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個狂野的遊戲場2】:讀《心理學博士的深度交易課》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就這樣?
這遠遠不只是、不必是投資理財類別,這是一本優秀又精細的關於「情緒」的書。
或許用股票交易作為這書的背景,確實決定了它可以走得這麼漂亮。不同於我們有能力重新結構化以獲得「對」「錯」「好」「壞」的其他場景,在交易市場上,數字是絕對的,讓一切變得可共量化:你賺錢就不是賠錢,少賺就是虧,+3214厲害於+1318,+3050愚蠢於+5100,-2200好險不是-4030,-2006之於-501根本是地獄。……分明的數字如何再詮釋?遂每一筆都是對你這個人做出評斷,你買/賣了,就只能這樣評價自己。
在金錢的渴望之外,這一切更關於人們所做的每個決定,而每個決定都導向一個結果。當結果(損益)到來,比起金錢的增減,最衝擊的是對自我的感覺。
《心》在最前面先區隔各種思考盲點,比如捷思法(heuristic,將困難問題快速替換成簡單題目的心理捷徑)、時近效應(偏好最近的經驗為參考依據)、秉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失去有價值的東西很痛苦,故賦予它更高的價值,例如套牢變存股)……這部分雖瑣碎,但心理學的重點就在於釐清,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對「面對問題時瞬間湧上的唯一想法」有了拆解分類的能力。
接下來變得重要,關於這些思考偏誤所犯下的錯誤所帶來的情緒。作者認為人無法持續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感覺,是以我們不該是去抵抗它、倔強地堅持回應內在狀態。
我們常以為自己選擇某個行動,是為了解決問題,但深究地看,會發現其實都在抹除或緩解情緒;能釐清與情緒的關係,會讓我們重新思考什麼才是該做的事。
然後就是最重點,佔了2/3本書,根本假裝理財書為闡述這概念,即是「正念」(mindfulness)。我對這個譯詞有疑慮,「正念」這字眼未免太均質、單向到近乎宗教性。’Mindfulness’很literal去看,指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當下),mindfulness讓人得以成為自己念頭和感受的旁觀者,做到最好,是要達成認知解離。
「想法和感覺常會不受控制的浮現、消失,它們不一定有用、而且不一定反映真實,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失去mindfulness,就很容易被迷惑」
許多年前我曾在《大衛林區談創意》接觸過這個概念,那書原名是「Catching the Big Fish: Meditation, Consciousness, and Creativity」,大衛林區長期投入meditation,這也是一個討論林區作品的重要路徑。我並不喜歡「超覺靜坐」「冥想」之類翻譯,原因同樣是抗拒於那個均質潔白感。總之那本書講的就是深度專注,只不過一直以來,我都把mindfulness, meditation放在對於思考和創作的深化,沒想過用它來反思現實中的情緒波瀾、由此而來的各種挫折、迷惘、失望等自我感覺。
《心理學博士的深度交易課》藉著一個極端、尖銳、瞬時性、巨量、滑溜的處境來探索人與情緒的關係,從分秒到月年等各種時間尺度,在那個持續侵蝕、誘惑、羞辱人,使其自我懷疑的環境,置身其中的關於mindfulness練習因此顯得生動又具體。
我也希望隨時能有《心靈捕手》中羅賓威廉斯的角色進逼地告訴我'It's Not Your Fault',但並沒有。所以學習「不要被思維所創造的故事給迷惑」,從導致自我憎惡的經驗與認知去抽離開來的技巧,是我覺得很重要的。
「超覺靜坐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黃以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Happyshinyogi 大膽 / Vicky Y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Re: [問題] 有人有學過超覺靜坐嗎? - 看板meditation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練習者- 「最誠實靜坐經驗分享_超覺靜坐兩個月心得筆記」...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閒聊] 超覺靜坐- 看板meditation | PTT體育區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超覺靜坐PTT,大家都在找解答 旅遊日本住宿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問題] 有人有學過超覺靜坐嗎? - 靜坐- 冥想|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問題] 有人有學過超覺靜坐嗎? - 看板meditation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法老王娛樂ptt-蔡明勳用超覺靜坐定時釋放組織壓力-麻將大富豪 ...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超絕招式-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超絕招式-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超覺靜坐評價 在 冥想課程ptt [心得]靜坐冥想書籍《練習8分鐘就靜心》讀後感 的評價
超覺靜坐評價 在 Happyshinyogi 大膽 / Vicky Y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urrender to the Mother Earth , sharing love in this moment , and staying home for the medical 🤎
週六早上,照慣例在研究所上課,老師很盡責交代大家若是停課了要怎麼線上遠距,沒想到下一秒大家的訊息就被親朋好友灌爆,本土確診破百例,台北四點後八大行業關閉,因此下課後趕緊採買各種生活用品,還記得那一天,四點前大概出門三趟補足了各種生活乾糧與雜貨。
從那天起,由於身為貼近人群的工作者直接成為留職停薪狀態,一點也不意外,從去年開始看著峇里島一起上課的朋友們居住在世界各角落陸續封城,唯獨來自台灣的我,幸運的多了一年正常生活。
或許看著大家居家隔離如何回歸生活狀態,去年開始陸續購買許多廚房家電,即使稍嫌貴了一點也是把賺來的錢砸在昂貴的鍋具與機器(哈哈 我不是替自己敗家找藉口!是擔心食安問題!)還買了許多堆肥器具與種菜箱(買到老伴都傻眼)
話題回到週六開始,這幾天除了一天遛狗一兩次,其餘時間都在家渡過,頭三天務農與清潔家裡環境,廚餘堆肥重新整頓,安排菜葉與觀葉不同日照點,心中期望趕緊收成,未來希望連出門買菜都不需要了😆同時把家裡規劃出我跟老伴各自工作區域與運動瑜珈區域,大概比較悲觀吧,我們已經進入長期抗戰模式了。
聽聞許多人,不用上課上班或者少了社交場合,活動量大減,在家不是吃就是追劇或者無止盡的線上會議,這樣生活狀態很容易疲乏的,反而在家也不健康了!
不如開始種種植物(務農很浩體力又幫助眼睛遠離螢幕),選幾本想看但一直沒有翻開的書,整頓家裡(留下真正有用的讓家裡的空間更加寬敞舒適),每天保留一點時間靜坐冥想或著手日記吧(這有助於每天看確診人數的緊繃狀態),或者可以畫畫(反正自由創作沒有人可以評價自己又會覺得似乎有藝術天份😆),或者選一個家裡現有的樂器,說不定挖掘出音樂細胞呢!最後傍晚時間抬頭看一下窗外的日落與天空吧(這是免費的藝術每天都不一樣呢)
不論哪種方式在家渡過,都一起盡量減少外出吧🙂為了在前線奮戰的醫護人員,為了那些較弱抵抗力的人,我們可以作的其實很簡單也很多選擇的!
#oh瑜珈老詩很久沒出現 #一出現就是超長碎碎念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 #一起當阿宅 #出門一定要帶口罩😷
超覺靜坐評價 在 Winnie。與不完美的私密對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瑜珈師資培訓如同一段超越想像的自我探索之旅(下)│
就像我上次提到,師資培訓像是一個摧毀再重建的過程,除此之外,我認為也像是一次中場測驗,檢視我這幾年在內在下的功夫夠不夠扎實。
就如同今年整體大環境所帶來的考驗,要我們練習在各種衝擊中仍能回到暴風雨的中心,去體驗安穩自己內心的那股力量。
在過去一般的瑜珈課程中,會有各種經驗的同學混合在一起練習,有鑒於此,通常老師的課程設計難度都不會太高,因此對我而言大多數動作都做得到,也還算輕鬆有餘的狀態。
然而,會來到師資班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有一定經驗的練習者,在師資班中又有許多高強度且串連的動作,不只是常常做得很艱辛,有些甚至跟不上或做不到。
於是也就產生了無數的挫折時刻要面對,心態上完全有別於以往,要有很大的轉換及調適。
尤其看著其他同學能完成動作時,我卻做不標準時,很容易就在某一刻產生自己不足夠的想法。
好在,我很快就會意識到,一切都是源於「比較」。
當比較心一升起,內在的各種對話就會湧現,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後悔之前怎麼沒有多做點練習準備自己、焦慮其他同學又會怎麼看待我,等等的......
一不留神,焦點全都向外了,忘記瑜珈從來不是為了用動作來評價自己的。
其實每個人擅長的本來就各不相同,有些人肌耐力強,有些人柔軟度好,有些人有顆安住的心,沒有哪一種才是標準的,重要的是能覺知每個當下的體驗。
我好喜歡第一天開課時,其中一個老師說的話,她說:「來到這裡,每個人都是在貢獻自己的身體與動作。」
意思是,不要害怕自己的動作被調整糾正,因為藉由這樣的發生,才能讓其他人更加了解每個動作在不同人身上會產生的各種可能。
只要記得「貢獻」這兩個字,就會讓我回到初心,將以自我為中心的焦點轉向他人,憶起來到瑜珈師資班的初衷本來就是想要協助更多的人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認識靜心,讓冥想這件事情不再遙不可及。
因此,當我覺察到內心想證明自己的模式又開啟時,我就會轉念回到「利他」的本心,知道自己此時此刻所有的發生,都是為了往後我能為他人貢獻,那麼小我的對話就會逐漸消失。
原本我會懊惱自己的左手腕因為過去媽媽手而容易不舒服,導致許多手撐地動作做不起來的狀態,但如果換個角度,用貢獻當成出發點時,就會發現那反倒是屬於我個人的獨特優勢,那讓我更清楚如何在動作中減輕手腕的壓力,未來我也更能同裡媽媽們瑜珈練習會面對的難題。
同理可套用在練習中發生的所有不正確姿勢,都會是一個機會從不同角度去學習調整,接下來才能有效協助到那些跟我一樣面臨相同狀況的人。
我意識到一切的發生是在教會我,不要害怕錯誤,更深入的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從不完美中找到價值與意義。
當願意接納當下的自己就是這樣的狀態時,也才有空間去發掘,從此刻開始我還有什麼樣的可能。
在這趟師資旅程中,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最困難的不是去練習高強度的動作,而是「放下」回到最原始的身體本能。
我們一群人有經驗的練習者,反而難以理解初學者在沒有體能條件和柔軟度的狀況下會是如何使用身體的。
當老師要我們回到未接觸瑜珈前的狀態去感受初學者的難處時,反而不知所措,身體自動化的接串後續動作,許多基礎的替代動作對我們而言異常陌生,透過一個個的拆解動作,從中試圖去同理初學者可能有的身體本能反應。
這也不斷令我聯想到,當我已經誇過了生命中的某些坎之後,日常中內心的波動不再如以往劇烈時,一不小心就會遺忘過去也曾感到徬徨焦慮、舉足不前又小心翼翼的那種心情,以至於常常把轉念看得太容易或理所當然,忽略了對許多人來說並非一蹴可及,是需要提起勇氣才能向前的一大步。
這就如同當頭棒喝,提醒我放下頭腦已知的一切,真正用心的去同理他人更為重要。
隨著訓練中的密集相處,也會慢慢感受到每個同學來到師資班的原由都不盡相同,若是概略劃分會有兩種不同面向。
有些同學很專注於體位法的鍛鍊,平常就喜歡高強度的派別,算是一股偏向於陽性能量的展現,也比較符合目前社會整體的氛圍,目標導向,追求力量、成功、執行、堅毅。
像我則是偏愛於心靈導向的練習,真的幾乎沒有接觸過那些高強度的派別,傾向於動中覺察、去感受身體狀態、靜心等等的鍛鍊,算是較為陰性能量的展現,但也是目前社會普遍缺少的狀態,強調接納、直覺、放鬆、療愈。
陰性與陽性能量間,沒有哪一種是比較好的,因此應該多一點。
事實上,不分性別每個人身體內都會擁有這兩股能量,重要的是去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方式。
但也就是因為有此差異,各有所長所愛,才能造就出不同特質的瑜珈教學者。
基於我傾向於較為陰柔不過度陽剛的鍛鍊,因此在師資培訓不斷鍛練體位法的過程中,我的腦中也會跑出許多疑問,覺得這似乎與我當初來此的目的有點差距,直到講解瑜珈經中的一段話時,才令我恍然大悟。
體位法的練習,最終目的是為了可以維持長時間穩定且舒適的靜坐姿勢。
如果嘗試過靜坐的人應該會知道,長時間維持盤腿的坐姿並沒有想像中容易,髖要夠開,背部肌肉要能維持脊柱的挺直,肩頸要能放鬆,否則沒多久的時間就會覺得這裡痛那裡麻的,而一直想要調整身體的姿勢。
因此,體位法的練習是很重要的過程,卻不是目的,也不如表面上所見,貌似在追求極為厲害的姿勢。
但在如今目光都聚焦於外在呈現的世代中,體位法的確有不容小覷的作用,因為體位法是最容易吸引普羅大眾接觸瑜珈的一個管道。
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姿勢,或是當成一種維持健康的運動,正是讓人們願意踏入瑜珈領域的推手,進而才有機會開啟通往內在修練的那扇門。
這與我近來對身心靈領域的體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發現不論是八字、人類圖、生命靈數、占星、馬雅曆等等各種工具,都只是透過人們想認識自我的驅動力,而慢慢願意走進深入內在的心靈之旅,這些工具都只是過程,卻不是目的,最終要達成的是合一,是無我的一體。
瑜珈亦然,最終的境界是三摩地,也就是合一。
這十幾年下來,所有走過的路,皆是殊途同歸,對我而言都沒有白走,而是更堅定的步伐。
瑜珈之所以可以鍛鍊心性,是因為它並非固定不變的事物,而是一個動態選擇的過程,永遠都可以依照每個人當下的狀態做選擇,有替代的動作,也有精進的空間,不用因為做不到而放棄,也不用因為做到而驕傲。
不是追求完美,不是與他人比較,就只是陪伴自己的一趟旅程。
因此,不要小看一張小小的瑜珈墊,在上面所發生的一切,絕對超越一般大眾所認知的「肢體動作」,其實同時會帶出身心靈三方的整合,我想這也就是瑜珈能流傳五千年之久的原因吧!
#我知道下集依然很長
#謝謝看完的你
#期望有天在瑜珈中相遇
上集回顧:
https://www.facebook.com/362029707846103/posts/678197109562693/?d=n
超覺靜坐評價 在 練習者- 「最誠實靜坐經驗分享_超覺靜坐兩個月心得筆記」... 的推薦與評價
「最誠實靜坐經驗分享_超覺靜坐兩個月心得筆記」. 以前從來沒有想過要練習靜坐啊冥想什麼的,即使身邊開始靜坐的朋友越來越多,因為我有自知之明, ... ... <看更多>
超覺靜坐評價 在 [閒聊] 超覺靜坐- 看板meditation | PTT體育區 的推薦與評價
試翻譯如下: 超覺靜坐技術原理上屬於某種形式的音瑜珈,通常被稱為超覺靜坐。 這種靜坐技術在1955年由瑪赫西瑜珈士在印度發表(生於1914年--死於2008年)。 ... <看更多>
超覺靜坐評價 在 Re: [問題] 有人有學過超覺靜坐嗎? - 看板medit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eslie6201 (leslie6201)》之銘言:
: 今天去超覺靜坐的的說明會
: 講的概念和以前接觸的集中或聯想法差很多
: 上網查了很多資料
: 但評價和分享就比較少
: 想問問看有沒有人有學過這套
: 可以分享一下 謝謝~
超覺靜坐的方式有別於集中或聯想法,
是單純由一個媒介(mantra)引導,直達心智海洋最底層的技術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就是持咒,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很細微的不同,
瑪赫西老師當初帶出這套技術時,有考量到現代人的需求,
將原本只在喜馬拉雅山上由師尊傳給弟子的技術,濃縮成精華版,
讓居家者可以透過每天早晚靜坐兩次,獲得足夠的效益。
當然,這部分在說明會上可以提問,由TM老師解釋會比較完整。
另外,超覺靜坐的最大特點,就是輕鬆毫不費力,
因為一費力就是在控制,有控制,心智就無法順利沉潛到達超意識(samadhi)
靜坐過程中,隨著心智往下沉潛,身體也會跟著放鬆,放鬆就會釋出壓力,
釋出壓力的同時,也會浮出很多雜念,這就是在清除壓力的過程。
最後想分享的是,靜坐的方法有成千上萬種,每一種方式的最終目的都一樣,
就是幫助人類達到啟明,但這個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3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itation/M.1628145393.A.91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