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大院校—荷蘭有七間
話說最新嘅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排名中,全球「百大」院校入邊,荷蘭就有7間。
7間係咩概念呢,首先荷蘭係有一共13間「研究型大學*」,當中7間係全球「百大」,換句話說,荷蘭有超過一半嘅研究型大學都係非常高質素!
除此之外,筆者特登望吓其他國家有幾多間「百大」。美國一如以往壟斷排名,一共有38間「百大」,不過香港人熱門留學地點入面,英國有11間、澳洲有6間、加拿大有5間。相比之下,荷蘭一個人口只有1700萬人嘅西歐「小國」,居然有7間「百大」,其實都幾厲害。
今日就同大家講一講,呢七間荷蘭大學到底係咩來頭。
(更多歐洲/荷蘭生活資訊,立即到https://www.patreon.com/allyblahblah)
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
瓦赫寧恩大學
全球排名53
1876年創校
世界頂尖的農業食品研究大學(多次世界第一)
最拿手嘅,就當然係所有調理農務相關嘅科目啦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大學
全球排名65
1632年創校
出產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同5位荷蘭首相
拿手科目:
Psychology / Social Sciences / Law / Arts & Humanity / Communication & Media Studies/ Dentistry/ Business / Finance
等等
Utrecht University
烏得勒支大學
全球排名69
1636 年創校
出產12位諾貝爾得獎者
拿手科目:
Social Sciences / Psychology / Life Sciences / Law / Arts & Humanity
等等
Leiden University
萊頓大學
全球排名71
1575年創校
荷蘭第一間亦係最古老嘅大學,真·歐洲老牌學府
荷蘭皇室成員同貴族後裔就學嘅首選
曾經同英國牛津大學齊名
出產左16個諾貝爾獎得獎者同九位荷蘭首相(包括現任首相 Mark Rutte)
愛因斯坦曾經喺Leiden 教書
邱吉爾亦係Leiden嘅榮譽院士
拿手科目:
Law / Medicine / Science / Astronomy
等等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
全球排名 72
1913 年創校
管理學院(RSM)係歐洲最頂尖嘅商學院之一
出產咗第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者 Jan Tinbergen
拿手科目:
Business / Economics / Law / Medicine
等等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全球排名75
1842年創校
前身為荷蘭王國皇家學院, 堪稱「歐洲麻省理工」
拿手科目,當然就係所有理工科啦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格羅寧根大學
全球排名80
1614創校
出產咗四位諾貝爾得獎者
又:荷蘭四大國立大學: UvA, Leiden, Utrecht, Groningen
又二:好快望一望其他歐洲發達國家各有幾多間「百大」:德國有7間,瑞士有3間,法國有2間,丹麥有1間。
又三:排名依家嘢呢,你懂的⋯
#荷蘭
#荷蘭生活
#歐洲
#歐洲生活
#海外職場
#香港人在歐洲
#香港人在荷蘭
#大學
#留學
#歐洲留學
#大學排名
同時也有3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Bryson Lew 刘铠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开箱大学系列第一集? 你是不是刚毕业 ? 还没找到适合你的大学? ? 亚太科技大学(APU)有专人为你测试,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世界性的多元文化交流,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是相当高的! 在这一流的数码技术大学里,拥有着一流的老师,当然也有一流的课系! 电脑科学/科技/游戏开发/设计/广告...
「psychology science」的推薦目錄:
psychology science 在 健心運動心理團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水瓶座詭異難捉摸
♍️處女座除了龜毛還很難搞
♓️雙魚座則是天真爛漫又不切實際
聽到這些說法,
你是點頭如搗蒜,還是當作參考?
跟曖昧對象週旋時,
會不會核對一下彼此星座💔❤️
遇到水逆時,
想不想聽一下國師怎麼解?
明明知道星座特性只是統計,
今日星座運勢聽聽就好,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仍會深信不疑?
也許是因為巴納姆效應 Barnum effect的影響⚡️
意思是用一些模糊不清又模稜兩可的說法來形容,
如果又是獨特、權威且正面的說詞,
就會讓我們更加相信‼️‼️
但TT認為,
星座與心理學都是一種理解與感受自己與他人的方式,
只要不做過度的詮釋與依賴,
相信人的潛能並非單只是星座的分類,
偶爾看一下今日運勢、曖昧對象的性個然後投其所好,也是很不錯的。
📌快標記你那麼對星座深信不疑的朋朋吧
例如:荷馬....
參考文獻
1.Barnum Effect | psychology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Retrieved 2018-02-14.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Barnum-Effect)
2.Barnum effect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num_effect)
#運動 #心理 #運動心理 #健心運動心理 #壯猿運動訓練室 #匯傑國際行銷junction #感情 #愛情 #友情 #家庭 #情緒 #情緒調節 #心理測驗 #星座 #星座運勢
psychology science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你看見的不是鬼,你看見的其實是自己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的關係? | 榮格取向的鬼文本分析 // 李長潔 👻
.
聽膩鬼月千篇一律的恐怖故事了嗎?覺得鬼故事不就是要嚇人而已嗎?偽學術曾經從社會學、文化研究、民俗學、人類學等面向幫大家解析鬼魅文本。這次,在七月半的時刻,我們從「榮格精神分析」學派的角度切入,重新思考「靈異」(occult)與「科學」(science)之間的模糊地帶。透過「#黃色小飛俠」、「#邱高事件」、「#魔神仔」、「#聖誕老人」(關他甚麼事?)等精神分析式的鬼故事文本分析,發現個體生命經驗的隱密面貌。
.
最終,你會發現,幽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靈。
.
🙋如果你想要了解榮格的精神分析,可以從頭開始聽。如果你想要直接聽鬼故事,可以從22:49的地方開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神秘主義的心理學家—榮格
▶ 什麼是「原型」批評
▶ 研究靈異現象的科學家
▶ 幽靈、死亡、夢境的研究
▶ 陰陽眼是一種內在知覺
▶ 鬧鬼時那些會發光的物體
▶ 阿公身邊的黑白無常
▶ 撞鬼是清醒的夢境
▶ 奇萊山上的小型人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h20tou0i1e082264yxtl4t?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XZ4mHCoT4XGDHob5sU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Lx5MaODJ6fNh5JNqDw68U?si=QrdBjqTkRKaxL3xCgnobjA&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ep-54-%E7%9C%8B%E8%A6%8B%E9%AC%BC-%E5%B0%B1%E6%98%AF%E7%9C%8B%E8%A6%8B%E8%87%AA%E5%B7%B1-%E9%AD%94%E7%A5%9E%E4%BB%94%E8%88%87%E8%81%96%E8%AA%95%E8%80%81%E4%BA%BA%E7%9A%84%E9%97%9C%E4%BF%82-%E6%A6%AE%E6%A0%BC%E5%8F%96%E5%90%91%E7%9A%84%E9%AC%BC%E6%96%87%E6%9C%AC%E5%88%86%E6%9E%90-%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32347340
.
📱 #facebook 完整論述: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834300230090927/
|
////// 完整論述 /////
.
▓ #從原型批評開始
.
大家知道,偽學術很喜歡日本精神分析師河合隼雄,他透過榮格心理學,分析過大大小小的日本神話、傳說、典籍等,尤其是用原型(archetypal psychology)的概念批評「鶴妻」、「浦島太郎」等等重要故事,探索了日本人的文化心靈,非常精采。
.
我們先來聊聊榮格(Carl Jung)與原型分析好了。榮格是佛洛依德的學生,因為在神秘經驗上與佛洛伊德意見相左,他不信服老師的童年經驗性欲本能說,因而自己發展出一套「集體無意識」學說。他認為,無意識中不僅有童年經驗,更存在著許多(被累積下來)原始的經驗。這個觀念,使得榮格的研究轉向神祕主義,從精神醫學轉向神話、民間文學的人類學。
.
這個集體經驗,在早期的榮格理論中,稱之為「原始意象」(primodial image),後來被正式命名為「原型」(archetypes)。原型作為集體無意識的結構,主要由被抑制的和被遺忘的心靈素材所構成,這在神話、傳說、占星術、煉金術等中得到非常明顯的表現。偶而也會發生在個人的幻想與夢境中,變成一些具有共同性的主題。而「靈異經驗」就是其中一種幻想的展示,這個(原型)的展示,有時候是心靈的,有時候則是物質的,在實際發生的情況下,並不相違。
.
▓ #靈異現象的病理學
.
榮格1902年的博士論文,運用降神會的實驗,寫出了〈論心理學與所謂靈異現象的病理學〉,就是研究了一位女靈媒(表妹)所發生的超自然經驗:女靈媒的「生動幻想」,呈現她是一個「多重人格」者。但其中仍有某些未解之謎,女靈媒居然可以在附身時,提出一個神秘哲學體系來解釋宇宙存在的目的,榮格認為那是一種深刻的智性見解,超乎凡人的人生經驗和智能。
.
這令我相當驚訝,榮格的學術和神秘經驗總是相關聯,但我從沒想過他的博士論文是研究「靈異現象」。所謂靈異現象,試指活人與死人的靈魂、靈界的鬼魂、或是超自然的物體、靈體、生命體,以不同程度的接觸,而發生的超自然事件(不符合自然邏輯)。
.
榮格的「共時性」(synchronicity)觀念,詮釋了「有意義的巧合」,像是夢境、預感、心靈感應,當作是群體聚集(constellating)的無意識。他主張,無意識心理學就是超心理學的範疇。其實,在心理學誕生的初期,與神祕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招靈會、催眠、附身)。從佛洛伊德與榮格的最終決裂,便可見一斑,佛洛伊德走向了科學的實證主義(但從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多科學啦),榮格則選擇了神祕主義。
.
▓ #規律還是偶然
.
在《幽靈、死亡、夢境的原型取徑分析》(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裡,榮格的秘書,也是本書作者Aniela Jaffe提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提問:鬼魂出現光、模糊的白影、無頭或透明,這些幽靈的出現型態為何有著「相似性」?是規律還是偶然?她運用榮格心理學的方式,分析了民眾投稿的鬼故事,包含無意識、夢境、意象、幻視在幽靈超自然現象上的神祕表現。
.
我們可以想一下常聽見的鬼故事版本(像厲陰宅裡面那種)。那些腳步聲、敲門聲、打碎瓷器、撞擊牆面、晃過的人影、這些經驗幾乎存在於每一個文明中的長遠歷史中。這些原型包含了人類生活的基本關係與情境,例如父子、母子、男女關係,或是,出生、死亡、疾病、婚姻關係等。雖然在各自生命中有著不同的說故事方式,但其基調有著幾乎相同的原始樣貌。
.
▓ #經驗靈異的能力—靈視
.
「通靈預言家」,以前有一個學生,好稱自己看得到某些事情發生,也看得到鬼。這些人對榮格而言,是共時性的實踐者。從榮格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自性化經驗,他們透過這種「神秘的指引」。這些夢境時常像是某種「冒險」、「旅程」、「公路電影」,它代表著無意識領域中所呈現的持續轉化,是內在知覺的投射。
.
▓ #鬧鬼的經驗
.
內在知覺的投射,也時常表現在撞鬼、鬧鬼的經驗中。我覺得,這會依照著文化中的神秘體驗,有著不同的詮釋,例如「發光的靈體」,也對照著榮格研究中的煉金術裡的「光人」,那是某種向內的、靈性的人。
.
以光做為「彼岸」的意象。我們在「西藏度亡經」中也可以見到,人死後會有一種耀眼的光,被稱之為「原初之光」,或法身之光,是完全開悟的境界。在各宗教中,許多對於「發生」、「原初」的描繪,都是帶著隱密的光芒。這預設了無意識領域的「絕對之知」,唯有在日常之識消滅時,才會真正地顯露出來。例如河合隼雄所提到的各種神話、傳說的「非常情境」。
.
不過,鬼魂也不總是神聖的智慧之光,很多時候是以「幾何」的形式顯現。例如白色的影子,在煉金術中,白色象徵月亮,是無意識的領域。黑色,其實並非白色的對立,而是象徵另一個面向,哀悼、告別、內疚。
.
▓ #清醒的夢
.
簡單地看過了榮格對「幽靈、死亡、夢境」的分析,大致上可以理解,幽靈現象,或許就是一種「強化的夢」。清醒的夢境,使得原型的、無意識的心靈內容,變得更加清晰,這樣的狀態可以理解為我們的夢一直持續到白天,但由於意識的占據、日常活動的阻礙,而無法被充分意識到無意識的顯現。所以,也就是說,或許我們在生活中的「見鬼」,可以被認識成「無意識」對日常意識的偷襲,可以試著透過「它們」,去理解個體的精神世界。
.
▓ #鬼談百景中的「影男」
.
我們以鬼談百景中的「影男」故事。裡面的媽媽就明顯地經歷白日夢、黑影、身體抑制、共同經驗的幾個轉折。或許是某種內疚的心理再現,記錄了自己的個體化過程(母親的角色)。
.
這種超自然事件經歷,時常是未來、現在、過去在現在的共時同步。從一般的角度來看,就是撞鬼了。但像是在《神鬼第六感》、《咒怨之始》、《厲陰宅》都運用了共時性的概念,去顯現了人們的超心理經驗。共時性事件是一次原型的顯現,是突如其來被「組織」起來的無意識「秩序」。
.
▓ #奇萊山上的邱高事件與照片裡的小人
.
再來一個耳熟能詳的鬼故事,「邱高事件」。這是奇萊山最著名的山難意外,發生在1972年。當時剛從東海大學畢業的邱高與高中同學李福明、胡德寧相約,3人決定一起攀登奇萊山,不料同年8月24日入山後,一行人就突然失去音訊;直到9月10日,邱高的父親一直等不到兒子回家,直覺對方可能出事,急得趕緊報警協尋。
.
幾年後,《玫瑰之夜》上登一張靈異照片,後面的影像被認為是「穿著胡德寧外套的小人」。因為就在邱高事件發生的9年後,某位登山者成功登上南華山能高北峰時,喜悅地拍了一張照片,獨照後面竟然出現了一個狀似「小矮人」的形影。邱高事件失蹤者之一胡德寧的母親,看到這張照片,激動地指認:「小矮人身上穿的就是她兒子登山穿的外套」。
.
▓ #鬼故事中的小人
.
在榮格的文本分析中,邪惡的故事(惡魔或路西法)通常會與「小人」、「小矮人」有密切關係。在煉金術的文獻中,這類形象多為小型人、地靈、地魔。是不是覺得跟魔神仔有點像呢。通常小人是死亡與厄運的通報者,榮格將之與赫密士—默丘利(Hermes-Mercurius)關聯在一起,具有轉化的作用,是「無意識精神」化為人身的代表。大部分訊息是關於死亡、災難、危機,乃基於強烈的利害相關需求。
.
很有趣,赫密士—默丘利是重要的「信使」,在邱高事件、黃色小飛俠等鬼故事中,鬼形象都有著「嚮導」的角色,儘管它們通報的是「死亡」。聽起來很恐怖,但其實,對榮格學派來說,這樣的通報,是一種「生命的實現」,這個實現當然也包含著「死亡」,他標示著一個體朝向自己的衰弱。
.
▓ #魔神仔與聖誕老人
.
這些形象偶而會被看見,但又不想要被看見,正如人們面對無意識時的態度。而小孩與老人又特別容易看見。在《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中,林美容統計新聞中出現的事件,其中以「小孩」與「老人」最容易遇見魔神仔,這一方面有傳播學與生理學的意義,但從榮格的角度來看,小孩與老人都是比較容易接近無意識的生命時段。
.
魔神仔的故事具有雙面性,他不只是代表陰暗、迷失、自然、死亡,同時也給予被迷惑的人,豐富的食物與溫暖的場所。這與聖誕老人(他其實也可以是一種精靈)很類似,一方面他帶來甜蜜的糖果,另一方面則恐嚇淘氣的小孩,揚善罰惡,而且每一年都會來一次,他提示著人們,生命總是矛盾的,有生意盎然、快樂無比,也伴隨死氣沉沉、罪惡苦痛。這就是大自然的本質。
.
▓ #靈光乍現的片刻
.
從頭談到尾,我們可以發現,在榮格的經驗與分析中,「撞鬼經驗」與「鬼故事」可能可以分開理解。鬼故事,在偽學術討論的脈絡中,更多如涂爾幹的社會事實之意義,也就是說,透過大眾口耳相傳、爭相較勁、加油添醋的恐怖鬼故事、都市傳說,或許更能反映的是歷史性、社會性的結構再現。例如各種校園鬼故事(宮燈姊姊)、恐怖小說(吸血鬼)等。
.
而「撞鬼經驗」,就是那些真的碰到的人所訴說的體驗,那是榮格認為更加與個體相關,是一種心靈、生命在無意識上的展現。或許如夢境外溢組合出某種具體的斷簡殘影,或許是集體潛意識中那些被日常生活所致力排除、刻意遺忘的隱密、自然經驗。當有一天,我們自己真的遇見時,會不會感到是某種靈光乍現的片刻,而不是飽受威脅的懼怕。
.
而這些經驗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我們現在以為自己看到的,僅是那些「觀察的自然」,具有科學性的邏輯因果關係。而還有更寬廣的「現實的自然」,即榮格的「純粹的自然」,則是某種難以言喻的方式存在於那邊,促使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學習著去將所有的現象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邁向更加深度與寬闊的存在。
|
#參考文獻
1. Jaffe, A. (1999). An archetypal approach to death dreams and ghosts (A. Jaffe, Trans.). Canada: Daimon Verlag.(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8).
2. ROWLAND, S. (2012). Jung’s Ghost Stories. Post-Jungian Criticism: Theory and Practice, 31.
3. Jung, C. G., Maslow, A., Rogers, C., Assagioli, R., James, W., Freud, S., & Fromm, E. (2018). The New Age Psychology of Carl Jung. New Age.
4. Petersen, B. A. (2001). Psychology and ghosts: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apparitions perceived in the context of mourning. Massachusetts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5. 艾德嘉(2020)。【邱高事件】黑色奇萊的永恆懸案。
6. 林美容(2014)。《 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
psychology science 在 Bryson Lew 刘铠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开箱大学系列第一集?
你是不是刚毕业 ? 还没找到适合你的大学? ?
亚太科技大学(APU)有专人为你测试,
在这里你可以体验世界性的多元文化交流,而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是相当高的!
在这一流的数码技术大学里,拥有着一流的老师,当然也有一流的课系!
电脑科学/科技/游戏开发/设计/广告/动画/工商/管理/营销/会计/金融等等...
哎 偷偷告诉你...?
还有奖学金、优异奖金待申请哦!?
赶快去他们的网页了解更多 https://www.apu.edu.my/
还想看我开箱哪一所大学吗?
赶快留言在下方!!!
Hi, welcome to my 1st series of “University Unboxing”, (whether I could have the 2nd series, it very much depends on you guys! )
I am 18 this year and just complete my school studies, I am indeed super curious how university life would be!
And now, you can just relax on your home sofa and let me bring you for a university walkabout through my video.
Anyone there just completed secondary school’s studies just like me?
Would you like to continue your studies at your dream university?
Pacif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Innovation - APU
For this round of time, the university that I am ready to do “unboxing” for you is the Asia Pacific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Innovation (APU)
In this Premier Digital Tech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counsellors can help you with an aptitude test, to gauge what suits you best.
Programmes offered at APU covers: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 Computer Games Development/ Design/ Advertising / Animation/ Business/ Marketing/ Accounting/ Finance/ Actuarial Studies/ Engineering/ Media/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sychology
Apart from the variety of programme choices
You may also apply for a Scholarship and Merit Awards
https://www.apu.edu.my/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lick https://www.apu.edu.my/
Hopes that my “University Unboxing” series will help you guys to identify which university suits you best!
Do remember to excel always those who just completed your secondary school's studies, and keep it up!
Oh ya, which is the next university that you’d like me to unbox for you yeah?
Do drop me a message here, I will try my best to hop in there for you!
------------------------------------------------------------------------------
各节重点Timestamp :
00:05 影片介绍
00:20 神秘美女出场
00:55 精彩预告
01:04 开箱揭晓
02:12 参观食堂
03:13 参观XR Studio
03:54 体验VR Games
05:12 参观Robotics Lab
05:46 参观Hackers课室
07:26 电影《三个黑客》
08:36 参观图书馆
09:16 参观讲堂
10:26 2021年 颁奖典礼
11:29 Bryson肺腑之言
------------------------------------------------------------------------------
Contact Me | 若要找小弟业配,请联系??
? brysonlewcollab@gmail.com ?
经纪人? +60122073323 (TEXT.只限信息)
欢迎追踪小弟其他社交平台:
Instagram :
@brysonlew ? https://www.instagram.com/brysonlew/?...
Facebook Page :
@Bryson 刘铠翔 ? https://www.facebook.com/BrysonLKX
psychology science 在 メンタリスト DaiG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Dラボが20日間無料⏩/
月額599円〜【本1冊の半分の値段】で
毎月20冊以上の書籍・論文の知識が
1日あたり【わずか10分】で学べる
【Dラボ】はこちらから→https://daigovideolab.jp/?utm_source=youtub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official&utm_content=pH_EZxiFtiU
※クレカ登録がありますが、20日以内に解約すれば一切のお金はかかりませんのでお気軽にどうぞ
\本日の参考📚/
習得への情熱―チェスから武術へ―:上達するための、僕の意識的学習法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2ZvxE75
【無料】超習慣術 を Amazon でチェック! https://amzn.to/3rFkv78
\今ならオーディオブック無料♫/
メンタリストDaiGoの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はこちらから【どれでも1冊無料】→https://amzn.to/2UBuD1j ※Audible無料体験
Researched by http://ch.nicovideo.jp/paleo
Ozubko JD, Macleod CM. The production effect in memory: evidence that distinctiveness underlies the benefit. J Exp Psychol Learn Mem Cogn. 2010 Nov;36(6):1543-7. doi: 10.1037/a0020604. PMID: 20804284.
Patton, W. W. (1991). Opening students’ eyes: Visual learning theory in the Socratic classroom. Law and Psychology Review, 15, 1-18.
Mueller PA, Oppenheimer DM.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keyboard: advantages of longhand over laptop note taking. Psychol Sci. 2014 Jun;25(6):1159-68. doi: 10.1177/0956797614524581. Epub 2014 Apr 23. Erratum in: Psychol Sci. 2018 Sep;29(9):1565-1568. PMID: 24760141.
Kapur, Manu, and Katerine Bielaczyc. “Designing for Productive Failure.”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vol. 21, no. 1, 2012, pp. 45–83., [www.jstor.org/stable/23266307][1].
Cyr, A.-A., & Anderson, N. D. (2012). Trial-and-error learning improves source memory among young and older adults. Psychology and Aging, 27(2), 429–439. https://doi.org/10.1037/a0025115
Grilli MD, Glisky EL. Imagining a Better Memory: Self-Imagination in Memory-Impaired Patients.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1(1):93-99. doi:10.1177/2167702612456464
Westwater, Anne & Wolfe, Pat. (2000). The Brain-Compatibl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今なら
#Dラボとオーディオブックが概要欄から無料
psychology science 在 Point of View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อ้างอิง
- born in the purple. (n.d.). TheFreeDictionary.Com. https://idioms.thefreedictionary.com/born+to+the+purple
- British Library. (n.d.). Elizabethan dress codes. https://www.bl.uk/learning/timeline/item126628.html
- Cartwright, M. (2016, July 21). Tyrian Purple.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https://www.ancient.eu/Tyrian_Purple/
- Clair, S. K. (2017). The Secret Lives of Color (Later Printing ed.). Penguin Books.
- Grovier, K. (2018, August 1). Tyrian Purple: The disgusting origins of the colour purple. BBC Culture. https://www.bbc.com/culture/article/20180801-tyrian-purple-the-regal-colour-taken-from-mollusc-mucus
- Hastings, C. (2020, June 4). How lavender became a symbol of LGBTQ resistance. CNN. https://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lgbtq-lavender-symbolism-pride/index.html
- Hotchkiss, S. (2019, June 13). Armed with Ink, 1960s Activists “Struck Back” Against Homophobic Media. KQED. https://www.kqed.org/arts/13859570/friday-purple-hand-gay-liberation-1969
- Mcguire, S. (2017, July 28). What Disney Villains Can Tell Us About Color Psychology [Infographic]. Venngage. https://venngage.com/blog/disney-villains/
- MDF. (2020, May 9). Purple - The color of evil. Medium. https://medium.com/@mdfcreative/purple-the-color-of-evil-9a934ad66051
- Resnick, B. (2018, March 12). How William Henry Perkin accidentally discovered synthetic purple. Vox. https://www.vox.com/science-and-health/2018/3/12/17109258/sir-william-henry-perkin-google-doodle-birthday-180-mauveine-purple-dye
- Reutersvard, O. (1950). The “Violettomania” of the Impressionist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9(2), 106. https://doi.org/10.2307/426328
- Tager, A. (2018). Why Was the Color Violet Rarely Used by Artists before the 1860s? Journal of Cognition and Culture, 18(3–4), 262–273. https://doi.org/10.1163/15685373-12340030
- - - - - - - - - - - - - -
ติดต่องาน : [email protected] (งานเท่านั้น)
ทางไปซื้อสติกเกอร์ line http://line.me/S/sticker/1193089 และ https://line.me/S/sticker/1530409
ทางไปซื้อ วรรณคดีไทยไดเจสต์ http://godaypoets.com/thaidigest
ติดตามคลิปอื่นๆ ที่ http://www.youtube.com/c/PointofView
ติดตามผลงานอื่นๆได้ที่
https://www.facebook.com/pointoofview/
twitter @pointoofview
หรือ
IG Point_of_view_th
- - - - - - - - - - - - - - - - - - - - - -
ฟัง นิทานไทย วรรณคดีไทย สนุกๆ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qt6BlTNYnWUtrSsqOEiTjxVsJH_WBJl
ฟังเรื่องเกี่ยวกับ รามเกียรติ์ รามายณะ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fqt6BlTNYnXfrgoQ5GVLgbjpzgOWplHi
Timestamp
สีม่วง
00:00 ทำไมเล่า
00:37 สีม่วงในธงชาติ
01:47 สีม่วงกับ LGBTQ+
04:11 ความหมายของสีม่วง
05:41 ประวัติสีม่วง
10:31 สีม่วงสังเคราะ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