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人對話 #她們所愛的世界 三浦紫苑 x 鄒欣寧】
小說家如何創作出生動的 #植物研究 描寫?
看植物專欄作家鄒欣寧,與三浦紫苑進行紙上對談,
關於她們所愛的自然萬物☀️
▉《哪啊哪啊~#神去村》在台十分暢銷,續集《哪啊哪啊~#神去村夜話》也很受歡迎,因為故事飽含親近大自然的魅力,讓很多原本不讀小說的讀者都受到題材吸引,願意走進書中世界。撰寫《#沒有愛的世界》時,聽說您整整做了3個月的實地功課,能否分享其中的自然體驗?
#三浦紫苑:知道台灣朋友也喜愛「神去村」系列,我很開心,謝謝你們!
「神去村」系列是深山裡的林業日常的故事。在大自然生活,固然會有許多不便,但就像鄒欣寧女士說的,常常有驚喜,也充滿魅力。創作「神去村」系列時,我去了林場取材,得以親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讓我深刻理解,有一群人善用他們世代傳承的智慧,栽種樹木與各種植物;他們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同時慎重地活用樹木(比如說不亂砍樹木)。
正是透過這次赴林場取材的經驗,我萌生對植物的關注。其實我本來就喜歡在室內種植盆栽,家裡盆栽數日與漸增。我時常仔細觀察它們,也下工夫在施肥與澆水上。想寫《沒有愛的世界》也是因為我自己喜歡植物,加上去林場取材的經驗,以及一直以來對植物的興趣與關注。
不過,這次寫 #植物學,我才知道大部分的實驗與研究都在室內進行。為了準確地執行實驗,必須精密地控管溫度濕度,使用各種儀器和藥水試劑。與悠遊山林、親近大自然研究植物的感覺很不一樣。(當然,也有研究者是會走進叢林裡,採集新物種的植物。原則上他們也都會遵守規則,小心對待以不破壞生態系統為原則。)
所以,以《沒有愛的世界》的取材經驗來說,老實說並沒有走近大自然的機會。不過,這些研究者們,是在嚴密管理的實驗室裡認真做實驗,解開植物的運作機制、生態循環之奧祕。他們為探究地球環境與生態系統有所貢獻,這些研究成果都能成為讓我們走下去的指引。
這群研究者可是真心喜愛植物,大多很懂得培育植物,不論是溫室還是實驗用的生長箱裡,總是生機盎然。他們一看到「生長速度快到連實驗都來不及使用」、生氣勃勃的植物,就難掩心中愉悅。也有人說是在做實驗,但明明就是喜歡植物到了極點,因為這興趣借用溫室與生長箱一隅種了植物,沒想到「一種不可收拾」,最後很傷腦筋它們怎麼愈長愈繁盛。我遇到的這些人,讓我不禁佩服:「他們對於植物的愛很濃烈,而這些植物也被深深愛著。」
如果可以在室內也好,都會生活也好,就近接觸植物,小心翼翼地照顧並觀察且愛著這些植物,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與不可思議。為了寫《沒有愛的世界》取材之後,我屋子裡的盆栽愈來愈有活力,數量也愈來愈多。明明是自己的房子,卻深刻感受到植物的「佔據」,害我現在都要縮著身子在家裡活動(笑)。
#鄒欣寧:我開始寫植物,只因為迫切感到離開「藝術文化=人造物」的需要。我一直都在藝文圈裡打轉,電影、劇場、建築、設計、出版……,作為文青可謂「夢想成真」了。但我想起曾在一次離職前夕到吳哥窟旅行的時光,在那裡,吸引我的不是古城遺跡,而是吞沒纏繞城池廢墟、圍繞大小皇城一匝又一匝的樹。花了很多時間看樹,樹也和我說了一些直到現在我仍不太明白的事情。為了回饋跟解謎,我開始接觸自然,嘗試寫樹。
為了寫樹,我蒐集不少相關讀物,《哪啊哪啊~神去村》和《哪啊哪啊~神去村夜話》就是這樣遇見的。那時,架上的樹書都是自然哲學、科普圖鑑或人物傳記,虛構小說簡直就是珍本般的存在。
記得我先是讀到梅原猛講述日本山林信仰的《日本的森林哲學:宗教與文化》,而後讀到小說的神去村,恰恰填補了哲學論述骨架外的血肉肌理,飽滿又豐潤。不只如此,我對小說家能用青春洋溢的熱血筆觸重新訴說林業這幾乎蕭條沒落的古老職業、且還說得深入淺出又幽默搞笑,這份「內功」讓人大感不可思議。
我也因此動念想採訪台灣的林業工作者(不過目前還停留在動念而已……)。說來台灣林業正是由日本殖民政府所建立的,阿里山上的「樹靈塔」正是那時期林業文化的代表物,那當中想必也藏有無數個人與樹之間的奇怪故事吧。
(補充:本對話分四次刊登。此為四之二。)
______
🌿史上第一本以植物學研究生為主角的小說
👉書已入手的你!看這邊:
參加拍封面活動,就有機會獲得 CNFlower 為小說打造的專屬植栽🌵
#拍出你對三浦紫苑新書的愛 活動詳情:https://reurl.cc/O15Z4A
#沒有愛的世界 #金石堂選書 #台北植物園私房推薦 🥰
#日本植物學會大賞 #日本本屋大賞
🍀
「台北植物園圖鑑」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台北植物園圖鑑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台北植物園圖鑑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台北植物園Taipei Botanical Garde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植物園平面圖 :: 台灣觀光指南 的評價
- 關於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台北植物園專題演講- 蛇類的生態習性與防制(part2) - YouTube 的評價
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出版報報】
出版史上首次依照2016年11月發表的PPG I分類系統編排蕨類名錄,物種清單最新,收錄種數最多的台灣蕨類大圖鑑!http://bit.ly/31IDLnc
★ 許天銓、陳正為、「植物獵人」洪信介、Ralf Knapp 等中外蕨類專家首次聯手寫作
★ 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共收錄28科409種
★ 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專業審定
目前世界上全部的蕨類種數約有10,000餘種,其中全歐洲僅有約150種,美洲約400種,而台灣就佔了800種以上,而且有約三分之一是稀有物種,在島上保存得相當完整,無論是世界最大、最小、或是最古老的蕨類植物,在台灣都可以見到。而和亞洲的鄰國相比,台灣的面積雖小,但由於得天獨厚的複雜地形,垂直分布容納自熱帶、亞熱帶、溫帶及寒帶的氣候與植物帶特色,加上氣候與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令台灣幾乎擁有全世界最高的蕨類物種密度,也成為蘊藏豐富蕨類的重要寶庫。
本書為《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的八卷:蕨類與石松類》上卷,以448頁的大篇幅,詳細呈現蕨類植物在不同分布地的特性與辨識特徵。根據2016年11月最新發表的PPG I分類法與最新的研究結果,自石松目的石松科起,至水龍骨目的烏毛蕨科為止,包括所有的新種、未定種與未發表種,在本卷中完整收錄了409種蕨類植物。
這不只是台灣1896年初次有植物誌出版至今,收錄種數最多的蕨類圖鑑,再加上資深的蕨類專家,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前台北植物園園長邱文良老師的專業審定,是台灣有史以來專業度最高,內容也最為詳盡的蕨類全紀錄
📙 看更多 #貓頭鷹出版《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上):蕨類與石松類 石松科--烏毛蕨科》http://bit.ly/31IDLnc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系列書籍:http://bit.ly/2RqvHDa
❤6/26之前,單筆實際消費「滿$799現折$100」👉看更多「年中慶愛閱」https://www.cite.com.tw/2019iread
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早看到的藍色小鳥(黑枕王鶲),宜民拍攝到它們活潑可愛的模樣,影片也有它們獨特的叫聲,供大家欣賞。
黑枕王鶲(Black-naped Monarch)為台灣特有亞種,普遍生活在1500公尺以下山區及平地之闊葉林、果園及竹林,或於濃密及蔓藤糾結的叢林間。基隆市山邊、台北植物園、內湖、松山、南港的山邊、新竹青草湖、清大皆有觀察紀錄。性好動,飛行敏捷,喜歡在陰濕的枝葉間活動,尋找昆蟲及蜘蛛為食,並飛捕空中的昆蟲,或於樹洞中啄出昆蟲。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有時會混在其他混群小型鳥的外圍。在求偶期間,雄鳥會捕隻昆蟲,放置在牠認為適合築巢的樹杈上並鳴唱,吸引雌鳥至樹杈處吃蟲。雌鳥如果對這個巢位滿意會開始築巢,否則雄鳥則繼續重複這個行為,以找到適當的巢位。繁殖期間會以鳴叫及飛撲的方式,驅逐松鼠、大卷尾、伯勞、樹鵲等天敵。
(摘自《自然系圖鑑》)
#黑枕王鶲
#Black-naped Monarch
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植物園平面圖 :: 台灣觀光指南 的推薦與評價
2021年2月21日—Jobs·2020金門植物園園區平面圖、旅遊資訊站用插畫·完全客製再現環境場域建築·現場教具、指示Token·多表情人物指示用物件.,台北植物園 ... ... <看更多>
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台北植物園專題演講- 蛇類的生態習性與防制(part2)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城市綠地為蛇類潛在活動與都會人口活動交疊區域, 植物園 也傳出蛇類出沒 ... 通識課程動物與人生,並著有蛇類大驚奇、台灣兩棲動物爬行 圖鑑 蛇類部分。 ... <看更多>
台北植物園圖鑑 在 台北植物園Taipei Botanical Garde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植物園 Taipei Botanical Garden, 台北市。 43988 個讚· 1452 人正在談論這個· 1463 個打卡次。台北植物園隸屬林業試驗所,是台灣第一座植物園。1896年日本人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