的東西。上國中開始打線上遊戲,也開始使用金手指開外掛玩牧場物語,用GBA模擬器,因為我沒有GameBoy T.T 總之我從小就是個阿宅
上了高中後看了一部日劇《天才駭客F》三浦春馬演的,當時覺得很帥,其實一度想念自然組,但因為數學競試的成績太爛,擔心自己高二被丟到後段班,加上數學老師一直說,你數學這麼爛不要念自然組,我們高中又是以社會組出名的,學校的自然組班級少的可憐,當時自己也沒主見,大家都這樣講,就選社會組好了。反正我對歷史也很有興趣,然後學測放榜後我沒申請任何一間學校,因為我覺得我考得太爛想拚拚指考,然後指考也考得很爛,不知道要填啥,但我知道我不想念什麼,我不想念會計、財金、中文、英文系之類的,然後就選了歷史系。我從小即使不知道自己要啥,但很了解自己不要啥!就是那種,什麼都不要類型的人,超級麻煩!
一開始我並不是特別想當工程師,只是覺得在科技業工作還不錯,而且大家都說進科技業女生很吃香,然後又自由,同事人又Nice(各種傳聞),大學畢業後做海運OP又做的很煩,想說應該要念個研究所(我原本大學畢業前就想唸研究所,但申請都沒申請上,魯蛇一個,只好畢業後先去工作),然後念研究所,因為先前的挫敗,後來鼓起勇氣想要去國外,就想念個什麼科技管理之類的,可是去找代辦的時候又不知道自己要說啥,也沒有自信。當Ariel問我你對什麼有興趣的時候,我好像胡亂說了一堆,什麼都有興趣,結果回家想一想根本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有興趣。
我一開始申請了人力資源管理、申請了行銷、申請了創新創業管理,申請了格拉斯哥、愛賽斯特、、布萊頓,反正就是幾間有名的都申請了也上了,後來我也都拒絕了,一來是雅思根本還考不到、二來是錢也不夠!反正就亂七八糟的最後,我一直吵說我對科技有興趣,Ariel 突發奇想就叫我看看Durham這個MSC Internet System and E-Business, 因為我好像也吵說我想念電子商務的樣子,但看了內容發現,這根本不是什麼電子商務,這根本資工/網工啊~~~第一個Module 就Java OOP 來著,然後我當時信心不足,還問Ariel說你確定我可以申請這個?這個看起來要大學本科系,總之Ariel確認了上面真的寫不分科系可以申請,然後我就鼓起勇氣的申請了,之後馬上報名台大資訊系統訓練班的課去念Java跟PHP,不過也是沒有好好學寫程式,又要上班就很懶散,真正到了想認真學還是來了Durham以後,大家一直想要我們有興趣,我也是當時才知道,有興趣很重要,開始思考自己到底喜不喜歡寫程式,到底想不想當工程師!我原本在來之前還一直期望自己成為一名PM的XDD或者設計師......沒想到竟然變成工程師哈哈!至於找工作,原本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因為大家都說機會渺茫,學校的career centre還說只有1%可以留下,就這樣漫漫長路的掙扎,沒想到最後真的成功留下來,也讓我自己嚇了一跳!但班上其他同學原本也想找工作的,最後都沒有找到回自己家鄉了,還有一些商學院的同學們也沒找到,我後來是我們那屆唯一一個找到工作留下來的。(有一個人好像有找到一份實習,對方說可以幫他轉正職,後來他因為一些個人原因放棄)
關於覺得自己適不適合,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數學很爛,台灣的朋友們也常笑我沒有邏輯,寫程式無法~~但來了以後受到各屆的鼓勵,大家都試著說服我,你的數學不爛啊!數學不好不是問題,電腦就是計算機啊!計算能力不等於數學啊!然後我說我指考數乙指考了27/100,英國的朋友們也都說,考試又不算什麼,考試指是個指標啊!不代表你能力不好,有些人就是不擅長考試啊~~然後我就只好開始說服自己數學其實沒那麼爛,還買了他們高中的數學課本來念哈哈!話說他們的數學課本好彩色好漂亮~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買一本A level Math
#工程師的漫長之路
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107指考歷史詳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作文指考英文指考歷史指考地理指考歷屆詳解108指考... gl.ck. tp.edu.tw .93學測自然詳解-2021-05-19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 ... <看更多>
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107指考歷史詳解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作文指考英文指考歷史指考地理指考歷屆詳解108指考... gl.ck. tp.edu.tw .93學測自然詳解-2021-05-19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 ... <看更多>
100學測社會詳解歷史 在 [新聞] 學測指考公民爆難台大新生重作照錯-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學測指考 公民爆難 台大新生重作照錯
2011-04-04 中國時報 【林志成、葉芷妘/台北報導】
升大學考試加考「公民與社會」已三年,但去年學測、指考及今年學測的公民與社
會題目都是「偏難」或「很難」,已影響高中教學。高中老師表示,這科包含政治、社會
、經濟、法律等領域,如升學考試考太難,老師教學將無所適從,學生也跟著鑽難題,都
很痛苦。
九十八年起,學測社會科內含公民與社會考題,指考則將公民與社會單獨成科。三
年來,僅第一年學測及指考的題目出得還算適中,之後難度攀升,考倒不少學生。
去年指考公民與社會「非常難」,頂標五十四分、前標四十四分、均標三十四分,
比前一年下降超過二十分。考試時,北市補教協會號召一批補習班菁英老師解答,五十題
選擇題中竟錯十三題,相當糗。考生也「哀鴻遍野」。
本報記者拿著這份考題給目前台大、台師大的大一生作答,這是他們去年的試卷,
但現在重新作一次,許多題目還是答錯。而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統計,全部五十題選擇題中
,高達十三題答對率低於四十%。
今年學測公民與社會題目,台北市高中教師當初解析時認為「簡單」,但後來發現
不是這樣。內湖高中老師姜淑慎說,考是較去年簡單,但對考生還是很難。
姜淑慎表示,公民與社會包含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等領域,大學都單獨成系,
如果升學考題出很難,考試引導教學下,高中老師也會教得深奧,但學生有必要學到大學
程度的知識嗎?
他說,這幾年出了許多記憶性的題目,譬如「選前幾天不能公布民調」、「多少位
立委可以提案變更領土」等。若這類知識都要背,那公民與社會要背的東西可多了,學生
負擔很重。
復興高中老師謝麗玲說,公民與社會考題應「中間偏易」,才能兼顧城鄉差距,並
考出不同學生的程度。每年學測及指考的題目難易度應維持穩定,且不要考太多記憶性題
目,高中教學才能正常。
對於公民與社會考題太難的批評,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洪冬桂回應,這科才考
三年,加上不同領域都要找不一樣的大學教授出題,題目難易度不易控制。大考中心會加
速建置題庫,以後考試會有更多題目從題庫中出來,就可維持難易度穩定。
------------------------------------------------------------------------------
高中老師也霧煞煞 師生都痛苦
2011-04-04 中國時報 【朱芳瑤/台北報導】
「公民與社會」自納入升大學考試科目之後,屢被質疑考太難。學者指出,公民與
社會內容很廣,許多高中老師自己也搞不清楚相關知識的前因後果,教學會誤導學生。且
社會科學論辯空間大,升大學考題若模稜兩可,就容易被認為有難度。
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張家銘接受大學入學考試考中心委託,自九十二年起主持公民
與社會試題研發計畫。
他說,這科橫跨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等領域,範圍很廣,要融會在同一科命題
的難度很高。
他不諱言,過去公民科給人「簡單」的印象,不被重視,甚至讓人看不起,部分命
題教授擬題時,有意將難度提高,但一不小心可能就「偏掉了」。
張家銘建議,高中老師教公民與社會時,最重要給學生清楚的基本觀念,並懂得活
用,包括分析社會現象、解決生活問題。
有些觀念學生認為很簡單,也背熟了,考試時碰上應用題卻感到頭大,代表基本觀
念其實未建立好,這類能測出學習成果的題目就具鑑別度。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則憂心,不少老師可能對教公民與社會感到吃力,以經
濟學為例,許多原則背後都有一套邏輯,教師自己若無法釐清觀念,只能照本宣科或無法
教得深入,「師生都很痛苦」。
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助理教授陳欽春指出,公民與社會屬社會科學,有時不像數理
科有唯一答案,但考題不能因此模稜兩可,建議命題委員經過充分討論,降低試題的模糊
空間,以提高鑑別度為方向。
------------------------------------------------------------------------------
培養基本觀念? 難到像考專家
2011-04-04 中國時報 【林志成/特稿】
校園霸凌事件頻傳,施暴學生常缺乏法律常識,不知傷害別人會觸法。當初教育部
決定在高中增加「公民與社會」科目,就是要讓學生具有政治、社會、經濟、法律的基本
素養。
但是升學考試把公民與社會題目考很難,好像是要高中教出律師、經濟學家,而不
是培養一般學生的公民素養。
二○○四年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時,提出高中要教公民與社會,並在大學學測、指
考中加考。他認為,台灣社會中,很多人看到問題就罵,但又不想搞清楚真相,是非常奇
怪的行為模式。現代人應該瞭解基本的政治、社會、法律及經濟知識,否則很危險。
九十五年起高中增加公民與社會學科,九十八年在學測、指考中加考。但最近兩年
,大學升學考試的公民與社會愈考愈難,而且有許多記憶性題目。
受此影響,許多高中老師廣泛蒐集相關資料,但可能因為自己底子也不夠,教學備
感吃力。
學測、指考的公民與社會考題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委託大學政治系、社會系、經濟
系、社會系教授命題,但是他們常常抓不到高中學生程度,常考倒一堆人。
一位高中老師透露,去年指考後,他們跟大學經濟系教授檢討考題時,教授說題目
出得非常好、沒有爭議。但高中老師覺得那些題目實在太難了,學生也應付不來。
教育部在高中增加公民與社會學科的初衷,是要讓國人具有基本的公民素養,譬如
學生若知道霸凌別人可能觸法,就不會輕率為之。但現在升大學的考題好像是要給專家作
答,不是考基本素養。
台灣是「理盲又濫情」的社會,需要公民與社會教育來扭轉。但從現況來看,卻成
為高中生不易應付的考科,他們想的是如何在升學考試中答對難題,真正的公民素養與生
活實踐,早就晾在一邊了。
-----------------------------------------------------------------------------
老調重彈 大考中心:速建題庫
2011-04-04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對於公民與社會考題太難的批評,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洪冬桂回應,這科才考三
年,加上不同領域都要找不一樣的大學教授出題,題目難易度不易控制。大考中心會加速
建置題庫,以後考試會有更多題目從題庫中出來,就可維持難易度穩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98.176.177
至於是不是後遺症我不敢講 因為課本一個字都沒有提到
嗯...負責的學校連一份公民科試題詳解都沒有寫
明顯有偷懶嫌疑 (?)
詳解真的夠詳細...
唯一的缺點就是試題「出處」的部份"故意"(?)語帶保留...
看你這種程度 都已經是第一志願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