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建署長的智商,我的老天爺,怎會有這樣的人來當署長?公設比的高低,都在建商的良心,我家啥公設都有,公設比26%(十年前也不算低的),怎現在新案啥都沒有只有大廳,然後公設比就35%??
營建署抓的都不正確,枝微末節,應該要規定地下室停車位、車道、車道旁的空間等等,不能變成房屋的公設,這樣公設比才能降到合理值。
不然建商都在亂登記,尤其是如果你的平面停車位低於十坪,你全社區的公設比都被建商A走了。
【公設比之亂/上】哪裡虛坪最多?營建署抓出「管委會空間」作怪
聯合報 / 記者何醒邦
政府雖然開始打炒房,房市今年升溫已是不爭事實,進場買屋的不少民眾質疑,買到的房子坪數被灌水,立委高嘉瑜與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一度為此在立法院舌戰「實坪制」,讓建案「公設比」過高問題再受關注。營建署開始研究如何減少虛坪,初步方向指出,最虛之處就是「管委會空間」,要「適度限縮」。
北市新建案 公設比突破35%門檻
據《住展》雜誌調查,今年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雙創新高。因購屋族對公設的容忍值約是30至35%,北市等於直接突破35%「魔王關卡」這臨界點。
在內政部訂定的預售屋或成屋買賣契約書範本中,建物權狀上,就是登記主建物、附屬建物(陽台)、及共用部分。「公設比」則是業界慣用的用語,就是「共用部分(扣除車位面積)除以建物總坪數(共有部分+主建物+附屬建物)」。譬如一間總權狀坪數30坪房子,共有部分若10坪,公設比就是33.3%。為什麼公設比有的是28%、或33%,甚至高到50%?由於法律沒有規範,這一切都取決於建商的良心。
減少虛坪 花敬群:免計容積空間再檢討
花敬群說,如果是社區基本使用需求,及必要的消防避難空間,沒有理由說那是「虛坪」;某個空間「虛不虛」、多大空間才合理,要靠「免計容積」空間的再檢討,來減少虛坪。
「建築技術規則」中的免計容積項目,包括陽台、梯廳梯間、機電設備、逃生設施、停車空間等,其目的是鼓勵建商提供住家必要的設施,但同樣也讓建築物體積增加,因容積率代表建物的身材有多高或多胖,體積愈大的建築當然愈賣錢。
「管理委員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梯廳、停車空間是目前最需要檢討之處,又以管委會空間,是建商最容易作怪之處。」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上述這些地方的總量都應「適度限縮」,但後續還會與建築師公會及地方政府討論。
建管官員說,管委會使用空間、機電設備空間、安全梯的梯間、緊急昇降機的機道、特別安全梯與緊急昇降機的排煙室,這5項雖不計入容積,但其面積的總和,也不得超過該基地容積的15%,「但後3項是整套的固定設備,建商也不會多做,不過既然都免計容積了,所以管委會、機電設備當然就要蓋好蓋滿,銷售空間才會更大,公設比就愈高。」
吳欣修說,管委會空間原本是社區開會、辦活動的辦公室,後來就被建商變成圖書室、健身房、KTV、遊戲室之類的,這類案例太多了,也是最常被檢舉濫用的;而機電設備空間,也會刻意做很大提高公設,但裡面通常只放小機器。
他指出,梯廳則是電梯到門口之處,面積上限是該層樓面積的10%,他看過一些豪宅,就把這類通道做得很浮誇、很滿;而增設獎勵停車位原本是好意提供公眾使用,結果卻加重住戶負擔公設比;而建商自行增設停車空間,得不計入容積,可是沒買車位的民眾,也要一起負擔公設。
張金鶚:應推建物、公設分離計價
房地產教授張金鶚表示,現在虛坪登記情況不合理,但完全實坪制也不合理,因為公設仍須花成本興建。他認為,政府要改革,除了完整揭露資訊,讓消費者判斷,也應推動建物、公設「分離計價」。而他根據實證研究結果,發現公設價格只有主建物價格的3成左右。
賴正鎰:是買房誘因 公設有其必要
商總理事長、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說,公設是建商吸引消費者買房的誘因之一,例如有建案標榜飯店式管理等,但公設會增加,是政府及業界對消防逃生的嚴格要求,這些設備都有必要存在;且管委會空間變成圖書室,也還是屬於全體住戶共有,官方顯然多慮了,也不甚瞭解市況。至於分離計價,他認為意義不大,買房還是看「總價」,「如果這邊少、那邊就會多啊!」
「根本無濟於事、劃錯重點!」房市作家SWAY指出,重點是建商亂挪用空間,例如車位公設為何能移到房屋的公設?應約束這種行為;且這些分配合不合理,要有一套檢視標準,官方不能任由建商濫灌虛坪,還裝死不管。
【公設比之亂/下】為何持續飆高?營建署說豪宅是肇因
營建署評估 將可逐步降至30%
近年公設比持續飆高,目前台北市新建案平均公設比約35.3%、新北市約33.1%,皆雙創新高。而其背後原因,營建署認為,應是大坪數豪宅帶動所致,但目前豪宅不好賣,紛紛改成小坪數,預估往後3年,公設比可望慢慢降回30%左右。
內政部營建署長吳欣修說,這兩年公設比確實飆高,直達32至35%,快超過一般人忍受範圍,但他調閱2016到2020年的新成屋使用執照統計資料,發現戶數成長了35%、達12.8萬戶,但每戶的平均樓地板面積約從178平方公尺(53坪)降到93平方公尺(28坪),降幅近5成。
他後來請同仁分析新成屋坪數由大改小的原因,「豪宅太大不好賣,結果都變更設計,改成中小坪數了。」
官方認為推案坪數轉小 將讓公設比下降
他舉例,他看到豪宅一樓大廳刻意做得很氣派浮誇,但lobby愈大,圖書館、KTV、三溫暖、交誼廳等休閒設施做得愈多,公設比就愈高;甚至連二樓以上的梯廳,為了彰顯氣勢,都做到法定面積的上限。
吳欣修說,目前住宅市場都規劃中小坪數產品,以此產品定位,應不會有太多浮誇公設,不然只會更難賣。例如每戶20、30坪的產品,公設還這麼高,消費者難以接受,所以他估計往後3年,公設比應該會慢慢降下來到30%左右。
專家不認同:公設比難回頭 要靠法規限制
但房市作家SWAY對吳欣修的說法不以為然,他認為,豪宅之所以公設比高,是因豪宅有許多不同的設備、公設的面積也多,但就算改成小坪數產品,不代表公設比就會變少;且近5年房市走空頭,坪數下修的不只有豪宅,市場上每家建商都推小坪數建案,「同樣有氣派大廳。但公設比沒有比較少,」他認為制訂合理分配公設比、不任由建商濫灌虛坪的法規,才是正辦。
對於公設比攀高,SWAY指出,消費者可注意「這設施有無必要」。因建商為讓消費者覺得建案很高貴,就做一些毫無尺度的公設,如超大的圖書館與交誼廳等,進而拉高公設比與房價。
建商在地下車位動手腳 公設比更增
建商也會在空地上增加假山假水庭園造景,來增加居住空間的舒適度,但消費者的負擔自然會增加。還有麻將間、撞球場、三溫暖泡澡池,最終都可能因使用次數少、疏於清潔保養而作廢。
SWAY指出特別提醒,地下室車位是最容易動手腳之處,有的建商會擅自挪用地下室機車格,當成湯屋或健身房,最終被檢舉而拆除。而建商把地下室車位的面積設定愈少時,地下室其他部分,分攤做為全體共有公設的面積就會愈大,公設比也因此增加。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100030?from=vipudn_main2_cate
https://vip.udn.com/vip/story/121161/5099150?from=vipudn_newest_index
「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Sway房市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賣厝阿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連嘟嘟日本小導遊愛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而總樓地板面積即建築物各層包括地下層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關於建築法規地板面積,梯廳,陽台面積大小一問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Re: [問題] "容積樓地板面積"VS"總樓地板面積" - Architecture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第2講:現有與法定容積率 - YouTube 的評價
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賣厝阿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阿明小教室 #夾層屋 #合法不合法
隨著房價攀升及容積管制限制,
許多建商為了使房屋使用空間增大,
常常以「彈性空間」、「魔術空間」
等話術來宣傳,
也就是市場上常見的「樓中樓」和
「夾層屋」等房型,但依據法源規定,
這些夾層設計都有容積限制,
應該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及登記產權,
但對建商而言,合法途徑並不划算,
因此不少建商常鼓吹消費者購屋後再自行
以二次施工的方式來增加樓地板面積,
但這樣做是違法的,
如被舉報則有被拆除風險,需特別注意!
阿明官方賴社群 每天一梗補腦水
https://reurl.cc/q8880R
首先先帶大家認識幾個名詞,
什麼是夾層?跟挑空、挑高有什麼關係呢?
「夾層」就是指樓地板和天花板之間
的樓層,依據法律規定,
同一樓層內夾層面積之和,
不得超過該層樓地板面積三分之一或
一百平方公尺,
超過者應視為另一樓層。
夾層面積應計入樓地板面積檢討容積率,
其經依法核准建造者,即可登記產權,
也就是合法夾層。
至於「挑空」則是指如客餐廳
等部分提高其樓層高度
,使該部分居室具有二層以上之空間高度,
以獲得較大之視野及採光,
藉以創造活潑而具有變化之室內環境。
「夾層」其以外部分亦即所謂挑空部分。
挑空部分因其無樓板,得不計入樓地板面積。
而「挑高」則是指樓層高度設計採用
比一般規定的3.6公尺或實際需求為高者,
現行建築技術規則規定,
住宅及集合住宅等類似用途建築物
地面一層樓高度不得超過四‧二公尺,
其餘各樓層之樓層高度均不得超過三‧六公尺,
但其他用途建築物因無樓層高度規定,
常有挑高之情形。
另外也衍生出一種「複層式構造」,
也就是在一戶內,為了空間變化需求而採不同樓板高度之設計。
更多夾層屋資訊滴家
https://54aming.com/articles/ec06f2
==============================
.
#一圖秒懂2 #現貨供應 #作者親簽版
滴家 https://54aming.com/items/adb3fe
.
2021房經紀工商日誌 好評預購ING
https://54aming.com/items/45c6ff
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連嘟嘟日本小導遊愛台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就是為什麼每次你看到的日本房子越高樓都會長的斜斜的原因唷各位親愛的嘟嘟客人(直接撿現成XD)
【陽台只有一半?法令上的限制。】
一塊土地,能蓋出怎樣的房子,都跟法令限制上的「容積率」與「建蔽率」有關。台灣也一樣,日本也是一樣。也就是說,當建商買下這塊土地時,完工後的建築物大致上會長得怎樣,大致上就已經決定了。
所謂的「容積率」,指的就是能夠建築的總樓地板面積,而「建蔽率」就是一塊基地,你能蓋多滿,要留多少空地。舉例來說,一塊容積率200%,建蔽率50%的基地,如果是500坪的土地,原則上它就是能蓋250坪的建築物蓋四樓。不過在日本,因為對於居住環境很重視,因此在建築基準法上面,還有道路斜線,北側斜線,日影規制等等限制。也就是雖然你的容積率有200%,但實際興建時,還不見得能夠消化完所有的容積率。如低層住宅區,為了讓家家戶戶有採光,直接給你建築物限高10m或12m。其他的區域,還有鄰地斜線限制,也就是說在建築物超過一定的高度後,上面的樓層一定要往後退縮,來確保跟鄰地有一定的空間,以及確保旁邊的房子有陽光可以照入的北側斜線...等。此外,實際可興建的容積率,還要看你基地的前面道路路寬乘以法定係數,來與法定容積率做比較,選擇較小的數值才是你的實際容積率。因此建商在蓋屋時,會想儘辦法絞盡腦汁把容積率發揮到淋漓盡致。
大家都知道,我們台灣,賣房子都含陽台雨遮及公設,日本則是賣你室內實際坪數。不過你知道嗎?不管台灣還是日本,蓋房子在計算容積率時,陽台,雨遮,樓梯,共用走廊等處,是不納入容積率計算的(日本電梯要算入容積率,台灣很像五樓以上的建物才算),因此日本直接賣你室內,有計入容積部分的房子,而台灣呢?則是儘量給你大陽台,大雨遮,因為這些東西,在台灣不納入容積,但是卻可以拿來賣錢,因此台灣的建商會千方百計弄很多陽台跟雨遮來賣你。
之前在台灣時,曾經認識一個人,她對房市投資沒有很了解,也不好好看清楚格局圖,就因為貪小便宜,貿然買進其中一戶單價較低的,結果完工後才發現她的雨遮超大,幾乎快要等於室內面積的三分之一了,但是那圈大雨遮,全都算在她的權狀買價裡,但卻只能放置冷氣室外機,連花盆都不能擺。同時,它室內裡面,也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空間,原本是陽台,是建商做二次施工,幫他外推成她的室內一部份。但是依照現行法令,只要有人檢舉,它就會立即被拆。而且那個外推的陽台,跟雨遮一樣,建商蓋的時候不列入容積計算,但是卻可以拿來賣她錢!
日本這部分,買屋就好多了,不管你的陽台多大,雨遮多大圈,都不能計入你的權狀,只有實際室內坪數是能賣錢的,因此對於消費者而言,實際花多少錢,實際使用室內面積多少,一目瞭然。但其實沒有陽台雨遮其實不好,夏天的陽光沒有陽台的緩衝,會讓你室內很悶,回到家後,可能發現室內溫度高達四十度,開冷氣又要很久才會降溫下來。如果下大雨沒有陽台雨遮緩衝,除了會讓你的室內濕氣很重以外,如果你不小心沒關窗,大雨就會直接灌進你家。也因為只有室內面積能賣錢,所以有些比較不好的日本建商,會想儘辦法,在規劃房子時,硬是把原來要當作是陽台的地方,設計成室內(非陽台外推),因此導致有些房子,陽台只有一半,就像下圖這種房子一樣。聽說這樣可以讓你的可銷售面積金額,將近是土地成本的一成。也因為日本陽台不計價,也因為沒陽台會有這麼多的缺點,因此,如果你看到這樣的房型,或許要考慮一下要不要購買其他的產品。因為花一樣的錢,你也可以買到有完整陽台的,住的又舒服。
#投資 #不動産 #房地產 #東京不動産 #日本不動産
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關於建築法規地板面積,梯廳,陽台面積大小一問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五或未超過八平方公尺部分,得不計入總樓地板面積。 我的疑惑是為什麼計算梯廳面積時地板面積是用(基準容積+ 機房及安全梯面積) 但是計算陽台面積時 ... ... <看更多>
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Re: [問題] "容積樓地板面積"VS"總樓地板面積" - Architecture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Re:[問題]"容積樓地板面積"VS"總樓地板面積"@architecture,共有4則留言,3人參與討論,2推0噓2→, 簡單說有些東西的面積可以不計入容積率比如一定面積以下的停車位梯 ... ... <看更多>
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在 而總樓地板面積即建築物各層包括地下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指建物謄本所登載之面積,包含專有部分及共有部分,其中專有面積包含主建物面積及附屬建物面積,即由總樓地板面積,加計可以興建但不計入容積率且不計入造價之面積,如陽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