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idea 從何而來?必勝客數位轉型背後的 AI 關鍵技術
徐宇儂2021-08-12
熱衷於操作社群口碑的必勝客(Pizza Hut)所推出的各種新奇口味披薩,你吃過哪幾種呢?
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是台灣必勝客近期一大熱賣商品,在上市第一波短短 3 天內,就賣到缺貨。必勝客不間斷地推陳出新,在 7 月底趁勝追擊的推出冬蔭功蝦餅,之前還曾推出過珍珠奶茶、臭豆腐、三杯雞、麻辣鍋、拉麵、滷肉、抹茶白玉、黃金榴槤白咖啡等獵奇口味,挑戰消費者味蕾的同時,也往往能一夕觸發社群的熱烈討論。
必勝客也在數位轉型!用 AI、電商思維準則經營品牌
在數位社群、行銷面向的經營操作上,為什麼必勝客顯得比競爭對手更為積極主動、網路社群聲量也似乎更大?在數位轉型歷程上,它採用了什麼不為人知的關鍵策略?
必勝客在全球市場的經營上,投注相當多心力在結合數位這一塊,進入台灣至今 35 年,必勝客經歷過一步一步的數位轉型,逐漸達成了精準行銷,背後的確使用了大量結合 AI 和數據分析的方法。
為了提升透過網路下單的成交率,必勝客自 2019 和台灣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沛星互動科技(Appier)合作,以機器學習算法即時分析顧客進站後的行為傾向,使官網成交率平均提升 15%、交易完成時間縮短了 20%、有接收到折價券者其訂單數增幅達 17%。
諸如此類的效益,解決了過往的行銷痛點,包括用戶數位體驗不佳、購買流程過於複雜,以及過去因為無差別遞送折價券造成獲利減少的困境。
如何把流量變成交易量,也是必勝客在數位轉型路程中不斷拆解的一項難題。
必勝客總經理梁家俊表示,必勝客過往的轉換率(conversion rate)成效不夠理想,為了優化品牌,公司從數位營運部、行銷企劃部等兩大核心單位著手,來加快品牌邁向數位轉型的速度。
如今網路訂單占比高達 70% 的必勝客,以 AI 抓住了「猶豫客」大宗,這個關鍵戰略,讓品牌用力抓住了最具成長空間且客單價介於台幣 500 到 999 元的猶豫客族群。有選擇障礙、猶豫不決的顧客,都會被 AI 辨識出來,藉由分析使用者的滑鼠軌跡、停留在哪一個頁面區塊,以及最終購買行為,來判斷出是否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例如,即時發送限時優惠券,限時 30 分鐘內使用優惠券,能享有消費滿 500 元送 50 元的折扣等。
除了官方網站,在必勝客自家 App、官方 Line 也都多管齊下,讓精準行銷滲透到每一個通路上。
必勝客總經理梁家俊曾分享,「對於必勝客這樣的老品牌來說,要放下過往既定的舊模式,培養新興數位思維,需要很大的突破。」
先前公司甚至已把原先的 IT 部門改為數位轉型服務 DTS(Digital Transformation Service)部門,讓技術人員搖身一變成為服務導向的人才。梁家俊強調,思維和人才的導入,也數位轉型的焦點課題之一,汲取和外部夥伴合作的經驗,來培養兼具數位與商務思維的人才,是必勝客在企業經營上著力的一大要點。
獵奇創意口味不是憑空冒出,是來自於 AI 社群輿情分析
在運用新科技的腳步上,必勝客正不斷加快,在 COVID-19 疫情升溫期間,必勝客國外總部是首先推出「零接觸」外送服務的領頭羊之一。
自疫情加劇以來,「電商思維」可以說已成為必勝客的終極守則之一,目前國外總部積極和 Contentsquare 這類提供創新數位體驗、數據分析服務的公司合作,旗下還有 Pizza Hut Digital Ventures 單位,專門開發數位轉型技術,據其全球分析主管 Tristan Burns 透露,目前必勝客內部正在建立一種新的 AI 機制,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依據當地天氣情況來推薦披薩給消費者,給予更個人化的點餐建議。
回到台灣的經營本身,優化顧客的消費旅程,創造更好的「消費場景」,是必勝客仍在努力的。頻繁推出創意口味、爆紅新品的背後,是不斷大膽嘗試的結果,但也是有邏輯可依循的,
行銷企劃部總監周佳麗表示,在過去,市場調查通常都是用電話訪談、焦點訪談等方式進行,自從近兩年來開始採用社群輿情分析工具,關注社群聆聽(social lisening),發現現代的消費者對「食材」的討論相當熱絡,於是才會開始發想創意新品,使用多元化在地食材,激發消費者討論,這幾波新品上市後,他們幾乎是「零宣傳」,就足以引起廣泛網路聲量。
透過和 YouTuber、KOL 網紅合作,發送開箱影片或是發開箱文,加上許多主流媒體又跟進報導,這些都是最好的宣傳,現在的必勝客已經不只是一家單純的餐飲業,也在往「電商」這條轉型路線上大步邁進。自 2019 年來大力投資在數位轉型以來,效益已經浮現,在委託市場研究公司凱度(Kantar)進行品牌健康度調查,必勝客發現自家品牌在 2020 年的創新分數,較前一年上升了 30%。
屢次帶動話題風潮,將產品靈感發揮到極致,並非偶然,如果說必勝客改天推出了瓦沙比生魚片、苦瓜鹹蛋、蚵仔大腸麵線口味,有極高可能性是結合 AI、機器學習、網路社群互動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將產品開發的規格需求回歸於消費者,自然會是最精準打中消費者的心的方式。
資料來源: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1/08/12/pizza-hut-ai-digital-transformat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小編雖小 | 「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李長潔 🐷 . 好幾天前「#科學人爭議」爆發,引起一陣對於數位編輯(小編)與政策傳播、科學傳播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公共討論很好,社群與小編進入到公部門(或是商業組織)算是這5年內的新興現象,都在嘗試,希望可以運用新興媒介推動更有效...
「輿情分析工具」的推薦目錄: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傑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輿情分析工具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其他應用軟體:::社群口碑資料庫增加PTT回文(1個月使用授權) 的評價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輿情分析工具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輿情分析工具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輿情分析工具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OpView 社群口碑資料庫- 下班前跟大家分享一下 的評價
- 關於輿情分析工具 在 Facebook數據分析Archives 的評價
輿情分析工具 在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珍珠奶茶披薩、拉麵披薩、三杯雞披薩、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你試過了嗎?
必勝客近期推出口味新奇的披薩,屢屢引起熱議,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更在上市 3 天內,就賣到缺貨。其實,自2019 年起必勝客就開始採用輿情分析工具,並發現消費者對「食材」這一塊很有興趣......
#必勝客 #香菜皮蛋豬血糕披薩 #輿情分析工具
輿情分析工具 在 傑哥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群輿情監測怎麼做?猜猜 Howhow vs. 金城武 誰在社群聲量大吧!】
這集堪稱行銷技術運用最深、但企劃最白爛的一集(真的為難 林辰 Buchi 了 ...),透過這場社群聲量矛盾大對決,在這集大家可以看到:
1⃣ 行銷人可以利用輿情監測工具了解什麼?
2⃣ 怎麼操作輿情監測工具(透過追加關鍵字、排除關鍵字抓到正確聲量)?
3⃣ 考驗自己對於社群風向的敏感度(跟著猜猜看吧,要全對超級難 ... 一堆跟我直覺不同的答案)
週一 9:00 首播:https://socialdon.group/jesse-ep30
感謝 QSearch(Instant Search) 這次願意參與這個有點荒唐的企劃,提供技術指導(我們團隊用很久 QSearch 了,一直想拍一集讓大家輕鬆感受一下分析可以怎麼玩)。行銷同業們如果想要多了解輿情分析工具,可以點這個連結並聯繫申請試用:https://socialdon.group/trendplus
-
各節重點:
01:14 「社群聲量矛盾大對決」規則介紹
01:44 分析工具介紹- QSearch Trend plus
02:17 林辰 vs. 林辰唏
04:44 HowHow vs. 金城武
06:53 數位諸葛亮 vs. 台灣通勤第一品牌
08:54 蔡哥 vs. 財哥
10:07 拿坡里炸雞 vs. 肯德雞蛋塔
11:56 呱吉 vs. 王浩宇
13:43 張飛 vs. 岳飛
16:00 賽後討論
17:25 專屬觀眾的挑戰! PTT 和 Dcard 上哪個愛莉莎莎的討論度高?
輿情分析工具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小編雖小 | 「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李長潔 🐷
.
好幾天前「#科學人爭議」爆發,引起一陣對於數位編輯(小編)與政策傳播、科學傳播的討論。我覺得這樣的公共討論很好,社群與小編進入到公部門(或是商業組織)算是這5年內的新興現象,都在嘗試,希望可以運用新興媒介推動更有效的溝通傳播(可以是推廣、說服、行銷、洗腦)。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科學人爭議背後的那隻看不見的手」。
.
基本上今天的議題可以分成「#科學傳播」與「#政策傳播」兩個範疇來看,兩者都在新媒體的架構下,都有著劇烈的變動與廣泛的影響力,小編的角色也越顯微妙。我自己是好幾個粉專的小編,小編真的很可憐啊,創意發想、企劃、寫文、作圖、拍片已經是基本的,我看一些求人徵才還要會主持表演與直播揪眾、數位行銷企劃與執行、媒體聯盟營運與管理、線上線下虛實轉換技巧、各平台SEO佈署與演算法應對、廣告投放、社群風向經營、市場分析與競爭者行銷分析…。等等,叫老闆自己來做,掰掰。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什麼是科學人爭議 什麼是1450
▶ 對,就是小編治國,小編雖小
▶ 從單向到雙向的政策傳播
▶ 新媒體時代該說人話
▶ 科學家參與科學政策行銷
▶ 科學的傳播需要批判的大眾
▶ 社群傳播應據專業位置與角色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g1uto8rh1av0875j4dy1pdz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574Cu3Ji2CUkuReLYPcx1D?si=MtdECSz_TQScOl0M23QbVA&utm_source=copy-link
.
📲#Facebook 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90395487814737/
.
.
\\\\ 完整論述 \\\\
.
溝通(communication)是一項重要的「治理技術」。對一般企業的管理而言,溝通是傳遞產品訊息、提升企業形象和爭取顧客認同的重要手段;對政府部門而言,溝通是凝聚內部共識、提升組織形象和爭取民眾認同的重要工具(黃俊英,2011)。傳統的政策溝通常以單向的、心理學主義、行為主義的「政令宣導」做為傳播想像,我們會認為,人民隔在大眾媒體的後面,只要盡量地單方面給予資訊即可。
.
從2010年後「#整合行銷」的概念開始大量進入政府的政策溝通,我們見到更多的廣告、促銷、公關、人員銷售、直接行銷和口碑行銷展現在政府的內容發佈中。甚至再更強調互動性的新媒體架構中,讓政策的雙向溝通成為可能。所以,政府部門開始將「溝通」的工作外包,讓外部團隊比較接地氣、說人話的公關公司或團隊來當小編,處理像是貼文、圖像設計的事務,也負責操作民意與監測輿情等任務。
.
▓ #政策傳播的新想像
.
新媒體架構讓政策傳播有了質量上的變化,而這也是為何公部門想要委外經營溝通的原因,因為官僚體制時常不適合做新式的政策傳播。在「#時間面向」上,政策傳播必須轉變為動態、隨時隨地的訊息散播。在「#制度面向」上,應考慮設置同等於發言人重要性的社群媒體團隊。在「#語藝面向」上,在要講有趣、簡單、有趣、視覺化的語言,才有社群傳播的效果。從我的觀察來看,這些能力,傳統的公務員並不具備,體制上也無法供給。難怪要外包啦~
.
▓ #科學議題的溝通治理與公共態度
.
不過,這次的問題有一部份是「科學人」專頁是不是可以這樣傳遞科學資訊?可不可以接受政府投放廣告?再過去這幾年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明顯的趨勢,除了政策的行銷外,科學也進行了大量的行銷。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純知識的科學、商品的科學、政策的科學,透過從科學普及轉向科學傳播的變化,試圖讓人們更加接近科學,或者被科學說服(單文婷,2017)。
.
從「科學人」小編的貼文內容來看,「#克萊豬不好吃」與「#增加收益又環保」兩個論述其實是來自於部分政策新聞、公共討論與科學評論的內容,並是非偽科學或假訊息,只是這樣的簡化貼文是否適合出現在「科學網站」上,可以思考一下。
.
由此被延伸的另一個爭議是,「科學人」做為一個科學家社群,是否可以做政策行銷。科學家與科學組織,本來就可以與施政者做不同方式與不同層次的合作,這種科學傳播的合作方式,可以有「翻譯」、「代言」、「夥伴」的三個程度,構成一個科技治理中專家政治的基礎(某個程度上是必要的,但是應該 #資訊透明)(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
科學事件總是可以充滿政治因素,但我支持強的科學文化立場(#公衛議題的確是要小心一點),就是歡迎更多關於科學的聲音發出,這樣有助於人人培養媒體素養與科學素養。另外,政府與委外單位的合作,具備更細緻嚴謹的貼文審查,是一個重要也保全彼此的方法。
.
▓ #溝通人才從內部培養開始
.
最後,當然推文不等於新聞,我覺得我們逐漸必須邁向一個批判的大眾,在這個資訊爆炸、虛實交錯的時代。當我們據有的(全)媒體素養程度越高,就能越明確地知道各種媒體的運作規則與媒體語言,自然就會更加小心,且富有懷疑論的多元檢證精神,與反思批判。
.
說實在的,無論是政策傳播,或是科學傳播,我覺得問題根本就是在:「政府與科學單位本身覺得傳播是一件小事,別人做就好,我們要做更重要的事」。能夠在單位內,設置媒體公關部門,或是合理培養溝通人才,才是這個到處都是媒介傳播的時代,應該做的事。然後薪水要高一點,謝謝。
.
#參考文獻:
.
1. 黃俊英(2011)。整合性行銷溝通—強化政策宣導與溝通的利器。文官制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2. 單文婷(2017)。科學家參與公共傳播的觀察-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使用臉書行銷科學政策的討論,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117),47-65。
3. Peters, H. P. (2020)。科學傳播的範疇: 是知識散播還是公民參與?。傳播研究與實踐,10(1),1-18。
4.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2017). Communicating Science Effectively: A Research Agenda.
輿情分析工具 在 輿情分析工具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輿情分析工具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良文,吳泰毅,林素甘,陳延昇,王曉華,林淑芳,陳憶寧,劉念夏,葉子婷,諸葛俊,張玉佩,魏玓,張榮顯, ... ... <看更多>
輿情分析工具 在 輿情分析工具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輿情分析工具 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良文,吳泰毅,林素甘,陳延昇,王曉華,林淑芳,陳憶寧,劉念夏,葉子婷,諸葛俊,張玉佩,魏玓,張榮顯, ... ... <看更多>
輿情分析工具 在 其他應用軟體:::社群口碑資料庫增加PTT回文(1個月使用授權) 的推薦與評價
PTT是網路輿情重要指標,想進一步分析完整網友留言回覆之文本數據,可加購本項服務加值包。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為擁有最完整網路頻道與資料的輿情追蹤及分析工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