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心理議題筆記: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鏡子🪞
#寧願當個壞媳婦也不要當個壞媽媽
#和主攻兒少心理的心理師一起聊聊
上週日英國時間12:30-14:00(台灣時間20:30-22:00)再度和掌薇心理師和Ernie精神科醫師一起開房討論當父母的焦慮、在育兒路上看見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同育兒型態所反映出的內在需求、幫助自己和孩子辨別情緒,最後透過幾個問題來試著找出自己偏向哪種育兒型態。
滿多聽眾都是從頭聽到尾,也給了不錯的私訊和反饋,對於我這個「不專業的心理學狂熱愛好者」做這個節目的最大初衷就是透過「認識自己」過著「有意識」的生活,讓自己在各方面(包含職場、創業、學業、進修、家庭、婚姻、育兒)的溝通和待人處事都能更加舒服。也希望繼續透過這樣的分享幫助更多人,一起來體驗「自我成長」的美好。
——-以下分享自Ernie醫師的當天筆記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鏡子》
👩👧旅博士媽咪 x 👩🏻💼掌薇心理師
1️⃣ 討論生小孩帶出各種焦慮,你準備好當父母了嗎?
👩👧試著回想你的童年快樂嗎?
👩🏻💼父母關係/張力是否影響我的行為?
👩👧我的例子:
- 爸媽因婆媳問題常吵架,我感到罪惡感,小時候想辦法用好成績和好表現討好媽媽,長大後,在阿嬤和媽媽之間會想站在媽媽這邊。
- 看到驗孕棒的兩條線好焦慮,「我要怎麼當好媽媽?」整個對於好媽媽的定義很模糊,踏上自我探索的諮商之路。
2️⃣真的有完美的父母嗎?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
👩🏻💼小時候的經驗對人格有影響嗎?
👩👧對我的影響:
- (負面)事情還沒發生就開始焦慮,好幾週睡不著,把自己逼得很緊。
-(正面)我會一直想找解決方法/手邊資源,問題解決導向。
- 諮商中試著釐清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諮商師建議,你媽媽的問題要還給她,最重要是自己的夫妻,女兒。
3️⃣育兒型態看看你的內在需求
👩🏻💼從小媽媽對我非常嚴格,常常被體罰,覺得自己不會是好的媽媽。
☀️ 聽眾分享:一開始期待孩子到來,孩子越來越有主見,不聽話時,不知道該怎麼辦,質疑自己是不是好的母親,是不是還想要當個孩子。
👩🏻💼從被照顧者變成照顧者。一方有自己養育的想法,另一方需要去妥協。有時候「內在小孩」的需求會跑出來,我也很想要像孩子般被照顧。
👩👧從小常常被師長體罰,半蹲,作業被撕掉,必須要察言觀色、謀略、規劃,我的人生像打仗。
懷第一胎時從自己的母女關係,懷疑自己是不是好媽媽。於是每週接受諮商,孕期中鑽研心理學與育兒知識,後來女兒讓我有好的反饋,肯定自己或許是個好媽媽。
👩🏻💼 旅博士媽咪懷第二胎時心態有轉變嗎?
👩👧疫情/投資不利重創家裡經濟,本來沒有想要生第二胎,想要好好發展職場。得知懷孕時很震驚,花兩個月心態才平復。現在心裡是喜悅的去迎接新生命,是上帝給我的禮物。
👩🏻💼第二胎一開始是驚嚇大於驚喜
👩👧在生命每個階段處理不同問題。第一胎用諮商處理母女關係,第二胎主要在擔心家中經濟情況。
4️⃣幫助自己也幫助孩子辨識/表達情緒
👩👦孕期時,我諮商師推薦我看一本書「夠好的媽媽」
👩🏻💼Winicott提出 「夠好的媽媽」的概念,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給孩子需要的,協助隨著孩子的年齡調整。不在他沒有需要時給他。如果期待自己當一個完美的媽媽,也會期待孩子是個完美的孩子。
- 敏感度:父母夠敏感體察孩子的需要
- 回應/同步性:「孩子哭不理他」是錯的。孩子很受挫時,給他溫暖的回應。否則孩子可能會學到,有負面情緒是不好的,進而去壓抑或無法覺察更細緻的情緒。當我有挫折時,我希望我的伴侶怎麼陪伴我?
- 一致性:不朝令夕改,讓孩子可以對你的規則有合理的期待。
👩🏻💼我小時候愛發脾氣,內在需求可能是覺得自己的需求被忽略,大人不太懂為什麼我要發脾氣。
孩子發脾氣是次級情緒,背後可能是傷心、害怕、緊張等(初級情緒)。鼓勵家長去猜孩子的情緒,往往是猜到了,孩子情緒突然就好了,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練習情緒分化能力。
👩🏻💼針對回應性
「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但我們可以不接受孩子的行為」。我們幫助孩子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給他替代方案。
例如:孩子生氣開始摔東西。「你剛剛不能玩那個玩具,你真的好生氣哦,但是你摔東西會摔壞,你可以把你的生氣畫下來。」「你真的好生氣,但是你哭得太大聲了,你可以⋯我們就可以⋯」
👩👧從小情緒被壓抑,後來慢慢找到表達情緒的方式,找到合適的形容詞去形容每一個細微的情感。先生習慣忽略情緒/很難表達內心想法,他會用轉移/忽略的方式想幫我,後來邀請先生一起做諮商後,他練習辨識/表達情緒,比較可以跟我同步/同理我。
5️⃣你是哪一種育兒型態呢?
👩🏻💼 做做看教養型態的測驗(四題)
📍權威型教養:父母說的算,孩子比較沒有發表意見的空間。孩子年齡小時不得不比較專制一點。孩子年齡較大時,父母要變得比較有彈性,讓孩子練習溝通/做決定。
📍疏離型教養:放給孩子長,自己不太介入,只要讓孩子溫飽就好。
📍放任型教養:對孩子寬容,很少要求/限制孩子,可能成為「直升機父母」。孩子可能會比較沒有問題解決能力,比較怕失敗。
📍威信型教養:跟孩子溝通後立下規則跟不遵守的後果(要合理)。講好後堅持執行。
👩🏻💼了解自己的教養型態,看看自己的內在需求,進而調整成適合自己跟孩子當前的教養型態。例如:怕被孩子討厭—》放任型教養。
👩🏻💼朋友的孩子從美國回台定居,一直被路人指點「該怎麼帶小孩」。
👩👧婆婆會指點教養,雖然知道是出於關心,但很多媳婦可能會被刺傷。
👩🏻💼當你跟公婆對孩子教養的概念不同時,透過先生跟婆婆溝痛毆,若不行,「寧願當個壞媳婦,也不要當個壞媽媽」
#孩子的問題可能不只是孩子的問題
#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黃金組合
#下週同一時間請繼續收聽
討好型人格定義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大家好,我是角爸。
今天輪到我來跟大家聊聊自己的《小丑》觀後感。
因為我和角媽不同,我沒辦法站在小丑的立場說我能100%理解小丑,但看電影過程中確是有一種「嗯嗯我能理解」的感覺,但實際上我還是偏向正常人一點的範圍(其實時至今日我也不敢這麼確定了,到底正常是什麼?是誰來定義?)我終究只能從一種第三人、或是代表著沒有精神疾病者來看這部戲給我們的感想。
———-<以下有相關劇情,看過電影的人比較容易理解,不介意劇透的人也能觀賞>————
————防雷1
————防雷2
————防雷3
————防雷4
————防雷5
標籤與歧視
整部戲濃厚著一股怎麼化都化不開的低潮,在一開始小丑本人還是善良的活在這糟亂的社會時,就已經處處感受到人情冷漠給人帶來的壓力,那種冷漠感不論是當事人有心或無心,償受者內心都是痛苦的,如同角媽常說的「被拋棄的」、「沒資格活著的」這樣的感覺。
好像我做什麼都不討好,做什麼都惹人嫌。在公車上逗小孩被家長嫌,上班時被小混混惡意捉弄,在公司被同事惡搞,被老闆嘲諷與威脅,本來唯一的溫暖可能是鄰居,可能是相依為命的媽媽,本來都還有最後足以支撐的力量。
雖然我知道我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樣,雖然我知道我病得不輕,到哪裡都被人投以異樣的眼光,但我還有溫暖之地。
直到,直到連最後溫暖之地就消失殆盡。
原本小丑的大笑的病,他以為是一種病,原來他是真心嘲笑著這世界的瘋狂。
最後迎來他身世的消息之後,他終於崩潰,在一種覺醒卻又想赴死的念頭,走向大眾、走向這世界,然後在電視上失控,「露出真實的自己」。最後,眾望所歸的成了瘋狂之王。
我每每回想著這部電影,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一句「All I have, are negative thoughts.」(我腦子裡只有負面念頭)或說,我所擁有的全部,都是負面念頭。
這是一句,我們可能常聽到,卻不真的那麼去理解的一句話。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誰說出這樣的話,習慣性反射一定會回「哎唷,不會啦,多出去走走就好了,多做些事轉移注意力吧。」
一般人聽到這種充滿「負面訊息」的內容,都會下意識想逃開,想躲避這些負面訊息帶原者,怕自己也被傳染,也被拖下水,或是沾到壞霉頭,所以都會趕快說「不會啦」「你應該想想快樂的事啊」,這種腦海裡不敢接收這些「負面訊息」的「自欺欺人模式」。
「不會啦」「多出去走走吧」「轉移注意力吧」「想想快樂的事啊」「正向思考啊」這些句子,不是說這些句子是錯的、不好的,但他卻正正展現了我們一般人是多麼的無法同理他人的證明。
其實這也是很大的盲點。而這盲點是我和角媽相處的過程中才醒悟與理解的。
為什麼我們不能,也不該,用這種正向思考或是建議性的話語,來回應這些負面訊息?
回想我們自己的人生,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幾個低潮,或者很低潮。某次的失戀、某次的被背叛、某次的被誤會、或者是被看不起、或者是一事無成、或者是連續的不順利,都會讓人有命運多舛、造化弄人的低潮感。可能一陣子、可能一個月,或是幾個月、半年、一年、幾年才走出來。(而有的人可能就走不出來了)
在這些時刻的我們,都可以回溯那個當下,要是我們自己低潮,和別人訴說自己低潮的內容或情況,而別人回我們「不會啦」「多出去走走啊」「想想快樂的事嘛」,我們能做的是什麼?
苦笑;謝謝對方好意;或是回說「這些我都知道,只是.....」(心裡知道自己這時根本做不到那些)。
小丑在戲中遇到的諮商師對小丑的病情沒有幫助,大概原因就是在此,因此我們也感覺得到,這個角色對小丑而言,他每個禮拜要來看她,單純就只是為了拿藥,而即便吃了七種藥,也無法幫助他變好,藥效即便抑制了精神狀態,卻抑制不了生活中的種種現實、冷漠、欺騙、殘酷,與瘋狂。
小丑的那個狀況,我們就想像,如果我們的低潮是一時的,幾天、幾個月、幾年就走出來的,但小丑是一輩子的。許多罹患精神疾病的人,都是從患病之後,就是始終處於我們一般人的那種暫時低潮,「我們的偶爾,就是他們的一輩子。」這種痛苦,我們能想像嗎?不能,也不敢,因為怕自己也跌進去。
那麼,又更何況是他們這些「非自願的人」。
試想,有誰自願要一輩子活在這種深淵、痛苦當中?
這就是我們面對這些人時,真的要去理解的地方——他們沒有一個人是自願要變成這樣的。
什麼叫做「我腦子裡只有負面念頭」?意思就是「我根本無法走出來」,「我無法轉移注意力」,「我無法正向思考」,「你們一般人偶爾低潮時也會這樣的狀態,我卻一直都是這樣。這樣懂了嗎!?」
(這是角媽教會我的事)
所以在小丑這樣的病態之下,一般的諮商跟拿藥當然是沒有效果的。他需要的都不是這些。他需要的,只是生活中,稍稍的有一個人能同理他,理解他,讓他的悲慘人生得以喘息。
當然,片中沒有,所以最後他覺醒成我們所熟知的小丑。
邊緣性人格中,有一部分就是這樣的存在。我們都會覺得很多不安全感明明很好懂啊,這些所謂「小事」怎麼會有不安全感?這些所謂「小事」有什麼好計較或是發這麼大脾氣?
就是這些一般人的思維一直在將邊緣性人格推往懸崖、推往谷底、推往深淵。因為我們回覆的是一種「面對一般人」的訊息,而不是「同理她們狀態」的訊息。
這些「面對一般人」的訊息,就足以讓邊緣人格們覺得「被壓迫」「需要壓抑」「沒資格說話」,因為她們說出來的「我根本無法覺得這是小事!」「我根本無法不用極大的情緒來面對這件事!」這些話,根本沒人懂。也甚至因此讓她們的情緒更上一層樓。
終歸到底,她們需要的就是被理解。
理解她們的痛苦,理解她們的不安,理解她們就是沒辦法對這些事輕易帶過,理解她們當下就是過不去的那個情緒或是緊張恐懼的心情。
只要我們表示理解,不用「妳又來了」「這沒什麼」這些態度跟語氣出來,她們多半漸漸就能平復下來。
而有趣的是,當那些痛苦被理解,當那些不安被理解,那些無法輕易帶過的事的恐懼感受被理解。它們(痛苦、不安、情緒)反而慢慢就會越來越淡,越來越輕微。
所以其實我也是和角媽相處越久,兩個人彼此狀態越來越好之後,才漸漸看清這些事。
過去很多時候我希望用說道理的,說實話,說真相,解釋清楚,等來希望幫她不憤怒,不要不安,不用恐懼,但這些一點用都沒有。唯一而且只有唯一的辦法,就是同理她、理解她。
「我知道妳現在很不安,我也想幫妳,但很抱歉我可能沒辦法第一時間就完全掌握該怎麼幫妳的訣竅,我可能做得不好,但妳能花點時間等我,或是妳也想想,我可以怎麼做來幫妳,好嗎?」
「抱歉我剛剛可能比較心急了,一時我也情緒上來,沒有顧及到妳的感受,讓妳心裡這麼受傷,真的很抱歉,妳能夠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好好聽妳說嗎?」
這世界上可能有很多像角媽這樣的人,或是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或是潛在的小丑。每當我們遇到的時候,我們都會說「神~經病」,當然,這都只是很日常的狀態,但有時候,我們都有可能是讓小丑覺醒的那個人,或是把角媽推下深淵的人,我們永遠都不知道。
我只能說,這世界上的標籤已經太多了。「黑人」「白人」「老師」「學生」「明星」「富二代」「三寶」「媽寶」「好人」「壞人」「瘋子」「神經病」「魯蛇」「正義魔人」.......
有沒有一個機會,我們不要用標籤來定義人,而把重點放在,「對方也是個人」「也許他只需要一點同理」。每減少一個歧視,這世上就會減少一個小丑。
小丑,就是我們這些凡人幫忙造就的。
——————————
延伸閱讀
【Youtube】
小丑影評-異於常人就比較低賤嗎?社會上的歧視與標籤。:https://youtu.be/pl3e1TFsPow
角媽視角的小丑影評文章:https://www.facebook.com/104041254269767/posts/138906120783280?sfns=mo
邊緣性人格親友互助會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3265491353712/?ref=share
吃醋?多疑?情緒失控?其實這不是你本來的樣子,最常見但最鮮為人知的心理疾病-邊緣性人格障礙:https://youtu.be/hz7YmVqHmz4
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https://youtu.be/sEjA2TWNiSs
邊緣性人格少女貼圖:
https://line.me/S/sticker/8427229?lang=zh-Hant&ref=gnsh_stickerDetail
#邊緣性人格 #邊緣性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 #邊緣型人格障礙 #境界性人格障害 #精神疾患 #精神分裂 #人格障礙 #人格疾患 #人格違常 #解離症 #精神病 #精神官能症 #憂鬱症 #健康 #心理疾病 #邊緣性人格少女 #獨角動物 #獨角獸媽媽 #獨角獸爸爸 #角媽 #角爸 #邊緣人 #邊緣人格 #line #貼圖 #joker #小丑 #影評
討好型人格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味地討好,其實反而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來自他人的尊重、認可。看清楚面具下面的自己──我們會被自己的討好震驚,訝異於自己竟然如此看輕自己。
■ 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也不需要刻意「讓別人感到高興」
讓別人高興,初聽起來沒什麼問題,人們相處共事誰不希望彼此有個好心情?誰願意每天跟別人鬧彆扭,讓別人不開心,自己也難受呢?問題的本質在於,在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心裡只有別人,沒有自己。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委屈自己。一味地討好,並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他人的尊重。
■ 為什麼越「善良」,反而越容易被輕視、欺負?
大家都喜歡善良的人,但如果沒有掌控好分際,讓善良擴張成照單全收的討好,反而弄巧成拙讓自己狼狽不堪,成為廉價的免洗筷,用完就丟。為什麼有人的舉手之勞能獲得他人的感激涕零,自己的兩肋插刀,卻成為眾人的順理成章?為什麼你的時時善良,卻不及一個處處蠻橫,偶一為善的人?因為當你習慣討好別人,別人自然也習慣讓你討好,習慣成自然,自然久了就成理所應當!
■ 你的委屈「真的」會餵養他人的得寸進尺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辛苦自己,就是希望獲得別人的滿意,但你知道嗎?一旦你曾經答應過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請求,不僅容易使對方下一次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更有趣的是,你自己下一次還更可能就這麼答應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也就是俗稱的「得寸進尺效應」。
取自《為什麼我們總是 討好別人,委屈自己?》
*******************************
昨夜直播,感謝眾多朋友的參與。在談笑中學習,忙碌的一天就飛快地過去。
這篇摘文,定義出四種距離: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公眾距離。
以我來說,剛開始在演講的時候,跟許多朋友是公眾距離。有些朋友很熱衷學習,常見到面,慢慢變成了社交距離。有些朋友則更是熱情,還請我吃東西,又彼此熟悉,有共同話題,那就逐漸走向個人距離。
然而,如果我跟一位朋友實在不太熟,又被問到隱私,這就可能感覺被冒犯了。最近剛好有這樣的經驗,我笑著轉移話題,這關也就過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有能力覺察自己的感受,去調整心理距離。
所以覺察自己感受的能力需要學習,意知到心理距離的存在也重要。最後,就是人際技巧的學習,能開開玩笑、轉移話題,就不用付出太多的情緒成本。相對來說,同樣的情境,我突然讓臉色變得很難看,或者是嚴詞拒絕也可以,也會有效果,只是情緒成本太高,副作用也大。
不過,面對有些「人」,你跟他說人話,他會聽不懂。你一定要把場面搞到一定程度的難看,他才會認真以待。雖然多付了一點情緒成本,至少維持自己的內在清靜。
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尊重人,是這個人承擔不起我們的尊重。
像我喜歡開玩笑,雖然能活絡氣氛,可是不小心開過頭也常見。所以我要有足夠的敏感,感受別人的情緒,抓到我開玩笑的界線。真的讓人不愉快,也要誠懇道歉,畢竟沒抓好距離。
祝福各位朋友,找到合適的距離,讓關係能美麗!
*******************************
距離是美,與人交往請保持安全距離
【文/ 黃志堅】
人與人交往,心理上都是有一個空間距離的,所謂的「親密無間」是不存在的。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witchell Hall,Jr)把人際交往的身體距離劃分為四個等級:
一種是可以肌膚相觸、耳鬢廝磨的親密距離,限於戀人、夫妻、父母與孩子,以及特別貼心的同性朋友之間;一種是身體接觸不多,但可以握手及友好交談的個人距離,限於熟人、一般朋友之間;一種是又遠了一步的社交性、禮節性的社交距離,工作場所和社交聚會中通常保持著這種距離;最後一種是公眾距離,適用於演講者與觀眾、領導者面對下屬講話等公開場合。
這四種不同的身體距離對應不同的人際關係和情境,在不同的情境和關係下,人們保持與之對應的空間距離,否則就會出現心理不適。比如,擁擠的公車上,親密的情侶可以毫無顧忌地擁抱,但陌生人之間都僵直著身體,儘量保持彼此之間的距離。不然,就會覺得尷尬和不舒服。
在正常的人際交往中,人們大多懂得運用距離效應,根據彼此的親密關係程度來不斷調整雙方的心理距離。當有人破壞距離效應,比如一個不屬於自己親密距離範圍內的人,隨意闖入了自己的親密空間,那麼自己內心就會有不適感,然後出於自我保護,就會做出相應的距離調整,比如自己後退、拉大距離;或者進攻、逼退對方。總之,我們和別人保持在一個相對舒適和安全的心理距離。
但對於「討好型人格」的人來說,他們缺乏這種調整人際心理距離的能力。他們與人交往,本著與人為善的原則,無論親疏遠近,對誰都笑臉相迎,都順應別人的要求,朋友有需要,再難都會挺身而出,有求必應,不懂拒絕。當別人習慣了他的給予、付出、幫助,也習慣了對他提出要求,一而再、再而三,沒有底線地向他索取,向他求助;甚至開始拿他不當回事,肆意侵犯他的利益,還在心裡笑他傻的時候,他的內心是會感知道這種突破安全心理距離的進犯,並感到不舒服。但是他不懂得如何調整距離,維護自己的心理邊界,只一味地忍讓,繼續面帶笑容,承受這種進犯。久而久之,便只為別人而活。
我剛才說了,正常的人際距離維護的方式無非兩種:自己後退或者擊退對方。前一種適用於那種無意進犯,發覺對方的退讓之後能夠自覺立定,不再隨意闖入禁區的人。而對於那些別有用心、有意一再進犯的人,「奮起反擊,逼其後退」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否則,退到無路可退,自己的領地盡失,何談「自我」?
比如我的親戚國盛,和臨床阿姨本是處於社交距離的一種關係,彼此說說客套話,聊聊天氣,才是正常距離。可那個阿姨一而再、再而三突破親密心理距離,無視國盛的自尊需求,說一些本不該從她的嘴裡說出來的譏諷國盛的話。若國盛不反擊,對方便會得寸進尺。這種時候,就要做一隻刺蝟,豎起自己身上的刺,逼退對方,讓她和自己之間保持一個安全的心理距離。
我們沒有義務為了別人的快樂而活,沒有義務為所有人服務。當我們的「討好」慣壞了周圍的人,讓自己的付出變得廉價,讓自己的心理距離一再被人突破的時候;當我們的一味忍讓換來的是對方的不領情、步步進逼、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的時候,不妨對自己說一聲「停」,止住後退的腳步,然後和他們搏鬥。
有一個怯懦的女孩子對我說,這個做起來很難。她時常被別人譏諷,但從來不敢回擊。她很羡慕那些被別人惹生氣了,敢張嘴就罵的人,可她連個不悅的臉色都不敢流露,生怕對方不高興。
我說,那就從最簡單的做起。比如,我們習慣了對別人微笑,哪怕那個人的言行已經很讓我們生氣了,我們內心怒火沖天,淚水也在奔湧,但臉上還是堆著笑容。這個時候,就要對自己的笑容說一聲「停」。不對那個人微笑,我們就邁出了反擊對方的第一步。當我們能控制自己的表情,我們就能進一步控制自己的內心。下一次,我們就有勇氣對他譏諷的話說一聲「停」。
後來,女孩子很興奮地告訴我,那個平時總喜歡用語言對她進行性騷擾的同事,某一天對她說:「你知道什麼叫『種草莓』嗎?你看小劉脖子上那塊紅色的印跡,像不像別人給他種上的草莓?你脖子上有沒有啊?」她立刻板下臉對他說:「我對這樣的話題不感興趣,你最好不要再說了。」那個人果然無趣地走了。女孩子成功地擊退了來犯者,心裡感覺很愉快。
改變自己,就是這麼簡單。我們的笑容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的安全距離也由我們自己控制和把握。感覺到不舒服,感覺到被侵犯,就要清晰表達自己的不滿,就要乾脆俐落地回擊。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當那個人的要求很無理,侵犯到我的時候,儘管我在心裡說,原諒他吧!但嘴上我是一定要回擊過去的,寧肯把他氣死,也不能把我自己憋死。」
「寧肯把他氣死,也不能把我自己憋死」說這話的那個人,該是怎樣的快意人生啊!距離是一種美,儘管「討好型人格」的人希望和每個人都相處融洽,但一定要記住一句話:保持安全距離!
.
以上文字取自
為什麼我們總是 討好別人,委屈自己?:挖空心思忍讓、強顏歡笑配合; 「討好型人格」:討好世界多年,終於面目全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023
.
免費板橋公益講座_傾聽~心中的聲音【11/16(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82321272716334/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討好型人格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一味地討好,其實反而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 ...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的本質在於,在具有「討好型人格」的人心裡只有別人,沒有自己。其實,你不需要那麼討人喜歡!委屈自己。一味地討好,並不會換來自己想要的和諧和他人的尊重。 ... <看更多>
討好型人格定義 在 討好型人格的5個表現|Psych2Go(心理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視頻介紹了 討好型人格 的五種表現,如果你認為你時常需要迎合他人,那你大概是個習慣討好他人的人,從孩童時期開始,人就會學習迎合,這可能是源自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