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2 (日) 下午1600-1700 🔎 FM96.7 環宇廣播電台 客庄花路米
📌 #客庄DoReMi# #非客籍同學的客家傳統戲曲奇幻旅程#
📌本週單元來賓: #陳詠翔# #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
🔻在客庄社區裡最有土地連結和文化不可取代性的「 #客家傳統戲曲# 」表演藝術,經過田野調查中發現,客家傳統戲曲之所以較不被一般大眾青睞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一般人對於客語的認知度有限,因此,客家傳統戲曲的精髓「 #客語# 」,反而成了客家傳統戲曲發展和傳承的甜蜜負擔。然而事實是如此嗎?究竟「 #語言# 」是傳統戲曲發展中最大的「 #助力# 」還是「 #阻力# 」呢?此外,傳統戲曲的魅力可不可以跨越世代和族群的「 #制式框架# 」呢?
🔻今天在我們每個月的《 客庄DoReMi》的單元,我們年輕在學的大學同學領路人,是來自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客家戲學系的「陳詠翔」同學,而且還是一位「 #非客籍同學# 」,但是主修的科目卻是「客家傳統戲曲」!在不暗客語的陳同學眼中及實際的學習上,客家傳統戲曲迷人的地方在哪裡?所面臨的學習及傳承的困境又在哪裡?我們要和陳同學及客家戲學系裡的非客籍學長、姐們,一同來搞清楚、弄明白!相當有趣喔。
🎼節目播放歌曲|
1)客家大戲─地獄變/榮興客家採茶劇團
2)大戲/陳永淘
3)做得/吉那罐子
📢📢📢 #客家包打聽# #傳統戲曲#
引言人:李佳,客家戲曲學院的畢業生,桃園市的客家人,現為廣播及活動主持人。
台灣的傳統戲曲大致可分為大戲、歌舞小戲與偶戲三大類。「大戲」是指由演員扮演戲劇腳色,代言劇中各種人物,且情節結構完整,藝術形式周全之戲曲表演,目前台灣傳統大戲包括南管戲、九甲戲、北管戲、四平戲、歌仔戲、客家大戲及京戲等劇種。
而「客家大戲」則是從客家三腳採茶戲發展而成的,是客家族群的代表劇種。其曲調以平板為主,客家山歌和民間小調次之,有時也採用歌仔戲曲調。它的唱詞以四句七字為主,演唱時最大特色是以數來寶的表現形式,經常語帶雙關,內容詼諧逗趣。
客家大戲經由戲曲改良不斷演化,從【老時採茶】、【新時採茶】到【老腔平板】,漸漸演進成【平板】。目前,【平板】成為大戲的主要唱腔,又被稱為【改良調】,而客家採茶戲也開始兼備文戲與武戲的演出規模形制,而能與其他劇種在戲園表演場所中相互抗衡。
客家大戲唱腔除由「九腔十八調」發展變化外,也吸收其他劇種及民間歌謠小調,作為客家大戲的養分,不斷茁壯,與歌仔戲的發展過程相似,可算是台灣本土所產生的劇種之一,並不斷在創新演進,已逐漸走向精緻化與專業化,甚至進駐「國家戲劇院」,將客家戲曲文化帶到國家藝術殿堂,呈現新的藝術風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7的網紅見域CitiLen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彭庭沁 |歌仔戲演員及推廣者 彭庭沁是雅韻歌劇坊的團長兼藝術總監,並擔任新竹市歌仔戲協會創會會長,也是教育部專業領域業師。曾獲新竹市文化局推舉為對傳統藝術傳承最有貢獻之模範母親,更於2019年獲選為全球第二屆國際藝術家。 彭庭沁兒時住新竹關帝廟附近,時常能看見歌仔戲的外台演出,但卻並不感興趣。在...
歌仔戲曲調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免費索票入場】8/29「藝起。新生活音樂會」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樂活玩家:https://bit.ly/2DRZZeY;樂玩IG:https://bit.ly/3ih697o
活動內容:演出曲目型態以國樂大曲、臺灣歌謠、戲曲演唱等混和型態呈現。讓參與的觀眾享受多層次的音樂型態。
「四、月、望、雨」台灣經典民謠改編的組曲、優美的旋律藉由編曲讓四首歌曲串成一首優美的旋律。「雙雁影」、「聽海」是4、5年級的共同記憶,也讓新生代的年輕人體驗老歌的優美旋律。年輕人耳熟的「神隱少女」亦在此次演出之列。「歌仔戲曲調唱腔」是目前年輕人喜好的另一種選項 ,為推廣傳統臺灣戲曲,藉由展演讓國樂團及觀眾都有新的嘗試及體驗。
注意事項:請遵守「防疫新生活」規定,入場時,務請配合量體溫及全程配戴口罩。
本活動需事先索票,憑票入場# 票券索取地點: 1、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一樓服務臺櫃台 2、臺南市北區長榮路五段29號
歌仔戲曲調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講國語的歌仔戲-楊麗花新西遊記】
楊麗花演美猴王不稀奇
這是用國語唱的歌仔戲
驚喜不只如此
還有許秀年、小鳳仙、關聰的重量級陣容
顛覆你對傳統台語戲曲印象
戲中你最喜歡那一位的國語表演呢?
#徵求看過的粉絲分享心得
#歌仔戲天王楊麗花 #楊麗花歌仔戲
#限制方言的年代
#留言處有影片
#報時光UDNtime
圖片日期:1986/01/24
圖片來源:聯合報
圖片說明:台視國語歌仔戲「新西遊記」拍攝現場,圖為演員合影(右起)小鳳仙、關聰、楊麗花、翠娥等人
歷史新聞節錄
許秀年鳳還巢 楊麗花笑顏開
【1986-01-22/聯合報/09版/綜藝】
(台北訊)楊麗花錄製春節特別節目「新西遊記」,邀請關聰飾唐三藏,許秀年演黑雌猿,黃西田演紅孩兒,她自己演孫悟空,該節目台視將於大年初二晚八時播出。
楊麗花製作主持的「新西遊記」,昨天先進錄音室錄音,對於許秀年歸隊,以及關聰助陣,楊麗花顯得很開心。
「新西遊記」首次以歌仔戲曲調演出,節目長達一百廿分鐘。
歌仔戲曲調 在 見域CitiLen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彭庭沁 |歌仔戲演員及推廣者
彭庭沁是雅韻歌劇坊的團長兼藝術總監,並擔任新竹市歌仔戲協會創會會長,也是教育部專業領域業師。曾獲新竹市文化局推舉為對傳統藝術傳承最有貢獻之模範母親,更於2019年獲選為全球第二屆國際藝術家。
彭庭沁兒時住新竹關帝廟附近,時常能看見歌仔戲的外台演出,但卻並不感興趣。在2010年婦女社大(現竹塹社大)邀請南管高甲戲國寶蔡泗川老師開課,他才首次接觸南管與歌仔戲。雖然起初只是抱著解悶的心情,卻開始了以歌仔戲為業的人生。
在戲曲分類上,南管柔美悠緩,北管則高亢熱鬧,兩者落差很大。而相對受歡迎的歌仔戲以劇情為軸線,兼容兩種類型的曲調。為了向觀眾完美呈現,彭庭沁還特地到台北向資深演員呂雪鳳學唱腔,到明霞歌劇團學戲及報名武功班。
說起在廟會的「外台戲」和室內的「公演戲」,外台戲考驗的是臨場反應,多是現場分配劇本與即興演出,需要對角色、台詞、音樂高度熟悉才 能駕馭。而公演戲則需要熟背劇本並不斷排練,服裝及道具也為每齣戲量身打造,兩者各有其獨到的價值。
出於對傳統戲曲的興趣和責任感,雅韻歌劇坊於2012年成立,以每年做兩場新戲為目標。雖然賠錢是常態,但隨著劇團獲獎、陸續到外縣市演出,知名度漸漸打響,也有了較好的票房。相比於其他科班出身的劇團,新竹因為缺少在地師資,有一二十年的歌仔戲斷層,所以雅韻歌劇坊的經營特別重視基本訓練,排練時間往往比其他專業劇團多。且無論是什麼年齡層,只要有興趣加入他都樂意培養。
雖然做戲很累人,彭庭沁坦言常常有放棄的念頭。但一路上許多貴人帶來的轉機,和幾年下來團員的成長,都讓他對「做戲」有一份難以割捨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永懷 彭庭沁團長
【城市放送 Hsinchu On Air -2020新竹市東風音樂祭展覽】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承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執行單位|果果工作室
策展與視覺設計|見域工作室
影片企劃|陳虹羽
影片製作|廖建華影像工作室、萬事屋影像製作
歌仔戲曲調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南後壁區本協庄一位年僅29歲的製月琴師 林宗範,自小熱愛台灣傳統音樂和樂器,因為沒錢買琴,從國小三年級開始便自學樂器製作,靠著和隔壁伯公借琴來量尺寸、到處向各行各業請益學習木工的雕琢技巧,以及四海為師的 匠人精神,鑽研出 無師自通 的技藝本領,堅持以台灣在地的木料打造出各形各色的月琴、三弦、大廣弦等樂器,更加入美學堅持,自訂弧度優雅的琴柄,讓每一支手做樂器形色兼備,製琴資歷超過15年,他也成立月琴工作室推廣台灣文化。
此外,林宗範自幼住在墓仔埔附近,每逢喪事便會遇上出殯隊伍及牽亡歌團,浸淫在這類鄉土音樂中,卻獨愛這類聲頻,不管是牽亡歌、歌仔戲,或是勸世歌、乞丐調,他都能朗朗上口。除了製作月琴,他還與朋友成立「 風中燈牽亡歌團 」,擔任紅頭法師,致力於台灣傳統民俗文化「牽亡歌」的技藝保存,更有鑑於牽亡歌已逐漸式微,近年還將牽亡歌轉型做表演形式,曾於「2018台灣月琴民謠祭」參與演出,將傳統文化落實到日常生活中,記錄台灣傳統曲調的精隨。
出品|中華文化總會
片頭動畫|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影像團隊|銀河鐵道映畫
特別感謝|外交部、彰化銀行 柴寶旺旺來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製月琴師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com.tw/pc/index.html
歌仔戲曲調 在 演唱曲調分類 -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的相關結果
「曲調」指演出時所唱的音樂曲牌。學界對於曲調分類有多種方式,本網站主要採用徐麗紗教授《臺灣歌仔戲的唱曲來源分類研究》碩士論文中,依曲調形成的來源分成錦歌類、 ... ... <看更多>
歌仔戲曲調 在 歌仔戲曲調簡介 的相關結果
歌仔戲 中性質相同的曲調,經常連續演唱,以呈現唱腔的多變他。如:「發姑調」接「文和調」、「江西調」接「瓊花調」、「求婚」接「 ... ... <看更多>
歌仔戲曲調 在 歌仔戲曲調 的相關結果
因此車鼓所唱的曲調為「車鼓調」,主要曲調為流行閩南地區民歌小調及南曲。「留傘調」為後來被引入歌仔戲中,最出應用在歌仔戲《陳三五娘》劇中〈益春留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