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獨吞噬國史,追索真相捍衛臺灣
前幾天我提到《沒有1949的國民黨 沒有今天的台灣》,民進黨與他們的附隨組織們群起圍攻,他們到底有多畏懼國民黨把史實講清楚?他們片斷扭曲臺灣歷史無非為了撕裂社會。
這幾年許多民眾向我抱怨民進黨篡改教科書,把操弄史觀當成選舉手段。我要告訴各位,民進黨操弄史觀的手法,早已不僅限於教科書。
2019年電影《返校》,曾獲得文化部補助金,電影情節描寫國民黨濫權抓捕,只是讀泰戈爾就要受到追殺。劇本所參採的歷史原型是共產黨刊物《光明報》事件,事實上,當年某民代之父為追求心儀女子,導致《光明報》暴露,情治機關循線破獲「中共台灣省工委」,拘捕台共首腦蔡孝乾,瓦解了共產黨潛伏在台灣的特務系統。那個出賣朋友的民代之父,在歷史上一度化身為進步青年,因為告發共黨而闔家安康,但國民黨追捕共諜、保衛國家的功績,卻被妖魔化成為一則恐怖的鬼故事。
還有自詡文學史家者在臉書宣稱,如果沒有1949的國民黨,天才作家朱點人跟「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不會失去生命。真正的史實是,朱點人加入台灣共產黨,意圖顛覆國家;呂赫若加入中共台灣省工委,主編共黨刊物《光明報》,並開設大安印刷廠散播社會主義文宣。若在今日,民進黨又會怎麼評價這些「中共同路人」?依照民進黨自己修的《國安法》,朱呂二人今天都將被判處至少七年以上徒刑,併科五千萬到一億罰金。依照現在的刑法,以暴動犯內亂罪,和中共裡應外合的人,民進黨政府難道不會依法求處首謀死刑或無期徒刑?
據說呂赫若死前最後的遺言是:「解放軍本月應該會來吧?」
訴求悲情,再包裝成烈士,卻不敢真正提起他們的共產思想言論?
更有甚者,該作家還把葉石濤擔任國小教師說成顛沛流離十幾年,選擇性提到日據作家龍瑛宗因不熟中文而擱筆,指控國民黨讓他「斷絕了寫作之路」,刻意無視龍瑛宗1999年逝世前,努力以中文書寫,發表作品上百篇,還出版了專書《杜甫在長安》。身為客家人的龍瑛宗,小時候因為日本粗暴的語言政策強制關閉了漢文私塾,而失去學習漢文的機會。若台灣早點光復,龍瑛宗就不需被迫學習日文,這點綠營敢不敢提?
歷史上的國民黨,有功也有過。如果只講過,對當年胼手胝足保衛台灣的軍民同胞不公平;如果只講功,則對戰爭時期承受思想管制與壓迫的受難者不敬。未來國民黨必須要把史實講清楚,但絕不容許民進黨將歷史論述任意剪裁成他們喜歡的模樣、用去歷史脈絡的謊言掩蓋鮮血寫的事實,欺騙我們的下一代。
蔡英文總統在阿富汗事件後搜腸刮肚,竟然找不出民進黨或獨派犧牲生命捍衛國家的案例,結果臉書只能舉國民黨率領不分省籍的年輕軍人用鮮血跟肉身打的823砲戰做例子,説「台灣人民不分先來後到,軍民一心擊退威脅。」還真是要感謝蔡總統對國民黨軍民一心,抵抗共黨,保衛台灣,對此一不朽功勳做了最佳的背書。
馬來西亞華裔作家歐大旭說過:「到處都有人半意識地抹除記憶,整個國家一起抹除,連同文化——所有一切。我們亞洲人非常善於此道。」人們或許為了生活,在現實中忙碌,無暇追索史實,我們對自己國家的過去、這片土地的歷史確實知道得太少,但最可怕的莫過於,一旦歷史詮釋受到政治意識形態的扭曲與遮掩,把電玩或奇幻電影當史實,掩蓋歷史脈絡專扮成「真相」,實為今天台灣社會的不幸。
「尊重過去,追索真相」是我們面對歷史應有的態度,也才能從各種政治目的的扭曲當中被釋放,得以真正尊重不同政治立場,共同抵抗強權侵略,團結一致,才能捍衛臺灣的民主自由。
曾經為這個中華民國奮戰過、在這片土地生活過的人,他們的貢獻與痕跡都不該被抹殺遺忘。同樣的,曾經想解放臺灣,開放引入解放軍的地下共產黨人,絕不能去脈絡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扭曲真相、片面解讀歷史與不尊重前人奮鬥的人,正在侵蝕與鬆動臺灣的民主體制,撕裂我們維繫國家安全的共識,我一定挺身與之戰鬥!
功績主義例子 在 陳致曉 願同弱少鬥強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墨者與馬克思主義者的對話】
10月是革命的月份。因為從事土地運動而與台灣馬克思主義者有不少的合作機會與對話。以下是今年8月《火花》和《保衛馬克思主義》對我的訪問。最後一個問題的回答顯示出「墨者」與「馬克思主義者」的不同。
陳致曉教授是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副教授和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的理事長。他長年參與並組織反抗藍綠兩黨政府在台灣各地推行傷害居住權益的土地徵收暴行。
在《火花》同陳教授的訪談中,陳教授詳細地為讀者們介紹了台灣政府長年來如何連貫地輕視貧苦人民的居住權益,在藍綠輪替的政治背景下連貫地執行對財團和統治階級有利的政策。儘管台灣在90年代後實現民主轉型,但是國民黨和民進黨中央和地方政府則不斷透過操作程序和黑箱作業等手段強行摧殘貧苦人民的權益。這也顯示了資產階級民主體制終究也是只有提供給資產階級民主權益,但一般勞苦大眾卻還是要接受統治階級專政擺佈。
《火花》:可以請陳老師向我們全世界的讀者們介紹自己,自己如何參與抗爭,以及後來像是台灣土地正義聯盟是如何成立的?
陳致曉:我剛上大學時,臺灣解嚴,隨之而來的是第一波學生運動。我那是剛好是台灣國立清華大學觀瀾社的社長。觀瀾社是一個異議性的社團。那時我就已經開始參與關於農運、工運、環境運動,或原住民正名運動。但那時候我也只是一名參與者,還談不上是一個組織者的角色。我本身是念電機的,後來到美國唸書後,在生活上與社會運動脫節。我在美國紐約取得博士學位,在貝爾實驗室工作了一陣子後,回來台灣。回台後,我先加入企業,開始意識到台灣企業文化的不合理。後來延伸到我試著理解台灣社會的運作,就再去讀了一個EMBA與兩年法律研究所。
我一直在企業、學術領域,一直到九年前。那時,我爸爸媽媽告訴我:我們家可能要發生大事了。他們接到了一張紅單字,內容寫得不清不楚,但是有包括 “一般徵收”四字。對普通老百姓而言,這個詞彙一點都不”一般“,因為沒有人知道它的意思,也不知道”別種“徵收有何不同。我回家跟父母商討如何面對此事。我們採取的第一步不是對抗,而是理解實況。
這個案子跟我們家有很特別的關係,因為我父親是從成功大學土木系畢業的甲等土木技師,對這件案子有一定程度的熟悉程度。台南鐵路地下化的策劃是在民國80年就開始了,在84年有第一版本的定案(那時還是台灣省政府),且也有諮詢過我的父親,因為當時設計(此案)的總工程師是我父親的同學。
在鐵路地下化工程施工時,這個工程需要兩條軌道:一條軌道是施工軌道,另一條是讓列車通行的軌道。本來的計畫是跟老百姓借土地來蓋臨時軌道,寬度只有十公尺,而原本地下化的路線也是沿著原有的地上鐵路蓋的。這是對老百姓來說侵害最低的作法,也是全世界各地常見進行鐵路地下化的做法。因此,一開始我父母以為這個工程只會影響到我們家後院。我們只要讓政府使用五/六年的土地,他們隨後就會還我們。這是我們願意配合的方案。
但是,在我們參與的2012年8月23日第一次說明會上,我們才發現他們的計畫實際上是把永久地下化的鐵道搬到百姓家裡面,用老百姓的土地蓋永久軌道。因此所有施工需要的用地都會被政府騰空。在加上永久軌道的寬度是十六公尺,遠高於臨時軌道,且包括將鐵道往東移動的幅度,整體而言大概會移動二、三十公尺不等的地方,也代表鐵路東側附近整區的住宅都必須要清空,嚴重傷害百姓權益。
我父親由於懂工程,馬上質問說明會上的鐵路工程局代表。但鐵工局的人完全不想回答,因為他們以為他們碰到的是無知的老百姓,就用非常無腦的回答敷衍了事。除此之外還有非常多類似的例子,我就不一一細數了。我父親繼續以他的專業知識和鐵工局人員辯論的時候,後者開始意識到有清楚狀況的人在群眾內部,但這也是不夠的,因為大部分與會的老百姓都不理解事態,所以他們仍可以敷衍,隨意解散會議。
當時的政治背景是:2012年,也就是全民認為應該打倒萬惡國民黨的時候。當時中央政府是馬英九政權。那時的台南已經歷20年無間斷的民進黨執政,一般民眾仍然非常相信民進黨,包括我父母,甚至我自己在內。我在紐約唸書時,民進黨在國民大會選舉上失利,我隨後在民進黨最低迷的時候加入他們。我過去在參與社運時對抗的對象也都是國民黨。因此,我們一開始以為民進黨籍的台南市長會不會是被國民黨騙了。我們隨即去找工程專家試圖教育台南市政府這項工程的實際影響,讓他們不要被國民黨騙,並且意識到可能涉及的人權侵犯問題。
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跟政府要資料,政府卻什麼都不給。台灣的《政府資訊公開法》根本是假的,一般人無法真正取得資料。作為學術人士,我一開始對這個問題的心態是採以研究的觀點去理解這個案子。於是我試圖透過各種途徑取得公文,並抽絲剝繭拼湊真相。這個過程經過了五/六年。
原來,這整件事的始作俑者根本不是國民黨。作惡多端的是民進黨,是陳水扁總統在第二任期期間所幹的壞事。當時民進黨許添財市政府(民國96年)向中央政府提議“南鐵東移”,,聲稱鐵道東移可以增加土地開發的面積,藉此政府可以擴大財源。但至今,民進黨政客包含時任台南市長的現任副總統賴清德,仍矢口否認“南鐵東移”計畫。
在台南市政府向行政院申請贊助此案時,行政院召開了政府部門內部對此的座談會,其中與會者包括鐵路工程局。而鐵工局認為工程雖然可行,但是台灣鐵道公司當時已經虧損兩千多億台幣,必須要有土地利益來彌補虧損。也就是說,台南市政府必須要將鐵道東移的部分土地利益分享給台鐵。
這個土地利益有何而來?就是從掠奪老百姓土地而來。目前南鐵東移案涵蓋的範圍是8.1公里,需要拆400戶,受其他影響的是1000多戶。其徵收面積是5.1公頃,相較於其他縣市不時會徵收百餘公頃,看來可能很小。但我同時查到。在2012年8月,時任的台南市副市長林欽榮,曾任營建署署長,並在藍綠執政時期,在各地都有從事土地掠奪的活動。後來他投靠台北市長柯文哲去當台北副市長,並在北市搞了一大堆土地掠奪案。其實,台灣不是只有他在做這種事情,而是整個產官學合作結構,整個系統產生的結果。
回到南鐵東移案,我也查到了很多公文之間的往返。台南市政府跟經建會,經建會跟交通部,交通部跟財政部,這幾個公家機關彼此之間流通的公文內,都有提到此案。台灣政府內的“交通幫”官員們在政府易主時是不會被換的。當時行政院長(國民黨的)毛治國說:“台南鐵路地下化是台鐵的金雞母。”可以為台鐵創造非常多的土地利益。我再繼續查下去,發現最終的得利者不是政府機關。最後得利的人就是財團權貴。這一切都是我在做反南鐵東移運動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
日後我去幫忙其他類似的案子時,同樣也查資料、讀公文。這樣我們可以破解他們的謊言。如此一來,談道理他們絕對談不過我們。但是我們的政府也不是會跟我們講道理的。但是,由於道理在我們這邊,也使得我們可以擋他們九年。他們原定計畫是在半年到七個月內將居民全部逼走,我們卻跟他們對質了九年。因此我們也算是有點功績。
我後來查到:政府公文內清楚地表示,南鐵東移案的目的是作為台灣“以土地利益補償軌道建設的示範例”。後來,這個案子就延伸成為“前瞻計畫”。所以,南鐵案是“前瞻計畫”的前身。前瞻計畫是更大規模利用鐵道變遷去掠奪土地的計畫,影響全台灣。
當我們去發掘這麼多真相時,又如何反應?我們先從賴清德談起。賴清德是民進黨的政治明星,很多人寄望他可以打倒國民黨。一開始我們也有跟他陳情,但我們首次跟他面對面會晤時,他卻一直逼問我我手上有什麼資料?知道了什麼?可笑的是,他把這起會晤安排成一個很溫馨的場合,卻忍不住自己內心的焦慮,逼問我的資料從何而來。儘管市政府什麼資料都不給我,他看到我還是振振有詞,(顯然恐慌)。這個政府本身就不願意老百姓知道太多。對他們來說,百姓就是愚民,就必須要接受他們的做法。他們起初在面對百姓時,不斷強調這件事情“已經定案”,我們只能談補償的事宜。他們企圖把這項案件所有的正當性和計畫呼攏過去,直接跟百姓談補償。這種做法,在台灣各地土地案件上都是一樣的。柯文哲也是。國民黨也是。這是官僚體系為了方便行事,快速消滅老百姓阻力的方法,因為百姓一旦開始跟他們談補償條件,談不攏的話,政府就會放話說百姓貪心、貪財、阻擋公共建設。但我們知道這件事的不公不義不在於補償,而是他在一開始行徑就是莫名其妙違反法律的。
您如何看待當前土地徵收制度與都市計畫審議制度?包含補償費用、程序審議過程或者說您長期抗爭中的發現的制度問題或者有什麼不可改變的現象,有沒有什麼願景?
陳致曉:就目前的體制來說,我沒有什麼願景,因為台灣沒救了。但是,若可以由我來改的話,最重要的就是司法的公正性。台灣的司法是完全沒有公正性的,仍然被有權力的人緊緊抓在手上,特別是檢調單位和行政法庭。這個領域如果沒有改革,我們任何其他的(土地政策)改革都沒有用。民主社會裡行政、立法、司法這三個部門內,如果司法沒有獨立的話,其他就免談。
在行政上該怎麼做才比較合理呢?其實有幾個很簡單的層面。首先,今天政府欺負老百姓,老百姓跟政府對抗,必須要有平等的工具。何謂平等的工具?至少資訊要很容易取得,把那些可以公開的資料讓老百姓很容易透過搜尋引擎調閱相關公文,而不是需要親自去政府機關申請調閱,然後遇到政府百般阻撓。有時政府人員一天只讓你讀20頁。很多時候高達70幾件公文都被包裹在一起,讀者也不確定在這份包裹裡面是否真的可以找到讀者想要查找的公文。台灣的《政府資訊公開法》竟然是這樣規定的。文件很多是100-300多頁,到底要從何讀起?很多讀者因此找不到相關資訊。老實說,我使用的資料都不是透過《資訊公開法》找到的,都必須要透過關係,像是委員,甚至是有人以“令狐沖”的匿名寄給我的(笑)。所以《資訊公開法》是需要改革的,但是很多人沒有談到這些事。
除此之外,所有關於土地徵收或重劃等等的相關法令應該從頭修起。現在的情況是:(中央)政府自己訂了一個興辦事業(計畫),而市府後來推動都市計畫的時候就以”興辦事業計畫已經通過”來聲稱自己的都市計畫是合理的。很多政府官員和都計委員在回答民眾質詢的時候就如此回答。行政程序中,老百姓沒辦法質疑計畫缺失,政府卻聲稱一切按照程序,不能更改都市計畫。隨後,就是依據都市計畫起草的土地徵收計畫。當民眾質疑土地徵收問題時,(官員們)他就會說:”都市計畫已經通過,所以土地徵收合理”。所以(在土地問題上)還是要回到“興辦事業計畫”制度。在制定興辦事業計畫的階段就應該要有公民參與機制。因為政府單位只要確立興辦事業計畫,輾壓百姓的火車就開動了。老百姓要擋就很難了。
中間要怎麼去對抗?我們必須要有公民和政府官員平等對話(的機制)。我認為政府現在覺得老百姓很無知,但事實不是如此。我們都知道專業在民間,但是政府仍然亂搞。一個公平對話的機制應該要在興辦事業計畫的階段就開始了。(公平對話)的前提是政府資訊要透明,透明了才有辦法讓民眾檢驗。而政府在遭到民眾質疑時也必須要誠實回應。可以達到這個公平的平台就是“行政聽證”。我們認為透過行政聽證,老百姓和政府才有平等的對質。沒有平等,政府就會為所欲為。不只是興辦事業,而後的都市計畫和土地徵收計畫都應該要有聽證。
對於這個構想,有人可能會說:如果實施,政府效率就會變差。那我認為我們應該對“政府效率”的認知重新思考。我認為:政府並不是一個無法學習的機構,而是現在的文化沒有讓他學習的動機。
《火花》:曾聽您說過您有涉略一些馬克思主義的觀念,那您在抗爭過程中有無相關的啟發或連接呢?
陳致曉:我對哈伯馬斯的理論有比較多認識,因為他對我的一些主張提供了非常好的理論基礎,讓我去檢驗政府的謊言,並透過這樣去教育民眾政府在說謊的事實。同時,我也反思從前讀過書的荒謬之處。
我在大學時代受《人間雜誌》影響,常常強調如“向群眾學習”、“站在人民群眾當中”這種東西。我當然(贊成)在群眾之中。我在抗爭初期對群眾所抱持的一些誤解,的確是源自受《人間雜誌》的影響。實際組織抗爭後,我覺得(他們說的)是完全不符合邏輯的東西。如果老百姓是值得學習的話,今天這個社會會這麼亂七八糟嗎?今天社會會這樣,就是因為一般老百姓亂七八糟。沒有亂七八糟的老百姓,怎麼會有亂七八糟的社會?政府今天如此的行徑就是因為老百姓在某種程度上寵壞政府、政客,以及老百姓的愚蠢,無法認知自己的階級地位。我看見人民群眾就是出賣革命者的人民群眾,那我還能跟他們學什麼?
因此,我個人思想的第二個階段就是跳脫“我是在為誰”抗爭的這個思維。我最後是很自私的。你可以問我:我對台灣社會這麼沒有希望,那為什麼還要出來做(抗爭)這件事?理由很簡單:我今天做這件事的價值在於我自己。我今天做這件事不是在於我認為可以如何改變社會多少,因為可能根本沒有改變,我在有生之年可能都還是會看到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再發生。我做這些事就是對於我個人靈魂存在本身(帶來)最大的價值。就算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社會,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自己變得更好。這就是這個價值本身。這個社會是我沒辦法改變的,我現在是很悲觀的。
《火花》:您於今年初以無黨籍但明確反對藍綠姿態參與了台南市第五選區的立委選舉。您起初參選的目標是什麼?現在又如何總結參選的經驗和成果?
陳致曉:我在選舉之前,讀過三四年的墨家。我參選的決定是由於我受到墨家思想的影響,想要玩玩看。墨家的概念其實就是科學家、工程師的概念,跟我非常搭得上的。它根本立場是:我們(先)看透這個世界,理解其運作的原理和方法之後,我們就找最有效率的方法去改變它。牛頓(編者:實際上是阿基米德)也說:“給我個支點,我就會翻轉這整個地球。” 這是我在參選時候的思維,跟我現在的觀點是不一樣的。
當時我認為,我們現在所生活的社會,不可能去搞武裝革命。政府有槍,有(武力)。政府現在控制(社會)的方法比幾百年前先進太多了,所以不可能有我們從前想像的那種革命,所以必須要透過選舉。當然,我以前在做社會運動的時候,我的確有接觸過群眾,但是畢竟都是某種特定類型的群眾,都是某種被害者。但是透過選舉,我就真的走進了更廣闊的群眾之間。我到菜市場,街頭上演講,不斷增加我跟其他人接觸,對話的集會,試著散佈我的看法,儘管他們可能聽不懂。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可以學到一點東西,譬如幫我選舉的朋友就會建議我修改我的語言,用詞,讓我們可以尋找能夠跟一般人溝通的途徑。
那次選舉,我覺得我對於如何跟一般老百姓溝通這邊學有所得,我也可以理解老百姓是怎麼做決定的。那我了解之後,老實說我覺得很可怕。台灣老百姓真的不是靠理智決定的,絕大部分是靠感覺決定的。感覺都是他們生活周遭親友和電視上的訊息輸送給他們的。這都是不理性的,但這就是現實。我覺得你如果要去改變社會的話,你必須要去抓到那種“感覺”,把你理性產生的主張換成可以感覺的語言,並大量散佈出去。這個途徑可能可以改變社會。當然,這是需要資源的,而我在參選時沒有資源,就需要用很原始的方式。
選舉讓我檢驗了墨家的思想。墨家後來有很多分支。法家、陰陽家,名家,鬼谷子(縱橫家)也受墨家影響。墨家的核心觀點是“庶民”,雖然後來發展各派的觀點也不見得是“庶民”,但仍是主張我們看透這個世界後,找到最有效的方法作為反轉它的切入點。選舉就是這個最有效去接觸群眾的途徑。我其實不認為自己是左派。我是很輕視群眾的。但是我還是了解如果要改變社會,就需要透過選舉。
《火花》:在台灣,我們認為台灣應該有一個由勞工和社區草根性組織聚集起來組織和運作的工人階級群眾政黨來對抗藍綠財團勢力,您如何看待這項主張?
陳致曉:我覺得當前在台灣左翼有幾個問題。第一個是語言,我們不能再用那些專有名詞與先賢的用語,說些什麼主義或者其他專屬用語。一來群眾聽不懂,沒有辦法把你的觀點傳達過去,甚至有些說法未必符合當前台灣的現況。因此我覺得我們必須修正用語,才能有效把你想說的傳達出去。再來是統獨問題,我覺得統獨問題是左翼必須去面對的。如果對主權沒有一個完整的論述,那是無法取得台灣人民的信任的。最後是組織,必須要有一個有方針與行動力的組織,從一開始的行動到最後的宣傳都有所規劃運作的組織才能創造成功的運動。
《火花》:最後,您有沒有想跟《火花》還有《保衛馬克思主義》全球讀者們說的話?
陳致曉:不要侷限在學術上面先入為主的理論主義,因為那些已經都是過去的東西。把讀過的東西轉換成你的行動,透過行動去重新檢驗你的思想。你會找到認識這個世界的新方法。徹底擺脫這些“主義”,這些不精確的名詞本身就造成爭議。徹底地回到你作為一個人對於這個社會內關係的認識。然後再決定如何能夠去改變它,或改變你自己,或者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不要被那些經典名著,先聖先哲的語言變成你的束縛。那些理論應該是解放我們的,而不是禁錮我們的。
《花火》對我觀點的回應:
《政府加強土地掠奪,土地正義抗爭白熱化》
https://www.marxist.com/taiwan-land-expropriation-poor-cn-t…
功績主義例子 在 潘小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疫表彰大會的政治失誤
在全球188個國家已發現肺炎確診個案、近三千萬人染疫,並造成逾九十萬人死亡之際,北京當局竟然在九月八日「隆重」舉行抗疫成功表彰大會,全體政治局常委出席,習近發表講話,並向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等四名抗疫有功的專家,頒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這是最規格的大會,原意是彰顯中共制度優勢,並為習近平臉上貼金,卻弄巧反拙,變成災難級政治失誤。
全球平均每日有逾千人死於肺炎,數以百萬計的人因痛失親友而沉浸在傷痛之中,你卻大肆表彰慶功?即使你千方百計否認病毒源於武漢實驗室,甚至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撇清病毒與武漢及中國的關係,一聽到「武漢肺炎」就暴跳如雷,但在世人眼中,你就是始作俑者,病毒源自武漢是無法抵賴的,全球疫情如此災難性,你是責無旁貸的。這就是全球各地的民意。而在多國疫情尚在惡化、連世衛也表明目前抗疫不能自滿的情況下,你高調慶祝抗疫成功,無異於「擺景贈慶」,必令各國輿論不滿,原本就已高漲的反中情緒必火上加油。更何況,死者屍骨未寒(包括國內死者),這不是把「喪事當喜事辦」嗎?有點政治智慧都不會食這種人血饅頭吧!
北京或會辯稱,我們抗疫成功,自辦慶功大會,干卿底事!問題是,你口口聲聲要擴大開放,要在國際社會跟美國爭一日之長短,要團結更多人抗衡美國,如今卻猶如在別國傷口撒鹽,即使這次疫情不是源於武漢,各國已被疫情弄至焦頭爛額之際,你走出來炫耀抗疫功績,恰當嗎?別國不把你恨死?可以說,政治上除非有極天才的人想到了一些外界想不到的好處,否則必定是極大的失誤。
先不說國際反應,習在大會上的講話,也是錯漏百出,偷雞不成反蝕米,令原本炫耀變成獻醜。那句「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被踢爆是香港過去一年多反送中運動的口號,出自「國難五金」負責人李政熙的弟弟李珏熙之手,由此可見他們心底裡是認同抗爭精神,而以港警執法標準,公開講這句話也可能觸犯了「港版國安法」!
另外,習在大會的80分鐘發言裡又再多次出現低級讀音錯誤,包括將特殊的「殊」讀成「出」、混淆的「淆」讀成佳餚的「餚」、殲滅的「殲」讀成「千」。更離奇的是,講到武漢時,他突然脫稿說了一句「全國人民都為熱乾麵加油」,現場一片沉默,大家都不確定是否聽錯,不敢鼓掌回應,以致習稍停片刻,抬頭向台下看了一眼後,掌聲才逐漸響起,場面顯得尷尬,事後更變成網民的笑話。
都說習近平有舖式癮,很喜歡舉行各種大會,其中一個原因,或許就是想創造機會,讓他可以在會上發言,以顯示自己水平並不一般,要在何地跌倒、在何地站起來。過去,他讀錯字亂用典的例子很多:「輕關易道,通商寬農」,錯讀為「通商寬衣」;將西藏史詩《格薩爾王》讀成《薩格爾王》;母校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讀到口吃或讀錯。奈何,愈想表現自己證明自己,愈適得其反。
同理,這次大會,表面上是表彰四個抗疫有功的專家,但實際上是要表彰習近平及中共自己領導有方。他說,中共過去八個月帶領人民進行抗疫大戰並取得戰略成果,「創造人類與疾病鬥爭史上的又一英勇壯舉」,證明中共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也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所具有的顯著優勢,是抵御風險挑戰、提高國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但實際上,國際社會固然沒人賣帳,應者廖廖,國內網民也是滿肚怒氣,湧入沒被頒獎褒揚的「吹哨人」李文亮的微博留言悼念,聲稱願給他頒發獎章,「李文亮微博評論」更打入微博實時熱點的熱搜榜。這不就是發洩對表彰大會的不滿嗎?
要不斷吹噓自己,不放過任何機會時刻提醒國民他做得多好表現多優秀,領導國家有方,根本就是自信不足的表現,更不信任人民的眼睛,這樣的執政黨和領導人,世所罕見呀!
功績主義例子 在 【台灣社會對功績主義的高度迷信?】 //... - 報導者The Reporter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社會對功績主義的高度迷信?】 // 我曾在許多場合詢問過排名前端的學生,問他們如何看待當前學校排名與資源分配的問題,關於「#私校低學費高補貼政策」的看法, ... ... <看更多>
功績主義例子 在 [心得] 103年教檢心得與策略- 看板studyteac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部份主要分成三大部份:
【念書歷程與方法】【準備方向與考試技巧】【後續心得】
擔心文長(幾千字)佔版面,這裡只PO出比較有效益的"準備方向與考試技巧"
如果有興趣看得更仔細,可以至FB 參考圖文版:https://ppt.cc/CBhx
-----------------------------
選擇題 問答題(作文) 得分
國語文能力測驗 58.00 28.50 86.50
教育原理與制度 48.00 33.00 81.00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54.00 33.00 87.00
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60.00 29.00 89.00
總平均:85.87
──────────────────────────────
【此篇也許適合】只考教檢,想衝一下高分,還不打算馬上考教甄的人(?
(因為我打算回去先念研究所,只想先考過教檢,準備的方式和教甄組應有差異)
【前言】
當時許下願望,如果考到八十幾分,就要來分享一下準備歷程、方法和技巧:"P
【準備時間】一個月
(這期間作息除了念書,還包含準備兼職實習履歷面試、九學分的研究所課程、三個半天
的諮商中心值班、四個晚上的家教、課程作業和助理、養貓、跳舞等各種瑣事)
所以我想,在這樣忙碌的生活中,用一個月的時間,考出八十幾分。方法雖不盡適合每個
人,但也許可以給予大家一點方向參考:)
【本身背景】
119教育系畢業(另修國中、高中輔導認證、創意學程)
除了青心比較有基礎,大學時期,老師所教與考試所考的東西關聯度其實很低。教育概論
裡的人名跟理論,根本都是碰了陳嘉陽才第一次認識orz(以前也是沒多認真在念書啦…
)所以其實也都是從頭念起。
【考用書單】
1. 陳嘉陽:教育概論(上中下三冊)~至少念過兩遍
2. 艾育:教檢通關寶典~至少看過一遍(先看過陳嘉陽再看艾育當複習)
3. 徐弘縉:搶救國文大作戰(後面會提到,怎麼抓國文科的重點)
4. 戴帥:主題式專業綜合科目(只看了哲學篇章)
5. 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主要看重點講義,不懂的再翻)
6. 網路下載的講義(青心以及陳嘉陽的重點整理)
→也是來這爬了不少文呀~受惠版友們!
【題目練習】
1. 阿摩題庫網(偶爾做一下即可,不然會混淆教檢方向,教甄方向比較死)
2. 教師圓夢網之考古題加解析*
(做考古一定要有解析,也可自行上網印題目,至阿摩找解析)
3. 艾育:教檢通關寶典(考古至少要做兩次,艾育提供了再一次的機會XD)
4. 陳嘉陽:教育概論(上中下三冊)教甄用書~但我只看了教測,做一點題目當複習,
後來因為沒時間就沒再翻orz
【念書歷程與方法】──────於FB圖文版
【準備方向與考試技巧】──────────────────
考古題的部份,我會在做完後,用不同顏色標註不同科別,題目或選項的關鍵字(比如紫
色筆代表教心,將關鍵字:”負增強”圈起來)接著將各年份問答題剪下、釘在一起。就
能對每個年份的題目方向,以及概念出現的次數,經過一翻比較而一目瞭然。
基本上,我對選擇題就是用5-7分鐘左右的時間,快速寫完。(眼睛要夠利,不要想太多
)然後用約70分鐘的時間構思並書寫問答題。總共四題的問答題,每一題時間約15-17分
鐘,字數控制在二分之一頁(因為問答卷不能添加,所以要控制好字數,只有一張兩頁能
寫)其實答案紙出乎我意料地小,很容易寫不夠,每一科除了國文寫到背面剩四分之一,
其它科我都寫滿到底。畢竟今年換新考題,不曉得評審標準在哪,就想還是寫多一點,有
點表面效度。但後來我覺得有些答案真的不需要太多,幾句話只要有講到重點,應該就很
夠拿分數!
一、國語文能力測驗
大家都以為國文範圍很廣,無從準備。但其實仔細整理還是可以發現出題脈絡,很多的確
都是靠以前高中長久累積的基礎,像字形、字音、字義,或者對文字的語感與文章的意義
掌握。但是,仍然有可以掌握的幾個部份,真的沒時間,就專攻以下幾個方向,只是翻一
下都會有幫助:
1. 婚慶、祝壽、搬家等相關的成語
2. 判斷對句平仄、詞性、修辭用法
3. 寫信用的末啟敬詞
4. 古文常用的借代詞
5. 著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西遊記這類,至少弄清楚年代、類型、作者等),最近很
喜歡考給一段小說內容,猜是哪個小說。今年的題目我明明已經刪到剩水滸傳和虯髯客傳
,還選錯!!!就差這題可以滿分。其實碰到這種狀況,教大家要選知名度最高的小說,答
對機率比較大。
(註:陳嘉陽的教育概論裡面,會提到一些教育相關的古文,順便瞭解一下意思,因為可
能會出現在國文科裡,像是論語或孟子這類;歷屆國文考古可以做完後上阿摩查解析,會
有幫助的)
至於作文,只能說我真的太久沒寫,平常都是隨手信筆。建議如果能考前練過更好(也不
用手寫,至少看到題目,心中擬個幾分方向也好),當時針對題目,以「和諧」為例,我
先以發散式想法,想到幾個面向,再進行歸納整理,決定分段。開頭是以負笈異鄉的內在
外衝突,以及人與人感情的衝突,而後以自身在跳的國標雙人舞之進退為比喻,帶出和諧
的真締,最後再呼應開頭。只是前面構思太久,收尾沒時間收好,整體而言自己也不夠滿
意,分數是意料中,有點可惜。(而且還寫錯字來不及改!!! 懷疑那0.5是這樣來的QQ)
二、教育原理與制度
幾個很常出現的概念,星號幾乎是必考的:
(1) 教哲:現象學(質性研究)、唯實主義*、批判主義、分析學派之教育隱喻*、偶像四說
、自然主義(只會考基本概念而已)、教育工具性、非工具性及教育內外在目的*、人性
論、道德教育*、德行論、主內外派。
(2) 教社:社會化***、"功能論及衝突論"~階層再製*、文化霸權、文化資本、教育均等
、社會流動、社會階層、角色衝突、教師權威、社會計量法、功績主義、柏恩斯坦符碼說
。(老實說,有些概念已經必考到,根本不用看題目,直接看選項也能選)
(3) 教心:負增強*、道德發展論*、長短期記憶之學習策略差異*、懲罰的差別*、艾瑞克
森發展危機、皮亞傑認知發展、鷹架理論、觀察學習、操作制約、創造性思考、多元智慧
、智力測驗、自我概念與自尊、歸因論(卡芬頓的比較會出現)、馬西亞自我統合危機(
青心會出現)
今年的教原在法規的部份很少,預估法規的比例應該會越來越少。我是念之前學姐留給我
的法規整理,不過因為法規更新不少,所以我又上網對照法規,確認哪幾條更新。(其實
還滿有趣的,會發現一些時事脈絡)而基本的:教師法、師資培育法、教育法、國民教育
法、這四大教檢常出法規,配上一點兒少(青心其實也是要念)、校園性騷擾、九年一貫
,以及十二年國教之精神等。法規這東西,就是考前一週再念即可,因為非常容易忘記~
三、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青心我到考前一星期才開始念,配合網路下載的超強大筆記,黃德祥的以及大學時期的諮
商相關的書,很多資料交叉著念,加上自己本來就有點基礎,所以這部份大概無法給什麼
意見。
四、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課程和教學、班經算是很好念的,應該可以很快就吃完(喂)以今年之後的考題方向而言
,實務題型的比例會越來越多。但儘管如此,理論的內涵弄清楚才有辦法變通。因為我的
課程問答題出乎我意料地低分,所以不太敢給什麼意見。(原本想總分可以拿個九十幾的
阿!!!)只記得當時課程的問答寫得最趕,每題盡量給兩到三個答案(如果沒限制),然
後結合一些理論名詞。
五、總結
念書期間,我會一直不斷運用後設技巧,調整念書方式和進度安排。因為每日身體狀況都
不一樣,加上我平日事情很多,所以原先預定的進度都是一直往後延的。進度這種事,就
是最好要先訂120-150%,要高估,然後再配合自身狀況,彈性調整。
其實我還滿喜歡今年的題型,活用很多,也真的需要融會貫通才有辦法寫。如果國文能力
也夠好,那考試其實真的無往不利。像青心有題考了舒伯(D. Super)的職業目標
(occupational goals)概念,我其實是用字義與題目分析的方式解題。另外,有些甚至可
以用選項套題,比如說選了A選項,那麼B選項就會矛盾。或者像今年國文最後的多重題組
,將答案套回去,看什麼樣的組合符合邏輯等等。
【後續心得】──────於FB圖文版
因為不是很常用ptt,信箱又滿,若有問題可至FB詢問。
以上資訊,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62.1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udyteacher/M.1397493534.A.CA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