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你fact check自己了嗎?
誰想到一直自由地使用網絡的我們,有天會迎來人臉識別、人工智能的日子?以末世「反烏托邦」(dystopia)為題材的電視劇《黑鏡》原創者Charlie Brooker說得妙,這個世界太崩壞,無法再創作相關故事;亦難怪人人都說Black Mirror, live now, everywhere。
二十五年前,全球人口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使用互聯網;今時今日,幾乎所有人從睡醒睜開雙眼開始,都是手機不離手,熒幕鍵盤上翻滾着的,是我們的線上人生,如平行時空活出另一個自我。但問題是,科技進步了,生活便利了,然後呢?然後可能再沒有然後,像村上春樹談社羣媒體時說過的話:「人們都用膚淺的言語表達,看了令人不舒服。」
自由空間愈來愈縮窄的時候,網絡世界不是用來散播假消息、炫富,或是充當鍵盤戰士攻擊他人的工具;更應該是fact check自己心態,別忘記互聯網誕生的美好。前輩們不時跟我說,作為時裝編輯,有互聯網是一件極幸福的事,不用拿着極厚重的地圖去跑騷,如今一個Google Map便可以行走天下。時裝界在這次疫情之中,所有大騷、系列發布會、拍攝形象照紛紛在線上舉行;大約五個月前,面對未知的疫情,我們當時與KOL倪晨曦拍攝時裝大片,分享她在網絡的生存之道,同時又與不同設計師進行視像訪問,最終交織成這次封面故事,大家不過是不斷利用互聯網發揮the show must go on的精神。
我們距離成為《Black Mirror》主角的日子可能不遠矣,網絡生態發展成怎樣的地步,無法可知,但起碼fact check自己心態最重要。
資深編輯
區子賢
#互聯網 #自由 #factcheck #人臉識別 #人工智能 #BlackMirror #黑鏡 #村上春樹 #GoogleMap #時裝 #我就是我 #KOL #倪晨曦 Elva Ni倪晨曦
---
更多精彩內容,請訂閱 iPad 版明周:
http://goo.gl/Ohgkt1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少特派員出動 今天要調查電獺少女們此生愛用的熱門 App 沒有這些 App 編輯們就會很甘苦生命有缺陷 (?) 看看有沒有也是你愛用的呢? LINE 購物母親節活動這邊走:https://lin.ee/upomytY/rcfk 【製作團隊】 企劃:Linzy 腳本:Linzy 攝影:靜香 剪輯...
「google我的地圖手機編輯」的推薦目錄:
google我的地圖手機編輯 在 詹太太的轉行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WDC 2020:關於地圖,人類的動線邏輯核心工具
看完今年的 WWDC,我更相信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雖然人類總是不斷創新,但天底下真正屬於「橫空出世」的東西少,但屬於行為與動線邏輯演進的東西多。當我們從整個時間段回頭看,當每個階段都有一些改變,只要整理一下過去的積累,總是會看見一些掌握行為核心的蛛絲馬跡。
兩小時下來,全場最常聽到的兩個名詞,一個是 Map,另一個是 Privacy。但其實這應該都是同一件事。
*掌握人們出行動線的核心是地圖與交通工具
話說 2005年,Google Map 地圖服務上線。7年後,2012年的 WWDC,蘋果首次發表地圖。並在iOS6 及往後的版本中取代「Google地圖」作為新的預設地圖。儘管後來經常傳出有用戶抱怨蘋果地圖使用者經驗不良,甚至還有玩家以「蘋果的恥辱柱」來形容這項產品。又過了8年後的今天,這次蘋果把地圖變成 WWDC 的主角。我的想法是,這年頭,天底下不會有人光是為了「雪恥」而用力去做一件事。但會因為它龐大的潛在商機而去做。
仔細想一下:之前 Google Map 打中的「路痴神器」,以及各種在地圖周邊加掛的預定消費服務,諸如餐點,觀光,多少與商機有關的服務是跟「地圖」掛在一起的!那麼,這項產品就有這麼多價值。
地圖的應用場景實在太重要了。除了找路功能,蘋果老王賣瓜說自家地圖產品的隱私做得比其他人都要好。仔細想想,手機內的地圖資訊,都是屬於你我行動軌跡個資的一部分:在什麼時候,去了哪裡,甚至可以記錄搭乘了哪一種的交通工具,它都幫你記著。
地圖導航最常見的是配車使用。Carplay 功能儀表板也包括地圖,在全美97%的車子都能使用(available),在全球則是80%。
說到蘋果與車子的結合,「Carkeys」應該是今年的一大亮點:因為使用者可以用 iPhone 啟動車輛。福特與 BMW 兩大車廠的一些特定新車款能支援這項功能。
WWDC 示範的 BMW 540i,不但用 iPhone 啟動車輛,還可以把車子「借」給別人開:也就是透過 iMessage,把開車授權轉給他人。通常在美國家庭,經常會發生孩子跟爸媽借車的需求。用 iPhone 的ID 授權交車,就免除了「我要把車鑰匙拿給媽媽」的困擾。除此之外,更可以省下被不肖業者盜拷車鑰匙的麻煩。
地圖很重要,因為那是掌握人們行動軌跡的核心。從地圖,到車輛,以及車聯網,關於人類的移動出行,這是一個很完整的,關於未來的個人化交通運輸系統。這樣我們就能了解,蘋果若缺少準確的自有地圖產品,剩下的所有事情就很難做到。但如果這份地圖還會大量的紀錄你的個資,去過哪些地方,又是什麼時候去的,你又會如何看待這樣的產品呢?除了製造商一再用各種方式展示保證不會竊取你的隱私,除此之外,似乎也別無他法。
*無法取代的「語言需求」message+translate
話說Google 在2006年上線了翻譯產品,並且使用自己開發的翻譯資源。至2015年6月,Google翻譯稱每天需要處理超過1000億筆字詞。直到今天,Apple也在大推自家的語言翻譯工具,並強調能結合日常使用的簡訊功能。這樣的使用場景,其實很符合一些需要與全世界做生意的人,像是旅遊業與網路上的小賣家。
過去我們的確就是把要說的話,翻成中文,放上Google 軟體,翻成他國語言,再貼上對話框或 email。現在我可以想像,當我要與泰國的買家溝通,儘管我不會說泰文,但在對話框裡,可以直接省下好幾步就把事情交代完。
人們的行為越來越依賴簡訊溝通。甚至有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在一邊開車一邊打簡訊的時候發生的。「簡訊」看似一個很不起眼的工具,但它卻已經牢牢掌握住人們的行為。只不過在台灣,大家還是喜歡用LINE,甚至現在「LINE」這個字已經變成一個動詞了。你「賴」我吧。儘管蘋果的簡訊功能估計在台灣的影響力恐怕有限,但簡訊與文字翻譯卻成為一項有待更深開發的重要需求。
*影視製作圈的選擇:小心「斷代機」!
Tim Cook 正式宣佈 Mac 新機種將使用自家研發的處理器,代表和 intel 將結束合作。新處理器將搭配新推出的 macOS Big Sur 作業系統,多個需要高度運算的重要軟體如Adobe 的 Lightroom 和 Photoshop,以及 Final Cut Pro,官方說,都能流暢無阻。官方甚至示範 Final Cut Pro 同時執行 3 個 4K 影片編輯,看得出來就是用力喊「66666」。
蘋果 CEO 庫克在發表會說,「轉換期預計是兩年」。對製作圈來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你正在打算投資硬體,可能要仔細評估一下效益、年期與CP值。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意要換設備,該仔細評估購入後的3-5年內,要如何保持舊系統運作,買過渡機種,還是牙一咬就直接進新系統。
對製作圈人來說,只要是吃過「斷代機」大虧的同業,一聽到蘋果要換核心處理器與更換作業系統就頭痛。這並不是說對蘋果產品信心不足,而是「斷代機」對製作公司的硬體投資是一項重大風險。這種事很多年前就發生過。影響所及,很多製作公司為保平安,後來根本直接放棄蘋果系統,轉投 PC,因為 PC 不太會有「斷代機」的問題。官方這次不但特別示範了Final Cut Pro,還把 Adobe 抬出來發驗貨影片,強調新產品就是強,但對砸錢投資設備的影音製作者來說,怎麼選擇才是真正的頭痛點。
但是看看蘋果能夠駕馭的影視作品,或許不應該對未來換系統這件事情太悲觀。
*蘋果的影視實力
不得不說,投資拍攝艾希莫夫科幻小說改編的電影「基地」這題目挑的真好。光看釋出的預告片,貌似將為科幻電影寫下新紀錄。由蘋果這樣能掌握人工智慧的科技公司,來拍寫下「機器人三大法則」科幻作家艾希莫夫的電影,有股警世的寓言味道。
每年蘋果的WWDC都要打敗昨日之我。這不是新聞。但我卻認為,最能展現蘋果影視實力的有趣的一件事,其實是一件小事,那就是今年的WWDC發表會影片。這隻全長近兩小時的預錄播出產品影片,製作規格龐大。但內容精緻與謹慎的程度,甚至連示範的電腦截圖上的日期都定好在「6月22日09:41」。整個影片的節奏也都盡量維持著發表會 Keynote 一項以來的風格,聲音的搭配帶來更多氣氛張力。必須說,這個製作團隊,無論是不是外包,的確挺厲害的。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支影片其實根本就是一個全長約兩小時的錄播(是先剪好的影片,在預定的時間播出,不是LIVE現場直播)。影片製作規模也給企業產品影片製作設下了一個難以挑戰的門檻。
這是 Apple 第一次用非實體方式舉辦 WWDC。很多事情,今年開頭就很有時事梗:從疫情、BLM,平權,隱私,幾乎通通都點到了。
最後蹭個時事梗,送上一句艾西莫夫,作為這一篇的結語
「不要讓你的道德觀感而阻撓你做對的事情。」
“Never let your sense of morals prevent you from doing what is right.”
― Isaac Asimov, Foundation 艾西莫夫,基地。
google我的地圖手機編輯 在 謝寶 is 謝宜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真的是近期做過最有意義的新聞!
因為谷歌終於修改正確了,
忠孝敦化站恢復正常!!!
昨天這則
我家變捷運站!Google圖資錯誤搞烏龍
https://youtu.be/kBg85e6hSEI
雖然我這樣下標,
但我覺得這不是烏龍,
而是有人刻意惡搞亂編輯的。
雖然家裡編輯台不怎麼愛,
反倒是很愛長榮機師徵才,
稿子裡我寫著各式各樣的航空公司哀嚎,
求政府紓困,
求爺爺告奶奶,
疫情影響多嚴重又多嚴重,
這種稿子24小時從過年後,
每天每分每秒的重複播著,
口罩哪裡買得到,
酒精又哪裡開賣,
卻不好好看待這則新聞一眼,
因為不是當事人,
不知道這有多困擾多可怕。
個人資訊在雲端 網路,
四處流竄,
卻沒人重視,
偏偏一堆人卻要質疑為何詐騙集團,
那麼容易拿到我的個資,
然後打電話來給我詐騙,
這個不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嗎?
那天看到刑事局的警察叔叔分享一個訊息,
其實你現在手機電腦上網,
都可能染上電腦病毒,
但你全然不知,
即使防火牆再怎麼高招,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你以為牆就防得住病毒?
資料都在雲端上,
你以為你還很清高的不受影響?
每天殺人放火,
偷拐搶騙新聞,
做過就忘了,
反正每天都在打都在殺,
監視器如出一徹,
反正這種稿子隨便唬爛,
就報得過,
因為有“畫面”啊,
為啥打架?喝醉了啊,
為啥偷竊?沒錢了啊,
為啥砍他?他瞪我啊,
為啥囚禁?他欠錢啊,
為啥撂人?他嗆我咩。
這大概是我當代理副組長幾個月以來的心得,
用什麼方式唬爛嘴才能把駐地的稿子推銷出去,
還有別的理由嗎?
沒有!!!
快點上網搜尋看看吧,
說不定你的電話和住址,
已經被key啥奇怪的東西。
#google地圖 #個資外洩
google我的地圖手機編輯 在 Aotter Girls: Girl's Tech 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電少特派員出動
今天要調查電獺少女們此生愛用的熱門 App
沒有這些 App 編輯們就會很甘苦生命有缺陷 (?)
看看有沒有也是你愛用的呢?
LINE 購物母親節活動這邊走:https://lin.ee/upomytY/rcfk
【製作團隊】
企劃:Linzy
腳本:Linzy
攝影:靜香
剪輯:靜香
字幕:靜香
監製:蜜柑、宇恩
✨✨✨加入獺友快充組:https://supr.link/zZE8x
🔥 熱門影片 🔥
蘋果發表會懶人包!新色 iPhone、新 iPad Pro、AirTag、iMac!Apple TV 4K 也更新了!
👉 https://supr.link/arwKp
iPad Air 4 與 iPad Pro 實際上手比較!螢幕、處理器、喇叭用起來真的有差嗎?
👉 https://supr.link/APDcF
iPad Pro (2020) 開箱!買了它就不用買 MacBook Air 了嗎?
👉 https://supr.link/01OOf
ROG Phone 5 Ultimate 開箱實測!18GB 記憶體是什麼概念?四款熱門遊戲玩起來順嗎?
👉 https://supr.link/WK912
沒人告訴我 拍剪 4K 影片這麼麻煩這麼花錢阿!理由與心情
👉 https://supr.link/1VY3G
※更多開箱影片 👉 https://supr.link/hEERu
※更多 iPhone 相關影片 👉 https://supr.link/AzR5u
※更多 Android 手機 👉 https://supr.link/0K9Co
※教學小技巧大公開 👉 https://supr.link/lfyZk
※熱門藍牙耳機這邊找 👉 https://supr.link/SdDPr
【訂閱電獺少女 YouTube】 https://supr.link/o3WBV
【追蹤電獺少女 Instagram】 https://supr.link/nYIMY
【按讚電獺少女 Facebook】 https://supr.link/VAZd6
【電獺少女官方網站】 https://supr.link/AKiW8
google我的地圖手機編輯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
google我的地圖手機編輯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怎麼度過轉機的21小時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bit.ly/Ashleexiu
✨【專屬6折碼】👉🏻MYPASHLEE
-------------------------------
常用的拉力帶
✨【VERSA GRIPPS】https://www.versagripps.tw/
✨【折扣碼】👉🏻Ashlee
-------------------------------
高蛋白健身魚
✨【POSEIDON】https://www.poseidonfh.com
✨【折扣碼】👉🏻Ashlee
--------------------------------------
追蹤我
✨ Instagram 👉🏻https://goo.gl/m5Ro8b
✨ FB👉🏻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
我們的健身服裝品牌
✨ TAIGER 官網 👉🏻https://goo.gl/IjRjwB
✨【折扣碼】👉🏻Ashlee
--------------------------------------
我們出國上網會用的WIFI分享器
✨下面連結點入有特價+8折+寄件免運
✨http://globalwifi.com.tw/?pr_vmaf=QOLAdV1Gk5
来台湾租借WiFi 优惠连结:https://www.wifi-rental.com.tw/?apply_coupon=ashlee10
--------------------------------------
✨ 我的二手出清👉🏻 https://shopee.tw/show_o_o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幕原文
在等水舞秀的過程
想要跟你們分享
剛剛在等飛機的時候呢
看到一篇文章
我覺得有點瞬間解開我的疑惑
念書時期
然後一直到剛畢業的那幾年
其實我是非常喜歡跟朋友一起出去玩
很多的社交生活
我就覺得說這好像就是一個所謂的人脈
你跟大家玩在一起的時候不孤單
處於一個舒適圈的安定感
一種歸屬感
那一直到後面幾年呢
我很認真的工作
基本上很少有社交活動了
朋友約我約不太出去
我有時候會出去
回到家的時候就覺得
今天好像有點可惜
沒有做到什麼正事
但我剛才說我困惑的事情
就是有的時候我會想說
我應該繼續這樣子孤獨的奮戰下去嗎
還是說我應該要多兼顧一些自己的社交生活
那我剛剛看到這篇文章是說
其實我們擁有那種所謂的知心朋友
大家聚在一起覺得很快樂
可是呢 通常有這種關係的時候
大家都是花很多時間
在互相關注 互相給予關心
你會把時間浪費在一些
比較沒有創造價值的事情上面
然後就讓我聯想到說沒錯
我以前剛大學畢業
跟大學那段時間
我很喜歡到處跑
然後也會去夜店
認識很多厲害的人
可是當我什麼都不是的時候
別人又為什麼會理我
別人又為什麼會記得我
我現在的想法
當我把自己做好
我花時間在投資在我自己身上
好像這些很厲害的人
我就可以比較有那個跟他接近的高度
可以跟他們有一個連接的感覺
總之呢 我覺得人脈這個東西
當你有在一定的高度的時候
你好像也不用特別去找
有一種人呢 他是那種很喜歡交朋友
然後認識很多人
所以說我覺得我只需要有這樣子的朋友
當我把自己充實到有一定高度的時候
我需要什麼幫忙 需要什麼連結
我可以透過這些我身邊
所謂的 創造關係的人去達成
而不是說 我把自己的時間花在一些
沒有什麼意義的社交生活上
然後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
那些高我這麼多的人
憑什麼要彎下腰來幫我 你們懂嗎
所以我覺得看完那篇文章之後
我知道我現在這些孤獨奮戰
讓自己變得更好
其實並不是一項錯路
我覺得我就是延遲享受
跟朋友出去玩
當然很開心
跟姐妹去逛街 去喝下午茶 聊八卦
多麼的輕鬆自在
而且當你在那個過程中的時候
你會覺得很快樂
你不會覺得說你自己在浪費時間
可是我現在回頭看
之前前幾天在英國的時候
Myprotein有給我一個小小的訪問
然後有一題的問題是問我說
如果你現在可以對幾年前的自己說一句話
你會說什麼
我想了一下 我會說
不要再浪費你他媽的時間了
我真的覺得我以前浪費太多時間
所以導致我現在這個年紀
然後只有現在這樣子
如果我從唸書的時候
就開始很認真
我現在絕對不只現在這樣子
現在你水舞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
好 其實我剛剛的訓練
只是做做樣子
看這麼美的景 可以這樣子訓練
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等一下我練完的時候
我要再點一個榛果醬起司蛋糕
謝謝 看起來好乾的牛肉喔
看起來滿好吃 但是這牛肉好乾
然後這雞肉也好小
這個好吃 加了橄欖油
我把我自己綁得跟當地人一樣
在六七分鐘
水舞秀就要開始了
可是我發現
那邊有好多人都是用手機在看水舞
不是用他們的眼睛
剛剛那個水舞是半個小時一次
我們看了兩場
現在覺得有點疲憊 想睡覺
所以我們買單了
然後準備去吃起司蛋糕
我們離登機大概還有
八個小時的時間
可能會去我們今天訂的那個飯店休息一下
但我想那飯店應該是不會很好
因為我選一個最便宜的
好像大概台幣1600
為了要出境 然後訂的一個飯店
我現在有點選擇障礙 因為真的是太多
我現在在想我要吃焦糖的
還是要吃低碳的
你知道 身材還是要顧
這一餐呢 應該就是我們
在上飛機以前最後一個了
不應該吃的東西
也不能說不應該
我覺得人活著就是要快樂
只是我對我自己的身材
有比較高的要求
所以我必須要做一些犧牲
然後去讓我達到我想要的體態
所以這個應該就是最後一個
接下來上飛機吃糖尿病餐
然後回家乖乖吃草
最後點了一個低碳的
因為男朋友點了一個OREO Dream
所以我就是點一個比較保守的
然後我們可以一起分享
我這就是一般的低碳
它多普通 它多淳樸
然後你們看看他的
這什麼啊 會不會太過分
他側面是怎樣
我覺得我這個就已經很好吃了誒 就很濃
好幸福喔
我可以吃吃看你的嗎 (當然可以啊)
哇靠 你這個是太過分了吧
太犯規了
我怎麼沒有吃到起司蛋糕
感覺都是慕斯的感覺
我這個比較像起司蛋糕
他就是非常甜
然後巧克力味很重的蛋糕
某人又要去拍他的夢想車了
我們吃完起司蛋糕
其實我還沒有飽
但是我覺得真的有點太超過了
這幾天你們知道 我前幾天在英國的時候
Myprotein送我們的
就是一個日曆 三十天
每天抽一個巧克力
我一次把它全部吃完
所以覺得還是保守一點
然後雖然沒有吃飽
但是把我剩下的胃
留給等一下的糖尿病飛機餐
搭個計程車都這麼多規矩
井然有序的
難怪會想說這整個商場裡面的人這麼多
為什麼外面車潮這麼少
原來是他們把這些車流
引導到它建築物的旁邊 大家都乖乖排
我們坐計程車
從大廳被趕下來
然後在這下面
又被趕到另外一個地方
光找計程車的路
我們就消耗不知道多少的熱量
終於到飯店了
這邊超級當地的
有看到剛剛的路嗎
其實我們這附近
全部都是那種當地人的小吃
招牌上全部寫蚯蚓字
完全看不懂
然後其實我還蠻想嘗試
因為我覺得都已經到這邊了
就很想要試試看當地的食物
可是男朋友說他吃不下
一進來這個旅館 就好臭
也不能說臭
就是我很不喜歡的某種香水味
很濃 濃到爆
我剛洗完澡 然後他的沐浴乳味道超奇怪
我從來沒有聞過這種味道
就很像那種藥草味
我不知道怎麼說
然後我覺得這裡東西還滿特別的
雖然說這櫃子看起來好像很舊
看起來好像很舊 對不對
可是你知道嗎 一拉
你知道那種比較高級的傢俱
拉起來的那種軌道的滑順感
不一樣的感覺
像我們亞洲大部分
都像那種IKEA
你一般拉這種 都會這樣卡住
或是那種不順
但這一拉起來就是感覺超級高檔貨
比我家的那個系統櫃的軌道還要好
這裡就是不一樣
雖然是 不是很新 但是還滿乾淨的
這裡不知道是他們的什麼區域
還滿多人的 現在已經快要晚上十點了
然後還是很多人在這路上走動
不知道這邊
這個時間女生走在路上安不安全
所以我在杜拜二十幾度
可是我穿毛衣
都是當地的事物誒
剛剛買那個電源轉換器差點被騙
如果你想知道內容的話
直接去看Tao的影片
因為我不想要再講重複的話
(反正就是你很機靈啦)
對啊 我一直都是這樣
(反正就是你很機靈)
然後沒有被騙到錢這樣子
這菜長的好畸形喔
這很像是茄子吧
你看這茄子
好好笑喔
有沒有賣零卡可樂
有賣這個無糖的 這個要不要喝
(唉噁 這個地方竟然會賣這個)
然後我剛才買了 那個蘋果
這什麼啊
喔 這看起來好好吃喔
這是油類的
他們好多不同種類的米喔 好特別喔
剛剛我不是說我想要吃當地的食物嗎
但是一路走過來
看到那邊正在烤的雞
我就完全沒有食慾
看起來都滿
好像都沒有很衛生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是看起來
還是這邊就是這樣子
這電梯會不會太浮誇了一點
哇 現在已經凌晨三點多了
這邊的免稅商店還是超級亮
就是大家 都是還是繼續在搶錢
我記得很多機場
到晚上的時間 很多的免稅店都是關的
但是這邊是全開
我們的飛機延遲了大概一個多小時
我通常去到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
我就會對當地的歷史
或是一些相關的文化 會感興趣
剛剛有Google了一下
在四五十年前的時候
在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杜拜
在世界地圖上是看不到杜拜這個地方的
突然間有一天發現了杜拜下面有石油
然後這個城市就開始迅速的發展
然後產生一個巨大的變化
但不是因為石油
造成這個城市突然的這樣崛起
石油在他們這整個
算是酋長國的GDP裡面只佔了6%
所以你可以想像6%很少誒
他們其實是透過
他們對國際的一些
投資的限制是放很寬的
所以給一些外資進來的
那個幅度是很大的
所以讓他快速變成一個國際化的城市
然後加上他們有各種建設的發展
所以就這樣蹦 就這樣起來了
然後像我們剛才過來的路上
其實已經凌晨兩三點了
路上的燈都還是亮的
就是有種不夜城的概念
這一趟呢大概其實不到一天
我們就是轉機
然後停留這邊大概二十幾個小時
但是就是感覺很充實
然後還滿喜歡這邊的
這些東西我看不懂他在寫什麼
我們看很酷喔
這是英文對不對
Google一放上來 直接幫你翻成中文
(滿大的啊) 這才是我的吧
好失望喔 這一份要600塊
這也太不值得了吧
這根本就是一堆飯啊
現在Giraffe讓我太失望了
那麼貴 然後全部都是米飯
男朋友那道是還不錯吃
但是鹹到爆
我是非常合理的懷疑
他應該是在倒鹽巴的時候
鹽巴的蓋子掉下來了
甜美的家 終於到家了
希望家裡不要太可怕才是
因為出門前的時候
有刻意安排工人來重整我的地板
因為我房間的地板有些問題
讓我走路的時候有聲音以外
我連體重計都秤不準了
這邊怎麼會這樣子一條 好醜喔
唉 就是這樣子
如果房子在設計 跟在裝潢的時候沒有處理好
後續你要處理就超麻煩
接下來把行李整理一下
我要開始編輯影片
雖然現在很累
但是我覺得這趟的旅程有被激勵到
Tibo 就是那個法國人
他跟我講的第一句話就是說
你一個禮拜做多少影片
我說一支 講了我都很慚愧
他真的超屌 就是一個很認真
很努力 然後又很有天份的一個人
我要向他學習
所以我等一下再怎麼累
我還是要編輯影片
所以今天的Vlog就到這邊
希望你會喜歡
如果想要看到接下來的影片的話
請記得訂閱 追蹤 加關注
誒 我在講什麼
這三個好像是一樣的
請記得訂閱 追蹤 關注我
然後按讚
對 按讚 現在立馬按
然後分享給你的朋友
我們下次見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