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與蚯蚓相處辣個男人_王廷宏
#將蚯蚓糞轉換為肥料
#將糞土傳換為黃金
#坵隱農場初體驗
四月中旬,由 北海創生-青年創生知識論壇 與金山 坵隱農場,合作推出體驗農場特別企劃。這座農場位處於 #金山三界壇 農地間,小小的農地網室,內頭竟然有大學問!?透過影片永萍帶您一起來體驗!
「杜蚓仔」在地人親暱的稱這座農場的主人翁-王廷宏,在創辦這農場之前曾經是啤酒廠副廠長。在啤酒廠工作時,發現廢棄物的 #麥芽渣 能作為 #蚯蚓 飼料,蚯蚓排泄物鬆軟有如土壤,且富含有機質及營養成分,無臭無味,因此取名為「#蚯蚓土」,不僅可作為有機肥及培養土施用,還可以舖在雞舍作為墊料,減緩異味。
透過王廷宏詳細解說,蚯蚓糞含有豐富的 #有機物、#腐植酸 及 #微生物菌群。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機能,此外能分解土壤中的礦物質,供植物利用;對植物、人、畜無害,還可以增強植物對病蟲害的抵抗力,抑制植物土傳病的危害,改善作物品質。沒想到小小的蚯蚓,能發揮大大的功用,著實非常厲害!
在王廷宏外向的外表下,很難想像他在草創初期也曾遭遇過一夕之間心血全無的慘況。但在他的堅持以友善土地的方式持續養殖蚯蚓,透過生產 #肥料、 #雞蛋、#食農教育 課程,漸漸立足在金山,並克服許多困難,在家人的扶持與在地農友的協助,成功讓農場再創新機。
這種親近自然,擁抱土地,富含寓教於樂的精神,非常適合親子一同遊樂的好處去。在 #傳統農業 逐漸式微的現代社會,#體驗經濟 將會是提升 #農產價值 的途徑之一。真誠的建議,若想在周末假期出外踏青時,坵隱農場將會是適合全家大小休憩娛樂的好所在,歡迎大家到金山來體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吳江乾笑稱自己是薄扶林村「土特產」,土生土長,從出生到現在都住在薄扶林村。薄扶林村中秋舞的火龍都靠他的手藝。請他講火龍扎作固然可以講足幾日,但原來請他講細個在山頭玩甚麼,他一樣可以滔滔不絕。「我們一般三五個小孩踢足球、放風箏。」鄉郊小孩當然不只玩這些,頑皮玩意可多了。爬樹、斬樹枝做丫叉射雀仔、捉蚯蚓...
蚯蚓培養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地方創生三支箭,蚯蚓實驗、飛鷹亮點與公務員再培訓】
這是我在《風土經濟學》結語寫的建議,現在我陸續實踐中。但是最有意義的,是我提出的第三支箭,公務人員再培訓。
書上寫著:
「政府不應急著提撥預算,而是要把錢用在刀口上。提供經費只是先射箭再畫靶,逼大家先畫一個不切實際的靶,錢用完就算了,最後也無可奈何。有效運用經費,是要先培養射箭能力,再去找到適合的靶心,才能把餅做大。
政府單位對於地方創生議題,應該立刻做什麼事?知難要行易,必須先做三件事,射出三支箭。第一支箭,先打小牌,累積地方解決問題、創造生機的能力。第二支箭,累積各地經驗,了解不同風土脈絡,找到各種適合不同脈絡的創生模式,再推行中大型計畫。第三支箭,制定地方公務體系的專業再培訓計畫。
公務人員的培訓要如何具體落實?傳統培訓方式都是上課,沒有太多實作練習,也沒有符合地方創生的專業能力,因此,首先要重新調整教學培訓內容。過程中,先以中階主管為種子學員,精進他們的能力,才能有效領導部屬,培養年輕公務人員的專業能力。」
這兩年我與台東縣政府合作,先培訓一百多位縣府科長,再培訓一百多位基層公所課長、主任。
學員們都先讀《風土經濟學》,課程中運用方法架構逐步練習。
接著花蓮縣政府也邀我培訓縣府科長,我也陸續收到其他地方政府、中央部會的邀請,都是培訓公務人員。
我很高興的是,這是跳脫傳統公務人員培訓的方式,但是最扎實有效、跨部門整合、目標導向與實作練習。
而且授課過程中,看到大家的活力、腦力與想法,都能提出很具體、務實且有想法的方案。
我提出的主張,自己也在實踐中,而不只是一個空泛的口號。
《風土經濟學》是思維與行動並重的書,甚至不是一本書,而是有血有肉、有思考有行動的人。
蚯蚓培養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家中最大的孩子即將成年,慢慢面對離家求學與就業等另一階段的人生議題,再看到於他幼年時寫下的生活紀錄,清楚感受到時光推移的軌跡。
日子,有所變,有所不變。
舊文:
常被問到教養方法,其實,跟生活一樣,只有「自然樸實簡單」這個要點。
-穩定但有著彈性空間的作息,不要太常帶著嬰幼兒出門聚會吃飯喝咖啡。
-足夠的戶外活動及肢體運動。
-不參與太多媽媽社團,進行無謂的發文及討論。而是回到自身,好好觀察與思考自家狀況。
-除非孩子主動詢問或表現出強大興趣,不然不在學齡前認字寫字讀經背書或做其他智性訓練。感官發展要放在知識學習前面。
-除了樂高積木之外,玩具以功能簡單的木製或天然材質為主,數量不要太多。
-不買進高科技的聲光輔助學習產品。
-不盲目聽從名人推薦的玩具食品和新奇物件,也不把時間心力放在追團跟團開團上頭,讓家庭跳離被主流價值觀和過度消費行為操縱桎梏的環境。
-念繪本與陪讀很好,但是陪讀時間與書本數量適量即可。無需一本接一本地念到喉嚨冒煙,繪本故事書也不用一套接一套大量地買。不只唸書給孩子聽,爸媽以身作則自己也要看書。身教比培養孩子更重要。
-慎選孩子常聽的音樂。伴奏越簡單越好,要是「真正的樂器」,而不是電腦合成的配樂。
有次無意間看到某幼稚園的帶動唱,放的音樂是騎馬舞、謝金燕的「姐姐」、小蘋果、怪獸舞、PRAP鳳梨歌、911的「送妳99朵玫瑰花」,配上不堪入目毫無美感的奇怪動作。如果孩子的幼稚園做這樣的事,我會禮貌地建議調整,或是換一間。😔
在安雅初進幼稚園時,曾貼過一篇小文:
『安雅的幼稚園家長會通知單上寫著關於教學重點的部分(不多,就只有我下面分享的這幾句):
“觀察大自然的奇妙,體驗大自然素材,依著季節節奏一同準備與分享慶典與節日,還有無論暖晴雨雪各式氣候都出外跑跳!”
太欣賞了!跟我們家的生活理念完全不謀而合!!!!
我最怕看到幼稚園的宣傳強調一堆學習與才藝項目,無為而為的玩玩玩,才是學齡前生活的王道啊!!!』
前天收到一張家長通知,全文翻譯如下:
『在“醫院與藥局“主題之後,我們要開始”生機與生物“的主題。
我們想讓孩子對當季和居住地周遭的區域性食材更有覺察,並引導孩子養成更健康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方向要點如下:
~水果&蔬菜
~全穀製品
~維他命
~運動
教室裡的”扮家家酒角落“已經改裝成”餐廳裡的有機商店“,也開始朗讀一首『生機Rap』,而孩子們每天帶的便當點心也會用『不批評不下定義』的方式,與大家分享和討論。
接下來的幾週,我們會和孩子們一起烹調與準備食物,教育重點會定在”營養“這個主題上。
重要的是,我們不去”評論“食材的優劣好壞,而是讓孩子們認識各種不同的食物和材料。
現在又是萬物叢生的時節,我們幼稚園在復活節之後,也會更加生氣勃勃。
四月分即將開始下一個新主題:”種植“
孩子們會用實作方式,學會種植花草,藥草,櫻桃蘿蔔和紅蘿蔔等常見農作物。
他們會學到,如何正確的天然的,在不耗費自然資源的原則下,將花草與農產品從種子培養成作物。
這些園藝工作希望能達到以下的目標:
~體驗與學習大自然事物和養成工作的良好節奏
~學習各式材料,過程,和行動的正確名稱
~學會看園藝種植方面簡單圖像代表的指令與內容
~體會”全面完成工作“的喜悅
~在實作勞動中理解”耐力,秩序,等待,團隊合作”的意義』
這張通知,完全展現了老師與幼稚園的理念,真是深得我心。
還沒上小學的小小孩,就是要這樣玩,這樣體驗團體生活。
沒有什麼華麗媚俗眼花繚亂的商業節日慶祝,和硬是強迫大人小孩『同樂』的活動。(抱歉,我實在無法接受繽紛熱鬧完全失去真意的聖誕晚會和強迫裝扮,匪夷所思,人人一個樣且大量耗費廉價糖果的萬聖節同樂會.....XDDDD)
而是樸實的,用心的,講究的,緩緩帶著孩子體會真實生活。
也沒有讀經寫字學才藝等英才教育,只是畫畫看圖片說故事扮家家酒爬樹玩沙。
我們不需要孩子們在幼稚園學到什麼,因為最好的教育場所是在家裡。
所以幼稚園對我們而言,是一個能讓孩子好好玩耍,與其他大人孩子好好相處的地方。
不會一直被關在室內,有室外與自然空間翻滾跑跳,吹風甚至淋雨。
就算幼稚園無法提供這些硬體資源也無妨,只讓孩子上半天,我們還有一整個下午可以彌補幼稚園做不到的一切。
摘摘野花野草,看鄰居小狗小貓,摸摸看看大自然中的一切,讓瓢蟲在手心上爬,用樹葉逗逗毛毛蟲,將迷路的蚯蚓帶回路旁的土地上,把小雛菊繞在指頭上當戒指,用野花編成花冠,拿樹枝當劍與做弓箭,用石頭堆成寶塔,把蒲公英毛球吹散隨風飄揚。
有時什麼都不做,看看樹葉,曬曬太陽,吹吹風,聽聽鳥叫,感受一下四季的變化,。
溫度,濕度,雨天,晴天,陰天,雪天。
孩子越會觀察細微的東西,感官越敏銳,越是能為了簡單的東西而愉快,就不用擔心他們會變壞或被寵壞。
既然生了孩子,教育和教養就不能輕鬆外包。
孩子像種子,怎麼灌溉怎麼照料,他們就怎麼長........。
蚯蚓培養土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吳江乾笑稱自己是薄扶林村「土特產」,土生土長,從出生到現在都住在薄扶林村。薄扶林村中秋舞的火龍都靠他的手藝。請他講火龍扎作固然可以講足幾日,但原來請他講細個在山頭玩甚麼,他一樣可以滔滔不絕。「我們一般三五個小孩踢足球、放風箏。」鄉郊小孩當然不只玩這些,頑皮玩意可多了。爬樹、斬樹枝做丫叉射雀仔、捉蚯蚓釣魚、偷樹果吃,以現在的環保角度來說當然全部打交叉,不過當故事聽又的確幾有趣。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