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雜談-\-\-4.叨叨唸,大風起兮》
談了「味軸」、「味型」和「菜系分類」,三者雖然沒有連續脈絡,但都屬於建立烹飪核心價值的基礎。
核心價值也就是觀點,是創作烹飪的燈塔,也是欣賞菜餚的路標。我很在意廚師的觀點,尤其在資訊紛雜創意當道的年代,清楚的觀點就是差異化的立基點。
近幾年來,追尋台灣本土價值的風潮已起,身邊許多朋友都希望在餐桌上認識家鄉土地,因此坊間有許多號稱「古早味」或「辦桌」的餐會或活動。
這真的很棒,然而我總是會想多一點,譬如當主廚要談台灣古早味,是否能更清晰的定義哪個年代的台灣古早味?這攸關味道的延續性,也攸關記憶的交疊感。
舉例來說,在字詞運用上,談「台灣料理」和「台灣菜」,這應該是不同年代的概念,因為「料理」屬於日式用語,若是談台灣料理,或許菜色就該參考日治時期「江山樓」吳江山先生的論述,他在《臺灣日日新報》投稿了二十三篇文章,介紹台灣料理與支那(中國)料理的差異,雖然舉動很「政治」,卻是「台灣料理」在公開媒體上清楚明白的闡述。換句話說,若是談台灣菜,應該是1950年之後,方才大量出現在報章媒體上。
又譬如談古早味台菜的宴席菜,我認為要分地域性,目前我能查到的文獻,大多屬於台北地區,譬如「蓬萊閣酒家」的杜子釗主廚,他將蓬萊閣的菜單分為閩式、粵式、川式,手下習藝的廚師必需學習三種菜餚,後來四處開枝散葉,將這三種菜系融合創發,我猜測這是日後北投酒家菜的基礎,因此,推測是台灣北部古早味宴席菜的基礎。
如此如是,當古早風潮起兮時,需得談清楚說明白,方能食之有味,言之有物,繼而行之以恆,不至於感嘆流光把人拋。
ps照片圖文略合(本想找我收藏的蓬萊閣菜單但臨時找不到)
(待續)
#徐仲風味學從產地到餐桌 #知味品味玩味 #鼠年雜談 #4叨叨唸大風起兮 #台灣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蕭秀琴 內容簡介: 臺菜文化脈絡大解析! 香氣翻騰的臺灣文化事典,烹調島國的情感記憶與政經版圖輪替, 融合食材的撞擊和對話,蒸潤出獨樹一格的「臺灣味」。 空間交織美食,臺菜館的空...
蓬萊閣菜單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鼠年雜談---4.叨叨唸,大風起兮》
談了「味軸」、「味型」和「菜系分類」,三者雖然沒有連續脈絡,但都屬於建立烹飪核心價值的基礎。
核心價值也就是觀點,是創作烹飪的燈塔,也是欣賞菜餚的路標。我很在意廚師的觀點,尤其在資訊紛雜創意當道的年代,清楚的觀點就是差異化的立基點。
近幾年來,追尋台灣本土價值的風潮已起,身邊許多朋友都希望在餐桌上認識家鄉土地,因此坊間有許多號稱「古早味」或「辦桌」的餐會或活動。
這真的很棒,然而我總是會想多一點,譬如當主廚要談台灣古早味,是否能更清晰的定義哪個年代的台灣古早味?這攸關味道的延續性,也攸關記憶的交疊感。
舉例來說,在字詞運用上,談「台灣料理」和「台灣菜」,這應該是不同年代的概念,因為「料理」屬於日式用語,若是談台灣料理,或許菜色就該參考日治時期「江山樓」吳江山先生的論述,他在《臺灣日日新報》投稿了二十三篇文章,介紹台灣料理與支那(中國)料理的差異,雖然舉動很「政治」,卻是「台灣料理」在公開媒體上清楚明白的闡述。換句話說,若是談台灣菜,應該是1950年之後,方才大量出現在報章媒體上。
又譬如談古早味台菜的宴席菜,我認為要分地域性,目前我能查到的文獻,大多屬於台北地區,譬如「蓬萊閣酒家」的杜子釗主廚,他將蓬萊閣的菜單分為閩式、粵式、川式,手下習藝的廚師必需學習三種菜餚,後來四處開枝散葉,將這三種菜系融合創發,我猜測這是日後北投酒家菜的基礎,因此,推測是台灣北部古早味宴席菜的基礎。
如此如是,當古早風潮起兮時,需得談清楚說明白,方能食之有味,言之有物,繼而行之以恆,不至於感嘆流光把人拋。
ps照片圖文略合(本想找我收藏的蓬萊閣菜單但臨時找不到)
(待續)
#徐仲風味學從產地到餐桌 #知味品味玩味 #鼠年雜談 #4叨叨唸大風起兮 #台灣味
蓬萊閣菜單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蓬萊閣菜單 #台灣百年酒樓菜 #黃德興 #84歲台菜師傅 #一個手提箱裝滿台菜的滋味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fb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5/13超級美食家(晚):還記得我們之前翻拍過的蓬萊閣老菜單嗎?當中許多菜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今天我們特地邀請蓬萊閣的師傅,現年84歲的黃德興師傅到節目中跟大家分享他的台菜故事。黃德興師傅12歲就到當年大稻埕首屈一指的酒樓-蓬萊閣當學徒,從此展開他的廚師人生,後來他到大飯店掌廚,也自己開餐廳,不斷在菜色上推陳出新,許多現在有名的料理都是出自他的創意。今天他就來分享當時蓬萊閣最知名的招牌菜-,還有下工夫熬出的三種湯品,以及台菜很有名的魷魚螺肉蒜,究竟最原始、最道地的是什麼味道呢?完整訪談連結可點選
https://youtu.be/Khl4FOgMVKI
蓬萊閣菜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料理臺灣:從現代性到在地化,澎湃百年的一桌好菜」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蕭秀琴
內容簡介:
臺菜文化脈絡大解析!
香氣翻騰的臺灣文化事典,烹調島國的情感記憶與政經版圖輪替, 融合食材的撞擊和對話,蒸潤出獨樹一格的「臺灣味」。
空間交織美食,臺菜館的空氣裡除了飄散著氣味,也營造出了特殊的飲食氛圍。飲食在臺灣可以大致分出客家菜、閩南菜或其他各種移民的菜餚,尤其在匯集了從各地方移入居民的都會地區,地方菜餐館更是體現不同種族細微差異的地方。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是「臺灣料理」?當中藏著什麼故事?
飲食文化與風土歷史息息相關,也能看出臺灣的寬廣與包容性。隨著時代的演進,臺灣菜融合了閩粵料理、北京菜、江浙菜、上海菜、臺灣眷村獨特的小吃等;但又因本島的風俗習慣、氣候與材料的影響下,最後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特色料理。
◆臺菜文化脈絡大解析!
飲食最能透露出一地的風土人情、文化樣貌,是人類社群文明的指標。
本書兼以資料爬梳、論述、田野來描摹臺灣料理,定義臺灣料理。書中談及的「臺灣料理」以國宴的脈絡來架構,從日本時代大稻埕四大酒樓的宴席菜出發,除了看見飲食文化的豐富性,也是窺看地域歷史轉變的重要窗口……
◆畫說臺菜 澎湃百年!
本書除取材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料理之琹》、以及中研院「臺灣日記知識庫」裡林獻堂、吳新榮、黃旺成等文化人的日記和出版品;參考學者曾品滄、陳玉箴的學術研究;也親自近身採訪餐廳主廚、經營者;綜覽網路食記、食譜、當代出版品的飲宴記述……更輔以原創插畫,呈現澎湃鮮活的臺菜文化。
◆正港臺灣人吃些什麼?在哪裡吃?
龍蝦盤、日式汽鍋、八寶鴨、五柳居、水晶鴿蛋、金錢火雞、八寶飯、蔥蒜蒸龍蝦、鯧魚米粉、荷葉粥、紅燒牛肉麵、小籠包、獅子頭、翅參鮑肚、魷魚螺肉蒜鍋……江山樓、東薈芳、春風得意樓、蓬萊閣、山水亭、鐵道飯店、黑美人大酒家、慈聖宮廟口、鳳梨大樓……
從日治時期至近年總統國宴,從庶民日常的臺灣味到高級食材的臺灣料理。那些挑動你味蕾的菜色,都隱含著與各個時代的深刻連結。
◆日本裕仁皇太子也曾到臺灣,
品嚐了一場華麗的盛宴。
一九二三年,日本裕仁皇太子行啟臺灣,總督府官邸設宴,宴席由東薈芳及江山樓合辦。當時《臺灣日日新報》以〈御宴與臺灣料理江山樓之光榮〉大幅報導,並把當日菜單十三道料理刊載報上。其中皇太子殿下每道菜皆有食用,特別喜歡八寶飯,宴後皇太子傳旨褒嘉。此後日本皇室來臺,所有的臺灣料理會席都由江山樓包辦。
一九二五年江山樓再度承辦秩父宮雍仁親王來臺料理,以及,一九二六年北白川宮能久妃富子、一九二七年朝香宮鳩彥王、一九二八年久彌宮朝融王都由江山樓外燴臺灣料理,此時皇太子已成了昭和天皇(一九二六年)幾乎每年都承辦日本皇室成員來臺的宴席,臺灣料理的地位也由此確定。
作者簡介:蕭秀琴
目前住在離台北城約一個小時的小鎮,持續從事文字工作。
希望以每年一部作品的速度,完成小說、報導,劇本,翻譯作品。
已出版作品
著作
1)《精油全書》,商周出版,2003
2)《2005年占星年曆》,商周出版,2005
3)《芳香療法》,麥田出版,2006
4)《精油與星座》,商周出版,2007
5)《輕芳療,愛情的靈藥:30篇戀愛小說與60種情緒療癒配方》,自由之丘,2013
6)《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蔚藍文化,2018
蓬萊閣菜單 在 2019.05.13 超級美食家專訪黃德興師傅【分享蓬萊閣的招牌菜】 的推薦與評價
還記得我們之前翻拍過的 蓬萊閣 老 菜單 嗎? 當中許多菜現在已經很少看到,今天我們特地邀請 蓬萊閣 的師傅, 現年84歲的黃德興師傅到節目中跟大家分享他的 ... ... <看更多>
蓬萊閣菜單 在 【蓬萊閣套餐】... - 山海樓手工台菜餐廳Mountain and Sea ... 的推薦與評價
【蓬萊閣套餐】 1930年代的台灣,正是台菜最蓬勃料理的時代,當時江山樓、蓬萊閣、東薈芳等,都是大稻埕數一數二的大酒家,其中蓬萊閣更是文人聚會場所,見證了台灣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