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常是不蹭流量的...
但是這次看到真的是都要中風了
大家知不知道我們這些可憐的讀書仔
每天每天
都是為了『證據』在打拼
藥事法規定
『非藥品不可以宣稱療效』
為什麼?
因為一樣東西會變成藥品
是因為經過了嚴謹的臨床試驗
要有很多人參加研究
達成『統計上的意義』
才有機會上市
那自然療法
為什麼一直只是自然療法?
而不是正規醫療?
因為它就沒有效啊
這樣很難懂嗎?
嘴專業醫療期刊?
期刊這種東西啊
是學術界的命脈
在醫院要升等
在學校要升等
期刊發表都是重要的條件之一
期刊不像自媒體
自己爽爽做完就PO上去
期刊是要經過同儕審查的
證據不足 或是不嚴謹
就會被退回
或許那一篇在the lancet的投稿不是正式的研究文章
但也已經說明事實了不是?
它其實是在打臉多年前的那個
化學家說自己老婆大出來的是膽結石
文章中的40歲女性
最後還是開刀了
可能有人想問說
如果沒效
為什麼沒有嚴謹的實驗設計來證明那是錯的?
我告訴大家為什麼
因為這方法一看就很有問題
很有問題的實驗設計
如果真的可以被提出去(如果真的有實驗室會提出去...)
在人體試驗委員會也不會通過的
『委員會不允許做這麼愚蠢的實驗』
噢關於期刊
期刊有很多很多本
每一本的影響力不一樣
如果刊登的文章常常被其他文章引用的話
表示它的影響力跟公信力都很大
衡量期刊的公信力
會有一個數字叫做 Impact Factor
這個數字越高分 影響力就越大
能夠在大期刊上面發表
升等就越快
我剛剛查了一下被稱為四大醫學期刊的 Impact Factor
都快嚇死了
我以前沒有看過這麼高分的期刊(或是說我的實驗搆不到這種期刊)
台灣的論文若是登上這些期刊
是會被總統召見表揚的那種等級
專注在醫學領域的四大期刊: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74.699 (2019)
刺胳針 (The Lancet) 60.392 (2019)
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45.54 (2019)
英國醫學期刊 (BMJ) 30.223 (2019)
科普一下有二個大家常見的涵蓋各領域的期刊
Impact Factor 才40+
科學 (Science)41.85 (2019)
自然 (Nature)42.778 (2019)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
老師常說
課本上的知識晚現實十年
期刊晚2-3年(最近病毒的期刊發滿快的)
最新的研究成果可能會在研討會發表
學術界就是這麼一個
樸實無華
必須有幾分證據講幾分話的
這麼TMD無聊的地方
請大家自己去google膽結石的照片
跟用那個方法大便出來的東西
有沒有長一樣
事實不就很清楚了嗎?
#不知道要說什麼
#需要冷靜一下
#大家可以清醒一點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bmj impact factor 2019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時候,不錯且有意義的個案,可以用 Image Challenge 的分類刊登,這次邱家佑醫師團隊,就作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 個案有意義,但在 case report 沒賣點?
當初看到這個 case 的時候,就在想如何發表出去。原本打算發表成一篇 case report 到內科或是腸胃科的 journal,但是實際開始下筆時,才發現這個臨床表現對內科跟腸胃科來說並不特別,甚至可以說有點無趣。因為胃出口阻塞導致嘔吐很常見,有一大堆的鑑別診斷,而且相關的 case report 跟 review article 已經被寫爛了。
經過思考後,我覺得這個 case 有趣的點,在於一個月內第三次就醫才被確診:第一次是直接從急診出院;第二次是住院兩天,持續地嘔吐在前兩次就診都被當作急性腸胃炎;直到第三次做了 POCUS(Point-of-Care Ultrasound)才發現有膿瘍,而且三次就診時的抽血數據幾乎正常,沒有明顯的右上腹痛,也沒有發燒。
因此把這個題目以 image challenge 的形式投稿到急診期刊,並且是以一個短短的 case scenario 加上 QA 的形式刊出。
▌ 每個月都有校友登上 PubMed
▪ 2020 年 3 月 PubMed(SCI),共有 41 篇!
▪ 2020 年 2 月 PubMed(SCI),共有 59 篇!
▪ 2020 年 1 月 PubMed(SCI),共有 56 篇!
▪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看到眾多校友逐步做出自己的成績,從 0 到 1 突破困境、得到被挖角機會,或在體系內獲得升遷,往更好薪酬與發展邁進,而你,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了嗎?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開放報名!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 【特別加開梯次】
➠ 2020 / 6 / 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 PubMed 查詢頁與 Google 查詢頁,展示出我們的深度與廣度。
▌ 文章介紹
一位 68 歲糖尿病女性患者,因為反覆的嘔吐而住院,由於患者沒有其他的症狀,一開始懷疑為止痛藥引起的胃痛,就開了胃藥讓患者回家,但患者的嘔吐沒有改善,住院給藥後回家,又因為一樣的症狀來到急診。
第三次來到醫院,抽血顯示有感染相關變化,肝膽相關的項目都正常,這時邱醫師提供了患者的超音波,並請問讀者們,提供四個選項,後續應該怎麼做。
答案是進一步施做電腦斷層,因為超音波已經看到肝臟有不正常發現。最終結果為產氣性膽囊炎並破裂,影響到十二指腸,導致阻塞,以及胃部的嚴重漲大。電腦斷層影像可見,患者狀況非常糟糕,再晚些診斷,就可能產生敗血性休克。
這個例子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患者真的沒有腹痛,抽血也沒有任何能懷疑肝膽疾病的線索,而患者因此來來回回醫院三次,主要原因就在於這是個糖尿病患者,感染機率高,痛覺遲鈍。
由於糖尿病是美國的重要疾病之一,這樣的患者可能出現在每一個急診室,延遲診斷也可能造成醫療糾紛,這樣的案例分享,能給讀者很好的思考訓練,並有教育意義。
而邱醫師藉由良好的案例分享設計,讓大家理解,關鍵在於超音波,症狀跟抽血結果都有可能誤導,下次遇到覺得奇怪的患者時,記得作個影像檢查!
▌ 期刊介紹
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創刊於 1984 年,前身為 Journal of Accident & Emergency Medicine。目前為 The Royal College of Emergency Medicine(皇家喔!)的官方期刊,並為 BMJ journals 的一員。
2018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2.307,在 Emergency Medicine 領域排名為 Q2(9/29) 期刊。
--
🚩 【特別加開梯次】
➠ 2020 / 6 / 13(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讓 PubMed 查詢頁與 Google 查詢頁,展示出我們的深度與廣度。
--
🚩 【加碼推薦】
➠ 圖與圖說工作坊|2020 / 5 / 24 (日)
➠ https://figure.innovarad.tw/event/
➠ 最受歡迎的圖說的寫法、排版,直接給你範例參考,不管在外觀、內容、意義、技術條件上,全部都高標通過。
bmj impact factor 2019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bmj impact factor 2019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mj impact factor 2019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mj impact factor 2019 在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最新影響指數- 實時趨勢預測 ... 的相關結果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mpact Factor Prediction System is now online. ... the 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 during the two preceding years (2019-2020). ... <看更多>
bmj impact factor 2019 在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Impact Factor IF 2021|2020 - Bioxbio 的相關結果
2019, -, 30.223 ; 2018, -, 27.604 ; 2017, -, 23.259 ; 2016, -, 20.785 ... ... <看更多>
bmj impact factor 2019 在 BMJ Open - A leading multidisciplinary medical journal 的相關結果
Impact Factor : 2.692 ... patterns and frequent attenders in UK primary care from 2000 to 2019: a retrospective cohort ... BMJ Open Sport & Exercise Medicin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