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便利貼分享—
by 獨立使者 懿星
答:
您好~我是懿星
參加資優班我想身邊一定會有很大的壓力壓著你吧qwq不管是對自己的期許,還是旁人的眼光。
其實懿星很不明白大人的想法,為什麼孩子一定要是最好、最優秀的呢,好好活著,然後開心過每一天不傷害他人不就是最好的嗎?
很多人小時候都會討厭父母一直約束他們,可奇怪的是那些人長大後卻成為他們最討厭的樣子
你先不要想著自己要多好、多優秀才會被他人看見,才會被父母認同,懿星覺得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放下那些對自己的束縛,跟別人不一樣,比別人差又怎樣!
沒有人是完美的,你不用努力變得很完美,你有你自己的光,你要做的是讓他們更燦爛,而不是追尋那些人的方向,變成他們的模樣!
但我這些你也想過對不對,就算自己心裡可以放下了,但是還有父母那一關,懿星也知道這個年紀很容易對父母唯命是從,這個時候我希望妳可以想起當初你喜歡美術的心情,你是為了甚麼加入這科,我想不是因為你很會畫畫加入,而是因為你喜歡畫畫而加入的對吧!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我把這句話放在這裡,如果等哪天你很累很累快撐不下去時幫懿星把這句話告訴你自己好嗎?在懿星眼裡你是最亮的那顆星,有著獨一無二的光芒,我相信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去發亮的,在那之前我們一起好好努力好嗎!(打勾勾
祝福你
By懿星
#課業相關
#獨立使者
#你就是獨一無二 #最閃亮的那顆星
#解憂福利社 #解憂信箱 #便利貼 #優良 #分享 #推薦 #解憂 #使者 #美術班 #資優班 #術科 #壓力山大 #睡不飽的日子 #比較心態 #被比較 #挨罵 #難過想哭 #好累好累 #優秀人才 #被認同 #最完美 #討厭的大人 #沒有人是完美的 #自己的光芒 #成為自己的樣子 #已經很棒了
美術班推薦信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斜槓青年實踐版》x2本
🎯所謂的成功是什麼?你滿意現在的人生嗎?你的工作是值得投注一生的理想事業嗎?隨著近年來「斜槓青年」這個名詞廣為流傳,越來越多人對於傳統單一的職涯路徑提出許多挑戰和討論。
✍️圖文版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ashie-practice/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之前我在財商雜誌讀到「斜槓青年」這個名詞的時候,有一個觀點特別讓我感到啟發,我總結成這一句話:「如果你把自己當成是個勞力商品,企業就是用薪水購買你的勞力。如果你以企業思維把自己打造成產品,你產生的就是價值。然而,市場給予的報酬,通常遠高於企業。」
如果能以這個思維打造自己的職涯,一個人的收入不是和他的勞動的「時間」成正比,而是和他勞動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因此,斜槓青年提倡的嘗試多元興趣,擁有多重的職涯身分,就讓我感到很有興趣。究竟,斜槓青年只是一個噱頭,或者是值得追尋的人生方向?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斜槓青年實踐版》這本書的作者是Susan Kuang,她的前一本作品是《斜槓青年》,也是將「斜槓青年」概念導入中國的第一人。她曾以一篇文章〈「多重職業」成為全球新趨勢〉在各大媒體之間發燒轉載。提到斜槓青年,很難不聯想到她。
她在這本書裡面談的是成為斜槓青年的實踐方法,也就是最終都需要回歸到自己身上,成為一個「內控者」。而所謂的內控者,指的就是懂得去除分心源、關注長期目標、專注而且投入的實踐者。她認為任何有價值的事情,都是需要投入心力的。不會被別人快速取代的能力,才是斜槓青年脫穎而出的地方。
她在這本書裡分享的各種心路歷程,顯現了「她擅長全心投入一件事情,做出一定的成果。透過成果,刺激自己的思考,再邁向下一段旅程。」也就是說,她雖然朝著多元興趣發展,但是並不是分心,而是有計畫性、有目標性的去執行、實踐。這本書裡談的就是她彙整多年來的經驗與方法。
整本書的寫作循著一定的邏輯和脈絡,我覺得讀起來很流暢。作者在各章節先點出問題,再引用其他書籍的理論和故事,最後得出結論和建議。內容涉及心理學、成功學、自我實現、與目標管理。如果你對這些領域還不熟悉,可以看作者用說故事的方式,帶你一次網羅各種領域的精華。
.
【斜槓青年到底在追求什麼?】
.
現代社會對於「成功」的定義,往往在於物質(好車、好房)和地位(公司的長字輩)。傳統的職涯建議會告訴我們,努力工作十幾二十年,達成這樣的目標,你就算成功了。但是,在這段需要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的路上,總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我們現在還不成功,而且很不快樂」。
我們以為只要再咬牙撐下去,總會取得所謂的成功,然後才會快樂。但是,真的嗎?
作者試著挑戰這種單向道的規劃方式,她在前一本書裡認為斜槓青年應該追求**「生命」的質量,而非「生存」的質量。**斜槓青年會嘗試不同職業身分當作手段,在人生和職涯的光譜裡面,找出自己最發光發熱的那個組合,展現自己的生命質量,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如同尼采的名言:「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即能承受任何煎熬。」當你率先定義了自己的「人生意義」,你就能夠在每一個當下,將所有的痛苦、困頓、不舒適視為必經之路,對於迎來的挑戰甘之如飴。你能夠體驗「正在」實現人生意義的快樂,而非望著「未來」的成功遲遲不肯到來的痛苦。
因此,作者認為人生意義的核心作用在於:「為我們的精神世界提供一種秩序,有了這種秩序,我們就能實現內心的和諧,無需再把精神能量浪費在猶豫、懷疑、後悔、擔憂及恐懼上面,而是可以把精力聚焦和投入在有益的方面。」在這本書裡,她將這層思考的方式,寫成可以實踐的各種行動指南和建議。
.
【1.追求成功之前,先成為內控者】
.
我認為這本書的副標,精確地說明了作者要傳達的核心精神「成為內控者,建立幸福人生的正向迴圈」,也就是說,當你成為了內控者,會更容易朝向成功的正向循環邁進。
作者引用了知名心理學理論「自我決定論」裡的「自主、能力、關係」,只有當這三個需要被滿足時,內心才會有幸福感和自我滿足感。這三件事情的白話文如下:
.
1. 自主,自己感興趣的:做這件事情的動力來自於自己,出自於內在驅動力,而不是外部壓力。
2. 能力,有實質成就的:在自己有興趣、認為重要的事情上,有能夠體現自身能力的實質成果。
3. 關係,他人和社會認同的:這些成果對他人有幫助、有價值,且能夠轉換為經濟收益。
.
所謂的內控者就是懂得分辨「控制你能控制的」與「你無法控制的」兩者的人。因為,你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你自己」。作者在書中分享了如何克服「你無法控制的」:恐懼、懷疑、擔憂。也分享了「控制你能控制的」的四個方法:回歸本質、重塑信念、打造習慣、控制精力。
.
【2.要追求更少、而不是更多】
.
作者分享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教皇曾經問過米開朗基羅,關於他成為天才的奧秘、以及如何雕刻出大衛雕像。米開朗基羅的回答很簡單:「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屬於大衛的部分。」在我們的內心有了答案之後,就要勇敢放棄和淘汰,然後專注於真正值得做的事情上面。
我回顧自己的經驗,自從大幅降低社群媒體的使用時間,接著在今年做過一次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之後,更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精簡手邊在做的事情,無論是工作規劃或是部落格經營,都必須朝向更簡潔、精緻化的方向發展。
如同作者所說:「自我探索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擁有隨心所欲的自由,而是為了能夠自我約束,不是為了更多,而是為了更少。」唯有自律才會帶來自由。真正的幸福往往來自於更少,專注和投入才是幸福的關鍵。
.
【3.先追求成品、再追求成果】
.
作者建議我們要從創作一個作品的角度來思考:如何將自己所做的事情「作品化」,變成可以對外展示和分享的作品。當我們為一件事情設定了某種具體的作品形式之後,這件事情就會變得更加有意義,動力也會更強。我們會更加認真和投入,也能從中收穫更多的成長和樂趣。
我曾經在小學就讀美術班,跟作者曾經熱愛畫畫的經驗很雷同,我們真正愛的是「創作」,也就是「最享受的,是把腦中想法付諸實現的過程。」回顧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這一年多來,我能夠用部落格和Podcast發表自己的作品,正好是讓我發揮「創造力」的形式。不知不覺之中,回到自己最喜歡,也最具有天賦的那條路,成為一名「創作者」。
我也很認同作者說的:「作品不是用來證明自己,而是用來促進學習和自我進化的。」這些創作的成品,都是成長路上重要的環節。只有當你開始創作、開始寫了、開始嘗試了,更多的想法會蜂擁而至。在每一個成品的累積之下,透過不斷的改善和調整,成果會隨之而來。擁抱作品思維,在這條路上陪伴你的就會是許多樂趣。
.
【4.先追求廣度、再追求深度】
.
作者提到斜槓青年有一個常見的盲點,許多人現在就急著定義自己「一生的熱愛」,然後亂無章法地拼湊,想從別人身上的影子,東剪西湊拼貼到自己的身上。我們連追求「廣度」都在趕時間,更遑論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的「深度」。斜槓青年即使要追求廣度,也必須投入時間與精力,專注地追尋。
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有所啟發:「任何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都是不值得投入的,因為你可以速成,別人也可以速成,所以他不可能成為你的優勢。」在追求跨領域的廣度時,真正捲起袖子弄髒雙手,實際花時間去執行和實踐,才能讓你真正有所收穫。耐心,是這個時代越來越少見的特質。
真正從廣度進到深度的人們,是長期探索和實踐後的綜合結果,她評論道:「那些找到人生方向的,擁有自己熱愛事業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他們都是在有了足夠的經驗和能力累積之後,再加上合適的機遇,才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看似三分鐘熱度的斜槓青年,其實反而是最需要耐心的一個族群。
.
【後記:痛苦無法避免,但快樂可以選擇】
.
雖然《斜槓青年實踐版》書中許多的觀念,我以前曾在其他書裡讀過,但是從Susan的視角再回顧一次,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她提到「先找到快樂,再追求成功」的說法,也讓我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引述她在部落格文章分享過的一段話(非常推薦閱讀原文):
.
只有先擺脫了恐懼,才會有精力思考什麼讓自己快樂。
只有先解決了情緒問題,才有所謂的高效能。
只有先學會坦然面對失敗,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只有先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己,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
她接著說:「在追求成功之前,不如先去尋找快樂——先學會如何接納和愛一個此時並不完美的自己,學會如何積極地面對失敗,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自得其樂。」斜槓青年的思維鼓勵你在心態上選擇快樂、嘗試多樣性、主動定義自己,它不只攸關斜槓頭銜的多寡,而是一個值得實踐的人生觀。
.
|真正可怕的其實不是死亡,而是當死亡來臨,我們才發現,竟然從未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活過。
.
【抽獎辦法】感謝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1、抽出「2本」《斜槓青年實踐版》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如果你可以成為一位斜槓青年,你想挑什麼職業作為你的斜槓?例如:「我想成為一名脫口秀藝人」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01(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02(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美術班推薦信 在 萩日插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關於萩日很落落長的文章]
來講一下我的萩日插畫館的故事好了,很多人問我怎麼在曼谷,老公是泰國人嗎?為什麼開始畫畫,以前是讀畫畫科系嗎?本人是台灣人嗎?
2017年之前我是一名珠寶店的美編人員,一名寵物代理公司的美編人員兼活動企劃人員,一名腳踏車公司裡的平面設計師,一名在富邦的保險業務員。
我跟老公是在腳踏車公司認識的,我們交往幾年之後2017年初他應徵上這邊的美商公司,就直接飛到曼谷這,我們遠距了八個多月,當時天天視訊,後來我生日時飛到泰國海島我老公跟我求婚後,我們只有登記沒有辦婚禮,只有兩家人簡單吃個飯,沒多久我過來曼谷這裡,剛過來這邊去上了半年英文語言學校,認識了世界各地來的朋友同學,當時覺得剛來曼谷一切都好新鮮,到哪都好好奇,常常下課後一個人去探索曼谷,跟老公的生活也很開心,可以說每天無憂無慮然後也就這樣漸漸肥了起來。
2018五月份後從英文語言學校畢業,也跟好多朋友同學說再見,突然覺得好沒有什麼重心,每天不是做自己的事情,或是去泰國的一些地方自助旅行,老公當時推薦一些設計與畫圖的線上課程給我,學費很便宜反正時間很多,就慢慢充實自己,當初登記結婚老公送一台平板,因為很好用,直接可以在螢幕畫圖,我開始練習畫電繪,就這樣過了兩三個月,當時雨季每天都在下雨下得我變得很憂鬱,開始煩惱自己的未來,在這之前我的專業是平面設計,偶爾接一些平面設計、商業設計的案子,但也不為了賺錢削價而接案,所以推掉了很多只想用便宜價格的案子,我自己收入真的很不好,還是要靠老公給的錢,當時後老公說我來只是多雙筷子而已,但現實什麼都要錢,搞到他壓力大長皮蛇,我每次回台灣都覺得很不好意思,因為自己沒有穩定收入,連我家人都要偷偷塞錢給我帶回曼谷,我都拒絕了,當時在想如何有穩定的收入,就開始想除了平面設計我還能幹嘛?
某一天去漢堡店跟朋友吃飯,有一個老外跟我聊天問我在幹嘛,聊了一下推薦我去一家小型設計工作室面試,當時也是帶著自己的作品集,最後面試完有拿到工作但除了薪資談不妥,還有老闆太控制狂,工作內容也不是很喜歡就沒有去嘗試,老公也尊重我的決定,當時也很鼓勵我重新開始畫畫不要有壓力,不用為了誰就純粹練習畫畫這件事。
很多客戶問我我是美術系畢業的嗎?其實不是。我印象從國小三年級開始當學藝股長,一直到高職,美術課也是我最喜歡的課,但常常被拿來考試我真得很不爽!小時候以前覺得長大就是要讀美術系,而且也想在世界各地畫畫,國中升學想讀美術班被某雞掰老師阻止說讀美術沒飯吃讀高中才有前途,當時也沒有堅持自己的立場,所以改念電子科系至少那個年代很夯,當時因為是高職往上升只能選資工、光電、工程系等等那些我真的沒興趣的科系,看到南臺科大有在收多媒體電腦娛樂科學設計系,我看到設計兩個字,恩!終於跟設計沾上一點點邊,我就申請去唸了,但我不喜歡玩什麼遊戲,大學室友小寧教會我一些平面設計的基本概念,只是喜歡畫圖但沒有受過正統的畫畫訓練,出社會後才開始偶爾會有一些畫畫創作,大概在2019年初我開始認真上一些畫畫基本功的線上課程,在youtube找怎麼畫素描,什麼插畫課程都找都練習,偶爾請老公教我畫,他以前有去澳洲擺攤畫過似顏繪,當時每天畫很多圖在空白的a4紙,覺得很煩但這都是自己變強的過程。
某天我看到有個設計平台pinkoi可以賣畫人像的插畫-似顏繪,看了很多設計師的作品,我想說對耶~我可以試試看在上面賣我的人像畫,而且金額大家都可以負擔,不像平面設計不是每個人都需要,也開始練習我討厭的人體動作,以及我最討厭的人像畫,怎麼說討厭因為我很愛畫動物不喜歡畫人,大概在2019年5月我第一次發佈了婚紗插畫的設計在自己的臉書,希望大家有需要可以找我畫畫,開始有朋友詢問,我很謝謝你們給我機會畫圖,從那個時候我也建立的ig帳號,就這樣一開始都是身邊支持的朋友,開始慢慢累積了很多作品,在六月份申請了pinkoi,作品審核等等大概7月上架,除了台灣,開始慢慢的有從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來的客人,從7月開始我的作品讓更多人看到,開始幫更多人畫圖,自己也是很愛分享作品在粉專把#tag到很滿,辦了幾個分享抽獎活動讓大家看到我,一直到現在我已經幫數不清的客人畫了數不清的人像,到現在幾乎每天都有fb、ig的人私訊詢問我畫畫的東西,還有人問我有沒有要小助手,我真的很開心!
常常覺得幫大家畫畫就是緣分,因為開始畫畫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自信加上穩定的收入,我比以前更開心了,也可以幫忙分擔房租,還有可以更常跟朋友聚,畢竟出門就是要花錢啊!
因為是一筆一畫的東西,除了溝通要花時間,還有最後印刷確認的部分都要很仔細,不喜歡把自己的時間排得太滿,我覺得當自由工作者除了自律還有守時很重要,這是一種信任,如果趕不上送禮或要用的時間大家不會再給你第二次機會了,真的非常謝謝大家這麼支持我,也很開心每次你們都會分享拿到插畫的照片或是影片給我,讓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只會生產畫似顏繪的機器人,我真的有時候會這樣想,而是跟你們的生命中有某種形式的連結,說我會不會很膩,我老實講我確實畫得很膩,每天畫人真的畫到好煩啊!但是!但是!每次讓我繼續下去的動力都是完成後你們給我的反應跟回饋,可能是自己沒有辦婚禮,所以拜託我的每一位新娘我都盡力地完成他們要的畫面與夢想,把他們的婚禮當成自己的婚禮來辦。
今年不好意思提早公布沒辦法再接單,11月與12月都滿單了,還有一個大的平面設計案子要進行,看著行程已經排到12月我其實有點緊張,怕接太多繪製品質會不好,乾脆就提早結束販售,但我還是會陸續把今年已經完成的插畫慢慢的分享大家!要預約似顏繪插畫等等的我們明年見:)
不小心打太多,最後想送一句話給大家,你不用很厲害才開始,你要開始了才會很厲害! 所以想到就去做吧!做中學學中做,衝吧!各位~
⭐ 🌸⭐⭐ 🌸⭐⭐ 🌸⭐
➽ 追蹤萩日插畫IG
IG:qiudayday
➽ 關注Pinkoi萩日插畫設計館
https://www.pinkoi.com/store/yichuichen
美術班推薦信 在 山夏兒童美術 的推薦與評價
超推薦的!又怕這一推楊老師又要淹沒在小小孩中了 · 山夏兒童美術 ... 鄒○竹僑信國小美術班(正取) 恭喜大家取得優秀成績! 這屆學生因目標明確,來課 ... ... <看更多>
美術班推薦信 在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106學年度碩士班甄試招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推薦信 2份。(不限格式) ※請考生將以上資料依序編輯成pdf檔,可另附動態影音檔,以avi、mov或swf檔為限,燒錄光碟乙份(光碟檔名請命名為”106_應美碩 ... ... <看更多>
美術班推薦信 在 Re: [問題] 美術班考上醫科的可能性-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orrislakbay (Morrislakbay)》之銘言:
: 如題
: 我家人今年考上附中美術班
: 每個六日都一直重複一樣的問題
: 問我他有沒有考上醫科的可能性
看到這裡 我就有很深的感觸
小弟我雖然不是念美術班 但我是念附中音樂班 所以情況應該是跟你妹妹差不多的
為了接下來所提到的話更具說服力 我只好先說大學念哪 我現在念成大
首先 我以音樂班的例子作說明 因為實際上與美術班沒有差別(只差在術科)
基本上 一進來就自動被規劃為社會組 雖然在高一會讓你選組 但那只是形式上
實際上高中三年都會是社會組 並不能轉組 畢竟升學進來的方式就與普通班不同
我同班同學還寫信給校長 但不能轉組就是不能轉組
再來 在美術班的問題可能會有如下的狀況 我以本身為例子
我要考第二類組 所以我要多讀物理化學 但學校都不會教 我該怎麼辦? 我只好去補習
你也許會問說聽不懂怎麼辦?實際上課前有預習 上課時帶一支錄音筆
下課時問授課老師 問不到再去問輔導老師 問題都會解決的。
那就算聽懂 還有一個問題 因為段考不會考物理化學 我也只把上課教的完全搞懂
但沒有段考的壓力 就會疏於練習 所以這個部分 只能靠自己鞭策自己了
我舉一個強者我同班同學的例子 他國中基測pr97 可上成功高中 但因為撕榜
可上附中音樂班 就來讀了 他在高一高二時 就會上學校的課後輔導
因而認識了普通班的數物化生的老師 而且還熟到有些老師願意當家教一樣教他
那他在高二下才開始補習 在高三的時候甚至去普通班上課(這段稍後再提)
最後他應屆考上交大機械 非常威猛 反觀我 我是有一點坎坷
我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 我從小就對音樂這方面有興趣 而且很強 所以從小學到高中
都是念音樂班 但我記得在我國中的時候 我考高中的第一志願是國三重
因為學科分數不用考太高 況且那時我很討厭讀書 我是在國三時改變心意要念附中
所以國三那年才開始認真讀書 最後pr90 那我想分享的重點就是說
像我在術科方面很強 只要我肯用心 學科也可以念的不錯
假如你妹妹在美術這方面很強 我想她讀書也可以讀得不錯 但她到底適合念文組還是理組
要自己試試看才知道 像我對社會科很沒fu 我念了一定死路一條
談一下如何去別班上課 基本上自從高二以後 我是很常翹課 因為學科就只有國英數社
老師又教的... 所以我幾乎都沒在上課 我是去圖書館念書 但我不是很認真
有時也去琴房彈琴 反正你要念書時間 多的是 只是看你如何運用 我連術科課都翹課
當然我不會全翹 反正平均一天在校至少有4小時不上課 高三的時候更多 約6小時
缺點是晚上的時候要花額外的時候補習 補習時間我建議全部排在假日 比較省時間
平常一到五再來好好復習 反正平常多的是時間
那至於翹課是如何翹 就是要當風紀 擁有掌控點名單的大權 至於點名單的處理
在這我不便多說 反正我一學期被記翹課堂數最多39堂(高三一學期)一般是20堂以內
操行都有70幾
反正要念3類組要積極一點 假如能翹那麼多課 就好好的去普通班上那些課
自己去圖書館考段考 拿給認識的老師改 再去教務處看校排 評估自己校排第幾
看看自己有沒有機會上醫科 像我印象中 校排前120名學測約莫在70級分以上
醫科學測最低是多少我不太清 但我想校排前120名是一個考醫科的門檻
還有一點 想靠學測考上醫科 對美術班來講不太可能 因為在校成績沒考物化生
假如要考一類組 在校成績還用的到 像我同班同學她是學校推薦 學測65級
考上台大政治 但要考3類 我想在校成績就直接擺爛吧 反正用不到 好好準備指考
據我所知 附中音樂班 學測最高是考73級 上台大國企
補習班有人學測69級 指考上台大醫科
: 我本身是讀文組的 讀書過程二二六六
: 不太能回答這個問題
: 煩請各位替我想個好的說法
: 另外 順便一問 不喜歡美術的美術班學生 除牙醫外有什麼適合的出路
: 先感謝回答了
出路要看自己 我舅舅曾說 先從有天分的地方找出路 再來才是興趣
假如是3類 獸醫也很好 分數也不像牙醫那麼高 雖然都很高 XD
最後
我一個國中同學(音樂班) 高中念內中 大學指考考了3次還是上不了醫科
第一次最好可上台大森林 第二次不知 第三次可上台大獸醫 最後是念北醫藥學
所以很多事都很難說 就算現在說要考3類 會不會因為進入附中玩一玩社團
而改變想法 附中也有許多學術性社團 有興趣也可以參加 可以更清楚知道將來要念甚麼
像我在高一時想念一類商學院 因為我想物化大概念不起來 但升高二補習班上課
就發現物化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那實際上我應屆上海大 我是透過轉學考才進入成大資工
但我想轉學考難度不比指考簡單 所以這份經歷還是可以稍微參考一下
基本上 參考我同學考上交大機械的經驗 再加上我常常翹課的經驗
考上醫科還是有機會 但要從高一開始用功 尤其國文英文
因為最後高分群的數英物化生成績都差不多 再加上不到扣 最後的關鍵是國文
反正 進附中也不錯 因為可以認識四面八方的人 有機會跟導師聊聊 說不定他能有所幫助
也可以跟輔導室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67.89
※ 編輯: g0251604 來自: 118.167.152.2 (08/22 16:1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