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壺
水平壺是紫砂壺名稱,容量在一百六十毫升左右的可泡功夫茶的小壺均稱「水平壺」。
喝功夫茶時,壺內要放很多茶葉,由於壺的容量小,不能使茶汁順暢溶出,必須把茶壺放在海碗內,用沸水淋澆壺身,茶壺能水平地浸泡在熱水中,以利茶汁順利溶出。壺浸在水中時能保持水平狀,故在制壺坯時不僅壺嘴和壺把要協調,重量也要均衡一致。故叫「水平壺」。
歷史文化
明末制壺藝人惠孟臣以善制水平壺而聞名,有蓮子水平壺、六方圓腹水平壺傳世,底款「荊溪惠孟臣制」。
「茶者,南方之嘉木。」茶聖陸羽在其《茶經》篇首便開宗明義如是說。
於是,南方,這一地理稱謂,自古便秉承著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成為茶及其所屬文化蓬勃且集大成的所在。
其中,起源於北宋,盛行於我國南方諸省的工夫茶道,便堪稱詮釋其極致的代表。工夫茶無論在擇水、用器,還用衝泡技法、品茶禮儀等方面都可謂極盡形式與章法之能事。唐宋八家之一的蘇轍就曾有詩贊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
身處南方的歷代茶人在茶器的使用上也可謂是「以求至乎其極」。比如譽滿天下,深得茶人摯愛的紫砂壺型「水平壺」便謂之其中翹楚。
關於此壺的由來,民間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在明清兩代的廣東潮州茶人,對於使用體積與容量皆小巧的小品茶壺來泡茶情有獨鍾。不過此類小品壺存在著一些先天的缺憾,諸如茶水易涼、茶葉在壺中不易發泡等等。
於是乎智睿的南方茶人們便發明瞭一種全新的泡法,即在泡茶時,將小品壺放置在瓷碗之中,再以燒開的熱水灌入碗中。如此一來便一舉解決了如上的兩大難題:既可以起到保溫的功用,亦可以使壺中的茶葉得以充分發泡,讓茶性發揮至最佳。
但新的問題亦接踵而至。因為傳統的紫砂壺壺嘴較低矮,熱水注入瓷碗後易倒流入茶壺之內,既影響茶湯的口感,又破壞了茶人品茗時的心境。而且因為紫砂壺造型各異,各部分比例並不協調,故茶壺浸入水中難以保持平衡,極易側翻。
所以「傾身事茶不知勞」的南方茶人們便開始了具有開創性的嘗試與創新,真正意義上的「水平」壺也就應運而生。
這種以滿足特殊衝泡之需求的壺型區別於它者最顯著的要點在於:茶壺嘴孔朝天,嘴孔的平面與壺身口的平面和把的頂部在一個水平線上;壺嘴與壺把亦在一條直線上。這樣便可以保證壺外的水不會回流入壺內,而茶壺浸在碗中也端正平穩,不斜不倒。
在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水平壺,當數明末清初的壺藝大師惠孟臣所制的朱泥小品。惠孟臣為其時的制壺大家,其所制的紫砂壺大壺渾樸、小壺精妙,在業內享有盛譽,民間亦有「壺必孟臣」的不俗評價。
由惠孟臣所制的水平壺簡練樸素,做工精細周到,選泥考究。由於他將「水平壺」的器型與工藝皆發展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以致於後人亦稱」水平壺」為「孟臣壺」。
如今,以孟臣壺為藍本的水平壺已經成為了行業標準被紫砂匠人所遵從沿用,幾百年來,在其基礎上不斷的推陳出新,名品輩出。
在製作工藝上,水平壺一般選用朱泥來製作。朱泥具有很好的可塑性,黏性較重。燒成的壺體外觀光潔,色澤紅艷誘人,壺蓋與壺體相碰有清脆悅耳的金屬聲響。朱泥在養護使用一段時間後,愈發透亮可人,令人愛不釋手,深受愛壺茶友的喜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節日,不同地方,各有不同風俗傳統。香港大部份人祖藉廣東,亦有不少其他外省人。潮州、海豐、福建、上海、浙江、雲南……還有江蘇,文化近似上海,但也有自己特色,尤其過年習俗,跪長中輩,吃素十錦,拜灶王爺,都是有趣的華人過年文化。 蔡Auntie(蔡藹嫻)一家是香港的江蘇家庭之一,19...
潮州功夫茶茶葉 在 Gtokevin小商人靠北幹古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是很懶得進來攪,我當路人好好的,結果被摳出來打球
除了被摳起來打球以外
今天看到一芳又發聲明說什麼他們的茶葉是100%台灣茶葉
這個真的在把大家當白痴,數據證據拿出來阿,不要只會發聲明稿,很智障
我雖然合夥人飲料店從1999年開到現在,在洛杉磯很多家分店
我也只是去騙騙飲料喝,跟飲料店的妹子嘴砲打炮
但是多少還是知道一些飲料店的眉眉角角
這一芳說自己是100%台灣茶的事情根本不可能
簡單地說就之前2016前的供應商
茗宏有供應一些化學的調味料還有一些違法的茶葉給他們用
就不是天然也不是台灣茶葉,不要在那邊說什麼全部都是台灣茶葉
後來換了供應商,叫做桔揚
一芳要求這個供應商只幫他們做茶葉標籤,讓後他們自己會去貼
但是這個供應商他說他不想要做任何的擔保,但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共犯結構
這些供應商不得不出來說話
光看那個數據就知道絕對有問題,哪來那麼多的茶業供應全世界1000多家
居然還有人私訊我說有人為了帶風向說一芳只有15家??
奇怪,本來在北加州現在開來南加州,怎麼算都不只15家?? 這麼看不起一芳喔
再說一芳配合的茶園根本不可能產出這麼多茶葉,真的不要把人當白痴
來看點數據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統計台灣107年(2018)的茶葉產量14,738公噸。這產量內銷與外銷根本不夠用。 以紅茶來說,絕大部份的手搖茶所使用的幾乎都是進口來的碎葉茶,鮮少如位於高雄的真愛台灣紅茶所使用的紅茶大都是台灣產的功夫紅茶(條索狀)。
另外,根據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去查107年進口紅茶的量為:16,332公噸左右,光紅茶進口量就大於台灣一年的茶葉產量了。前三名分別為越南、斯里蘭卡、印度。
台灣茶園平均每公頃年產量約1.2公噸,南投縣和苗栗縣的茶園產量比較突出,但是也只有每公頃1.5公噸的年產量。
契約茶園面積三百公頃(資料來源桔揚官網),如何能有每年1500公噸的茶葉可交呢?
資料來源:農委會107年農業統計年報,107年茶葉平均每公頃產量為1264公斤。
https://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_File.ashx…
淺山區域以四季春為主的茶葉生產可以達到一年五次到六次採摘,高山區域一年就是最多三次而已了。
採綠茶或烏龍的茶菁重量也不一樣。
但1甲地出5噸,你跟我說300甲絕對在唬爛。
1500公噸換算是2500000台斤,除以300公頃是8334台斤/年。再換算以名間及松柏嶺5季產量是1667台斤/季,或其他地區4季產量2084台斤/季。
由以上數據來看,只有名間及松柏嶺可以達成該宣稱的產量標準,品種限於金萱、四季春、台茶20號。
你跟我說全部都是台灣茶葉????
很遺憾我吃飯有看過豬走路,我喝茶也因為朋友開店略知一二
哪來的產能可以供應1000多家店
再來詳細一點
至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稅則號碼查詢網站
https://portal.sw.nat.gov.tw/APGQO/GC411
於稅則號別欄輸入稅號090240,得出查詢的商品
品項為超過3公斤的普洱茶、部分發酵茶及發酵茶
再到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進出口統計資料庫查詢系統
https://portal.sw.nat.gov.tw/APGA/GA01
選擇「貨物、數量、價值、國家(地區)查詢」
用海關稅則0902.40 6碼查詢2018年關務署有紀錄的進口(含復進口)紀錄
(資料區間選擇107年1月-12月)
(貨品別(稅則/貨品分類)選擇"6"碼,該欄鍵入090240)
(排列方式選擇按"貨品別")
(按"查詢")
得以下查詢結果:
去年進口至台灣的數量為22,146.588公噸
越南..................10,417.196公噸(第一名)
斯里蘭卡...............4,382.512公噸(第二名)
印度...................3,746.369公噸(第三名)
中國大陸...............1,642.060公噸(第四名)
而出口(含復出口)紀錄,包含從台灣出口以及來台灣轉港
去年從台灣出口的數量為2,741.355公噸
中國大陸...............1,736.414公噸(第一名)
日本.....................349.138公噸(第二名)
印尼......................18.694公噸(第二名)
加拿大.....................8.897公噸(第四名)
由上列中華民國關務署紀錄資料顯示,
臺灣對於海關稅則0902.40此商品的進口大於出口
全中國800家分店
當作是全台灣的出口額給你1736.414噸茶葉好了
然後你要說都剛剛好都是墨力出口給一芳?
其他茶飲品牌都拿不到?? 工三小阿??
而且在看看以下的資料
臺灣茶葉的流向
臺灣茶葉市場的總流通量43,434公噸,其中接近六成(57.1%),被加工製造成包裝茶飲或手搖飲料。
而作為茶飲料原料所使用的茶葉中,91.1%的比例為進口茶葉,國產茶葉僅占8.9%的用量。
(資料來源/台灣茶產業調查分析(2014),食品工業研究所)
所以一芳茶葉是哪來的? 你也走私? 你也超買茶葉? 還是從哪裡生茶葉出來的?
你他媽白癡嗎?? 要反駁也拿出單據出來,政府要正視一下這個集團有能力可以憑空生出台灣茶的能力
那這個集團必須給予嘉獎以及保護,茶農種的要死要活,採茶採得要死要活還不如我們一芳出一張嘴就能產出那麼多的茶業呢
看來是個會生茶業的公司呢
最後,
楊秋興都找人去找Steven要他封口了,還有人在那邊說沒有此人
他地址他都寫在上面了,好幹一點,槍拿著直接過去找人就好
你們不會去問洨巨人前天有沒有找那些廣東阿叔去騷擾人喔
我也不是說瞧不起誰,是說在洛杉磯,我們就只怕那些不要命的越南人以外
其他包含當地勢力比較雄厚一點的韓國人,我們也是沒甚麼在擔心的
怎麼會認為找廣州幫得能壓的了呢??好歹找潮州人還比較衝一點啊
我個人對這種甚麼百分百台灣茶的文字遊戲沒興趣
我個人對金融方面的詐騙還是洗錢比較感興趣,畢竟美國最喜歡查洗錢
寧可花錢找人找公關公司要來這樣搞
那好啊,端午節過了喜歡吃肉粽,大家一起吃起來
我本來不想吃了,既然要來搞人,那我們就來拉一大串肉粽出來
我想說最近韓粉都不來找我打球了,結果今天又有一芳來找我打球?
反正吃定食安問題就是市政府的問題,盧秀燕不會弄你們
那我們以後就來講講金融問題好了
請你們放心,金融問題不會只有文字,還會帶圖片的,圖文並茂看得比較清楚
剛回到洛杉磯不久,有時差,敬請期待
潮州功夫茶茶葉 在 騫毅 (Hazel Chan 陳諺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潮州之行.到訪當地茶企金雀嘴茶業.欣賞茶文化
潮州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幾乎九成的潮州人家裏也會有一部茶几茶具來招呼客人喝茶。今次潮州之行到訪當地茶文化企業,了解茶葉的製作過程品嚐當地著名的鳳凰單叢茶葉。
.
製作茶葉的過程非常繁複而且很講究,首先要採青然後曬青,挑選好的葉子作為茶葉,經過多番的烘焙然後再放置半年至一年,什至更長的時間才能成為潮州功夫茶。
.
有個潮州人曾說過遊玩的時候兩個人為伴,喝酒的時候四個人為最佳,那麼喝茶三個人就剛剛好了。從沖泡茶葉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周人是十分重視「茶」,更視「茶」為招待客人的基本。
.
為什麼要用三個茶杯來沖茶呢?其實是這樣的,三個茶杯放好呈「品」字,「潮人重品」,他們認為茶是用來品的,要喝,那喝水罷了。
.
第一個步驟是「燙杯」。通常第一次沖的茶他們也是不喝的,用來消毒和洗乾淨茶杯。首先用兩隻手指護着杯口,然後用中指護着杯底,一個翻轉,用中指推動杯底,就可以順利地完成燙杯的動作。
.
燙杯過後就是正式的「沖茶」了。沖茶的時候,那個杯子要時刻穿梭着三個茶杯,均勻地一點一滴地分佈,以示公平。
.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請茶」。請別人喝茶的時候,用拇指和食指護着杯口,因為這個位置是不燙的。但剩下來的兩隻手指不能指向客人,以示禮貌。先尊老,後卑幼。要等待所有在場的客人喝過茶後自己才能喝。
.
從單單沖茶,到請茶,可見中國人十分重視禮節,潮州人對於茶也是很講究和仔細,每個步驟也一絲不苟的做好。中華有懂禮、習禮、守禮、重禮的傳統,所以被稱之為「禮儀之邦」。禮儀在古代社會規範着人的道德和行為,也是文明的象徵,所以我非常欣賞中國人的禮節。
.
了解一個地方,先看其文化。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先看其生活。從建築、飲食、生活、衣著到社會各文化,以小見大。
.
延伸閱讀:
春蘭香鳳凰單叢 烏龍茶系列 潮州功夫茶
https://www.google.com.hk/amp/s/kknews.cc/zh-hk/culture/o8amgmp.amp
.
Facebook: 騫毅
Instagram : hinngaixxc
#生活 #生活小品 #文字 #小品文 #廢青 #茶文化
(真係唔識剪片架,係咁易mix埋就係,唔緊要啦,大家睇字好了😂)
潮州功夫茶茶葉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農曆新年是華人最重要節日,不同地方,各有不同風俗傳統。香港大部份人祖藉廣東,亦有不少其他外省人。潮州、海豐、福建、上海、浙江、雲南……還有江蘇,文化近似上海,但也有自己特色,尤其過年習俗,跪長中輩,吃素十錦,拜灶王爺,都是有趣的華人過年文化。
蔡Auntie(蔡藹嫻)一家是香港的江蘇家庭之一,1964年與丈夫來港落地生根,生兒育女,夫家有七兄弟姊妹,大家族,每逢過新年,濟濟一堂,好不熱鬧,老人家、小朋友、男女老幼都很重視江蘇人的過年傳統。「我先生是江蘇南通人,他的爺爺是清朝狀元,叫張謇,他鄉下是重視傳統文化的地方,過年也是子孫發揚孝道的大日子。」蔡Auntie說。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07/XRIMSG45JBA4NIR32JNUH2J7H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新年 #習俗 #江蘇 #團年飯 #拜年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潮州功夫茶茶葉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潮州澹浮文物收藏院秉承弘揚中華文化,溝通兩岸關係,促進中泰文化交流的宗旨,由泰國春府博他耶(欽賜)淡浮院院長郭豐源先生倡議,眾多海內外俊彥熱烈響應捐資建設的一座開放式收藏院。入口是一座聳立的大石牌坊,三門歇山頂建築,高16米,氣勢恢宏磅礴,正中題“東粵菁華”,兩側分別書有“金聲”“玉振”,皆是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手跡。牌坊到正殿是三進石階,院內花圃簇擁著石雕的麒麟、青獅、盤龍及鐵牛等吉祥物。巍峨瑰麗的正殿建築,重簷出閣,琉璃飛瓦,四支玫瑰紅的花崗石柱,穩重莊嚴。正中匾額“澹浮院”三個流金大字,屬清朝末代皇帝之弟溥傑所書,門外掛的木刻對聯“遠望觀雲,登高視野”,為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親題。殿內藏有儒道釋各派文化的代表文物。遊覽淡浮院,最吸引遊客的莫過於主殿兩側長廓“中國歷代書法碑林”。這裡彙聚了上起商周、下迄當代的歷代書法大家的真跡墨寶。令人須臾間,盡覽五千年法書;旋足地,可觀四海寶藏,彌足珍貴。碑廊上方廣場,矗立著交泰殿,是淡浮院主要收藏展覽大殿。“交泰”中與北京故宮藏寶璽殿名相同,均取自《易》經“天地交泰”之意,但此處另有中泰文化交流之意。殿內有泰皇親賜《瑪哈蒙空佛像》一組金佛以及中華文化代表文物。
所謂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與茶具的結合。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和特有的茶具,此功夫,乃為沏泡時的學問,品飲的工夫。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廣東的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最為盛行,乃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承襲和深入發展。蘇轍有詩曰:“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區很出名的風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戶戶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幾輪。即使僑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州人,也仍然保持著品工夫茶這個風俗。可以說,有潮州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潮州工夫茶是潮州人獨特的飲茶習慣。“工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工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為最佳。放茶葉一般都是放半壺,沖過後茶葉會展開,剛好呈一壺滿的狀態。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滾燙的熱水灌進壺裡,馬上沖出來,頭道茶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三個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滿了這杯再斟那杯,而要輪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先喝一小口,慢慢品,一邊品著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工夫。工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潮州功夫茶茶葉 在 茶葉舖潮州工夫茶,又名功夫茶,是 ... 的推薦與評價
潮州 工夫茶,又名功夫茶,是指流傳於潮州一帶嘅飲茶習慣,屬於一種茶藝亦係一種民俗。由於泡茶嘅方式極之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已經有名你叫,如果烹茶沒有「功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