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漫話畫PODCAST-E23 漫畫自費出版與輔助申請的心態 ]
自己出書會很困難嗎?
出書前該準備些甚麼?
出版社與自費出版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申請輔助又要甚麼心態,才能面對自己的作品?
這次 日下棗 老師就以她的新書[錦繡年代],
分享漫畫自費出版與申請輔助的心得經驗。
[錦繡年代]購買網頁>>
https://yuyuhiei11.wixsite.com/glorios
漫畫自費出版顧名思義,就是由自己出錢出力把書做出來上架,
但這當中除了畫稿外,還得兼顧後續書籍製作的工作,
舉凡整體文字編排、書籍設計、申請書號、印刷紙張、通路上架,行銷......等等
以往出版社包辦的事,全都得自己來處理。
對於第一次想自費出版的作者或許很有壓力,
但只要跑過一輪後,你就會熟悉整個出版流程,
對於日後製作作品規劃,也會有更進一步的概念。
自費出版除了製作流程外,還有資金成本的運用,
也要仔細評估,不論是畫稿、時間、印刷、上架.....
都是需要計算成本費用,如何在當中取得收支平衡點,
也是自費出版必修的學問。
對於輔助申請沒有對錯,但心態很重要!!
原本製作中的計畫本就要自備款項,輔助只是再多幫你一些,
讓你原本的計畫會更好,讓你有更多資源可以做以往無法嘗試的事,
不是出錢養你供你工作,很多人都誤解輔助真正的用意,
把輔助當工作爭取,這樣的計畫或作品自然無法提升。
如果大家都能以提升作品的角度,爭取輔助的挹注,
相信會有更多優秀作品,行銷露出會做得更廣,
整體市場環境才會更好。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Rb60NG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MkZApn
spotify
https://reurl.cc/zWbeVV
SOUNDON
https://reurl.cc/43yaxY
KKBOX
https://reurl.cc/pxmgld
漫漫話畫IG
https://www.instagram.com/comiclife08/
#PODCAST
#漫漫話畫
印刷紙張 計算 在 編笑編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於「#圖書定價制度」,提出一點淺見,希望跟大家討論看看~
想看結論的話就是一句話:「我支持圖書定價制度。」
(但如果你只看結論就來戰我,我不會理你喔~)
其實一開始我想認真寫一篇討論「圖書定價制度」(以下簡稱「定價制」)的文章,不過由於目前實施定價制的國家,各國之間的規範亦有不同,實在很難用三言兩語談完,有興趣的粉絲可以參考這幾篇文章的整理,算是比較詳細的。
各國定價制比較:https://goo.gl/VRvoYF
圖書定價制風險:https://goo.gl/GfRaAR
中央社文化+主題:https://goo.gl/yg5uN6
就我的理解(或我心中理想的制度),「定價制」是規範新書出版上市後,在某一特定期間,各種通路必須以「定價」或特定折扣銷售。其中當然還是有一些例外,例如學校團購、大量訂購等,保有一定的彈性。過了新書檔期(假定是一年或三年之類),圖書的售價則不受定價制限制,通路得以自由訂定(畢竟出版社、經銷商跟通路都有庫存壓力啊)。另一方面,二手書或外版書不必受此規範。
我所預想的定價制目的不只是最常聽到的(當然這個目的我也是樂見的),為了防止大型通路實行折扣戰術,進而壓縮到中小型通路或獨立書店的生存空間,既然各通路售價一致,讀者就不會因為大型通路折扣較低而轉往購買了。
這聽起來當然很理想,但人心叵測,阿桑心態的編編不免掂估一下讀者的荷包,非得要折扣的人或許撐過定價檔期,期待後來的特價;另一種人則索性不買,反正少看一本書也不會死(但出版業會死)。反對定價制的人,也有以此做為理由的。
但我姑且不論市場的變化,畢竟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市場,如果是我一介草民就能言詮的話,那所有經濟學家都理光頭去山上修行好了。
我想從出版成本去思考定價制的必要。
進入出版業之後,很常聽到一般人對「版稅10%」的反應是「怎麼這麼少?」且讓編編簡單算給你聽,假設一本書的定價是100元,即可直接換算成百分比,它從出版到通路的各類成本大體如下(以一本計算):
1. 出版社獲利和成本(包含人力、印刷、紙張、運輸、倉儲、折舊等成本)共40元(上述還不包含外版書的版權金或翻譯費喔~)
2. 作者版稅10元
3. 經銷商獲利和成本共15元(包含人力、倉儲、運輸等成本)
4. 通路獲利和成本共15元(包含人力、營運、倉儲等成本)
5. 折扣20元(沒錯就是大家都熟悉的79折)(所以整體算下來讀者賺最多捏)
這只是編編大致的估算,視實際情況當然有可能消長,新書檔期過後折扣當然也會降低,但不要傻傻的以為都是出版社賺走,出版社供貨給經銷商及通路的折扣通常是5折左右,所以不消我說……
這樣的成本跟定價制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當通路進行大量折扣(例如開預購、單書66折或任何79折以下的優惠時),通路也會希望出版社再降低折扣,好讓成本損益可以平均分攤,理由當然是折扣低,賣得多,有錢大家一起賺嘛~(但動動你的小腦袋瓜,真的是這樣嗎?)
但,人生終究是充滿這種BUT,我出版社印好一本書、給作者版稅,這些成本都是已支出的,遑論折舊跟賣不掉的書堆在倉庫每天都在累積的成本,光是「把這本書印出來」,就已經支出一筆費用了,這筆費用當然可能隨著書的暢銷而逐漸被稀釋掉,如果不暢銷呢?多半的書都是不暢銷的吧!當讀者、通路、經銷商要求的折扣越來越低時,在出版社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利益就會越來越薄,編輯的薪水就會萬年不調,入行起薪越調越低……
當然,通路跟經銷商也有經營上的困境,當讀者購書的管道越趨多元,不到一定折扣不願意花錢時,或因為低薪帶來的有限預算、未能及時被養成的閱讀習慣等因素,各種通路也只能不斷的降低售價來迎合讀者的需求。(但降了折扣後,買書的讀者真的就變多了嗎?我也很懷疑。)
以上我說的都是現狀。
所以回到主題「定價制」,基於上述折扣戰的惡性循環,我認為「定價制」有其施行的必要,對我而言,定價制是為了保障出版社的生存空間,透過定價制,提高與通路、經銷商間的折扣(從五折變六折算是提高吧我邏輯好差),獲利變多了,出版社就能提高成本,無論是自製書,或是外版書的引進,或利用較高的版稅吸引優秀的作者等,都有更多的成本空間可以運用;樂觀的是,(有良心的)出版社能進一步提高人事成本(白話文叫做幫員工加薪),讓文化產業不要再是薪資吊車尾的「沒錢途」的工作。至少,對我而言,編輯的薪水提高了,也會為公司多賣力一點吧?
總而言之,我期待定價制從源頭影響整個產業鏈,透過定價制或許能讓最上游的出版(尤其中小型出版社或獨立出版社)能保有生存空間。(至於為何要保障中小型出版社,我覺得我必須寫一篇新的文章來談比較好,簡言之我認為精緻、分眾化的出版是未來的趨勢。)
由於訂出了「固定時間內的固定折扣(售價)」的遊戲規則,相對地,也就要有配套的「退書制度」來使定價制更加完善。
目前經銷商、通路與出版社之間的退書期限幾乎就是沒有期限,也就是經銷商可以無限期退書回出版社,出版社有可能在出版某書十年後(如果雙方都還健在的話),收到某書的退書,這件事情從我入行至今始終想不明白,因為退回來的書,出版社不但拿不到任何獲利,書本身也早已歷盡風霜,不可能再以(外觀上的)新書販售。
所以,退書應該要有時間限制,假若定價制的限制是一年,(新書的)退書期限可以定為二年,即通路進貨後有一年時間必須按定價制規定販售,次一年得以折扣方式促銷該書,滿二年時如有滯銷書可以退還出版社,逾兩年則不可再退還出版社。至於非新書,亦能以退書期限二年為規範。制定退書期限,除了可以避免通路囤積暢銷書以外,也能進一步保障出版社,在較短時間內收回(滯銷的)出版品,用以判斷該書是否需要再刷、或用折舊折扣(回頭書)等方式出清庫存。(有些暢銷書甚至會帶來假性銷量,即通路為維持市場競爭力,大量囤積暢銷書,出版社為求供應而再刷,結果風潮一過,囤積書滯銷,再大量退回出版社。)
寫到這裡,不免覺得編編的想法太過理想化,畢竟現階段而言,已經有很多出版社在計算成本時以「定價79折」計算,藉由提高定價來保障獲利,但這實在是不得不為之惡;另一方面,也很難保證在定價制實施之後,出版社會不會在繼續以相同的手法來獲利。
不過,制度便是如此,我們只能想出一套較好的制度去做為「最低標準的道德規範」,而無法針對個案制定所有制度。當然,我們還是可以盡力追求一套完美的制度。
所以整體而言,編編是樂見圖書定價制的施行的!
#編數十驅之別院
#動圖是韓劇鬼怪片段
#正好可以當成圖書定價制示範(誤
印刷紙張 計算 在 編笑編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編答你喔
接下來會寫一些(?)的文章來談談「把書印出來」這件事情,今天這篇算是前言(?)跟談論一下印刷紙張。(我原本想說一篇可以講完印書,結果寫了一大串居然連紙都還沒叫好,只好。)
===以下正文===
研究所畢業時,必須繳交幾本論文給學校,此時,只要拿著論文電子檔,到影印店去,列印、裝訂,費力一點的精裝本,可能還要燙個金,印個五六本,影印店老闆一條龍的作業,快一點也得三天後交貨,生意好一點的店,可能得等個一週,畢竟要畢業的不只我一個,老闆不可能只為我一人服務。
這是我進入出版業前最接近「完成一本書」的時候。
後來成為出版業一員,才知道一本書的完成,製版有製版廠、印刷有印刷廠、裝訂有裝訂廠,雖然有少數一條龍的廠商,但我目前接觸到的仍是分開作業居多。
但客官,在印刷前,得先「叫紙」,而供應紙張的,亦有專門的紙廠。
印刷用紙的計算單位不是張,而是「令」,一令是五百張。而一張紙也不是A4、B4大小,而是A1(我們社長稱之為2535)、B1(我們社長稱之為3143)。選用的紙張當然也不是我環保我用再生紙、我要厚的搭波A這麼簡單,不同紙張有磅數(g)、條數、塗佈與否、顏色、吸墨程度、顯色程度等等等等等等等差異,針對不同特性的書,可以選用不同的紙張,最簡單的例子,小說的紙跟字典的紙就明顯不同,對吧?封面用紙、內頁用紙當然也不會一樣。
不同紙廠提供琳瑯滿目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紙,但不代表我今天要用A紙,紙廠就可以馬上生A紙出來,這是一個國際化的世界,很多紙是飄洋過海來的,跨海需要時間的。就算覺得我好愛台灣我要用台灣紙,紙張從紙廠到印刷廠也是需要時間的好嗎!
除此之外,細心一點的讀者,或許會發現有些書,不同版次用了不同的紙張,背後可能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原因(例如缺紙、成本考量之類),但能始終如一,不同版次要使用相同的紙張、印製相同的高品質、追求無色差的龜毛,寧缺勿濫的堅持,這也是某些出版社令人不得不佩服的地方啊!
關於印刷跟裝訂,我覺得open book之前的兩篇專題可謂淺顯易懂,眾人可以參考。(再寫下去這篇會太長)
印刷現場之3》從紙張到印刷品,一段鮮少有人知曉的旅程
http://www.openbook.org.tw/article/20170214-222
裝訂現場之3》書的最後一哩路
http://www.openbook.org.tw/article/20170422-395
總之(要結論了),我想講的是,書的印刷並不是像我們去影印店印本論文這麼簡單(寫論文好難),是需要經過數道關卡,是充滿各種運送過程跟作業時間的。
有時,我們會把「再版」想得過於簡單,以為跳過製版階段,印刷廠就能咻咻咻像母雞生雞蛋一樣把書生出來,如果今天紙廠缺紙、印刷廠排隊中、物流大哥休假等,這些都是卡關怪獸,進而影響到供貨時間。
非出版從業人員往往不了解出版一本書需要多少時間,正如同之前的文章談過,光是印刷階段(從製版開始算,同時要叫好紙張),雖有不少印刷廠是一天三班、日以繼夜地在印,也得預留5-7個工作天喔~~
#如果逼我我就用影印機印給你
印刷紙張 計算 在 印刷報價、影印價目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推薦與評價
一本書的印刷成本由:排版設計費,製版費,紙張,開本,頁碼,印刷方式,裝訂方式,有無特殊工藝,印量,打包費,物流費用,稅費等多種成本組合而成的 ... 印刷費用計算在 ... ... <看更多>
印刷紙張 計算 在 印刷報價、影印價目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房產建案 ... 的推薦與評價
一本書的印刷成本由:排版設計費,製版費,紙張,開本,頁碼,印刷方式,裝訂方式,有無特殊工藝,印量,打包費,物流費用,稅費等多種成本組合而成的 ... 印刷費用計算在 ... ... <看更多>
印刷紙張 計算 在 印刷案內所- 紙張厚度的計算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紙張 厚度的計算⭐◢ 紙張的厚度通常是以重量為衡量基準,如基重(g/m2)或令重(1b/R)。另外有一種按厚度測定,以mm為單位的標示方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