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辦婚姻之外,古代那些特殊的招親方式(一)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陸棄
在古代,女性相對於男性而言是「二等公民」,完全沒有選擇自己婚姻的權利。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就是女人的宿命。這種對女性的束縛是一把雙刃劍,女性固然無法自主選擇丈夫,但是男性也同樣喪失了戀愛的機會,無法認識心儀的女性,而婚姻也徹底淪為了傳宗接代的工具。但是,即使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奉行包辦婚姻的大環境下,古人也發明瞭許多相親及嫁娶的方法,有許多青年男女,借此獨闢蹊徑成就了自己的「自主婚姻」。
比武招親,唐高祖李淵史上最著名
比武招親,最早來源於幾千年前的「搶婚」制度。在弱肉強食的年代,男人孔武有力,自然就可以抱得美人歸。《詩經》裡有詩:「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說的是孔武有力的人才能放心地去讓他參與政事治理國家,其實在家庭裡也是一樣的道理。能夠保護家庭,保護自己的女人不受欺負,在現代都是男人炫耀的資本。
比武招親,在武俠片中是常常出現的事。比如在《射鵰英雄傳》裡,穆念慈嫁人,就是比武招親,因此與楊康有了一段孽緣。評書《三俠五義》裡,展昭娶親,也是類似於比武招親,因此與丁月華喜結良緣。《楊家將演義》裡,楊家的英雄男兒們,大多娶得武藝高強的女人歸,楊繼業與佘賽花,楊六郎與王懷女,楊七郎與杜金娥,穆桂英與楊宗保等,大多是採取的比武方式,相互滿意後喜結良緣的。作為武林世家,憑藉比武為女兒找到一個好相公,不失為一件美事。但真實的歷史,縱然是比武招親,女人親自出面比武的事情,也是極為稀少的。由女人的父親出面,找幾個武藝高強的壯漢,與應聘者比武試,試武藝,從中挑選出乘龍快婿,才是歷史的真實。而且,在比武時,不只能看到武藝,還可以看到顏值,這樣挑選出的佳婿,才更符合選婿者的意願。那種只看武藝,不看顏值的所謂「唯才是舉」,其實是不合情理的。
最早的比武招親記載來自佛經,古印度善覺王須波弗的女兒名叫裘夷,長得非常好,有八個國家的君主都來求婚,最後須波弗與女兒商量,決定採取比武招親的方式擇得佳婿,最後淨飯王的太子悉達多贏得了比賽,如願娶得美人歸。而這位勝利者,就是後來的如來佛祖。傳說中三國關羽的兒子關索,師從花岳學習武藝,也是通過比武招親娶得鮑三娘、王桃、王悅三位夫人的。
以上只是傳說,歷史上真實的比武招親,有三個人比較出名。這三個人分別是唐高祖李淵、漢王陳友諒、明朝末年秦良玉的夫婿馬千乘。北周時上柱國大司馬竇毅為女擇婿,採取比武招親方式,竇毅在屏風上畫了兩個孔雀,規定同時射中兩個孔雀眼睛的人勝出。結果參賽的公子王孫沒有一個達到條件,輪到唐高祖李淵時,一箭射中兩隻孔雀的眼睛。其百步穿楊的本事,賽過三國老黃忠。於是唐高祖如願娶得竇氏女,同時也救了竇氏一門。因為北周很快被隋朝取代,而李淵與隋文帝是親戚關係,竇氏一門也便成了皇親國戚,免遭殺身之禍。後來李淵做了唐朝的皇帝,竇氏又成了國母。可見竇毅慧眼如炬,這場比武招親,招來的是一代帝王。
除了李淵以外,元末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的漢王陳友諒,也是通過比武招親抱得美人歸的。他娶得是「白富美」潘金花;另一位明末的英雄馬千乘,通過比武招親方式,娶得了一位歷史上最有名的巾幗英雄秦良玉,而這位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生前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死後被追封為忠貞侯。她通過比武招親方式選中的大帥哥馬千乘,乃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也算是慧眼識才。
繡球招親,陳光蕊在《西遊記》中閃亮登場
拋繡球招親,傳說從漢朝時就有了,但大多數人的瞭解,是從影視劇上。因為正史裡少有記載拋繡球的,這應該是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民俗,來源於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這個愛情的女主角因為思念情人,眼睛哭瞎了,她想把繡球當做愛情的信物送給情人,自己千針萬線把它做好,因為眼盲,繡時經常針扎手,鮮血流到繡球上,把繡球染上了紅色。後人便把紅繡球當成愛情的信物,和西方丘比特的箭一個功能。把紅繡球從姑娘居住的繡樓上拋下去,砸到哪位男人身上,哪位男人就是如意郎中,當真是「人的命,天注定」,指望著月老冥冥之中系紅繩了。
《西遊記》中唐僧的父親陳光蕊,就經歷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他是個新科狀元,騎馬遊街誇官,正好碰到了殷溫嬌拋繡球招親,陳光蕊並沒有搶,但繡球砸到了他的身上,於是成就了一番姻緣。新娘子也沒有虧了他,乃是開國元勛殷開山的千金。後來二人有的「唐僧」,其實是佛如來送犯了佛規的轉世投胎。雖然是神話小說,但這段拋繡球選親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古代繡球招親的全過程。
實際上古代繡球招親是這個樣子嗎,答案是否定的。以心比心想一想,哪一個大家閨秀會把自己的幸福注定在空中輕輕一拋,如果像陳光蕊經歷的一樣,萬一拋到一個乞丐身上怎麼辦?萬一拋到一個年長者身上怎麼辦?萬一拋到一個已婚人身上怎麼辦?有一萬個萬一等著這件不確定的事。凡是拋繡球招親者,都是大家豪門,平頭百姓,沒有小姐,更沒有繡樓。這些豪門的太公,哪會那麼糊塗,置女兒的幸福於不顧,憑一個繡球的不確定性而招一個女婿呢。
那麼,真實的古代拋繡球是什麼樣子呢?第一,先經過海選,通過報名確定參選者。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入圍的。路過的看客,是沒有資格參加拋繡球招親的。像陳光蕊那種情況,事實上是不存在的。因為他沒有報名。通過海選,過濾去已婚者,年長者,門不當戶不對者,長得太醜連老太公都不中意者等。第二,小姐勤練拋繡球,並不是「人的命,天注定」,而是精準拋球。小姐的拋繡球功夫,雖然不像黃忠射箭,百步穿楊,但也不會胡拋亂拋,這是她的終身大事,為了找到一個好郎君,她會勤加練習,在拋繡球現場,精準拋出中意的郎君,基本上是百發百中的。第三,拋繡球是有程序的,分為發邀請,回覆,會集,對唱,拋球,野餐,入戶坐堂,進餐,對歌,分別等。拋中的新郎官,還是要經過三媒六聘一套手續的。古代結婚的手續繁雜,哪一道關也不能少。
歷史上最早的繡球,其實是一種兵器,名叫「飛砣」,一般在狩獵時使用。《封神演義》中鄧嬋玉曾經拋過一個繡球,重達500公斤。這麼重的繡球,只有二郎神楊戩才能拿得動。後來人們將飛砣改製成繡花布囊,互相拋接遊戲,成了相親用的繡球。拋繡球是有歷史記載的,宋朝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有「男女目成,則女愛砣而男婚已定」的說法。該方法在廣西壯族比較流行,很有可能是壯族人的一個發明。拋繡球對於男女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賦予女人一定的選擇權,一種是代表著男人的一種促狹的趣味。萬一被美嬌娘砸中,有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 ,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客家文化 #嘗會組織 -- 🔹臺灣吧五週年展NEXT ROUND,10/5-6圓山花博,早鳥票搶購中 https://lihi1.com/PIj61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
「長者互相認識遊戲」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臺灣吧 - Taiwan B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長者破冰遊戲】當我們同在一起抓抓樂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長者破冰遊戲】三六九拍拍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長者破冰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互動遊戲- 享壽老人長照中心的帖子 的評價
- 關於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老人破冰遊戲的評價費用和推薦,YOUTUBE、EDU.TW 的評價
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 歐北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歐北來人物誌》
「如果墾丁大街或某條商店街可以代表整個恆春半島的話,那麼你也可以說台北東區是一個國家公園。」昶幃半開玩笑地說道。
「但是鮮少人深入去瞭解,為什麼墾丁會是一個國家公園?它是為何被成立?又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它跟森林遊樂區會分開?」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昶幃,他披著寬大擺袖的羽織,肩揹著復古的茄芷袋,頭戴著黃色的鴨舌帽,手上還拿著一疊資料與古早味的戳戳樂,神采飛揚的說個不停,帶我們透過尋寶遊戲,一張一張的歷史照片,親自走訪與對照,穿梭恆春古城的今昔,深入淺出的認識日治末期民國初期恆春街,在巷弄間聽著白髮蒼蒼的長者說故事,抑或是和當地的阿姨學習怎麼品嚐新鮮的檳榔,以及走入新舊並存的質感小店,爬梳建築上的歷史脈絡。
他是屏東人,卻對自己的故鄉很陌生,也曾是一個對旅遊、觀光完全不了解,但想開民宿/背包客棧、在台北教書的高中老師:「當老師雖然快樂,但我知道內心深處,更渴望能與更多的外國人做文化上的交流,不過突然意識到,我連自己的故鄉都不了解,必須先從認識自己的文化出發。」
這股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他返鄉,透過 #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他在去年加入了「 恆春半島慢慢遊」團隊,從恆春半島出發,為他的夢想鋪路:「半島的觀光,在台灣裡算是有比較多好的資源,也正好是南排灣的領地,有很多的天然資源跟文化故事。」
「已有這麼多的參考書、報章雜誌報導這裡,回來應該只要讀一讀這些資料,加上到現場看一看,很快就能了解這裡的脈絡了!」 一開始,他天真的這麼想著,後來卻慢慢發現,這些資料其實很片面:「大家多半是走馬看花的寫,反而內部深刻的沒寫到或沒寫出來,好比食物在你面前,你看到時知道它叫什麼,雖然聞到了、也嚐到了,但卻不知道它的精髓在哪?你不知道為何在這個地方出現?跟人的連結是什麼?」
既然想做文化的推廣,就不能失去與人之間的連結,他從墾丁國家公園如何形成開始研究,一路追溯到百多年前日本人來恆春半島發展講起,從鵝鑾鼻和貓鼻頭等地的珊瑚礁因板塊擠壓而逐漸抬升浮出水面,形成珊瑚礁石灰岩。到其受地下水溶解與沉積作用,形成許多石灰岩洞及鐘乳石⋯⋯細數半島數十萬年來的自然變遷,來一趟等於上了半學期的地科課 :「歐亞板塊沖積岩層、火山的玄武岩地形(大霸尖山)、生物沈積珊瑚礁地形,說穿了在地科課本看到你不會有深刻的感受,考完試就忘了,直到實地去看,一輩子都忘不了。」
在不同族群的融合與自然環境互動的激盪下,造就出半島豐沛的文化與故事,這才是國家公園在此的意義。
現在昶幃跟夥伴嘗試設計不同的新遊程, 希望透過與社區共同創作,重新建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讓不同的文化可以對話:「恆春半島不是只有墾丁大街,也不是只有恆春人,我們的活動的目的不是單純帶你去吃綠豆饌、嚼檳榔而已,而是透過這些『體驗』作為一個引子,讓你了解,這裡有哪些族群,這些族群之間彼此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唯有瞭解所有事情都是多元的,才能彼此尊重,互相共榮。」
更多活動資訊請洽恆春半島慢慢遊:◆ 老城在在◆在地古城導覽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dybGKpvLVT0_VDJXA_znE4JySwomEuKnMa7fAF5b6k-juoiA/viewform
#感謝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邀約
#勞動部多元就業開發方案
森社場所 - Lishan Eco Com
恆春半島慢慢遊
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臺灣吧 - Taiwan Ba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客家人 的家族愛|躲在神秘文件裡?]
過年過節與家族相聚,
對許多人來說稀鬆平常。
但要是家族成員上看百人,
嘿嘿,這就不常見了吧?
許多客家捧油,
就有這樣的大家族喔!
還可能傳承了好幾十代呢!
為什麼歷經如此漫長的歲月,
這些客家家族,
還能互相照顧著彼此呢?
跟著黑啤一起玩玩這款《 #客力覺醒》遊戲,
找出答案吧!
_
究竟神秘的長者是誰?
客庄的少年又為何慌張?
黑啤能夠順利解開 #嘗會任務 嗎?
臺灣吧 - Taiwan Bar X 臺灣客家文化館
與黑啤一起闖關,一起認識客家嘗會!
「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
帶你深度認識客家嘗會與客家歷史文化
更多詳情👉https://thcdc.hakka.gov.tw/
_
想跟外國朋友分享客家文化?
本片也有 #博恩 配的英文版唷~
🎥https://lihi1.com/pz95p
_
📚影片參考資料📚
1. 陳麗華。「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 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2010年,12月。第十七卷。第四期。頁 1-31。
2. 羅烈師。「客家聚落的歷史與再現:臺灣新竹六張犁的當代鉅變」。全球客家研究。2015 年5 月。第4 期。頁31-62。
3. 林桂玲。「客家地域社會組織的變遷─以北台灣『嘗會』為中心的討論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4. 楊景謀 。「祖蔭與再生:屏東佳冬楊氏宗祠及楊及芹祖堂保存運動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5. 羅紫菱 。「六堆客家盤花文化之探究--以內埔、麟洛地區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6. 劉秀美。「日治時期六堆客家祠堂建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客家文化 #嘗會組織
--
🔹臺灣吧五週年展NEXT ROUND,10/5-6圓山花博,早鳥票搶購中
https://lihi1.com/PIj61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隱藏版內容都在這啊!)|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過年過節與家族相聚,
對許多人來說稀鬆平常,
那當你的家族,
有數十人、甚至上百人時,
嘿嘿,這就不常見了吧?
許多客家捧油,就有這樣的大家族喔!
其中還可能早就傳承了好幾十代呢!
為什麼歷經這~麼多年,
這些客家家族,還能互相照顧著彼此呢?
跟著黑啤一起玩玩這款《客力覺醒》遊戲,
找出答案吧!
_
究竟神秘的長者是誰?
客庄的少年又為何慌張?
黑啤能夠順利解開 #嘗會任務 嗎?
臺灣吧 X 臺灣客家文化館
與黑啤一起闖關,一起認識客家嘗會!
「承蒙客家-臺灣客家文化館常設展」
帶你深度認識客家嘗會與客家歷史文化
更多詳情👉https://thcdc.hakka.gov.tw/
_
📚參考資料📚
1. 陳麗華。「客家人的宗族建構與歷史記憶塑造: 以臺灣六堆地區為例」。臺灣史研究。2010年,12月。第十七卷。第四期。頁 1-31。
2. 羅烈師。「客家聚落的歷史與再現:臺灣新竹六張犁的當代鉅變」。全球客家研究。2015 年5 月。第4 期。頁31-62。
3. 林桂玲。「客家地域社會組織的變遷─以北台灣『嘗會』為中心的討論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
4. 楊景謀 。「祖蔭與再生:屏東佳冬楊氏宗祠及楊及芹祖堂保存運動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5. 羅紫菱 。「六堆客家盤花文化之探究--以內埔、麟洛地區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客家文化產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6. 劉秀美。「日治時期六堆客家祠堂建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uIoawEj5BU/hqdefault.jpg)
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長者破冰遊戲】三六九拍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讓您的心內有希望,聽了有平安,聽了擱有好代誌會發生唷。♡♡♡♡♡♡長輩的內心還住著一位可愛的小男孩、小女孩,玩起 遊戲 ,歡笑喜樂程... ... <看更多>
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長者破冰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長者破冰遊戲】當我們同在一起抓抓樂 ... 【長者破冰遊戲】三六九拍拍 ... 教会小组聚会破冰游戏系列是为了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相互认识和交流而设计的一系列游戏。 ... <看更多>
長者互相認識遊戲 在 【長者破冰遊戲】當我們同在一起抓抓樂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joysheep.tw/gospelsign/152ffcard【幸福停看聽】~您今天最需要的祝福,我們幫您準備妥當妥當!點進【幸福停看聽】,聽見從天而來的幸福 ... ... <看更多>