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好鍋物
#參鐵燒肉吧
#鐵殼立體字背光LED
#千納論立體發光字
#壓克力精緻字
#鈦金銅字
#鐵板雷射切割字
#大圖輸出貼圖
#T霸招牌挖洞填水泥採地基
#壓克力圓形招牌製作
#您的招牌、昭告天下了嗎///
#歡迎來電預約現場丈量
#比價的工作我不做多少錢做什麼樣的材質
便宜要有便宜的水準、貴要有貴的價值。
需要請私訊我 或者 昭告天下廣告企業社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格價專家 : selfridges ( 係時候喺網上買聖誕禮物啦, 唔平唔介紹畀你哋啦) https://tinyurl.com/y28j92b5 #天水圍 #買乜餸 #天瑞市場#靚海鮮 #香港街市 #8424 #8424西瓜 #本地消費 #買餸煮飯 #氣炸鍋 #氣炸鍋食品 #寶琳市場fac...
圓形廣告招牌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段影片剪輯了我在國家圖書館覓得的七段「大同水上樂園」新聞影片,包括:
1972.8.4 大同水上樂園開幕
1972.8.13 水上救生表演
1972.10.8 大同水上樂園僑胞園遊會
1972.10.25 大同水上樂園的兒童世界遊樂場開幕
1972.12.30 水上腳踏車比賽
1973.12.29 觀光局及大同育樂公司招待孤兒遊水上樂園
1980.7.13 大同水上樂園雙圈螺旋飛車啟用
影片開頭為網友陳致學提供的1972年8月3日《自立晚報》頭版刊登之大同水上樂園開幕廣告。
1972年8月4日開幕的「大同水上樂園」,由大同育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釗炳所創辦,為台灣第一座主題樂園,號稱「第一樂園」,位於當時的台北縣板橋市江翠地區(舊地名為港仔嘴),西起雙十路、文聖街,東迄懷德街,南到萬板大橋引道,北達大同街,面積廣達3.1公頃,是全台灣第一個24小時開放溫水游泳池的遊樂場所。
入口處的「大同水上樂園」牌匾由前立法院長倪文亞題字。開幕時,園區內有桃花池、滑水板、人工溪流、兒童池和餐飲部。除了主園區(前樂園)外,還設有「第二樂園」(後樂園)。
1972年10月25日,園區內的「兒童世界遊樂場」啓用,裡頭建置了歡樂神龍、潛水艇、太空列車、月球飛盤等遊樂設施。
根據1973年2月1日《經濟日報》第7版之報導,當時大同水上樂園的營業時間為上午八時到晚間八時,票價為:全票十六元、半票十二元、兒童票八元。不過,想入園遊玩除了需購買門票,第一樂園內的每項設施還要另外收費(需購代幣),據悉當年營運的第一個月就已經把成本賺回來了!至於第二樂園的設施則是免費使用的,因此偶爾會有兒童闖越第二樂園後面的欄桿缺口,甚至直接從正門的旋轉門進入,前往第二樂園遊玩。
大同水上樂園的遊樂設施種類眾多,除了一般遊樂園常見的設施(例如旋轉木馬、咖啡杯、雲霄飛車、摩天輪)外,還有許多與玩水有關的設施(例如人造海浪、高空滑水道、漂飄河),而這正是所謂「水上樂園」的最大賣點。茲將園內設施詳列如下:
餐廳(餐飲部):為三層樓的建築,一樓的樓頂建有觀景平台,三樓的樓頂矗立一個大型的三腳鐵塔,上有「大同水上樂園」文字招牌。裡頭販售的食物包括裹粉的熱狗。
高空單軌電車(小火車)
太空飛鼠:單人座軌道遊樂設施。
歡樂神龍(歡樂飛龍):列車軌道遊樂設施。行經路線為爬升到頂後「繞半圈 就是第一個俯衝 起來後 再繞半圈 就是第二個俯衝 起來後 再繞半圈 接連兩個小波浪俯衝後 繞半圈進站」。
雲霄飛車:此為全台第一個具有360度旋轉雲霄飛車的樂園,乘客乘坐經過兩次360度轉圈時,會被噴泉的水噴到。
(原子)潛水艇/水晶宮/海底奇觀:是在水中順著軌道走的藍色潛水艇造型列車,並非真的潛入水裡,車身有玻璃窗供乘客觀看不甚清楚的水中景觀。
萬人游泳池/人造海浪/大潮波游泳池:這是園區內最大的游泳池,泳池單側高台上設有噴泉,噴出的水沿著斜坡急洩而下成為瀑布,底下以機械造浪,側邊有一圓形噴水台。
高空滑水道
漂漂河/人造溪流:套上游泳圈後順流而下。
飛天椅:用鍊條懸掛,進行離心旋轉的椅子,類似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輻射鞦韆」。
水上飛舟/衝衝飛船:坐小艇爬升至高處沿水道衝下去,類似六福村的「火山歷險」。
太空飛象
旋轉木馬
太空列車/月球飛盤/旋轉椅:座位沿著圓圈排列,軸心偏斜旋轉,中心為一個繪有世界地圖的地球模型。
咖啡杯
龍舟:類似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龍舟」。
海盜船:當年號稱是耗資千萬的全國第一座海盜船
(百尺)觀覽車/摩天輪:讓遊客在江子翠居高臨下,俯視大台北全景。
碰碰車:四輪機動車
三輪機動車
水上自行車
千里駒
聊齋屋(鬼屋)
蠟像館
陳列室
跳跳床
山地文化村:原住民歌舞表演
可惜的是,大同水上樂園終因不堪競爭、設施老舊與管理問題,加上幅員受制、土地開發利益更大,以及政府興建萬板大橋的需求,故於1992年10月12日結束營業,不過園內的游泳池在園區歇業關閉後仍有短暫營業。
2003年,大同水上樂園土地完全為板橋市公所徵收,前樂園部份成為萬板大橋板橋端引道,後樂園(第二樂園)則闢建成「音樂公園」,公園裡的音樂台就在昔日樂園滑水道的位置,而昔日樂園大門售票口的位置則是在目前萬板大橋與雙十路交會處。
同場加映:1980年拍攝的大同水上樂園
https://www.facebook.com/ZhangZheSheng/videos/339462267492660/
圓形廣告招牌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07年夏天發生的一場車禍意外,讓我在醫院裡躺了超過三個禮拜
2007年夏天發生的一場車禍意外,讓我在醫院裡躺了超過三個禮拜,照了X光確定鎖骨有斷裂,好消息是可自行復原,吃了不少止痛藥鎮定劑,熬過那段日子,車禍當天我的胸口有大面積的瘀血,實際上過了半年以後才完全癒合,有輕微的腦震盪,我以為是暫時失憶,但2007年以前的事都不太記得了,我有試著去參加同學會,有些臉孔還記得,但那時候的我們是怎樣的關係和友誼,發生過什麼事,完全沒印象。
我現在擁有的記憶大多是 2007-2019期間發生的事,有些人覺得為什麼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還年輕,那是因為現在的我,是從2007開始算起,我總覺得自己是大學畢業沒多久,介於27-30歲左右,跟別人說我是一九七三年出生,他們臉上會浮現不敢置信的表情。
上個星期,我收到悅知文化的一封來信,邀請我推薦一本新書《我們都無法成為大人》這本書的作者跟我同一年出生,是在電視節目外包的製作單位工作,對於娛樂圈和電視製作的專業知識和八卦知之甚詳,這部作品是他的回憶錄,真的很好哭的一本青春小說,預計九月下旬出版,我只花了半小時把它讀完,現在我願意花更多的時間重讀它,因為它勾起了我塵封已久的成長回憶。
小說提及男主角跟女友談戀愛的許多細節,還有早期在電視製作沒日沒夜的奔忙,合理懷疑根本就是作者的自傳嘛,那些場景描寫的太真實了,令人揪心的對話,還有熟悉的九零年代流行歌曲,我一邊看小說,一邊用Youtube找那些他提到的音樂放出來聽,同年級的人寫出來的故事,莫名的和自己的生命軌跡連在一起,有些碎片般的畫面浮現在腦海,我暫時不去想發生過什麼事。
昨晚,看了李小龍的紀錄片,他在一九七一年受香港製片人鄒文懷的邀請拍攝《唐山大兄》海外正式映演是一九七三年,《龍爭虎鬥》也在這一年殺青並在香港上映,李小龍旋風也差不多是從這時候開始,這部紀錄片原本是在美國電視頻道播放,除了介紹李小龍的生平事蹟,主要是介紹他在全世界各個領域的影響力,這個實在太神奇了,李小龍死後至今四十六年,他的影響力依然在世界散播,而他的女兒李香凝現在是李小龍基金會的負責人,影片也有她的訪談和跟拍,她跟父親生前的友人接觸,希望為李小龍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我看完深受啟發,回到房間跟妻子聊起這部紀錄片,有許多感觸和想法,很奇妙的這時候一首西洋流行歌曲的副歌旋律不停地在我腦海中循環播放,我好想知道這首曲子是誰的歌,可是我並不會唱這首歌,只有一些歌詞裡的單詞還有印象,哼不成調也沒有歌詞要從何找起,本來想放棄,但旋律一直糾纏著我,好像是要提醒我想起什麼,後來我從床上爬起來,又回到電腦前,我想它一定是曾經火紅的歌曲,於是就在Youtube搜尋1980年代熱門金曲,一首一首播放來聽,就在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被我找到了,那是1986年排行榜上的冠軍單曲,德國音樂團體 Modern talking 摩登語錄 Brother Louie,當我找到它的時候欣喜若狂。
我重覆聽了二十幾遍吧,回想起許多國中的事,包括交筆友,和遠方的友人通信往來,蒐集電視廣告的發燒金曲歌名,坐公車從新店出發到公館找唱片行老闆幫忙混音錄製我喜歡的歌單,有的是中文歌,有的是英文歌,我會寫下十二首至二十首不等的曲目,錄在同一捲卡帶(Mixtape)那時候是學生很窮,沒辦法買那麼多張正版音樂,就只好聽同學的建議去唱片行委託代錄,也會使用雙卡匣錄音機自己買空白錄音帶來混音,會送給自己喜歡的女生,情書裡寫不下的文字,或無法表達的心情,我們會透過音樂來了解彼此。
每次收到她寄來的混音帶心情特別好。
找到了Brother Louie這首歌,我終於可以睡了。
早上的夢,我進入中學時代的時空,場景一開始就是水源市場旁邊的唱片行,接著像VR遊戲那樣,我在一九八零年代的台北公館一帶逛街,吃東西,和同學嬉鬧,觀察路上的人都在做什麼,場景裡面沒有那麼高的樓房,只有新建不久的台電大樓是附近唯一的高樓大廈,大部分的樓房都是三層至四層樓,那時候的餐廳招牌,那時候的小吃店,還有那時候的電視播放出來的畫面,我記得夢裡有個男人一直盯著我看,他從餐廳走出來,似乎知道我正在做夢,他跟我說了一些話,但我不能在這裡寫出來,那是關於我的秘密。
潛意識裡的年少回憶似乎因為一首歌曲而解壓縮,我忽然想起了許多事,零碎的片斷好像自行重組一般,快速的拼湊和運轉,關於我讀弘道國中的回憶,差點加入幫派,還有新店老家的街道,那時候的同學不曉得現在做些什麼呢?
我記得有卡式錄音帶和匣式錄音帶(很多拿來做伴唱帶)我記得有一種格式叫做 MD碟片,我還看過正方形的CD片,後來一律使用飛利浦的統一規格,圓形的CD片,一開始的CD只能聽音樂,不能錄音,MD碟片可以錄音。匣式錄音帶很多計程車司機愛用,當時播放CD的機器昂貴,穩定度不高,也有計程車是放卡式錄音帶,回想起來就是一個已然消失的年代,現在放卡帶的計程車已經很少了,如果你坐到這種老派計程車,可以跟司機多聊一下,肯定會有收穫。
你也曾經使用卡帶混音錄製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嗎?
如果有,我想聽你的成長故事。
文 /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20190906 PM 01:38
Modern talking - Brother Louie 在留言第一則。
Photo by Dominik Schneider on Unsplash
圓形廣告招牌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格價專家 :
selfridges ( 係時候喺網上買聖誕禮物啦, 唔平唔介紹畀你哋啦)
https://tinyurl.com/y28j92b5
#天水圍 #買乜餸 #天瑞市場#靚海鮮 #香港街市
#8424 #8424西瓜 #本地消費 #買餸煮飯 #氣炸鍋 #氣炸鍋食品 #寶琳市場facebook #毋須找續 #與你同心守護健康 #防疫貼士 #香港街市 #羊肚菌 #養生美容 #平價龍蝦#泰王豬手 #天瑞市場facebook #如何選龍蝦 #睇咗當去咗
今集的街市遊樂團, 帶大家來到天水圍天瑞市場
這裏的海鮮非常出名, 出名平靚正
影片會教大家怎樣揀靚海鮮
還會講下有關買新鮮活雞的冷知識
介紹幾間有名氣食店, 所有我目前拍的影片都非廣告
如果我真的拍廣告, 不怕認, 有人給錢我拍廣告, 是一種榮幸
我一向以來去到外國旅行, 都會去到當地拍街市給大家看
而且我一向去街市, 不只説菜幾錢斤,食物有幾好食
其實行街市有好多學問, 影片裏面所有我買的食的全部都是自費
我要堅持自己給錢買店舖的東西, 如果他們請我吃又不收錢
我會立刻離開的, 我在天瑞市場,
實在遇到兩個網友認得我, 跟我打招呼
多了人認識我, 我越要提醒自己, 説話要問心無愧
不會騙你, 如果將來有幸被人請我拍廣告,
我第一時間通知大家, 好嗎?
説回天瑞市場, 這裏買平靚正的海鮮, 在元朗,天水圍是很有名
尤其這間叫做英發鮮魚, 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樣買靚海鮮啦
首先,買魚看新鮮度在於留意魚的眼,鰓,鱗,魚身
魚眼明亮無混濁, 眼瞳顏色飽和不擴散, 外圍沒有血絲
魚鰓呈鮮紅色, 魚鰓跟魚生結連緊密
魚身完整沒有損傷, 魚鱗完整具有光澤,
而且緊附在魚身,沒脫落現象
嗱! 你自己看啦, 彈跳力那麼高何奇生猛,
size又那麼大條, 但賣這個價錢喎
好多元朗村屋的人,專程揸車過來買海鮮呀,
因為附近有個停車場,方便泊車, 你估新界人傻的嗎,
新界那麼多地方買海鮮, 會專程揸車走入來?
挑選鮮活鮑魚, 看色澤, 鮑魚肉呈米黃色或淺棕色,表面有水光澤;
看外形, 鮑魚殼為橢圓形,鮑身完整沒有破損,頭部大小要均勻;
看肉質, 肉質肥厚,豐腴飽滿,柔軟有彈性,觸碰時的肉,會收縮蠕動。
你看, 沒人觸碰它, 都會在碟上收縮蠕動, 你就知幾新鮮啦, 動作誘人
買蝦要看蝦殼完整、有彈力、光澤的外殼為上品。
買蝦新鮮度在於頭,殼,身, 蝦頭呈現透明感, 沒有變黑跡象
蝦頭應該與蝦身連結緊密, 沒有脫落
蝦殼緊付著蝦肉, 沒有分離
買蟹新鮮度在於眼,腹部,口及重量
蟹眼應該突出有神, 蟹口是還吐出泡沫表示新鮮
蟹腹應微突出, 不可以挑選肚內縮的
蟹腳活動力夠強,肉質飽滿
選購龍蝦方面, 越生猛當然越好啦
表面看上去明亮,龍蝦有公乸之分,
一般而言龍蝦公的肉質較爽嫩,較龍蝦乸質素佳。
青斑的肉質爽而鮮甜,沙巴龍躉就是龍躉和老鼠斑結合的魚
肉質爽甜, 魚味豐富, 用來清蒸,炆煮,高湯燉都可以
選擇貝殼類海鮮, 一定要封口, 代表新鮮,
如果你看到有吐口水或口水絲,代表新鮮,
店主都盡量希望即日清,不要堆貨
海鮮越賣得快越好, 你看看啲阿姐幾落力做事,
我覺得她們好有狠勁, 這班鐵娘子,落場打仗都sure win呀
因為這檔魚檔, 整天人頭湧湧, 分秒必爭
太多人, 我要逼入個人群才拍到, 又怕阻住這班阿姐做生意
我要閃來閃去才拍到這些鏡頭, 你看得開心就給個like啦
第二要介紹的人氣店舖就是豬手王
我買了一盒回家, 你知不知道我搭車時忍得幾辛苦呀
一路流口水一路搭車回家, 如果不是要帶住口罩,
我一定在巴士上偷食, 我在家食完這些豬手
不是立刻掉了盒, 醬汁我用來撈麵食㗎
招牌推介有特大黑椒豬手、黑蒜豬腳仔、南乳豬手
其中一個鎮山之寶叫泰王豬手, 我立著就聞到好香肉汁味
能夠做到這種神仙都站不穩的香味
我只有在台灣和泰國賣豬手的店舖,就好多時聞到這香味啊
我在網上見到這店的老板叫julie,
她説因為在外國旅行時, 食到些好吃的豬手
回來改良, 適合香港人的口味, 當然啦,德國豬手咁脆
經過改良的豬手,軟滑多汁,老人家都食得嘛
難道你叫阿婆吃些脆卜卜的德國豬手咩 ,咬爛幾副假牙都未掂啦
她們在火炭自設工場,全部香港製造。
保證百份百本港製造,食客自然份外放心。
豬手風味獨特,吸引了不少捧場客。每天嚴格挑選新鮮豬手,
加上火侯控制得宜、用料優質,正版的街市遊樂團都有採訪過啦
周中師傅都報道過, 你看看啲顏色幾靚, 豬手豬腳含有豐富骨膠原
容易被人體吸收, 骨膠原不只for皮膚好㗎,你手踭腳踭的joint骹位呀
都可以補充膠質㗎, 防止骨質疏鬆呀, 所以是老少咸宜㗎
這間叫做365炸雞, 我在上年的夏天,
就上載了一條在大阪心齋橋的日式炸雞店
我不知老板是否都在日本去旅行的時候, 被他們啟發到這間店出來
賣點除了店裏面的炸物炸得好鬆脆有鹹香之外, 最大共通處,
就是這間店舖有多款不同口味的調味醬料任加, 這個是一個非常之大的賣點
調味醬料,有西、日、韓、台等口味都有,
真是覺得自己好似去了日本韓國掃街一樣。
你看回我大阪拍的那條影片, 其實有這麼多款醬汁任你點呢,
是一件好開心嘅事嚟,order一盒雞, 可以試那麼多口味喎,
而且那麼大盒的份量, 只賣15HKD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圓形廣告招牌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晨鳥久候,朝暉才稍至,已經急不及待啼唱。破曉後的紅磡工業區,已見零丁身影,其中一個,正步向一道半開的閘前。這是一個既高且瘦的背影,他熟練地鑽入閘口,任由銀閘半開。半開的店,頭頂着一塊老得泛黃的招牌,正中央用長春的黑棕色畫上「新祥益餅店」,左側打豎刻着「中秋月餅」;右側是「出爐麵飽」。果然是一家超過將近四十年的老店,穿過半閘,就腳踏於翠白交錯的馬賽克地磚上,彷彿陣陣舊日的香氣輕繞。倏地,有甚麼濃烈的氣味蓋過了它,鹹甜、酥香,啊,當然是麵包的馥郁。
追隨着香氣,越過了一扇門來到了後方的工場,做麵包者正是方才高瘦的男人,黝黑的皮膚上,綻放出爽朗的笑容,邊搓着手上的麵糰,邊打着招呼。他是「梁生」,小店的其中一位老闆,至於他的拍檔兼難兄難弟尚未現身,不是偷懶,而是二人幾十年來的作息默契。
熱爐的馥郁
這是一個平常的清晨,梁生埋首於工場內。他負責做麵包西餅,幾乎甚麼都懂。做麵包不算複雜,要用有筋麵粉,加入糖、豬油、雞蛋及奶,以前要用手搓,如今倒好,有機器幫助,於攪拌機內攪成糰便成,同一個麵糰,又能做成各式各樣的麵包。他從機器內挖出一大塊麵糰,走到長方桌子前,左手托起麵糰,右手於桌面撒上一把麵粉。開始做出各種麵包來,菠蘿包搓成圓形,發酵後鋪上菠蘿皮;雞尾包包入椰絲餡,再搓成橢圓形;椰卷搓成條狀,黏上椰絲,卷起;火腿蛋包及腸仔包各自包入肉餡,還有豬仔包、叉燒包、葱包,整齊地擺放於老舊的鐵盤上。舉目四望,工場乃方寸之地,只有一張長桌、一台攪拌機及兩個焗爐。一盤又一盤的麵包,排隊輪候着入焗爐被烤之時,另一位事頭登場。他比梁生看起來矮一截,一頭短髮黑中參白,同樣掛着一個和順的笑容。他是「盧生」,與梁生數十年的好兄弟。
盧生放下了兩大袋午餐食材後,便綁好圍裙於腰間,準備做他的強項——唐餅。唐餅比麵包麻煩得多,每款餅的餅皮都不一樣,要逐一手搓。首先,要做老婆餅。做老婆餅皮需要用沒有筋的白麵粉,於一大堆的麵粉中挖出一個洞,加入雞蛋、糖及豬油。他執起一把糖表示,他們用的是日本砂糖,比較幼一點,不是蔗糖而是菜糖,質感如糖霜般幼細,釀入麵糊中比較均勻,但成本卻貴很多。至於豬油,用處就是令麵糊油膩些許,搓出來的皮沒有那麼黏手,但不能落太多,不然一入口很重豬油味,而且一咬下去餅皮就爛掉。他邊把所有材料混合,邊道:「我哋啲唐餅用手製,所以搓到手痛,機器都做到,但因為機器轉數快,做出嚟冇咁好。」看着他又搓、又包、又夾,要搓得剛剛好,太硬不行,太軟也不行,剛剛搓起的餅皮要放久一點,筋才會增多,餅皮成形不容易。這一層就是沒有韌度的油搓粉,即油皮。老婆餅要有一層層酥的效果,那麼就要有水皮的配合。水皮沒有油所以會韌,竅門就在於將兩者夾起,一層水皮一層油皮,人家就是這樣疊上很多層,反覆摺疊,盧生倒不用,一下就搞定了,他邊做邊解釋:「人人做法唔同,拿!而家水皮夾住咗中間層油皮,我將佢捲起,再壓平,係唔係變咗好多層?就係咁啦,好簡單。」用卷的方法代替摺疊,確實高明。接下來要做餡料,老婆餅的餡料不過就是椰絲、糖冬瓜及芝麻,攪勻兩個小時就會凝固,即可包餡。
才剛把老婆餅入爐,他又開始做燒餅。他們做燒餅的方法又有點特別,用半生熟的糯米粉。熟糯米粉與生糯米粉的分別,在於生粉滑且沒有黏性,熟粉摸上去較粗,但吸水力是生粉的一百倍,兩者混合就不用加滾水,這麼做軟熟又快速,但攪拌時,手腳慢一點都會起粒。餡料有紅豆或花生,包好烤熟即成。雞蛋酥、合桃酥、芝麻餅、鮑魚酥、雞仔餅等唐餅又接着出爐,盧生還未能鬆一口氣,只見他又接過剛出爐的麵包,中間切開製成熱狗及奶油包,又切好牛油做菠蘿油。接着趕往工場幫忙出爐工作,把新鮮熱辣的麵包送到店門的玻璃櫃前,吃麵包太熱不好吃,剛放涼的最好吃。他邊把剛出爐的老婆餅放好攤涼,雖然他們只是薄利多銷,但附近有間旅行社,每次來買超過一百盒再轉賣,他調侃:「我哋賣二十幾蚊一盒,他們賣五十幾六十蚊一盒,我哋同佢哋打工咋嘛。」畢竟生意不如從前好做。二人把新鮮熱辣的麵包送到店門的玻璃櫃前,準備迎接客人。
熱爐的情懷
老店嘛,賣麵包的模式也念舊。兩個玻璃櫃,左邊放麵包,右邊放唐餅,客人來到櫃前一指,阿姐即套上膠袋抓起麵包,一手交麵包, 一手交銀紙,這是幾十年不變的老做法。兩位老闆終於停下手,有空緬懷一下過去。
二人於一九八零年相識,當時同於香港仔一間麵包店一起工作,梁生做麵包;盧生做唐餅。後來因為有技術又勤力,一同被老闆的弟弟挖角 ,走到旺角開店,就是「新祥益」,一九八二年創立。第一間店位於奶路臣街,當年下面是海,多是水上人居住,水上人要出海,所以一次要買很多東西麵包及唐餅,當年生意好得不得了,二人一手包辦,功夫做不停。旺角舊店做了兩年左右,當時老闆嫌太辛苦,着他們頂讓了來做,頂讓費幾萬元,以前幾萬元很多,一個月薪水才九百元,一個麵包才賣五毫子,二人為了自立門戶,就拿出全副身家頂手小店。只是,後來又面對拆樓,水上人都不在了,他們只好搬走。直至六四事件時,他們已經搬到北帝街,一做就做了十多年,接着市政局收購該地重建,二人才看中了現址。那時候的紅磡工業區可興旺,因為工廠多,無論男工女工都佈滿整條街,行人路都沒路走。老店那時候每日都賣出很多麵包,直到啟德機場搬走,一切就差遠了。因為機場搬走影響所有行業,工廠倒閉的倒閉、北移的北移,生意才變少。旁邊的食店都倒閉了不少,他們可好,留得一批熟客,一做就做到現在了。
「提!」、「硬豬!」、「手榴彈!」不知是否上班一族趕時間的緣故,他們都習慣說着這些單字密碼,有趣的是,阿姐都沒有半秒鐘的猶豫,一下子就執起目標。甚至乎,離遠看見某些熟客,阿姐已經袋好麵包,客人來到拿起麵包,直接放下幾個硬幣離開,看似冷漠,卻又是一種說不出的默契。梁生自豪表示,二十多年的客人還在光顧:「梗係因為好食啦!只係我哋冇賣廣告,冇華麗包裝啫。」捱了幾十年,如今二人都看破一切。有沒有生意對他們而言,有甚麼所謂?他們不怕沒有生意,只擔心太多,因為根本就做不來,數十年來的勞損,叫二人手腳放慢了很多。盧生坐在殘破的木椅上,笑言:「好多人叫我哋開分店,我哋唔做咋嘛,我供咗四層樓啦,咩都供完啦!」老頭子幽默,甚麼是四層樓?即是四個女兒,確是非同小可。如今子女長大了、出身了,他們在這裏工作,就當作是娛樂。他笑着跑入廚房煮飯,這也是他們的每個中午,煮一頓家常午飯,與員工同樂。說是員工,他們反應可大,盧生又探出頭來打趣:「我哋呢度冇員工,全部都自動自覺,靜靜哋講,我請嘅全部都係富婆嚟㗎!當做朋友囉,我哋冇壓力嘅。」真的,星期六只開半天,星期日休息,不想太操勞。說時遲,盧生已經端出幾碟菜來,兩位老闆及兩個阿姐吃着笑罵着,一邊工作一邊開玩笑,又有樂趣,又可以吃麵包,甚麼事情都笑一頓,這樣又一天。
有喜有悲,道悲,他們真的啞口無言。梁生說:「我哋冇嗌交呢回事,缺乏乜就開口,大家立即就去做,就係咁樣相處。」一旁的盧生邊點頭邊搭話:「梗係感情好先拍檔咁耐啦!唔好嘅話早就爆煲啦!兩個人互相扶持,有乜所謂?」然而,年華總會逝去,二人都有了退休的念頭,久站了,腳也痛了,沒法子做了,老了。看二人的表情就知道,可惜當然有了,畢竟做了這麼久,他們見面時間比老婆還多,比兒女更多。
「唔捨得,成間鋪都唔捨得,如果要閂門,回望一下真係唔捨得。」那麼一瞬間,已經分不清是誰的聲音。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新祥益餅店
地址:紅磡民裕街29號地下
電話:2333 2997
營業時間:一至五6am-7pm,星期六6am-3pm,星期日休息
詳情: http://bit.ly/2U7HGtF

圓形廣告招牌 在 圓形招牌圓形燈箱壓克力招牌小招牌【博多廣告實業有限公司】 的推薦與評價
博多廣告於2011年開始致力於體積較小、重量較輕的圓形燈箱製作不斷精益求精、替不少初期創業者訂製專屬的招牌、成就了創業者屬於自己品牌的形象招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