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A系列專欄
#10大職人疫情新生活
【第六章 Paul Lee】
#腦中就是美食資料庫_Paul_Lee
曾在多家星級餐廳工作的大廚李皞(Paul),在晶華飯店開了 Impromptu by Paul Lee,不到一年就迅速摘下米其林一星,被餐飲界譽為超強黑馬。他擅長以法式手法結合各國料理文化,搭配台灣小農食材更是一絕,從食材、烹調方式到擺盤,經常出人意表,卻又完美相融。於是你好奇了,李皞的腦袋裡究竟裝了什麼?為什麼會想到這些組合?而放下大廚工作時,他在家又是什麼樣子?
Q:食料元素的混搭意外又完美,怎麼想到把A菜和B菜放在一起?
澎湖秋姑魚配炒山蘇、龍蝦乾拌麵上是黑色焦化青蔥醬、櫻桃蘿蔔裡承裝以苦艾酒調味的田螺…..這些很難聯想在一起的元素,在Paul掌廚下,成了驚喜的美味。
「其實平常在生活中和吃飯時就是建設自己的資料庫,當需要創意的時候就從資料庫拿出來;例如在熱炒店會吃到小魚炒山蘇,我會延伸出去,代表海鮮和山蘇是可以配在一起的。」除了因為資料庫龐大,還因為他不喜歡無聊。雞湯麵?有點無聊,那把雞肉做成麵條吧。以經典及基礎為底,加上現代料理的手法,延伸到夠遠的地方,新創意新菜色就出來了。
創意過程中會不會做出不太理想的菜色?「當然有,六七成都是失敗的。」Paul說,失敗的過程一定多於成功,遇上了就想想有沒有辦法修正,修正不了就不鑽牛角尖,可能原本的想法太過天馬行空。不偏執而適時轉彎,看起來他在生活中是比較隨性的。「是啊,我是個講求自在的人,喜歡無拘無束。」
|職人選物|
輕量不沾導磁鍋 https://bit.ly/3Bnq26v
日本UNILLOY極輕量鑄鐵鍋 https://bit.ly/38nHH1v
Q:大廚在家吃什麼?
餐廳內用的鍋具堅持專業,自己家裡用的,「耐高溫受熱均勻就好」,簡單煮,沒有一定的要求。在餐廳嚴謹,在家裡自在,所以你是不是也好奇了,大廚在家都吃些什麼?
「吃得很簡單,燙些肉、魚和青菜、水餃,或叫外送,吃些沒有負擔的東西。」Paul覺得在家就是要舒服輕鬆,家裡的餐具也選得很隨性,各類型都有,無論歐式日式中式,對眼了就好。但餐廳裡就完全不同了,「餐具是給客人用的,不是給我用的。」因此從水杯、刀叉到碗盤,每一樣都選得很細緻,他認為用餐環境中所有元素和細節,到最後都會加總,那就是完整的用餐體驗。
談到盤子,Paul拿出各式各樣的圓型餐盤,指著底部水平的部分。「盤型決定擺盤,有些人不明白為什麼法式料理用很大的盤子,食物卻只有中間一塊很小的區域,是因為要放在底部水平的地方。」和餐廳名稱「Impromptu」一樣,Paul的擺盤很憑感覺,只要盤子選得簡約不花俏,就能打造出他要的大器和精緻感。
|職人選物|
日式滄波陶瓷餐具 https://bit.ly/38or4T5
Q:我想在家吃飯配酒,大廚給什麼建議?
越聊越發現,Paul是位工作極度認真、自我要求很高的人,但私下的個性有些反差,不喜歡拘束,原則中帶有一點例外。家裡的碗盤選得隨性,但提到酒杯,他想了想,說,杯子比較有堅持,每種杯子的設計都和香氣的呈現有關,紅酒就該用紅酒杯,香檳杯才有氣泡感。想和大廚貼近一點,在家裡也能過著像大廚般的生活,問他,如果消費者在家裡吃得很簡單,但也想配點酒,可以怎麼配?
隨堂考來了,酢醬麵?「肉醬有醬香,帶點鹹比較deep一點的味道,有一點酸感的紅酒應該不錯,加了一點冰塊的威士忌也可以。」
再一題,在家吃火鍋?他想了想。「火鍋屬於溫和的味道,應該可以配清酒。」這也是從腦袋裡的資料庫搜出的混搭嗎?他笑說,自己不是侍酒師,只是感覺可以配看看,不對就修正啊,反正酒杯一定要對。
本來以為問大廚這題會被白眼,沒想到他回答得認真而親切,和他外在的嚴肅形象有點落差。他笑了,說,「天生長這樣,我也沒辦法。」
|職人選物|
奧地利 Riedel 酒杯系列 https://bit.ly/3zvNfmz
後記:
Paul在做菜時,目光如炬,神情嚴肅,彷彿進行一個隆重的儀式,看他做菜,你會不自覺的連吸呼都很小心。但結束了廚師工作坐下閒聊,聊到餐具和生活,他的線條便輕鬆柔和許多,我們聊到一個彼此熟悉的朋友時,他的眼神還閃出笑意。小編腦裡突出現一幅畫面:Paul在家裡短褲背心,亂躺在沙發上,輕鬆創造出專屬於自己與家的動人時刻。這位享譽餐飲界、看似嚴肅的大廚,對日常生活的舒適要求,或許和你和我,都很接近。
#名人專訪
#李皞
#米其林主廚
#質感選物推薦
📸Photo credit: #余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吃過添好運的蘿蔔糕,讚賞的多。單純從表面看,一盒900克,說重不重說輕不輕,感覺跟其他品牌沒甚分別。打開包裝,蘿蔔糕色澤白雪雪,糕面上有蝦米蝦乾臘味瑤柱作點綴。內裏的配料簡單,沒華貴浮誇或滿瀉食材,同樣只是蝦米蝦乾臘味瑤柱。切件煎香,卻能吃到久違的手切蘿蔔條咬感,味道清甜,蘿蔔與粉漿比例配合得不俗,...
「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HOLA 特力和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問題] 白玉蘿蔔去苦味-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失敗的蘿蔔排骨湯><"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日式醬燒蘿蔔!去苦澀味原來秘訣是...?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問卦] 要把蘿蔔湯煮得很難喝要多難? - PTT推薦 的評價
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河西羊的健聲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讓女兒寫個在家自學一年的心得,她躊躇了一陣子,前天一動筆,三、四個小時寫出了五千字,寫的欲罷不能,超過我要求的字數。
寫的頂好的!
~~~~
自學一年心得
不知不覺間,我已經自學一年了,想想有些感嘆,就稍微和我的爸爸聊了聊這件事,結果,他思路清晰,很快的給了我一句話:「哦,自學滿一年啊,那就寫一篇三千字的心得吧,這是功課。」當下聽到有點無語,好吧,自己挖的坑自己跳,於是就有了這篇心得,來聊聊我這一年的經歷與學習。
為什麼會自學呢?一開始我自學時,身邊的同學與朋友是不相信的,一直以來我在學校的人緣都還行,雖不到真的很多朋友,但也不致邊緣,成績也沒有真的爛到哪去。
但事實上,我在學校的生活過得並不好。學習的部分,自從升上七年級開始,我的成績可以說是一落千丈,大約就是從第七名變成倒數第七名,生物數學地理變得困難,英文更是像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變得完全聽不懂,更要命的是學校一星期有五堂英文課,其中更有一堂是外師,全部都是英文,在得知有這堂課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
於是,在艱辛的七年級學業路上,只剩勉強過得去的歷史與公民,還有我唯一的希望國文。因為曾經遇過好老師,我的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在某次國文考試中似乎還得過全班第五名,為此我開心了很久;如果說國文可以稍微自豪一下,那麼作文就可以再自豪一點,我一直都很喜歡寫作,除了一次四級分,剩餘都是五級分以上,也常常被國文老師表揚。
但除此之外,就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隨著時間推移,我的數學開始跟不上,生物的難度也逐漸加大,社會科勉勉強強,原本就夠悲劇的英文更是變得慘不忍睹,偏偏英文的比重與考試是最多的,有成堆的英文考卷、講義,三個英文老師的功課更是讓我喘不過氣,那時,我很討厭考單字,因為我都是零分,不論怎麼努力都背不起來。
雖然,有許多熱心的同學幫助過我,有人會細心地告訴我錯的題目是為何而錯,有人甚至會在外師的課上幫我翻譯(在此深深感謝幫助過我的同學們,謝謝你們讓我撐過好一段時間),但還是無法彌補我的程度與考試範圍之間的落差,我開始逃避這一切,在上課時間寫小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我的校園生活過得開心一點。
在進入小說的世界後,與世隔絕,一切都是我能掌控的,不用被幾個成績欄的數字束縛,不用因為不擅長的事情而否定自我,雖然是個惡性循環,寫出來的作品質量也不好,但,那至少是我當下能想到的最好辦法。
除了成績與考試外,令我困擾的事情還有一件,我很怕吵,不喜歡和太多人相處,但學校就是一個群體生活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接觸到人,去接受他們的情緒,那時我對自己還不太了解,也嘗試融入人群,但發現好像沒有辦法,於是,我向我爸媽提起了自學。我的哥哥也曾是個自學了四年的自學生,爸媽在我表達完觀點後,便同意讓我自學,於是從八年級開始,待在家中自己學習。
一開始自學,也像是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門後的世界是精采美麗的,不會被課表切割時間,不會有成堆的考試等著我,可以在平日和爸媽出去玩,能在家自由自在的生活,愛做什麼做什麼。
不過,最讓我高興的依然是能將大部分時間精力投入到小說創作,一天中,我花最多時間作的事是寫作,架構世界觀,寫出一個個完整的角色,將它們之間的情感糾葛寫成一本精彩的小說,我非常享受這樣的過程,有時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我寫小說的這條道路還滿特別的,是在我五年級的那年,爸爸出了作業,要我和哥哥一天打字十分鐘,哥哥去玩打字遊戲,我則是想到可以寫小說,一開始的創作毫無章法,就寫了一點點奇幻校園故事,講述一群人打妖怪的故事,也就隨便寫寫,打發時間,直到五年級升六年級的暑假,暑假作業之一是要完成一千字的小說,那時,班上同學隨口說了句:「老師,如果寫到一萬字會怎麼樣?」那時班上氣氛歡樂,老師也開玩笑似的隨口回了句:「寫到一萬字就不用寫其他暑假作業了。」我默默地將一萬字這個數字記在心裡,並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中,將原本八百字的奇幻校園故事完成,一共一萬零八百字。
從此以後,我便愛上寫小說,我喜歡寫奇幻故事,更是偏好暗黑驚悚,目前進行中的十二本小說,有奇幻、校園、異世界、現實等主題。
漸漸的,小說從逃避現實的工具變成我與世界溝通的媒介,我每天花大把的時間在創作與發想,寫作能力也漸漸提升,從以前的一天只能寫三百字到現在能一天六千字,而爸爸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出版一本小說,於是,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在一部作品上,也就是如今已經出版的「傷痕」。
「傷痕」其實跟我一開始的寫作風格差的很多,畢竟我是寫奇幻世界起步的,也沒想過會拿一個「連續殺人魔」當主角。
書中,一名童年被霸凌的少女得了創傷壓力症候群,精神疾病令她無法好好生活,也影響到她的思考模式,她堅信,只要殺了霸凌過她的人,她就能獲得「救贖」,她開始逐一解決霸凌過她的六人,在過程中有悲傷、痛苦,也有過後悔,隨著得知她慘痛的經歷,她心中的感受只剩下恨,最終殺了霸凌過她的六人,也殺光了教會中一半的人,這樣的方式並沒有令女主角獲得救贖,故事的結尾也非常悲傷。雖然小說終究是假的,但我覺得女主角這樣的人是真的有可能存在的,她的心生病了,令她做出極端的事,但凡教會中多一個人關心她悲劇都不會發生,偏偏卻沒有,這本小說也是我想告訴大家,要友善的與人相處,不然可能會釀成大禍。
在這本書中,我用了一種奇特的方法詮釋,分成了三個階段,現在、夢境(過去)、獨白。現在的部分主要是在描寫殺人的過程以及主角心境的變化,夢境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主要描寫主角被霸凌的故事及過程,獨白則是死亡的人沒說出來的心聲。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寫出這樣的故事,我給的答案都是「抒發心情」,對我而言,創作與寫作是有意義的,就是說出心中想說、表達想發聲的事情,而「傷痕」有更深層的意義,它是給不可改變的過去一個機會,也給了我一個機會。「傷痕」畢竟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各方面都很稚嫩,也不可能是我最好的一部作品,但他卻是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令我放下了許多執念,令我的心理狀態變得更加健全。
故事永遠都是故事,但卻能帶來如此神奇的功效,我想,這就是寫作的魅力吧!在自學的過程中,我會一直不懈的去創作故事,從而去理解世界與人心,我想成為一個厲害的作家,用文字成為他人的光,用作品去讓他人得到所謂的救贖,我不能阻止世界上發生悲傷的事,但我想盡我所能,讓更多人能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傷痕出版後,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快樂,除了親朋好友的好評,還有賺到了錢的快樂,也要感謝贊助我出書、為我這本書奔波勞累的阿嬤,感謝鼓勵我創作此書的哥哥,還有理解我的父母,我也會更加努力學習的。
如今我的十二部作品中,有許多提到精神病的故事,精神病是我想去了解的領域,因為想要去看看所謂「與正常人不一樣」的人心中究竟在想些什麼,去深入了解這社會中很多人不理解的「常態」,從而去創作真實又殘酷的劇情。
於是,我便開始研究「變態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找到了一個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影片,教授講的很好,我便看著影片學習。
我是真的很喜歡變態心理學,雖然不擅長的生物學模型有聽沒有懂,但心理學模型我還是上的津津有味,在心裡學模型的四個學派中,我最喜歡精神病分析學,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和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是我很認同的。
異常心理與精神病是我在寫作中很喜歡提的,因為在童年成長過程所遭遇的事情會影響一輩子,在上課時教授也時常提起童年經歷等相關事情,我也喜歡將童年描述的悲慘,去營造一個更加立體的角色,這也就是為何我的作品中時常會有過去的描寫。北大的變態心理學課程很難,其中還會接觸到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及遺傳基因等,都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雖然上課進度緩慢且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釐清,但卻是我自己心中所喜歡的,在過程中是快樂的,所以我很喜歡學習變態心理學。
在八年級下學期時,我的媽媽接到了一個三年級國小老師的工作,於是,非常閒的自學生我本人便接下了家中伙食處理的重要任務,開啟了我的廚娘生活。
我對煮飯是很有興趣的,之前也煮過幾次,不過要包辦全家人的三餐還是一項挑戰,我開始研究菜單,研究家人的口味,來煮出全家人都能接受的食物,一開始當然不太順手,跟廚房不熟,也多次燙到自己,在一次炸肉時更是差點把手炸掉,至今手上還有一道淺淺的疤痕,不過我不斷嘗試,越來越好,甚至被哥哥的高中同學們大力稱讚,聽說他班上同學很喜歡吃我做的燉飯,帶去的便當常常被搶,讓我非常的開心,還有一陣子幫哥哥的朋友也準備一份便當,賺一些小錢。
在煮飯的過程中,我了解了一些道理,第一便是和人一起生活有相同的口味是很重要的,我們家的口味還算相近,也能互相配合,比如我、爸爸和哥哥都不喜歡紅蘿蔔,我們家的咖哩裡面就不會放紅蘿蔔,改成全家人都喜歡的地瓜,但有些時候無可奈何,主廚就要辛苦一點,比如我哥哥不吃辣,但我和爸媽很喜歡吃部隊鍋,這種時候就要另外幫哥哥準備一鍋不辣的鍋物,不過因為過於麻煩,現在學乖了,我和爸媽會在平日中午哥哥去上學時吃有辣的東西。
第二個道理便是預算控制的重要性,爸爸給了我一定的預算讓我學習控制,起初幾個月預算常常超支,導致月底要吃的很簡單,不過也是愈來愈好,漸漸的還能留下一些預算,對於食物的價錢概念也愈來愈強。
我認為,會煮飯算是一項滿好的技能,能自己控制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健康又省錢,如果有時間,學習煮飯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我一直很喜歡音樂,從小就也學習鋼琴,雖然現在漸漸荒廢,但我對歌唱的興趣也愈來愈高,尤其喜歡中文說唱,喜歡強大的節奏感以及富含意義的歌詞。
會接觸到中文說唱是因為鄧紫棋和潘瑋柏合作的「死了都要愛」,我便愛上了說唱的感覺,但是真正讓我想要學習說唱,是因為VAVA改編的「Life's a struggle」,叛逆又強勁的歌詞,無畏又悲傷的聲線令我決定開始練說唱。
我在說唱上有點天分,節奏感與生俱來,在說唱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強烈的快樂,我也嘗試寫過幾首歌,雖然不成熟,但作詞作曲編曲都是我完成的,其中我最喜歡作詞,寫的大多是饒舌,唯一寫過一首旋律較多的歌是送給閨密的生日禮物。
相對來說,我歌唱的能力並沒有那麼強,也沒有特別喜歡的歌,直到聽到歌手黃霄雲唱的「打開」,我突然想要飆高音,便去找我的發聲老師爸爸學習,也愈來愈喜歡唱歌。
自學不久後,爸爸買了一台混音器,我便常常使用它,去磨練我的歌聲在麥克風中的樣子。
經過了爸爸的教導,我的唱歌實力不斷提升,以前唱起來吃力的歌也變得輕鬆,我很喜歡唱歌與說唱,也曾經參加「聲林之王3」的網路海選,雖然並未成功,不過也累積了些經驗。
自學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與自己相處,於是,我慢慢去了解自己,漸漸的,我接觸到了「高敏感族群」這樣東西。
「高敏感族群」這樣的人大概就是會深度處裡事情,常常被過度刺激,同理心高且情緒反應強烈,是十分敏感的一類人。高敏感通常來自遺傳,我去做了測試,指數很高,其實不用到太驚訝或感到稀奇,畢竟世界上有20%的人是高敏感族群。
得出這個結果,便回顧了一下我的人生,好像真的是這樣的,我在人群中待不了太久,容易覺得吵雜,很在意別人的微表情與情緒,小時候也很多人說我內向,更嚴重的例子是,只要有人在我旁邊罵人,我都會感到害怕,不管他罵的是誰、因為什麼事情而罵。
印象深刻的是在國小的時候,有一位老師因為我們班的男同學太過不乖而氣哭,明明跟我毫無關係,我卻去跟老師道歉,還哭了,因為我能感受到老師的無奈和悲傷,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對不起老師,即便那堂課我完全沒有吵鬧。
不過,在了解自己是高敏感族群後,我的生活反而輕鬆了不少,因為知道我不是故意不融入人群,不是故意不去與人相處,只是先天的容易疲憊,自學待在家不去接觸人群也令我感到輕鬆,不禁再度感嘆自學這個決定的美好。
現在我接觸人的機會很少,除了去教會和買菜以外幾乎不與人接觸,朋友也是非常的少,但我活得很開心,因為這樣的狀態對我而言是最好的狀態。
高敏感對於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因為對於情緒感受敏感,我能去創作飽滿的人物與劇情,這也是有人說「高敏感是種天賦」的原因吧!
說到底,自學最大的好處仍是「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畢竟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我認為沒必要對著教科書照單全收,去學習自己喜歡且有天分的東西對學習的效率與品質有也很大的影響,如果不自學,我根本不可能在十四歲完成一本小說,也不可能去研究什麼變態心理學,但既然我自學了,我就要對我所選擇的事物全力以赴,做到最好,這樣,才無愧於我的十四歲,無愧於我的國二。
如今已經邁入了自學的第二年,我也要抓緊時間去學習,好好運用我的天賦與努力,去寫作、創作,並且過的快樂、充實。
不知不覺間,本是三千字的心得也寫到了五千字,或許我真的很喜歡文字吧?就像是喜歡我的人生一樣。
小說「傷痕」博客來連結:https://pse.is/3ju946
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義大利Giaretti電動麵包刀】【《米屋》#精饌冠軍馥米、糙米、胚芽米】【75%新鮮水果的【#唐緹手工低糖果醬】
📌團購連結 https://09dwoc.1shop.tw/7zzy7f
【#義大利Giaretti電動麵包刀】
電動麵包刀我已經用了超過7年的時間了,2015年還曾經拍過一個自製吐司切割器的影片,用的就是電動麵包刀(影片連結我放留言)
雖然後來我有了非常好用的手動麵包刀,但電動麵包刀對我來說還是必須的存在,因為我會用它來切吐司。
縱然世人總愛說:「外表不重要,內在美才重要」,我也深知吐司切得美醜有如浮雲,反正吃下肚最後都要拉出來的道理,但看到辛苦出爐的美美吐司最後敗北在歪哥起挫的切片步驟,我就是嗯甘願吶!
尤其是這個時候如果白目老公再火上加油說一句:「妳的吐司怎麼切那麼醜?」,家庭悲劇就有可能就產生,孩子就可能沒爸爸了。
如果你跟我一樣總是切出事實與想象有距離的吐司片,明明一開始下刀就擺很直,結果切完後變成上窄下寬或是上寬下窄,那麼就來試試電動麵包刀,你應該會很有成就感。
電動麵包刀的開關給它按下去,兩片犀利的不鏽鋼鋸刀就會高速前後震動,確定鋸刀的角度是直的,只要輕輕地往下壓,不用前後拉鋸,手起刀落,一片平整的吐司就切好了,啊嘶~~
以前常常有人問我可不可以開團電動麵包刀,可惜我以前用的那個牌子台灣沒有代理,我稍微查了一下發現都是代購沒有保固,電器類的沒有保固我是不可能開團的。
等了那麼多年,終於等到台灣總代理有保固的【#義大利Giaretti電動麵包刀】。
電動麵包刀除了切吐司很素喜,切硬硬的歐包或法國麵包也很不錯,老外還會用來切烤雞、火腿、起司...等等,刀片是不鏽鋼,可以拔下來清洗,很衛生。
☘☘☘☘
【《米屋》#精饌冠軍馥米、糙米、胚芽米】
等了九個月經常被敲碗問何時可以開團馥米,敲碗的理由不是媽媽很喜歡,就是老公很嘎意,不然就是孩子很愛,果然女人生命裡最重要的就是家人。
無奈一開始是廠商暫時沒有開團計劃,後來變成米還在種,還沒收成,前幾天終於傳來消息可以開團了。
那還等什麼?就跟麵包刀一起開團吧!
榮獲2018年精饌米獎香米組冠軍的《米屋》#精饌冠軍馥米,最經典也最受歡迎的當然就是香香的白米,米質晶透,顆粒完整,幾乎找不到碎米,一打開包裝可以聞到好好聞的香米味道。
原廠建議煮的時候免浸泡,米:水=1:0.9~1,煮好打開電鍋撲鼻的香米味,不管熱吃冷吃都很Q很好吃。
喜歡吃飯糰,但怕糯米不好消化的人,可以試試用這款馥米來取代糯米,還有,馥米也很適合用來熬粥哦,我用它來煮廣式皮蛋瘦肉粥,軟糜的粥特別道地。
另外,我一定要大力推薦《米屋》的糙米和胚芽米!
歪嘴雞和陳董都不喜歡吃糙米,尤其是歪嘴雞更是討厭糙米到骨子裡,我曾經嘗試不同品牌的糙米,不管是台灣進口的,亦或是日本進口的,全部都被歪嘴雞打槍。
本來以為是因為用大同電鍋煮糙米,所以才會口感不好,後來換了高貴的日本羽釜電子鍋來煮,我已經覺得口感改善非常多,結果一樣被歪嘴雞嫌到臭頭,還被放話說只要煮糙米就不吃。
每次煮糙米都我一個人吃,吃到眼淚都要滴到碗裡配飯扒了。
最慘的一次是,有次在超市看到日本進口糙米在特價,我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居然失心瘋扛了一包15磅的回家,結果放到長米蟲,看到黑色米蟲狂妄地幽遊在我的糙米裡,我氣到從此萬念俱灰,再也不想買糙米了。
一開始收到《米屋》的糙米和胚芽米樣品,過往的陰影讓我放了超過一個月不想打開來試吃,後來廠商力勸我試試看,真的不一樣。
以前煮糙米我都會添加白米,就怕歪氏父子嘰嘰歪歪,這次我決定直球對決,全部煮糙米試看看,如果好吃的話我才要推薦給大家。
結果那天一鍋糙米被陳董吃掉1/2,姐姐吃掉1/4,姐弟倆都說好吃,陳董還很驚訝糙米怎麼會那麼好吃?
本來我也想吃一大碗,但所剩不多,所以我只吃半碗,留一碗給歪嘴雞下班吃,我心想反正他一定不喜歡吃糙米。
歪嘴雞下班回家我跟他說:「今天吃糙米哦。」
按照慣例他一聽到糙米臉色又陰沉下來,結果吃了居然抱怨為什麼留這麼少給他?還說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糙米,又軟又香又Q,完全不會有穀殼的粗硬感,到底怎麼種的會這麼厲害?
本來我想告訴他這米是《米屋》取得臺灣創新水稻品種「臺中194號」技術授權,歷經水稻博士專業耕作技術指導,透過蟬聯全國績優稻米產銷專業區第一名的農民契作生產,才能穩定培育出頂級的獨一無二的「冠軍馥米」。
但話到嘴邊我又吞回去了,因為老公的耳朵有自動屏障老婆的話的機制,用膝蓋想也知道,我講再多也是浪費口水,反正只要他覺得好吃就好,廢話少說。
糙米在我們家大獲全勝,連痛恨糙米的歪嘴雞都說好吃,胚芽米當然更好吃。
我第一次煮胚芽米水放太多,還脫褲子放屁浸泡了,結果導致煮太軟,可是依然被歪嘴雞誇又香又軟還保有Q感,《米屋》真的太讃了。
第二次煮胚芽米,我按照包裝的指示,胚芽米:水=1:1~1.2,免浸泡,直接煮,煮好後輕輕地翻一下,讓水汽稍微散掉,再悶15-20分鐘,非常好吃,簡直跟吃白米沒兩樣,冷掉都好吃。
很多媽媽都抱怨家裡老公孩子拒絕吃糙米,推薦大家來試試《米屋》的糙米和胚芽米,或許你家的大小歪嘴雞也會從此改觀。
☘☘☘☘
手工接單現做,75%新鮮水果的【唐緹手工低糖果醬】
這款手工果醬我和歪嘴雞一吃驚艷,叫姐姐和她男朋友也來試吃看看,本來他們兩個說剛剛吃飽沒胃口,結果一吃也全部給我露出驚艷的表情說:「This is really good!」
每瓶【唐緹手工低糖果醬】有75%超高含量鮮果果粒,每一匙都挖到滿滿的果粒毫不吝嗇,使用的糖是日本海藻糖,誠意十足,而且接單後先做,味道保證新鮮。
【唐緹手工低糖果醬】是含有濕濕果漿的那種果醬,不是加了粉凝結成凍的那種果醬,所以它可以加在優格、塗在麵包,還可以作水果茶、打氣泡水,水果冰沙,高級感十足。
總共有三個口味:◈百香鳳梨 ◈紅心芭樂 ◈奇異果
「百香鳳梨」好香好好吃,是我和歪嘴雞的第一名。
「紅心芭樂」超特別的,第一次吃到用芭樂做的果醬,是姐姐和他男朋友堅持必須是第一名的首選,歪嘴雞說紅心芭樂是他的第二名,但和第一名差距非常小。
我的第二名是奇異果,我愛奇異果的酸甜味,而且奇異果果醬的顏色好綠,沒有添加色素居然可以把果醬顏色煮這麼漂亮,唐緹真的有用心。
用芭樂製作的果醬很少見!!嚴選宜蘭員山鄉的紅心芭樂,飽含濃郁香氣的美好滋味,含有茄紅素、胡蘿蔔素,而且因為是紅肉品種,所以色彩鮮豔,是一款台灣特有的獨特果醬。
☘☘☘
📌團購連結 https://09dwoc.1shop.tw/7zzy7f
▍團購資訊 ▍
✔團購時間: 2021/9/2~2021/9/8 23:59止。
✔付費期限:下單完成起計 24小時,未付費系統將自動取消訂單
✔本團運費: 運費70元,購物滿額990元免運。
✔ 出貨時間:9/13起陸續出貨,預計 9/25 (含)前出貨完畢。
註1:恰逢中秋連假 期間不配送 若有延遲出貨敬請見諒
註2:唐緹手工果醬因為手工接單現做 故結團後10天陸續出貨(出貨時間以實際製作狀況為主)
▍客服資訊 ▍
✔ 客服諮詢E-MAIL:miffy9420@gmail.com
✔ 客服諮詢@Line:@arw3840d (帳號有含@)
💘9月團購檔期在這篇 https://bit.ly/3h0BnBR
💘接收團購和直播通知請加入我的telegram【琳達公主的好物推薦】頻道: https://t.me/princesslinda1224
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吃過添好運的蘿蔔糕,讚賞的多。單純從表面看,一盒900克,說重不重說輕不輕,感覺跟其他品牌沒甚分別。打開包裝,蘿蔔糕色澤白雪雪,糕面上有蝦米蝦乾臘味瑤柱作點綴。內裏的配料簡單,沒華貴浮誇或滿瀉食材,同樣只是蝦米蝦乾臘味瑤柱。切件煎香,卻能吃到久違的手切蘿蔔條咬感,味道清甜,蘿蔔與粉漿比例配合得不俗,足夠滑身,各方味道做得平均。
它或許不是世間最完美的蘿蔔糕,卻是一班紅褲仔出身的師傅,多年來集結經驗而來的精品。
「吃蘿蔔糕,就是吃蘿蔔與糕,所以才會稱為蘿蔔糕,配料都是閒角,不能喧賓奪主。有蘿蔔香味、食味是基本,我更着重糕身,必須滑才好吃。所以糕的配方不斷調校更改了很多次,才做出現在這個效果。」添好運的麥桂培師傅(培哥)說。
點心店裏的蘿蔔糕,吸引着食客食過翻尋味,五六年前,更吸引了菁雲的負責人Nelson。「當時原意是想找些市場上不多見的食物,供給會員試吃。添好運的班底,幾乎集合全港最頂尖的點心師傅,他們出品的蘿蔔糕正符合要求。」Nelson說。
首次合作賣糕,家庭式作業,連包裝都沒有,只放在現成的盒裏售賣。反應不俗,首年嘗試已售出約一千盒。「第一年賣糕很手忙腳亂,餐廳九時半關門,十時清潔過後才能做糕,做到天亮。早上又要把位置騰出做回點心。當時我說:『喂!餐廳應付不了,不能繼續。』,後來菁雲找到工場,衛生設備條件都好,最重要有足夠空間儲存材料,才答應繼續做下去。」培哥笑說。
有客源又有了工場可大量生產,品質監控就成了新挑戰,絕不能粗製濫造壞了招牌。
找來合作多年的老字號葉彭記幫他們找最靚蘿蔔,試過選過,非條條重身多水不用,「最重要是揀心水 ,這值不了多少錢。我又特別鍾情,有少少澀味又有甜味,更要有充足水分, 因為這才是蘿蔔應有的味道,雖然煮成糕後不會嘗得到。」培哥說。
每年出品前培哥都會在工場先試做一次,試蒸蘿蔔的溫度,粉漿比例,推糕(材料與粉漿混合)時的生熟度,試準了才讓工場員工落手。到過年前最黃金的出貨日,培哥都會在工場裏落手落腳製作,務求則使非完美,最少盡力做到最好。
賣力足料或許就是致勝之道。「去年印象最深刻,竟然可以賣出三萬多底,在我來說,賣蘿蔔糕可以有這樣的成績,真的很巴閉。」培哥說。
銷售是另一關口。
別人都以為能在超市上架,必定賺得盤滿缽滿,事實是本地製作,工錢成本高,扣除上架場地,百多元一個蘿蔔糕,實得利潤只得毫釐。「客人來自不同區,放在超市售賣才方便客人購買,因為我們一直以來的宗旨是希望能滿足客人所需。」 Nelson說來輕描淡寫,實情知易行難,每到過年前夕,就如上戰場,絕非優差。「每晚都要在超市十二時關門後,約一時才出數給我們,我們要準確計算補貨量,有時做至凌晨三四時,然後早上六時就要送到各超市補貨,最怕是客人來到沒糕買,要失望而回,所以幾乎沒怎麼休息。」Nelson說。
自己親身把貨送到要補貨的超級市場,來來回回,看似簡單,卻很消耗精神與體力。利潤少又辛苦,想過不做嗎? Nelson說 :「就像每次接受訪問,都預了總會被人負評攻擊,都會想不要做了。但不做嗎?師傅們的心血被埋沒,無人知曉,就覺得很可惜。」
說到底,香港製造不一定代表是最完美無瑕,更不是必勝之道,承載的不過是一班有心人的認真,與及吃得安心。
售賣點:菁雲
上環店:上環蘇杭街58號地下
九龍城店:九龍城侯王道31-33號地下A鋪
荃灣新店:荃灣綠楊坊1樓F6鋪
網購連結: https://www.jsgarden.com/
備註:Citysuper、太古城Apita、Sogo均有銷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aT9z9nM0UI/hqdefault.jpg)
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失敗的蘿蔔排骨湯><"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那如果冬天買蘿蔔 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把蘿蔔外面(會苦的那層)切掉 只要削皮就可以煮湯呢 之前就是不知道外面有一層會苦苦的 都直接削皮切塊煮 每煮必苦屢試不爽. ... <看更多>
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日式醬燒蘿蔔!去苦澀味原來秘訣是...?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1. 將蘿蔔切塊 · 2. 把處理好的蘿蔔放進冷水裡,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入一點白米! 美味tips:加白米一起煮蘿蔔的小撇步是為了消除蘿蔔本身的苦味,其實要 ... ... <看更多>
白蘿蔔怎麼煮才不會苦 在 [問題] 白玉蘿蔔去苦味-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一次購買白玉蘿蔔
有先上網查
千萬不能去皮煮
以及冷水下鍋煮
結果煮了一鍋滷肉
和蘿蔔排骨湯
白玉蘿蔔都好苦
和網路上查到的清甜完全不一樣
實在查不到答案了
上來問問厲害的鄉民
感謝解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3.66.1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639227599.A.9F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