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23)是威廉生日,英國國家戲劇院線上直播(NTLive)莎翁經典《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向他老人家致意,在這個劇場全面停擺的疫情當頭,別具意義。
在家看《第十二夜》,百感交集。
與這齣戲緣分特別深,第一次演出莎士比亞筆下的人物便是這齣戲:大四的畢業製作。那年我理了個大光頭,飾演那位最後穿著黃色吊帶襪跳舞嚇壞女主人的管家,馬弗里歐(Malvolio);如果說每個學表演的演員,都曾經歷一個「開竅」的時刻,那我的確在那幾晚雙面台的震撼教育下,正式感受到如何與現場觀眾「呼吸」,也第一次真正地「享受表演」。
雖是諧星出身,但也狗屎運地被呂柏伸導演找去演了《哈姆雷》跟《馬克白》的男一;學到非常多,也認清自己真的只適合演配角,而且越醜越好,越荒謬越對味。
那年在倫敦看英國演員馬克勞倫斯在《第十二夜》反串演出女主人奧莉薇亞,令人拍案叫絕,捧腹大笑,至今仍舊難忘。
六年前以校友身份回台大戲劇系導戲,情不自禁地又選了《第十二夜》,以寶萊塢和印度的背景為基調,大跳野獸戰隊,與Twins Annie Lo寫了幾首歌,和學弟妹玩得頗為過癮(雖然麥克風搞死人);至今想起來,某些橋段還是蠻荒謬的,但是,喜歡,尤其讓宇威反串奧莉薇亞(如圖)搖呼拉圈上場毫無違和(自己在講);蠻好奇有人看過這個版本嗎?
台南人劇團近年也推出以老上海為背景的《第十二夜》音樂劇,現在公視線上平台也能免費欣賞,沒有看過的們請把握機會;看凱爾如何撩,看大甜多會唱,看啟運與小豪的精彩碰撞,看導演的精彩調度,最重要的,看老爹如何回東北。
想念劇場嗎?說實話,我第一時間回答不出來。
可能被害妄想症的覺得,在防疫如同作戰的緊張時刻,哀嚎劇場存在的必要性是否有些過於白目了;但今天讀一篇紐時文章《在新冠肺炎之前,劇場是我的救贖,如今我何去何從呢?》(https://reurl.cc/GVKO63)時,竟然意外地讀到哽咽。作者說,他知道現在一定有很多劇作家正在家中,把現在他們所體驗的一切化作文字。再有些耐心吧,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在劇場重新感受此刻我們所經歷的;沒有什麼地方比劇場更能夠提供一個安全又私密的場域,讓我們一起反省,一起療傷,一起釋懷,一同走過世紀的災難。
原本一度覺得線上看戲,如果拍得好,那真的又方便且蠻好看的;但其實劇場最動人的還是那種,與一群陌生人共處一室,引頸期盼燈暗幕起的瞬間,與台上一同呼吸、狂笑或落淚的時刻吧?英國導演,賽門・麥克伯尼(Simon McBurney)說:「就是在這樣的時刻,讓坐在劇場裡的我們,這些註定孤獨終老的靈魂們,突然間,覺得不再孤單了。」
我仍舊相信這句話;而我也深深地期盼,劇場重新打開的那一天。
等,我,們;然後,一,起。
#莎士比亞生日快樂
#劇場不死
賽門麥克伯尼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中歌劇院推廣文第三篇:同情的罪]
你會對身患絕症的人說出真相嗎?——
台中歌劇院:《同情的罪》
時間:6/8(五)19:30、6/9(六)14:30、6/10(日)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立即購票:https://goo.gl/L61EXH
.
這就是《同情的罪》裡男主角的困境,事實上我們都有機會遇到這種事情。
故事是這樣的: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
男主角認識了一位腿上有麻痺症的千金小姐。
她的父親將她視為掌上明珠,但是因為經歷了太多次復健、治療法都宣告無效
千金小姐已經不抱希望了,幾乎絕望的父親因此拜託男主角
希望男主角能向醫生打探小姐真實的情況。
.
醫生既粗魯又無禮,告訴男主角現今沒有方法可以救治她的病
但是在最近的醫學期刊上似乎已經出現了成功治療麻痺症的案例,已經去要詳細資料了
不過醫生也叮囑:但是目前這希望很渺茫,所以還不能讓他們知道。
.
男主角不曉得要怎樣和哀戚的老人開口。一回到宿舍門口
發現老人竟然在雨中等他等到半夜,主角看著搖搖欲墜的老人
......脫口就把這個成功的案例告訴了他。
.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在二戰爆發前夕
寫下這篇一戰爆發前夕的故事,本身其實就帶有某種反思的意義。
事實上「同情」只是其中之一,身為輝煌舊時代的軍官,男主角渾身散發著各種天真爛漫的特質----
相信尊嚴、忠誠、虔信,不忍看到他人受苦,事實上就是那個時代所有人的縮影
.
軍人們背起背包、戴起鋼盔,堅信自己為了正義和上帝而戰
因為戰爭距離遙遠,所以就被當時的歐洲人賦予一種浪漫的英雄色彩
他們看到的戰爭其實是教科書和美術館裡的戰爭: 騎兵穿著顯眼戎裝進行廝殺
致命的一槍總是擊中心臟、壯烈犧牲的畫面
而全軍則在嘹亮的凱歌中勝利前進,只有極少數人大聲疾呼、卻無人聽見
.
就在一戰爆發前,茨威格遇到一位見證過普奧戰爭的年老女士
她撕開喉嚨、朝著茨威格大喊:「為什麼你們年輕人仍然無動於衷呢?
打仗和你們關係最大!你們要團結起來、你們要起來反抗!」
最後她說:「形勢從來沒有這樣壞過,戰爭機器已經在運轉。」
.
後來在寫完《同情的罪》時,二戰已經即將爆發
他看見那時的群眾已不再像上次那麼心潮澎湃,而是沈默地接受國家召喚。
因為他們已經看過太多生離死別,就像《同情的心》中那名醫生一樣
.
醫生和男主角的對話,其實很像一二戰前夕的兩個人在對話
乍看之下醫生雖然很粗俗無禮、對老人的痛苦焦慮根本無動於衷
但是他總是默默的嘗試最新的辦法,從來沒有放棄救治千金的希望。
在給那對父女希望這方面上也非常克制,在男主角把成功案例脫口而出後
醫生嘆了口氣,說了一句我覺得至今都還受用的話:
.
「同情就像嗎啡,起初對痛苦的確有幫助,但如果不知道停止的界線,它就會變成最可怕的毒物;
同情的癮和嗎啡的癮都會越來越大、永無止盡,
總有一天要對他說『不行』,但那時候他的痛苦就會不堪想像。」
.
然而儘管有醫生的諄諄告誡,男主角每次只要看見老人焦急盼望的臉
就仍然只能繼續編織美麗的謊言
一開始他認為,這一切都是起因於他不忍他人受苦的高貴情操
但其實到最後他也發現,真正染上同情癮的人不是那對父女、而是自己
.
在編織夢境的時候,他感受到自己有種被需要的感覺
他感到自己的言語注入了老人的身體裡,讓他身體再次硬朗、眼神發光
周圍所有人都歡迎他的到來,而有錢老人給他的報酬更是多到難以計量
終於到最後一次爆發,終於釀成完全無法挽回的悲劇。
.
事實上,《同情的罪》揭露的那種善惡之間的模糊性
一直到現代都還適用。在我們很多人心中,黑與白中間總是界線分明
但其實根本沒有這種東西。
真心覺得這篇劇目非常精彩,相信在茨威格鋪陳的緊湊劇情中
觀眾絕對能看見這個奧地利最知名作家,努力想要傳達的一個信息----
.
通往地獄的路總是善意鋪成的。
#同情的罪 #BewareOfPity #賽門麥克伯尼 #SimonMcBurney #柏林列寧廣場劇院 #SchaubühneBerlin #史蒂芬茨威格 #改編自焦灼之心 #亞洲首演只在臺中 #合拍劇團 #Complicité #耿一偉 #NTT戲劇
賽門麥克伯尼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作者J.K.羅琳(J. K. Rowling)稍早在粉絲詢問之下,宣布了布萊克家族的家庭小精靈怪角(Kreacher)的死訊,稱牠終年666歲。
.
近來羅琳因為公開與川普(Donald Trump)對槓而時常攻佔媒體版面,有網友揚言要燒毀收藏的《哈利波特》小說與DVD,她僅淡然提醒網友燒DVD會產生有毒氣體。
.
不出意料,怪角死訊發布後,網軍立刻蠢蠢欲動,有人回應:「尼勒.樂梅(Nicolas Flamel)也是在666歲過世。奇怪,將666(象徵撒旦)放在童書裡?」
.
羅琳回道:「尼勒.樂梅沒有死在我的書裡。把書燒掉以前,先讀過再攻擊我可能會容易些。」
.
以下補充關於怪角的資訊。
.
眾所皆知,鄧不利多校長先後由兩位演員演出,在李察.哈里斯(Richard Harris)辭世後,邁可.坎邦(Michael Gambon)接手了這個角色。但鮮有人知的是,怪角其實也是同樣由兩位演員先後出演。
.
在《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2007)中,怪角由英國老牌演員提摩西.貝特森(Timothy Bateson)飾演,但他卻在電影上映後兩年辭世。在續集接替他演出的是賽門.麥克伯尼(Simon McBurney)。
.
不過沒有發現這個變化是很正常的。
.
.
(圖為《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劇照。)
賽門麥克伯尼 在 #賽門麥克伯尼|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獨樹一幟劇場導演賽門‧麥克伯尼,與柏林列寧廣場劇院聯手製作,詮釋二十世紀文學大師史蒂芬‧茨威格唯一長篇小說。 少尉霍夫米勒以同情為名,對少女艾蒂絲伸出助人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