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聲音不再燒聲的4個保養對策】
問:
「我是學校老師,每天都要講課,但講完一兩堂課就會喉嚨痛,如果碰上一整天有課的狀況,常常隔天都沒聲音了……真的非常需要保養聲音的方法!」
答:
聲音為什麼會罷工呢?有四種常見原因:
❶使用過度-喉嚨不舒服時,硬撐著繼續講話,造成肌肉疼痛發炎。
❷氣音過多-若說話習慣出氣太多,會讓喉嚨又乾又啞,肌肉緊繃。
❸外部刺激-如烈酒、重辣、濃煙等。
❹病毒感染-生病時,喉嚨發炎紅腫,肌肉不能正常運作,就沒聲音了。
以下提供四種針對燒聲成因的保養對策,希望可以幫助你保持健康的聲音~
___
對策❶:不急要停
給常常過度使用聲音的你
大多數人過度使用聲音,並非不懂發聲,而是在表達時習慣帶著「焦慮」而著急。
*不急:想清楚再開口表達,讓語速自在舒服。
*要停:不要一口氣把話說完,練習分段表達,話中多點停頓,聲音就多點恢復。
___
對策❷:多玩聲音
給說話時氣音過多的你
針對氣音過多來做練習,往往沒有效率,因為發聲行為是牽一髮動全身的。
多在一個人的時候發出聲音來玩,模仿不同的人來說話,或是試著用各種不同的態度來說同一句話。
當你對聲音的協調性變高了,說話的氣音就會自己回到適當的範圍內。
___
對策❸:凡事適量
給愛享受而無法忌口的你
放縱自己吃香喝辣可以帶來愉悅,但千萬要小心樂極生悲喔!
*適量原則:給自己設停損點,自律才能長久享受!
*用前忌口:若知道自己即將長時間使用聲音,就暫時忌口吧!
___
對策❹:提高免疫
給常常因感冒而沒聲音的你
身體之所以變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它,因此也對它 失去了妥善的照顧。
*睡眠充足:休息不夠就會發炎,熬夜是健康大敵!
*維持體溫:若有感冒前兆,利用泡熱水澡、熱飲來提高體溫,白血球就會努力打仗囉!
噢對了,喉嚨痛是「發炎症狀」,所以不要喝熱水唷!這是耳鼻喉科醫師也會告訴你的,把這件事記在心上吧!
___
分享給你常常燒聲的朋友吧~
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聲音,讓聲音越來越好用!
#聲音教練 #羅鈞鴻 #小虎老師 #燒聲 #聲音 #保養 #小訣竅 #表達
話說太多喉嚨痛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 用心的太太與努力的先生】
週六線上講座後,收到很多家長的回饋。在這邊分享一則我很有感的回覆,這位媽媽說:
親愛的羅老師您好,
首先要謝謝老師您昨天精彩的講座,因為老師的專業,再次成功引領我先生走進他冰山下的世界,讓他再次貼近自己,鬆開了觀點,也讓我們家的家庭氣氛再次獲得改變。
昨天,我在會議上有提問孩子經常在被規範時,和爸爸有衝突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最近一直困擾著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停課的關係,親子相處時間變長,父子間因管教產生的衝突也因此增加)。
當時老師問我「爸爸有罵他嗎?」,爸爸回答說「沒有」,此時我那還沒睡著的四歲兒子一聽到,立刻抗議的說「有」。
其實有時爸爸真的沒有罵孩子,但語句可能帶有命令、恐嚇、或威脅,所以孩子聽在耳裡就覺得被否定或不舒服,本能的覺得爸爸罵他。當孩子心裡覺得委屈,他第一個會跑來找我安慰,當我安定時,我可以接住他的情緒,但有時我內心不安定時,心中就會跑出埋怨,覺得先生為什麼不能先放下道理和管教,先同理孩子的感受,不要總向我抱怨兒子找我告狀,在此同時先生也覺得自己很委屈,因為他覺得犯錯的又不是他,為什麼要一直被攻擊。多數時候我不想介入他們的衝突,我不想當仲裁者,因為那很容易讓我陷入選邊站的困境。
前一晚,我又趁著兒子睡著時候,想和他溝通這件事,可是沒談幾句,就談不下去。到最後,先生這麼對我說,他說「我做這麼多努力,都得不到妳的鼓勵,如果生一個小孩會讓人這麼不開心,我情願不要」,我聽到他這麼說,其實覺得很挫折、難過,因為我的想法聽在他耳裡全變成指責和批評,即便我只是想告訴他,當我們用指責、命令的說話方式時,孩子很容易放錯重點,不是去反省自己錯在哪裏,而是在意自己不被愛和肯定。
接著他又告訴我「有時候妳做不好時,我也沒說什麼」,我說「你可以告訴我啊,我很樂意聽到你的發現,因為有時候旁觀者清,而且我也還在學習」,他接著回我說「我覺得這沒什麼好說的」我可以感覺到他的委屈,可是同時我也覺得無力。直到昨晚,聽到老師說「我們沒辦法幫助覺得自己沒有問題的人」時,我才覺得比較釋懷,因為看不見問題,怎麼改變,也許時機成熟,才會出現改變的契機。
而這個改變的契機在昨天晚上真實發生了。後來孩子睡著後,我們一起躺在床上聽完老師的講座,聽完後,他告訴我他覺得心情好多了,也明白一些事,我聽到忍不住笑了,打趣的說「明明老師說的話很多我也有說」,他說第三人講就是不一樣,但我覺得那是因為老師您有深厚的功力,所以才能帶領他看見自己的慣性,同時溫暖他內心那個受傷的小孩(雖然他可能沒發現其實自己的內在小孩有受傷)。
他是一個不喜歡聽課的學生,但他參加您的每場講座總是能認真聽到最後一刻。結束後,我告訴他「你一直很努力,我從沒有懷疑,我跟你溝通並不是想指責、批評你,我只是希望我們可以一起變得更好。唯有你接納自己,才能真正貼近自己,一個總是希望贏得別人肯定的人,很容易覺得委屈。真正的豐盈只有自己能給自己。」他聽完說他明白,謝謝我報名了這場講座。
話說老師最後帶我們做的靜心練習時,我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下來,喉嚨也覺得緊緊的,胸口痛痛的,感覺身體像在告訴我,這一切它都知道,關於我的一切,那些我可以言語,或是無法言語的。而先生他也在老師的引領下,感受到自己從來都是值得的,同時釋放了那些負面情緒。
雖然我不知道下次還會遇到什麼問題,但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一定能繼續看見前方的曙光。(如果烏雲真的太多,就趕快參加老師的講座吧!哈!因為老師總是為我們帶來滿滿的能量,不僅帶我們照見問題,也照見自己)
末祝
闔家平安喜樂!
………….
我回饋給這位媽媽:
你好我是羅老師。
看完你的回饋,我感到很欣慰,替你有一位這麼愛你、這麼努力想讓自己成為更好爸爸的丈夫而高興。
在教養育兒的路上能與先生一起學習,是非常、非常、非常難得的。
「先生為什麼不能先放下道理和管教,先同理孩子的感受,不要總向我抱怨兒子找我告狀」- 我想是因為在絕大部分的生命歷程裡,你先生不曾被「先同理再處理」這般對待過,所以他還沒學會,還沒內化,還沒熟練。
就算跟你們倆是夫妻,我想他也鮮少被你「先同理再處理」地對待;就算你有,我猜想他也感受不到。從何得知呢?從你說『前一晚,我又趁著兒子睡著時候,想和他溝通這件事,可是沒談幾句,就談不下去。到最後,先生這麼對我說,他說「我做這麼多努力,都得不到妳的鼓勵」』中得知。
但他說:「如果生一個小孩會讓人這麼不開心,我情願不要!」這句話是讓我很感動的,因為不知道你是否曉得,這句話代表著他心裡有多在乎你、多愛你啊!這是一個男人表達自己愛妻子的方式,雖然有點隱晦,但我看到他這麼說,真的能感同身受,眼眶都紅了。
你先生真的很愛你。
緣份是很奇妙的,人與人在一起有著他固有的緣份與慣性,有時候很難改變、或許也無法改變。你和先生之間的緣份是夫妻,但並非師生或益友,可以彼此提醒、勸諫。而我跟你們的緣份比較像是老師與學生,所以我講的話你們會接受,但並不代表我們之間的感情,比你們夫妻來得深厚。
當你能體會這番話,我想你就更能對夫妻之間教養的事釋懷了。不是你先生不想聽你的、也不是你說得不夠好,而是你們的之間緣份,並不包含師生這一層關係。
很高興在昨天講座後,你先生有煥然一新、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你跟他說我說的話,他覺得很悶;我跟他說同樣的話,他卻覺得心開意朗。我想,這就是緣份,勉強不來。
所以,以後再遇到同樣的事情,你可以生氣他,但請不要責怪他,因為他已經很努力,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了。你大可關愛他就好,不用再跟他說道理。因為如我在昨天講座上說的,其實他跟孩子一樣,很多道理都懂,只是還沒做到而已。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希望你們能繼續珍惜彼此的美好緣份,一起努力,把孩子的教育做好,把你們的關係經營好。
深深地祝福。
......................
沒想到,我回覆後又收到這位媽媽的回饋,內容更是讓我溫暖:
親愛的羅老師:
謝謝您的用心回覆,而且還很快就給予真誠的回應(老師您要記得休息啊!辛苦了!)。晚上我把您的回覆分享給先生,他也深受感動,難怪我們夫妻倆會被您圈粉(笑),因為從您的文字和話語中,我總可以感受到老師深深的同理。即使當下我不是被您引領對話的那一方,我也會被觸動。
老師的話讓我發現自己的困境,說起來還真是慚愧,我一心想要解決親子問題,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連結,卻忽略了枕邊人的感受,也因為自己只想好好同理孩子,卻忘了好好同理先生,所以讓他覺得受委屈。想想自從有了孩子,我好像把全部的心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所以請育嬰假全職帶孩子,不斷吸收育兒的知識,從理解孩子慢慢走上認識自己的路,卻忘了牽著先生的手一起向前走。也許因為孩子沒有帶著原生家庭的課題,所以在我心裡難免會做比較,覺得「為什麼孩子比先生好溝通」,所以我開始會埋怨先生怎麼沒一起跟上自我成長的路,為什麼沒有好好靜心覺察,改變原生家庭帶來的慣性⋯⋯。
謝謝老師,您讓我發現自己在對待先生時,就像是一個沒有耐心的媽媽,不斷比較、抱怨為什麼孩子不能走快一點,卻忘了每個人走路的速度本就不同。面對親密關係,我該做的是同理、陪伴與欣賞,而不是糾正和指導。而這一切的改變也應該先從我自己做起,如果我願意用欣賞、開放的角度看對方時,也許我們都會看見不一樣的風景。
老師說「其實他跟孩子一樣,很多道理都懂,只是還沒做到而已」,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如此,不過透過老師的靜心練習引領我們明白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即便沒有做到,也不代表自己不努力,我們依舊是那個完整且努力的自己。
謝謝老師讓我深切明白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在安定的家庭氣氛中;良好的家庭關係建立在美好的親密關係裡」。
從今天起,我會學習好好同理與祝福我的另一半。
最後也要謝謝老師給我們的深深祝福❤️
末祝 闔家一切順心:)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話說太多喉嚨痛 在 安映霏 Fay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月6日更新 (Vaccine 副作用 x Covid 症狀)供參考
6月30日下午4點打了第一支sinovac, 打針的當下完全沒有痛的感覺。 打針回來睡了一個小時的午覺。當天晚上也沒有覺得任何不舒服, 只是左手手臂有點酸痛。
7月1日, day 2。 早上起床的時候感覺喉嚨不舒服, 不至於痛, 說話的時候聲音會顫抖, 但沒有咳嗽/傷風。 當天下午也是小睡了一個小時, 不至於太累。 晚上的時候開始感覺發燒, 37.4c~37.8c, 很多人都建議吃Panadol 來退燒, 個人覺得只是有點發燙所以就不吃藥, 讓身體自己去調適。但要留意喔, 長時間處於發燒狀態是不好的, 然後39.4c以上就是高燒了。
7月2日, day 3。 睡了整整十一個小時。 起來的時候還是覺得很累, 坐也坐不久, 有種感覺身體有點怪怪的, 莫名的疼痛感, 但又說不出哪裡在痛。 小發燒還是有的, 但比昨天好一些了。 喉嚨也有比昨天好了, 只是有痰, 但能比昨天說話更大聲 😆。 今天也睡了很多次午覺, 起來喝水再睡回去, 起來吃飯再睡回去, 起來上廁所再睡回去, 睡醒看個YouTube 影片都看不完就睡著了。 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是側躺的, 然後發現被壓住的地方感覺有點抽痛, 感覺好像歪掉了那樣 😂 晚上的時候, 有點拉肚子的症狀, 體溫開始攀升至38c了, 乖乖吞了一顆退烧药就睡覺了
7月3日, day 4。 體溫繼續往上爬呀爬 🥲 早上起來喉嚨有點痛, 這一天算是體溫升到最高的一天, 39.2c, 也有點拉肚子。 开始怀疑是不是中了covid, 因為別人的vaccine 症狀沒有這麼多天 😩😩 但依然继续隔離, 吃保健品, 貼退熱貼吞退烧药, 睡觉, 喝水。 繼續觀察。
7月4日, day 5。 今天开始流鼻涕和打噴嚏。 我也不明白了。 。。感覺很像鼻竇炎時的症狀。 不過還好mco 期間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 把身體養好。 但無論如何, 隔天還是想去swab test。 依然有輕微的拉肚子, 晚上還是有發燒 (38c +-), 貼了退熱貼就睡了。
7月5日, day 6。 今天的體溫正常了!!! 而且也不會疲勞, 休息的時間回到正常~ 没再吃退烧药/贴退热贴。 感冒的性感嗓依然有。 不過還是照原來的計畫去pcr test 了。 話說, 我已經跟我房間裡那一罐薯片你看我我看你第四天了, 為了不耽誤身體修復, 我只好繼續忍!! 其實有想要開來吃一片就好的, 後來想了想吃了一片是不可能停下來的, 最後就連一片都沒吃 🥲
7月6日, day 7。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量體溫。 今天體溫也是正常的~~ 性感嗓子依然有。 然後接到醫院的電話說我 陽了!! 🥲🥲🥲🥲 別問我怎麼中的, 哪裡中的, 什麼時候中的, 因為我不知道 😩
打疫苗的前一天(29/6)為了確定自己是健康的, 所以去pcr test, 然後test result 是陰性(可能驗的時候是潛伏期), 打疫苗當天也沒覺得什麼不舒服。 但还是觉得自我隔离比较好毕竟现在太多case 了。
接到消息知道自己是covid positive 其實沒什麼複雜的情緒, 因為.. 情緒在此時是沒用的東西。 前一天已經想过「有中covid」 和 「沒有中covid」的兩個故事發展的可能性。 两种可能性的解决方式都是無論如何繼續好好休息養好身體, 也只能用正念面对。 由於這一個星期的休養期我都像在自我隔離, 食物都是家人放在房間外面的桌上, 也沒有近距離接觸任何人, 這一點, 我就放心許多了。 🥲
院方要求必需继续隔离10天 (报告出来那天算起), 所以我會继续隔离, 吃维他命, 多喝水, 多休息, 放松心情。
注意咯, 以下是注射疫苗後的常見副作用 (因人而异):
注射部位疼痛或癢,頭痛, 疲乏,肌肉/關節痛,噁心/食慾減少,腹瀉/腹痛,咳嗽, 發冷, 喉嚨痛, 鼻塞/流鼻水,痕癢。 但如果症狀嚴重或是持續超過2/3 天以上就要留意了。
總結: 以上皆是個人的身體反應, 並非完全是疫苗的副作用, 而是有參雜Covid 的症狀(真是辛苦了我的免疫系統)。 所以獲得疫苗預約的朋友一定一定一定要去打疫苗喔! 一起抗疫~ 💕
話說太多喉嚨痛 在 Re: [爆卦] 陳建仁論文抄襲部份被找到了!!! - 八卦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話說 回來,在陳冠宇論文中的其他經驗豐富的掛名學者(陳建仁是其中之一),是該 ... 我在意的是你啊因為你解讀能力太強了不是陳建仁※ 編輯: Dinenger ... ... <看更多>
話說太多喉嚨痛 在 如何改善講話說話喉嚨痛/別用喉嚨講話/喉音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馬上學會改善喉嚨說話學會腹式呼吸改善說話喉嚨痛https://youtu.be/CDXOa3sP2fo#改善歌唱與說話播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