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的古老漁村文化教人嚮往,近年不乏當地及外間團體用不同方式孜孜活化村落,甚至將早就式微的漁網編織技術轉化成為日常燈具,令棄置魚網獲得第二次生命。
臨近珠江口岸水域的大澳,因其鹹淡水交匯的天然地理,水域海產豐富。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先,黃花魚更主導了大澳漁民的收入。其時漁民發展出變化多端的工具和捕魚作業方法,並以人手編織漁網,過程繁複-先接合原材料、織網,再進行烹煮、晾曬、漂網、染網等工序,並以鴨蛋白混和蒸煮作防水,最後裝上浮泡和沉子才叫完成。隨著五十年代末大澳捕魚業式微,加上內地製造網線的取締,這門外人看來浪漫的手藝亦告消失。
素來關注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師Florian與Christine @florianchristine_hk ,一次遇上被棄置在海灘的漁網,靈光閃現,研發將魚網材料upcycle成燈具。兩人集中研究海洋塑膠污染,意外發現了棄置漁網亦是污染源頭之一。於是兩位不諳廣東話的「老外」,透過大澳文化協會的協調,與當地漁民學師編織漁網,製作燈具外觀,並研發提取漁網中的尼龍以及繩纖維,進行3D打印,製作燈罩本身,設計出一盞揉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手藝的「大澳燈」-既將物料upcycle,亦令一門式微的傳統技藝得以傳承下來。
「技巧是其次,最重要的耐性。」Christine如是說。隨著本地漁業的不復返,加上大澳人口外流,編織漁網的技藝,同時失卻繼承的條件和需要。儘管如此,Florian認為,漁網盛載了一段純樸且堅韌的漁村歷史-須知道漁網只有七至十四天壽命,且用上兩、三次便會出現損耗,漁民往往要邊用邊補。往昔修理物品的耐性以及惜物的精神,對於習慣舊了就換新、壞了就外判修理的都市人是難以想像的。他希望設計一方讓編織漁網的手藝得以承傳和活化,轉化成一種符合現代需要的手藝,一方為這些棄置物料提供二次生命,實現可持續性。更重要的是示範了,歷史與傳統除了被憑弔,亦可再次融入日常使用之中。
#大澳 #大澳漁村 #StudioFlorianandChristine #大澳燈 #民間手藝 #本地upcycling #DesignTrust #Tai O Cultural Associatio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