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電玩 3 之 2 ***
“要一句話惹毛電玩遊戲開發者,就是在你知道他所從事的行業時,問他整天可以打電動的感覺是什麼?”
(“One surefire way to annoy a game developer is to ask, in response to discovering his or her chosen career path, what it’s like to spend all day playing video games.“)
這是昨天分享的書本4年前同一作者的第一本相關著作。採訪10個不同的遊戲開發團隊,講述他們開發的故事。當中有知名遊戲公司開發的 Diablo III (暗黑破壞神III),Halo 3 (最後一戰3),也有異軍突起的開發團隊作品 The Witcher 3: Wild Hunt (巫師3:狂獵),還有小型獨立遊戲製作公司的作品如 Shovel Knight (鏟子騎士),以及只聞樓梯響卻終不見人下樓,因著盧卡斯被賣給迪士尼而整個取消的星際大戰 Starwars 1313。
我不是一個會玩電玩的人,但作者講故事的功力實在精彩而且容易理解。Diablo III (暗黑破壞神III) 開發的過程中,開發者和消費者都滿心期待這個經典遊戲的最新力作。因著他的複雜度和眾人高度的期望,果然時程一再遞延。就在上架第一天,員工們正想要休息慶祝時,出現了後來變成迷因梗圖的 "Error 37" ,原來是太多人上去玩,導致伺服器承受不住。好不容易這個風波平息了,卻又發現遊戲設計的邏輯,讓武器拍賣比努力闖關還容易晉級,造成眾多玩家的不滿。在許多的壓力之下,即便很多武器仍在拍賣中,設計公司毅然決定關掉賣場。書中採訪做這個決策的主管當時的心情,他深知道這是個對的決定,但一聲令下時承受著極大的壓力。
另一個遊戲The Witcher 3: Wild Hunt (巫師3:狂獵),是有一家波蘭的公司所設計的。在當時的波蘭沒有販賣電腦遊戲只有盜版,他們一群遊戲迷深信只要東西做得好,消費者是願意買單的。這個故事有趣的是在他們設計的過程中,有多少的文化因素會滲入他們的作品。裡面有非常多的場景是玩家必須做出道德的選擇。書中描述許多的選擇常常是悲劇,而開發者們也反思他們都是在鐵幕的環境下長大,父母被甚至經過二戰的摧殘,因此想出來的清境多半也反射著這樣的糾結。裡面也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是故事場景設定在一個饑荒的時代,但設計每個屋子的人並不曉得,在屋子裡都塞滿了各式的食物。後來測試工程師發現時,他們還要花不少功夫去把那些食物刪除掉,以還原故事的真貌。
還有一個小型設計團隊所創作的 Shovel Knight (鏟子騎士),是幾位設計師好玩的想法,他們決定用Kickstarter 眾籌的方式來開發這個遊戲,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幾乎是不支薪的在開發這個作品。從一開始不太熟悉的眾籌,到後來籌到超過預期,卻還是無法避免時程延遞的宿命。為了要完成答應支持者的功能和期待,他們應是在沒有薪水的狀況之下繼續做。其中一位主責工程師回憶他當時去店裡買咖啡,卻發現信用卡不能再多支付加奶的錢,那種財務透支的感覺是他一生難忘的。還好這個遊戲開發出來之後叫好又叫座。但也因為之後還有一些沒有完成的待辦事項,開發者們並沒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悅,反而是持續埋頭寫程式,為了要完成看起來無限漫長的最後一哩路。
貫穿所有的故事的一個詞是 “Crunch" ,可以理解為瘋狂的加班。從這些遊戲開發的故事可以發現它和電影和電視劇最大的不同,就是互動所產生的各種未知和複雜。這個遊戲是RPG(角色扮演)還是MMO (大型多人線上),還是MMORPG (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 該用第一人稱視角,還是第三人稱視角呈現? 闖關的難度有多高? 什麼樣的情境應該套上什麼樣的對話? 被攻擊的時候又有哪幾種死法,然後可不可以復活?當這一切是多人在網路上即時互動,所產生出來的結果就不計其數了。這都還不要說視覺設計的細節上,有多少東西必須隨著故事的情境而調整。
書本非常完整的描述這些開發者的心路歷程。雖然知道這麼多的未知數,再投入每一個新遊戲的時候仍然滿懷希望,希望能夠透過程式設計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故事呈現給消費者,在每次耽誤中,承受不知遊戲是否會被取消的風險,或是不知道消費者會有什麼評價的脆弱感。雖然這時則故事大部分不是災難收場,甚至還有意外的贏家,但可以看出大家對於這種”crunch“文化的無奈。到底這個產業,可以用這樣的模式發展多久?
延伸閱讀:
"Console Wars"
關於 “Sega 大戰任天堂”的故事
"The History of the Future"
關於虛擬實境Oculus 的故事
"Getting Gamers"
電玩心理學
全文,延伸閱讀,和相關報導都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blood-sweat-and-pixels/
#gaming #jasonschreier #bloodsweatandpixels #電玩 #遊戲產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175314909288842 #你如何證明你不是瘋...
「獵巫心理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疑問] 請問獵巫行為的心理機轉和對策- psy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要獵巫?】 疫情嚴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獵巫 的評價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獵巫意思繪圈- 電影影評網 的評價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更確診卻遭班群獵巫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獵巫心理學 在 唉開始獵巫了... - medstudent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獵巫心理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停工後,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價值。
Covid-19在2020年於全世界爆發大流行,台灣幸運地在這一年中平安撐過,且在許多國家封城、停班停課時,台灣人還能夠愜意地遊山玩水,甚至放鬆到出門也不會配戴口罩。
而這樣的運氣在2021年用盡,五月十一日,台灣出現兩例本土案例,而也在這兩例出現後的一週內,本土確診案例迅速增加到一千例以上,全國正式進入三級警戒狀態。
雖未到封城,但避免群聚感染繼續發生,政府宣佈了全國停課,家長可請防疫照顧假在家,也呼籲各企業盡可能實施在家辦公。為了防疫這是必要的措施,但不論是人民或公家機關,對於這一波突然爆發的疫情幾乎可說是毫無準備。
我們對台灣的防疫太有自信,在長時間沒有本土案例出現下就鬆懈了,逛夜市、逛賣場,多的是沒有配戴口罩的消費者,而在政府沒有強硬規定下,賣場人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次的爆發,可說是全台灣人的共業。
進入三級警戒後,我們在社群網站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聲音,在家中照顧小孩瀕臨崩潰的父母;對政府的一切作為感到不滿的憤青;到處獵巫指責感染者的正義魔人;抱怨著創業有多辛苦的老闆;不滿房東不減租的租屋族等等。
這當中有許多人在疫情尚未爆發前,都是事業有成且充滿正面能量,甚至人生看似一帆風順的「成功人士」。然而在停工停課停止一切原本習慣的步調後,他們就像被換了個靈魂似的,言行舉止與過往判若兩人。
許多人汲汲營營追求著「成功」,並且將「成功」與「幸福」畫上了等號,好似沒有達到某個目標,或是獲得某項成就,人生就是失敗的;而「失敗」也跟「不幸」被畫上了等號。
成功的定義非常廣泛,可視當地的文化、家庭的中心思想、同儕之間的相互競爭而有所不同。但絕大多數人眼中的成功,不外乎「漂亮的畢業證書」、「美滿的家庭」、「令人稱羨的工作」等等。
這些成就或許可以視為成功,但絕不會是幸福;幸福是一種持續性踏實的感受,不會讓人感到患得患失、捉摸不定;會因為時空背景的不同而改變感受的,那不是幸福,而是「幸福感」。
幸福感可大可小,大至上述獲得偉大成就所帶來的優越感,小至發票對中兩百塊或是早餐店阿姨的一句:「帥哥/妹妹,你要吃什麼?」
巨大的幸福感得來不易,因此許多人都是轉往尋覓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微小而確實的幸福。
但幸福感就好比吸毒一樣,身體會對其產生抗性,需要的劑量一次比一次高,持續的時間也一次比一次短暫;最終再多的小確幸也難以帶給自己滿足,並且更加強化了自己的負面感受。
於是,越來越多人轉而崇拜「負能量」。像是「感謝將我打倒在地的人,躺著真的好舒服」、「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好輕鬆」、「避免群聚有什麼難?反正我本來就沒人會約」
這些厭世語錄看似幽默,看完一笑置之也就罷了,但許多人會將厭世語錄當成人生哲學,甚至用「佛系」來美化自己逃避人生必要課題的事實。在生活尚未被打亂節奏之前,也許感受不到這樣的人生型態會造成什麼負面影響,甚至認為自己能夠撐到今日,靠的就是這種「佛系/厭世」人生。
無法出門去賞花飲茶茶看電影,要怎麼獲得小確幸;自己平常很愛嚷嚷著不想努力的厭世語錄,停工後一語成籤這下真的不用努力了。疫情爆發後就會發現,小確幸也好、負能量也罷,這些在無法掌控與預測的生活中,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加不安與憤怒。
而過去從巨大的幸福感中感受自己價值的人,例如公司穩定成長的創業青年;在知名企業擔任高階主管的中年父親;以家庭美滿為賣點的親子部落客等等,在這一波來勢洶洶的疫情下,用來證明自己價值的幸福感被直接剝奪,因此出現了跟過去判若兩人的言行舉止。
變得憤世嫉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原本看似過得很幸福的人,一夕之間變了個人,就好像原本的幸福被硬生生的給抽離了似的,用著各式各樣譴責的字眼,述說著自己忍受了多少委屈。
被抽離的那不是幸福,而是幸福感。
“幸福人生所帶來的不是空虛,而是充實。既不是達成了什麼就能獲得幸福,也不會因為失去了什麼就變得不幸。”《幸福之書》,岸見一郎,台北市,春天出版,2021年。
追求幸福感是不會獲得真正的幸福的,因為幸福從來都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幸福一直都存在著,是讓你可以明白「現在這樣就很好了」的踏實感受。
對於生活,即使現在沒有疫情影響,我們也無法控制每一天會發生什麼事;若我們總憂慮於未知的事物,便無法享受當下能做或正在做的事情。
好比與遠距離的伴侶約會時,已經在擔心下一次見面不知道又是何年何月,這樣約會時又怎麼能夠享受於當下呢?害怕沒有下一次,所以才會在約會時就急著想確認下一次見面的時間;好比現在被迫停工,每一天都害怕著不趕緊復工的話,收入怎麼辦?房租怎麼辦?貸款怎麼辦?
因為把這些成就視為成功與幸福的條件,所以在被剝奪了這些幸福感後,才會讓憂慮給完全控制了心靈。
若能夠接受人生總會有許多的無常,但不論遇上什麼樣的阻礙,或是失去了哪一項成就,也不會影響到個人價值時,才能夠好好地享受在當下,並且真切地感受到那踏實的「幸福」。
在這一波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的疫情下,憂慮著前途只會製造出更多的問題,在政客與媒體的推波助瀾下,甚至可能會出現群眾暴動事件;憂慮只會讓疫情更加難以控制,且更加拉長恢復到以往歲月靜好的時間。
放下那得來不易的成就;放下自己對兒女課業上的要求;放下非得要將一切做好的完美主義,這時候只需要同樣的一個目標「好好活著」,就可以在這樣嚴峻的時期仍舊過得自在愜意。
愜意不是物質上的享受,而是心靈上的自由;心靈自由了,自然就能感受到幸福無所不在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獵巫心理學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好了世界,我們只示範一次,一週內停電兩次!」
這語錄從昨日到現在仍舊有不少網民在轉發,可以理解防疫期間不能出門,最近的天氣又熱到教人難以忍受,在種種的壓力下一週內還停電兩次,真的會讓人理智也跟著停電。
但抱怨後、挑起仇恨後,問題有解決嗎?
我們經常能夠看見某些人對社會的不滿,也經常會看見他們對整個社會的批判,但我很少會看見除了抱怨之外,他們還提出了些什麼具體能夠改善情況的方式。我對這種類型的人太熟悉不過了,因為我自己就曾經是這樣的人。
我們的目的其實並非想要解決那些社會問題,而是想透過批判來獲得優越感,強調自己與社會的不同;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有時候我們會消極地選擇逃避社會遠離群眾的方式,並且認為是社會的不友善才讓自己越來越邊緣。
這樣的遁世特質,跟選擇隱居山林的隱士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差別只在於隱士選擇完全放棄接觸人群而已。遁世者在需要與人面對面的場合中通常較為沈默,不太會與人交談,也不太會正視他人的眼睛。他們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會透露出自己並不想與他人有交集。
在網路上由於少了與人面對面的機會,許多內心話就能夠自在的表達,透過對社會的批判來提升自己,以減輕那內心深處說不上來的焦慮。過去的我從來沒有去思考過焦慮的根源,每當焦慮湧上來時,我總會胡亂地朝身邊的一切人事物開槍,好似只要除掉這一切,我的焦慮就會跟著消失。
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新聞又播了哪裡出現隨機殺人;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男友又跟其他女性聊天;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馬路永遠補不平;於是我理所當然地認為我的焦慮是因為不管誰執政都只會打口水戰,對我們這些老百姓一點實際的幫助都沒有。
遁世者的焦慮是源自於孤獨,離群索居的個性不可能擺脫得了孤獨,但挑起爭端的方式同樣也無法讓自己走出孤獨。挑起爭端的方式會吸引看熱鬧的群眾,但是當自己不再挑起爭端時,這些群眾也會跟著離去。為了讓群眾持續關注著自己,因此必須不斷地挑起爭端。
註:挑起爭端不一定是指很尖銳的言論,也可能是自怨自艾、抱怨著自己懷才不遇等等的負面情緒。
在個體心理學當中有說明,人要擺脫孤獨勢必得與他人有所連結才行,因為人類的所有煩惱幾乎都是與人際關係有關,若無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相處模式,與他人的互動對自己而言,就會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我們與他人之間會產生摩擦,甚至憎惡彼此,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好課題分離,並且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充滿競爭的縱向關係上;當我們將他人視為有利害關係的對象時,所做的一切行為就不再是為他人貢獻。
這當中也包括了雇主對下屬、師長對學生、伴侶對伴侶、父母對子女。
舉例來說,某些父母在要求子女做孩子們並不喜歡的事情時,總認為他們這樣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實際上是只考慮到父母自己而已。希望孩子學鋼琴、走醫科,說著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有好出路;希望孩子知書達禮、看到長輩都會微笑點頭打招呼,背後隱含著的其實是「這樣別人才會說我很會教小孩」
父母對待他們的子女,也是建立在有利害關係的縱軸上。
回到遁世者特質,擺脫孤獨感需要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連結,若是與他人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縱軸上,那麼就很容易陷入「我才是對的」這樣的心態,並且陷入與他人的權力鬥爭裡。
陷入權力鬥爭的人不會想要解決問題,只會想要證明對方是錯的,若雙方都沒有一方願意先低頭,彼此的關係就會變得越來越糟。有著遁世者特質的人往往容易為自己樹立敵人,或將他人視為敵人,若沒有改變這樣的心態,那麼孤獨所帶來的焦慮就會持續讓自己做出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孤獨的行為。
必須與他人建立在橫向關係上,了解自己與他人皆是平等的,並且接受即使對方的論點自己不認同,也不表示對方是錯的;尊重且接受對方與自己的不同,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且尋求討論空間,讓彼此在合作下一起解決困擾著雙方的共同問題。
當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了追求一個更好的社會時,與他人之間就能產生健康的連結,孤獨感所帶來的焦慮也就會隨之消失,而社會才有機會真的變好。
當我們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會感覺恐懼、憤怒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並不需要騙自己說這些感受全是假的,但除了抱怨這一切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之外,我們還能夠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情。
好比現在的疫情,我們都害怕變種病毒,但病毒的發展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我們能控制的就是管理好自己,能不出門就別出門,真的要出門就帶好口罩,勤勞的洗手與消毒,回家馬上換掉身上的衣服並且盥洗。看似麻煩,但卻是我們能夠控制做與不做的。
當我們看見確診者足跡時,不要去攻擊他們捻花惹草或是做哽圖各種嘲諷,這只會讓疫調變得更加困難。好比上週某天,因為兩個兒子成天在家吵架且弄髒家裡,我為了逃避他們兩個而單獨前往自家附近的汽車旅館休息,若是我不幸確診,疫調時我該怎麼說出口自己跑去汽車旅館躲小孩?
指揮官並不會解釋我去汽車旅館做什麼,只會說案XXX在某日某時到中壢汽車旅館。我已經能想像得到會有什麼言論,我甚至被肉搜出身份來,然後開始拿我跟男友做各種哽圖來嘲諷;或是發現男友當天應該在上班,於是開始嘲笑男友不該叫 楊梅香吉士,改叫 #楊梅3P流索隆 才對。
在這種充滿獵巫的氛圍下,就算符合了肺炎的症狀,你敢主動去做自費篩檢嗎?
我們控制不了病毒要怎麼變異,但我們可以盡可能地讓自己被感染的機率降到最低。戴好口罩只是最基本的保護自己,友善地對待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才能夠讓確診者安心的公佈自己的足跡,讓框列對象能夠更加完整,減少病毒繼續擴散的機會。
不單只是為了擺脫焦慮,社群情懷此時此刻真的非常重要。
#我們都要平平安安的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獵巫心理學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刻加入頻道會員,實際行動支持超級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AM7yIYvZGYLJR6z6RqLlNw/join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175314909288842
#你如何證明你不是瘋子?根本不存在精神疾病?
#書來面對EP11 《瘋狂簡史》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中 《瘋狂簡史》 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18.10.17 - 2018.10.24
👏感謝 左岸文化 提供3⃣️本贈書!
-
►超級歪:「瘋拉!燒毀!!!噢no...」
►本集語錄:「這世界不過是一間大型瘋人院,其中那些瘋得比較嚴重的人,把還保有一點清醒的人關了起來。」
►本集重點節錄:
1.人類對正常的定義一直都在改變,判別不正常的標準也會跟著改變
2.憂鬱與瘋狂在歷史上曾有許多正面形象
3.17世紀開始瘋子才變成一種病
4.對精神疾病的處理方式反映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
5.不存在純粹客觀的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的診斷永遠都會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
-
本集關鍵字: #羅森漢恩實驗 #醫學史 #體液理論 #獵巫 #我思故我在 #笛卡兒 #伏爾泰 #狄德羅 #理性化 #神經質 #莎士比亞 #傅柯 #古典時代瘋狂史 #工作倫理 #規訓 #精神醫學 #盧梭 #吳爾芙 #愛倫坡 #尼采 #龍勃羅梭 #Pinel #佛洛伊德 #Sargant #Szasz #腦白質切除術 #Moniz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本集推薦書目:
Michel Foucault《古典時代瘋狂史》
Allen Frances《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
Robert Whitaker《精神病大流行:歷史、統計數字,用藥與患者》
獵巫心理學 在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為什麼要獵巫?】 疫情嚴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要獵巫?】 疫情嚴峻,人人都繃緊神經。 目前全台有約五萬人正在居家檢疫或隔離檢疫,我希望你不是那五萬分之一,因為,你會很難熬! ... <看更多>
獵巫心理學 在 獵巫 的推薦與評價
獵巫 行動中最殘暴的女巫獵人【獵巫將軍】|The general who hunts witch ... 書來面對EP11 《瘋狂簡史:誰定義了瘋狂》 Roy Porter / 說書【歷史、心理學】. ... <看更多>
獵巫心理學 在 [疑問] 請問獵巫行為的心理機轉和對策- psy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Sars時期的獵巫和對立,我猜測這次會比較少。 ... 獵巫的行為與群眾心理學(Group Psychology)有關,人需要社交「群體」,「群體」在組織化的過程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