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框架是創造力背後的推手
我們心中,本來就有各式各樣的思考框架,我們思考的方式就是如此。這些思考框架有的簡單、有的複雜,有的精確、有的粗略,有的美麗、也有的邪惡。但不論如何,都會呈現現實的某些面向,協助我們提出解釋、抓住重點,做出決定。
例如,民主制度是一種思考框架,而君主制度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在商業產業上,精實生產(lean manufacturing)是一種思考框架,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結果」,因英特爾與谷歌的先後採用而聲名大噪)也是一種思考框架。宗教是一種思考框架,世俗人文主義(也就是不信神的道德觀)也是一種思考框架。法治是一種思考框架,「強權即公理」也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平等是一種思考框架,種族主義也是一種思考框架。
在我們的種種推理上,思考框架不但是重要基礎,而且應用極為廣泛。近幾十年間,從哲學到神經科學,各式各樣的領域都曾研究人類的思考框架,只是用來描述的術語有所不同,包括:模板、抽象概念、再現(representation)、基模等等。
時至今日,不論是硬科學或社會科學領域,多半都已經接受「人類透過心智模型來思考」的概念。只不過,這其實是相對晚近的概念。在二十世紀初,多半還只有哲學家在思考「人類如何思考」的問題。佛洛伊德對大腦的奧祕深感興趣,但他是當時的例外,而非常態。到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像是卡西勒和維根斯坦等哲學家,則是以心智所操縱的符號與語詞為基礎,以此來認識心智。這確實是邁出了一步,讓人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瞭解「認知」,但一切仍然只是理論,沒有實證。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有實證科學家研究人類的心智—心理學家接手哲學家的研究,特別是開始思考大腦內部的認知過程。一開始,學者認為認知過程就像是嚴格的邏輯運算,但實證研究並無法支持這種論點。大約在1970 年代,「心智模型」的概念開始流行,眾人也開始認為人類的推理並非邏輯形式的運作,而更像是在模擬現實:我們評估各種選項的方式,是去想像可能發生的種種情況。
如今,這種觀點已經由許多心理學家與認知科學家經過眾多實驗得到證明。近年來,由於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能夠即時視覺化呈現受試者的腦部活動,就連神經科學也踏入了這項研究領域。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人類構思未來的時候,會啟動那些和空間認知與3D 思考相關的大腦區域。可以說,其實就是在有目的、刻意的做夢。
這項研究成果,讓我們對人類如何思考的理解,開始默默改變,瞭解了心智模型是人類認知的基本構件。不論我們任何的所見、所知、所感、所信,都始於我們對宇宙萬物的思考方式。我們如何理解世界,會受到我們「相信」世界如何運作所影響,包括:事情為何會發生、未來會如何發展,以及如果我們採取行動之後又會如何。
.
▍「解釋」帶來的好處
因果框架要求一切必須有說得通的解釋,這點除了讓我們得以歸納類推,也讓我們得以學習。這是一項重要特點,而且也是一項相對較新的發現。一般來說,學習是發生在得到資訊的時候—聽到老師講課、看到書上的描述、或是學徒動手修修補補的時候。但在做因果解釋的時候,那位提供資訊和解釋的人其實也在學習。這項觀點是由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倫布羅佐(TaniaLombrozo)提出,她是這個學術領域的熠熠新星,引領著一套關於「解釋」機制的新科學。
倫布羅佐從大學時期開始,就發現不論在心理學、社會學、哲學,處處可見關於解釋的想法。雖然這似乎就明擺在眼前,但事實證明,關於「解釋」這件事本身,科學界的研究都還不夠深入。舉例來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某些事值得解釋、又有某些事不值得解釋?解釋能讓我們如何有所成就,或者如何讓人誤入歧途?倫布羅佐的研究從心理學和哲學出發,填補了一些我們關於解釋的知識空白。
倫布羅佐對於「透過解釋而學習」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實驗中,倫布羅佐請成年受試者看看兩群來自外星的機器人,分別名為glorp 和drent。兩群機器人各有不同的顏色、體型、腳部形狀的特徵,但受試者並不知道真正的重要區別是哪一項。實驗人員請一半的受試者去描述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而另一半則是要解釋glorp 和drent 各有何特徵。(兩群機器人都很可愛,但是真正區分的重點並不在於顏色或體型,而在於腳部的形狀。)
結果如何?比起那些只需要描述而不需要解釋的人,那些必須提出解釋的受試者,在找出真正區別之處的表現,明顯高出一截。倫布羅佐做了很多次實驗,結果都類似。她甚至也對小孩做了實驗,結果一樣:如果要小孩提出因果解釋,他們的表現就會更棒。
讓我們把這點再拉回來討論思考框架:我們用因果框架來解釋這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學習,因此我們會更瞭解這個世界,我們也能產生更深入、更準確的見解。而且,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也能讓自己更瞭解這個世界。這項發現對教育和育兒來說,具有直接的意義:記得要小孩解釋他們推論的過程,而不只是要他們給答案。(這或許也有演化上的意義:比起其他不去解釋這個世界的動物,人類透過解釋的機制,也就學得更快、學得更多。)
這件事能帶來的好處,絕不只是知道怎麼區分glorp 和drent而已。人類從最早的時候,就開始想像出各種秩序的概念,在群星當中勾勒眾神的身形,將各種物種加以分類。小孩會花上幾小時,分類排列著自己的小車車、小布偶、樂高積木,還有萬聖節糖果(直到爸媽半夜偷偷來吃掉)。這種分類和重新分類的動作,靠的就是我們取得抽象概念、進行歸納類推的能力。
要是少了取得抽象概念的能力,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碰到的一切都是完全陌生,沒有任何一般法則能夠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談到用過去經驗類比現在或未來未知的處境,是大腦很重要的工作。說真的,這項能力對我們活下來真的幫助很大。
然而,我們昨天也提到,這種思考慣性同時也造成了某些限制。尤其過去經驗本來就比較偏頗,這種慣性要調整,就必須經過有意識的自我教育。
「思考特定議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如果浮現越多人的立場,最後得到的結論就越讓人信服。」~漢娜鄂蘭
版面上的朋友們,因為常閱讀不同作者的智慧,所以特別能進行討論。這其實更有利於我們看到不同人的觀點,並且選擇適合我們的思考方式,而不只是因循故舊。
今天晚上沒有直播,明天晚上的直播,會再談談傳統教養跟自我傷害的關係。這實在是一種沉重的話題,錯用思考框架,讓我們代代相傳著創傷。
祝願您,能充實我們的思考框架庫,這是能有多元選擇的基礎之一!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評價] 107-1 薛承泰教育社會學- 看板NTUcour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教育社會學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近期臉書上有一篇投稿文章《讀社會學系是一個很糟糕的選項 ... 的評價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社會學群出路前途在哪?PTT、Dcard熱門討論大解 - 公職王 的評價
- 關於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社會學群出路前途在哪?PTT、Dcard熱門討論大解 - 公職王 的評價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WorkFace Taipe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大大學院 x WorkFace年會搶先看💥】線上教育的後疫翻轉:學習轉變、產品思維、商業模式
受到疫情影響,學校實體空間關閉,學習與空間的限制鬆綁,讓線上課程產品數量來到了前所未有的爆發潮!
🧐後疫情時代下,成人線上教育市場有何異同?個人學習、企業內訓有何改變?大量湧入的知識專業工作者,又如何透過不同形式的知識產品,如:影像、聲音、文字等媒介發揮效益?
這次年會中,我們邀請到 #大大學院 CEO 許景泰分享,他如何在十年間創辦四間互聯網企業,與在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18 年深耕 #互聯網 營銷經驗,如何在目前創立的知名線上學習平台「大大學院」上顯化,讓其發酵超過十萬會員註冊,聘請各行業頂尖高手、企業名師在線上開課。
👉其中,「大大讀書」以影音說書為號召,吸引超過一萬名學員長期訂閱,成為台灣最多人付費的知識訂閱產品。並被譽為「超級經紀人」以網羅各領域頂尖專家學者,包括企業講師、心理學家、社會學家、財經專家、投資理財顧問、網路達人,甚或醫藥師、運動員、歷史學家等,發展多元類型的 #知識IP,提煉個人專業價值。
在後疫情一片成人線上教育紅海中,大大學院又如何突圍?怎麼創造正向幫助成人教育發展與企業人才競爭力提升產品服務?
讓我們一同參與WorkFace7週年年會,親身參與和 許景泰連線對談,尋找疫情後線上教育產業新破口!
超值早鳥票熱售中🌐 更多詳情詳見
活動頁面:https://fb.me/e/15DwH8USV
活動官網:http://workface.tw/tw/2021_annual
#WorkFaceTaipei7週年年會
-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靜靜讀一本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感謝盧建彰導演專序推薦
芮尼克 《暗夜》推薦文
有時我喟嘆,有時我不。
好像沒有很好吃
宜蘭獨立書店「小間書菜」的彭顯惠說,這段疫情期間,許多弱勢家庭的孩子,不能去學校,就沒有營養午餐吃。她說,有朋友發現這狀況,就去跟銀行貸款,在農村煮午餐給這些孩子吃,顯惠也沒有錢可以資助,就把田裡的作物拿起來一些,自己每個中午就做幾道菜,拿去相添,給孩子們多幾道菜。
她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結果,偷聽到孩子似乎覺得不太好吃,反而評價她兒子半獸人煮的暗黑料理比較好吃。
讓顯惠現在每次要把剛煮好的菜送去前,都會心情有點緊張,不知道這次孩子們對她的菜評價如何。她寫到最後還用「哭跑」兩字。
哈哈哈。笑死我了
我讀到這段小故事的時候,一邊笑,一邊覺得揪心,但又感到可愛。是啊,誰會想要去借錢好幫助別人呢?可是現實世界裡真的有人這麼做,而且還有人會參與。我心想那個覺得菜不是那麼好吃的孩子,在那當下,應該還是感到幸福的,心裡頭還是甜甜的,覺得有人在乎他,他還可以有餘裕小小地鑑賞一下美食,這是多麼美妙的事啊。
畢竟,他本來可是沒得吃呀。這點他絕對比誰都清楚。
我們大可不必急著教訓這孩子不知足,不懂得惜福感恩,你也許可以說他不懂事,不過,我自己倒覺得他再怎麼不懂事,還是比我懂事的。
我是那個沒有參與在其中的人啊。
他的世界,他的環境,絕對讓他比誰都早熟,他一定很清楚,這是受人的幫助而來的,他只是不太會表達謝謝,或者說還不太會表達。當然,更可以說,是我們還不太聽得懂他的感謝。
他用單純的話語,直接表達,餐點沒有那麼好吃,表示他真的有在吃,表示他真的在品嚐,真的在乎眼前的食物,不像我常常邊滑手機邊吃東西、食不知味,比起來我才是真正對不起做菜的人。還有,他對食物的評語,其實真誠地呈現了人類比較美好的那一面,真實無虛假,而不是我們每天都會聽到的不太有溫度、只是表面功夫的「謝謝」。
這樣說好了,你要不要計算看看你今天聽到幾個完全沒有看你眼睛的「謝謝」,幾個完全沒有不好意思的「不好意思」?
哈哈哈。
想像顯惠提著幾道自己剛煮好的菜,小心翼翼地送到,看著孩子們陸續到來,拿起餐具夾菜,她又期待又怕受傷害地從旁邊偷偷看著他們吃飯,這時,鏡頭特寫孩子閉上眼品嚐口中食物滋味的表情,搭配顯惠專注透過近視眼鏡偷看的臉部特寫,這時可以交叉剪接,也可以分割畫面,兩個臉部表情,兩相對照,我覺得這是世上兩顆心最近的距離。
我喜愛這個真實世界裡的小故事,一如我喜愛這次芮尼克探長置身的故事。
雖然是在鏡子的另一面,地球的另一端。
卻有條無形的絲線,牽引著我,隨著每篇章,停不下眼,停不下手,急切著,在意著,想趕快幫他,想趕快解救,想趕快解謎,想趕快趕快讓那些都翻過去。
有點殘酷,但是真的
故事的開頭沒有芮尼克,我看著一個單親家庭的早晨,想到許多的混亂,都藏在下頭,不,是如此明顯,就在眼前。你想著,裡頭的孩子,或者說青少年、青年,接著會如何?我不知為何,立刻想到的是報導者的重要專題《廢墟少年》,那些曾經在機構裡跌跌撞撞長大的孩子,經歷多一些滄桑,夢想少了些光芒。
我擔心著自己,對,你沒看錯,我作為一個讀者,我擔心著。
我擔心自己會不會看不下去,對,我作為一個孩子的爸爸,對於跟孩子有關的惡事,近來的耐受度變得很差,我會恐懼害怕,害怕壞事降臨,害怕壞事降臨在我們這個世界上,而不單是故事裡的虛構世界。
但,很抱歉,它確實早就,降臨了。
我跟自己說,你要勇敢,你要認真,你要試著面對,因為芮尼克得面對,因為有孩子每天面對。
真的有點殘酷。有點殘酷,因為它是真的。
恐怖的事情,常常是因為你不敢正眼看它。
而比起殘忍,更殘忍的事,就是知道有殘忍的事發生,卻假裝沒有。
(對,我甚至一度擔心,擔心譯者的身體承受得住嗎?)
(結果,她的心靈比我強壯許多)
而我要說的是,願意把力氣花在面對殘酷的事上,那是多大的仁慈。
那絕對比殘酷更加強悍,而我們要試著那樣做,好壓倒那些惡事,好壓倒那些一瞬間會壓倒我們的。�
凌晨4:40
此刻是凌晨四點四十分,也許該說是黎明前。
我起來書寫,狗在沙發上睡,我過去時,她眼緊閉著,呼聲很高,有時我笑說,是全場呼聲最高的。
我煮了咖啡,是衣索比亞古吉產區的魔魔拉莊園,我想著,芮尼克也總在這時,燒著熱水,磨了咖啡豆,也把自己的心給磨開來,讓那氣味迸發出來。他獨自坐在那裡,大房子的廚房角落,貓有時來,有時不,他看著世界,看著自己,看著自己和世界。
有時想起那些走過生命裡的人,有時是女人。他口拙,但心善。最常對付自己的就這種人。
倔強極了。
我很愛芮尼克,除了他愛咖啡,他愛爵士樂,更因為他愛人。他真的愛人。
他對於那些被世界放棄的人沒有放棄,但也無力過分挽救,因為他知道自己平凡的像個凡人,就算是警局的總督察,也是個升官比人慢,人際關係淡薄接近苦悶,回到家只有貓想理他,噢不,很多時候他們也只想吃飯,頂多願意趴在他腿上聽音樂。
他,有點灰撲撲的,彷彿當地的天氣,連絕對的黑色都不是,影子或許都比他有個性,沒有厲害的右勾拳,也沒有火力強大的武器,只有彎著高大的身軀,低著頭擔心,擔心領帶上的污漬,擔心手下的探員心理狀態,擔心週末波蘭俱樂部的邀約,擔心郊區弱勢家庭的孩子。那麽多擔心,構成了他。
對話花力氣,但對話該繼續。
是哪,相對脆弱的那邊,喔,那麼易碎,若不被壓碎,就會被壓得扭曲。
夜裡我闔上書頁,深深地自靈魂深處,吸了口氣,長長地吐了出來,喟嘆。
當芮尼克他苦惱,我也跟著苦惱,他有點難以啟齒時,我也跟著躊躇。
社會議題不單在社會學的課堂上,更不會只是案件績效數字,而是一個個破碎的心和家庭。
芮尼克走進那家門前時,我心抽痛。
相較於殘酷的世界,芮尼克何嘗又不是脆弱的那邊呢?
我們又何嘗不是脆弱的那邊呢?
只是,當那壓迫被我們因為仁慈而勝過時,我們強壯了,我們可以幸運地倖存下來,並且稍稍懂得用仁慈為武器,好贏過那些殘忍。這是故事的意義,這是閱讀的終點站。
芮尼克與女教師的對話,小小的點起了社會結構與教育制度,盡是在善與惡間的拉扯,女教師代表的那番言論,其實也是芮尼克心中的某一組聲音,你甚至可以把這當作是他的自我對話。
對話不總是對,但不對話更可能錯。是啊,是啊。
對話花力氣,但對話該繼續。
謝謝芮尼克,帶著我們對話,帶著我們理解眼前的世界,並意識在一次次的落敗後,我們也許不盡然輸掉了良知與人性。
有時我喟嘆,有時我不。
因為芮尼克。謝謝芮尼克。
#暗夜
#芮尼克系列8
#盧建彰導演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結合心理學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也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的話,那就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我們面對人際相處的時候,是不是常常會因為同儕之間有一點壓力,覺得呢,不能跟大家不一樣,這樣的一個想法或心情哦,造成彼此的感情,或者是你的情緒都被很大的消磨,
那關於這樣的人際議題,其實我在先前有跟大家分享過一本小書,為什麼說是小書呢?因為它的篇幅不多,這本書呢是一位日本的社會學家,他所寫的書名叫做「朋友這種幻想」,副書名是「社會學家教你不被人際關係困擾的8堂課」,
我猜這本書在台灣並沒有賣得很好,但是我真的覺得蠻值得看的,特別是你在人際裡面有遇到一些困擾,
這位作者是一位日本的社會學家,我們知道在人我關係之間,有文化上的差異,日本人跟台灣,在某些層面上是比較相近的,對比於我們去讀一些西方學者,或者是西方的專家寫的人際關係的書,我覺得這本書更實用,
那今天呢,呼應我開頭說的,因為同儕的壓力,而造成彼此之間感情的消磨這件事情,我就引用了裡面的一篇文章,來跟你做分享,
這篇文章叫做「從同質性轉為共存性」,其實我們常常為了自己,是否要跟朋友同步而感覺到煩惱,朋友認同的事情,我也要跟著認同嗎,其實呢,我們常會不免想到要怎麼樣脫離這樣的同儕壓力,就算只是拉開一點點距離也是蠻好的,
但具體該怎麼做,就要依照不同的情況去找到合適的方法,但基本的觀念也就是重新界定雙方的關係,這樣的原則是不會變的,
深入一點來看噢,就是我們要從關注於「同質性」,轉變為關注於「共存性」,就像是我們極度注重大家都要一樣,這樣的觀念跟想法,這就是一種同質性的心態,
同質性的心態,常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必須要服膺於大家都認同的價值,大家都接受的事情,或者是都要去做那些,可能社會潛規則裡面應該要去做的事情,
那你說這樣的同質性,在人際裡面往往是痛苦的來源,所以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嗎?其實也不是的,因為在人類的文明運作裡,如果沒有這種同質性,沒有一個共同的認同,有很多事情也沒有辦法繼續進行,
就像是我們使用金錢、我們使用貨幣,它就是一個共同認定的價值,他才能夠造成我們之間的交易跟交流啊,
只是如果回到人性跟人際,如果每個家庭或個人的活動,是在越來越自由、多樣化的背景底下,我們還強求大家都要一樣這樣的同質性,就會產生有很多的矛盾跟困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也都能夠自由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追求自己的慾望,但是又被強迫放在一個必須跟他人一樣的同儕壓力底下,這就會造成人的內在有很多的撕裂,
所以呢,這本書裡面提到的共存性,它的意思就是,不同性質的事物,同時存在的可能,
在人類的文明進入近代社會之後,我們已經逐漸擺脫了村落式的共同性的直接束縛,我們開始有能力去追求都市化的自由跟個性,在過去的人,就算想要有自己的特色,卻可能沒有辦法在社會裡面找到適合實踐的場所跟機會,
相對比較起來進入現代社會的我們,不但能夠憑自己的喜好去決定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也能夠去追求自己的慾望,
在這樣的環境底下,雖然我們跟身邊的人這麼樣的親近,但是要說大家都是一樣,這是不太可能的,
在大部分的時間裡面,我們必須跟言行、舉止、想法、感受都跟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相處在一起,我想有出來工作的人就會知道,在職場的生態裡面,不管你喜不喜歡,你都必須跟各種不一樣的人進行集體的協作,
所以說的露骨一點,活在現代社會的你我,都會有更多的機會,必須要跟合不來的人,置身於相同的時空裡,正因為如此哦,現代人必須要好好的思考,如何跟合不來的人相處,這也正是這位作者想要藉由「共存性」這個關鍵詞,所表達的重點,
然而談到共存性,這就讓我一直想到我的一門實體課程,叫做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呢,它從來就不是要教大家,怎麼樣把你變得跟他人一樣,或者是把他人變得跟你一樣,而是在於理解到彼此的不同之下,我們還是能夠去找到我們的共識,去能夠做到彼此協作的結果,
而且進一步來想,現代的社會之所以多元,我們的資源跟選項之所以會越來越多,正是因為不是要把每個人都揉成一模一樣,而是在容納彼此的差異底下,怎麼樣達成,在每個任務的前提裡,去找到彼此可以合作的方法,
這也是我在高難度對話這門課一直強調,然而也有很多的同學在經過這門課的學習之後,得到相對應的能力跟他們想要的結果,
然而我想不管你有沒有機會進我的教室,今天提到的這本書「朋友這種幻想」,還有提到的共存性的觀念,或許能夠幫你創造出一個起點,讓你開始能夠更自在的活出你自己,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滿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歡迎你的訂閱,也希望你能夠給我們五顆星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高難度對話課程,近期的課程是在7月4號開課,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然而我知道有很多朋友想要參與,可是呢,會擔心疫情的影響,
在這邊特別跟你說明一下,啟點文化的所有實體課程,我們都會落實全程戴口罩、消毒量體溫,除此之外,座位的安排和設計,也都會拉開社交的距離跟設定保護的隔離機制,
不止如此哦,如果你因故缺課,在未來我們持續開這門課的過程當中,你都可以回來補課,並且還可以回來申請成為學長姐,你不用付出額外的費用,但是都可以回來持續的進行學習,
也就是說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是提供給你終身保固的,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要喚醒你那一個想要成長的心,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偽學術的社會課] #疾病風險下的教育轉機 | #課程上線好焦慮? (我也是) | 李長潔
.
在我的社會學課程中,時常跟同學們一起想一種報告:#為什麼要讀大學。有時候會很直覺地想,啊你不就已經在讀了,還要想屁想喔。但就在這次的肺炎防疫下,各個學校與老師突然需要即刻面臨課程上線,反而讓我驚覺「為甚麼要讀大學」的疑惑,是如此的本質。
.
▓ #線性與複雜的路徑
.
對於相對「正常」的線性現代的老師們來說,我們所經歷過的生涯,路徑好像很清晰,教育提供給我們一個變項,可以根據其來輔助形塑、調整、顛覆個人的發展。但越年輕的人們,在他們的世界裡所面臨到的是,高等教育的商品化與系統性崩壞,新興知識的快速轉型,與更複雜、更實用取向的學習需求。傳統上線性的想像,便在課程上線中,顯得蒼白無力。
.
▓ #教學權威的空間被打碎
.
老師們開始擔憂,「學生們不在教室怎麼管理」、「學生們都可以在家分心做自己的事」、「學生們線上考試會不會去查網路」、「三個小時的課程會不會坐不住」。的確,當教室固定學空間的控制權力被打碎成無數個次系統,老師的知識權威被媒介沖淡成眾多螢幕裡其中一框框。「為什麼我要看」(aka為甚麼要讀大學),就成為很容易被做選擇的事情。
.
▓ #回到教育的本質
.
當然這件事我也都按照自己的想像來進行,在學術訓練的生涯中,學習知識的初心都是依著自己的摸索一路走來。也因此,每一個老師也都會有自己對教育的想像。趁著課程上線的危機,是需要好好地認識一下自己的教學方式,與學生們所面臨的社會現況與趨勢,誠實地面對自己:並不是每個人都想你聽講那些有的沒的(T.T)。那到底老師們要帶給小朋友們的,究竟是什麼呢?是一個互相擺爛的局,還是彼此都覺得有趣的教與學的過程?
|
#風險下的教育轉機
#課程上線真的很可怕啊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1/31前入手,享受優惠價1399!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 2020/4/18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五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2/22(六)或03/15(日) 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明天就是小年夜了,所以今天這一段內容,是我們在豬年的最後一段分享;謝謝有你的陪伴,讓我在分享的這一條路上,可以堅持下來,而且樂此不疲。
那在這個特別的時間裡面喔,我想要跟你分享什麼內容呢?我想接下來是年假的假期,如果你未婚的話,你可能會被很多的長輩問,什麼時候結婚這個問題。
然而今天我要跟你分享的,並不是說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今天的分享想帶給你的,就是當你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你肚子裡面,有一些知識讓你更有底氣的去面對。
這些知識呢,可能是心理學家、可能是社會學家;總而言之呢,就是相關領域的學者做的一些研究,然後得出的結論:到底什麼時候該結婚?
關於這個問題有三個準則,第一個準則就是,要等你年紀夠大的時候,但是不要太老,這個時候結婚才是好的時機。
年紀輕輕就結婚的人很容易離婚,這件事情還蠻符合我們一般人的認知;但是呢,在猶他大學的社會學家,尼克拉斯.沃爾芬格他的分析喔。
他說在25歲的時候結婚的美國人,會比在24歲結婚的人離婚率會低11%;但是呢,拖太久也不太好,因為當我們超過32歲的時候,至少在接下來的十年之內,每增加一年,我們結婚的離婚率就會高5%。
所以呢,不要太早婚,也不要太晚婚,如果你覺得現在自己的年紀很輕的話,你可以告訴家裡的長輩說,這麼早結婚,離婚率會提高。
可是呢,如果你現在的年紀有點大了,家裡還是一直逼婚的話,你也可以用同樣的理由去堵他們的嘴,就是呢社會學家告訴我們,每增加一年離婚率就會提高5%,你是希望我結了再離,是這樣子的嗎?
我們來看第二個準則,第二個準則就是等你完成學業之後。如果一對情侶在結婚之前接受教育的程度比較高,他們就比較容易對婚姻感覺到滿意,而且呢離婚的機率也會比較低。
如果以兩對情侶為例子,兩對的年紀和種族都一樣,收入也都相當;在學校呢,接受教育的時間也差不多。
即使在這兩對的情況相似的情侶之間,完成學業之後才結婚的那一對,他們的婚姻也可以維繫得比較久。
所以喔在你進入婚姻關係之前,能完成多少學業,就完成多少學業;所以呢,如果你被逼婚逼的很煩的話,回學校再念個學位吧!
那接下來談第三個準則,第三個準則就是等關係成熟之後再結婚。埃默里大學的安德魯.法蘭西斯,和雨果.米亞龍,這兩位學者發現哦!
婚前至少交往一年的情侶,會比很快進入婚姻關係的人,離婚率會低20%;交往超過三年的情侶,在結婚之後分開的機率,甚至於會更低一些。
而且他們還額外發現,情侶花越多錢在婚禮和訂婚戒指上面,就會越有可能離婚;所以呢,這第三點說明了什麼?
就是如果你們家裡的長輩,對你逼婚的話,你可能可以用這個理由告訴他們;而且呢,還可以用這個理由,說服你的對象或你們家裡的長輩。
如果要辦婚禮的話,請一切從簡,因為在婚禮這件事情上,花的錢越多就越有可能離婚!
所以呢,幫你復盤一下喔,這三點分別是:第一個,等你年紀夠大的時候再結婚;第二個,等你完成學業再結婚;第三個,等關係成熟再結婚。
所以這三點的結論就是等等吧、不用著急!因為攸關人生幸福的事情,通常就是這樣,越急的事情其實越不重要,而越重要的事情你急也沒有用啊!不是嗎?
祝福你哦,在接下來的鼠年裡面,不管在自己的關係、在自己的人生或事業裡面,都有一個更棒的開始,跟更好的發展。
那至於如果你問我,那到底什麼時候才是聽「一天聽一點」的好時候呢?
我會告訴你不要等、馬上聽,如果有你這樣的支持跟承諾,我想我在鼠年會為你推出更多、更棒的內容,謝謝你這一年來的支持,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無論是YouTube還是Podcast,你都可以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找到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在這邊特別提醒你一下哦,很多事情都有它的時機,而我們人生的規劃更是如此。
所以呢,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的1399的優惠,它的截止日期是在1月31號的晚上12點;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這一門課的話,歡迎你把握這個優惠的期限。
希望呢,我能夠透過【過好人生學】的這一門課,讓你在人生當中的各個不同的選擇,尤其是自己的生涯發展,都能夠找到更適合你的方向,都能夠讓你活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
詳細的課程資訊跟報名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很期待你的加入,那麼在今天在豬年最後一個分享,就跟你分享到這裡;謝謝你的收聽,我們鼠年見~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教育社會學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教育社會學 第06章_家庭、階級與教育成就07. 感覺最近幾篇文章的愛心數愈來愈少了,說真的有點小失落感。但也沒關係畢竟這種文章又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喜歡的。可是. ... <看更多>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近期臉書上有一篇投稿文章《讀社會學系是一個很糟糕的選項 ... 的推薦與評價
近期臉書上有一篇投稿文章《讀社會學系是一個很糟糕的選項》在我的臉書同溫層上被廣傳。內文論點有三個: (1)讀社會系出來找不到工作。 (2)社會系會不斷批判社會, ... ... <看更多>
教育社會學怎麼讀 在 [評價] 107-1 薛承泰教育社會學- 看板NTUcours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7-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薛承泰 (社會學系的老師)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師資培育中心 教育基礎學四選二
(老師有開另一個班給非教程生)
δ 課程大概內容
(取自課程網)
教育社會學簡介
臺灣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
教育社會學的發展
教育社會學觀點
教育社會學理論
教育與人力資本
教育與不均
教育與社會流動
教師的保障(退休制度)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想要對四一零教改有更多的認識 ★★★★★
對教育現象、不均議題很有感觸者 ★★★★★
想要了解一些社會學的基礎 ★★★★☆
不太會查統計資料者 ★★☆
不喜歡小組報告者 ★
想拿A+刷GPA者 ☆
整體而言 ★★★★ (半顆扣在星期三78節的時間和教室空氣悶讓人想睡覺,
半顆扣在解釋衝突論社會學家的見解時略微細碎且稍快有點難消化)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老師有推薦幾本但沒強迫要讀
上課PPT老師會轉成PDF連同一些補充的文章上傳Ceiba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老師用PPT講解為主
期中期末有小組報告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平時(含出席、作業等) 30%
學期報告、期末考 兩個當中取高的40% 低的30%
個人覺得扎實偏甜,從老師寄給大家的成績表來看,
各個項目最高分似乎都是90分,
因此學期成績的原始分數沒有人到達90分,但分布大致集中。
老師目前尚未送成績,故以原始成績(四捨五入至整數)統計如下:
85-89 5人
80-84 8人
77-79 4人
73-76 4人
70-72 1人
67-69 2人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平時作業:本學期共兩次,沒有看到成績所以不清楚評分方式。
兩次作業要求分別為:
蒐集九年國教與廣設高中大學時相關議題的討論、
蒐集臺灣與外國高等教育相關統計並比較(有三小題)。
後者須統合小組資料上台報告5分鐘。
期末考: 共四題,前兩題必答,後三題擇兩題作答。
考100分鐘,可攜帶一張A4雙面的大抄,考試後老師會收大抄回去看
(不知道大抄會不會影響考試成績)。
答題貴有數據佐證,不應空泛論述。
成績落在58-89之間,分布平均。
學期報告:大學部3人一組,研究生2人一組。
後來有一組研究生拆組老師也覺得OK。
報告主題任選,書面報告格式不拘,但要求有可讀性。
11月左右,需要上台發表主題、研究方法、進度,老師會給建議。
期末考(提早考)後約有兩週的時間報告,一組12分鐘,
台下的同學則需要寫簡單的評論。
學校的期末考週後一週需上傳小組PPT檔,
及個人書面Word檔至Ceiba作業區。
成績主要落在70-84之間,遲交者60分。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老師應該十分在意出席率,若一上課人數偏少就會點名哦~
另外,老師非常能體諒上課打瞌睡的同學,可以趴下睡一下,
睡太久的話老師會請你去洗臉W
這是教育學程的課,屬於三類加選,雖名為教育基礎學的進階課程,
但個人認為不具基礎也可以修;
非學程的同學,老師會請你改上另一班開給社會系的課(一樣兩學分)。
Ψ 總結
這是我個人進入教程第一學期修的課,比起我修的另一門教程課,
個人覺得脈絡清楚容易理解。雖然一開始寫作業查統計資料時,不知如何找起,
很是崩潰,但學期結束後回頭看,這也是另一種成長。
整體Loading不算重,只要找到志同道合的組員,學期報告不是難事,
即使學期成績應該沒有人拿A+,但認真聽課還是能拿不錯的成績,
重點是修完課會有收穫,對教育現象也有更多想法,
因此推薦薛老師的教育社會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93.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course/M.1548376890.A.698.html
※ 編輯: sun51027 (140.112.193.77), 01/25/2019 08:43: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