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感謝老師們的付出與辛勞
#讓教師們真正快樂的是國家的支持與守護
教師節,祝所有老師教師節快樂!
從小到大,我遇到很多好老師。從政後,也遇到好幾位不藏私指點我的老師們。對所有的老師們,我深深感激!
但老師們的辛勞與付出,需要國家來做妳/你更強大的後盾,這也是我進入立院後全力以赴的議題!
在教文委員會,有機會深入瞭解從大學、高中、國中小到幼兒園的各層級教師,現在在第一線的教學及勞動情況。
我必須說,愈深入瞭解,愈感覺沉重。舉幾個數據給大家知道:
🏫 大學:
📈 大學兼任教師比例,占全體大學教師48%
📈 大學兼任教師鐘點費, #28年來依職級不等,由575至795元,調薪為695至955元,調漲金額在120至160元間, #漲幅僅約20%
📈 私立大學更是28年未強制調整,現在仍有64所學校從未調薪過(鐘點費為每小時575元至795元)。
🏫 高中:
📈 高中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從9.7%提高到13.1%
📈 教育部去年承諾會逐年補足國立高中職教師1,400名的法定員額,今年卻要求各校提出計畫並核定後才會給予員額。
🏫 國中小:
📈 國中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從9.04%提高到14.09%
📈 國小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從11.55%提高到14.76%
📈 各縣市聘期不一,許多代理教師無法獲得完整聘期,僅能領到10或11個月的薪資。
🏫 幼教:
📈 幼兒園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19.26%提高到27.09%
📈 以教保員取代教師,薪水平均少將近6000元,但是工作內容幾乎跟教師相同。
📈 2020年主計處統計幼教業平均薪資才2.7萬元。
面臨少子化現象的台灣,明明學生愈來愈少,教師終於能夠有機會提供更好的教學品質給學生。
但這些年,台灣各層級學校普遍卻是趁著少子化的理由,不斷控留教師員額,遇缺不補。從大學、高中、國中小一路到幼兒園,以兼任教師、專案教師、代理教師等職缺替代。
讓這些 #非正式老師 們,明明和正式老師做一樣的事,但薪水和勞動條件就是差一大截。
#正式教師也要面對困境
#超鐘點授課
#新課綱加上遠距卻沒有資源支持
依據《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每週教學節數標準》規定,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教學節數為14到16節。
但在高中教師員額未補足的情況下,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調查發現九成四的教師超鐘點授課。高中教師每週負擔的授課節數,包括課後輔導與彈性學習,為23到30節課不等,遠遠超過每週教學節數標準的1.5到2倍。
此外,各校依108課綱規定,必須開設1.2至1.5倍的選修課程。全教總統計有八成的教師皆認為在新課綱上路後備課量大增。五花八門的新課程產生,使得教師相較於過去,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設計各式各樣的新課程。
然而隨著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不斷增加,在今年急須實施 #遠距教學 時,卻發現並未給予教師足夠的資源與支持,教師的工作量不減反增。
在授課節數與備課時間大幅增加的情形下,還要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已造成 #行政大逃亡 的情形發生,正式老師難以接任行政事務。
#老師值得更好的勞動環境
#孩子需要更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是台灣的未來,老師是孩子們成長階段很重要的陪伴。國家要做老師們的後盾,要讓老師們能夠有支持有保障的教學!
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很多,在教師節這一天,我邀請所有教師們跟我一起,為更好的教學環境努力,提出你們在一線看到需要改變的地方,我來努力!
------
瞭解我過去關心教師權益的文章,請看👉
聖約翰科大違反欠薪、強迫減薪、傷害師生權益,教育部應依法嚴懲!
https://bit.ly/3kKb84E
大學兼任教師的困境:未納入勞基法也不適用教師法
https://bit.ly/3icABCd
少子化下的高等教育轉型:必須保障學生受教權和教師勞動權益
https://bit.ly/3oi0Ivh
制度化遏止私校欠薪,成功促成教育部訂定SOP、保障教師勞權
https://bit.ly/2WnByju
聖約翰科大發還積欠教師薪資,肯定潘部長維護教師勞權
https://bit.ly/39GZiSz
高教產學合作也要嚴格監督,保障師生参與及教師勞動權益
https://bit.ly/3uhsVDu
教育部預算提案通過34案,守護各類教師權益
https://bit.ly/3DFIJUO
別把代理教師當作免洗筷,根除濫用留職停薪的陋習
https://bit.ly/3CTfYmk
要求教育部全面檢討代理教師相關法規及預算,保障代理教師勞動權益
https://bit.ly/2XSiZEv
保障正職及代理教師勞動權益,勿因虎年效應減班及控留教師員額
https://bit.ly/3CVhZ1g
感謝教育部潘部長支持,國立高中教師員額盡力於兩三年內全數補足
https://bit.ly/3ufq6To
持續追蹤代理教師權益保障規劃及改善期程
https://bit.ly/2WSIDst
幼兒園真公共化才是解方
https://bit.ly/3AOeTf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吳宜蓁 內容簡介: 是誰要你委屈? 是誰讓你自卑? 你的人生不該活在別人的期待裏, 要相信,你值得被好好對待 停止說「都是我不好」 此刻,告訴自己 所有的自卑都是多餘 「為什麼我總是在忍耐?」 從小我們被教導著「...
國小兼任輔導教師 在 劉育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活動已結束,謝謝大家)
【贈書活動】
子良出書了,和他的先生!
當 遠流粉絲團 行銷企劃告知我這則書訊,並且邀請我撰寫推薦文時,那股內心的喜悅真難言喻。一方面,是感動--從事平權運動何等辛苦,可總是有很多很多人持續走在這條路上,吾道不孤的感覺,真好;另一方面,是狂樂--嘿嘿,這本《兩個爸爸》,不就恰好跟我之前出版的《我有兩個媽媽》遙相呼應嗎?(甜笑)
恭喜,同時感謝 陳子良、陳海思鐸和愷樂,用他們一家三口的故事,為這個世界平添更多美麗色彩。
❤️🧡💛贈書活動💚💙💜
1. 寫下一段鼓勵打氣的話,給兩個爸爸&愷樂
2. 標籤兩位朋友
3. 公開分享此貼文
4. 截止時間:6/1(二)22:00
我會抽出三位朋友,由出版社寄贈《兩個爸爸》給您們。
*《兩個爸爸》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reurl.cc/OXdG5v
誠 品 https://reurl.cc/DvaaYm
金石堂 https://reurl.cc/8yQ0Dg
momo https://reurl.cc/E2kkWv
🏳🌈🏳🌈🏳🌈小豪老師推薦文🏳🌈🏳🌈🏳🌈
#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成長
從獨自一人的住居,到兩人天地,再到三口之家;歷經「非法婚禮」、紐約市「居家伴侶」、紐澤西州「市民結合」,到最後於紐約州合法完成「同志婚姻」;從自我認同、雙人磨合,到悅納孩子的性向認同……每一步走來,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所遭受的苦難折磨,從文字上讀來,若沒有類似經驗,可能僅止於讚佩其勇氣如此強大,但實際上的驚心動魄,真讓人不禁直冒問號:為何只因性傾向不同於主流,成家之路便如此漫漫無盡?
終究是個尚未真正性別平權的世界。
只能繼續奮鬥,懷著一股浪漫卻搆得著邊際的想像,去改變這個世界。感謝陳子良和陳海思鐸持續走在平權路上,以這本《兩個爸爸》承先啟後,加入寧靜革命般的出版戰隊,帶著我們看見同志家庭最真實的悲歡與成長。
🏳🌈🏳🌈🏳🌈感動推薦🏳🌈🏳🌈🏳🌈
尤美女(人權律師、前立法委員)
王大維(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助理教授兼社區諮商中心主任)
呂欣潔(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執行長)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祁家威(同志平權運動者)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同志文學史》作者)
徐志雲(精神科醫師、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理事長)
張歆祐(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助理教授兼任健康家庭研究中心主任)
畢恆達(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許佑生(作家)
郭媽媽(同志父母愛心協會召集人)
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趙淑珠(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婚姻與家族治療碩士班教授)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高雄市性別公民行動協會理事長)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羅毓嘉(詩人)
國小兼任輔導教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為愛而習:《鬼滅之刃練功坊—水之呼吸》親子篇』
時間:110年5月8日(六)13 : 30~17 : 00
地點:瓴心工坊
費用:每人900元,二人合報1500元。
對象: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及家長。(鼓勵親子一起學習)
課程簡介:
一、「水之呼吸」就是一套專注的策略與方法,而「專注,可以長出不容小覷的力量!」也是在《鬼滅之刃》裡最吸引人的核心概念之一。但您可知道,所有的「呼吸法」的本質就是一種正念的實踐與展現?而實證研究證實正念的修習可以提昇專注力、EQ與學習效能和工作效率,提昇內心平靜與幸福感,讓我們陪著您與孩子,一起來練功!
二、在《鬼滅之刃》裡,無論是獵鬼者或是十二鬼月,每個人大多都經歷了深刻的愛、遺憾、失落…等歷程,以及令人心疼的家庭故事。這些故事並不特別,每個愛的能量帶出正向有力的行為,每一個負面行為或情緒的背後都反應著內心的匱乏,無論是愛與匱乏、手足競爭議題,也都常在我們家庭中上演。練功坊中,我們也將陪伴家長,如何透過這些角色,洞察、反思我們自己的家庭故事。
報名網址:
http://bur.tw/QByA
---------
帶領者介紹:
卓翠玲老師
身體力行學習與感受正念帶來的改變,進而研究與推廣正念。
專研結合正念與藝術活動紓解壓力、提昇情緒管理能力。
因不懂孩子們最愛的炭治郎和禰豆子是誰,而開始追劇。深深覺得鬼滅之刃是很好的心理教育故事。
希望融和故事與正念,帶來療心與提升心理能力的本事。
經歷:(實務工作二十多年)
諮商心理師/少輔會志工主任督導/大學兼任講師
英國牛津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師資培訓四階+團督
英國「當下的禮物」兒童大腦開發與幸福課程認證導師
陳鴻彬(小彬老師)
擅長以家庭系統取向及多元文化觀點切入心理諮商、親職教育工作。
為陪伴孩子一起研究而著迷於《鬼滅之刃》裡的人物角色,以及每個角色背後那些關於愛與失落的故事。
經歷:(實務工作二十年)
資深輔導教師/少年輔導委員會督導/張老師中心督導/諮商心理師/
婚禮記錄攝影師/棒球教練/親子天下、遠見(健康遠見)、女人迷專欄作家。著有《鋼索上的家庭》(寶瓶文化出版)。
國小兼任輔導教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吳宜蓁
內容簡介:
是誰要你委屈?
是誰讓你自卑?
你的人生不該活在別人的期待裏,
要相信,你值得被好好對待
停止說「都是我不好」
此刻,告訴自己
所有的自卑都是多餘
「為什麼我總是在忍耐?」
從小我們被教導著「以和為貴」,
在不斷壓抑的狀況下,忽略了內心真實的聲音,
別把忍耐當成生存法則,勇敢表達你的需求吧。
「為何我這麼糟,無法滿足他人期待?」
父母、師長、情人的期待,從來不是你的人生,
滿足別人只能獲得「暫時性」的快樂,
請分清楚,哪一個是你對自己的期望。
「我老是比別人差,怎麼辦?」
兄弟姊妹、另一半的前男/女友、同學、同事……
我們的人生總是不斷被比較,也被自己拿來比較,
停止比較吧,不論你是什麼樣子,都值得被愛。
「要是我做錯了決定怎麼辦?」
總是怕做出錯誤的選擇,
反而寧願為他人而活嗎?
不如相信自己一次,就算錯了也是「自己的路」!
作者簡介:吳宜蓁
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現為淡江大學兼任心理師,「失戀花園」專欄作家;曾經擔任台北市立福星國小、羅東高商專任輔導教師;也曾在建國中學、和平高中國中部、喬治高商、格瑞思心理諮商所、西門國小、裕民國小……等擔任輔導員;大學畢業曾於康復之友聯盟擔任研究員,與社工一同服務社區的精神障礙者。
在對人生感覺迷惘時得到協助,決定要成為助人者;為了更理解「人」,踏入了心理系。從社工領域,到學校從事輔導工作,再踏回社區的心理師,都是想實踐想成為助人者的初衷-陪伴那些同為人生感到迷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