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ProtonMail 事件,再談私隱與隱身
文:薯伯伯
最近 ProtonMail 涉及一宗引起極廣泛關注及討論的資訊安全事件,事緣一名法國社運人士被法國警方調查,法國警方透過歐洲刑警與瑞士警方交涉,瑞士警方向瑞士法院申請命令,要求 ProtonMail 監察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ProtonMail 如令執行。在法國警方提交給當地法庭的文件顯示,顯示了涉事者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牽然大波的原因,是因為 ProtonMail 一直標榜安全及尊重私隱,而大多數用戶是真誠地相信該公司維持「零記錄政策」(no log policy),但 ProtonMail 的公司事後指出,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記錄用戶 IP,只有在收到瑞士法院的要求,才會開始記錄用戶的 IP 地址。
這件事引起不少香港人的關注及擔憂,我認為是好事,這顯示不少香港人早已脫離資安無明無知之心。正是因為了解資安對自己的重要,才會因資安事件而心生恐懼,從而作出相應的行動及策略,這是非常重大的進步。
我之前一直沒有評論 ProtonMail 事件,並非沒有看法,而是不願倉猝下結論,寧願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情況,以及等待各方回應,再給讀者建議。
我先說一下我的結論,然後再討論當中的細節及分析理據。
一,我的結論
我依然認為 Proton Technologies 是可靠的公司,而我仍然使用這家公司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作為自己最主要的電郵及 VPN 服務供應商。
(注:我以前多次介紹 ProtonMail 及 ProtonMail,每一次介紹都是用普通的連結,而非介紹人 referral 連結。讀者看完我的文章而選用該兩個服務,對我完全沒有利益,而我使用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時,也是自己付費,沒有任何形式的贊助。)
二,不同場景
這宗案件最太的爭議,是當 Proton Technologies 公司收到瑞士法院的命令時,同意開始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我們用五個不同的情況去逐一分析,當位於瑞士的 Proton 收到不同司法管轄區發出的法庭命令後,會如何應對。
Proton 公司主要有兩個服務,一是電郵,另一個是 VPN。目前涉事的是電郵的服務,但我也會討論一下他們對 VPN 的可能處理手法。
Case 1:在完全沒有法庭命令的情況下,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均不會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但要留意這是不為,而非不能,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Proton 並不會記錄 ProtonMail 及 ProtonVPN 用戶的 IP 地址,但他們是有能力這樣做,只是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他們不會這樣做。
Case 2:假如瑞士警方拿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由於 Proton 的註冊地是瑞士,法院的命令足以迫使 Proton 開始記錄 ProtonMail 的用戶 IP 地址。
Case 3:承上,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有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法院命令,但該規定不能針對 VPN 供應商,也就是瑞士註冊的 VPN 供應商,在任何情況下也沒有法律責任去記錄客戶的 IP,而 Proton 對其 VPN 用戶,是一直保護他們原來的 IP,目前沒有向第三方交出過相關數據。這次上了新聞的人,是使用 ProtonMail 電郵用家戶,而該用戶沒有使用 VPN 連接郵件服務。
Case 4:當美國警方透過美國法院發出命令,要求位於瑞士的公司交出客戶資料,就必須要得到日內瓦州法院或瑞士聯邦最高法院的批準。而 Proton 不能單方面與美國的 FISA 法庭(外國情報監視法庭)合作,否則即屬違反瑞士法律。
Case 5:即使有瑞士法院的命令,ProtonMail 也只能記錄客戶的 IP 地址,而不能突破其 AES-256 加密,亦不能查看到客戶的電郵的主體文本內容,但要注意的是,電郵的 metadata,包括發送人的電郵地址、電郵主題,則不屬加密的部份。
Case 6:歐盟區內的法院向瑞士法院提出申請,獲批的機會較大。
Case 7:極權國家向瑞士法院提出批出命令,獲批的機會較小。
三,討論
當 ProtonMail 配合瑞士法院命令,記錄並交出法國社運人士的 IP 地址,有不少人來信,想我建議一些「更為安全」的電郵服務。但任何公司均會受其註冊地的司法管轄,例如另一間著名的安全郵箱服務供應商是 Tutanota,註冊地是德國,同樣會受德國法律規管。
承接 Case 3 的情況,如果用戶在連接 ProtonMail 服務時,有同時使用 ProtonVPN,即使瑞士法院同時向兩間公司發出命令要求記錄客戶 IP,但由於相關規定只適用於 Mail,而不能套用在 VPN 上,所以 Mail 要記錄 IP,但 VPN 則不會記錄,最終也就是無法得知使用者的 IP。
ProtonMail 本身亦有提供 TOR 版本的 ProtonMail(https://protonmail.com/tor),那就是連技術上也難以記錄用戶 IP 地址。
四,私隱與匿名
我發覺不少用戶混淆了私隱與匿名的概念,兩者看似相關,在實際執行時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物。坊間經常有人把「保護私隱」及「隱藏身份」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說法,也是危險的說法。要做到完全不留任何個人痕迹的「隱身」,不只牽涉極度複雜的操作,加上淵博的學識,還有非常考驗耐力及堅忍力。
舉個例子,有人頻密更換電話卡,以為使用「太空卡」就能隱藏自己身份,但卻把多張「太空卡」輪流放入同一部手提電話使用,當中也包括與自己有關連的電話卡,那麼其他電話卡就不算是匿名了。又或者用家本身很小心,把不同的太空卡放在不同手機,卻經常把太空機與自己常用的手機同時打開,出雙入對,那也做不到真正的匿名。
我曾經聽過有人跟我說買了「太空卡」,追問之下才知對方居然認為使用「沒有個人登記的八達通購買自由鳥」就當是「太空卡」,我就覺得非常不安。
我撰寫的資安文章,一直強調的是私隱,而非隱身。隱身是極為複雜的操作,對於大部份讀者而言,必須覺察自己不能輕易隱身的技術現實。有關隱身的討論,請參看:〈零基資安訓練營(九):如果要完全隱藏網上身份〉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185283
五,防患
使用網上服務時,必須清楚明瞭自己的需要以及其服務的限制。以 ProtonMail 的為例,分三種情況去講:
A. 電郵內容文本:如果電郵用家只是想把電郵文本的內容加密,使用 ProtonMail 很合適。
B. 隱藏 IP:如果電郵用家想隱藏自己的 IP,每次連接 ProtonMail 時就應該使用 ProtonVPN,又或是使用 TOR 的登入點,但可能還是有其他蛛絲馬跡能查看到當時人的真實身份。
C. 電郵標題:這項資料未能加密,敏感資料不應寫在電郵標題。
六,尾聲
如果是要防止電郵內容被偷窺,收件及寄件雙方均使用 ProtonMail 是很合適的做法。以涉事法國社運人士的情況來看,ProtonMail 提供了其 IP 地址,卻沒有(亦不能)提交其加密的電郵文本內容。
收尾再重申我的結論:我目前仍然認為 ProtonMail 是安全的電郵供應商,而我的電郵地址上就是自己的名字,我清楚知道自己要求的是電郵文本內容加密,而非隱藏自己的身份。
如果要保持高度匿名,那就要使用 TOR、VPN,上網地點也要非常講究,必須經常轉換上網地點,像斯諾登在發佈 NSA 大規模監控公民的消息時,就是開車去搜尋 Wi-Fi 訊號,每次上網十多分鐘就要停下來。
ProtonMail 事件引起多人關注,而從不少讀者及朋友的反應來看,不只是關注,更引起不安。我很樂見這種不安,我相信這種不安其實是好事,這代表大眾更為注重資訊保安,早已脫離盲目相信安全無事的時代。不過在注意安全的同時,更要明白自己想保護的是甚麼類型的數據。遠離無知,保持警惕,但不過度恐慌,才能更掌握人民的科技優勢。
🔑 【超務實長清單整理:Do not make it easy!(2021年9月更新)】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5578887
▶️ 請訂閱 Patreon 頻道,支持不受干預的獨立創作及評論 | www.patreon.com/pazu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6萬的網紅瑩真律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幾天瑩真律師看到了一則讓人匪夷所思的訊息, 在深夜無人的路邊, 一名男子救了倒在路邊的婦人, 卻被反說他就是兇手, 打了三年官司,並賠了兩百多萬, 且文末勸告大家不要隨便當善心人。 但一看到這則訊息, 瑩真律師就發現了好幾處不合理的地方, 馬上識破這則就是傳說中的「假訊息」, 想知道到底哪些是錯...
是錯誤的說法 在 康健雜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玉米農藥含量多?譚敦慈揭真相 搭配這類食材比例3:1,是最佳抗癌料理】
玉米的農藥很多嗎?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因為玉米在冒出幼嫩果穗時,摘下頂部的果穗就是玉米筍,剩下的果穗在穗頭點了農藥後,直到採收都不會再用藥。因此,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農藥早已分解…來看譚敦慈怎麼說?又如何清洗玉米?
另外,玉米搭配「這類食物」,比例依照3:1,是最佳抗癌、高纖料理…趕緊來了解⬇️⬇️閱讀全文
-------------------------------------------
📍追蹤康健IG,看更多健康飲食、醫療資訊與心靈雞湯>>https://bit.ly/3C63oAu
是錯誤的說法 在 苗博雅 MiaoPoy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收到很多民眾詢問:
「沒打外國疫苗,以後不能出國,是真的嗎?」
我們幫大家做了查證。先講結論:
「沒打外國疫苗不能出國」#是錯誤的說法。
我們針對國人經常旅行的國家,查詢外交部和各國官方資料
結果顯示:
沒打任何疫苗,仍可以前往許多國家;而外國疫苗打好打滿,也不保證能去你想去的國家。
查證結果,分為幾種類別:
✅ 未打疫苗的臺灣旅客,仍開放免隔離入境:
1⃣️ 比利時、西班牙、芬蘭、愛沙尼亞、墨西哥等五國
開放臺灣旅客入境免隔離,不須任何證明
2⃣️ 未打疫苗的臺灣旅客,可持陰性證明(PCR或抗原快篩)或康復證明,入境免隔離
例如國人常去的美國、英國、新加坡、德國、法國、捷克、荷蘭、瑞士、奧地利、巴西、土耳其、南非等,都開放「臺灣旅客持陰性證明」入境免隔離
郭台銘董事長還沒打疫苗時,仍可先入境捷克,再打疫苗,就是具體案例。
⚠️ 入境旅客,不分有無打疫苗,都要隔離:
例如: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中國、義大利
就算打了二劑外國疫苗,仍要一段時間的隔離檢疫才能入境。
❌ 禁止一般外國旅客入境(僅限外交公務、特殊事由、緊急人道等理由入境)
例如日本、韓國、越南、加拿大、印尼、印度、澳洲、紐西蘭、俄羅斯、以色列及阿根廷等。
就算打完二劑外國疫苗,沒有外交公務或其他特殊資格,還是不能入境
——
看完以上資料,聰明的你,一定會發現,施打外國疫苗和入境外國,沒有必然的關聯性。
為什麼呢?因為世界各國決定入境規範,主要考量的因素是:
1⃣️ 自己的疫情是否嚴重?醫療資源是否充足?
2⃣️ 自己國內疫苗施打是否普及?
3⃣️ 旅客出發地的疫情是否控制良好?
旅客本身有沒有打疫苗,並非各國最優先考量的因素。
臺灣因為有效壓制疫情,被世界各國認定為「低風險」「綠區」,因此許多國家願意開放臺灣旅客入境免隔離,沒有要求臺灣旅客施打疫苗。
臺灣旅客通行世界,「國內疫情控制」比「個人是否打疫苗」更關鍵。
各國出入境的規範,會隨著疫情變化和疫苗普及率隨時修正,不能排除以後有變化。
但根據目前的資料,打疫苗不是入境外國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
「打外國疫苗才能出國」目前就是假議題。
除非有特殊的外交公務考量,是否施打疫苗,應該以「健康」為最大考量,不用執著在「要出國」的念頭。
身體是自己的,每個人要不要打疫苗、打哪種疫苗,都是自主決定。
我們提供查證過資訊,讓每個人可以依據正確的情報,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避免被網路流言誤導。
再次強調:若對身體狀況有疑慮,請諮詢平常在看的醫生,不要聽信網路傳言。
若對國際政經局勢、疫情變化、各國出入境規定有顧慮,也請查詢可靠資料,不要被來路不明的假資訊誤導。
⛔️ 資料整理日期:2021年8月19日
⛔️ 疫情隨時變化,安排出國前,請向航空公司及各國官方單位查詢最新資訊
⛔️ 「臺灣旅客」詳細定義:
從臺灣出發。部分國家要求中途未在高風險區停留或轉機。部分國家要求出發前須在臺灣居留一定時間(例如美國要求14日,新加坡要求21日)詳細規定請針對你要去的國家查詢官方資料。
----
苗議員的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c/苗博雅tw
苗議員的line
https://lin.ee/fIqp8Sm
是錯誤的說法 在 瑩真律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前幾天瑩真律師看到了一則讓人匪夷所思的訊息,
在深夜無人的路邊,
一名男子救了倒在路邊的婦人,
卻被反說他就是兇手,
打了三年官司,並賠了兩百多萬,
且文末勸告大家不要隨便當善心人。
但一看到這則訊息,
瑩真律師就發現了好幾處不合理的地方,
馬上識破這則就是傳說中的「假訊息」,
想知道到底哪些是錯誤的說法嗎?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破解流言!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瑩真律師製作好影片:https://bit.ly/32YTilz
【想知道更多法律小知識別忘記追蹤】
瑩真律師FB:https://bit.ly/yincheng_fb
瑩真律師IG (@angela.lai.908):https://www.instagram.com/angela.lai.908/?hl=zh-tw
合作邀約請寄信至 yincheng@capsuleinc.cc
#瑩真律師 #碰瓷黨 #詐騙 #假訊息
是錯誤的說法 在 神魔之塔 Tower of Savior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達人嘎敏影片當中所提到的【隊伍技之間是用加的】這是錯誤的說法,影片當中奈普跟薩斯姆是用乘的這沒問題,但隊伍技之間"全是用加的"是錯誤的(有些隊伍技之間是用乘的)----版本17.0
立即下載遊戲 ( iOS, Android 版本): http://zh.tosdownload.com
官方 Facebook 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tos.zh
官方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tos_zh/
是錯誤的說法 在 最新》鄭文燦轉述呂秀蓮說法「首都缺席2次是錯誤的」 的推薦與評價
對於前副總統呂秀蓮宣布有意參選台北市長,桃園市長鄭文燦轉述呂秀蓮 說法 ,認為首都缺席2次 是錯誤 的,意味民進黨應該要推自己人選。 ... <看更多>
是錯誤的說法 在 是錯誤的說法-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Log In. Log In. Forgot Account? You are currently offline. Refresh.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