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逐漸解封,原本空白的日子幾乎是一夕間填得飽滿,這本《在診療室遇見老子》就是在這樣的夾縫裡,一點一點慢慢看的──但也正是這樣的節奏,最適合入口這樣的作品。
嚴格來說,這本書是日本精神科醫師在「超譯老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文化混血,是作者在執業時發現,原本他都是像一般的精神科醫師一樣諮詢、開藥治療,但有一次向患者提到自己喜愛的老子的箴言時,患者竟然哭了出來,覺得獲得很大的支持與理解。
後來又遇到幾次這樣的經驗,有些患者在聽了老子的思想之後,心情輕鬆不少,症狀也大幅緩解。作者才開始反思,心理治療本是西方文明產物,使用大量的西方思想,可能有時候並不適合東方人。因此多次經驗下來,他開始希望能將這樣的想法普及,讓老子的思想進入東方的心理治療世界。
***
而我在收到這本書時,確實也覺得它跟一般心理書籍很不一樣。它有一種悠緩閒散的特質,每一篇都不長,但都很好領悟,也把原本艱澀的文言文,轉譯為現代人好懂的白話,甚至幫篇名取了一章章可愛的名字:
「幫助你控制焦慮的湯匙練習」
「感到絕望時,試試鹽味飯糰思考」
「不願放手時,試試草帽思考」
我個人特別喜歡的是這一章「鹽味飯糰思考」(絕對不是因為早上剛吃了飯糰的關係):
======
一代經營之神,松下電器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先生有個知名的故事:在面試時,他會問受試者一個問題:「至今為止的人生,你是幸運還是不幸的?」
他會錄取回答「幸運」的人,不錄取「不幸」的人。
當然,「幸運」和「不幸」的事實本身並不重要,說到底,松下幸之助先生只是想要知道對方「是抱持著何種感受生活至今」。
======
松下幸之助的想法是,認為自己幸運的人,往往比較謙虛、努力,也不忘感謝他人,因為這樣的人,有能力感受到日常中的「微小幸福」。
這就是作者提到的「鹽味飯糰」思考。
老子的原文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一個人知足、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止,就不會有後面的失敗和危險。
而所謂的「鹽味飯糰」,在日本就是用白米和鹽水,沒加任何料的簡單食物。然而若是用心品嘗,卻可以在其中咀嚼到白米的甜香,以及鹽味的反襯,這不正是一種「知足」的練習嗎?
***
我在讀這篇的時候,正好遇上家裡換屋的事。原本就像在粉絲團寫的,明明是老天保佑,福星罩頂的事,也一舉解決了原本租約到期,不知道下次該落腳何處的懸宕,家人都很開心。但這種振奮才沒維持多久,就聽到家人每天照三餐煩躁抱怨,哎呀裝潢時間要這麼久,這樣什麼時候才能搬進去。哎呀我不喜歡這個風格,哎呀我不想約那個時間,哎呀你覺得這樣是不是比較好…
絮絮叨叨的聲音在我耳邊環繞,我突然想問一句:幾天前對你來說是幸運的事,現在還在嗎?
如果還在,那為什麼你跟事情發生以前一樣不開心呢?
或許我們都曾經這樣,在遇到已經「很好了」的事,都會高興一下子。但沒兩三天又抓住不足的地方,跟之前一樣用力煩惱著。
煩惱不斷更新,痛苦卻一成不變。
這時候讀到「鹽味飯糰思考」,我腦中浮起了早上咀嚼飯糰時,還沒吃到陷料,但牙齒咬著米香,耐心咀嚼二十下的滋味,很甜,非常幸福。
或許我們都可以在覺得自己不幸福的時候,把「鹽味飯糰」思考從口袋裡拿出來,好好咀嚼幾口,重新意識到自己已經獲得足夠──當下需要的不是更多、更豐沛的餡料,而是重新感謝自己「幸運」的餘裕。
***贈書時間***
出版社會給推薦者一本贈書,所以這本《在診療室遇見老子》,我可以送給大家抽獎:)
為了尋找最適合的有緣人,我會挑選「最有感覺、理由頻率跟這本書最合」的留言,贈送這本書給他
但是大家不要壓力太大,這不是徵文比賽,即使短短一個理由但是跟書的頻率很合,這本書還是非你莫屬~不妨跟隨心裡湧出來的直覺,寫下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的理由吧!:)
***
想要參與贈書活動的讀者,請在本篇按任一個心情+留言自己想看的理由,例如:
「我想看《在診療室遇見老子》,想看看精神科醫師怎麼分享老子的智慧。」
請發揮屬於你的版本(就算要抄我的也改編一下XD),我將在8/23(一)抽出一位幸運讀者,請出版社寄送這本《在診療室遇見老子》給他哦!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410的網紅開心公主的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什麼一個要兼顧上班、照顧先生和小孩的職業婦女,決定去考心理諮商研究所 ? 她如何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考上? 請聽她娓娓道來… ( 她現在仍然是一邊上班一邊兼顧研究所課業的喔,真的超強!! ) 如果你看完影片,問我 : 理由沒有100個啊? 「100」是誇飾法,ㄏㄏ…當你下定決心的時候,那1個理由...
「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開心公主的日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請益] 為什麼要錄取你-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為什麼要錄取你 - Explor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當教授問「給我一個理由錄取你」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面試】面試官最愛問:給我一個錄取你的理由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破解面試必考題】公司為什麼要錄取你? 請問你的優缺點 ...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工作報到第一天ptt 2023 - arses.online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2023 工作報到第一天ptt - fatih.pw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工作報到第一天ptt 2023 的評價
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循循善誘
替他人留下決定空間的另一種方式是發問,而不直接發表定論。
納飛茲.阿敏(Nafeez Amin)和人合開雪帕補習班(Sherpa Prep),那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間考試準備與入學顧問公司,提供GMAT與GRE課程,十幾年來協助數百位學生進入全國最好的研究所。
然而在早期的時候,納飛茲注意到有個問題一再出現:學生讀書讀得不夠勤。
納飛茲除了管理公司,通常也參與教學。大部分的學生已經好幾年沒念數學,GMAT又不允許考生用計算機,因此課程第一天通常從一些基本的算數暖身。此外,納飛茲會大致提一下課程的安排方式,鼓勵學生擬訂讀書計畫,最好還能向朋友透露自己正在補習,這樣比較不會半途而廢。
可是當納飛茲和學生討論的時候,他發現學生把目標放在很好的學校,卻不知道那需要非常認真讀書,GMAT才可能達標。許多學生根本沒做好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人人都申請相同的前十名頂尖學府,卻以為只需要付出一小點努力就能進去。學生不明白,頂尖學校的錄取率通常只有五%,而且申請者之中臥虎藏龍。
許多人報名補習班時,想說自己以前申請大學的SAT分數打敗群雄,或是以前考試都考很好,沒問題的。然而申請研究所是不同的戰場,對手不再是一群懵懂高中生。納飛茲的學生這次不僅要和其他的大學畢業生比拼,而且大家的大學成績都好到足以繼續念研究所。這次的競爭對手是頭腦更聰明的一群精銳。光是以前的認真程度還不夠。
納飛茲問學生課後打算花多少時間溫習,他聽到的數字低得驚人。大部分的人說一星期五小時,最多十小時。課程結束時,大約讀了五十小時的書,但學生如果要拿到心目中的漂亮分數,需要讀兩三百小時的書。五十小時差遠了。
然而當納飛茲試圖告訴學生這個事實,大家只是呆呆望著他,不相信他說的話;或是聽到要那麼累,乾脆打退堂鼓。開課第一天的反應非常不佳:這傢伙憑什麼告訴我,我必須更認真念書?
納飛茲不希望潑冷水,但他希望學生認清事實,了解他們課後還得花更多時間念書。考好GMAT遠比想像中困難,要花的時間比預期的多,要努力一段時間才會見到成果。
納飛茲因此改變方式,不再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做什麼,而是問他們要什麼。下一次他教課時,一開始就先問:「你們為什麼來這裡?你們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考GMAT?」
學生回答:「我們想進入最好的商學院。」
「好,那你們知道要進那些學校,需要多少分嗎?」
一名學生回答:「我需要七百二十分。」另一名學生回答:「七百五十分。」
「你們要如何考到那些分數?」納飛茲問。
學生此起彼落回答,開始對話,討論完後發現,每年考GMAT的人大約有二十五萬人。排名前二十的MBA課程,入學人數大約是一萬人。換句話說,僧多粥少。學生開始發現進研究所比想像中困難許多。
學生意識到這件事之後,納飛茲開始把對話引導到他最初想抵達的地方:大家需要多努力念書。「如果要考到高分,落在你們要的百分位數,你們認為一星期需要讀幾個小時的書?」納飛茲問。
學生沒用猜的,也沒隨便拋出一個數字,他們發現自己不知道答案,開始反問納飛茲問題。「老師,你輔導學生有一段時間了,你認為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學生問,「像我這樣的學生,通常需要讀幾小時的書,成績才能進頂尖的學校?」
賓果。
這下子納飛茲拋出三百小時的數字時,每個人都認真聽他說話。學生計算一下,發現不可能在十週的課程內、一星期讀五小時的書,就達到大約三百小時,必須調整計畫才行。討論結束時,學生說自己會念書的時數,變成一開始的三倍。
納飛茲利用發問來促成結果。學生更認真讀書、從課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穫,考試成績也變好。納飛茲靠的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多少溫習時數,而是協助他們自行找出答案。
發問可以帶來兩種效果。首先,就和提供選單一樣,問題會轉換聽眾扮演的角色,不再忙著反駁,想出所有他們不認同某個說法的理由。他們的心思被另一件事占據:找出問題的答案。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那個問題帶來的感受、他們有什麼看法。大部分的人樂於談關於自己的事。
第二,更重要的是發問可以促成接受。人們極可能不想聽別人的話,想照自己的意思做;而此時問題的答案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答案,而是他們自己的答案。由於這是他們個人的答案,反映出他們自己的想法、信念與偏好,這樣的答案更可能驅使本人行動。
警告標誌與公衛宣導通常能提供資訊,但採取聲明的形式,如:「垃圾食物會讓你變胖」或「酒駕是謀殺」。
這種做法的目標是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但通常給人的觀感是愛說教。民眾心生抗拒,開啟防禦模式反應:「哼,垃圾食物才不會讓你變胖;我認識很多人都吃麥當勞,體重從來都沒增加過。」或是「這廣告也太誇大。我朋友上星期就是喝酒後開車,也沒死人。」尤其是人們對某個議題有強烈看法時,太強勢會讓他們感到被脅迫,使訊息造成反效果。
不過,相同的內容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傳達:你認為垃圾食物對你有好處嗎?
如果某個人的答案是「沒有」,這下子他們進退兩難。請他們解釋自己的看法時,這個問題會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他們清楚意識到垃圾食物對自己沒好處,而一旦承認,就比較難繼續吃下去。
問題會促使聽眾按結論去做。不論怎麼答,行為要符合自己給出的答案。
納飛茲問學生想考到多少分,但他不是隨機選中那個問題。納飛茲會那樣問的原因是,他知道學生的答案將引導學生抵達他一直希望他們抵達的地方。
某間醫療器材公司的高階主管因為業務人員不肯帶下屬感到困擾。她寄出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會議,鞭策資深員工指導自己負責的新人。
然而,催也沒用。獎金是取決於成交量,因此管理人員寧願把時間花在談生意上,無暇訓練別人。
事情缺乏進展讓那名高階主管沮喪不已,最後問一名業務:「你是如何成為如此成功的銷售人員?你今天使用的一切技巧是在哪裡學的?」
業務回答:「喔,我跟提姆學的。他是我以前的上司,已經離開公司了。」
高階主管想了想,接著問:「那如果你的團隊無法向你學習,他們要如何進步?」
如今那位業務是全公司最優秀的導師。
你是否企圖改變公司文化,或是要讓團隊支持不愉快的公司重組?催化劑不會把事先定好的計畫硬塞給同仁,恰恰相反,他們先從問問題開始。去找會受到計畫影響的人,徵求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參與規劃過程。
這種做法有兩種好處。第一是能蒐集到問題的相關資訊——不只是問卷資料或道聽途說,而是從每天實際負責處理的同仁那聽到實情,得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第二項優點:當方案出爐時,更可能受到所有人的支持。大家不會感覺是上面的人一聲令下、他們就被迫接受,反而感到自己也參與了改變的過程。他們已經替結論出力,也因此更願意花心力讓結論成真——這點將加快改變的速度。
循循善誘才是上策。
.
本文摘自《#如何改變一個人》
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作者:約拿.博格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循循善誘這個方式儘管很基本,但基本功要練得好,也要透過不同案例來學習。這個方式的重點是,不要一下子把答案塞給對方,這反而讓對方不想買帳。
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即便剛開始好像進度慢,但對方感覺靠自己領悟出答案,對方會比較有動機執行。讓人感覺參與了做決定的過程,這也能給人尊重。
我曾經請青少年想像自己是父母,請他們試著解決青少年常見的問題。通常青少年也給不出什麼好答案,最後只好分享自己的父母如何應對—這種將心比心,讓青少年自己體會到,父母的難為。
即便鐵證如山,還是有很多人寧可相信自己抱持的錯誤答案。因為這答案產生的過程有當事人自己的努力,也牽涉到自尊、自主,大部分人都滿心期待自己的推論能被驗證為真,即便推論過程多麼荒謬跳躍。
祝願您,能學習問對問題,這常能鼓舞人的動機!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恭喜北一女中高三學姊郭羽婕申請上UWC (United World Colleges)👍🏼👍🏼
她的勇敢歷程被許多媒體、雜誌所採訪,
俐媽看她一路走來,
眼淚流過、迷惘過、想自暴自棄過、發奮努力之餘又屢屢受挫,
如今達成目標,
很以她為傲!
俐媽今天再分享一次羽婕針對UWC的介紹,以及她成功申請的秘訣,
也想告訴你們:
Dare to be different!
———————————————————————
📈 改變人生的機會——世界聯合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s)
你是否厭倦了只有選擇題的考試,或者上課時常常有自己的想法卻沒有表達的機會?
想像一下,老師不站在講台上從頭講到尾,而是以討論和思辨的方式上課,你喜歡嗎?
想像一下,你的室友來自亞美尼亞、敘利亞或西班牙,有各國政要或戰爭難民,你們會聊什麼?
想像一下,做服務時數不僅是滿足學校的要求,而是向社會募集物資救援難民?
那麼,UWC將會是你的好選擇!
#什麼是UWC?
世界聯合書院(United World Colleges,簡稱UWC)始創於1962年,起源於德國教育學家 Kurt Hahn博士的教育理念,他認為如果能將來自不同國家、種族和宗教的人聚集在一起,讓他們共同生活、相互學習與理解,可以為消除國家與地區間的衝突並促進和平。UWC提供為期兩年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同時也十分重視體驗學習、社區服務和戶外活動,現在全球一共有18所分校,遍布四大洲。
UWC的學生每年來自150多個不同國家和地區,招收16~18歲的學生,各國學生由本國的UWC國家委員會選拔,一般而言每所學院只有一至兩名國家代表,因此每個人幾乎都代表了一個國家,藉以體現世界的多樣性,就像小型的聯合國。不僅如此,UWC挑選學生時就刻意製造多元背景,身旁的同學可能是各國政要的孩子,甚至是王室貴族(例如今年有位西班牙的公主將前往就讀),但也可能是戰爭難民和農村貧困的孩子。
#UWC在學什麼?
UWC的上課內容,主要分為六學科:母語、第二語言、社會學、數學、科學、藝術,加上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TOK)是類似哲學思辨課程,有很多機會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和老師討論;拓展論文(The Extended Essay,EE)是學生要找出自己有興趣的主題,畢業時交出四千字論文;創意行動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 CAS),鼓勵學生結合創意思考與志工服務做出行動,因此許多學生都有破百的服務時數。UWC和IB都很注重學生思考、表達與主導學習的能力,而不要被單一的答案框架,更重視從真正的行動中學習,例如回應長篇辯論題、寫論文、策畫活動以及實際的志工體驗。
#怎麼申請UWC?
UWC的學校不受理學生直接申請就讀,而是透過全球159個UWC國家委員會來推薦適合的學生,因此要先向UWC臺灣理事會申請。
線上申請階段:這裡會有一份表單要填寫,除了個人基本信息之外,裡面有許多限制字數的簡答題以及幾篇小短文,從這些問題中展現個人特質,涵蓋層面包括家庭環境、個人愛好、活動經驗、面對挫折困境時的解決方法、對你最有影響力的人和事、你在UWC要如何代表臺灣宣揚文化、能對UWC和社會有什麼貢獻等,回答不需要以華麗的詞藻包裝,因為UWC最希望申請者們都能「Be youself」。筆者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幫助自己重新檢視過去的生活,深刻了解自己一路成長的歷程與收穫。
第一輪筆試:筆試只會考基本的國文與英文能力,題目十分考驗個人思考能力與對問題獨到的見解。
第二輪團體面試:從吃午餐到活動,充滿了討論、思辨與個人特質的展現,而考官會在過程中觀察申請者們的發言、態度,判斷每個人的特質是否適合。筆者認為這是最有趣的一個環節,由於聚集了許多認同UWC教育理念的學生,自然而然塑造出良好的討論環境,很容易讓人忘了彼此其實是競爭對手,完全沉浸於思辨之中,也能聽到許多不同的聲音,更能交到一群好朋友!
第三輪個人面試:這次面試會再更進一步問關於個人對UWC的想法、選擇校區的理由或去UWC要如何展現臺灣特色等。
#為什麼要去UWC?
“Just be yourself and you will be fine!”很難找到還有哪所學校,申請時會特別強調「你不需要準備」,也不因在校成績不好、沒有英文檢定證明或經濟狀況不佳,就拒絕錄取或差別對待,是因為不希望學生受限於經濟狀況或語言能力,而沒有辦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機會,導致缺乏改變自己人生與社會的機會,這正是符合UWC這場教育運動理念的核心價值。
———————————————————————-
#俐媽英文教室UWC篇
#台大明明學子表現超級亮眼😍
Source:
❤️
https://www.cheers.com.tw/career/article/5099709?utm_source=facebook_cheers&utm_medium=dailypost&utm_campaign=cjeditor-facebook_cheers-dailypost-cjeditor
❤️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858?fbclid=IwAR0lV2Mi5kG4Kzr4cPpT6wv-9EVSpjVWQofY70DxKCudJbFZK-ENjBh969M
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開心公主的日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為什麼一個要兼顧上班、照顧先生和小孩的職業婦女,決定去考心理諮商研究所 ? 她如何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考上? 請聽她娓娓道來… ( 她現在仍然是一邊上班一邊兼顧研究所課業的喔,真的超強!! )
如果你看完影片,問我 : 理由沒有100個啊? 「100」是誇飾法,ㄏㄏ…當你下定決心的時候,那1個理由就像100個一般這麼強大 !
上一集
★應屆考取★ 106律師高考錄取分享 (下) https://youtu.be/BcEXY2XpXRs
★應屆考取★ 106律師高考錄取分享 (上) https://youtu.be/IwlEVVkqd-U
國考系列 ★HOT★
1.【考到變顧問】106高考一般行政錄取!考題大解析 + 申論秘訣不藏私https://youtu.be/2YZcwGQKk3I
2.「你還在考喔?」---我的國考路(下)https://youtu.be/7w2DceG53a0
3.「你還在考喔?」---我的國考路(上)https://youtu.be/4uRYHl8Zq6Y
4.【考到變顧問】國考Q&A https://youtu.be/03X7VYKuR5Y
5. 地特在即 ! 考前的小叮嚀https://youtu.be/NSu5wwV0U3o
快訂閱『開心公主的日常』(每週二出片)
Youtube頻道https://goo.gl/e7s3F9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appy.princess.daily
Instergram : happy_princess_daily
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為什麼要錄取你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時,其實不需被嚇到,要知道這是面試常出現的題目,面試官只是想一次了解你的優勢、確認你的意願!你可以趁機會說說能令企業安心錄用你的理由,來一段「符合對方需求的自我 ... ... <看更多>
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當教授問「給我一個理由錄取你」 -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這種問題有沒有什麼萬用的回答方式,可以讓教授覺得自己有一股謙虛的傲氣那種- 教授,問,錄取,研究所. ... <看更多>
為什麼要錄取你的理由 在 [請益] 為什麼要錄取你- 看板graduat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星期假日要去參加研究所在職專班的口試
google了很多歷屆口試問題
其中常看到的就是 "為什麼我要錄取你"
但只google到題目 都沒有答案
請問網友們 現在還有口試委員常在問這問題嗎
要怎麼回答比較好呢?
謝謝
--
我在想什麼,到底?
有哪個占卜師,能清楚的告訴我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35.252.217
我是認真的
因為我目前在銀行上班 我可以說我目前有一份好工作 我畢業後覺不會去賣雞排
我會在銀行界更上一層樓 或者去參加國考 你們要相信一二十年後我一定會成為
社會上小有名氣的人
以上這樣回答可以嗎
回應中的回答不太好
真心的請教網友們
請問你們聽過最好的回答是什麼呢?
"為什麼我要錄用你"
※ 編輯: overfuture 來自: 111.235.252.217 (03/18 21:3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