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 #保變住六之六,應重辦環評!
不可漠視環境與居民安全!
「陽明山保變住六之六」開發案的環評在1996年通過,當時是為了解決人口暴增問題,才提出要讓保護區變住宅區。但此開發案二十多年來 #爭議不斷,包含變更挖填土方、污水處理方式等,都引起居民對安全的疑慮。
去年我已在民政部門、工務部門提出質詢,總質詢時也直接當面質疑柯市長,要求市長落實依法行政。昨日環保局討論是否重啟「陽明山保變住六之六」環評,我也到會議現場提出我的質疑。
1️⃣ #未經核准擅自施作污水下水道管線,不應就地合法
開發單位在未審核通過污水管線工程設計書圖的情況下,擅自施工,在我質詢時沒有一個單位敢出面回應。雖然之後環保局已針對開發單位擅自施工、超挖土石開罰;但針對違法偷跑的行為,市府應該依據環評法第23條的規定,命令其恢復原狀、甚至廢止原先許可,不能因為已經施作完成、 #罰完錢就直接就地合法。
2️⃣ #土石方量問題未解,應重辦環評、徹底檢討
2014年環評會要求開發單位重辦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雖然開發單位在2017年重新提送報告,但最關鍵的土石方量問題卻無法完整釐清,仍有加重影響環境之虞,遭環保局退回,截至目前為止尚未再次提送。
可見對於 #不利環境品質維護及水土保持的問題,開發單位並 #沒有找到解決方案,問題也比想像中還嚴重,實在是有必要重辦環評,針對各項環境衝擊疑慮及爭議事項來做整體檢討。
3️⃣ #污水處理方式與原環評書不符
開發單位依原環評書,須自行設置污水處理廠;如今卻因為污水處理廠原定位置坡度超過30度而無法興建,重劃會打算變更規畫將污水管線改以接公共污水管線的方式辦理,這個變更可能加重影響範圍內之生活、自然、社會環境或保護對象,#難以維護環境品質,應依環評法施行細則第38條第1項第4、5款就變更部分重辦環評。
4️⃣ #24年前通過環評卻仍問題不斷,應做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
環評1996年通過,#距今已24年,很多時空環境甚至法令都已經有所變化。包含挖填土方問題、污水下水道違法施工問題、聯外排水增加環境衝擊問題、重劃區內土地坡度超過30度問題以及未來開發後對於陽明山交通影響的問題,全部都需要仔細的檢討和審視。我希望環評會委員,依據環評法第18條,要求「保變住六之六」這個開發案做成環境影響調查報告書,針對上述的各項問題一一攤開來做研究,看看是否有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一次徹底地把所有爭議來做釐清,如果有不良影響,就應該命開發單位限期提出因應對策來解決,#讓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可以獲得保障。
---
🔸相關質詢:
2019/10/17工務部門質詢
http://bit.ly/2Q9ZnVD
2019/11/8質詢柯文哲市長
http://bit.ly/2IHft4V
🔸相關新聞:
聯合|陽明山保變住六之六 重啟環評與否未定案
http://bit.ly/2Q9Cmlx
環評法第8條 在 賴峰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5張圖看懂大倉媽祖文化園區
1、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的源起?
2011年,澎湖縣政府規劃在大倉島設立「媽祖文化園區」,設置一尊媽祖銅像,銅像高度48公尺、基座18公尺,總高度66公尺,為世界最高的媽祖銅像,可環視澎湖內海,帶動觀光發展。2012年12月25日,澎湖縣議會審議通過全案5.5億經費。
2、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為何停建?
2015年3月17日,甫就職83天的陳光復前縣長,在未經議會同意下,即宣布停建已執行超過一半的「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停建理由為財政負擔大、園區未實施環評、破壞生態,引發府會激烈對立,民情激憤。
3、停建讓縣庫損失多少?
銅像統包1億7,000萬
土方工程6,000萬
專案管理1,500萬
仲裁賠償5,000萬
總計2億9,500萬
4、大倉媽祖文化園區現況?
停建後,當時陳光復前縣長承諾將園區轉型為觀景平台、旋轉餐廳、景觀民宿,亦有「大倉法國村」興建孤拔將軍紀念館的構想。但從其2015年3月17日宣布停建,至2018年12月25日卸任,前述構想皆未履行,任由園區荒蕪、鋼構生鏽、工地圍籬剝裂,嚴重違害村落景觀,並衍生公共安全。
2019年,賴峰偉縣長編列1,200萬,協助大倉村移除工地危險構面,並進行環境綠美化。
5、縣府為何要重啟媽祖文化園區?
(1)2019年1月,白沙鄕長宋萬富、代表會主席吳正利、大倉村長陳文章、大倉社區發展協會等人拜會賴峰偉縣長,表達「重啟大倉媽祖文化園區」之訴求。
(2)停建後,媽祖銅像置放於彰化鑄造廠,6年下來,必須支付廠商約7百萬元租金。2019年9月,縣府、議會至彰化考察媽祖銅像存放狀況,一致認為長年支付廠商租金,非長久之計,應儘速移回銅像,並擇合適地點置放。
6、縣府有做不同場址的評估嗎?
有。縣府針對媽祖文化園區選址,縣府公布馬公金龜頭、西嶼東台、馬公風櫃蛇頭山、湖西龍門裡正角、白沙大倉島場址分析報告,認為大倉島原址續建為最佳方,原因如下:
(1)位置最佳:位處內海中心,內海周圍,遠至桶盤、虎井皆可眺見。
(2)期程最快:已取得用地。
(3)成本最低:已投入3億購地、完成銅像基座(結構安全無虞),只須再編列約2.5億,即可完工。
(4)效益最大:可創造內海新景點,延長遊客停留時間,不僅大倉居民受益,還能帶動澎湖整體觀光。
(5)環境平衡:初期登島每日以1,000人為上限,不擴建港口、不浚挖航道。
7、原址續建要再投入多少經費?
銅像吊裝1億
土建工程8,000萬
景觀工程5,000萬
監造管理 1,500萬
總計2億4,500萬
8、大倉島原址續建是否需要環評?
不用。2013年縣府報經環保署依「環評法第五條第一項第十一款」認定,「大倉媽祖文化園區」屬風景區開發,開發面積未達5公頃,免辦理環境影響評估。未來,原址續建僅在原核定範圍內開發,無須再經環評。
9、設立媽祖文化園區是獨尊媽祖信仰嗎?
不。媽祖文化園區是文明資產,非宗教設施。澎湖有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媽祖則為討海人最主要的心靈寄託。當前各地競相發揚媽祖信仰文化價值,澎湖與媽祖文化淵源深厚,設置媽祖文化園區,可展現澎湖的歷史地位、文化內涵。
連江縣政府積極以媽祖行銷觀光,澎湖與連江幾乎同時期規劃「媽祖文化園區」,但連江縣「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已於2015年完工,29.6公尺的媽祖石像聳立山峰,遙望閩北海域,成為觀光客造訪連江必遊景點。
10、大倉島停建4年,基座還安全嗎?
基座鋼架裸露部分,因長期曝露產生鏽蝕,將予切除,但底下基樁經認定安全無虞,將重新接合鋼架,在取得結構技師簽證下重啟工程。
11、大倉島原址續建是否會破壞海洋生態?超出環境承戴量?
2011年縣府規劃每日登島人數3,000人,環保團體疑慮必須擴建港口、新闢航道輸運旅客,恐破壞海洋生態,且可能超出大倉島負荷。
縣府考量環保團體顧慮,未來初期調降為每日以1,000人為上限,且評估現行港口運量已足夠,將不另闢港口、不浚挖航道,在顧及環境平衡的條件下發展觀光。
12、進出大倉的交通如何規劃?
(1)交通對口港:大倉港、馬公第三漁港、西衛港、重光港、通梁港、大菓葉港、赤馬港。
(2)港口設施:提升現有設施,便利旅客上下船
(3)航班管制:協調船公司進出大倉港時段,維持港口船席充足、航道順暢。
13、大倉島的水、電、汙水處理量是否足夠?
(1)用水:大倉島用水由海底管線供應,島上設有700噸配水池,園區預估用水量為230噸,當地居民用水量為75噸,合計305噸,供水量充裕。
(2)用電:台電已於大倉島佈放海底高壓電纜供電2,000KW,來回各一條,供電量充足。
(3)汙水處理:園區預估日污水量27 CMD,島上已設置污水管路收集,經沉殿、過濾集中處理,以符合排放標準。
14、園區維護費用?
(1)銅像外觀維護費:每10年重新上漆為古銅色,每次約850萬元,每年平均攤提85萬。
(2)銅像表面清潔保養費用:每年約30萬元,每年3、4月分保養。
(3)園區建物及設施維護:每年100萬元。
(4)大倉島植栽維護:每年200萬元。
合計=415萬元/年。
15、環保團體希望在大倉發展獨木舟基地、露營區,媽祖文化園區設置後是否有衝突?
不會。媽祖文化園區尚規劃「漁村聚落生活圈」、「農業生活體驗區」、「沙灘踏浪區」、「堤岸賞海區」,獨木舟基地、露營區可適度列入園區,於島上合適地點設置。
#大倉媽祖圖文懶人包
#大倉媽祖
環評法第8條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公開說明會】
大家好,這幾天大雨不斷,大家出門要記得攜帶雨具、多加件衣服,別淋濕感冒了!➡️基隆、台北山區、宜蘭大雨特報!https://goo.gl/Tbg7N6(華視)
我想要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協和電廠的轉型!明天(1/18,週五)上午10:00在協和電廠的勵進中心,將舉辦「『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公開說明會」。協和電廠是目前台灣唯一還在使用重油機組的火力發電廠,電廠中既有4部50萬瓩燃油機組,將於2019年起陸續屆齡除役。台電公司規劃將協和電廠由燃油電廠更新改建為燃氣電廠,而因現有廠址可用面積有限,擬於基隆港港外附近水域,設置LNG卸收、儲槽及企劃設施,以供應發電所需燃料。
協和電廠的更新計劃說明書經「2018年3月28日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329次會議」中決議,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的環境影響評估。根據環評法第8條(及施行細則第22條)規定,必須舉行公開說明會。希望電廠週邊、中山區及安樂區(我們是僅次於中山區空氣品質因重油機組發電影響嚴重的區域!)和全市的居民朋友、漁業從業工作者們和關心能源轉型的朋友們,一起來參加說明會!
🏭「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劃」環境影響說明書公開說明會
時間:2019年1月18日 上午10:00
地點:協和發電廠勵進中心(基隆市協和里文化路80號)
➡️說明書、審查結論及會議記錄:https://goo.gl/32qD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