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分享
#心理學家FritzRiemann對於恐懼原型人格的論述
#理解恐懼的原型
#如同開啓個人和陰影相遇的路程以啓動靈性轉化
#每個人多少都有每一類恐懼
#建議不要歸類為某一特定類型
第二類恐懼的原型,是害怕變成獨立的自我,擔心與世界及他人疏離的不安全感,所造成的憂鬱人格。不同於分裂人格竭盡所能地和他人保持距離,以便保護自己;憂鬱人格寧願為他人而活,而不願自我實現。他們需要被人所愛,因為認為自己無滿足自己的需要。害怕失去主導了憂鬱人格的各種表現,如:怕分離、怕被抛棄、怕寂寞及被孤立。因此愈是無法實現自我,愈是無法自立,也就愈得依賴別人。恐懼失去,就成為脆弱自我的一種展現。憂鬱人格追尋的只有一個目的,讓自己不用害怕失去或怕孤單。他們放棄自我與自己的希望,才能逃避個體化的過程所帶來的恐懼。
憂鬱人格在表達時無法明確說出自己想要什麼,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所以常感到失望,而怪罪於外境上。或者他們打從內心就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什麼,寧可一開始就棄守,然後恰如其份的失望。因為無法獲得自己心愛的東西,於是就貶低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另外,憂鬱人格在面對衝突與問題時,往往會出現消化系統的毛病,象徵性地顯現和需求及對自己的理解相關。心理作用反應在身體上,咽喉、扁桃腺、食道和胃都會不舒服。或者容易在失望沮喪時,吃東西或借酒澆愁。因此容易有成癮問題,代償的滿足是為了逃避現實世界。
#憂鬱人格的感情世界
愛、渴望愛及被愛,是憂鬱人格重要的人生課題。帶有憂鬱人格的健康人,往往擁有寛厚愛人的能力,願意付出奉獻,也能給予及接受安全感、滋養及愛。但失衡的憂鬱人格,因為怕失去感情或對方,因此完全按照對方的方式走,想要依賴對方而活。他們覺得做自己很危險,會有可能被抛棄,因此他們放棄自己原有的性格與好惡,活在對方的思想、觀點及嗜好之下。其潛意識中,他們把與父母的關係,套在伴侶關係中。如同嬰兒時期與母親共生的關係,以愛吞噬對方,這樣才不會被抛棄。但問題在於,憂鬱人格不願意發展自我,但也不允許伴侶擁有自我。因此這種披著過度窒息愛的保護衣,隱藏其下的是從害怕被遺棄衍生而來的權力欲望,是一種勒索的愛。如果沒有達到目的,則會以更強硬的手段來脅迫對方(比如自殘或自殺)來使對方產生罪惡感。
#憂鬱人格的侵略性
憂鬱人格的侵略性,來自於他們的道德優越感。在碰上人際衝突時,憂鬱人格因為怕失去,所以在需要據理力爭捍衛自己立場時,會轉向息事寧人的態度,說服自己小事別生氣,事情沒什麼大不了。刻意地允許自己被忽視,而為了補償自己心中的不平,內心會升起更大的道德優越感。象徵了自己是比較好的那個人,所以情操高貴要忍受一切,錯的都是對方,自己不必負責。這說明了低聲下氣的憂鬱人格長期扮演情操高尚的受害者,把伴侶變成一個有侵略性的壞人,則伴侶的罪惡感會日漸增加,若是他還生了病,伴侶將永遠逃不開罪惡感。憂鬱人格者沉重的愛情背面,隱藏著潛意識的侵略性。侵略性、罪惡感加上害怕被抛棄,吞下去的怒氣會逐漸攀升,由過度保護及自以為的謙虛,轉為抱怨、哀嘆及犧牲,終至自責、自我指控、自我懲罰,乃至自我毀滅。除了壓抑的情緒,還會伴隨著身體的症狀,藉著傷害自己報復一切。憂鬱人格者的低自我價值,其實來自心中的膽怯與壓抑的怒氣。
#環境因素
憂鬱人格受原生家庭影響很大,喜歡或拒絕、被愛或不被愛的初次體驗,取決於母親的眼神,和母親如何接觸及相處。一個擁有慈愛母親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值得被愛的;若不幸擁有一個冷酷且拒絕愛的母親,則會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造成憂鬱人格的環境因素中,母親的兩種錯誤態度是極其有影響力的。一是溺愛,永遠當孩子看待,不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與學習。對這樣的母親而言,孩子愈來愈大,也就是快要不需要她了,於是就得愈牢牢抓緊他。嬰兒時期一旦哭喊,母親就趕快抱起他,扼止了孩子展現生命活力;或者小寶寶一旦不開心,她就用無窮的溫柔將之淹没,孩子根本沒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也無法為自己的不開心找到解決之道。她為孩子承擔一切,插手所有的事,把自己擋在孩子與外面的世界之間,用盡一切保護孩子。這樣的孩子從小就不能沒有母親,長大了也沒有屬於自己的願望,一切以母親認為的為主,變得懶散,希望別人來滿足他。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沒有渴望、志向與衝動,活在世上卻對任何事都插不上手,只好再度依賴他人。再則,孩子心中對母親的占有及讓他失去信心,其實會感到恨意,但若是說出心中部分感受,母親則會細數當年如何照顧犧牲,以激起他心中的罪惡感。而出於罪惡感與不安,他不再試圖解放自己。讓人透不過氣的親密感以及極度的依賴已顯而易見,孩子必須捨棄自我發展,否則將背負讓母親操心的罪惡。
二是拒絕,這是造成憂鬱人格的另一個環境因素。嚴厲、缺少愛、冷酷的母親,通常他們的童年經歷中缺乏做母親的範本,不太清楚小孩需要什麼。比如嬰兒時期,太過規律地餵奶,吃完後立刻被送回嬰兒床上,沒有足夠的愛心關注,或著母親時間不多,餵奶時總是匆忙及不耐煩,都會給孩子帶來過度的壓力。孩子還不會保護自己,也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只能絕望地忍受既定的事實,認為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好期待的。這會形成憂鬱人格者最基本的感受:持續地處在沒有希望的狀態,無法相信未來,不相信自己以及未來的可能性,只學會要適應環境。悲觀主義者已成形,很難想像生活可以充滿快樂與幸福,懷疑自己不配得到真正的快樂,並且以避免失望的防衛措施來破壞他得到的快樂。典型的不要期望過高,失望就不會太大的悲觀者。
早期經驗到愛的剝奪,會對孩子產生雙面影響。一,容易變得太早就放棄。一個容易放棄自己需要,不會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的人,當他看見別人毫不猶䂊就拿走他想要的東西時,很難不感到嫉妒。嫉妒心會使他產生罪惡感,並試著擺脫這種感覺。他會發展出一種態度,認為自己的克制是好的,把謙虛以及不要求加以理想化。二,孩子以為自己不討人喜歡,形成極深的自卑感。唯有體驗過被愛,才會覺得自己值得愛。若是不曾有這種經驗,會覺得問題在自己身上,產生自卑感。而嚴重的自卑感伴隨而來的,是認為自己沒有資格活在世上,活該如此。
#憂鬱人格的正面特質
健康但帶有憂鬱傾向的人,可以透過宗教信仰獲致熱忱與生命深度,或者藉由服務與奉獻發展出自己真正的自我價值與力量。如照顧、協助、服從他人的工作,樂意付出,發揮他們有耐心又善體人意的特質。社會服務、福利、醫護、心理治療、公益事業等母性類職業都適合。這類人格特質健康的人通常深具同理心,也願意助人且接納別人。貼心、體貼、寛宥及耐心、虔誠,將成就歸功於他人更甚自己,是很棒的謙遜。
illustration: pinterest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