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症候群 & 坐骨神經痛】
你是否曾經有坐越久腰越痛的狀況呢?
不管是腰部的僵硬感
或是從屁股深處的疼痛
有時甚至會往下、往後
延伸到膝蓋外側或大腿後方
而以上這些症狀
正是「梨狀肌候群」的經典展現
梨狀肌症候群顧名思義
就是位於屁股深層的梨狀肌
過於緊繃而壓迫旁邊的「坐骨神經」
導致的疼痛與不舒服
#為什麼梨狀肌會那麼容易緊繃呢?
「梨狀肌」的主要動作為髖關節的
1. 外轉- 當髖關節伸直時
2. 外展- 當髖關節屈曲時
同時也兼具穩定髖關節的重責大任
然而由於現代人的工作型態
常常是久坐固定不動的關係
臀部周圍表層的臀大肌、
二旁的臀中肌抑或是
深層的核心肌群
通常都是沒力且沒有彈性的
當大部分的髖關節深層穩定肌都無力時
梨狀肌就常常跳出來努力的收縮
來穩定不穩的髖關節
過度用力又緊繃的梨狀肌
會讓旁邊的坐骨神經壓得喘不過氣
進而造成所謂的【梨狀肌症候群】
#該如何區辨我是否有梨狀肌症候群呢?
根據2018年的這篇系統性回顧文獻《Four symptoms define the piriformis syndrome: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of its clinical features》他們統計了眾多文獻後發現
梨狀肌症候群會有明顯的四大症狀
不僅具有指標性也非常好區辨喔!
這四大症狀分別為:
1. 臀部疼痛
2. 坐著會比其他姿勢更痛
坐越久會越疼痛,甚至沒辦法坐超過30分鐘
3. 坐骨大切跡(薦椎和髖關節的中間)附近有明顯壓痛點
手去按壓臀部的正中間會有明顯的壓痛點
4. 任何梨狀肌症候群的徵象:增加梨狀肌的壓力就會導致相關疼痛
舉例來說,按壓梨狀肌,或是使用Pace 測試 與Freiberg測試都是很好的方式
#該如何改善?
惱人的梨狀肌症候群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
髖關節核心肌群無力
導致梨狀肌太緊產生的症狀
因此可以藉由簡單的
拉筋按摩放鬆去改善症狀
藉由訓練去預防復發
放鬆梨狀肌主要有二種方式
分別為:拉筋與按摩這二種
(1)拉筋:
坐在可以輕鬆踩地的椅子上
疼痛的那腳跨在對側腳上
同時患側腳小腿盡量與地面平行
接下來身體向前彎
使髖關節成彎曲狀態
停15秒,做3~5次
(2)按摩:
我們可以一手放到
大腿外側約略是褲頭口袋的位置
會摸到凸凸硬硬的骨頭
這是我們的股骨大轉子
另一手往後摸到屁股後方
會摸到一大片硬硬的骨頭
這是我們的薦椎
介在薦椎與股骨大轉子中間的區塊
就是我們梨狀肌約略的位置
我們可以使用筋膜球
或是花生球去按壓他即可
此外,切記在過程中
不需要到太痛
以可以忍受的範圍為主
過程中也不能按壓到骨頭
或許有人會問
#如果不確定有沒有按壓到梨狀肌
這是沒關係的嗎?
答案是...沒關係的
因為梨狀肌症候群只是一個統稱
壓迫坐骨神經的肌肉
不一定總是梨狀肌
而且梨狀肌的解剖
與坐骨神經相關的位置也可能不同
對於某些人來說
坐骨神經甚至沒有通過梨狀肌
詳見底下【備註】說明
因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
只要有按壓到相關區域
確保周圍肌肉有放鬆到即可
除了一般的筋膜球、滾筒以外
震動滾輪花生球
也是不錯的放鬆工具喔
這次很榮幸與知名家電代理商
『 恆隆行 』代理的『 medisana』合作
他們提供阿舟粉絲專屬優惠價格
比任何電商通路還便宜
優惠只到今天為止
立馬手刀購入:
https://lihi1.com/Mc8NK
【備註】
依據Beaton and Anson’的分類系統
梨狀肌解剖的相關分類總共有六種
分別如下:
種類A :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方(最常見)
種類B :一部分的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下方,另一部分坐骨神經的分支穿過梨狀肌。
種類C :一部分的坐骨神經在梨狀肌上方,另一部分坐骨神經的分支在梨狀肌下方。
種類D :坐骨神經穿過梨狀肌
種類E :坐骨神經的分支往上穿過梨狀肌
種類F :坐骨神經沒有分支並在梨狀肌上方
因此也有研究學者建議
梨狀肌症候群應該稱為
「深臀症候群/ deep gluteal syndrome」
或許更加適當些
不過為了大家方便理解
這裡依然稱為梨狀肌症候群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
#梨狀肌症候群
#坐骨神經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阿舟的物理治療小教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膝蓋疼痛更完整的觀點 膝蓋疼痛與不適 它可以說是最常見且最難纏的疼痛之一 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 膝蓋痛不應該只處理膝蓋本身 反而應該優先處理其他地方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將分享簡單的三大步驟 擺脫惱人的膝蓋問題~ 阿舟的書榮獲博客來暢銷書前50名啦! 【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 肩...
「臀中肌 測試」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疼痛處理與動作優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阿舟的物理治療小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跑者膝】久坐族的必備良藥!臀中肌無力的自我檢測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臀中肌肌力測試。睇吓自己有無「搖擺步態」⁉️ 】物理治療 ... 的評價
- 關於臀中肌 測試 在 臀中肌讀書筆記隨便記錄 - Facebook 的評價
臀中肌 測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聽到物理治療你會想到什麼呢?
認為是阿公阿嬤去的地方、或是聽到治療就不想知道更多?
記得之前第一次嘗試晚上越野跑,下過雨濕滑的地面,視線不佳加上不熟悉的路徑,讓我腳踝嚴重扭傷造成三級撕裂傷,影響了我的訓練計畫,也常常因此感到沮喪與自責。🥵
熱敷、電療、推拿、針灸...,這段時間幾乎試過各種方式,好像都還是沒有什麼改善,朋友介紹「生生優運動物理治療所」 ,除了一般常見的徒手治療,同時搭配SMARC AI運動復健器材,治療加訓練雙管齊下。
家億老師為我評估,發現骨盆歪斜、有點長短腳,腳跟角度跑掉⋯等等,逐一檢視並說明。後續老師為我放鬆肌肉,一邊測試不舒服的角度,一邊進行著。💦
很久沒能這樣舒服的轉動腳踝了,當下感覺到腳踝鬆很多,不過老師也告訴我這是暫時的,需要透過長時間治療和訓練,才能讓它減緩疼痛;除此之外老師也教我怎麼自己放鬆、還有運用彈力帶訓練。💪🏾
結束以後是運動時間!記得第一眼看到這些器材時,很好奇可以做些什麼運動,沒想到涵括了上肢、下肢、核心,從心肺到肌力都可以做到,不得不說做完我的臀中肌哀嚎了好幾天🤣
幾次治療以後,加上在家按摩和訓練,腳踝活動度進步不少;尤其治療過後一兩週還可以感受到腳踝的穩定,不只動起來舒服,心情也超好!
物理治療所不只是長輩去的地方,運動員、上班族、家庭主婦都有可能出現!不要因為害怕或未知,而不敢尋求專業協助~🧡
詢問或預約可以私訊 生生優動 運動物理治療所
📍台北市松山區延壽街330巷1號
☎02-28721526
臀中肌 測試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醫師、教練為什麼要學肌動學?】
.
以下這些名詞,可以稍微檢測自己對肌動學的了解:
.
「arthrokinematics, osteokinematics, kinematics, 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 creep, antagonist, length-tension curve, lumbopelvic rhythm…. 」(文章的最後還有更多名詞)
.
「醫師的養成教育裡面沒有『肌動學』,但我認為對有在處理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等的科別,包括復健科、骨科等,如果能對肌動學有基礎的概念,那個醫師會變超強」
.
「教練們常說受傷要找物理治療師,可能是我們對於『動作分析』及『運動治療』的擅長,而這兩種能力最大的貢獻莫過於肌動學」
.
最近剛跟幾位朋友,進行完肌動學的讀書會,讀的是物理治療系在肌動學課程的指定參考書。其中兩位朋友,分別是疼痛科跟復健科醫師,都很認同肌動學的重要性,我也認為肌動學對「肌肉骨骼系統、運動傷害、運動訓練」等領域的專家是不可或缺的,所以寫了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
.
🔸 什麼是肌動學?
肌動學(Kinesiology),簡單來說,是「人體動作的知識(the study of human movement)』。更詳細的說法是「探討肌肉骨骼系統的結構及功能,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生物力學如何應用」的學問。
.
物理治療師,普遍是在沒有影像學檢查或動刀下,就要直接分析病人的問題、可能的診斷。因此,「所有的骨頭跟肌肉的位置、每個肌肉會產生什麼動作、關節是如何移動、會影響到什麼軟組織、由哪個神經所支配、會與其他肌肉怎麼合作等」,都是必須從肌動學,習得的知識。
.
🔸 物理治療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肌動學就是讓我們腦中有一個畫面,想像「病人受傷時,身體裡面的肌肉骨骼系統發生了什麼事情。」
.
心裡想的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可能是femoral head 做的inferior glide limited,而abnormal arthrokinematics來自iliopsoas的spasm,spasm/guarding可能是在lumbopelvic stability不足所導致」。
.
最後,這個深蹲時,髖關節會痛的病人是需要做腰椎穩定的訓練。
.
也可能是:
.
「他深蹲時髖關節會痛,是因為adductors longus 需要很大的 eccentric control,而eccentric contraction產生的張力又大於concentric時,因此在下降時會痛,上升的過程不會痛,而adductors 的 tendon反覆拉扯造成pubic symphysis的irritation」
.
同樣都是深蹲時髖關節會痛,這個病人則可能需要先由醫師做些消炎、止痛的處置,再配合其他離心訓練。
.
🔸 學肌動學對不同角色的好處?
.
✔ 對於醫療人員來說(治療運動傷害、肌肉骨骼疾病的),可以了解:
*同樣是髕骨肌腱炎,為什麼復健訓練的動作不同?
*怎麼透過伸展、關節鬆動術,來牽動五十肩沾黏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棘上肌肌腱在什麼情況下受力最大?
.
舉例來說,骨科醫師針對十字韌帶斷裂,可能會進行手術來重建韌帶,但十字韌帶之所以受傷可能來自關節穩定性不足、肌力等,要分析或找出受傷的原因,肌動學就是那個橋樑。
.
「注射、手術、藥物等,大多是在處理受傷造成的結果,但要找到受傷的原因,必須從動作的分析、了解身體怎麼產生動作、軟組織跟骨頭是怎麼交互作用等」
.
✔ 對於教練、訓練師來說:
*肌肉擺在什麼長度下力量最大?
*髕骨在膝蓋彎曲多少度,接觸面積最小?
*訓練臀中肌的蚌殼訓練,為什麼讓髖擺在45度的位置?
*健康跟受傷狀態下,肌肉的使用上會產生什麼改變?
*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怎樣的訓練可以讓身體發揮最大的效率?
.
🔸 重點整理:
*醫療上,肌動學是分析跟評估「肌肉骨骼疾病」、「運動傷害」很重要的武器
*訓練上,肌動學是能了解各個動作的優缺點、特性、哪些能做、哪些效果好
*專業之間的差異,就是對各個領域或科目,鑽研的深度不同,例如,物理治療師的肌動學、醫師的病理學、藥師的藥理學、教練的訓練法
*開始唸肌動學吧!
.
.
下面的專有名詞,可以測試一下對肌動學暸解的程度:
arthrokinematics、osteokinematics、concave-convex rule、scapulohumeral rhythm、kinematics、kinetics、joint movement (slide、roll、spin)、creep、viscoelasticity、agonist、antagonist、synergist、stabilizer、mover、length-tension curve、active insufficiency、passive insufficiency、lumbopelvic rhythm、concentric、eccentric、isometric、isokinetic、isotonic、sliding filament theory、golgi-tendon organ、muscle spindle、recruitment、force-couple等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肌動學 #運動 #動作 #運動傷害 #運動員 #動作分析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醫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kinesiology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exercise #sportsinjury #training #movement #doctor #athlete #motionanaylsis #CSCS
臀中肌 測試 在 阿舟的物理治療小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膝蓋疼痛更完整的觀點
膝蓋疼痛與不適
它可以說是最常見且最難纏的疼痛之一
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
膝蓋痛不應該只處理膝蓋本身
反而應該優先處理其他地方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們將分享簡單的三大步驟
擺脫惱人的膝蓋問題~
阿舟的書榮獲博客來暢銷書前50名啦!
【呼吸:啟動筋膜自癒的開關】
肩頸痠痛、腸胃不適、下背痛、頭脹頭痛
原來都是「呼吸」惹的禍
四大步驟重啟呼吸,
解決長年的酸緊痛!
現在購書75折,正是入手好時機
博客來 https://reurl.cc/ex6O9W
金石堂 https://reurl.cc/8GWp3g
誠品 https://reurl.cc/3DjY5M
訂閱我頻道 ▶ https://goo.gl/AJfj6D
阿舟的粉絲頁▶https://goo.gl/Sws2j1
阿舟的部落格▶https://jhouphysionews.com/
阿舟物理治療小教室的人氣影片:
▶『駝背』先別急著貼牆,讓科學告訴你訣竅
https://bit.ly/35FHANW
▶核心穩定的關鍵在『呼吸』? | 秒懂腹式呼吸背後的科學
https://bit.ly/38SaBs4
▶腰痛、膝蓋痛、足底筋膜炎就靠【臀中肌訓練】?
https://bit.ly/35FHKVy
▶每3個人就有一個有的腳底2大問題?!拇指外翻和扁平足
https://bit.ly/2IKC6IS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0:18 正片開始
00:57 膝蓋痛的真正原因
01:11 為什麼膝蓋疼痛的原因在其他地方?
01:56 矯正三步驟
02:17 步驟一、二大膝蓋測試
04:20 步驟二、放鬆膝蓋軟組織
06:14 步驟三、放鬆腳踝與啟動髖關節
08:47 重點回顧
08:50 結尾
臀中肌 測試 在 Mark Sir 教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從兩大主因快速退治膝痛】
今集 《與區議員居家運動》來到杏花邨,找到議員兼註冊護士 杏花人。黃宜 Christine Wong 跟大家一起分享解決膝蓋關節痛的方法
膝蓋是一個複雜的結果性關節 Consequential Joint ,意味著膝痛的原因多數來自於關節上下的肌群或筋膜問題
第一個原因是扁平足,足弓塌陷會讓膝頭髕骨Patellar 在屈膝時走位,衍生發炎症狀。快速治標方法,是加上一個對足弓具承托力的硬鞋墊 (不能貪舒服,軟的無效);治本的方法是採用俗稱抓毛巾的方法,但留意需把腳掌蹠球部著地後才收緊足弓,以訓練足底筋膜
第二個原因則是臀中肌 Gluteus Medius 偏弱,都市人坐得多,養成懶臀 Lazy Hips,臀肌長時間處拉伸狀態,與闊筋膜張肌 Tensor Fasciae Latae 的力量差異過大,是導致跑者膝 ITBS 外膝痛的主因
測試方法是側舉腿 Side Leg Raise 每邊五十次:肩髖膝踝成一直線,舉至最高後維持一至兩秒,之後緩慢下放。 臀中肌偏弱者會發覺姿勢被迫走形、臀肌嚴重發麻或無法以正確姿態連續做完五十次(看起來)容易不過的側舉腿
對治的動作與測試一樣,不過每組可以從較低次數 (如每邊十或二十次) 開始慢慢增加,確保動作質重於量,每日皆可進行,漸漸可以恢復膝蓋健康
#跑者膝 #ITBS #髕骨肌腱炎
臀中肌 測試 在 【臀中肌肌力測試。睇吓自己有無「搖擺步態」⁉️ 】物理治療 ... 的推薦與評價
【臀中肌肌力測試。睇吓自己有無「搖擺步態」⁉️ 】物理治療師Heidi示範臀中肌訓練預防膝。踝。腰痛Trendelenburg test & gluteus medius training ... ... <看更多>
臀中肌 測試 在 臀中肌讀書筆記隨便記錄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臀中肌 的作用主要在於移動的時候維持骨盆的姿勢,在每一種需要跑動產生的相關 ... 至於肌力測試很多書上都有,可以自行查閱,但原則就是測試=訓練。 ... <看更多>
臀中肌 測試 在 【跑者膝】久坐族的必備良藥!臀中肌無力的自我檢測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Dr.53是一個致力用簡單的方法,教你擺脫痠痛,遠離運動傷害。跑步跑到膝蓋痛可能跟膝蓋沒關係?!久坐族的你快來檢查看看你的 臀中肌 是不是也開始無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