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內在原力》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想提高自己在工作上的能見度嗎?你想在專業領域獲得眾人的青睞嗎?你想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嗎?想要達成這些成就,你必須擁有對別人足夠的影響力。但是,要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該追逐的是權力嗎?是地位嗎?是名車和豪宅嗎?都不是,反而在我們追逐「外在」之物的同時,這些目標會離我們越來越遠。真正的答案,往往需要往「內在」去尋找。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ner-force/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在今年的上半年度,有一場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演講,是由愛瑞克主講,主題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談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重設心態,邁向更卓越的人生。他在演講中用很多生動的例子,告訴我們普通人是怎麼想的,能夠成就卓越的人又是怎麼想的。差別往往在一念之間。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內在原力》的作者是 TMBA 共同創辦人愛瑞克,他擁有紮實的金融實務背景,並且在40歲左右達到財富自由,轉而投身公益。他除了保留專業講師和顧問的身分之外,目前是一個全職閱讀者,總是無償推廣閱讀。他的粉專「 愛瑞克愛投資/也愛閱讀 」也是許多愛書人喜歡的地方,粉絲們都喜歡稱他為「愛大」,因此這篇文章我也沿用這個稱呼。
這本書你可以當成是「為你引路,從優秀到卓越」那場演講的「導演加長版」,加入了更多的內容,以及更多演講沒有提到的故事。愛大所謂的「內在原力」,指的就是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的(文字和肢體語言)或無形的(同理和慈悲心)方式來引發他人的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
愛大認為,每個人都可以「重新設定」自己的人生演算法,拋開傳統的束縛和價值觀,用一種更開拓的視野來活出自己的人生。他在書中提到:「只要心態設定正確,人人都可以發揮出無窮的內在原力,去連結起周遭的人,聯合起來共同完成各種事情。」這本書,將告訴我們如何重設心態。
.
【這本書有什麼特色?】
.
這本書還有一個巧思,它的書封正、反兩面都是「正面」。全書共九個章節,愛大建議「外向者」可以把橘色封面當成正面,從第一章順序讀下去。相反的,「內向者」則把綠色封面當成正面,逆著從第九章讀回來。原來章節的安排,如果是逆著讀,代表「從內而外」調整心態。身為內向者的我,就是逆著讀的。
此外,他在書本的最後,很用心地提供了「延伸閱讀書籍總覽」的章節,收錄每章裡面提到的好書,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依照興趣再找來讀。還有一個很棒的附錄是「各章金句總覽」,直接不囉嗦,幫你把每章最優的句子都摘錄下來。以下除了分享一些書中對我有啟發的觀念,我也拋磚引玉附上一些相關的推薦書籍,幫書中的觀念增添一些新的氣息。
.
1.#常保初心
普通人是先做再說,時常走到了終點才發現不是自己真正要的;內在原力者則是「以終為始」,知道自己內心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讓一切行動和決策都符合最終的那個價值觀。如果我們遇到重要抉擇卻忐忑不安,那就由「自己未來想要成為的人」來為自己做出眼前的各種抉擇。
愛大提倡一種信念系統,由內而外透過「Be,Do,Have」組成,最核心先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Be),然後才去思考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Do),最後你就會擁有真正跟你價值觀一樣的人事物(Have)。一旦心裡有了想成為怎樣的人的憧憬,將引導你做出許多正確的選擇。
我很喜歡《恆毅力》這本書中一個名為「目標階層」的練習方式,目的在於找出自己真正的「終極目標」,也就是熱情得以持久的根源。簡而言之就是把自己的大大小小目標,全部分類成底層、中層、頂層目標,如果發現跟頂層目標不一致的項目,就刪除或者微調使其一致。終極目標就像是羅盤,無論你在底層目標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引導你朝正確的方向持續邁進。
.
2.#包容力
普通人是習慣在別人身上貼標籤,然後用單一的角度來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透過「感恩的心」來看待這個世界,取得更多的助力。愛大用天文學的觀點舉例,在職場上有發光發熱的「恆星人」,也有會消耗和榨乾別人能量的「黑洞人」。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遇到黑洞人真的很倒楣,巴不得避而遠之,甚至在內心充滿敵對和厭惡。但是,宇宙中每個黑洞都曾經是恆星,只是因為能量用盡了,核心坍塌收縮成了黑洞。愛大提醒:「我們不需要抱怨遇到黑洞人,因為他們都可能曾經照亮過別人,是我們自己來晚了。」這個心態提醒了我們要懂得包容,感謝他們曾經對世界的貢獻,只是很可惜跟我們擦肩而過。
我自己想到另一種職場上的情況,就是外向者時常嫌棄內向者「太安靜」都不表達意見,內向者又嫌棄外向者「太喧嘩」只會衝動行事。然而從《安靜,就是力量》這本談內向者特質的書中,我們卻可以學到這兩種特質各自的優點,擁有包容力的人將能夠同時善用這兩種特質的人才。
.
3.#沒有壞事
普通人遇到壞事就自認倒楣,更有甚者,可能會開始怨懟這個世界;內在原力者則是找出「隱藏在壞事背後的好事」,將逆境轉換成養分。
愛大曾經在國中一次玩跳高的意外當中,雙手嚴重骨折。但是事後看來,反而是因禍得福。他開始用康復比較快的左手寫字,活化了感性和創意的右腦,也適應了靜態的活動例如讀書和寫字。更難得的是,平日忙碌於事業的老爸,也因為這場意外要時常帶他回診、復健,彼此的關係比以往更加緊密。
就像《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是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在暗無天日、毫無人性的折磨之下,他仍然保有自己的理智,相信這場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壞遭遇,一定代表著某種「意義」。他發現無論外在遭遇有多麼嚴苛,人類的心靈仍擁有終極自由,決定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他將壞事視為意義,將這個發現寫成此書,並且影響後世無數的讀者。
.
4.#無限思維
普通人認為資源是有限的,必須有強弱輸贏才能在這個世界上存活;內在原力者則認為世界之大,所有人都有安身立命之處,「超越自己」比戰勝他人更加重要。愛大引用了一句很棒的話:「用自己的蠟燭點亮別人的蠟燭,可以照亮別人,自己的亮度也不會減少。」這個世界太大,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就像是,愛大不一定是最頂尖的金融分析師,但是他透過演講接觸無數民眾,深知大家心中對理財的障礙。愛大也不一定是最頂尖的演說家,但是他善用感性的文筆,將艱深複雜的金融知識化為引起共鳴的問字。他的眾多特質,匯集成了愛大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形象。因此,結合多種不同的技能組合,一個人就可以發展出無限多種可能。這個世界真的容得下我們每個人的成就。
我很喜歡《黑馬思維》這本談「個體化」優勢的書,每個人都值得去追尋自己獨一無二的技能和熱情組合,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對於成為「最好的自己」的詮釋:「黑馬追求的不是眾人眼中的成功,而是心中最好的自己的樣貌。你的目標是成為最好的你,而這並不妨礙別人做最好的他們。」跟愛大的無限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
5.#站對地方
普通人追逐熱門的東西,什麼東西當紅就一窩蜂擠過去;內在原力者會尋找屬於自己「能提供價值的獨特位置」,然後透過人際網路來擴大影響力。愛大也認為,我們不能坐在原地乾等,要主動站出來,才能被人看見。尤其網路時代發達的現代,要讓自己能被看見,比起以前容易許多。
尤其是,當你想要達成的是更遠大的目標,一個人的力量往往不足以撼動周遭世界。愛大認為:「人生最高效的運作方式,是讓自己成為人際網路的節點。」透過貢獻自身的價值,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努力。如同非洲俗諺:「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遠。」成為人脈節點,更有可能順利抵達終點。
如果,你覺得「主動站出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WOL大聲工作法》這本書的作者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提供了一個可行性很高的方法。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書中提供了正確的心態建立,以及可以循序漸進的做法與步驟。
.
6.#成功方程式
普通人會任由自己被資訊轟炸,容易人云亦云,失去自己的主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專注力」才是網路時代最該培養的技能。愛大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名詞:「成功者的防護罩」,這指的是一個人能夠「篩選」和「過濾」掉不屬於自己應該追尋的事物,而將心神專注於「天命」裡的既定目標。
就像愛大所說的,我們如果任由資訊轟炸,就如同讓腦袋充滿了一堆「雜訊」,感覺聽到了一堆鬧哄哄的訊息,卻不知道真正有意義的「訊號」在哪裡。尤其在數位資訊爆炸的現代,該如何為自己的資訊來源加上「過濾器」顯得無比重要,要懂得放棄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才不至於不斷走偏了路。
我想到之前,讀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的《極度專注力》這本書之後給我的最大共鳴:「若要說一個人最珍貴的資源是什麼?不是你有多少錢財和時間可以花費,而是你把『注意力』用在哪裡。」這本書教我們具體的專注策略,排除無謂的分心源。專注在哪裡,成就在哪裡。
.
7.#利他共贏
普通人認為已經自顧不暇了,哪還有時間去幫別人;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利他心態」的比例,應該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先幫助別人,才可能吸引更多人來幫助自己。人是一種天生懂得「互惠」的物種,當你想獲得他人的幫助,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幫助他人。
不過,也不是無條件的給予,愛大提醒了在利他的前提之下,我們要成為一個「懂得保護自我的給予者」,必須知道自己的界限,懂得選擇高影響力、相對低成本的幫助方式。助人在先很重要,但自己不要先被掏空。那麼,當我們自己有餘裕的時候,要幫怎樣的忙最有效益呢?
我很喜歡的管理大師約翰.麥斯威爾(John Maxwell)曾經在《從內做起》書中說過:「領導者應該幫助他人開發潛力,讓他們學會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最高竿的還能指導別人如何也成為一個領導者。」給對方魚吃,不如給他一支釣竿。
.
8.#三種工作
普通人認為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賺錢;內在原力者則認為「工作組合」可以分成三種:有金錢收入的、無償的、自我實現的。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用來養家餬口,無償的工作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幫人無償解決問題,自我實現的工作則是用來達成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憧憬。
愛大提議,雖然大部分的上班族都無法擅自離開有金錢收入的工作,但仍有變通的辦法。如果你目前的工作無法充分展現你的天賦,你可以靠無償的工作,來累積經驗值、打好口碑、拓展人脈,形成一個無形當中累積的資產。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一定要等到財富自由或某個里程碑,其實你現在就可以小步邁進開始做。
我從《財務自由實踐版》這本書曾經獲得啟發,投資理財談的資產配置,主要是為了要分散風險,這個道理也可以套用在人生和工作上面。這本書提到「多元化身分」的概念,在你的職業上,盡量嘗試不同的角色,甚至適發展副業,這個策略可以避免你的生活侷限在單一方向。
想像一下,當你擁有了多元的職業興趣,以及各種休閒興趣,你就可以將自尊和你關心的事物,投資到各種不同的領域(工作、商業、社交、人際、體育)。如果其中一個領域跌落至谷底,你也不致於完全陷入絕境,導致情緒崩潰。擁有正職之外的無償工作,在心靈平靜和自我實現方面會有額外的加分效果。
.
9.#一人公司
普通人認為領多少薪水就做多少的事;內在原力者則認為,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來經營,為自己的人生負上完全的責任。愛大認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必然趨向跨學科的混合,將有新型態的應用、產品、服務,我們要從自身的熱情往外拓展,成為自己的執行長、行銷長、技術長,逐漸擴大自己的能力範圍。一家公司的願景可以吸引人才,一個人的品格也扮演同樣效果。
愛大認為,善良的品格可以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我們必須先讓自己保持優質的形象,才有機會左右逢源,擁有更多發揮影響力的機會。他強調道,大量閱讀,是最簡單不過的方式。如果你不知道將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妨透過大量閱讀去尋找,總有一本會觸動你心,找到自己心中嚮往的典範。
關於要如何「具體地」把自己當成一家公司經營呢?我大力推薦《一個人的獲利模式》這本書,作者們把經營公司在用的「商業模式圖」轉換成適合「個人」使用的模式,以淺顯易懂的步驟,教我們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發掘資源、提供獨特價值,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等同公司運作方式的商業體系。
.
【後記:從內在做起】
.
《內在原力》書中的舉例淺顯易懂,背後的道理值得細細咀嚼。從愛大的個人故事和人生閱歷中,處處都可以發現,一個人隨時都具有「修改自己人生演算法」的能力。舉凡工作上的能見度、專業領域獲得青睞、成為子女心目中的典範,這些足以影響別人的「外在影響力」,終究還是得從自己的「內在原力」先做起。
當一個人開始發揮他的內在原力,散發出來的影響力將逐漸發生,周遭的人脈也會開始活絡起來。如同愛大在書中引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一段話,撒冷老國王對即將出發尋找夢中寶藏的牧羊少年這麼說:「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最後,這些心態上的重新設定之後,就像是建立起一個新的思考習慣,必須經常使用、重複使用。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我們的重複行為造就了我們,所以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從今天起,讓我們把內在原力當成自己思考的習慣。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INNER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AHTP9E
使用期限:9/5~9/11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
共 玩 谷 專注力 在 懶媽親子育兒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益智磁力拼拼樂 - 進階版七巧板】#益智玩具
#哲哲玩具試玩 #哲哲兩歲玩啲咩 #玩具試玩 #玩具開箱 #玩具介紹 #玩具推薦 #玩具評分
一直都想買七巧板比哲哲玩,行過見到KUMON玩具展大減價,搵到「益智磁力拼拼樂」,簡直係進階版七巧板遊戲,即刻買返屋企同哲哲開箱試玩。
「拼拼樂」遊戲主要係引導小朋友拼出唔同嘅圖案,從而訓練形狀概念,發揮創意。玩具套裝附有40多個模版同60多個圖例,由淺入深,加埋磁力設計,令小朋友更容易自行拼出圖案,增加小朋友玩樂嘅興趣!
✴️七巧板/拼拼樂有咩好?
主要可以訓練:
💕了解形狀結構: 首先學習不同嘅形狀,再由小形狀拼合成另一形狀,如兩個三角形拼合成正方形。
💕手眼協調能力: 需要不斷轉換角度,嘗試拼出圖形,同時訓練小手肌肉。
💕強化視覺記憶: 小朋友回想起不同嘅影象,再透過記憶拼合出圖形來。
💕發揮創意: 可以創作不同嘅圖案,全無框框,培養想像力同創造力。
💕專注同思考力:係創作嘅過程中,提升小朋友專注力。
✴️哲哲嘅玩法:
哲哲一開頭唔識得將拼塊放喺個框框度,反而會係有實體圖案嗰邊放低,但2.5歲已可以初步自行完成頭幾張圖例。暫時未有跟着圖案嘅顏色去拼,常用自己喜歡嘅顏色拼圖。哲哲每日自行玩幾個不同嘅圖例,然後會邀請媽媽一起拼車或其他交通工具給他講故事。
✴️玩具及配件:
正方形四色各4個,三角形四色各8個,拼盤1個,卡片20張(正反共40例),解說書1本(共61例)
✴️玩具評分:
💖質素-耐用性(5/5分):⭐⭐⭐⭐⭐
質素非常高,卡紙厚度適中,加上圓角設計,磁力拼塊圓滑無毛刺,非常適合小朋友。磁貼嘅力度剛剛好,小朋友剛好可以輕鬆拿出,造型後亦不會輕易丟下。
💖襟玩度(5/5分):⭐⭐⭐⭐⭐
總共有100+唔同嘅圖例,可以變化多端,又可以唔跟圖版自由創作,玩到7-8歲都啱。
💖容易收藏(4/5分):⭐⭐⭐⭐
容易收藏,唔大盒。可以直接拎拼板同拼塊出街玩,有磁力設計,唔會咁易跌到周圍都係。
💖平均玩樂時間: 10-20分鐘,相信4歲時會更長一點。
💖媽媽喜愛程度(5/5分): ⭐⭐⭐⭐⭐
媽媽一向喜歡教材玩具,小朋友可以透過遊戲,訓練到唔同嘅技巧。「拼拼樂」更加可以同時訓練左右腦,而圖例由淺入深,小朋友開頭容易成功,就更加有信心完成之後嘅圖例。玩具本身更可以唔依圖例自由創作圖形,玩法變化無窮,襟玩又益智。
💖哲哲2.5歳喜愛程度(4/5分):⭐⭐⭐⭐
簡單嘅圖案可以自己做到,但係比較深嘅圖案就需要媽媽幫手,不過最喜歡都係同媽咪一齊合力製作唔同嘅圖案,尤其是係同車車有關嘅圖案。
💖總分:4.5分
———————————-——————————
玩具: KUMON 益智磁力拼拼樂
——————————————————————
了解更多:
https://blog.ulifestyle.com.hk/article/lazymablog/4138839/
開箱影片:
https://youtu.be/lu_vIQXxdKI
懶媽其實係咁啱行開尖沙咀,見到做緊 「KUMON PARK 玩具展」,精選玩具同文具都做緊9折優惠,其他產品仲低至85折。 KUMON嘅玩具同文具一向深受媽媽谷歡愛,外觀靚,質素高,所以我都為哲哲添置咗好多KUMON文具,當中最喜歡KUMON三角鉛筆,而家現場買任何產品滿$350🛒,更會送小禮物一份🎁!
☁️KUMON Park in HK☁️
📅開始日期:2021年6月15日至6月26日
❣️地點:尖沙咀新港中心第一座12樓1209室 (近尖沙咀站A出口)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五 9:00am~6:00pm,星期六 10:00am~7:00pm
如果唔想出去買,網店都同時做緊優惠!
https://www.kawaiikiddy.com/collections/%E7%9B%8A%E6%99%BA%E6%95%99%E5%85%B7
萌B殿堂
#KUMON #玩具展 #KUMON玩具展 #KUMON文具 #三角鉛筆 #開學必備 #開學文具 #益智教材
#親子blogger #hkblogger #全職媽媽 #懷孕媽媽 #親子日記 #hkmama #hkbaby #igkids #hkkids #懶媽親子育兒記 #hkmamablogger #mamablogger #mamababy #二寶媽媽 #親子育兒
懶媽親子育兒記�IG: https://www.instagram.com/lazymablog
FB: https://www.facebook.com/lazymablog
Blog: https://mamibuy.com.hk/home/19241
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Sr_iwfT-OTjvnn-5JAq4g
共 玩 谷 專注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情緒,是可以靠方法練出來低~/曾經情緒暴走的女人故事】
進入居家防疫還不到一週,許多爸媽群組和媽媽朋友一片哀鴻遍野,很多母親暴走的梗圖紛紛出籠,還有更多朋友害怕要與另一半面面相覷的日子,到底~~這樣的生活下,該如何培養耐心和不發飆的能力?
\
訴說下以前的故事:我在變成一個耐心無極限、情緒控管能力尚可的女人前,是一個會因為小事就發飆說離婚、生氣到亂摔東西發洩、壞情緒一來就無可自拔、甚至會喝酒發洩的人。(婚前更恐怖,故事先拉回到結婚後就好~)
在媒體工作時壓力很大,但天秤座死愛面子在外面一定要很表現得優雅,所以回家後最遭殃的就是筋肉爸爸了;好好先生久了也受不了我愛牽拖情緒的壞脾氣,後來他也變成爆走哥,以至於我們婚姻谷底時,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出手,推來推去兩個人力氣都不小,變成了貌似打架的恐怖畫面;
而人性是這樣的...只要爆走過一次,就很容易有第二次、第三次......你會逐漸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死火山變成活火山,爆發時連自己都壓抑不下來,即使知道殘局難收拾,但在當下就是很難自我控制。 #這時候自己已經上鉤了_被情緒鉤
這樣的日子,而後影響到Lionel的心靈,他那時候才幼稚園,常常聽到看到爸媽吵架,變得極度沒有安全感,也成為一個情緒容易暴走的小孩;筋肉爸爸住院後的那段日子,兒子情緒炸鍋,在學校也變得像刺蝟,和同學有小摩擦就拳腳回應,那時候要在工作醫院兩邊跑,還得跑學校跟家長道歉......也是那時候,開始讓寶貝接觸心理諮商,而我們家也開始有了改變。
\
幾次和諮商老師聊聊,我以為孩子的創傷來自於爸爸生病,其實孩子的受傷從爸媽經常吵架就已經累積起來!
不要小看每次自己的情緒失控與夫妻失和,對於小孩來說都是心靈創傷,而創傷怎麼來的?
他們會失去安全感、
他們開始責備自己是否是導致爸媽失和的關鍵、
他們會學著與害怕共存、
內心的他們會躲起來,躲到自己覺得安全的領域、
外在的他們為了掩飾害怕和躲藏,反而將自己層層武裝或者表現出嘻哈不在意、專注於某些事......
這些創傷與負面,#都是從躲避開始的。
隨著年歲增長,他們的傷口或躲藏處,會層層覆蓋上偽裝的自我、一層、二層、三層.....最後堆疊到自己都無法認知自我,疤痕掰不開,於是很難恢復到身心健康。
自此以後,為了維持小孩健全心靈,我開始學習培養耐心、觀察情緒的方法,練習 #與情緒脫鉤;或許以下的方法,會很適合現在必須長期居家防疫下,面對精力旺盛的孩子們、與另一半、甚至三代同堂家庭的大家。
\
#學習與情緒脫鉤第一步_了解大腦陷入了高耗能模式
被情緒鉤走後,會引發許多負面腦補:「為什麼別人家都那麼家庭和諧?」「那些網紅在家為什麼都還能優美優美的?」「我的小孩這麼難搞是不是上輩子欠他的?」「這樣的恐怖日子還要多久?」
情緒還會喚起過往記憶,把過去經驗和當下發生的事混在一起,強烈感覺會讓理智遺失,等到感覺過去,又只剩下懊惱而已。
大腦開始喋喋不休的糾結,當內在執著於某一事件時,大腦『預設網路模式DMN(Default Mode Network)』開啟,至少有1500篇文獻提供了證據,關於DMN模式時,大腦會變成:自我、反覆的想、直接專注在思考未來與過去,卻唯獨不專注於『當下』。
我們會變得沒有能力,去解決跳脫“自我”後,真正生活中存在需要被解決的問題。
DMN模式時,花太多腦力去想當下的自己:我好累、我想工作、我做得到嗎、我能有收入嗎、我還要被小孩鬧多久;
或者是陷入回憶:要是以前多唸書現在就可以賺更多了、早知道就不要生小孩了、都是他先外遇的現在婚姻回不去了......
還有,覺得不平衡:為什麼這麼不公平全家都我在累、為什麼男人可以外遇我卻黃臉婆、為什麼婆婆只疼嫂嫂一直找我麻煩......
DMN是腦部疲勞的原因!因為你大腦的耗能中,有60%-80%都花在你以為不需要用腦的這些事情上。所以會注意力渙散、沒精神、焦躁、雜念多、身體倦怠無力、肩頸僵硬......疲勞的大腦,是無法讓人生正向起來的!
\
#學習與情緒脫鉤第二步_正面迎接負面情緒
要維持好情緒,才可能有耐心、有容忍力、正向思考力。而維持好情緒的第一步,就是:不免強自己一直正向思考!
就好比有人逼你彈琴,彈錯就會被敲手指頭,從此開始對彈琴心生厭惡感;一直在有情緒時、低落時,免強自己正面思考,身體也會對正面的事情產生排拒感。
也不需要一直做自我控制,好的情緒不該是「要控制才會有」!控制與假裝不在意,都無法解決到問題的核心;當沒有面對問題的「本質核心」時,就無法解決問題,而壞情緒只會一直累積上去,甚至像是諮商師提到的層層疤痕,最終自己想解也解不開。
練習去面對自己負面的情緒,接受它,然後能夠平靜地去看待自己的情緒,找到情緒引爆點,最後解決引爆點(好像廢話~但這點可以做到喔~可以練習到,負面情緒來時,立刻有一個自己飄出來,看待生氣的自己為什麼生氣,就能很快找到讓情緒平穩的方法)
譬如說:唸小學的孩子一直歡顛不已,不肯好好自學,又一直跑來煩自己,耳背聽不進爸媽的話~~~火大啊!!!!這時候你可以火山噴發大發雷霆,一直生氣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也可以如果把自己拉到第三者位置,去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子。
因為他太多體力沒地方發洩嗎?因為他現在其實很想玩,因為太像放假了嗎?因為他其實很想要爸媽陪伴他做些什麼嗎?
那自己幹嘛生氣呢?因為面對疫情的壓力無處可發嗎?因為收入短少擔心生計嗎?因為居家工作進度大落後了嗎?因為其實自己不知道怎麼跟小孩玩嗎?
接著再去想:那孩子怎麼可能懂疫情帶來的衝擊呢?我把擔心收入的壓力轉嫁到小孩身上,他真的就會乖嗎?對他發脾氣收入就會變多了嗎?孩子盧不停工作也做不了,乾脆就跟他好好玩一玩呢?他想要我怎麼跟他玩?
一個一個環節去嘗試溝通,孩子的問題就會沒有了,而在解決的過程中,自己也找到了情緒和緩。
\
#學習與情緒脫鉤第三步_轉換大腦到節能模式
請開啟大腦『任務激活網路TPN(Task Positive Network)』模式,注意力與專注力只消耗大腦耗能的5%!
怎麼開啟?專度當下問題解決!
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壓抑情緒!
練習帶著你的注意力到呼吸、到聆聽、到感覺。這都是單一的、單調的、專注當下的!
根據尖端腦科學研究證明的事實顯示,抑制DMN迴路最好的方法是「正念」。正念,是一種將精神集中在此時此刻的事情,不去評斷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而是觀察事物原貌的心靈修練。
白話點說吧~想要關掉DMN模式,就要練習:不記仇、不回想、放下過去與執著、不去煩惱還沒到來的事,反正擔心也沒用!
一些活動可以幫助大腦開啟TPN模式,譬如:運動、練習呼吸。
\
#全家的情緒練習_設定一個暫停區
這是一個要讓心情變好的地方,而不是處罰的角落~家裡請設計一個獨立的小空間,在那裡,不論大人、小孩,有情緒來時,就去暫停區休息與冷靜。這個地方甚至可以只是一塊運動地墊,在上面躺著、按摩、練習呼吸與舒緩。
情緒來時,轉移到這個區塊,然後面對自己所有的負面情緒,同意自己好好生氣與低落。
去找尋讓自己不爽的本質在哪?在這之前,先練習一下呼吸或是做和緩運動,將能很快幫自己進人到大腦TPN模式,而更能將事情好好解決。
\
文章爆炸長!希望你們在看的同時,情緒也和緩一點點了哈哈哈~~
建議大家可以購入的書籍,幫助練習情緒
#安定教養學
#情緒靈敏力
然後記得常常看我的直播練習運動,讓孩子與自己都多多消耗體力、讓運動幫助大腦專心、刺激大腦分泌快樂荷爾蒙~~
你將會發現,在家防疫不只當英雄,還能拯救你的家庭和諧喔!
共 玩 谷 專注力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知道你的生活裡,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
就是當你很專心做一件事,或保持在某種「專注狀態」的時候,會因為突如其來的小小閃神,就把水灑在你的電腦上啊、炒菜的時候手燙到鍋子的邊緣,或者是正在開車的途中,一時小恍神就出了擦撞、小車禍…。
這些呢,你以為只是小小的差錯,只要打起精神就能夠重新掌控狀況;但是事實上呢,你的意志力在此刻已經是下降,才會發生那些你不想要的意外。
這些小凸槌喔,並不是要打擊我們,相反的是我們的潛意識在提醒我們,我們該從自己的「習慣模式」跳出來了!
要是你不肯有意識的從慣性模式跳出來,那麼下一個更大的災難,無論是危及到你自己,或者是波及到你身旁的人,都會很快的到來!
聽到這裡喔,你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覺得呢我把事情說得太嚴重了;身為一個成年人,當然能對自己的狀態有全面的掌握啊。
那我就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提供給你重新思考一下。
這個案例在以色列,他們呢,有兩個司法委員會,他們負責處理該國將近四成的假釋申請案。
我相信無論是什麼國家、人種,世界上所有法官,都希望自己展現出理性、審慎、智慧,而且依照事實和法律來維持正義。
不過呢,在2011年,三位社會學家,透過以色列的這兩個「假釋委員會」的資料,來檢視司法的決策的制定情況。
經過統計之後喔,他們就發現法官啊,在「早上」也就法官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比較有可能做出對於犯人比較有利的裁決,那就是准許他們假釋。
而如果再仔細的分析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更清楚的看到,在一大早的時候,法官大概有65%的時間,會做出對犯人有利的判決。
但這樣的比率,會隨著早上的時光推移,而開始慢慢的下降;到了快接近中午的時候,有利於犯人的判決比率,就會掉到趨近於「零」。
所以呢,排在早上9點進行聽審的犯人,很有可能贏得「假釋」,而排在早上11點45分的犯人,基本上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但有趣的事情喔,在法官午餐休息之後,卻發生了!
當法官午休之後的判決,又會恢復到早上一開始對犯人比較有利的比率,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在接近傍晚的時候,他們又「不自覺」的,開始採取強硬的態度,不輕易的讓犯人得到假釋。
那這些法官為什麼會這麼妙呢?難道他們的判決,是按照「時間」來看的,而不是按照「案件」來看的嗎?
其實研究人員表示喔,他們沒有辦法明確的找出,到底是什麼引發了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吃東西、進食」,讓法官的血糖濃度回升。
換句話說喔,就是法官們有「休息」,讓他們的心智、能量獲得補充。
也有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暫時離開法官席,讓他們的心情變好了,又或者是法官累了,休息減輕了他們的疲憊。
但不管原因為何,本來不應該影響司法的判決,而且呢,跟正義沒有關係的因素~就是「法官是否休息夠了?」和「何時休息?」;它卻都成了去決定某個人,是否可以自由離開,還是要繼續坐牢的關鍵。
我想應該沒有法官會坦承,自己是因為血糖太低,才會變得比較嚴格,但數據卻告訴我們,這兩者之間有很強烈的關聯。這些都是我們高估自己的意志力,而低估疲勞對我們的表現的影響。
說到這裡喔,就讓我想到,早些年台灣醫院裡面的紅包文化。
據說喔,有病患需要開刀的情況底下,病患的家屬就會想要給醫生送紅包,希望這個醫生,把自己的家人排在每天的第一台,或第二台刀。
因為那個時候,醫生的精神最好,所以無論是開刀的技術,或者是緊急狀況的決策,都會相對的比較精準,這好像是一樣的道理喔。
那麼,假設這種生理上的低谷,對於人們的專注力、意志力都是毒藥,而「休息」就是恢復的解藥,那麼這些必要的「休息」又該如何進行呢?
事實上呢,這個問題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但科學提供了五項指導原則。
其中第一項,就是呢「有總比沒有好」。
有一個針對高績效人士所做的研究,他們發現有一項很有趣的數據,就是那些績效好的人,他們平均在工作52分鐘之後,就會給自己休息17分鐘。
顯然呢,短暫的休息確實讓人事半功倍,否則這些很有效率的人,也就不會有這麼高比例的雷同,不是嗎?
第二個方向,叫做「動勝於靜」。
我們都知道在現代人的生活型態裡,有一個說法喔,就是你「久坐一天」跟「抽完一整包菸」,對身體的傷害是一樣的;會對健康造成明顯、而且立即的危險。
正因為這樣的原因,當你處在工作狀態的時候,每個小時簡單的站起來,走個5分鐘,就能夠提升自己的活力、讓你能夠更專注、而且心情變好。
接下來第三點,就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有很多關於「休息跟恢復」的研究,都告訴我們,跟別人在一起,比自己獨自一個人耍孤僻,更有恢復的作用。
而無獨有偶的喔,在南韓有一個職場的研究,也告訴我們:比起回覆電子郵件這種「認知上的休息」;或者是吃零食一類的「營養式的休息」;我們跟同事聊一聊「工作以外」的「社交式的休息」,會是在減輕自己工作壓力,和改善心情方面,會有更好的效果。
接下來第四點,就是「戶外勝過室內」。
這個意思就是說喔,你花5分鐘,讓自己置身在自然的環境裡,會比你花同樣的時間,待在建築物、水泥叢林裡,來得更好。
就算在這麼短的時間裡,你沒有辦法從辦公室走到郊外,你也可以就近找到一些有室內盆栽,或者是能夠接觸到綠意;這樣子的效果,跟你實際的去郊外是一樣的。
最後一點,第五點叫做「關機比暫時登出好」。
這個部分同樣的,在南韓的職場研究裡有發現喔,我們伸展四肢,或者是做白日夢這一類,完全讓自己脫離工作的放鬆跟休息,是最有效能夠減輕壓力、而且振奮心情的方法。
而且研究人員還特別指出,除了「身體的抽離」之外,在工作上的「心理上面的抽離」也很重要。
因為99%的人都沒有辦法一心多用,所以在休息的時候,還想著工作上面的要求、老闆跟你說的話…,這對身心絕對百害而無一利,更是會讓我們造成「過勞」的主要原因。
所以歸結喔,以上這五個指導原則,我真的很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但是如果你覺得聽完,還是覺得有所不足,不用擔心,我有更到位的途徑可以提供給你。
其實,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像是在山路開車一樣,有時候上坡、有時候下坡;有時候,還會遇到大大小小不同的彎道跟路況。所以你根本不可能一個檔位、一個模式用到底,那絕對喔會出車禍,再不然你車子也會壞掉。
所以必要的休息,就是幫助你在你的生活裡換檔,讓你可以適時的切換,在不同檔位當中游刃有餘,也才能夠真正的永保安康。
所以關於這個部份,就是我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裡面,提到的「專注模式」跟「發散模式」,之間要怎麼切換。
在【時間駕訓班】的課程裡,我幫大家整理出,幾個需要「換檔」的徵兆,
那就是呢,當你發現自己一直處在「低效率」,或者是「容易引起負面情緒」這樣的狀況。
或者是發生你不可控制的「意外事件」,不論是大意外,還是小意外,這些都是訊號,代表你累了。
「專注模式」讓你感覺到疲乏了,這個時候要趕快的,從「專注模式」換檔,切換到「發散模式」,你才能夠得到真正的休息。
所以,如果你已經是我「線上課程」的學員,你一定知道在我的課程裡,我還會幫助你拆解,什麼叫做「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並且一步一步的帶領你,啟發「發散模式」的「身體途徑」跟「心理途徑」。
很歡迎你加入「啟點線上學苑」的行列,相信呢,參與【時間駕訓班】的學習,除了對於你那些生活中不想要的,像是車禍啊、意外啊…這些遺憾,都可以提早覺察、有效避免之外。
更重要的是喔,把你珍貴的時間跟精力,集中在真正有價值的人事物上,就像曾經有一句廣告詞,是這樣說的~「生命要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期盼你透過學習,成為生命的主人,而第一步,或許可以從學會「心智的換檔」,這一個部分開始。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的內容最後提到的【時間駕訓班】,我很歡迎你,能夠透過線上學習的方式,跟我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相關的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很期待跟你一起相會,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Hty21XpdA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