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原住民族日」剛過去,蔡英文總統特別發表談話向原住民致敬。但諷刺的是,原住民土地遭到大規模掠奪的亂象,如今仍在全台各地上演。
走進新北烏來、苗栗泰安等知名溫泉區,或是新竹尖石、五峰等熱門露營區,許多為保障原住民生計,依法只能在原住民間進行買賣的「原住民保留地」(簡稱原保地),近年紛紛以各種假買賣手法轉給非原住民進行開發。根據監察院及原民會的最新統計,全台約26萬公頃原保地中,超過1萬公頃原保地已「轉手」流失,其中許多是位於溫泉區跟露營區的精華地,而學者估計實際情況更加嚴重,原住民土地正義及文化存續等問題令人憂心。
《報導者》自今年(2021)年初開始,針對交通部觀光局統整公布的全台近2,000家露營場地進行調查,我們透過原保地相關圖資比對後,發現竟有約580家位在原保地上。由於超過6成5的原保地屬於林業用地,肩負水源涵養、國土保安功能,缺乏警覺的不當開發將使當地暴露於土石流危機,因此原保地大量流失也攸關大型露營區的公共安全,相關單位必須正視,以保護民眾人身安全。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澳洲的種族滅絕》 阿倫特族提歐茅思長老說: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我們活埋…… ~高金素梅2021.08.09 十天前的8月1日原住民族日,我提出了是否應訂定一個「原住民族抵抗日」的想法,其實,我要強調的是「不能忘記被殖民的悲慘歷史」,不忘歷史才能掙脫繼續被殖民的命運。今天,我就來談ㄧ段澳洲的種族滅...
「8月1日原住民族日」的推薦目錄: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在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國第2座自立造屋!」溪洲聚落完成入住🏠🏠
溪洲聚落位於 #新北市 #新店區 的行水區內,屢遭水患侵襲,新北市政府為確保聚落族人居住安全並改善生活品質,以就地居住,在保存原住民族文化特色前提下,推出全國首創-新北「#333自力造屋」方案,由族人作主,參與設計,藉由政府、聚落及學界三方合作,規劃成為全國「都會區原住民示範聚落」。雖然在家屋興建過程中,族人面臨家屋資金短缺,以及家屋工程因施工廠商因素一度停擺等困境,不過,在新北市政府團隊全力協助及族人堅持努力下一一克服,讓期盼有合法及安全居所的溪洲聚落族人終於在2021年6月底完成順利搬遷。侯友宜市長更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前一天,除了到烏來區參與原鄉部落美學「烏來織藝廣場」的落成啟用及關心防疫工作之外,會後也特別前往新店區溪州聚落關懷都會區族人的居住及生活情形。
MyGoNews不動產網路新聞粉絲團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在 簡志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故鄉新桃原記者會—
在迎接「原住民」入憲正名27周年的時刻,桃園市政府辦理「原住民族日暨桃原新政行銷推廣系列活動」,《新政領航.桃原飛翔》特展率先登場,展期為8月1日起至8月31日置設在市府新棟6樓迴廊,緊接接著今(8/10)日舉行《新故鄉・新桃原記者會》,另外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也安排8月19日晚間7點舉辦線上互動遊戲,期待民眾透過直播交流,進一步強化對原住民族文化的了解與認識紀念原住民族正名的歷程。
1984年由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所發起的「原住民族正名運動」,1994年「原住民」正式入憲,2005年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明定每年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原住民族日不僅是紀念原住民族正名的歷程,也要回顧原住民族長期以來對臺灣發展的貢獻。鄭市長進一步表示,桃園市將以近6年多來有感、溫暖、具價值的「桃原新政」成果,來回應與紀念「原住民」正名,今年也特別推出《新故鄉.新桃原》紀念影片,紀錄新政領航桃原飛翔,也要向離鄉背井來到桃園打拼的族人致敬。
110年7月底桃園市原住民人口已來到 78,508 人,正式超越台東縣成為原住民人口全國第二多的城市,足見桃園升格直轄市後,新政府施實「桃原新政」不僅創造全國地方政府原住民族施政的典範,桃園成為族人移居首選、成為原住民第二故鄉「新故鄉新桃原」。
為實現歷史正義,促進原住民族語言之保存與發展,中央於106年6月14日公布實施「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原住民族語言正式成為國家語言,桃園市政府響應中央振興與推廣原住民族族語政策,109年3月23日公告實施「桃園市政府鼓勵原住民參加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獎勵要點」,提供3,000至15,000元獎勵。值得一提的是,109年度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桃園市有高達1,263人通過認證測驗,今(8/1)日公開表揚4位取得高級族語能力認證族人,期朌族語紮根種子持續擴散發揚。
「土地」是原住民族最重的核心權利之一,為解決原住民族部落既有建物使用土地無法取得合法使用權問題,市府自105年起著手辦理復興區部落變更編定工作,將部落符合更正使用的地區,變更為鄉村區,解決部落既有建物使用土地無法取得合法使用權問題,歷時五年間,執行成效與規模為六都之首,在紀念原住民族日同時,我們將發贈復興區嘎色鬧部落族人鄉村區土地權狀。
最後針對桃園航空城徵收範圍內原住民族人規劃安遷陪伴方案,不因少數而被忽略,自有住宅家戶計66戶,租屋家戶300戶,都給與從寬從優補償及補助。鄭文燦市長最後強調,新政領航下的桃原正在飛翔,桃園已成為原住民族人的新故鄉新桃原,市府將持續努力爭取原住民族各項權益,打造好居住、好生活、好工作的宜居城市。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澳洲的種族滅絕》
阿倫特族提歐茅思長老說:
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我們活埋……
~高金素梅2021.08.09
十天前的8月1日原住民族日,我提出了是否應訂定一個「原住民族抵抗日」的想法,其實,我要強調的是「不能忘記被殖民的悲慘歷史」,不忘歷史才能掙脫繼續被殖民的命運。今天,我就來談ㄧ段澳洲的種族滅絕歷史。
今年六月底,就在加拿大的原住民寄宿學校遺址不斷發現無名墳場的時候,澳洲中部的阿倫特族長老提歐茅思,在英國衛報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長老在投書的一開始表示:他的族人要和加拿大的原住民族人站在一起,哀悼這些成百上千、還來不及長大的兒女。
提歐茅思長老說:澳洲殖民者和加拿大殖民者一樣,都對原住民族犯下了滅絕暴行,但是澳洲政府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要真正面對這段屠殺、強迫同化和文化滅絕的殖民歷史。他說:我就是這段歷史的一部分。小時候被白人從家裡頭強行帶走,送到好幾千公里之外的教會之家,孤單、掙扎地活著。澳洲政府對原住民的屠殺、擄掠、毒害和暴行,為的就是要滅絕我們,把我們的民族從這個星球上抹去。
提歐茅思長老回憶說:我每天都會想起我被帶走的那一天。我之後所面對的那些不斷被殖民和同化的日子,讓我覺得他們的目的就是要將我們活埋!這就是我每天的感受!……
《我們應該擁有一個原住民族抵抗日》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888/videos/786856448647723/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事件》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888/videos/802909847075929/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在 簡志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桃園市議會臨時會議志偉提案市府在今年8月1日原住民族日以原住民族主題棒球日方式慶祝提出專案報告說明辦理進度,繼續緊盯追蹤要求原民局、體育局與職棒樂天桃猿球團合作擴大規劃內容,能在桃園這座棒球城市發揚分享原住民族文化,同時原住民族在棒球運動上的貢獻給予高度的肯定,讓我們的族人共同分享這份榮耀,並且凸顯紀念原住民族日,今年8月1日我們一起去看棒球!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文化部業務報告》
~高金素梅 2021.03.10
在我與文化部前部長洪孟啟多次的質詢及協調會後,終於在2016年,文化部的年度預算中,編列了《原住民族文化發展》的專項預算,奠基原住民族文化發展重要的決策。
隨後,我要求文化部與原民會必須攜手合作成立跨部會推動平台。至今,我們推動了許多《原住民族文化發展》政策,促進全體國民認識原住民族歷史文化,提升多元文化教育。
今天,我做了以下四點結論,希望這四個方向能納入跨部會推動平台研議,並於一個月內提供給我規劃構想報告書:
一、規劃大館帶小館合作機制。
二、培育原住民族文物修復人才,以及原住民建物之建築人才。
三、規劃八月份「原住民族歷史、文化、音樂活動系列活動」,使全體人民理解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四、文化觀光路徑。
延伸閱讀:
《向人民報告:文化篇─大館帶小館》
~高金素梅 2021.02.08
https://reurl.cc/kVM67q
《推動「大館帶小館」~多元文化從尊重與認識開始》高金素梅2020.11.26 https://reurl.cc/g8MvXz
《文化部長來訪~討論原民文化發展》
~高金素梅 2020.11.04
https://reurl.cc/ZQbnml
《高喊國際觀,卻少了2%的多元文化理解》~高金素梅2020.10.28
https://reurl.cc/zbNyn0
《原住民族日─部落文物回娘家》
~高金素梅2020.08.01泰武佳平
https://reurl.cc/KxQ6my
《文化部終於落實原住民族專款專用!》
~高金素梅 2015.09.23
https://reurl.cc/kVE5mx
《質詢文化部洪孟啟部長》
~高金素梅2015.04.20
https://reurl.cc/bzE6Z3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在 8月1日原住民族日:正名27週年回顧與前瞻總統致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8月1日原住民族日 :正名27週年回顧與前瞻總統致詞】 蔡英文Tsai Ing-wen總統致詞首先提到,東京奧運許多原住民族選手大放異彩,尤其是拳擊好手陳念琴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