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處方》這本書的作者是有「瑞典國民醫師」美譽的精神醫學專家安德斯.韓森(Anders Hansen),發表超過2000篇以上的醫學論文,至今出版過多本關於「大腦」的書籍。他在TED發表的演說「為什麼大腦是為了運動而生」則涵蓋了這本書的內容。
如果說2018年比爾蓋茲大力推薦的暢銷書《真確》,作者同為瑞典人的漢斯.羅斯林,破解了人們對於「世界進步數據」的迷思,那在這本書裡,安德斯.韓森以龐大的醫學研究為基礎,試圖破解人們對於「大腦健康科學」的迷思。
作者從現代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闡述了這個鮮為人知的事實:「我們能幫助大腦和身體最重要的事就是運動」。運動不只能讓身體機能更健康,它對大腦的影響力其實遠大於我們的想像。這也是一本在探討運動如何影響大腦的書。
👇《真正的快樂處方》運動的好處遠比你知道的還多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
「事實 比爾 蓋 茲」的推薦目錄: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心得] 真確(FACTFULNESS)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真確- 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 比爾‧蓋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事实Factfulness讀書(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汉斯 ... 的評價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比尔·盖茨推荐的统计学书,帮你破除对世界的错误认知。 的評價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TFC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錯誤 】網傳「比爾.蓋茨承認自己的 ... 的評價
- 關於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熱炒店開「停業大絕」打趴學生!律師搖頭了:有高人介入? 的評價
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術組與演員在戰場上也有出頭天?
.
1944年1月20日,美軍第23特戰隊正式在歐洲戰場啟動。不過他們並非訓練有素的戰士,而是一群由上百位美國各個大學藝術相關科系學生組成的士兵組成。在戰場上,他們不需要操作大砲或駕駛坦克,其任務只有一個────「欺敵」。他們的故事在1996年解密,被稱為「幽靈軍團(Ghost Army)」,而這段精彩故事即將搬上大銀幕。
.
據說當時他們剛運送設備下船的時候,有兩個法國人路經港口,被眼前景象嚇了一大跳,有四個美國人正在將一輛坦克扛起來。一名士兵見狀,有些心虛地對驚魂未定的法國人說:「喔!我們美國人是比較壯一點。」
.
然而,他們抬起來的當然不是坦克,而是一個充氣坦克(如圖示),至於其它所有裝備如大砲、飛機也都是他們一手「研發」出來的擬真模型。
.
幽靈軍團共有1100名士兵,其中一半以上的人是藝術家,美軍高層知道與其讓畫家奮勇殺敵,不如運用他們的才華,看看能否創造奇效。招募的對象不只來自針對學生,也包括廣告公司職員、建築師、演員與布景設計師。他們的目的是在歐洲戰場上的一個據點,創造出那裡駐有三萬人的假象,以嚇阻德國人來襲,牽制敵方的進攻動線。
.
就這樣,假坦克、大砲、飛機以及播放砲聲的巨型揚聲器進駐,數萬件大量假制服曬在衣架上。由於士兵對視覺藝術的深刻造詣,他們甚至利用了視錯覺(Optical illusion)的原理,在布陣上營造出各種假象。其中包括讓卡車覆蓋上帆布,組成環形車隊,讓車子不斷在特定的地點繞圈。只需要出動兩輛車,就能創造出現場有成千上百輛的效果。
.
德軍在進行空中偵察時,果然信以為真,不敢輕舉妄動。但如果只是被看見這些偽裝,卻沒有任何「風吹草動」,也還是不夠寫實,於是演員就派上用場了。演員士兵們紛紛換裝潛入咖啡廳等社交場合,刻意高聲談論自己部隊有多威猛,目的是讓潛伏各地的敵方間諜收到假情資,達到混淆之效。
.
不過幽靈軍團不止在一處紮營,隨時要移動去需要他們的地方,兩年之內總共執行了20次任務,從未被敵軍識破。直到戰爭結束為止,他們幾乎沒有真正發動過攻勢。不過據後世統計,他們的驚世偽裝,成功拯救了一萬至三萬盟軍士兵的性命。
.
然而,美軍高層當時認為二戰結束後,可能又要與蘇聯發生戰爭,於是對所有幽靈成員下達封口令,要求他們終身不能透露第23特戰隊的實際作用。戰後,這群深具創意的士兵們,一個個在美國畫壇、服裝設計、建築業等領域闖出名號,其中包括抽象畫家艾爾斯沃茲.凱利(Ellsworth Kelly)、時裝設計師比爾.布拉斯(Bill Blass)等人。
.
他們的故事隨著冷戰結束才逐漸解密,PBS電視台在2013年推出的《幽靈軍團 Ghost Army》紀錄片,邀請碩果僅存的成員現身說法,也令這個傳奇故事更廣為人知。只是目前成員已經迅速凋零,在當時負責操作橡膠大砲、後來以建築師聞名的吉爾伯特.瑟澤(Gilbert Seltzer)在稍早過世,享嵩壽106歲。
.
一名士兵說,當時他們都稱自己為「西席.第密爾(Cecil B. DeMille)的戰士」。西席.第密爾當時的導演的作品《十誡 The Ten Commandments》(1923)表徵了好萊塢早期視覺效果的巔峰。可見與其覺得自己在打仗,大家更覺得自己像是在拍一部電影。
.
《幽靈軍團》的故事實在太引人入勝,本身也的確是適合搬上大銀幕的絕佳題材。導演將由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出任,他的代表作《亞果出任務 Argo》(2012)也是一個關於偽裝的行動,同樣改編自史實。而劇本則將由尼古.皮佐拉圖(Nic Pizzolatto)執筆。
#GhostArmy
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那些中產階級的理財建議?】#週末分享外站文章
報導指《香港財經時報》近期近期整合巴菲特、比爾蓋茲等人的秘訣。
其中一些秘訣是:準時繳交帳單、不會賭博、不會把遺產留給後代,甚至希望退休後還要繼續工作。
▍看看不同觀點──「窮人」現身說法,破解你對貧窮的四大迷思:「那些中產階級的理財建議、刻板印象,對我毫無幫助」>> https://bit.ly/3yvzpj4
#風傳媒 #有錢人 #咖啡 #購買 #價值 #習慣 #衝動 #香港
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BBC有一部非常棒的紀錄片,片名叫做《BBC跟拍49年:窮人跟富人的人生七年》。
這部片的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拍,每七年記錄一次他們的生活;分別從他們的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2012年,他們56歲的生活。
導演想要告訴我們一個令人有點難過的事實喔,那就是「富人的孩子,還將會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多半還將會是窮人」。
這部片子150分鐘,基本上證明了這個觀點,那就是「社會階層」的鴻溝,是很難跨越的。然而,是因為這些窮人不夠努力嗎?是他們沒有機會?還是他們的基因不夠好?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最近我讀到了一個專欄作家,叫「胡偉良」先生他的分析。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喔,在這邊特別要跟你做分享。
其實在這些窮人的孩子裡,不乏天賦絕佳、工作拚命、機會多多的人;但他們依然過得很不如意。
歸根結底喔,真正的關鍵在於,沒有人幫他們正確的規劃人生;以至於在人生的分叉路口上,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選擇跟判斷。
這裡呢,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跟你做解析~第一個層面就是:「關於人生路徑的規畫」。
這部紀錄片,呈現了非常讓人難過、但卻又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這些孩子在7歲的時候,當富人的家長,已經告訴這些孩子要常常看《金融報》和《觀察家》,這一類的專業財經期刊了!
這讓他們開始對於社會的財富的運行,還有其中的規律,有了一個重要的啟蒙。
他們也會告訴孩子,未來他們會上私立的中學,考上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一切是這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然而我們反觀那些貧民窟的孩子,這時候的他們,基本上都還為自己很基本的溫飽、家庭暴力、校園暴力…這些問題所困擾著。
這時候的他們和他們的家長,都完全沒有「規劃人生」這樣的想法跟意識。
在這些孩子56歲的時候,富人家的7個孩子,基本上都已經上了私立學校,可能是讀牛津、劍橋;接著成為律師、教授,自然的走入社會的上層階級。
然而這些底層社會的孩子呢?他們後來很不意外的,也都做著很普通的服務性的工作,像是修理工啊、保安這一類的。
並且他們也常常陷入失業、貧窮、酒精、毒品、肥胖…這些問題的影響。甚至於如果沒有社會福利,他們的生存處境真的是很令人憂慮的。
然而,這些情況也不乏「寒門出貴子」這些故事,這些寒門的子弟,之所以能夠翻轉他們的命運;其實根本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選擇」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他們願意主動的去規劃人生,盡力跳脱原本的圈子,有意識的去跟那些更加優秀的人交往、並且學習。
其實啊,人與人之間最本質的差別不是技能,而是認知。
這些能夠超越階級的人,他們首先對於「成功」都有所渴望,在確定目標的前提底下,去制定他們自己的人生規劃。
他們對於財富的積累、創造被動收入、和有效的自我管理,都有一定的認識;所以當機會來的時候,他們就能一把抓住。即使沒有辦法一次翻身,他們也會積極的去創造,跟等待更好的機會。
能夠主動規劃自己人生的窮人,他們只是現在沒有錢,但不代表未來會一直窮下去啊!
可是缺乏規劃、沒有目標意識的這些窮人,即使一個機會掉在他眼前,他也不會意識到這是個機會,自然日後留下來的,就只有憤恨跟嘆息而已。
而第二個層面我們來看,就是「關於身體和欲望的規畫」。
一個人成功與否,「知道該做什麼事情」其實還是其次;知道「不該做什麼」,有時候是更加的重要。
這些不該做的事情,有好多是你以為喔,只會出現在戲劇裡面,但是卻很真實的發生在這個社會上啊!
說到底,很多年輕人都是抵抗不住欲望的誘惑,然後又不尊重自己的身體;最後可能染上了像是愛滋啊!
或者是毒癮;或者是陷入了比如說賭博的心態、一心想就只想要賺快錢,於是走上了這一條「不歸路」。
很容易看出差異的,就是關於「健康」跟「身體」的自我管理,說白了就是能不能藉著運動,去控制自己的體重、控制自己的飲食?
還記得嚴凱泰曾經說過:「你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夠控制什麼呢?」這個說法不是沒有道理的喔!
在這部紀錄片裡面的精英階層「Andrew」跟「Jone」。他們在56歲的時候,還保持著非常良好的體態。
屬於中產階級的公務員「Peter他們夫婦」,他們的身材也是相對比較好的。然而,在那些底層的那些個案,他和他們的妻子,就顯得肥胖、臃腫。
然而他們有好幾個在年輕的時候,都是非常帥氣、非常英俊的啊!
其實呢,優秀的家庭背景不只代表著更豐富的資源,更重要的事情,是會傳遞給孩子優良的生活管理。這些孩子在自我管理、抵抗誘惑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有毅力,也會更能夠自律跟自強。
從年輕開始,就一定要好好的規劃自己的健康,和管理自己的欲望。「規劃健康」是為了讓你能夠有更好的工作,跟享受生活的條件,讓你能夠有更強的毅力和活力。
而「管理欲望」是為了讓你不會因為一時的衝動,去做那些毀掉了你要用一輩子的身體。
而第三個層面,叫做「刻意的學習跟練習」。
大家都知道學習和練習的重要性,然而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遇上什麼就學什麼,並沒有系統性與重點的規劃。
你可能聽過葛拉威爾,曾經提出的「1萬小時定律」。這裡指的是如果你想要從一個普通人,變成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1萬小時的練習。
如果每天八個小時,一個禮拜五天,大概你要花五年的時間。
可是問題來了?資歷超過五年,甚至於十年的工程師到處都是啊!然而有幾個人成為比爾蓋茨?還是祖克柏呢?
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於多數人的學習,都沒有真正的聚焦,更缺乏了對於需要解決問題的處境,進而進入深入思考的一個理解。
而「刻意練習」就是在做足功課的前提底下,通過實踐不斷的去強化自己和所處領域的認知,同時又能夠不間斷的接收他人的回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計畫。
而更具體來說,你可以用「改善率」這個概念出發。過去啊!你可能很習慣去想自己到底學到了什麼?
而「改善率」的概念,就是要你聚焦在你到底改正了多少錯誤?你彌補了多少短處跟缺失?根據你需要解決的問題,去評估你學了多少新東西。
億萬富翁馬克.安德森,曾經在談到祖克柏的時候,他就說道:「如果你有機會跟祖克柏這樣子偉大的CEO相處,你就會發現,其實他們每個人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專家啊!」
「他們對本行業,或者是其他領域都有很深入的瞭解,這些都是透過刻意的學習、焦點式的訓練才能夠得到的。」
你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改善率」的思維,這樣子才能夠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有重點的瞭解相應的知識;而非自我安慰式的,停留在「有學習的感覺」裡。
而第四個層面呢,「對於家庭的規畫」。
其實除了身體以外,能夠陪伴我們最久、給予我們最大支持的,就是我們的家庭了!
有人說過喔:「一生中跟我們有密切聯繫的人,應該不會超過100個人;甚至於30到60人這個數字,都是很正常的;而親人就是其中最親密的人之一。」
有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家庭對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在這部紀錄片裡,有一個叫「Sue」他的女孩,她離婚之後自己帶著孩子獨自的生活,經歷了一段人生的低谷,後來再婚的夫妻生活是很和諧的,事業跟生活也都有了起色。
而另外一個女孩,是嫁了兩次、又離了兩次,生下的幾個孩子,也都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大學;自己的身體不好也就算了,還遭遇了一系列感情上的打擊,到後來只能靠救濟金過她的生活。
其實不只是女性,男人找到一個好老婆之後,對人生的改變也是非常顯著的。
一段糟糕的婚姻,會影響你的心情、事業、父母、生活。而且即使是你遇到了下一段感情,你也要費心費力的,去處理上一段婚姻所遺留下來的問題。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了孩子,還要應付婚姻問題帶給孩子的傷害。所以呢,在面對親密關係的經營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的考量,什麼是對你最好的;而什麼是對你另外一半最好的?
在處理情感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溝通的能力,避免因為自己一時的情緒,或者是過去經驗的投射,卻傷害了自己珍惜的感情。
胡偉良先生在經過以上的解析之後,下了這樣的結論:「有些人生規畫還是愈早做愈好,很多時候當你醒悟過來,到底是什麼把你跟別人區分開來的時候,你往往已經沒有去追趕,跟彌補的餘地了!」
他說的其實沒有錯,然而我想要延伸去做一些補充,因為我總覺得這樣的結論,有一點停在「無能為力」的挫折感裡,好像當自己發現了什麼的時候,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其實,這個時代給我們最大的資產,就是「資訊落差幾乎已經消失」了,只要你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你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取得學習的資源跟機會。
雖然要改變思維的慣性是很難的,因為你的思維慣性,是結合了你的先天性格啊、家庭環境啊、重大事件啊、主觀詮釋啊、社會文化啊…這些的總和,形成一個堅實的系統,幾乎會不存在那種「畢其功於一役」這樣的短期特效藥。
但是呢,在學習資源很容易取得的前提底下,「時間」的累積效應,就很容易放大,就像是「滴水穿石」這個道理一樣。
過去的人們活在一個幾乎沒有「水」,也就是沒有學習資源的世界裡,但你並沒有活在這樣的世界中。
我多年以來,也是用這樣的思維跟這樣的實踐,從2005年的「有聲書評」,一直到2016年的「一天聽一點」。
在堅持分享的背後,其實是持續的學習跟自我修煉,這樣子讓我看見了超越原生環境的風景跟世界。
一直到有一天,我突然也被稱作一聲「老師」,我提供了很多朋友翻轉命運的學習機會,無論是從人際到溝通、從時間管理到人生規劃;透過實體的課程,或者是線上課程的形式,讓我見證到很多朋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當我一回頭啊,我發現這些朋友的改變,卻引發了我自己更深刻的學習和前進。到頭來喔真正被改變的,其實是我自己。
在這裡,無論你有沒有參與我的課程,只要你願意接收我所製作的內容,我都想要跟你說一聲「謝謝」~因為,是你圓滿了我的生命。
最後呢,「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如果你願意改變自己,跳脫宿命的安排,那麼歡迎你「現在」就加入學習,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
你不是生來是什麼就得是什麼,而是你想成為什麼,就創造出了什麼。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尤其是今天所談到的,關於我們的原生的環境、關於我們的天賦、關於階級翻轉的部分。
我想你一定很關心,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過得更好?如果你對這方面有渴望,如同我說的,其實現代的時代,已經是一個沒有資訊落差的時代。
只要你有心學習,到處都有資源;當然也包含「啟點線上學苑」為你推出的【過好人生學】。
在過好人生學裡,不只是會讓你打破一些面對生涯、面對生命的迷思,更重要的一點是它會給你具體的作法。
翻轉命運,從學習開始!歡迎你的加入。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想要有一個超能力,你會想要有什麼樣的能力?
我曾經把這個問題,問很多人哦,我得到很多各式各樣的答案。但是其中有一個共同性,就是很多人都會告訴我,他希望有「讀心術」。
他能夠透過一些方法,通過一些工具、途徑,去瞭解一個人真正在想的是什麼?我想或許在你剛剛聽到我的問題的時候,心中可能也閃過類似的能力。
所以,因為這樣的出發點,很多人喔對於那些可以懂人、瞭解別人,不管是星座、血型、命理…還是各式各樣的占卜象徵,都非常有興趣。
而今天呢,要跟你分享的,就是關於「筆跡學」這樣的一個概念。先不說「筆跡學」它可不可靠,我先談一個例子哦。
在2005年的時候,有一個經濟論壇,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領袖,都齊聚在瑞士。他們討論整個地球面臨的一些重大議題,從貧窮到民營化,資本主義到氣候的變化。
雖然這些議題很大又很多,但是當時有很多媒體,把焦點集中在某個與會者,不小心留在會場上的一張紙。這一張紙呢,是當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在開會的時候隨手寫的紙張。
然後,接下來媒體就請了很多所謂的「筆跡專家」、「筆跡學家」,根據布萊爾的「筆跡」去做一些心理評估。
這些筆跡專家,就立刻接受了這個挑戰,他們指出布萊爾的字體的一些特色,包含不連貫的字母,右傾的字體,寫「d」那個單子的時候,是很奇怪的寫法。
這些跡象都顯示出布萊爾當時的心理狀態,是處於很大的不確定性。然而骨子裡又是一個樂觀的夢想家,卻沒有辦法完成眼前的任務。他的潛意識裡,對於眼前的政治生涯,抱持著一種失望的情緒。
如果回到2005年的那個時候,布萊爾他們面對著很多政治上面的問題,還有一些醜聞案。包含呢,他們當年即將要舉行英國的大選,所以看起來好像這些筆跡專家,似乎精確的洞悉布萊爾的個性,和心理狀態。
不過這件事情經過了幾天,情勢逆轉。因為布萊爾首相的辦公室,否認那張紙是布萊爾的,而是另外一個參與者,是誰呢?
就是微軟公司的創辦人,也是當年的全球首富比爾蓋茨。
然而,當出了這麼大的包之後,這些筆跡學的支持者,他們還認為搞混布萊爾跟比爾蓋茨的筆跡,對於他們的推論,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因為呢,一個人的筆跡,可以精確透露出他們的個性、智慧、健康,甚至於是犯罪的意圖。很多公司的人事部門都這個理論,然後呢去進行人員的評選。
有調查指出喔,有5%到10%的英美企業家,會定期在人才招募的過程當中,根據「筆跡」去塞除那些不適合的人選。
但是你聽到這裡,你真的相信「筆跡學」嗎?還是它只是一種迷思呢?有一個學者,叫傑佛瑞.迪恩,他就投入了很多時間來研究「筆跡學」。
他蒐集了數百份探討「筆跡學」的科學研究,然後用那些研究,來檢視支持「筆跡學」的人,所宣稱的理論。然而,他的研究結果很令人驚訝喔。
在一個分析裡面,迪恩他核對了16份,探討職場筆跡學的學術論文,而去比較筆跡學家,去預測這員工的績效,還有他們的上司實際打的考績。
結果顯示呢,筆跡學家的預測,和工作成就根本沒有關係。然後迪恩還說,筆跡學家所預測的準確度,和沒有接受過筆跡學訓練的門外漢,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在另外一個分析裡面,迪恩就去找科學家做過的研究,那些研究比較筆跡學家做的個性的判斷,和科學化的人格測驗的結果。然而他蒐集了許多期刊,這一次他找了53份期刊,去分析那些研究結果。
發現喔,筆跡學家的判斷不僅不太準,而且呢,沒有受過筆跡學訓練的對照組,其實準確度跟所謂的專家是差不多的。簡單來說,就是筆跡學的那些推論,跟瞎猜跟瞎矇,沒什麼兩樣。
好的,當我把這個例子跟你分享,這個時候回顧一下,今天開頭問你的那個問題,就是你想要哪種能力?
如果你的答案,可能也跟「讀心術」跟理解一個人有關的話,那麼你為了這件事情,你有沒有經過一個真正系統科學、可以被印證的學習,還是你選擇的其實跟瞎猜沒什麼兩樣?
然而,真正可怕的是,不是在於你選擇什麼樣的途徑,去認識人、瞭解人,而是在於喔,當你選擇了某個途徑之後,你是怎麼樣不斷的自我合理化;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去不斷的反復證明,自己的認為是對的,可是卻忽略了其他的本質。
就像這些筆跡學家一樣,事實上所有的研究都證明,他們的推論跟一般人的瞎猜,根本沒有差別,但是他們卻緊緊的抱著「筆跡學家」這樣的名號。
所以,如果當你還在用這樣的詞彙,叫做「我是B型的人」、「我是摩羯座的人」、「我是雙魚座的人」,所以我會有怎麼樣的個性、言行舉止,和決定判斷。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我可以清楚的知道,你用什麼樣的方式,認識自己跟認識別人。然而,讓你是否願意去接受,很有可能你選擇的工具,跟瞎猜其實沒有什麼兩樣。
或許人生的進步跟超越,是從接受這件事情,作為一個重要的開始。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如同今天內容所分享的,如果你想要認識人、瞭解人;你所需要學習的,是一個經過反覆驗證有效的方法。
那麼我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裡,即將要讓你學會的,就是一個真正怎樣去看懂、聽懂別人,他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的系統化學習;並且透過有效的問句,去創造出共識的可能。
希望在這方面,想要有所前進的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期盼在3月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真確- 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 比爾‧蓋茲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比爾 ‧ 蓋茲 2018年度選書「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備指南。」── 比爾 ‧ 蓋茲 ☆ ... ... <看更多>
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事实Factfulness讀書(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汉斯 ... 的推薦與評價
真確: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事实 Factfulness讀書(用数据思考,避免情绪化决策)汉斯·罗斯林【 比尔盖 茨推荐】Fox面一起读书听 ... ... <看更多>
事實 比爾 蓋 茲 在 [心得] 真確(FACTFULNESS)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好讀版
https://justininvesting.wordpress.com/2018/08/05/factfulness/
《真確》(Factfulness)這本書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2018年推薦的書單之一。比爾·
蓋茲對這本書的讚譽是:「這是我所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可以帶領你清晰思考世界的必
備指南。」
真確思考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讓世界更美好
我們的文章也曾介紹過許多關於思考方式與心理偏誤的書籍,那些書告訴我們,人類的天
性就反骨,我們總是過度自信,以偏概全,常常因為心理學所稱的稟賦效應,認為我們所
擁有的事物就是比其他人的更有價值,讓我們在做出許多判斷的時候,往往認知和事實之
間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真確》這本書同樣的也是在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思考,基於事實來行動。但是,這本書
最有價值的部分,不只是告訴你一個真確的思考模式如何幫助你做出正確的判斷,求真帶
來的好處不僅是攸關個人,拓展我們的眼界而已,而是告訴你:
如果你擁有求真的欲望與付諸行動,你的一個小小的作為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貢獻,這個
世界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有這麼誇張?
真的有,因為這就是我看完這本書最深刻的體悟!
如果每個人都只靠著接受「訊息提供者」,將選擇性的資訊傳遞出來給一般大眾,那這個
社會只會有對或錯、接受或不接受、支持或是反對等的二分法。
但是,當有某一小群人開始去追求真相到底是什麼,有人開始為了真相發聲,有人願意提
倡多元化,改變是進步與創新的第一步,那打造一個更好的世界,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作者-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
本書的作者是由漢斯·羅斯林(Hans Rosling)與他的兒子奧拉(Ola Rosing)和媳婦安娜
(Anna Rosling Rönnlun)共同合作的心血,在2005年,他們三個人共同創辦了蓋普曼德
基金會,一起推廣人們對於事實的認知與追求,抵抗廣泛的無知,也因此促成了這本書的
誕生。
漢斯是一位醫生,也是一位數據科學家,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漢斯描述了許多他自己親
身經歷的故事,有快樂的事,也有讓他遺憾終身的例子。小時候,漢斯的夢想是成為一個
馬戲團表演者,但是因為父母的期望而順利的當上醫生,但是,因緣際會在診療中遇到一
位馬戲團員,讓他一圓兒時夢,成為一位「擅長表演吞劍的醫生」,從這個故事,可以看
見漢斯的調皮性格,也因為這些故事,讓這本書的文字充滿感情
漢斯也說自己是一位「可能性主義者」,可能性主義者的特色是,意思是既不抱持無端的
希望,也不抱持無端的恐懼,持續抗拒過度誇大的世界觀,並相信未來會持續的進步。
不要美化過去的成就,也不要預期壞事會一直持續下去。
我們在思考任何事情時,都應該將這兩個想法同時擺在腦中。在漢斯認為,慶祝現有的成
功與繼續目前的奮戰兩者並不衝突,但是成功不會從天而降,我們應該努力去達成更高遠
目標,如果因為愚蠢的誤解而喪失希望,或許就無法達成目標了
可惜的是,漢斯本人並沒有親眼見到這本書的出版與世界因為這本書的改變,而在2017年
因病逝世,在最後一次至醫院治療時,漢斯仍手握著這本書的書稿,為書中的內容進行最
後的討論與修改,這本書的完成,也是漢斯為這個世界所做的最重要的貢獻。
Ten Reasons We’re Wrong About the World–and Why Things Are Better Than You
Think.
扭轉十大直覺偏誤,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
漢斯經過多年的研究,將我們在看這個世界的同時,有可能受到的影響因素分別用十個偏
誤來討論。這些偏誤當中,包括了人類固有的主觀意識與情緒因素,以及數據的濫用與解
讀能力,每一種偏誤皆可能獨立存在,也最常見的是彼此相互作用,來提高影響力。
書中第一個介紹的偏誤就是二分化直覺偏誤。這個社會上,許多人因為方便、簡單,很容
易就把一件事物分成兩類,例如富人與窮人、你們跟我們、對或錯…。
思考一下,正反兩個類別之間,有沒有重疊的部分?我們真的可以清楚的劃分界線嗎?
我們也很直覺的把這個世界畫分成富國與貧國,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有一些對我們
來說是「常識」的認知,比如說:富有國家生育率很低,貧窮國家很會生小孩;富有國家
的女性接受教育比例高,而貧窮國家則不然…
但是,我們的認知真的代表事實嗎?
下面的圖片是利用作者所開發的氣泡圖,橫軸是每名婦女的生子數,縱軸是五歲以下的孩
童的死亡率,我將印度及中國位置標記出來觀察近60年來的走勢,不過就算看整個世界的
趨勢,也會發現泡泡從右上角逐漸往左下角移動了。
其實這個世界已經變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造成這樣的趨勢,在於我們所謂的很多低所得國家,他們的生活其實也一直在不斷的進步
,不管是在健康或是教育,生活品質持續的提高。許多人並不是只存在高所得或低所得國
家,而是在中所得國家。
所以我們應該用不一樣的評估方式來對這個世界做分類,漢斯提出了用「四個所得等級」
,以每人平均一天的美元收入來分類。這四個等級可以想像成在打電動遊戲,每個人都想
從第一級開始晉升,最後達到第四級的位置。目前的狀況是,全球人口最多是處在第二和
第三個等級之中,這兩個所得等級的居民,每天生活的基本需求都能獲得滿足。
在每一等級的國家之中,也都還會有不同所得等級的個人。你可以到作者們設立的「
Dollar Street」網站,上面有豐富的照片集,呈現不同等級生活的照片。你會發現,影
響人們生活模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他們的宗教、文化,或者是居住的國家,而是他們的
收入。世界上擁有相同收入的人,通常生活過的都差不多;但是同個國家不同所得的人,
卻也可能過的天壤之別的生活。
用數據來求真
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我們的認知其實是錯的。如果真是如此,我們又要靠什麼來糾出錯
誤並且取代誤解呢?答案就是「數據」。
數據可以幫助我們用客觀的方式去檢視事實,而不只是受到主觀意識的影響。
如果你得到了某些數據,有一些過往的「常識」就會被扭轉了!
比方說,新聞會大規模報導飛安意外的新聞,但卻沒有提到現在的飛行安全程度與過去相
比已經大幅的提升了。在2016年總計有4000個飛機航班安全的降落在目的地,只有10個航
班預到至死事故,出事率為0.000025%,是航空史上第二安全的年分。
恐怖攻擊是人們最害怕發生的事件之一,每當有疑似恐攻的新聞發生,總能引起民眾最大
的注意力。但是,你知道在2016年因恐攻而死的人數只佔全球死亡人數的0.05%嗎?在美
國,一個人遭到酒駕撞死的機率比因為恐怖攻擊而死亡的機率高出50倍,如果我們已經採
取有效的措施來預防恐怖攻擊,是不是應該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可以降低危險的事物上?
「恐懼」的吸引力
為什麼飛安事故與恐怖攻擊的新聞那麼受到注意及傳播恐懼?為什麼我們接受比較多的負
面訊息,而且壞消息永遠傳的比好消息更快更遠?其實還是因為人類的內心傾向於留意壞
事的發生,可能因為某些事曾經傷害了我們,導致深埋在內心深處無法忘懷。在《注意力
商人》這本書中就有提過,吸引注意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觀眾有緊張、失敗、痛苦等高
度情緒性的感受,所以才會有愈來愈多辛辣低俗的節目產生,不斷的發送刺激感。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政府或團體想要樹立權威,或是執行某項政策,想取得人民的認同
感,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前幾年一部非常知名,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籌畫的《不願面
對的真相》紀錄片,主要傳達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全球暖化現象,正在破壞我們所居住的地
球。
在高爾第一次與作者漢斯碰面,討論要怎麼描述氣候變遷這個議題時,高爾說:「我們需
要創造恐懼。」因為恐懼是讓民眾對未來危機採取行動的唯一方法,簡單來說,是一種手
段。在某些方面,採取一些「小手段」或是「善意謊言」,似乎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這
些行為被濫用,結果又會如何?
我們知道一件事,就是未來總是無法預測與含有高度的不確定性。所以每當我們談到未來
,我們應該抱持的開放態度,不應該挑最誇張的某個指標來呈現最糟的狀況,講得好像註
定發生。而是將數據納入考量,改善數據,並依據改變與調整而行動。
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但光靠數據也無法了解世界
在科技大幅進步的世界,取得數據已經不是一件難事。不過,我現在要告訴你,事情沒那
麼簡單,當你了解故事背後的數據後,也要反過來看數據背後的故事。數據與故事是一體
兩面,拿到數據的人可以也可以「看圖說故事」,就像魔術師一樣,讓聽故事的人落入偏
誤之中。
統計數據與圖表往往讓觀眾可以一眼辨識出訊息提供者想要傳達的概念。但是,有時候陷
阱也
隱藏在圖表當中,像是最被廣為使用的平均值,或是為人忽略的極端值,就常會扭曲事實
。如果沒有辦法描繪完整的輪廓,那統計數據就沒有意義。數字都應該要表達「整體」情
況,而不是某些特定的區塊。
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先幫某些事物進行分二分,或是斷定某些事物永遠不會改變。我
們最好是可以先提出問題,找出可疑之處,再運用不同的檢測方法來評估這些數據是否合
理。比如說,藉由比對不同的數據,知道個別的數字是否失真,或是依據80/20法則,先
找出占80%的那些項目,了解這些項目的背後的故事、成因與富含的意義。
培養求真的習慣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每天都不斷的在改變!微小的改變往往被人忽略,但是累
積起來的力量卻很可觀,當趨勢形成時,我們往往會很驚訝,但是那是因為我們平常不願
意去觀察、沒有對於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對於未知之事所帶來的風險意識。
當危機迫在眉睫,恐懼迫使我們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採取行動,但是在倉促之下,出於直覺
的決策也往往是最爛的。現代人往往認為自己擁有「自由意志」,如果沒有在平時就培養
求真的習慣,我認為也只是建立在過度自信的偏誤之上,懷疑是否每個人真的都可以「獨
立思考」並做出決策,還是只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而已。
尋找原因而非戰犯,群找體制而非英雄。
如何培養求真的習慣?先從找到根本的源頭開始,所有的對錯不會只由某一個人,或某一
件事物而起,就如同「爆紅」或是「爆款」,在這個時代也不是偶然之下的產物了,背後
的龐大體制與科技的創新,讓許多過去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世界的真實面是不是真的像電視新聞上演的那樣,我們的地球岌岌可危了?人民生活愈來
愈苦?還是其實是像電影《黑豹》裡面演的場景,雖然劇中的先進科技程式-瓦干達是虛
構出來的,但是你怎麼知道沒有一個無人之境擁有最珍貴的資源,並已經發展出全世界最
領先的科技了?
我相信這個世界比我想像的還要更美好,但不斷的進步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如果能力也
有分成四級,大多數的人也是站在中間層,第四級的人引領了世界的發展,但是將這些文
化與商業發揚光大不能只靠第四級,而是慢慢將最底層級的人提升上來,讓他們也可以追
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從現在開始培養求真的習慣,以開放的心態持續學習,並從全面的視
角來看待這個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49.21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33474150.A.03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