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箍咒》
上週末,小夥伴傳了即將要on檔的社群layout來,想問問我,A版B版哪個配置更好看。
社群的事,我已逐漸授權給年輕的孩子自己做決定。這麼久的時間下來,也慢慢讓她摸出一點心得和成就感。偶有拿不定主意的文字或設計,她就會來敲敲我的門。
兩孩子在身邊鬼哭神嚎,我快速瞄了一眼排版,想用最快的時間解決,只要不太離譜偏頗,社群梗原本就該奔放。我這個老人家最好別太中二。
然而,下一秒,我感覺到自己的頭腦,規律地發出高速運轉的聲音,像印刷廠趕印明日早報頭條那樣,「A版選色飽合度這麼低,看起來暮氣沉沉,完全沒有節慶感。」,「B版又太活潑一點了吧,主要訊息都被淹沒,眼花撩亂。」
手指開始打字回覆,沒打幾個字覺得速度太慢,切換成語音模式,這下快多了,說出來的話也急火火的,「親愛的,妳要不要試試簡潔的設計,配色用品牌主tone,訊息濃縮成一句話。或發展成社群金句之類。」
要按下enter鍵前,我想起了一件事。整個人停頓在半空中。
在複訓一階時,John曾形容,頭腦與邏輯中心,是強勢的,並不像我們以為的這麼柔弱。聽到這,我在銀幕前,不禁撇了撇嘴,哪有啊?身為這些區域被高度定義的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強勢。也感嘆,白白被啟動了這麼多區域,要做決策的時候,一點忙都幫不上。強勢有屁用。
有了實際發生的例子,我咀嚼John的觀點,這些能量場域之所以強勢,是因為串接頭腦、邏輯的通路屬性,全是個體人與社會人迴路,我們於是依照「自己認為正確」、或「這樣做對於大家都好」的信念,而思考、歸納、與表達。沒在管家族人的感受,我們外顯的觀點,來自於靈光頓悟、事實推敲、歷練驗證,絕少根植於傳遞支持,目的也不在尋求盟友。
所以,有一種好,叫做,我跟你說,這樣做最好,也會讓所有事情步上正軌、一切邁向成熟與進步。
強勢,更可能是一種霸凌。因為,小夥伴的頭腦和邏輯中心,都是開放的。一開始共事時,我驚訝於她的天馬行空,而這些天上奔騰的馬,永遠落不了地,或是落地之後,就變成泥池打滾的驢,久久圈繞不出去。
我曾以為,這個世代的年輕孩子,多半如此。缺乏思考辨證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她們面對我,也戰戰兢兢,反駁不了幾句又去抄筆記、爬google、忙著回答我一籮筐的問題。
現在,我願意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差異。我也發現,共事一段時間的團隊與夥伴,最後形成的論述、做出來的作品,就是我的復刻樣板。對此,我曾十分自豪,直到最近重修了一階、又跟著瑪麗安老師練習了四週的覺察,使我願意正視頭腦與邏輯中心的盲點,並展開一個有趣的邏輯中心練習,「把自己非常在意的點,記錄下來。」
所謂在意的點,借用John的解釋,就是你特別容易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急著辯駁的地方。不記錄還好,一認真觀察,馬上就有以下GY的各點出現,像是:
(1) 天外飛來一筆,沒有事實根據、也缺乏細節執行的想法。
(2) 固鎖或武斷的結論,被告知這件事情只能這麼做,沒有其他彈性空間。
(3) 來龍去脈不夠清楚、正反資訊的陳述失衡。
(4) 跳躍式、非線性推導、太過感性的溝通過程。
這也證明了,我果然是理解迴路相對發達的設計,很愛唱反調,常詰問對方,為什麼?從哪裡推斷得到這個假設?會不會不夠全觀?能不能換一種思考或執行的角度?
哈哈哈,然後對方就會開始焦慮,落入和我一樣,不斷地設立又推翻的迴旋,再多正反佐證都不夠。充分反應了我對於未知、對於徒勞無功、對於被他人挑戰或拒絕的莫須有恐懼。
邏輯中心,是距離能量中心最遠的覺察雷達,如實承接了頭腦中心不斷運轉的壓力,也許能夠發聲(只是未必會被當成救世之音),但終難發起,只能在不受控制的孫悟空頭上,套上美其名是邏輯思辯,實則是高壓控制的緊箍咒。
回到《區分的科學》,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邏輯察覺的價值,並不在於控制,而在於能夠分享獨特的觀點,清楚傳遞生而為人的體驗與可能,在正確的時候滋養與鼓舞他人。」人生中,絕大部分的事,不放手去試,永遠不會知道。也不是所有的問題,經過面面俱到的思量,就會出現兩全其美的解答。
那麼,A版B版,孰優孰劣,它對我而言,是一個決策,我可以用頭腦與邏輯的無敵鐵金剛,輕易找到一百個攻訐點。而,它對小夥伴而言,卻是一個嘗試和體驗。我反問她,妳喜歡哪個版本呢?
她說想換換繽紛的版型,一貫沉穩大器的用色主軸,雖然維持了質感,可是TA的反應沒有那麼好…。
換了以前,我聽到這裡就會開始搬出大道理,是嗎?妳有看過哪些數據證明反應沒那麼好?除了版型之外,有考慮其他變因嗎?妳覺得突然改變風格,會不會有更大的反效果?
然後,我會毀了大家的週末。只為了想要控制未知的恐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不知道,就算認認真真推演過,我們最後的選擇,也可能是錯的。
那不如,就從這裡開始放手,讓空白中心的靈活,跳脫長久以來我自以為精準的制約,孫悟空有滔天覆海的本領,該放她躍出我的五指山。外面如何山高海深,她從此會有決斷和領悟。我也用不著當包山包海的如來佛了。苦海無邊啊,讓我們各自到內在權威靠岸吧。
我用剛買的貼圖,回覆了一張小學生比出「鶴」的姿勢,意思是,好,交給妳決定。接著把手機調成靜音,我轉頭對兩小女說,YA,媽媽功課做完了,那我們現在來開下午茶趴踢囉!
無論你是空白中心的靈活悟空,還是能量被定義的高深如來,願大家多多覺察,既不需要對所有的問題照單全收地思考,也不需要事事都在思辨過程中九彎十八拐,該放手體驗時,別瞻前顧後,希望大家,各得自在。
*照片取自網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
「制約反應例子」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心理學之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看板FJU_AD-04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意思是用其他刺激去取代本來的制約反應,例如:前文說的狗狗 ... 的評價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二級制約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制約反應例子 在 二級制約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制約反應例子 在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各位乘客!人類圖計程車的最新發車時刻表、購票連結出爐啦!
本次釋出的課程包括: ( 11、12月還會有新課程喔不要錯過)
1. 新竹平日讀書會 - 察覺與恐懼
2. 線上假日讀書會 - 察覺與恐懼
3. 平日線上一階工作坊 - 分三週共六堂
4. 假日線上一階全日班 - 分兩個全天
這次的課程宣傳讓乘客們來告訴你:
A:「我喜歡Repeat的教課方式,把書本的知識講解更清楚的方式讓我明白。尤其是整個架構建立起來淺顯易懂,甚至有做筆記的地方,十分貼心啊!直接看書也沒有Repeat講解來得清楚,謝謝你建立了麻瓜的鷹架👏」
B:「做為一個覺得自己的想法和心情都很難捉摸的人,還是很努力在認識自己,可是總也沒有辦法檢驗,那些特質真的是自我嗎?還是只是為了誰的期待、大眾的期待而成為的我。也曾因為無法做自己而感到傷心難過甚至憤怒。直到我認識人類圖,開始在人類圖的知識之海摸索、探險。而Repeat始終是我的一盞明燈(?),在自學的過程中,都是透過Repeat風趣的分享、真實的文字感動了我。和其他認識自己的方法不同,當學到知識的時候,可以透過實驗跟觀察,來驗證。 被大家說很好相處的我,其實很難跟自己相處,直到到上完Repeat的一階才有所改善,當然一階不是甚麼仙丹之類的,喝下去就成仙,而是活出自己的設計。先接受自己的樣貌,再去覺察自己的各種不自在來自何處,並且謹記金句「乾你屁事,乾我屁事」,尊重他人的樣子,更是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愛自己的樣子,好好和自己相處。 推薦Repeat的一階課程,他會不斷增進對人類圖知識的了解,風趣幽默,和他不斷累積的學員例子來幫助我們聽懂並體會,因為真正體會到的東西,永遠比死記硬背更長久,誠摯推薦。」
C:「1.講義製作用心(不是單指內容而已,包括畫面) 2.內容整合,有系統邏輯(我可以服用的那種,我真的聽過很想砸螢幕的課,在講什麼鬼東西,能免費複習N遍我都不會浪費我的時間,好吧可能也是我沒有跑權威就去上課的關係) 3.Repeat對自己有要求,會進化 4.當然是可以一直複習課程,很佛 5.Repeat的人類圖觀點讓我感覺她有在要求自己客觀,即便不想客觀也會直接提醒大家現在正在說的不客觀」
D:「計程車司機的課就只有兩個字:推爆! 如果要多寫的一點的話,大概就是深入淺出、鉅細靡遺、架構清晰、並且不厭其煩。 要再多寫一點點的話... 網路上有很多紛雜又似是而非的知識,但上Repeat的課程就好像報團上了一台遊覽車,一上車就會拿到一份今天依序會去哪裏的行程表,整個架構清清楚楚;再來,隨著車緩緩前行,路上的每個風景他都會告訴你,你知道成因、知道他們彼此的影響、知道這個地方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而且這一切都會貫穿在一起,在一天的行程之後仍然意猶未盡。 你會知道每個風景都不一樣但都很美、也會知道如何與落石或暴雨共處;隨著認識自己的設計,會慢慢看見自己的獨特。 如果想要得到正確且有架構的知識來幫助自己在人類圖上的經驗與體驗,快上車吧。」
E:「Repeat可以說是帶領我正式進入人類圖世界的第一人,上了他的一階課程後,也參加了他開辦的恐懼讀書會,每一次上課他都非常用心準備教材,內容都是有所依據,並經過他再三濃縮出來的精華,課後有問題也都有問必答,在學習路上很是很棒的引路人! Repeat不斷傳達學習人類圖不是貼標籤或硬背書上的文字,而是要去察覺人類圖帶給我們生活中的改變,在上完一階過了一年後再次回來複訓,對我來說並不是知識的遺忘,而是透過複訓去感受自己這一年來的感變 因為就算是同樣的理論基礎,在和每一個不同的人交流後都會有新的發現,我想人類圖是無論學多久都會有全新的感受的知識 非常推薦任何對人類圖有興趣的人來上Repeat的課,相信他能帶你的不只是知識上的養分,更是實踐人類圖過程中的好夥伴!快搭上這位人類圖司機的專車吧!」
F:「當初要上LYD前有參加過幾次Repeat的讀書會,當時就有一些上過一階的同學推薦他的課程,也在之後讓情緒跑了3個多月後決定報名參加。 課程期間資訊滿滿,但更讓我感到喜歡的是Repeat 的mindset,那是一種「準備好了、分享、緣份、正確的知識」所組成的mindset,因此在上課期間除了充實到不行的資訊量外,也有讓人信任的感覺。 課程中也會帶入生活的案例以及借喻的幽默表達來讓大家更好理解,甚至最後一個段落講解速度太快,怕大家沒有理解清楚,還做了一小段的課程影片,讓大家能確實吸收。 若有想參加LYD的朋友,建議可以先聽聽repeat的podcast與clubhouse,如果聽了喜歡,那麼非常推薦你參加,相信你一定會收穫滿滿!」
G:「這段期間的複訓也因為先前上過實體課和課程中的筆記,複訓過程也變得好吸收且輕鬆,不會有補習班的急迫感(但一群人超認真的狀態其實也有點享受) 時間上又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可以QA,若是自己有興趣的問題便能跟著深入瞭解,但若是自己沒興趣的問題就當聽朋友們在閒聊(這點好像是優點也是缺點?哈哈) 似乎也是因為比較不急促的關係,不太容易有疑問的我,有時也會有一些小疑惑會突然想到而提出 若要評估自己吸收多少,那這段期間Repeat的教學與大家的QA都能跟上,能聽懂、能理解、能反應過來,這便是這次複訓到最大收穫了,接下來就是活用人類圖,若是還沒能活用起來,那我會在參加複訓課程的XDDD」
H:「再次複訓依然可以聽到新意、新的舉例,深深感受到Repeat對自己的要求,務求精益求精,期望帶給學員正確、紮實的觀念。一個認真的老師,絕對會帶著學員看到不同的風景。真誠推薦!」
I:「Repeat的一階課程真的是教導我們能夠如何開始從生活體驗裡面來練習人類圖,上課內容除了有最基礎的觀念之外,還有各式各樣體驗的例子,讓我從看不懂教科書的內容到可以感受到原來自己的設計或別人的設計是那麼有趣,進而開始做各式各樣的人類圖實驗。
複訓讓我覺得好像是把原本累積的概念,第二次刺激之後(或者是看更多人的圖之後)可以進一步的去思考到更多的問題本質是什麼,藉由在課堂上跟老師的討論,讓我更加了解自己或是身邊人的制約點或是難處,而可以更放下很多自己內心的執著。
老實說Clubhouse上人類圖的房間越開越多,但目前只有計程車房會讓我有耐心聽下去,這也是當初決定要報名一階課程的關鍵,對一門學問再有興趣,沒有找到對的帶領人對我來說相當容易半途而廢🤣所以上一階課程找Repeat就對了!!!
(寫心得需要情緒有到🤣不想隨便寫所以拖了一下,哈哈!)」
--------------------------
以上是乘客對還沒上車的你喊話,以下是乘客們跟司機的告白:
--------------------------
「謝謝司機,現在不想下車XD」
「我喜歡Repeat資訊正確強迫症的態度,用許多資料的佐證來去輔助課程內容,並非空口說白話的全靠感覺走,唯一支持Repeat的任何人類圖課程與活動 <3」
「又瘦又白」
「愛Repeat 學長讚讚讚!!!!!!」
「能由妳領進門認識人類圖這門知識,很幸運,謝謝。」
「謝謝宇宙讓我上了Repeat的一階課,沒有司機引路就沒有現在的一切!你的努力我們都有看見的,感謝Repeat!」
「非常感謝Repeat的用心,再次複訓真的收穫滿滿!是該說Repeat我愛你!不過還好是打字,用講的我應該說不出口,哈哈 」
「只是到反映者的部份我都有種飄走的狀態,或許是因為我周遭只有一個反映者朋友的關係吧(我朋友好可憐,哈哈) 總之非常感謝Repeat~~」
「你放很鬆的時候真的很好笑,我特別喜歡你自己在哪邊murmur把內心話講出來真的很可愛,哈哈哈😆放很鬆很棒!真的不是在笑你🤣🤣」
---
聽完乘客們的分享,司機先去旁邊擦眼淚Q_Q
你想要上車了嗎?來一趟人類圖之旅吧,讓我在人生旅程讓載你一程:)
報名連結在留言一樓:
#圖片來源Svetlana_Yefremova
制約反應例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讀完 High媽。心理師星期日當天的文章以後,我有滿多想法想要補充的。
(錯過High媽文章的朋友請點此連結,或者到文末的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04505868130068&set=a.191550239425632)
.
.
.
首先就是呢,我希望在這裡強調一下,「情緒勞動」這件事情其實「不等於」家務分工,雖然他確實在家務分工方面會造成實際上的影響。
我再引述一下作者潔瑪・哈特莉在《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裡面的定義:「讓一件事進行順利,同時確保所有參與的人都滿意愉快,從頭倒尾必須要付出的無形心力。」
看到沒,他說「一件事」,並沒有特定指「家事」。我也再讓大家複習一下,我在自己的文章裡描述的,用來說明「情緒勞動」的例子:
***
今天是家庭旅遊日,你帶著三歲的孩子、先生還有公婆一起開車出去玩。
到了目的地,一下車,走不到五分鐘小孩就蹲下來開始撿石頭,拖都拖不走。你看到公婆站在附近一邊煽風一邊等,頭上的太陽很大很曬,趕緊走到先生旁邊低聲說:「你帶爸媽先去有樹蔭的地方,我等等再帶小孩過去。」先生盯著手機螢幕,頭也沒抬:「有什麼關係?就等一下就好了啊。」
什麼等一下就好了,你從鼻孔哼一聲,按耐住有點想嗆先生的衝動,自己走向公婆,堆著笑臉說:「媽,前面有個涼亭,你們先過去吧這邊好曬。」
「囝仔作伙帶去啊,遮熱曬傷欲安怎?」婆婆愛孫不肯移動,堅持要一起走。你大嘆一口氣,走回小孩身邊蹲下來,好聲好氣地勸:「寶貝,這邊好熱捏,大家都在等,我們走了吧?」小孩沒有理你。你用點心利誘,你提議要比賽,你假裝自己是石頭好痛好痛不要拿我了把我放下來,小孩還是沒有要走的意思,這時又聽到遠方的公公說:「熱尬按呢是袂等多久?我袂先行。」突然一股氣整個上來,你一把抓起小孩的手大喊:「這裡很熱會曬傷你是聽不懂嗎??」結果從頭到尾沒反應的先生在這時落一句:「幹嘛對小孩這麼兇啊?」
***
以上所有的心理描述,對照從很多男性的角度來看,在他眼中發生的事情會是:「跟我講講話,跟我爸媽講講話,跟小孩講講話,然後你突然就爆炸了,怎麼這麼情緒化脾氣好差。」
有發現嗎,這個例子跟家務完全無關,但是你可以看見就算在跟家務無關的事情裡,同時在現場的男性和女性,一個人可以對於周遭的狀況滿不在乎,另一個人卻認為自己有責任顧及在現場每一個人的感受。
「許多情緒勞動的核心,是為了確保每件事情能順利完成而承擔的精神負荷,對每一間產生有形結果的任務來說,其背後都隱含著無形的心理付出,而這些大多是由女性負責關注、追蹤與執行。」
用一個台灣人比較熟悉的詞彙來說明,我認為很接近「操煩」。
為什麼我要這麼強調「情緒勞動」不等於「家務分工」,也許用「操煩」這件事情會比較好懂。當我們把「情緒勞動」跟「家務分工」合在一起看的時候,會很容易認為只要從小就讓男孩女孩都有做家事的話,或者是只要先生開始分攤家事,事情就可以解決了。連我自己在一年前寫的相關文章,我現在來看,也覺得自己或許把解決方法過度簡化了。
但是如果我們用「操煩」來跟「情緒勞動」做類比,就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大家都遇過很愛操煩的長輩吧?跟這種長輩相處的時候,只要我們把他煩惱的事情都分攤掉,或者是把他擔憂的事情都做好,他就不操煩了嗎?不會吧,我們都很受不了操煩的人的原因就是,不管事情有多順利,操煩的人就會一直找的新的事情來操煩,永無止盡。
好,不要急,我知道拿「操煩」來比喻會讓大家不太舒服,我沒有在說女生都很愛操煩。我的意思是,習慣主動承擔「情緒勞動」的人,其實已經運作在這個模式下很久了,這已經是他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是一種生活的模式。而且如果我們主動觀察自己,如果我們是習慣主動承擔「情緒勞動」的人,這種精神上的負荷不會只有存在在家裡,其實在職場上,在跟朋友相處的時候,我們都還是會把天線開著。(那為什麼的人多數是女性,這點我認為是性別教育差異下導致的結果,這個我在前文有完整的想法,我把文章放在文末不然這篇會太長。)
我很喜歡High媽在他的文章裡使用的一個詞彙:鞏固。
這個詞彙很清楚的點名,表面上看起來是先生擺爛裝死或者是太沒概念不肯救我們,可是事實上是我們有一部份的自己不願意放棄那個角色框架。
怎麼可能!我都快累死了最好是我不想放棄啦!
我明白,但是我會這麼說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看見框架的整體。一個框架之所以會這麼難破除,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承擔情緒勞動」這件事並不是只有缺點,他同時還有很多的優點。
舉例來說,如果我跟傑克的相處模式,就像我上面的例子一樣,是我承擔了大部分的「情緒勞動」,那很有可能家裡的父親節、母親節這種重大節日都是我在協調,我在訂餐廳,我在負責喬大家可以的時間,考慮每個人的交通方法,飲食喜好等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家領域的時候,讓人很不爽的地方是,經常是大家理所當然覺得「就是你要負責」,然後也很容易擺出「這是小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讓負責的人不只得不到感謝,有時候超載了動怒還會被覺得情緒管理很差。
但是同樣的狀況如果發生在職場,這其實會是一個很優秀的能力。當我的協調能力很好,又可以顧及各種小細節的時候,這樣的員工其實會非常受歡迎,得到很高的稱讚。這種落差就會格外讓人覺得心理不平衡。我做的事情在工作上得到這麼多認可,可是在家裡一直被當作理所當然的事。這樣的落差有時候會讓人不自覺積極付出更多,因為潛意識裡想要讓自己在家裡也得到一樣的讚揚。
另外一個讓「情緒勞動主要承擔者」的角色框架很難被破除的裡由是,這個框架決定了行為對錯跟好壞的標準,所以萬一沒有了,我們會不知道怎麼辦。
在我的觀察,我認為期待女孩要「懂事」、「細心」、「體貼」、「善解人意」等等的想法不只是存在在家庭裡,在父母對女兒的期待裡。甚至到了學校,老師也很盡力在引導女孩,請他們當小老師當小助手。這裡面的陷阱就是,其實「懂事」、「細心」、「體貼」、「善解人意」這些事情都是優點,都是非常正面的人格特質,所以很多人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難道是要教小孩不懂事不體貼不善解人意嗎?
並不是這樣,問題是出在,如果還是有非常多的人覺得「還是女兒比較貼心」、「還是女生比較善解人意」,把這些特質都跟「女性」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形成「有這樣的特質的女性才是好女性」的氛圍。那在台灣的社會裡,我們從小就習慣照著大人的標準來判斷事情的該怎麼做,這個制約的力量其實比我們想像中強大的多。因此,當我們覺得累死了,不想再承擔任何情緒勞動,我不想管其他人的心情,今年父親節我就是訂離我家最近的餐廳就好其他人就是給我想辦法準時到場好吃不好吃都拉倒!
誒,你這樣很不懂事耶。
類似這樣的聲音就會從我們的腦袋裡鑽出來,逼得我們就算滿肚子大便跟髒話,也都無法主動放棄已經超載的「情緒勞動」。
再講下去文章真的會太長,大家可能也無法消化,所以我先停在這裡。
總之我想強調的是,「情緒勞動」在性別上的失衡,其實不是只有存在在家務上,我覺得是一個社會整體,在各方面都比較依賴女性來擔當「情緒勞動的主要承擔者」。所以除了「相信我們的先生和兒子一定有能力找到自己擅長的家務」以外,我覺得真正最關鍵的地方,是我們女性自己是否有意識到我們有時也會依賴承擔「情緒勞動」時會帶來的成就感,或者是害怕放棄承擔「情緒勞動」會遭受到的批評,以至於我們其實是自己主動去擔任「情緒勞動」的主要負責人,自己累死自己。
擁有承擔「情緒勞動」的能力本身是一件好事,我們需要學習的是,讓自己理解,我們不需要永遠都是那個負責承擔的人,有時候也給別人出場的機會。至於其他人承擔得好不好,關我屁事,我要休息。(關燈睡覺)
.
.
.
以下附上我一年前思考「情緒勞動」時寫下的三篇系列文。雖然現在我的想法已經有了一些改變,但是我認為這個系列還是值得一讀,提供大家參考不同面向的想法。另外我也把High媽上週日的文章連結放在這裡。
High媽的情緒勞動專題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04505868130068&set=a.191550239425632
歡迎繼續閱讀「上篇」男人不是豬,只是沒有人相信他們不是,包括男人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87009005387165&set=a.679555179465882
歡迎繼續閱讀「中篇」男性值得主動爭取承擔的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106641774314266/posts/172970017681441/?d=n
歡迎繼續閱讀「下篇」女性避免簡化任務,要相信對方學得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73843544260755&set=a.188785712766538
制約反應例子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談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四集。
在第三集當中,我為你分享了,我們要找到一個既「回到世俗」,又能夠「超越世俗」的努力。
那當然了!這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就會聯想到你最初的夢想、你最想要去做的事、你最想要完成的人生的任務。
可在這個過程當中,你可能會有很多的焦慮、懷疑,或者是有很多的外在因素,逼得你讓你不得不放棄。那很多人就會問我:「要怎麼樣讓自己能夠堅持下去?」
其實如果你要在你認為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裡堅持下去,你第一個要能夠做到的事情,就是要能夠擁有,隨時能夠幫自己找到獎賞的能力。
這個「獎賞」可以由自己定義,這個「獎賞」可能是你主觀的認為;但是你一定要幫自己找到,能夠去鼓勵自己的地方。
可是這份鼓勵的背後,它還有一個更核心的原因,就是你必須要先回答自己:「你到底要的是什麼?」
就像我在【過好人生學】的課程裡的最後一講,我有提到的是「人生的羅盤」。
我必須這麼說,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既然宇宙萬物它的法則,並不是為我們人類服務;所以呢,相對而言衪是公平的。
當你自己確定你自己要的是什麼,你自然而然,就可以透過宇宙萬物的法則,跟他人的運作裡面,取得你所要的。或者是精確一點講,去放大、去挖掘那些為你自己設定「自己想要的」。
就像是有時候你上街購物,假設你很清楚自己要買的是什麼,那麼你就可以相對比較容易的是,買到你要的就可以回家。
可是當你不太確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這個時候,你口袋裡又有一些錢;就好像你「覺得」生命好像還有一點時間、好像還有一點空間,這時候你可能就會亂買東西。
再不然就是,當你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你口袋裡又沒有錢;這個時候你上街逛逛的時候,其實你心裡會非常、非常難受。
因為你看到好多東西,都好像是很棒、你很需要,但是你卻沒有錢買。當你回觀你的人生,是不是很多時刻都是這樣?
有了資源就會亂揮霍,沒了資源心裡就會很難過。那麼其實這在反映一個現象,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在這樣的條件底下,你根本沒有辦法幫自己設定,什麼事情會讓你快樂?當你完成了什麼,你認為有價值的事情之後,你可以給自己內在或外在的獎勵。
所以如果一個人,可以在川流不息的生命體驗裡,也就是在生命的過程裡,找到意義跟樂趣。那麼社會的制約,這些重擔就會從他的肩膀上卸下來。
這個世界依然運作著、這個世界依然有他們的價值觀,你仍然是可以活在這個世界。但是你可以不必屬於這個世界,你不用被他們控制、你不用被他們制約,你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而且當「獎賞」不是從外在而來,不是透過世俗的這些規則來確定,那麼你的掌控權,就會回到自己的手上。
沒有人需要為看不見的未來而努力,或者是在無趣的一天結束之後,去寄望明天能有什麼好事情發生。
大家可以從生活裡,獲得真實的獎賞,它可能是你孩子的微笑、它可能是來自於你自己認定,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
而不要再為了那些遙不可及、那些老調重彈,或者那些聽起來很棒、很大,大家都認為對的事情,可是他老吊著你的胃口,而讓你受盡折磨。
就拿最明顯的例子來看,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只要有錢就會快樂。可是呢,當你還沒有錢的時候,你為了追逐有錢,就已經很痛苦了!
好!就算你真的有錢,你發現當你有了錢還是不快樂;那這樣的痛苦,是不是雙重的痛苦呢?
所以呢,「心流」這樣的概念,它一再強調的就是,關鍵不在於你所遇到的事,而是在於當你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怎麼詮釋它?關鍵不在於這個世界怎麼變化,而在於你的大腦是怎麼想的?
所以呢,不管是痛苦的感覺,還是快樂的感覺,都是發生在我們的意識裡,也只存在我們的意識裡。
如果我們像是一般的動物一樣,透過這個社會給我們的刺激、反應,我們來決定自己的人生;我們等於把自己的主導權,交給了這個世界。你讓這個世界的好壞定義,來定義你的人生,那麼悲劇就是這麼發生的!
因為你完全沒有掌控感,因為就算你符合了這個世界,所要求的一切條件,你仍然會懷疑自己的價值;你仍然會問:「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就好像是我們很容易會因為一個廣告,去引發我們無邊無際的慾望;或者是會因為老闆的一個臉色,就讓我們一整天心情不好。
如果我們不去回答,自己終究要的是什麼,那麼你的人生就注定了,是自己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快樂。
就像是美國的哲學家愛默生,他說的:「我們一直想像著,未來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但是到頭來,卻像沒有真正活過一樣。」
因為你的順序弄錯了,你並沒有先確定自己要的;你只是不斷的在回應,這個世界要你做的事。
所以呢,要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要能夠活出一個你想要的好人生,關鍵就在於你自己會不會讓自己快樂?
然而「快樂」它是一個漸近線,它不是一個絕對值。它也不是一個明確的答案。
它是我們在生命實踐的過程當中,不斷不斷要去靠近的事物;也因為你很清楚,你要不斷的靠近,你反而才會為「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的這個意識,保持一份很重要的警醒。
最後呢跟你分享,羅馬皇帝馬可·奧理略,他說的一句話。他說:「當外在事物讓你感到痛苦時,並不是因為它們困擾著你,而是你是怎麼看待他們的。」
你擁有推翻這些判斷的力量,祝福你能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也希望你能夠花你的人生、花你的時間,好好的回答自己:「我到底要的是什麼?」
然而我也很希望,我推出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能夠陪伴你,更容易的找到自己生命的答案、找到你生命的羅盤。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有興趣的話,我們在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在線上課程裡,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讓我們一起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制約反應例子 在 意思是用其他刺激去取代本來的制約反應,例如:前文說的狗狗 ... 的推薦與評價
反制約,意思是用其他刺激去取代本來的制約反應,例如:前文說的狗狗,現在,我搖鈴後不給食物了,取而代之的是打牠一下(只作例子,切勿嘗試)。 ... <看更多>
制約反應例子 在 二級制約例子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推薦與評價
[PPT] 行為主義心理學2.將個體學到的行為解釋為刺激與反應之間關. 係的聯結。 行為主義中三種最重要且對教育影響最大... 2.條件作用中CS. UCS UCR. 3.條件 ... ... <看更多>
制約反應例子 在 心理學之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看板FJU_AD-04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些東西我從我從圖書館借的心理學的書找來的
依老師資料給的關鍵字整理出
可能有漏掉或多出的吧
----------------------------
兩者差別:
古典制約→後天人為控制的約束
操作制約→嘗試錯誤學習(連結學習)
→(效果率、練習率、準備率)*在古典制約外多了主動性、自發性*
一) 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古典制約學習過程是生理學者巴夫洛夫的偉大發現。他發現狗即使只聽到助手送食物的腳
步聲或見到眼前的食物,都會流口水,巴夫洛夫認為這個現象是學習而來的。他在狗進食
之前或當中,給牠鈴聲的刺激,經過幾次練習後,狗即使未吃到東西,但只要聽到鈴聲,
也會分泌唾液。巴夫洛夫把進食而留口水的反應稱之為「非制約反應」,把引起唾液分泌
的鈴聲稱為「制約刺激」,因制約刺激的出現而流口水的反應則稱為「制約反應」。這種
制約刺激和非制約刺激作某種連結,然後逐漸由制約刺激取得非制約刺激的特性,最後即
使制約刺激單獨出現,也會使個體產生制約反應的學習過程,就是!古典制約學習歷程。
(二)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人類有很多行為都是自發性的,當這個行為出現後,使行為者獲得獎勵的後果,以後再出
現這個行為的機率就會增加。把個體徐學會一些自發性行為的過程稱為操作制約。因為自
發性行為所帶來的正性後果,使個體的行為獲得增強,而這種增強作用又強化了行為者重
複出現類似的行為。
古典制約
古典制約是什麼?他是如何發生的?
古典制約學習(classical conditioning,Pavlovian conditioning)
· 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不需經過學習就能引起反應的刺激。
· 非制約反應(unconditioned response,UR):不需經過學習就能對非制約刺激起的反
應。
· 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本為中性刺激,與非制約刺激連結,能引
起反應的刺激。
· 制約反應(conditioned response,UR):由制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
Ivan Pavlov與他的狗的實驗(Figure 7-2):歷史上有兩隻狗,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
隻是靈犬萊西(Lassi),另一隻便是Pavlov的狗了。
制約的獲得(Figure 7-3) ;
以Pavlov的狗實驗為例,Pavlov穿著實驗用的白衣進入動物房把狗罐頭(不知道當年有沒
有寶路)倒進餐盤中,餐盤中的狗食對狗而言就是非制約的刺激(US),因為不需制約的程
序,就可以引發狗流口水的反應,因此流口水此種因US而起的反應就是非制約反應(UR),
可是有一天,Pavlov忘了買寶路了,當他同樣穿著實驗白衣進入動物房時,他發現狗仍然
有流口水的反應,於是Pavlov發現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形成,因為狗學
到的是實驗的白衣(一個中性的刺激,S)會出現在狗食(US)之前,經過幾次配對之後,S與
US產生連結,變成制約刺激(CS),因此當CS出現時,CS會連結到US,US會引發UR,但是因
為此時刺激由CS開始,因此此時的反應稱為CR。(請看以下的簡圖)
US(狗食)->UR(流口水)
CS(鈴聲)->和UR無關反應
CS+US(鈴聲+狗食)->(很多口水)
CS(鈴聲)->UR=CR此時的流口水其實是一種制約反應或反射。
Conclution:所以說制約刺激(鈴聲)原是借重非制約刺激(狗食)的一並出現而引起非
制約反應(流口水);但幾次一併出現之後,當只出現鈴聲,狗還是會流口水,這便是制
約完成。
操作制約
操作制約是什麼?他是如何發生的?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又稱工具性制約(instrumental conditioning)
=>任何個體的自發性反應,如能帶來有效的後果,該反應就因強化而保留,這便是操作
制約。
增強物(reinforcer):符合個體需求的刺激物,作為個體有正確反應時之獎賞用。 增
強指的是行為發生的頻率增高了,所以不管正增強或是負增強看到的行為頻率都是增加的
,只是正增強是因為增強物的出現,負增強是因為增強物的移除。
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行為表現後得到酬賞,行為也因之強化,此酬賞為
正增強。例:索取統一發票(行為)中大獎(正增強),以後每次購物皆會要統一發票。
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行為表現後即終止所厭惡的刺激,行為得到強化,
此厭惡的刺激為負增強。例:戴太陽眼鏡後(行為),陽光不再刺眼(厭惡的刺激),一
出門及戴上太陽眼鏡。
處罰(punishment):給個體厭惡的刺激(正處罰)或取消酬賞物(負處罰),以削弱行
為。例:男頭綁紅絲帶被取笑(處罰),不再綁紅絲帶(行為消失)。
操作制約與範例
名稱 方式 行為 結果
正增強 給予所愛 趕快把功課做完 就可以看電視
負增強 取走所惡 趕快把功課做完 就不會被一直唸
懲罰 給予所惡 不按時做功課 就會被打
懲罰 取走所愛 不按時做功課 就不能看電視
@行為塑造(shaping)
將現有行為和欲達成目標行為間分解成幾個步驟,對每一個步驟施予操作制約。例:馬戲
團以連續漸進式(successive approximation)方式訓練動物表演。
增強安排方式 (Schedules of Reinforcement)
可分成連續增強、部分增強、比率增強與時距增強幾類。以下說明幾種常見的增強方式:
1.固定比率方式(fixed-ratio, FR)
個體固定做出幾次反應之後,給予增強。譬如FR5指的是動物必須壓桿五下才可以得到一
次增強物,所以反應與增強物的比例為五。
2.不定比率方式(variable-ratio, VR)
不定比率方式會使個體猜測哪一次會得增強物,因而不斷做反應。例如:大家樂。更詳細
地說,譬如VR5的程序指的是動物平均壓五下會得到一次增強物,但是可能動物遇到的第
一個程序是FR9,第二個程序是FR1,第三個程序是FR8,第四個程序是FR2,以此類推,總
之平均而言動物壓五下桿會得到一次增強物。
3.固定時距方式(fixed-interval, FI)
個體必須在固定時間之後壓桿才會得到增強物。譬如,FI10"(10"表示10秒)的程序要求動
物在十秒之後做出反應才會得到增強物,動物在十秒之前不會得到任何增強物,所以動物
的反應型態是得到增強物後會休息一段時間不做反應,等到時間快到的時候,才開始做反
應,最顯明的例子是學生的讀書行為,學生平常不讀書,等到考試快接近的時候就開始用
功的讀書,一考完試,又開始不讀書。(請比較FT與DRL兩種程序)
4.不固定時距方式(variable-interval, VI)
這個程序與FI的差別就如同FR與VR的差別,譬如VI10"強調的是平均10"動物做出反應會得
到增強物。所以動物的反應型態是不斷做反應。(請比較VT程序)
參考資料:
https://psy.ccu.edu.tw/generalpsy/chap7.htm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40207862
--
何需劍道爭鋒?千人指,萬人封
可問江湖鼎峰?
三尺秋水塵不染,天下無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60.16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