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我最近少發文
❤大家記得我前年出現心臟問題,後來靠每天走一萬步漸漸好了的事情嗎!
快一年沒好好走路,這幾天心臟問題似乎又出現了,胸悶喘不過氣,頭暈、腹脹甚至出現嚴重黃疸,不得不趕緊來找宏仁醫院心臟科朱副院長。
🚅搭火車的人很多,望著窗外劃過的風景,快速倒退的人、樹以及建築,深深體會這輩子我們會遇到很多事情,很多東西,很多人。
有些東西你擁有了一天,不是你的,第二天它照樣消失。
有些東西哪怕你只擁有一瞬,只要是屬於你的,就算時光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你身邊。
而我們能珍惜的,就是當下的人、事、物以及時間🏩
#身體健康最重要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70的網紅阿諾ShAnN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阿諾+阿霈 婦產科醫師:林正宗 來賓:江江 00:01:22 Q.為甚麼會孕吐!? 00:02:28 Q.黃體素過敏導致孕吐!? 00:04:54 Q.日本媽媽不大會孕吐!? 00:06:17 Q.孕吐嚴重到要打點滴!? 00:09:00 Q.孕吐時絕對不要喝..可以喝...!! 00:...
喘不過氣頭暈 在 蝦嫂 Stephani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得不Share👏🏽👏🏽👏🏽
#空腹 #唔好鬧我 #我仍然要節呀
就像蕭昱說的,空腹跑步其實對我們來說很自然。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從 30 分鐘開始,慢慢地能增加到 40 分鐘、一個小時。身體前一晚儲存的肝醣一般都夠用,如果還是有點喘不過氣、頭暈目眩,可以考慮走個 30 秒,狀況會改善很多。
跑強度的時候還是會吃早餐的。不過我個人吃完早餐、如果跑步強度太高就會想跑廁所 (有人叫它 tempo tummy). 很有趣的是,一旦降速就沒問題。我自己的解決方式是提早一個小時起床、刷完牙秒速吃早餐、然後蹲完廁所再出門。
另外他沒提到的一點是,因為起跑沒吃早餐,所以跑完的那一餐格外重要。碳水是一定要有的,然後就是蛋白質跟優質脂肪。一般我們跑完 Long Run 都會約吃早午餐店的歐姆蛋(一般有三顆蛋加火腿或蔬菜),我一份就可以吃飽,蕭昱還要多點一份花生醬貝果...因為他往往兩個小時後還要接著騎車。(我可能在睡午覺了)
體重對於騎車來說就是高功率輸出的優勢,所以他不能太輕。蕭昱 171 公分足足有 66 公斤,我 63 公斤、苟良接近 70,我們都不是太在乎體重的跑者,每次回台灣跟其他跑友站在一起,即便我都顯得巨大。
一者是營養足夠才能確保訓練質量,二者是我們都覺得自己還不到必須靠刻苦減肥才能進步的那個程度。
特別說這個是因為空腹跑步絕對能夠幫助減肥,但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訓練身體使用脂肪當作能量來源,這樣你比賽的時候就等於有兩顆引擎,你身體也比較不會因為缺了醣源就跑不下去。
—
也有人問:那空腹跑步不會燃燒肌肉嗎?
蛋白質是身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非必要是不會主動去動肌肉的腦筋的。所以空腹跑步掉肌肉是誇飾了,頂多只是不會長肌肉而已。如果有搭配適當強度訓練,跑步增加下肢的肌肉量甚至都有可能。(效率不是最高就是了)
不過還是建議每天蛋白質補充要充足,有運動習慣的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可以達 1.4-2.0g/kg. 例如 60 公斤的人,每天就可以吃 84-120 克的蛋白質。
—
最後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訓練不該是很痛苦的事。
畢竟長跑一愛上就是五年十年,如果覺得犧牲,那就是太苦太逼迫自己;如果覺得節食餓肚子,那終究很難說服自己長久保持。
我們多半不是成績好到可以把跑步當飯吃的選手,在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之下,還能進步就是最好的結果。
身體健康、還是成績進步?
找到自己的平衡,你就可以全都要!
—
(附圖是我沒有準備便當時的午餐。我習慣午餐碳水少一點,才不會因為 sugar high 影響工作效率 😅)
補充蕭昱的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827205840634643/posts/2276261009062445
喘不過氣頭暈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像蕭昱說的,空腹跑步其實對我們來說很自然。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從 30 分鐘開始,慢慢地能增加到 40 分鐘、一個小時。身體前一晚儲存的肝醣一般都夠用,如果還是有點喘不過氣、頭暈目眩,可以考慮走個 30 秒,狀況會改善很多。
跑強度的時候還是會吃早餐的。不過我個人吃完早餐、如果跑步強度太高就會想跑廁所 (有人叫它 tempo tummy). 很有趣的是,一旦降速就沒問題。我自己的解決方式是提早一個小時起床、刷完牙秒速吃早餐、然後蹲完廁所再出門。
另外他沒提到的一點是,因為起跑沒吃早餐,所以跑完的那一餐格外重要。碳水是一定要有的,然後就是蛋白質跟優質脂肪。一般我們跑完 Long Run 都會約吃早午餐店的歐姆蛋(一般有三顆蛋加火腿或蔬菜),我一份就可以吃飽,蕭昱還要多點一份花生醬貝果...因為他往往兩個小時後還要接著騎車。(我可能在睡午覺了)
體重對於騎車來說就是高功率輸出的優勢,所以他不能太輕。蕭昱 171 公分足足有 66 公斤,我 63 公斤、苟良接近 70,我們都不是太在乎體重的跑者,每次回台灣跟其他跑友站在一起,即便我都顯得巨大。
一者是營養足夠才能確保訓練質量,二者是我們都覺得自己還不到必須靠刻苦減肥才能進步的那個程度。
特別說這個是因為空腹跑步絕對能夠幫助減肥,但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訓練身體使用脂肪當作能量來源,這樣你比賽的時候就等於有兩顆引擎,你身體也比較不會因為缺了醣源就跑不下去。
—
也有人問:那空腹跑步不會燃燒肌肉嗎?
蛋白質是身體最重要的能量來源,非必要是不會主動去動肌肉的腦筋的。所以空腹跑步掉肌肉是誇飾了,頂多只是不會長肌肉而已。如果有搭配適當強度訓練,跑步增加下肢的肌肉量甚至都有可能。(效率不是最高就是了)
不過還是建議每天蛋白質補充要充足,有運動習慣的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可以達 1.4-2.0g/kg. 例如 60 公斤的人,每天就可以吃 84-120 克的蛋白質。
—
最後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訓練不該是很痛苦的事。
畢竟長跑一愛上就是五年十年,如果覺得犧牲,那就是太苦太逼迫自己;如果覺得節食餓肚子,那終究很難說服自己長久保持。
我們多半不是成績好到可以把跑步當飯吃的選手,在保持身體健康的前提之下,還能進步就是最好的結果。
身體健康、還是成績進步?
找到自己的平衡,你就可以全都要!
—
(附圖是我沒有準備便當時的午餐。我習慣午餐碳水少一點,才不會因為 sugar high 影響工作效率 😅)
補充蕭昱的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827205840634643/posts/2276261009062445
喘不過氣頭暈 在 阿諾ShAnN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阿諾+阿霈
婦產科醫師:林正宗
來賓:江江
00:01:22 Q.為甚麼會孕吐!?
00:02:28 Q.黃體素過敏導致孕吐!?
00:04:54 Q.日本媽媽不大會孕吐!?
00:06:17 Q.孕吐嚴重到要打點滴!?
00:09:00 Q.孕吐時絕對不要喝..可以喝...!!
00:10:07 Q.懷孕期間頭暈是荷爾蒙影響嗎?
00:11:17 Q.吐太嚴重有可能會有尿酮症!!!
00:11:28 Q.如何判斷症狀是否需要就醫處理!?
00:11:44 Q.吃了又吐對寶寶營養有影響嗎!?
00:13:05 Q.之前冒冷汗眼前發白又吐又拉為什麼!?
00:14:31 Q.孕初期容易喘不過氣!?!?
壹壹產後護理之家給我們舒適的錄影場地。
壹壹產後護理之家 https://pse.is/GKRJ4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開啟小鈴鐺只要一有新動態馬上會收到通知唷!
https://www.youtube.com/user/qqshanny
阿諾FB: https://www.facebook.com/no1118
阿諾IG: https://www.instagram.com/qqshanny/
阿霈FB: https://www.facebook.com/apayapay/
阿霈IG: https://www.instagram.com/jujuandmeand/
PS.影片無授權於任何上傳喔

喘不過氣頭暈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很多女士經常面青唇白,冬天手腳冰凍,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貧血引起。營養師指出,較為常見的是缺鐵性貧血。要知道自己是否貧血,除了驗血之外,也可以留意有沒有一些症狀,包括面青、手腳冰冷,或經常頭暈、腳軟無力、難精神集中和容易喘氣,甚至出現頭髮脫落,經常傷風感冒,以及手指甲凹陷。
確定有輕微貧血,許多人會從飲食上補充。營養師建議每人每日攝取12-25毫克鐵質。一般人以為吃含鐵質的牛肉可補血,其實論鐵質,以蜆肉含量最多,每100克(一幅紙牌大小)約有28毫克。第二位是豬膶,每100克有18毫克鐵質,可以用來煲水喝,營養師建議盡可能吃豬膶,才可以吸收最多鐵質。墨魚的鐵質排第三位,每100克含有11毫克鐵質,相比起魷魚,墨魚的膽固醇不是那麼高,亦含其他較為豐富的營養素,有補腦和護眼功效。第四位是蠔,每100克有9毫克鐵質。
營養師說,這些食物全都是動物性鐵質,亦稱為血紅素鐵質,人體的吸收率較高,
介乎15-30%的鐵質,每星期補充2次便可以,因為鐵質可在體內貯存3天。不過在吃過高鐵質食物時,不要喝咖啡和茶,因為咖啡因和單寧酸會影響鐵質的吸收。由於在消化道內,鈣質和鐵質是共用一個吸收位置,兩者不能並存,所以不可與高鈣食物一併吃。
採訪:張淑萍
攝影:王瑋彤、關水浩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喘不過氣頭暈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抗老逆齡 #腦科學 🧠🧠 歲月是把殺豬刀,為了對抗老化我們無所不用其極,花錢買保養品、吃膠原蛋白,但你知道抗老逆齡最重要的因子是「#端粒」嗎?你知道預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讓腦細胞不停再生?今天宜婷和雅惠用腦科學帶你解密端粒,讓你了解生活上CP值最高的抗老養腦小撇步!你一定要知道的凍齡腦科學!🔜🔜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細胞老化速率取決於端粒!
🔸如何定義老呢?
🔸端粒過短的危險性!
🔸壓力如何決定你端粒的長度?
🔸如何增加端粒長度來逆齡!
#影片大綱
🔸什麼是老呢? 00:21
▫外表看起來很老:皮膚老化、頭髮花白。
▫感覺自己年紀大:穿著老派。
▫自覺身體狀況不佳:疼痛纏身。
🔸為什麼端粒很重要 02:41 端粒位於人體細胞內染色體末端,端粒就像保護套,保護染色體的完整性,人體細胞會不 停再生及死亡,維持細胞功能正常運作。隨著身體細胞分裂次數增多,染色體上的端粒會越來越短,端粒短到不能再短,就會失去保護染色體的作用,細胞將停止生長,進入老化或凋亡。
🔸端粒過短、細胞老化:失智、骨質疏鬆、糖尿病、癌症、中風比率提高。
🔸壓力與端粒長短有關係03:50
▫視壓力為威脅反應—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大腦產生壓力賀爾蒙、喘不過氣、腦霧→長期下身體無法正常放鬆,身體無法負荷,容易產生發炎、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視壓力為挑戰反應—血流到身體需要位置如腦部及心臟,身體產生正能量面對壓力→壓力解除後身體會放鬆獲得休息。
🔸如何增加端粒長度防止老化 05:36
▫睡眠:起床是否有清新感?
▫飲食:O:多吃食物原型、Omega-3食物、抗氧化食物如橄欖油、深綠色蔬菜、堅果類、酪梨等。X:加工食品、含糖食物。
▫運動:肌力訓練、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瑜珈。
TalkShow :賴宜婷。汪雅惠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導演:汪俐彣。楊筱薇
後製剪輯:汪俐彣。謝劭玟。賴通䇇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追蹤「神經很有事團隊」
🔹鄭淳予醫師:https://goo.gl/NSdFdL
🔹汪雅惠護理長:https://goo.gl/TkbTXg
🔹謝劭玟物理治療師:https://goo.gl/mzmcoe
🔹賴宜婷護理師:https://goo.gl/RM7gg9
🔹楊筱薇護理師:https://goo.gl/25KxZ9
🔹汪俐彣事務長:https://goo.gl/d22Aat
🔹賴通䇇視覺工程師:https://goo.gl/rXxuYe
#逆齡 #長生不老 #抗皺紋 #抗衰老 #抗腦霧 #不老神話 #長命百歲 #凍齡 #Telomere #長壽 #笹本恆子 #劉德華 #抗壓力 #端粒 #腦科學 #睡眠 #運動 #飲食 #神經很有事 #脫口秀 #疼痛 #失智 #神經很有事 #健忘失神 #鄭淳予醫師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