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 ◎桓夫
在文化的裡面
都市的枝椏一直伸向天空 伸向田園
在天空 有小鳥唱歌
但人人早已忘了唱歌
在田園 有蝗蟲的飛跳
人們都熱中於散佈毒藥呢
工廠的黑煙在天空描繪黑影
比黑煙更險惡的人心的不信 使天空暗淡
敲打信仰媽祖的銅鑼 天空會轉晴嗎
敲打銅鑼 招來災禍的天狗會逃掉嗎?
向文化的裡面
逃去的,是誰?
敲打銅鑼呀! 敲打心胸呀!
──1970年8月發表於《笠》詩刊第38期
--
◎作者簡介
桓夫(1922-2012),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陳千武,詩人、小說家、兒童文學家。南投縣名間人,後居台中,笠詩社發起人之一。和許多經歷日本殖民時期的作家一樣為「跨語的一代」,也因為語言轉換而停筆十多年,直到五○年代後才開始提筆寫作。1964年和趙天儀等人發起《笠》的創刊,對笠刊的風格走向與經營不遺餘力,同時是台灣新詩史的重要參與者和建構者之一。著有詩集《密林詩抄》、《媽祖的纏足》、《月出的風景》等,另有翻譯成日文、韓文的詩選集;小說《獵女犯》;評論《現代詩淺說》、《台灣新詩論集》等。
--
◎小編 #鋼筆人 賞析
〈銅鑼〉背後可說是與幾個脈絡相連,在臺灣詩壇內,《創世紀》帶起的超現實主義風潮也開始疲軟,《笠》詩社自1964年開始,歷經幾年磨練,社務也逐漸穩定,在現代主義之下,也開始展現對鄉土的關懷;就外在而言,一方面,1969年時,阿波羅11號到達月球,成為人類史上第一次到達月球的記錄;另一方面,臺灣經濟也開始轉型成加工出口,自然也開始有環境污染事件。
讓我們來到桓夫本身的創作脈絡,之前「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曾介紹不少桓夫的媽祖詩作(如〈恕我冒昧〉、〈平安——我的愚民政策——〉),桓夫自高中便開始寫詩,並歷經擔任台籍日本兵、政權轉換,及戰後在公務機關上班,一開始他在林務局上班,之後到台中市政府。我們無法完全肯定在林務局上班的經歷是否有為桓夫增添對自然的關懷,不過在看陳千武詩全集時,他在1950年代左右撰寫的詩,確實有對自然環境的抒發;另外,桓夫於196、70年代曾創作不少關於媽祖信仰的詩作,然而這些詩作背後無非諷刺當時的國民黨政權。
對自然環境的瞭解與在意、對國民黨政權的不滿,以及在那科技至上的年代中對污染的不滿,都可以成為解讀這首詩的策略。
基本上這首詩第一段可說是兩句兩句互相呼應,第一句「在文化的裡面」暗示下述的不僅是自然環境的變化,也是文化情境的變化,因此「都市的枝椏一直伸向天空 伸向田園」不僅是指鄉村一直都市化、或都市的污染不斷傳向鄉村,也指涉臺北的文化霸權伸向鄉村的細節,伸向天空與田園;面對污染,人們「敲打信仰媽祖的銅鑼」,但桓夫在此留下了質問,「天空會轉晴嗎」、「招來災禍的天狗會逃掉嗎?」而這些質問的答案很明顯:沒辦法。若這裡的媽祖與桓夫其他的媽祖詩一樣,可以被視為對當權者的信仰的話,那桓夫也是在暗諷,無論人們多們相信國民黨當權者,敲鑼希望當權者可以注意到都市化對鄉村的環境與文化破壞,乃至停止行動,但當權者仍然不為所動。
在第二段「向文化的裡面/逃去的,是誰?」這是不易回答的答案,但應為原本在田園者,他們敲打銅鑼,希望環境的破壞與轉變可以停止,而他們敲的不僅是銅鑼,也是自己的心胸,表達自己的心痛。
*參考資料:
陳千武文庫
http://literature.nthcc.gov.tw/main_site/main_about2.php?event_id=4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賞析〈恕我冒昧〉: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賞析〈平安——我的愚民政策——〉: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5/07/20150713.html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生態詩 #桓夫 #陳千武 #銅鑼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16.html
笠詩社 風格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恕我冒昧 ◎陳千武
媽祖喲
坐了那麼久 你的腳
在歷史的檀木座上
早已麻木了吧
檀木的寶座
在滿堂線香的冒煙裡
在大眾的阿謏裡
被燻得油黑……
這是非常冒昧的話
可是 你應該把你的神殿
那個位置
讓給年輕的姑娘吧
比起
人造衛星混飛的宇宙戰
你那個位置是……
媽祖喲
如果 我說錯了話
請原諒
但是 我難道有意強迫你
把那守護了千餘年的
輝煌的貞節
你的纏足
你悲哀的尊嚴
讓給年輕的姑娘?……
不!不過
誰也不該永久霸佔一個位置
如果 我說錯了話
請原諒
廟宇管理委員會的
老先生們!
—
◎作者簡介
陳千武(1922-2012),本名陳武雄,另有筆名桓夫,詩人、小說家、兒童文學家。南投縣名間人,後居台中,笠詩社發起人之一。和許多經歷日本殖民時期的作家一樣為「跨語的一代」,也因為語言轉換而停筆十多年,直到五○年代後才開始提筆寫作。1964年和趙天儀等人發起《笠》的創刊,對笠刊的風格走向與經營不遺餘力,同時是台灣新詩史的重要參與者和建構者之一。著有詩集《密林詩抄》、《媽祖的纏足》、《月出的風景》等,另有翻譯成日文、韓文的詩選集;小說《獵女犯》;評論《現代詩淺說》、《台灣新詩論集》等。
—
◎小編均霖賞析
陳千武是台灣著名的鄉土詩人,一九六○年代即開始創作大量的政治諷諭詩,當時正是台灣戒嚴時期,在國民黨的威權統治下人人自危,陳千武身為笠詩社的發起人之一,長期關注台灣這片土地,他選擇用詩作對政權表達不滿與反抗。
〈恕我冒昧〉一詩寫於1970年,出自於陳千武的詩集《媽祖的纏足》,他寫過一系列關於媽祖的詩,大多都是用媽祖佔住神壇的位置暗喻政權的專制,作者用台灣普遍的民間信仰來比喻政治與社會現實,且句句鏗鏘有力,在當時白色恐怖的氛圍下可以說是非常勇敢堅毅的。(「媽祖」信仰其實是外來文化,自福建傳播來台灣經過多年時間,才逐漸形成台灣特有的宗教信仰。)
詩的首段說到:「在歷史的檀木座上/早已麻木了吧」,即是暗喻國民黨政權自遷台以來長期佔領執政者的位置,第三段又提到「可是 你應該把你的神殿/那個位置/讓給年輕的姑娘吧」,用神殿暗喻政府,指責國民黨應該要把政權移轉給有能力的下一代,不應該長期霸占政權,這裡頗有「世代交替」的意味。
倒數第二段寫到:「我難道有意強迫你/把那守護了千餘年的/輝煌的貞節/你的纏足/你悲哀的尊嚴/讓給年輕的姑娘?」則是說到在黨國專政下累積的許多陋習與不良風氣,不需要再傳承給下一代的人了,所有惡習就到這裡為止。
最後一段則是直接點明「誰也不該永久霸佔一個位置」,再次強調國民黨長期專政的不合理,並以「廟宇管理委員會的/老先生們!」比喻社會上的平民百姓,清楚指出這些指責的話其實都是人民的心聲啊。
這首詩淺顯易解,大多是因為這是陳千武轉換語言以後寫成的詩集,雖然對於中文詞彙掌握尚不熟悉,但他大膽嘗試政治題材,緊扣台灣歷史,展現知性、冷靜的詩風。在白色恐怖的政權統治下,連作家都不能倖免,唯有使用意象掩蓋背後殘忍的事實。
-
美編:泱泱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陳千武 #恕我冒昧 #媽祖的纏足 #白色恐怖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9/08/20190815.html
笠詩社 風格 在 現代詩運動蓬勃詩社刊物致力於語言實驗【民視台灣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960年代,台灣現代詩運動逐漸蓬勃發展,現代與藍星 詩社 陸續成立。如余光中、敻虹、楊牧等人,都曾加入藍星 詩社 ,台灣文學風景隨之轉變。 ... <看更多>
笠詩社 風格 在 笠詩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笠詩 刊. 2619 likes · 105 talking about this.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