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練臀肌都沒有改善嗎? #原來關鍵在骨盆!!】
『你是練臀大肌還是臀中肌!?』
臀肌群包含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臀中肌位於臀大肌和臀小肌之間,後側的1/3部分被臀大肌所覆蓋,前側2/3部分則相對較淺層並覆蓋在臀小肌上。
『雖然臀大肌和臀中肌位置相近但兩者在功能上是非常不一樣的肌肉!!』
【臀大肌】
臀大肌近端由髂骨外側、後臀線、胸腰筋膜、薦骨、尾骨後側開始,其中1/4肌纖維連接到臀肌粗隆,另外3/4肌纖維則連接到髂脛束。為髖部質量最大的肌肉,厚度可達五公分,擁有傲人的肌肉質量和跨過膝關節的長力臂,能產生強力的髖外轉力矩。
另外臀大肌藉由髂脛束連接到膝蓋外側,能幫助膝蓋做出伸直和外轉的動作,進一步促進足部做出旋後動作幫助建立足部的剛性。
『因此臀大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我們在走路和跑步時產生推進的力量!!』
【臀中肌】
臀中肌近端由髂骨連接到股骨大轉子上,與骨盆側邊的臀小肌和闊筋膜張肌共同由臀上神經所支配,意味著一起負責骨盆側邊的穩定。當有下腰椎段的椎間盤突出的時候,也容易造成臀上神經的癱瘓,影響骨盆側邊的穩定能力。
而臀中肌擁有最大的髖外展動力臂,也是最大的髖外展肌,因此只要臀中肌無力、臀上神經損傷或是腰椎椎間盤突出都會使髖外展力矩下降,造成骨盆冠狀面上的不穩定,易產生 #膝蓋內側和前側的疼痛。
臀中肌除了作出髖外展之外,同時也是髖伸直、髖外轉、髖內轉肌。當髖關節擺在髖屈時,臀中肌能產生更大的髖內轉力矩,因此骨盆前傾時,更易產生髖內轉的動作。產生 #膝蓋內夾的動作。
-
-
-
從解剖學和肌動學上可以發現,臀大肌只有1/4的肌纖維連接到股骨上,而臀中肌則全部連接到股骨大轉子上,意味者臀大肌並不是主要穩定髖關節的肌肉,而是產生強力髖外轉和增加足部剛性來幫助產生推進的力量。
臀中肌則是骨盆側邊最強力的穩定肌,當在單腳站立或是分腿蹲時可以在冠狀面上穩定骨盆,避免膝蓋產生冠狀面上的動作。而骨盆前傾時,髖內轉力矩會增加,易產生膝蓋的內夾造成膝內側痛。
【結論】
所以因為膝蓋痛而在練臀中肌的你/妳,須注意:
1. 須避免骨盆卡在前傾的位置。
2. 避免產生膝蓋內外夾的動作。
3. 維持腰椎自然的前突弧度和排除腰部的疾患(椎間盤突出)才能使臀中肌正常發揮。
4. 膝蓋痛常常是一連串代償之後症狀的表現,所以尋求相關專業人士做進一步的評估和處置才是相對安全的做法。
#膝蓋痛
#臀大肌訓練
#臀中肌訓練
#先骨盆穩定後練臀肌
脛前肌神經支配 在 Yang.AT 運動知識分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跑著們的公敵!」💢
你聽過「髕骨疼痛症候群」嗎❓
如果沒聽過,沒關係❗️
那你可能也有過膝蓋不舒服的經驗吧❓
🐑老師今天來跟你們說說,如何預防它再次疼痛💪
-
🦵髕骨疼痛症候群(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PFPS):
📌顧名思義就是指膝蓋前方和髕骨本身疼痛,或膝蓋周圍疼痛,的一個廣義名稱。
📌疼痛可能發生於單側或雙側,膝蓋活動越頻繁,疼痛就越明顯。常見於運動員或女性。
🚨雖然目前病因尚未明確,但眾多研究認為和髕骨的排列不正常有相當大的關係。
💥症狀造成原因?
1️⃣普遍認為是因髕骨偏離股骨滑車溝(trochlear groove),使髕骨不在正常的滑動軌跡上。
2️⃣目前也有部分研究是認為:
髕骨周圍的滑液囊(synovium)有豐富的神經支配可能會受到化學或壓力刺激,一旦發炎,活動時就容易引起症狀的疼痛
💥如何預防與減緩?
1. 運動時穿適當的鞋子
2. 運動前充分熱身
3. 適當放鬆股四頭肌和髂脛束
4. 循序漸進增加訓練量
5. 確保運動時姿勢正確
6. 保持健康體重,避免過重
⚠️當自己膝蓋不舒服時最好先減少運動量,適當的冰敷抑制發炎反應,積極介入物理治療並在後期用運動訓練矯正下肢動態(包括臀肌、股四頭肌、髖部收縮肌群...)
才能有效遏止疼痛的發生喔!
#sportsyang
#workout
#sportsrecovery
#yang羊
#athletictrainer
#coach
#whyprotein
#muscle
#運動傷害
#姿勢矯正
#運動恢復
#運動按摩
#運動疲勞
#健身
#重訓
#健身房
#膝蓋痛
#髕骨疼痛症候群
#慢跑
#跑者膝
脛前肌神經支配 在 飛教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BAK 基礎肌動學二部曲 下肢 進修心得
學越多的肌動學會發現,越沒有甚麼招式可言,所有的評估、訓練,全部都建立在基礎學理上面,這篇心得已經欠兩個月,該來分享一下了
由於我們人類是雙腳站立的動物, 從足踝一路到骨盆很多肌肉的功能, 隨著在步態週期中,不管是我們的腰大肌、內收肌群或是梨狀肌,在不同的角度下功能也會隨之改變,就連常聽到的解剖列車深前線也是從我們的脛後肌、內收肌一直接到核心的深層, 也隨著解剖的技術越來越好,找出說股二頭短頭其實是假的腿後肌群,其是由總腓神經支配而非脛神經
內收肌群在髖關節不同角度下,功能在髖屈與髖伸中不停轉換,並在我們單腳站立扮演著穩定的角色,也由於其連結點,跟骨盆附近的症狀,類似像疝氣或是尿失禁也有一些關係,中醫也有穴道在內收大肌上,這影響著下肢的血液循環
這次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些深層的髖外轉肌群,他們扮演髖關節中心化,避免髖夾擠的重要角色,由於這些骨標點的定位,更容易找到這些常見表層大肌群不做事,而深層受害的肌群,而這些髖關節附近的表層大肌群也跟髕骨附近的症狀很有關係。
課程的最後,老師用了膝蓋的鑰匙,膕肌做了結尾,主要是幫助協助膝蓋內外側的穩定,在膝蓋伸直的最後階段必須有他,膝關節才能伸直,也必須解鎖後才能彎曲。
教練的學習環狀圖,最後還是都得回到基礎,也就是肌動學,就跟壺鈴到最後都得回到Swing、TGU,學功夫還是得不斷練習扎穩馬步一樣,永遠不要急著跟隨潮流學習任何技術,時機未到的情況,那只會被當成知識存在腦袋裡,回歸基礎才是最好的選擇
IG:https://www.instagram.com/flight0808/?hl=zh-tw
工作室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urrent樂Fitness-1672737469459309/
#無痛訓練 #找回好看好用的身體
#Kyle #飛教練 #一對一 #一對二 #私人教練
#一對一私人教練 #一對二私人教練
#基隆上課地點 #Current樂Fitness
#台北上課地點 #復興北路184號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